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214164.4

文献号 : CN1081237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蔡调兴邱建评吴晓薇龚逸祥曾紳輔方俐媛

申请人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一壳体、一电路板、一射频模块及一天线。壳体具有一边框及一背盖,以界定一容置空间。该电路板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与壳体界定出一净空区。该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天线具有至少一金属导体分别耦合至第一馈入点及第二馈入点,以同时提供一低频共振路径、一第一中频共振路径、一第二中频共振路径以及一高频共振路径。

权利要求 :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边框及一背盖,以界定一容置空间;

一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与该壳体界定出一净空区,该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

一射频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及该第二馈入点;以及一天线,设置于该净空区内,用以收发一射频信号,该天线包含:一第一金属导体,至少朝该边框的一横向延伸,其具有一第一自由端及一第二自由端,并自该第一自由端与该第二自由端间的一第一延伸点延伸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以及自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一自由端间的一第二延伸点经由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一接地端;以及一第二金属导体,至少朝该边框的一纵向延伸,其具有邻近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的一第一端点及远离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的一第二端点,该第二金属导体分别自该第一端点延伸耦接至第二接地端及自该第二端点耦接至第三接地端,以及自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间耦合至该第二馈入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延伸金属件,耦接于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及该第二金属导体的该第一端点之间;

其中,该天线具有自该第一馈入点至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自由端的一低频共振路径,该天线更具有自该第一馈入点经由该延伸金属件至该第二金属导体的该第一端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二接地端的一第一中频共振路径,该天线更具有自该第一馈入点至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自由端的一第二中频共振路径,以及该天线更具有自该第二馈入点至该第二金属导体的该第二端点、至第一端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二接地端及经由该延伸金属件至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延伸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一接地端的一高频共振路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低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该第一中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第一中频工作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该第二中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第二中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三波长,以及该高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高频工作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开关,用以选择性地将该延伸金属件经由另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四接地端,以调整一第一中频工作频率及一高频工作频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二延伸点于第一金属导体上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单刀四掷(single-pole-four-throw;SP4T)开关,用以选择性地将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一自由端间的一调整点经由另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五接地端,以调整一低频工作频率及一第二中频工作频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导体及该第二金属导体分别由该边框的二部分所形成,且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一自由端及该第二自由端分别构成该边框的二断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金属导体朝该边框的横向及纵向延伸,且该二断口形成于该边框的一上部及一下部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导体朝该壳体的该边框的横向及纵向延伸,且该二断口分别形成于该边框的一左部及一右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盖为一金属材质,且该二断口自该边框横跨该背盖的一边缘相通,以使该第一金属导体与该背盖绝缘。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盖为一金属材质,且该二断口自该边框横跨该背盖的一本体相通,俾将该背盖划分为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金属导体相接触,而该第二部分则与该第一金属导体绝缘。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导体朝该壳体的该边框的纵向及横向延伸,且该二断口其中之一形成于该边框的一左部及一右部其中之一,而该二断口其中的另一则形成于该边框的一上部及一下部其中之一。

