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模块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959386.8

文献号 : CN1080244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萧启成萧家良简嘉亨彭盈超张雅萍

申请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板模块,其包含机壳、主板、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以及定位连杆,机壳具有底板,主板位于底板上,第一定位件位于机壳内,且衔接至主板的第一区块,第二定位件位于机壳内,且衔接至主板的第二区块,定位连杆连接于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且衔接至主板的第三区块,第三区块实质上位于第一区块与该第二区块之间。本发明可避免因为主板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主板于组装时可能会发生的撞件问题,可避免因为主板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位于主板上的插槽之间的对位困难,进而造成连接器的接脚错插而弯曲损坏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壳,具有一底板;

一主板,位于该底板上;

一第一定位件,位于该机壳内,且衔接至该主板的一第一区块;

一第二定位件,位于该机壳内,且衔接至该主板的一第二区块;以及一定位连杆,连接于该第一定位件与该第二定位件之间,且衔接至该主板的一第三区块,其中该第三区块实质上位于该第一区块与该第二区块之间;

多个第三定位件组,第三定位件组包含两个相同的第一定位构件、第二定位构件,且第三定位组件的配置方向垂直于定位连杆的延伸方向;第一定位构件、第二定位构件位于机壳内,衔于主板,且连接于第一定位件与机壳之间;

第一定位构件、第二定位构件分别包含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定位构件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第一定位件,而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机壳的第一侧壁;第二定位构件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机壳的第二侧壁,而第二固定部连接于第一定位件;

所述定位连杆具有一第一端部以及一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件具有一通孔实质上朝向该定位连杆,该定位连杆的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凸部实质上朝向该第二定位件,且该第二凸部穿设于该通孔中;

还包含一枢接部,该枢接部设置于该机壳上,且枢接于该第二定位件远离该定位连杆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部连接于该第一定位件,且该第二端部连接于该第二定位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定位连杆更包含一延伸部,该延伸部具有一顶部位以及一侧部位,该顶部位连接于该第一端部,该侧部位连接于该顶部位,且该第一定位件包含一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限位于该顶部位与该主板之间,并限位于该第一端部与该侧部位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复数个第三定位件,位于该机壳内,衔于该主板,且连接于该第一定位件与该机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定位连杆经由该主板的该第三区块固定于该机壳的该底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经由该主板的该第一区块固定于该机壳的该底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定位件经由该主板的该第二区块固定于该机壳的该底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端部的该第二凸部系压抵该通孔的部分内壁。

说明书 :

