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248162.7

文献号 : CN1081280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桥敦士中野孝俊深泽拓也龟岛理菜子敕使川原稔

申请人 : 佳能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用于相互关联地控制喷射头的恢复操作和喷射头的打印操作的控制模式包括可以根据液体粘度而选择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在这样的控制模式中,设置不同的恢复操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喷射头,其包括喷射墨的喷嘴;

打印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来进行用于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操作;

获取单元,其被构造为获取与喷射头中的液体的粘度有关的信息;

恢复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打印控制单元进行打印操作之前进行恢复操作以恢复喷射头的喷射状态;以及设置单元,其被构造为在多个控制模式之中设置控制模式,所述多个控制模式包括:进行第一恢复操作和在第一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第一控制模式;和进行第二恢复操作且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或者不进行恢复操作而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第二控制模式,第二恢复操作以比第一恢复操作低的水平进行恢复,其中,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对应于以下设置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比在第一打印条件下的打印操作期间的喷射头的目标温度更高的目标温度,在打印操作期间喷射头被维持在该更高的目标温度下;和设置比在第一打印条件下的喷射头的喷嘴的喷射频率更低的喷嘴的喷射驱动频率,其中,恢复控制单元根据获取单元在打印开始时获取的信息来进行恢复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设置单元基于所述信息设置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与第一恢复操作相比,在第二恢复操作下,恢复操作所需的时间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与第一恢复操作相比,在第二恢复操作下,恢复操作所消耗的液体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恢复控制单元进行包括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的恢复操作:将喷射头中的墨排出到外部的操作、从配设在喷射头上的喷射口吸入墨的操作以及使墨在喷射头中循环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还包括能够控制喷射头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其中,温度控制单元控制喷射头的温度,以设置第一打印条件和第二打印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在由所述信息表示的值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设置单元设置第一控制模式或第二控制模式中的任一控制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在由所述信息表示的值低于所述预定值的情况下,设置单元设置第一控制模式而不设置第二控制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获取单元基于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中的至少一个获取所述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在用于储存液体的储存单元与喷射头之间配设有用于循环液体的循环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获取单元基于循环通道中的液体量来获取所述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设置单元基于在用于储存要供应给喷射头的液体的储存部分中的液体剩余量来设置第一控制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装置,

其中,设置单元在用于容纳要通过恢复控制单元的恢复操作排出的液体的容纳单元的剩余容量大于等于预定量的情况下设置第一控制模式,并且在所述剩余容量小于所述预定量的情况下设置第二控制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液体是墨。

15.一种打印方法,该打印方法用于通过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来进行打印,喷射头包括喷射墨的喷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打印步骤,通过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来进行用于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打印操作;

获取步骤,获取与喷射头中的液体的粘度有关的信息;

恢复步骤,在打印操作之前进行恢复操作,以恢复喷射头的喷射状态;以及设置步骤,在多个控制模式之中设置控制模式,所述多个控制模式包括:进行第一恢复操作和在第一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第一控制模式,和进行第二恢复操作且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或者不进行恢复操作而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第二控制模式,第二恢复操作以比第一恢复操作低的水平进行恢复,其中,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对应于以下至少一项:设置比在第一打印条件下的打印操作期间的喷射头的目标温度更高的目标温度,在打印操作期间喷射头被维持在该更高的目标温度下,以及设置比在第一打印条件下的喷射头的喷嘴的喷射频率更低的喷嘴的喷射驱动频率,其中,恢复步骤根据获取步骤在打印开始时获取的信息来进行恢复操作。

