接触片单元和继电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49647.0

文献号 : CN1079247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林田香织小材裕二

申请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摘要 :

接触片单元具有端子、接触片以及触点。接触片与端子连接,并与端子相向配置。触点安装在接触片上。端子具有连接部、主体部以及窄幅部。连接部与接触片连接。主体部从连接部沿着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窄幅部的宽度比主体部宽度窄,且比接触片宽度窄。

权利要求 :

1.一种接触片单元,具有:端子;

接触片,与所述端子连接,并与所述端子相向配置;以及触点,安装在所述接触片上,所述端子具有:

连接部,与所述接触片连接;

主体部,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窄幅部,所述窄幅部在所述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沿着该宽度方向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部凹陷,宽度比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窄,且比所述接触片的宽度窄,所述接触片具有安装有所述触点的触点安装部,从垂直于所述窄幅部的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窄幅部与所述接触片上的比所述触点安装部更靠近所述连接部侧的部分重叠。

2.一种接触片单元,具有:端子;

接触片,与所述端子连接,并与所述端子相向配置;以及触点,安装在所述接触片上,所述端子具有:

连接部,与所述接触片连接;

主体部,从所述连接部沿着所述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窄幅部,所述窄幅部在所述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沿着该宽度方向从所述主体部的边缘部凹陷,宽度比所述主体部的宽度窄,且比所述接触片的宽度窄,从垂直于所述窄幅部的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窄幅部与所述触点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所述端子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凹陷而成的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接触片上的比所述触点更靠近顶端侧的部分重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在所述端子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窄幅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凹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所述端子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窄幅部的长度比所述凹部的长度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所述端子还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在所述凹部的相反侧沿着宽度方向突出。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所述触点具有:

第一触点;以及

第二触点,该第二触点从所述接触片起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触点从所述接触片起的高度,所述接触片具有:

第一板部,安装有所述第一触点;以及第二板部,通过沿着所述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狭缝与所述第一板部分割,并且安装有所述第二触点,从垂直于所述窄幅部的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窄幅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重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从垂直于所述窄幅部的表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窄幅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不重叠。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所述窄幅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板部的宽度相同,或者比所述第一板部的宽度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片单元,其中,在所述端子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窄幅部的长度比所述第一触点的尺寸小。

11.一种继电器,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片单元。

说明书 :