主板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模块,具体地,涉及一种主板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主板在加工完成之后,可能会因为外力(主板板体直接受热、热胀冷缩或安装时受力过大)的介入而产生微弯狀态,而微弯狀态会影响主板于结构上的强度,进而降低主板的使用寿命。
[0003] 还有,因为主板板体本身微弯或因外力因素的介入所产生微弯和翘曲问题,在主板上各接点的焊锡可能会因此脱落,因而造成焊锡内部相接的二接点无法通电,进而形成断路,使得主板难以发挥其所需的效果,并破坏整块主板板体结构。
[0004] 此外,当主板的表面具有较大的不平整幅度或主板本体的翘曲状态严重时,会影响后续位于其上的组件的组装。举例来说,当连接器在进入机箱而组装于主板上时,由于主板的翘曲会使得连接器难以对位于主板,因而可能会发生撞件或可能会造成连接器的接脚因为错插而弯曲损坏。
[0005] 因此,如何避免或改善主板板体结构发生翘曲的现象系本领域所述技术人员所一直面对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板模块。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主板模块包含机壳、主板、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以及定位连杆;机壳具有底板;主板位于底板上;第一定位件位于机壳内,且衔接至主板之第一区块;第二定位件位于机壳内,且衔接至主板的第二区块;定位连杆连接于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之间,且衔接至主板的第三区块;第三区块实质上位于第一区块与该第二区块之间。
[0008]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定位连杆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第一定位件,且第二端部连接于第二定位件。
[0009]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定位连杆经由主板之第三区块固定于机壳的底板。
[0010]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定位连杆更包含延伸部。延伸部具有顶部位以及侧部位;顶部位连接于第一端部;侧部位连接于顶部位,且第一定位件包含第一凸部;第一凸部限位于顶部位与主板之间,并限位于第一端部与侧部位之间。
[0011]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主板模块包含多个第三定位件。第三定位件位于机壳内,衔于主板,且连接于第一定位件与机壳之间。
[0012]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第一定位件经由主板的第一区块固定于机壳的底板。
[0013]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第二定位件经由主板的第二区块固定于机壳的底板。
[0014]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第二定位件具有通孔实质上朝向定位连杆。定位连杆的第二端部具有第二凸部实质上朝向第二定位件,且第二凸部穿设于通孔中。
[0015]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第二端部的第二凸部系压抵通孔的部分内壁。
[0016]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前述的主板模块包含枢接部。枢接部设置于机壳上,且枢接于第二定位件远离定位连杆的一端。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将主板、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以及定位连杆彼此依序进行连接或彼此之间利用扣合与搭接的方式而连接固定。通过上述结构配置,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以及定位连杆可对主板的整体与对主板的整个表面进行导正与拉正,进而让主板可获得较稳固的结构设计。因此,依据前述的结构配置,可改善主板可能会发生的翘曲问题,并可避免之后在主板上组装组件时所可能产生的问题。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结构配置可避免因为主板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主板于组装时可能会发生的撞件问题。再者,也可避免因为主板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位于主板上的插槽之间的对位困难,进而造成连接器的接脚错插而弯曲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9]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板模块的立体图。
[0020]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板模块的立体图,其中省略绘示主板。
[0021]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板模块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的Z1处)。
[0022] 图4A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连杆的第一端部的立体图。
[0023] 图4B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定位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24]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板模块的另一局部放大立体图(图2的Z2处)。
[0025] 图6A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定位件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26] 图6B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连杆的第二端部的立体图。
[0027] 1:主板模块
[0028] 10:机壳
[0029] 10a:底板
[0030] 10b:第一侧壁
[0031] 10c:第二侧壁
[0032] 12:主板
[0033] 120:第一区块
[0034] 122:第二区块
[0035] 124:第三区块
[0036] 14:第一定位件
[0037] 140:第一凸部
[0038] 142:第一衔接部
[0039] 15:第二定位件
[0040] 150:通孔
[0041] 152:第二衔接部
[0042] 16、第三定位件组
[0043] 16a、第一定位构件
[0044] 16b:第二定位构件
[0045] 162:第一固定部
[0046] 164:第二固定部
[0047] 18:定位连杆
[0048] 180:第一端部
[0049] 182:第二端部
[0050] 1820:第二凸部
[0051] 184:延伸部
[0052] 184a:顶部位
[0053] 184b:侧部位
[0054] 186:第三衔接部
[0055] 19:枢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发明的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
[0057] 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以及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板模块1的立体图,其中为了能更理解本发明,图2省略表示主板12。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板模块1包含机壳10、主板12、第一定位件14、第二定位件15以及定位连杆18。机壳10具有底板10a(见图2)。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组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板12位于底板10a上。第一定位件14位于机壳10内,且衔接至主板12的第一区块120。第二定位件15位于机壳10内,且衔接至主板12的第二区块122。定位连杆18连接于第一定位件14与第二定位件15之间,衔接至主板12的第三区块124,且具有第一端部180以及第二端部182。定位连杆18的第一端部180连接于第一定位件14,而第二端部182连接于第二定位件15。主板12的第三区块124实质上位于第一区块120与该第二区块122之间。