13.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边框及一背盖,以界定一容置空间;

一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与该壳体界定出一净空区,该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

一射频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及该第二馈入点;以及一天线,设置于该净空区内,用以收发一射频信号,该天线包含:一金属导体,朝该边框的一横向及一纵向延伸,其具有一自由端及一端点,该金属导体自该自由端与该端点间的一第一延伸点延伸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自该第一延伸点与该自由端间的一第二延伸点经由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一接地端,自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端点间的一第三延伸点延伸耦接至第二接地端,自该第三延伸点与该端点间耦接至该第二馈入点,以及自该端点耦接至第三接地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具有自该第一馈入点至该金属导体的该自由端的一低频共振路径,该天线更具有自该第一馈入点至该第三延伸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二接地端的一第一中频共振路径,该天线更具有自该第一馈入点至该金属导体的该自由端的一第二中频共振路径,以及该天线更具有自该第二馈入点至该金属导体的该端点、经该第三延伸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二接地端及至该第二延伸点延伸耦接的该第一接地端的一高频共振路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低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低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该第一中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第一中频工作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该第二中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第二中频工作频率的四分之三波长,以及该高频共振路径相当于一高频工作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二延伸点于该金属导体上重叠。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单刀四掷(single-pole-four-throw;SP4T)开关,用以选择性地将该金属导体的该第一延伸点与该自由端间的一调整点经由另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五接地端,以调整一低频工作频率及一第二中频工作频率。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开关,用以选择性地将该金属导体的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三延伸点间的一调整点经由另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四接地端,以调整一第一中频工作频率及一高频工作频率。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体由该边框的一部分所形成,且该自由端构成该边框的一断口。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断口形成于该边框的一上部及一下部其中之一。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断口形成于该边框的一左部及一右部其中之一。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盖为一金属材质,且该断口自该边框横跨该背盖的一边缘延伸至该金属导体的该端点,以使该金属导体与该背盖绝缘。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盖为一金属材质,且该断口自该边框横跨该背盖的一本体延伸至该金属导体的该端点,俾将该背盖划分为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与该金属导体相接触,而该第二部分则与该金属导体绝缘。

说明书 :

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一同时工作于多频带的天线,以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无线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无线传输数据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快速的无线传输速度是必需的。因此,目前主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例如:LTE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载波聚合技术,通过天线同时接收多个频带上的数据,以增加传输速度。
[0003] 然而,为兼顾无线通信装置(特别是手机)的美观及尺寸,如何在复杂狭小的壳体容置空间内设置多频天线,且天线又与金属边框作结合,乃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馈源天线设计,其可将多个射频信号源同时馈入同一天线物理结构上,共享天线净空区,节省无线通信装置内部的天线使用空间,并运用适合的物理结构设计,使多个射频信号源之间具有高隔离度(isolation)和高辐射效率。再者,本发明的多馈源天线设计亦可加入有源组件,以优化阻抗匹配,且增加操作频带的实时可调性。