接触片单元和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接触片单元和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在继电器中使用的接触片单元,有包括端子和与端子连接的接触片的接触片单元。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继电器中,接触片沿着端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端子相向配置。接触片的基端部与端子的基端部连接。接触片的顶端部配置为与端子之间具有间隔。在接触片上安装有可动触点。
[0003] 在接触片的顶端部安装有连杆构件。连杆构件被线圈单元驱动来按压接触片。由此,接触片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动触点向固定触点移动。另外,通过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接触,与可动触点连接的端子和与固定触点连接的端子通电。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美国特许第7,659,800号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 在上述的接触片单元中,接触片与端子相向。因此,如图11所示,通过电流i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在接触片101与端子102中流动,来对接触片101作用向远离端子102的方向的电磁排斥力F。该电磁排斥力F向将可动触点103超向固定触点104推压的方向作用。因此,在如上所述的接触片单元中,当产生过电流时,在接触片101上产生电磁排斥力F,该电磁排斥力F作为对触点103、104的接触力进行辅助的辅助力起作用,由此能够提高触点103、104的接触稳定性。
[0009] 电流密度越大,电磁排斥力越大。因此,为了加大辅助力,优选加大在端子中流通的电流密度。但是,当电流密度增大时,存在端子的温度上升变大的问题。
[0010]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通过电磁排斥力产生的作用于触点的辅助力,并且能够抑制端子的温度上升的接触片单元以及继电器。
[0011]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2]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接触片单元,具有端子、接触片以及触点。接触片连接在端子上,并与端子相向配置。触点安装在接触片上。端子具有连接部、主体部以及窄幅部。连接部与接触片连接。主体部从连接部沿着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窄幅部的宽度比主体部的宽度小,且比接触片的宽度小。
[0013] 在本技术方案的接触片单元中,窄幅部宽度比主体部宽度和接触片宽度窄。因此,在窄幅部能够增大电流密度。由此,能够提高电磁排斥力产生的作用于对触点的辅助力。另外,端子的宽度在窄幅部局部变窄。因此,与端子整体的宽度窄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端子的温度上升。
[0014] 从垂直于窄幅部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也可以与触点重叠。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在窄幅部产生的电磁排斥力作为辅助力有效地作用于触点。
[0015] 接触片可以具有安装有触点的触点安装部。从垂直于窄幅部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可与接触片上的比触点安装部更靠近连接部侧的部分重叠。这种情况下,在接触片上的比触点安装部更靠连接部侧的部分产生大的电磁排斥力,从而能够提高辅助力。
[0016] 端子可以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凹陷而成的凹部。凹部可与接触片的比触点更靠近顶端侧的部分重叠。这种情况下,可将用于使接触片动作的连杆构件穿过凹部配置。
[0017] 在端子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可以位于主体部与凹部之间。
[0018] 在端子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的长度可以比凹部的长度短。这种情况下,与窄幅部过长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端子的温度上升。
[0019] 端子还可以具有在凹部的相反侧沿着宽度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突出部,能够确保端子的设置有凹部的部分的宽度。由此,能够抑制端子的温度上升。
[0020] 触点也可以具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相比,第二触点从接触片起的高度比第一触点从接触片起的高度更低。接触片也可以具有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在第一板部上可以安装第一触点。第二板部也可以通过沿接触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狭缝与第一板部分割。第二板部上可以安装第二触点。从垂直于窄幅部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也可以与第一板部重叠。
[0021] 此时,由于第二触点比第一触点低,因此,当触点接触时,第一触点先于第二触点与对方侧的触点接触。另外,当触点分离时,第一触点后于第二触点与对方侧的触点分离。因此,触点接触时或者分离时的负荷主要由第一触点承受。在此,通过窄幅部与第一板部重叠,能够将窄幅部上产生的电磁排斥力作为辅助力有效地作用于第一触点上。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0022] 从垂直于窄幅部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也可以与第二板部不重叠。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将窄幅部的宽度变小,从而能够提高辅助力。
