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420241.1

文献号 : CN10808817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成如

申请人 : 山东联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位一体新能源销售示范中心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它包括回收罐,回收罐内设置有制冷盘管,制冷盘管通过A管道连接到压缩机;回收罐内还设置有活塞,活塞通过推拉杆连接到外部的液压缸;还包括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入端通过B管道连接到气源罐,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C管道连接到回收罐,回收罐还通过D管道连接到气源罐,D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挥发气体通过E管道连接到回收罐;E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回收罐内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磁继电器、第二电磁继电器,以及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溶剂回收电磁阀。

权利要求 :

1.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收罐(1),所述回收罐(1)内设置有制冷盘管(2),制冷盘管(2)通过A管道(3)连接到回收罐外部的压缩机(4);

回收罐(1)的底部设置有溶剂收集漏斗(5),溶剂收集漏斗(5)的底部连接有溢流管(6),溢流管(6)上设置有溶剂回收电磁阀(7);

回收罐(1)内还设置有活塞(8),所述的活塞(8)通过推拉杆(9)连接到外部的液压缸(10);

该挥发性气体回收系统还包括增压泵(11),增压泵(11)的输入端通过B管道(12)连接到气源罐(13),增压泵(11)的输出端通过C管道(14)连接到回收罐(1),C管道(14)与回收罐(1)的连接处位于活塞下限的下方;

回收罐(1)还通过D管道(15)连接到气源罐(13),所述的D管道(15)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D管道(15)与回收罐(1)的连接处位于活塞下限的下方;

挥发气体通过E管道(17)连接到回收罐(1);所述的E管道(17)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8);

所述的回收罐(1)内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9)和温度传感器(20),所述的温度传感器(20)和压力传感器(19)均连接到微控制器(21)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2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磁继电器(22)、第二电磁继电器(23),以及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8)、溶剂回收电磁阀(7);

所述的液压缸(10)通过第一电磁继电器(22)连接到供电电源(24),所述的增压泵(11)通过第二电磁继电器(23)连接到供电电源(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盘管(2)为U形制冷盘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盘管(2)为铜制制冷盘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控制器(21)为单片机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罐(13)内充有惰性气体。

说明书 :

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挥发气体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415906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挥发性气体排放回收装置,并具体公开了冷却柜、真空泵、挥发性气体排放管、溶剂回收阀,冷却柜内装有水溶液,冷却柜一侧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出口端通过管路连接在冷却柜的下端,真空泵的进口端通过管路连接在冷却柜的中间偏下位置,真空泵一侧还连接有挥发性气体排放管,冷却柜一侧上端中间偏上位置装有溶剂回收阀。
[0003] 上述挥发性气体回收装置,仅采用降温处理,回收率极低。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0004]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设计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收罐,所述回收罐内设置有制冷盘管,制冷盘管通过A管道连接到回收罐外部的压缩机;
[0008] 回收罐的底部设置有溶剂收集漏斗,溶剂收集漏斗的底部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上设置有溶剂回收电磁阀;
[0009] 回收罐内还设置有活塞,所述的活塞通过推拉杆连接到外部的液压缸;
[0010] 该挥发性气体回收系统还包括增压泵,增压泵的输入端通过B管道连接到气源罐,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C管道连接到回收罐,C管道与回收罐的连接处位于活塞下限的下方;
[0011] 回收罐还通过D管道连接到气源罐,所述的D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D管道与回收罐的连接处位于活塞下限的下方;
[0012] 挥发气体通过E管道连接到回收罐;所述的E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13] 所述的回收罐内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连接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磁继电器、第二电磁继电器,以及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溶剂回收电磁阀;
[0014] 所述的液压缸通过第一电磁继电器连接到供电电源,所述的增压泵通过第二电磁继电器连接到供电电源。
[0015] 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冷盘管为U形制冷盘管;增加与挥发性气体的热交换面积。
[0016] 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冷盘管为铜制制冷盘管;增加与挥发性气体的热交换速率。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器。
[0018]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源罐内充有惰性气体。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压缩机和制冷盘管,降低回收罐内的温度,以实现挥发性气体的液化;通过设置活塞和液压缸能够对回收罐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实现挥发性气体的液化,通过增压泵向回收罐内输入惰性气体,增加回收罐内的压力;
[0020] 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回收罐内的压力信息和温度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发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温度信息和压力信息控制第一电磁继电器、第二电磁继电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溶剂回收电磁阀;
[0021] 当挥发性气体经E管道进入回收罐后,关闭第二电磁阀,并导通第二电磁继电器,增压泵向回收罐内输送惰性气体,以增加回收罐内的压力,然后导通第一电磁继电器,液压缸通过推拉杆带动活塞运动,压缩回收罐内的气体,增加回收罐内的压力,使得挥发性气体液化,然后开启溶剂回收电磁阀,液化后的挥发性气体,经溢流管留出;然后开启第一电磁阀,惰性气体进入气源罐,同时活塞复位;完成一次压缩流程。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0022]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0025] 其中,1-回收罐,2-制冷盘管,3-A管道,4-压缩机,5-溶剂收集漏斗,6-溢流管,7-溶剂回收电磁阀,8-活塞,9-推拉杆,10-液压缸,11-增压泵,12-B管道,13-气源罐,14-C管道,15-D管道,16-第一电磁阀,17-E管道,18-第二电磁阀,19-压力传感器,20-温度传感器,21-微控制器,22-第一电磁继电器,23-第二电磁继电器,24-供电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0027]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挥发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回收罐1,所述回收罐1内设置有制冷盘管2,制冷盘管2通过A管道3连接到回收罐外部的压缩机4;
[0028] 回收罐1的底部设置有溶剂收集漏斗5,溶剂收集漏斗5的底部连接有溢流管6,溢流管6上设置有溶剂回收电磁阀7;
[0029] 回收罐1内还设置有活塞8,所述的活塞8通过推拉杆9连接到外部的液压缸10;
[0030] 该挥发性气体回收系统还包括增压泵11,增压泵11的输入端通过B管道12连接到气源罐13,增压泵11的输出端通过C管道14连接到回收罐1,C管道14与回收罐1的连接处位于活塞下限的下方;
[0031] 回收罐1还通过D管道15连接到气源罐13,所述的D管道15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D管道15与回收罐1的连接处位于活塞下限的下方;
[0032] 挥发气体通过E管道17连接到回收罐1;所述的E管道17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8;
[0033] 所述的回收罐1内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9和温度传感器20,所述的温度传感器20和压力传感器19均连接到微控制器21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2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电磁继电器22、第二电磁继电器23,以及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8、溶剂回收电磁阀7;
[0034] 所述的液压缸10通过第一电磁继电器22连接到供电电源24,所述的增压泵11通过第二电磁继电器23连接到供电电源24。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盘管2为U形制冷盘管;增加与挥发性气体的热交换面积。
[003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盘管2为铜制制冷盘管;增加与挥发性气体的热交换速率。
[003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微控制器21为单片机控制器。
[003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气源罐13内充有惰性气体。
[0039]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