[0005]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电路板、一射频模块以及一天线。该壳体具有一边框及一背盖,以界定一容置空间。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与该壳体界定出一净空区。该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该射频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耦合至该第一馈入点及该第二馈入点。一天线,设置于该净空区内,用以收发一射频信号。该天线包含:一第一金属导体,至少朝该边框的一横向延伸,其具有一第一自由端及一第二自由端,并自该第一自由端与该第二自由端间的一第一延伸点延伸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以及自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第一自由端间的一第二延伸点经由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一接地端;一第二金属导体,至少朝该边框的一纵向延伸,其具有邻近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的一第一端点及远离该第一金属导体的该第二自由端的一第二端点,该第二金属导体分别自该第一端点延伸耦接至第二接地端及自该第二端点耦接至第三接地端,以及自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间耦接至该第二馈入点。
[0006] 此外,本发明更揭露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其包含一壳体、一电路板、一射频模块以及一天线。该壳体具有一边框及一背盖,以界定一容置空间。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与该壳体界定出一净空区。该电路板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及一第二馈入点。该射频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及该第二馈入点。一天线,设置于该净空区内,用以收发一射频信号。该天线包含:一金属导体,朝该边框的一横向及一纵向延伸,其具有一自由端及一端点,该金属导体自该自由端与该端点间的一第一延伸点延伸耦接至该第一馈入点,自该第一延伸点与该自由端间的一第二延伸点经由一被动组件耦接至第一接地端,自该第一延伸点与该端点间的一第三延伸点延伸耦接至第二接地端,自该第三延伸点与该端点间耦接至该第二馈入点,以及自该端点耦接至第三接地端。
[0007]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拆解示意图;
[0009] 图2A-2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种共振路径示意图;
[0010] 图3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包含单刀四掷开关SW1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包含开关SW2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C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同时包含单刀四掷开关SW1及开关SW2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5]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6] 第7A-7C图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多种共振路径示意图;
[0017] 图8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包含单刀四掷开关SW1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8] 图8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包含开关SW2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19] 图8C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同时包含单刀四掷开关SW1及开关SW2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20] 图9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0A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示意图;
[0022] 图10B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示意图;
[0023] 图11A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示意图;
[0024] 图11B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示意图;
[0025] 图12A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示意图;
[0026] 图12B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示意图;
[0027] 图13A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示意图;
[0028] 图13B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示意图;
[0029] 图14A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示意图;
[0030] 图14B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示意图;
[0031] 图15A-15D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四种实施态样示意图;
[0032] 图16A-16D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四种实施态样示意图。
[0033] 【符号说明】
[0034] 1:移动通信装置
[0035] 11:壳体
[0036] 13:电路板
[0037] 15:射频模块
[0038] 17:天线
[0039] RS:容置空间
[0040] DA:斜线部分
[0041] FM:边框
[0042] BC:背盖
[0043] G1:第一接地端
[0044] G2:第二接地端
[0045] G3:第三接地端