[0059] 因此,通过将主板12、第一定位件14、第二定位件15以及定位连杆18彼此依序进行连接,使得第一定位件14、第二定位件15以及定位连杆18可对主板12的整体与对主板12的整个表面进行导正与拉正,进而让主板12可获得较稳固的结构设计。因此,依据前述的结构配置,可改善主板12不平整问题并避免之后在主板12上组装组件时所可能产生的问题,例如可避免因为主板12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主板12在组装时可能会发生的撞件问题。再者,也可避免因为主板12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位于主板12上的插槽之间的对位困难,进而造成连接器的接脚错插而弯曲损坏的问题。
[0060]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件14、第二定位件15以及定位连杆18还分别包含第一衔接部142、第二衔接部152以及第三衔接部186。第一衔接部142、第二衔接部152以及第三衔接部186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用以分别衔接于主板12的第一区块120、第二区块122及第三区块124(见图1)。因此,当主板12的第一区块120、第二区块122及第三区块124中的其中一者因为翘曲而偏离底板10a时,其所对应的衔接部会压底偏离底板10a的主板12的部位。相对地,当主板12的第一区块120、第二区块122及第三区块124中的其中一者因为翘曲而靠近底板10a时,其所对应的衔接部会拉回靠近底板10a的主板12的部位。
[006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板模块1还包含多个第三定位件组16。第三定位件组16包含两个相同的第一定位构件16a、第二定位构件16b,且其配置方向实质上垂直于定位连杆18的延伸方向。第一定位构件16a、第二定位构件16b位于机壳10内,衔于主板12,且连接于第一定位件14与机壳10之间。进一步来说,第一定位构件16a、第二定位构件16b分别包含第一固定部162以及第二固定部164。第一定位构件16a的第一固定部162连接于第一定位件14,而第二固定部164连接于机壳10的第一侧壁10b。相对地,第二定位构件16b的第一固定部162连接于机壳10的第二侧壁10c,而第二固定部164连接于第一定位件14。因此,通过第三定位件组16与主板12的连接固定,第三定位件组16可改善主板12于实质上垂直于定位连杆18的延伸方向的不平整问题。
[006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定位件组16与机壳10或主板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丝锁固,但本发明不以此连接方式为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定位件组16与机壳10或主板12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为相互搭接或卡合等方式,只要将第三定位件组16与机壳10或主板12之间可相互连接的方式皆能应用于本发明。
[0063] 此外,主板模块1还包含枢接部19。枢接部19设置于机壳10上,位于机壳10上相对于第三定位件组16的一侧,且与第一侧壁10b以及第二侧壁10c之间的距离相等。枢接部19枢接于第二定位件15远离定位连杆18的一端,并连接于第二定位件15。
[0064] 依据前述结构配置,第一定位件14以及第二定位件15分别通过第三定位件组16以及枢接部19而连接至机壳10。因此,主板12可经由定位连杆18、第一定位件14以及第二定位件15,而透过第三定位件组16以及枢接部19而稳定地固定于机壳10中,并可避免主板12发生翘曲。
[0065] 详细来说,请参照图3、图4A及图4B。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板模块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4A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连杆18的第一端部180的立体图。图4B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定位件14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66]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连杆18更包含延伸部184。延伸部184具有顶部位184a以及侧部位184b。定位连杆18的顶部位184a连接于第一端部180。定位连杆18的侧部位
184b连接于其顶部位184a。第一定位件14包含第一凸部140。第一凸部140限位于定位连杆
18的顶部位184a与主板12之间,并限位于定位连杆18的第一端部180与其侧部位184b之间。
因此,定位连杆18与第一定位件14之间可通过扣合与搭接的方式而连接固定。因此,主板12可透过上述组件之间的相互固定来获得更稳固的结构设计,进而可改善主板12发生翘曲的问题。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连杆18与第一定位件14的连接方式不以上述方式为限,只要可将定位连杆18与第一定位件14相互连接的方式皆可应用于本发明。
[0067] 进一步来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连杆18可利用螺丝穿过主板12的第三区块124,而将主板12固定于机壳10的底板10a上的螺柱,因此可降低主板12与机壳10之间的相对移动,并可加强主板模块1的稳固。
[006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件14可利用螺丝穿过主板12的第一区块120,而将主板12固定于机壳10的底板10a上的螺柱。于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件15可利用螺丝穿过主板12的第二区块122,而将主板12固定于机壳10的底板10a上的螺柱。然而,本发明的固定方式不以前述为限,只要可将第一定位件14、第二定位件15及定位连杆18固定于机壳10的底板10a上皆能应用于本发明。
[0069] 还有,请参照图5、图6A及图6B。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主板模块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A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定位件15的部分结构立体图。图6B表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定位连杆18的第二端部182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件15具有通孔150实质上朝向定位连杆18。定位连杆18的第二端部182具有第二凸部1820实质上朝向第二定位件15。定位连杆18的第二凸部1820穿设于通孔150中。
[0070] 定位连杆18的第二端部182的第二凸部1820压抵第二定位件15的通孔150的部分内壁。因此,定位连杆18与第二定位件15之间可通过扣合与搭接的方式而连接固定。因此,主板12可透过上述组件之间的相互固定来获得更稳固的结构设计,进而可改善主板12发生翘曲的问题。然而,本实施方式的定位连杆18与第二定位件15的连接方式不以上述方式为限,只要可将定位连杆18与第二定位件15相互连接的方式皆可应用于本发明。
[0071]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将主板、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以及定位连杆彼此依序进行连接或彼此之间利用扣合与搭接的方式而连接固定。通过上述结构配置,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以及定位连杆可对主板的整体与对主板的整个表面进行导正与拉正,进而让主板可获得较稳固的结构设计。因此,依据前述的结构配置,可改善主板可能会发生的翘曲问题,并可避免之后在主板上组装组件时所可能产生的问题。举例来说,本发明的结构配置可避免因为主板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主板于组装时可能会发生的撞件问题。还有,也可避免因为主板的翘曲而使得连接器与位于主板上的插槽之间的对位困难,进而造成连接器的接脚错插而弯曲损坏的问题。
[0072]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