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249582.7

文献号 : CN10810660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蒋朝伟吕龙

申请人 : 重庆美科华仪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包括下缆道和用于安放仪器的上缆道,所述仪器的上部与上缆道连接,所述仪器的下部通过连接装置与下缆道连接,所述仪器沿着上缆道和下缆道来回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缆道结构有效的避免了仪器在运行中产生翻转,提高了抗风、抗摆性能,提高了仪器运行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缆道和用于安放仪器的上缆道,所述仪器的上部与上缆道连接,所述仪器的下部通过连接装置与下缆道连接,所述仪器沿着上缆道和下缆道来回移动;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仪器连接的三角架组和安装在下缆道上的从动轮组,所述三角架组和从动轮组通过软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三角架组包括连三角和两个连角块,两个连角块的上端分别与仪器下部的两端连接,所述连角块的下端通过斜角撑和连三角连接;

所述连三角和两个连角块呈三角形结构分布,两个连角块到连三角的距离相等;

所述连三角的下端设有第一固绳轴,所述第一固绳轴通过软连接结构和从动轮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缆道和下缆道均为不锈钢丝绳,所述下缆道位于上缆道的下方,且上缆道和下缆道纵向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三角为Y型结构,所述连三角的上端分别通过斜角撑和连角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组包括调节叉,所述调节叉的上端设有与软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二固绳轴,所述调节叉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动套和从动轮,所述滚动套和从动轮之间形成用于下缆道穿过的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结构为不锈钢丝绳,所述软连接结构的下端与从动轮组连接,所述软连接结构的上端与连三角连接,并通过U型夹头松开或锁紧软连接结构调节软连接结构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结构包括两段分别与连三角和从动轮组连接的不锈钢丝绳,两段不锈钢丝绳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说明书 :