[0046] G4:第四接地端
[0047] G5:第五接地端
[0048] E:端点
[0049] H:横向方向
[0050] L:纵向方向
[0051] E1:第一端点
[0052] E2:第二端点
[0053] EPA:第一延伸点
[0054] EPB:第二延伸点
[0055] EP1:第一延伸点
[0056] EP2:第二延伸点
[0057] EP3:第三延伸点
[0058] BC1:第一部分
[0059] BC2:第二部分
[0060] FP1:第一馈入点
[0061] FP2:第二馈入点
[0062] EMC:延伸金属件
[0063] MC:金属导体
[0064] MC1:第一金属导体
[0065] MC2:第二金属导体
[0066] FE:自由端
[0067] FE1:第一自由端
[0068] FE2:第二自由端
[0069] LRP:低频共振路径
[0070] MRP1:第一中频共振路径
[0071] MRP2:第二中频共振路径
[0072] HRP:高频共振路径
[0073] SW1:单刀四掷开关
[0074] SW2:开关
[0075] AP:调整点
[0076] DP:屏幕
[0077] EP:听筒
[0078] ST:开槽【具体实施方式】
[0079]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须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说明者,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组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组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并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0080]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的移动通信装置1的拆解示意图。移动通信装置1包含一壳体11、一电路板13、一射频模块15及一天线17。壳体11至少包含有一边框FM及一背盖BC,以界定一容置空间RS。须注意者,基于说明简化的原则,移动通信装置1的其它组件,例如显示模块、影像撷取模块、电源模块、输入模块及与本发明较不相关的组件,皆于图中省略而未绘示。
[0081] 当电路板13设置于容置空间RS中时,电路板13与壳体11界定出一净空区,而使天线17得以设置于净空区内,防止天线17受到电路板13上的其余电子组件或移动通信装置1的其他组件干扰。此外,为避免壳体11影响到天线17的特性,边框FM及背盖BC的斜线部分DA是采用非金属材质,而不属于斜线部分DA的其余部分,则可采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净空区可为容置空间RS中不与电路板13重叠的区域,或进一步包含与电路板13的单纯软板重叠的区域,故净空区大致上由边框FM及背盖BC的斜线部分DA所界定。由于净空区的配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知识,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于另一个实施例中,天线17可与边框FM作结合,即至少部分的边框FM具有收发射频信号的功能,详细的技术内容如后所述。
[0082] 电路板13具有若干个接地端、一第一馈入点FP1及一第二馈入点FP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馈入点FP1为一低中频馈入点,以及第二馈入点FP2为一高频馈入点。射频模块15设置于电路板13上,且耦接至第一馈入点FP1及第二馈入点FP2。天线17是设置于净空区内用以收发一射频信号。天线17包含一第一金属导体MC1、一第二金属导体MC2及一延伸金属件EMC。第一金属导体MC1及第二金属导体MC2可以一平面金属层方式形成于一载板的一表面,而延伸金属件EMC形成于另一相对表面,但不限于此。
[0083] 第一金属导体MC1朝边框FM的一横向延伸,即当电路板13与天线17放置容置空间RS中时,第一金属导体MC1位于边框FM的横向方向H上。第一金属导体MC1具有一第一自由端FE1及一第二自由端FE2,并自第一自由端FE1与第二自由端FE2间的一第一延伸点EPA延伸耦接至第一馈入点FP1,以及自第一延伸点EPA与第一自由端FE1间的一第二延伸点EPB经由一被动组件PC耦接至第一接地端G1。一第二金属导体MC2部分朝边框FM的一纵向延伸以及部分朝边框FM的横向延伸(即,同时位于边框FM的横向方向H上及纵向方向L上),其具有邻近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二自由端FE2的一第一端点E1及远离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二自由端FE2的一第二端点E2。
[0084] 第二金属导体MC2分别自第一端点E1延伸耦接至第二接地端G2及自第二端点E2耦接至第三接地端G3。第二金属导体MC2亦自第一端点E1与第二端点E2间耦接至第二馈入点FP2。此外,延伸金属件EMC,与第一金属导体MC1及第二金属导体MC2设置于不同表面,并耦接于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二自由端FE2及第二金属导体MC2的第一端点E1之间,以作为第一金属导体MC1与第二金属导体MC2的连接桥梁,来延伸天线17的共振路径。
[0085] 如此一来,如图2A至2C所示,天线17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的一低频共振路径LRP,其相当于一低频工作频率(例如:7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同时,天线17更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经由延伸金属件EMC至第二金属导体MC2的第一端点E1延伸耦接的第二接地端G2的一第一中频共振路径MRP1,其相当于一第一中频工作频率(例如:171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以及自第一馈入点FP1至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的一第二中频共振路径MRP2,其相当于一第二中频工作频率(例如:2170MHz)的四分之三波长。此外,天线17更具有自第二馈入点FP2至第二金属导体MC2的第二端点E2、经第一端点E1延伸耦接的第二接地端G2及经由延伸金属件EMC至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二延伸点EPB延伸耦接的第一接地端G1的一高频共振路径HRP,其相当于一高频工作频率(例如:230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