[0023] 窄幅部的宽度也可以与第一板部的宽度相同,或者大于第一板部的宽度。此时,能够将在窄幅部产生的电磁排斥力作为辅助力有效地作用于触点上。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0024] 在端子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的长度也可以小于第一触点的尺寸。这种情况下,与窄幅部过长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端子的温度上升。
[0025]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继电器具有上述接触片单元。根据本技术方案的继电器,与上述接触片单元相同地能够提高电磁排斥力所产生的作用于触点的辅助力。并且,能够抑制端子的温度上升。
[0026] 发明效果
[0027]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提高由电磁排斥力产生的作用于触点的辅助力,并且能够抑制端子温度上升的接触片单元以及继电器。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0029] 图2是复位状态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0030] 图3是置位状态的继电器的俯视图。
[0031] 图4是实施方式的接触片单元的俯视图。
[0032] 图5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图。
[0033] 图6是接触片单元的立体图。
[0034] 图7是接触片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35] 图8是接触片单元的侧视图。
[0036] 图9是接触片单元的侧视图。
[0037] 图10是第一端子的侧视图。
[0038] 图11是作用在接触片上的电磁排斥力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继电器。图1为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图2为复位状态的继电器1的俯视图。图3为置位状态的继电器1的俯视图。继电器1具有基座2、驱动单元3、可动单元4、支撑构件5、连杆构件6、接触片单元7以及固定触点端子单元8。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和图3中省略了支撑构件5。
[0040] 基座2收容有驱动单元3、可动单元4、连杆构件6、接触片单元7以及固定触点端子单元8。在基座2上安装有未图示的盖构件。
[0041] 驱动单元3驱动可动单元4。驱动单元3产生使可动单元4旋转的电磁力。如图2所示,驱动单元3具有线圈11、卷轴12、第一轭体13以及第二轭体14。线圈11卷绕在卷轴12上。在线圈11上安装有用于向线圈11通电的线圈端子15。在卷轴12中插入有未图示的铁芯。第一轭体13与铁芯的一端连接,第二轭体14与铁芯的另一端连接。
[0042] 可动单元4被支撑为能够相对基座2旋转。可动单元4配置在第一轭体13和第二轭体14之间。可动单元4具有第一衔铁16、第二衔铁17、永久磁铁18以及可动体19。第一衔铁16、第二衔铁17和永久磁铁18安装在可动体19上。可动体19以能够以旋转轴19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基座2上。可动体19具有臂部192。臂部192向连杆构件6延伸。
[0043] 第一衔铁16具有第一端部161和第二端部162。第二衔铁17具有第三端部171和第四端部172。第一端部161和第三端部171从可动体19向相同方向突出。第二端部162和第四端部172从可动体19向与第一端部161和第三端部171相反的方向突出。
[0044] 连杆构件6将可动体19和接触片单元7连接。在俯视图中,连杆构件6配置成与后述的接触片单元7的第一端子21交叉。连杆构件6的一端与可动体19连接。连杆构件6的另一端与接触片单元7连接。具体而言,连杆构件6具有连接孔601,可动体19的臂部192的顶端配置在连接孔601内。由此,当连杆构件6被可动体19驱动时,臂部192与连杆构件6卡止。另外,连杆构件6具有按压部602。按压部602配置成包围后述的接触片单元7的接触片22的顶端部。因此,当连杆构件6被可动体19驱动时,按压部602与接触片22的顶端部卡止。
[0045] 接触片单元7具有第一端子21、接触片22以及可动触点23、24。接触片22连接于第一端子21。接触片22与第一端子21相向配置。可动触点23、24安装在接触片22上。后面详细说明接触片单元7。
[0046] 固定触点端子单元8具有第二端子25和固定触点26、27。固定触点26、27安装在第二端子25上。固定触点26、27与可动触点23、24相向配置。
[0047] 下面,对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下,第一衔铁16的第一端部161与第一轭体13接触,第二端部162与第二轭体14分离。第二衔铁17的第四端部172与第二轭体14接触,第三端部171与第一轭体13分离。并且,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分离。
[0048] 当向规定方向对线圈11通电时,产生使可动单元4向规定的正向(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电磁力。由此,可动单元4向正向旋转。当可动单元4向正向旋转时,连杆构件向图2的左方移动。由此,接触片22的顶端向图2的左方移动,与此同时,可动触点23、24向靠近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接触。由此,继电器1从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切换为图3所示的置位状态。
[0049] 如图3所示,在置位状态,第一衔铁16的第一端部161与第一轭体13分离,第二端部162与第二轭体14接触。另外,第二衔铁17的第四端部172与第二轭体14分离,第三端部171与第一轭体13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此状态下停止对线圈1通电,也能够借助永久磁铁18的磁力维持置位状态。
