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弯折工装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214479.9

文献号 : CN1080439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邱红光

申请人 : 宁波江北森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管件弯折工装,包括支撑台、弯折板、修复杆、扩张机构、移转机构和圆滑过渡机构;弯折板与支撑台铰接,修复杆一端与支撑台连接;修复杆的周壁设有凹槽,扩张机构设置于凹槽内;圆滑过渡机构包括转动杆、圆辊和两个碾平机构;移转机构包括两个移转单元。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在对管件进行的弯折操作的同时对管件弯折处内壁进行圆弧拉伸,对其进行修复,防止管件弯折处内壁变形;同时对管件弯折处内壁进行扩张,防止管件弯折时管件内部被封堵,再对管件弯折处外壁进行碾平,实现管件弯折处的平滑过渡。

权利要求 :

1.管件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弯折板、修复杆、扩张机构、移转机构和圆滑过渡机构;所述弯折板与支撑台铰接,所述修复杆一端与支撑台连接,修复杆另一端呈弧面;修复杆的周壁设有凹槽,所述扩张机构设置于凹槽内,所述扩张机构包括气缸和扩张块,气缸固定于凹槽底部,扩张块与气缸输出轴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滑过渡机构包括转动杆、圆辊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碾平机构,每个碾平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支撑杆、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和三号连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杆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杆同轴转动连接有放线架;所述一号连杆一端与支撑杆周壁固定连接,一号连杆另一端与二号连杆一端铰接,二号连杆另一端与三号连杆一端铰接,三号连杆另一端与机架铰接;两个碾平机构通过转动杆连接,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二号连杆与三号连杆的铰接处,所述圆辊转动连接于转动杆周壁;所述移转机构包括两个移转单元,每个移转单元包括拉绳和滑轮,滑轮与机架连接,拉绳一端与弯折板固定连接,拉绳另一端绕过滑轮与放线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杆与支撑台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板上设有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合页,所述支撑台和弯折板通过合页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杆的周壁上设有橡胶套。

说明书 :