[0086] 须说明者,被动组件PC(例如:电感、电容及其任一组合等)链接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二延伸点EPB与第一接地端G1,以调整天线17的高频共振路径HRP。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亦可通过实体绕线达成改变高频路径长度的目的。另外,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点EPB与第一延伸点EPA亦可设置于同一位置,使得第二延伸点EPB与第一延伸点EPA于第一金属导体上重叠。
[0087] 须说明者,本发明通过共振路径的长度设计,使得高频信号将第一馈入点FP1视为一开路端,故二馈入源(第一馈入点FP1及第二馈入点FP2)彼此之间具有高隔离度,并保持天线17具良好辐射效率。第一金属导体MC1可通过连接件(例如:一金属弹片或一金属螺丝)耦接于第一馈入点FP1,以及第二金属导体MC2亦可通过一连接件(例如:一金属弹片或一金属螺丝)耦接于第二馈入点FP2。类似地,第二金属导体MC2亦可通过连接件分别自第一端点E1及第二端点E2耦接至第三接地端G3。
[0088]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如图3A至图3C所示。为简化描述,图3A至图3C中省略壳体11。于图3A的实施态样中,移动通信装置1更包含一单刀四掷(single-pole-four-throw;SP4T)开关SW1,用以选择性地将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延伸点EPA与第一自由端FE1间的一调整点AP经由一被动组件(例如:电感)耦合至第五接地端G5,以调整天线17的低频工作频率及第二中频工作频率。具体而言,单刀四掷开关SW1提供四条通路耦接至第五接地端G5,因此,本发明通过于四条通路上串接一被动组件(例如:电感),则可使得天线的工作频率具有调整性(例如:低频工作频率从699MHz至960MHz),并进一步提升阻抗匹配效果。于一实际应用上,单刀四掷开关SW1所串接的电感可选用15nH的电感。
[0089] 另一方面,于图3B的实施态样中,移动通信装置1更包含一开关SW2,用以选择性地将延伸金属件EMC耦接至第四接地端G4,以调整天线17的第一中频工作频率及高频工作频率。类似地,本发明通过开关SW2串接一被动组件(例如:电感)接地,则可使得天线的工作频率具有调整性(例如:切换高频工作频率于2300MHz和2700MHz两者间),并进一步提升阻抗匹配效果。于一实际应用上,开关SW2所串接的电感可选用22nH的电感。此外,于图3C的实施态样中,移动通信装置1可同时包含单刀四掷开关SW1及开关SW2。
[0090]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请参考图4。同样地,为简化描述,图4中省略壳体11,仅着重于描述天线17的结构特征。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导体MC1除了朝边框FM的横向延伸外,更朝边框FM的纵向延伸,使得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及第二自由端FE2分别位于边框FM的纵向两侧上。此外,第二金属导体MC2仅朝边框的纵向延伸,使得其第一端点E1及第二端点E2同时位于边框FM的纵向一侧上。
[0091] 同样地,延伸金属件EMC,与第一金属导体MC1及第二金属导体MC2设置于不同表面,并耦接于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二自由端FE2及第二金属导体MC2的第一端点E1之间,以作为第一金属导体MC1与第二金属导体MC2的连接桥梁,来延伸天线17的共振路径。
[0092] 在此情况下,天线17亦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P1的低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低频工作频率(例如:7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同时,天线17亦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经由延伸金属件EMC至第二金属导体MC2的第一端点E1延伸耦接的第二接地端G2的第一中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第一中频工作频率(例如:171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以及自第一馈入点FP1至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的第二中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第二中频工作频率(例如:2170MHz)的四分之三波长。此外,天线17亦具有自第二馈入点FP2至第二金属导体MC2的第二端点E2及经由延伸金属件EMC至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二延伸点EPB延伸耦接的第一接地端G1的高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一高频工作频率(例如:230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
[0093] 须说明者,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上述说明了解本实施例的天线17的低频共振路径、第一中频共振路径、第二中频共振路径及高频共振路径,故在此省略图示表示。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亦可了解前述所述的共振路径与工作频带的波长关系是指等效关系,并非实际结构上长度的完全符合,其结构上长度的等效可配合加入其他适当的被动组件通过阻抗匹配(matching)的方式调整。
[0094] 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亦可如第二实施所述加入单刀四掷开关SW1及/或开关SW2至天线17,以使得天线的工作频率具有调整性,并进一步提升阻抗匹配效果。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了解加入单刀四掷开关SW1及/或开关SW2的态样,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095]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请参考图5。同样地,为简化描述,图4中省略壳体11,仅着重于描述天线17的结构特征。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导体MC1除了朝边框FM的横向延伸外,更朝边框FM的纵向延伸,使得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位于边框FM的横向一侧上,而第二自由端FE2位于边框FM的纵向一侧上。此外,第二金属导体MC2仅朝边框的纵向延伸,使得其第一端点E1及第二端点E2同时位于边框FM的纵向一侧上。