[0050] 接着,当向与上述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对线圈11通电时,产生使可动单元4向与上述正向相反的方向(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电磁力。由此,可动单元4逆向旋转。当可动单元4逆向旋转时,连杆构件6向图3的右方移动。由此,接触片单元7的顶端向图3的右方移动,与此同时,可动触点23、24向远离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移动。其结果,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分离。由此,继电器1从图3所示的置位状态返回图2所示的复位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该状态下停止对线圈11通电,也能够借助永久磁铁18的磁力维持置位状态。
[0051]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接触片单元7进行说明。图4为接触片单元7的俯视图。图5和图6为接触片单元7的立体图。图7为接触片单元7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从第一端子21侧观察接触片单元7的侧视图。图9是从接触片22侧观察接触片单元7的侧视图。
[0052] 如图4~图7所示,第一端子21具有细长板状的形状。第一端子21具有顶端部31和基端部32。如图2所示,第一端子21的顶端部31突出到基座2的外侧。第一端子21的基端部32配置在基座2内。
[005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从基端部32朝向顶端部31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长度方向。长度方向是图4中的上下方向。将与长度方向和第一端子21的板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第一端子21的板厚度方向为图4中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为与图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是图8和图9中的左右方向。
[0054] 可动触点23、24包括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接触片22从第二可动触点24起的高度比第一可动触点23从第二可动触点24起的高度更低。因此,当触点接触时,在第二可动触点24和第二固定触点27接触之前,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先接触。另外,当触点分离时,在第二可动触点24与第二固定触点27分离后,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一固定触点26分离。因此,触点接触时或者分离时的电负荷主要由第一可动触点23承受。
[0055] 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分离配置。具体而言,第一可动触点23位于比第二可动触点24更靠近接触片22的顶端侧的位置。另外,可动触点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多于两个。或者,可动触点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
[0056] 接触片22与第一端子21的基端部32连接。接触片22具有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细长的板状形状。接触片22具有基端部33和顶端部34。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与第一端子21接合。接触片22的顶端部34位于基端部33的相反侧,成为自由端。即,接触片22在基端部
33以悬臂状支撑于第一端子21。
[0057] 如图5所示,接触片22具有第一板部35和第二板部36。在接触片22上的第一板部35与第二板部36之间设置有狭缝37。第一板部35和第二板部36通过狭缝37彼此分割。狭缝37从接触片22的顶端部34向基端部33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狭缝37没有到达基端部33,第一板部35和第二板部36在狭缝37的基端侧彼此相连。在第一板部35上安装有第一可动触点23。在第二板部36上安装有第二可动触点24。在第一板部35上设置有狭缝38。狭缝38设置在连接部和第一可动触点23之间,该连接部为接触片22与第一端子21的连接部。第一板部35的宽度大于第二板部36的宽度。第一板部35的顶端位于比第二板部36的顶端更靠近第一端子
21的顶端侧的位置。
[0058] 接触片22具有隆起部39。隆起部39具有以凸出的方式向远离第一端子21的方向弯曲的形状。隆起部39从可动触点23、24朝向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突出。隆起部39设置在接触片22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在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上,隆起部39位于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和可动触点23、24之间。
[0059] 如图7所示,接触片单元7具有多个板簧41~43。多个板簧41~43彼此层叠配置。具体而言,接触片单元7具有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在多个板簧41~43中,第一板簧41配置在离第一端子21最远的位置。在多个板簧41~43中,第二板簧42配置在最接近第一端子21的位置。第三板簧43配置在第一板簧41和第二板簧42之间。
[0060] 另外,板簧数量不限于三个,也可以小于三个。或者,板簧数量也可以大于三个。
[0061] 第一板簧41具有连接孔411。第二板簧42具有连接孔421。第三板簧43具有连接孔431。第一端子21具有连接突起211。通过将连接突起211插入第一~第三板簧41~43的连接孔411、421、431内,第一~第三板簧41~43一体地与第一端子21连接。