管件弯折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管件弯折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适应使用需求,常常需要对管件进行弯折处理。在传统的方法是将管件一端固定,然后通过压力机构对另一端进行加压弯折;这样的弯折方式容易造成管件弯折处内部封闭,而管件常常用于排气、排水或排油,如果管件内部发生封堵,使用管件的设备将无法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管件弯折加工中对管件弯折处内壁进行扩张、修复以及对管件弯折处外壁进行圆滑过渡处理的管件弯折工装。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管件弯折工装,包括支撑台、弯折板、修复杆、扩张机构、移转机构和圆滑过渡机构;所述弯折板与支撑台铰接,所述修复杆一端与支撑台连接,修复杆另一端呈弧面;修复杆的周壁设有凹槽,所述扩张机构设置于凹槽内,所述扩张机构包括气缸和扩张块,气缸固定于凹槽底部,扩张块与气缸输出轴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滑过渡机构包括转动杆、圆辊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碾平机构,每个碾平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支撑杆、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和三号连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杆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支撑杆同轴转动连接有放线架;所述一号连杆一端与支撑杆周壁固定连接,一号连杆另一端与二号连杆一端铰接,二号连杆另一端与三号连杆一端铰接,三号连杆另一端与机架铰接;两个碾平机构通过转动杆连接,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二号连杆与三号连杆的铰接处,所述圆辊转动连接于转动杆周壁;所述移转机构包括两个移转单元,每个移转单元包括拉绳和滑轮,滑轮与机架连接,拉绳一端与弯折板固定连接,拉绳另一端绕过滑轮与放线架固定连接。
[0005]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人工移动管件,使修复杆插入管件内固定管件,将管件一端抵紧支撑台。然后同时启动两个伺服电机,两个伺服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支撑杆随伺服电机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放线架转动;由于拉绳一端与放线架固定连接,所以放线架转动的过程中拉绳一端逐渐缠绕于放线架上;由于弯折板与支撑台铰接,所以拉绳另一端拉动弯折板转动,弯折板与修复杆配合对管件进行弯折处理;弯折处理的过程中,管件弯折处内壁与修复杆呈弧面的一端贴紧,迫使管件弯折处呈弧形弯曲。启动伺服电机后立即启动气缸,气缸输出轴伸长,扩张块与管件内壁抵紧,弯折处理过程中管件壁会向内凹陷,扩张块与管件弯折处内壁抵紧后会推动管件壁向外扩张。由于一号连杆一端与支撑杆周壁固定连接,一号连杆另一端与二号支撑杆一端铰接,二号连杆另一端通过转动杆与三号连杆一端铰接,三号连杆另一端与机架铰接,所以伺服电机启动的同时,支撑杆带动一号连杆转动,同时在二号连杆和三号连杆的配合下,转动杆作往复弧线运动,转动杆上的圆辊与管件弯折处外壁接触后滚动,并将向外扩张的管件外壁碾平,实现管件弯折处外壁的圆滑过渡。
[0006]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弯折板、修复杆、放线架、移转机构和圆滑过渡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对管件的弯折操作,同时通过修复杆一端的弧面设计,在对管件弯折的同时实现管件弯折处内壁的圆弧拉伸,对其进行修复,防止管件弯折处内壁变形;再与扩张机构配合,在管件弯折过程中对管件弯折处内壁进行扩张,防止管件弯折时管件内部被封堵,同时与圆滑过渡机构配合,在对管件弯折处内壁进行扩张的同时,对管件弯折处外壁进行碾平,防止其褶皱,实现管件弯折处的平滑过渡。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杆与支撑台螺纹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根据管件需要弯折的位置调整修复杆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管件的弯折处理。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弯折板上设有通槽。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弯折处理时,将管件放置于通槽内可提高管件弯折时的稳定性。
[0009] 进一步的,还包括合页,所述支撑台和弯折板通过合页铰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合页连接更加牢固,确保弯折板转动更加稳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杆的周壁上设有橡胶套。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增加管件内壁与修复杆的摩擦力,确保折弯时更加稳定。
[00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在对管件进行的弯折操作的同时对管件弯折处内壁进行圆弧拉伸,对其进行修复,防止管件弯折处内壁变形;同时对管件弯折处内壁进行扩张,防止管件弯折时管件内部被封堵,再对管件弯折处外壁进行碾平,实现管件弯折处的平滑过渡。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管件弯折工装弯折前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管件弯折工装弯折后示意图;
[0014] 图3为圆滑过渡机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扩张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台1、弯折板2、修复杆3、气缸4、扩张块5、转动杆6、圆辊7、伺服电机8、支撑杆9、一号连杆10、二号连杆11、三号连杆12、放线架13、拉绳14、滑轮15。
[0018] 如图1、2所示的管件弯折工装,包括支撑台1、弯折板2、圆柱状的修复杆3、扩张机构、移转机构和圆滑过渡机构。弯折板2右端与支撑台1左端通过合页铰接,弯折板2上开有通槽。修复杆3右端与支撑台1螺纹连接,修复杆3左端左下角呈弧面,修复杆3左端的周壁开有凹槽,修复杆3的周壁上粘有橡胶套。扩张机构包括气缸4和扩张块5,气缸4固定于凹槽底部,气缸4输出轴竖直向上,扩张块5与气缸4输出轴上端焊接,其中扩张块5如图4所示。如图3所示,圆滑过渡机构包括转动杆6、圆辊7和两个碾平机构,两个碾平机构相对设置,每个碾平机构包括一个伺服电机8、一根支撑杆9、一根一号连杆10、一根二号连杆11以及一根三号连杆12。伺服电机8固定于机架上,支撑杆9与伺服电机8输出轴自由端焊接,支撑杆9周壁上固定有放线架13。一号连杆10上端与支撑杆9周壁焊接,一号连杆10下端与二号连杆11右端铰接,二号连杆11左端与三号连杆12下端铰接,三号连杆12上端与机架铰接。其中二号连杆
11与三号连杆12通过转动杆6铰接,也是通过转动杆6将两个碾平机构连接起来;圆辊7上开有通孔,转动杆6与通孔间隙配合,即圆辊7可以相对于转动杆6转动。移转机构包括两个移转单元,每个移转单元包括一根拉绳14和一个滑轮15,滑轮15转动连接于机架;拉绳14左端与弯折板2固定连接,拉绳14右端绕过滑轮15与放线架13固定连接。
[0019] 管件弯折时,人工向右移动管件,使修复杆3左端插入管件内并固定管件,使管件右端抵紧支撑台1。然后同时启动两个伺服电机8,如图3所示,位于右侧的伺服电机8顺时针转动,位于左侧的伺服电机8逆时针转动,两个伺服电机8的转动速度相同。从右向左看,两根支撑杆9分别随伺服电机8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放线架13顺时针转动。由于拉绳14右端与放线架13固定连接,所以放线架13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拉绳14右端逐渐缠绕于放线架13上;同时由于弯折板2与支撑台1铰接,所以拉绳14左端拉动弯折板2顺时针转动,弯折板2与修复杆3配合对管件进行弯折处理。弯折处理的过程中,管件弯折处A的内壁与修复杆3呈弧面的一端贴紧,迫使管件弯折处A呈弧形弯曲。启动伺服电机8后立即启动气缸4,气缸4输出轴伸长,扩张块5与管件内壁抵紧;弯折处理过程中管件弯折处B会向内凹陷,扩张块5与管件弯折处B的内壁抵紧后会推动管件壁向外扩张,防止管件弯折时管件内部被封堵。由于一号连杆10上端与支撑杆9周壁焊接,一号连杆10下端与二号连杆11右端铰接,二号连杆11左端通过转动杆6与三号连杆12下端铰接,三号连杆12上端与机架铰接,所以伺服电机8启动的同时,支撑杆9带动一号连杆10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二号连杆11右端先向上移动再向下移动,二号连杆11左端带动三号连杆12下端先向右下方弧线移动,后向左上方弧线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杆6向先向右下方作弧线运动,再向左上方作弧线运动,转动杆6上的圆辊7与管件弯折处B的外壁接触后滚动,如此反复,可将向外扩张的管件外壁碾平,实现管件弯折处B的外壁圆滑过渡。
[002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