[0096] 同样地,本实施例的天线17亦具有低频共振路径、第一中频共振路径、第二中频共振路径及高频共振路径。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前述实施例的叙述了解该多个共振路径,故在此省略图示表示。此外,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亦可如第二实施所述加入单刀四掷开关SW1及/或开关SW2至天线17,以使得天线的工作频率具有调整性,并进一步提升阻抗匹配效果。
[0097]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请参考图6。同样地,为简化描述,图6中省略壳体11,仅着重于描述天线17的结构特征。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天线17适用于较大尺寸的无线通信装置1,因此,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1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RS,以供设置电路板13及天线17,而无需延伸金属件EMC来延伸天线17的共振路径。
[0098]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天线17包含一金属导体MC,其同时朝边框的横向及纵向延伸。金属导体MC具有一自由端FE及一端点E。金属导体MC从自由端FE与端点E间的第一延伸点EP1延伸耦接至第一馈入点FP1,自第一延伸点EP1与自由端FE间的一第二延伸点EP2经由一被动组件PC耦接至第一接地端G1,以及自第一延伸点EP1与端点E间的一第三延伸点EP3延伸耦接至第二接地端G2。此外,金属导体MC自第三延伸点EP3与端点E间耦合至第二馈入点FP2,以及自端点E耦接至第三接地端G3。
[0099] 如此一来,如图7A至7C所示,天线17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的低频共振路径LRP,其相当于低频工作频率(例如:7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同时,天线17亦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第三延伸点EP3延伸耦接的第二接地端G2的第一中频共振路径MRP1,其相当于第一中频工作频率(例如:171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以及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的第二中频共振路径MRP2,其相当于第二中频工作频率(例如:2170MHz)的四分之三波长。此外,天线17亦具有自第二馈入点FP2至金属导体MC的端点E、经第三延伸点EP3延伸耦接的第二接地端G2及至第二延伸点EP2延伸耦接的第一接地端G1的高频共振路径HRP,其相当于高频工作频率(例如:230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
[0100] 同样地,被动组件PC(例如:电感、电容及其任一组合等)链接金属导体MC的第二延伸点EP2与第一接地端G1,以调整天线17的高频共振路径HRP。于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发明亦可通过实体绕线达成改变高频路径长度的目的。另外,于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点EP1与第二延伸点EP2亦可设置于同一位置,使延伸点EP1与延伸点EP2于金属导体MC上重叠。
[0101]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如图8A至图8C所示。为简化描述,图8A至图8C中亦省略壳体11。类似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装置1亦加入可单刀四掷开关SW1及开关SW2于第五实施例的天线17上。于图8A的实施态样中,单刀四掷开关SW1,用以选择性地将金属导体MC的第一延伸点EP1与自由端FE间的一调整点AP1经由一被动组件(例如:电感)耦合至第五接地端G5,以调整低频工作频率及第二中频工作频率。
[0102] 另一方面,于图8B的实施态样中,开关SW2用以选择性地将金属导体MC的第一延伸点EP1与第三延伸点EP3间的一调整点AP2经由一被动组件(例如:电感)耦合至第四接地端G4,以调整第一中频工作频率及高频工作频率。类似地,图8C的实施态样中,移动通信装置1同时包含单刀四掷开关SW1及开关SW2。
[0103]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请参考图9。同样地,为简化描述,图9中省略壳体11,仅着重于描述天线17的结构特征。不同于第五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金属导体MC更进一步朝边框FM的纵向延伸,使得其自由端FE位于边框FM的纵向一侧上。
[0104] 在此情况下,天线17亦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的低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低频工作频率(例如:700MHz)的四分之一波长。同时,天线17亦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第三延伸点EP3延伸耦合的第二接地端G2的第一中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第一中频工作频率(例如:171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以及具有自第一馈入点FP1至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的第二中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第二中频工作频率(例如:2170MHz)的四分之三波长。此外,天线17亦具有自第二馈入点FP2至金属导体MC的端点E、经第三延伸点EP3延伸耦接的第二接地端G2及至第二延伸点EP2延伸耦接的第一接地端G1的高频共振路径,其相当于高频工作频率(例如:2300MHz)的二分之一波长。
[0105] 须说明者,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上述说明了解本实施例的天线17的低频共振路径、第一中频共振路径、第二中频共振路径及高频共振路径,故在此省略图示表示。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亦可了解前述所述的共振路径与工作频带的波长关系是指等效关系,并非实际结构上长度的完全符合,其结构上长度的等效可配合加入其他适当的被动组件通过阻抗匹配(matching)的方式调整。