[0062] 第一板簧41具有第一板部351和第二板部361。第二板簧42具有第一板部352和第二板部362。第三板簧43具有第一板部353和第二板部363。多个第一板部351~353彼此层叠,构成上述接触片22的第一板部35。多个第二板部361~363彼此层叠,构成上述接触片22的第二板部36。
[0063]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板簧41~43上的安装孔,配置成彼此重叠。第一可动触点23安装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上。
[0064]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和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是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三板簧41~43上的安装孔,配置成彼此重叠。第二可动触点24安装在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上。
[0065] 第一板簧41具有第一狭缝461。第一狭缝461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1的周围。第一狭缝461具有沿着第一触点安装部441的一部分弯曲的形状。第二板簧42具有第二狭缝462。第二狭缝462配置在第一触点安装部442的周围。第二狭缝462具有沿着第一触点安装部442的一部分弯曲的形状。第三板簧43具有第三狭缝463。第三狭缝463具有与第一狭缝
461相同的形状。
[0066]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狭缝371~373。狭缝371~373配置成彼此重叠,构成上述狭缝37。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狭缝381~383。狭缝381~383配置成彼此重叠,构成上述狭缝38。
[0067] 第一板簧41、第二板簧42以及第三板簧43分别具有隆起部391~393。隆起部391~393彼此重叠地配置,构成上述隆起部39。
[0068] 第一板簧41具有第一接触部412和第二接触部413。第一接触部412设置在第一板部351的顶端部。第二接触部413设置在第二板部361的顶端部。连杆构件6通过按压第一接触部412和第二接触部413,使可动触点23、24向远离固定触点26、27的方向移动,使可动触点23、24从固定触点26、27分离。由此,继电器1由置位状态切换为复位状态。
[0069] 第二板簧42具有第一接触部422和第二接触部423。第一接触部422设置在第一板部352的顶端部。第二接触部423设置在第二板部362的顶端部。连杆构件6通过按压第一接触部422和第二接触部423,使可动触点23、24向固定触点26、27移动,并使可动触点23、24与固定触点26、27接触。由此,继电器1由复位状态切换为置位状态。
[0070] 另外,第二板簧42的顶端部向第一端子21侧弯曲。由此,当继电器1为置位状态时,能够稳定地获得触点的接触压。
[0071] 在第三板簧43上设置有肋部432。肋部432设置在第三板簧43的第二板部363的边缘部,并且沿着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肋部432具有朝向第一端子21弯曲的形状。
[0072] 接着,对第一端子21进行详细说明。图10为第一端子21的侧视图。如图10所示,第一端子21具有连接部51、主体部52、窄幅部53、凹部54以及末端部55。连接部51包括第一端子21的基端部32。如图9所示,在连接部51上设置有上述连接突起211,并且连接有接触片22的基端部33。
[0073] 主体部52从连接部51沿着接触片22的长度方向延伸。主体部52的宽度W52与连接部51的宽度W51相同。如图4~6所示,主体部52与接触片22的隆起部39相向。主体部52与第二触点安装部451~453相向。主体部52具有在弯曲部521处弯曲的形状。主体部52中的比弯曲部521更靠基端侧的部分以靠近接触片22的方式朝向基端部32倾斜。
[0074] 如图10所示,窄幅部53位于主体部52的顶端侧。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位于主体部52和凹部54之间。窄幅部53在第一端子21宽度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531沿着宽度方向从主体部52的边缘部522凹陷。因此,在第一端子21的边缘部531和主体部52的边缘部522之间设置有台阶部57。窄幅部53在第一端子21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个边缘部532与主体部52的边缘部523连续,沿着长度方向排列在一直线上。
[0075] 窄幅部53具有比主体部52的宽度W52小的宽度W53。窄幅部53的宽度W53小于末端部55的宽度W55。窄幅部53的宽度W53大于第一端子21上的设置有凹部54的部分的宽度W54。窄幅部53的宽度W53小于接触片22的宽度。窄幅部53的宽度W53大于第二板部36的宽度。窄幅部53的宽度W53与第一板部35的宽度大致相等。或者,窄幅部53的宽度W53大于第一板部
35的宽度。
[0076] 如图9所示,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第一可动触点23重叠。如图8所示,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接触片22上的位于比第一触点安装部442更靠连接部51侧的部分重叠。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第一板部35重叠。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第二板部36不重叠。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第二狭缝462重叠。