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水文缆道横跨河流上空,用以输送和控制仪器在该处水流断面上进行水文测验作业,比如一些水侧测量设备需要在缆道上来回行走实现水文监测。目前,常见的水文缆道采用的是单缆道,由于河流等户外环境风力较大,采用单缆道时,安装在缆道上的仪器容易摆动,抗风能力弱,仪器容易被风吹翻,仪器运行的稳定性差,影响测量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文仪器容易翻转、抗风弱、易摆动等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包括下缆道和用于安放仪器的上缆道,所述仪器的上部与上缆道连接,所述仪器的下部通过连接装置与下缆道连接,所述仪器沿着上缆道和下缆道来回移动。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缆道结构有效的避免了仪器在运行中产生翻转,提高了抗风、抗摆性能,提高了仪器运行的稳定性。
[0006] 进一步,所述上缆道和下缆道均为不锈钢丝绳,所述下缆道位于上缆道的下方,且上缆道和下缆道纵向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1mm,设置呈上下分布的两个缆道,避免仪器翻转,而且设置合理的间距避免上缆道和下缆道绞在一起,在提高仪器的抗风、抗摆性能的同时使得仪器能够正常的来回移动运行。
[0007] 进一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仪器连接的三角架组和安装在下缆道上的从动轮组,所述三角架组和从动轮组通过软连接结构连接。
[0008] 进一步,所述三角架组包括连三角和两个连角块,两个连角块的上端分别与仪器下部的两端连接,所述连角块的下端通过斜角撑和连三角连接。
[0009] 进一步,所述连三角和两个连角块呈三角形结构分布,两个连角块到连三角的距离相等。
[0010] 进一步,所述连三角为Y型结构,所述连三角的上端分别通过斜角撑和连角块连接。
[0011] 进一步,所述连三角的下端设有第一固绳轴,所述第一固绳轴通过软连接结构和从动轮组连接。
[001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装置通过各个组件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提高了缆道系统的稳定性,采用软连接结构,提高缆道系统的适应力,减小仪器牵引运行受到的阻力。
[0013] 进一步,所述从动轮组包括调节叉,所述调节叉的上端设有与软连接结构连接的第二固绳轴,所述调节叉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动套和从动轮,所述滚动套和从动轮之间形成用于下缆道穿过的腔体。
[0014] 进一步,所述软连接结构为不锈钢丝绳,所述软连接结构的下端与从动轮组连接,所述软连接结构的上端与连三角连接,并通过U型夹头松开或锁紧软连接结构调节软连接结构的长度。
[0015] 进一步,所述软连接结构包括两段分别与连三角和从动轮组连接的不锈钢丝绳,两段不锈钢丝绳之间通过拉簧连接。
[0016]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主动下从动的运动方式,使得仪器能够稳定的在缆道系统上运行,便于根据需求调节软连接结构的长度,调节操作简单方便,适应性强,而且采用软连接结构使得仪器和下缆道的连接部之间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适应性强,有利于减小对仪器牵引力的阻碍;在两段不锈钢丝绳之间设置拉簧,当遇到风力较大的情况时,通过拉簧弹性形变避免仪器受到过大的拉力,起到保护仪器安全的作用,当风力恢复时,拉簧形变恢复,软连接结构也不会过长,仪器继续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0018] 图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的三角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的从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零件标号说明
[0021] 1        仪器;
[0022] 21       上缆道;
[0023] 22       下缆道;
[0024] 3        三角架组;
[0025] 31       连角块;
[0026] 32       斜角撑;
[0027] 33       连三角;
[0028] 331      第一固绳轴;
[0029] 4        软连接结构;
[0030] 5        从动轮组;
[0031] 51       调节叉;
[0032] 511      第二固绳轴;
[0033] 512      滚动套;
[0034] 513      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6]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37]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叙述之前,先对本发明的应用环境进行描述。本发明的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水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应用于用于为仪器提供行走路径的缆道系统。本发明是解决仪器在缆道上运行时容易摆动、抗风性能、抗摆性能差等问题。
[0038]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防翻转水文缆道系统,包括下缆道22和用于安放仪器1的上缆道21,上缆道21和下缆道22均为304不锈钢丝绳,上缆道21和下缆道22的直径为4mm~10mm。上缆道21和下缆道22采用呈上下位置关系设置,优选将下缆道22设置在上缆道21的下方,且上缆道21和下缆道22纵向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或等于1mm,上缆道21和下缆道22采用纵向布局,并且保留一定的间距,避免两根缆道绞合在一起,当有风时,通过缆道系统可以抗风,当无风时,通过缆道系统可以抗摆,提高了仪器在缆道系统上运行测量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0039] 如图1至图3所示,仪器1的上部与上缆道21连接,仪器1的下部通过连接装置与下缆道22连接,仪器1沿着上缆道21和下缆道22来回移动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其中,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仪器1连接的三角架组3和安装在下缆道22上的从动轮组5,三角架组3和从动轮组5通过软连接结构4连接。三角架组3包括连三角33和两个连角块31,两个连角块31的上端分别与仪器1下部的两端通过螺丝连接,连角块31的下端通过斜角撑32和连三角33连接。连三角33为Y型结构,连三角33的上端分别通过斜角撑32和连角块31连接,连接时,连三角
33上端的两个支脚的下表面和斜角撑32的上表面贴合,并通过螺丝攻丝锁紧,连三角33和两个连角块31呈三角形结构分布,两个连角块31到连三角33的距离相等。采用Y型结构的连三角结构对称,并且连三角和斜角撑采用面与面接触,然后再通过螺丝攻丝锁紧,不仅结构简单,装配组合方便,而且连接紧固,不易松动脱落,避免产生相对滑动,提高三角架组结构的稳定性。连三角33的下端设有第一固绳轴331,第一固绳轴331通过软连接结构4和从动轮组5连接。
[0040] 如图1至图3所示,从动轮组5包括调节叉51,调节叉51的上端设有与软连接结构4连接的第二固绳轴511,调节叉51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动套512和从动轮513,滚动套512和从动轮513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调节叉51上,滚动套512和从动轮513之间形成用于下缆道22穿过的腔体。滚动套512位于从动轮513的上方,滚动套512和从动轮513的轴心线平行设置,当下缆道22穿过腔体时,从动轮513沿着下缆道22滑动,同时又通过滚动套512对下缆道
22进行限位,避免下缆道22脱离从动轮513。
[0041] 如图1至图3所示,软连接结构4为304不锈钢丝绳,该不锈钢丝绳的直径为4mm~5mm,软连接结构4的下端与从动轮组5的第二固绳轴511连接,软连接结构4的上端与连三角
33的第一固绳轴331连接,并通过U型夹头松开或锁紧软连接结构4调节软连接结构4的长度,U型夹头由304不锈钢制成,松动U型夹头上的螺母调节U型夹头的松紧,从而调节软连接结构4的长度,调节操作简单方便,适应范围广。软连接结构4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软连接结构4包括两段分别与连三角33的第一固绳轴331和从动轮组5的第二固绳轴511连接的不锈钢丝绳,两段不锈钢丝绳之间通过拉簧连接,采用该结构使得软连接结构4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范围,无需调节软连接结构的长短便提高了软连接结构4的适应范围,更加简单方便。
[0042] 本发明通过采用纵向排布的上缆道和下缆道形成双缆道结构,使得仪器可以在缆道系统上稳定的来回运行,提高仪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抗风性能和抗摆性能,避免仪器发生反转,提高仪器运行的稳定性,从而使得仪器能够准确的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减少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43]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