[0106] 此外,于其他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亦可如第六实施所述加入单刀四掷开关SW1及/或开关SW2至天线17,以使得天线的工作频率具有调整性,并进一步提升阻抗匹配效果。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了解加入单刀四掷开关SW1及/或开关SW2的态样,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107]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请参考图10A及图10B,其描绘本发明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如图10A所示,其呈现一屏幕DP、一听筒(Earpiece)EP及边框FM。此外,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如图10B所示,其呈现背盖BC及边框FM。须注意者,基于说明简化的原则,移动通信装置1的其它可呈现于其正面、背面或边框FM上且与本发明较不相关的组件,皆于图中省略而未绘示,举例而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了解前影像撷取模块(前照相机)、指纹辨识模块等可呈现于正面,后影像撷取模块(后照相机)可配置于背面,以及充电接口、电源开关等可配置于边框FM,但不限于此。
[0108] 于本实施例中,天线17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底部,即靠近麦克风(图未绘示)处,故第一金属导体MC1及第二金属导体MC2分别由边框FM的二部分所形成。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及第二自由端FE2分别构成边框FM的二断口,且形成于边框FM的下部。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天线17亦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即靠近听筒处,而使得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及该第二自由端FE2分别构成边框FM的二断口,且形成于边框FM的上部。由于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基于前述说明了解,本发明天线17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的实施态样,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0109]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如第一实施例所述,背盖BC的斜线部分DA是采用非金属材质,而不属于斜线部分DA的其余部分,则可采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换言之,相对于净空区的斜线部分DA为非金属材质,以避免影响到天线17的效能,不属于斜线部分DA的其余部分则可为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再者,断口可填充任一绝缘物质,以增加美观及手感。
[0110]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请参考图11A及图11B,其描绘本发明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同样地,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如图11A所示,其呈现一屏幕DP、一听筒EP及边框FM。此外,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如图11B所示,其呈现背盖BC及边框FM。
[0111] 类似地,于本实施例中,天线17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底部,即靠近麦克风(图未绘示)处,故第一金属导体MC1及第二金属导体MC2分别由边框FM的二部分所形成。然而,不同于第八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及该第二自由端FE2所构成的边框FM的二断口分别形成于边框FM的一左部及一右部。
[0112]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请参考图12A及图12B,其描绘本发明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同样地,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如图12A所示,其呈现一屏幕DP、一听筒EP及边框FM。此外,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如图12B所示,其呈现背盖BC及边框FM。
[0113] 类似地,于本实施例中,天线17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底部,即靠近麦克风(图未绘示)处,故第一金属导体MC1及第二金属导体MC2分别由边框FM的二部分所形成。然而,不同于第八实施例及第九实施例,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及第二自由端FE2所构成的边框FM的二断口分别形成于边框FM的右部及下部(以移动通信装置1的正面为基准)。
[0114] 如同先前所述,于其他实施例中,天线17亦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即靠近听筒处,而使得第一金属导体MC1的第一自由端FE1及第二自由端FE2分别构成边框FM的二断口,且分别形成于边框FM的左部及上部。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前述说明了解,本发明天线17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的实施态样,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0115]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3A及图13B,其描绘本发明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同样地,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如图13A所示,其呈现一屏幕DP、一听筒EP及边框FM。此外,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如图13B所示,其呈现背盖BC及边框FM。