[0077] 如图10所示,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的长度L53小于主体部52的长度L52。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的长度L53小于凹部54的长度L54。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的长度L53小于末端部55的长度L55。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的长度L53小于第一可动触点23的尺寸即直径。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的长度L53大于第一触点安装部442的直径。
[0078] 凹部54从窄幅部53的边缘部531沿着宽度方向凹陷。凹部54与接触片22上的比第一可动触点23更靠顶端侧的部分重叠。第一端子21具有突出部56,该突出部56在第一端子21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凹部54的相反侧。在宽度方向上,突出部56从窄幅部53的边缘532突出。
[0079] 末端部55位于凹部54的顶端侧。末端部55包括第一端子21的顶端部31。末端部55是第一端子21上的突出到基座2的外侧的部分。
[0080]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接触片单元7中,窄幅部53的宽度W53小于主体部52的宽度W52和接触片22的宽度。因此,能够使电流密度在窄幅部53增大。由此,能够提高由电磁排斥力产生的作用于可动触点23、24的辅助力。另外,第一端子21的宽度在窄幅部53局部变小。因此,与第一端子21整体的宽度变小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端子21的温度上升。
[0081] 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第一可动触点23重叠。因此,将能够将在窄幅部53产生的电磁排斥力作为辅助力有效地作用在第一可动触点23上。
[0082] 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接触片22上的比第一触点安装部441~443更靠连接部51侧的部分重叠。因此,能够使接触片22上的比第一触点安装部442更靠连接部51侧的部分产生大的电磁排斥力,从而能够提高辅助力。
[0083] 在第一端子21上设置有凹部54,凹部54与接触片22上的比第一可动触点23更靠近顶端侧的部分重叠。因此,能够将连杆构件6穿过凹部54而配置,将连杆构件6与接触片22的顶端部34连接。
[0084] 在第一端子21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的长度L53短于凹部54的长度L54。因此,与窄幅部53过长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端子21的温度上升。
[0085] 第一端子21中,在凹部54的相反侧设置有突出部56。因此,能够确保第一端子21的设置有凹部54的部分的宽度宽。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端子21的温度上升。
[0086] 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与第一板部35重叠。因此,能够使在窄幅部53产生的电磁排斥力作为辅助力有效地作用在第一可动触点23上。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0087] 从垂直于窄幅部53表面的方向观察,窄幅部53不与第二板部36重叠。因此,与窄幅部53和第二板部36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窄幅部53的宽度W53。由此,能够提高辅助力。
[0088] 窄幅部53的宽度W53与第一板部35的宽度相等,或者比第一板部35的宽度大。因此,能够使在窄幅部53产生的电磁排斥力作为辅助力有效地作用在第一可动触点23上。由此,能够提高触点的接触稳定性。
[0089] 在端子的长度方向上,窄幅部53的长度L53小于第一可动触点23的直径。这种情况下,与窄幅部53过长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端子21的温度上升。
[0090]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091] 第一端子21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可以进行变更。例如,根据连杆构件6的结构,可以省略凹部54。也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窄幅部53的宽度W53或者长度L53进行变更。或者,可以变更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窄幅部53的位置。
[0092] 接触片22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形状,可以进行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触片22分割为第一板部35和第二板部36,但也可以是一体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可动触点23和第二可动触点24位置在长度方向上错开,但第一可动触点23与第二可动触点24也可以并排配置。
[0093] 继电器1的除接触片单元7以外的其他结构,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可以进行变更。
[0094] 工业实用性
[0095]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提高由电磁排斥力产生的触点辅助力,并且抑制端子的温度上升的接触片单元和继电器。
[0096] 附图标记说明
[0097] 21:第一端子
[0098] 22:接触片
[0099] 23、24:可动触点
[0100] 51:连接部
[0101] 52:主体部
[0102] 53:窄幅部
[0103] 7:接触片单元
[0104] 442:第一触点安装部
[0105] 54:凹部
[0106] 56:突出部
[0107] 23:第一可动触点
[0108] 24:第二可动触点
[0109] 35:第一板部
[0110] 36:第二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