[0116] 类似地,于本实施例中,天线17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底部,即靠近麦克风(图未绘示)处,故金属导体MC分别由边框FM的一部分所形成。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构成的边框FM的一断口,其形成于边框FM的下部。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天线17亦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即靠近听筒处,而使得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构成边框FM的一断口,且形成于边框FM的上部。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前述说明了解,本发明天线17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的实施态样,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0117] 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请参考图14A及图14B,其描绘本发明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及背面的示意图。同样地,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正面如图14A所示,其呈现一屏幕DP、一听筒EP及边框FM。此外,移动通信装置1的成品背面如图14B所示,其呈现背盖BC及边框FM。
[0118] 类似地,于本实施例中,天线17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底部,即靠近麦克风(图未绘示)处,故金属导体MC分别由边框FM的一部分所形成。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构成的边框FM的一断口,其形成于边框FM的右部(以移动通信装置1的正面为基准)。然而,于其他实施例中,天线17亦可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即靠近听筒处,而使得金属导体MC的自由端FE构成边框FM的一断口,且形成于边框FM的左部。由于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基于前述说明了解,本发明天线17设置于移动通信装置1的顶部的实施态样,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0119] 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请参考图15A至图15D,其分别描绘边框FM具有二断口且背盖BC整体为金属导体的四种实施态样。于图15A及图15B中,二断口自边框FM以横跨背盖BC的一边缘相通,以使第一金属导体MC1与背盖BC绝缘。于图15A中,二断口相通所形成的开槽(slot)ST形成于背盖BC上,而于图15B中,二断口相通所形成的开槽ST形成于边框FM上。开槽ST与断口一样可填充任一绝缘物质,以增加美观及手感。
[0120] 此外,于图15C及图15D中,二断口自边框FM以横跨背盖BC的一本体相通,俾将背盖BC划分为一第一部分BC1及一第二部分BC2,其中,第一部分BC1与第一金属导体MC1相接触,而第二部分BC2则与第一金属导体MC2绝缘。在此情况下,背盖BC的第一部分BC1可视作为天线17的第一金属导体MC1的延伸,作为辐射体使用。于图15C中,二断口相通所形成的开槽ST,其宽度与边框FM的断口宽度相同,而于图15D中,二断口相通所形成的开槽ST,其宽度大于边框FM的断口宽度。
[0121] 须说明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了解,于其他实施例中,二断口相通所形成的开槽ST的形状不限于直条状,因此任何形状的开槽ST只要能使第一金属导体MC1与背盖BC绝缘,或能将背盖BC划分为第一部分BC1及第二部分BC2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0122] 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例请参考图16A至图16D,其分别描绘边框FM具有一断口且背盖BC整体为金属导体的四种实施态样。于图16A及图16B中,断口自边框FM横跨背盖BC的一边缘延伸至金属导体MC的端点E,以使金属导体MC与背盖绝缘BC。于图16A中,断口延伸所形成的开槽ST形成于背盖BC上,而于图16B中,断口延伸所形成的开槽ST形成于边框FM上。
[0123] 此外,于图16C及图16D中,断口自边框FM横跨背盖BC的一本体延伸至金属导体MC的端点E,俾将背盖BC划分为一第一部分BC1及一第二部分BC2,其中第一部分BC1与金属导体MC相接触,而第二部分BC2则与金属导体MC绝缘。在此情况下,背盖BC的第一部分BC1可视作为天线17的金属导体MC的延伸,作为辐射体使用。于图16C中,断口延伸所形成的开槽ST形成于背盖BC上,而于图16D中,断口延伸所形成的开槽ST部分形成于边框FM上。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亦可了解于图16C及图16D中背盖BC上的开槽ST,其宽度可大于边框FM的断口宽度,即类似于图15D。
[0124] 须说明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了解,于其他实施例中,断口延伸所形成的开槽ST的形状不限于直条状,因此任何形状的开槽ST只要能使金属导体MC与背盖BC绝缘,或能将背盖BC划分为第一部分BC1及第二部分BC2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0125]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馈源天线设计,其可将多个射频信号源同时馈入同一天线物理结构上,共享天线净空区,节省无线通信装置内部的天线使用空间,并运用适合的物理结构设计,使多个射频信号源之间具有高隔离度(isolation)和高辐射效率。此外,本发明的天线架构可结合金属边框达成相同的辐射效果,并且亦可加入有源组件,以优化阻抗匹配,且增加操作频带的实时可调性。
[0126] 前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完成的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