说明书 :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喷射诸如墨等的液体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日本特开2000-28921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头)喷射墨(液体)来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装置作为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使得能够根据从在打印头上进行的上次清洁(恢复处理)或从电源中断起所经过的时间而在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选择。第一模式是用于在清洁打印头之后进行打印操作的模式。第二模式是用于在不清洁打印头的情况下进行与第一模式中相同的打印操作的模式。第二模式可以满足用户立即打印图像的需要。
[0003] 然而,如果在不清洁打印头的情况下进行打印操作,则打印头可能在喷射墨方面有困难,导致对图像的打印性能差。结果,用户可能不满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满足使得喷射头能够立即喷射液体的用户需要的同时使液体喷射的故障减少的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0005]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来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
[0006] 打印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通过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来进行打印操作;
[0007] 恢复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打印控制单元进行打印操作之前进行恢复操作以恢复喷射头的喷射状态;以及
[0008] 设置单元,其被构造为:(i)在第一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设置进行第一恢复操作作为恢复操作的第一控制模式,以及(ii)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设置进行第二恢复操作作为恢复操作或者不进行恢复操作的第二控制模式,第二打印条件具有比第一打印条件至少低的液体粘度,第二恢复操作以比第一恢复操作低的恢复水平进行恢复。
[0009]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打印方法,该打印方法用于通过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来进行打印,所述打印方法包括:
[0010] 打印步骤,通过从喷射头喷射液体来进行打印操作;
[0011] 恢复步骤,在打印操作之前进行恢复操作,以恢复喷射头的喷射状态;以及[0012] 设置步骤,(i)在第一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设置进行第一恢复操作作为恢复操作的第一控制模式,以及(ii)在第二打印条件下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设置进行第二恢复操作作为恢复操作或者不进行恢复操作的第二控制模式,第二打印条件具有比第一打印条件至少低的液体粘度,第二恢复操作以比第一恢复操作低的恢复水平进行恢复。
[0013] 根据本发明,用于相互关联地控制喷射头的恢复操作和喷射头打印操作的控制模式包括与液体粘度相对应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在这样的控制模式中,设置不同的液体打印操作条件以及不同的恢复处理条件,以在满足使得喷射头能够立即喷射液体的用户需要的同时减少液体喷射的故障。
[0014]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基本构造的透视图;
[0016] 图2是打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0017] 图3是在清洁操作期间打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0018] 图4A和图4B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打印头的图;
[0019] 图5是示出图4B所示的喷嘴片的图;
[0020] 图6是示出喷嘴片与吸入口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1] 图7是清洁操作期间图2所示的清洁机构的透视图;
[0022] 图8是清洁机构的透视图;
[0023] 图9是图7所示的吸入擦拭器单元的透视图;
[0024] 图10是示出清洁机构的操作的图;
[0025] 图11是清洁机构中的定位构件的透视图;
[0026] 图12是从图11的箭头XII截取的图;
[0027]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定位构件与头定位构件之间的关系的图;
[0028] 图14是打印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29]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嘴片的图;
[0030] 图16是示出墨的粘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31] 图17是示出蒸发系数表的表;
[0032] 图18是用于解释墨粘度估计序列的流程图;
[0033] 图19A是示出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与目标调节温度(喷射条件)之间的关系的表;
[0034] 图19B是示出第一控制模式中的蒸发量、恢复处理的条件和恢复量之间的关系的表;
[0035] 图19C是示出第二控制模式中的蒸发量、恢复处理的条件和恢复量之间的关系的表;
[0036] 图20是用于说明控制模式选择序列的流程图;
[0037] 图21是用于说明墨粘度更新序列的流程图;
[0038] 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模式选择序列的流程图;
[0039] 图2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控制模式选择序列的流程图;
[0040] 图24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与目标调节温度和墨最大喷射频率之间的关系的表;
[0041] 图2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墨粘度与最大喷射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0042] 图2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墨循环通道的图;
[0043] 图26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打印期间的蒸发量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0044] 图27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非打印期间的蒸发量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0045] 图28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墨消耗量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0046] 图29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浓度的计算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47] 图30是用于说明控制模式选择序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是用于通过从作为喷射头的喷墨打印头喷射作为液体的墨来打印图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应用示例。首先,将描述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喷墨打印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基本构造。
[0049] (基本构造)
[0050] 图1是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打印装置中的打印单元及其外围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打印单元及其外围的横截面图。图3是清洁操作期间图1的打印单元的横截面图。
[0051] 本示例的打印装置1是行式打印机,用于在箭头X1所示的传送方向(第一方向)上连续地传送打印介质的同时,通过从具有长长度的打印头(喷射头)喷射墨(液体)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打印装置1具有用于保持卷绕成卷状的诸如连续片材等的打印介质4的保持器,用于在第一方向上以预定的速度传送打印介质4的传送机构7,以及用于通过打印头2在打印介质4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单元3。应该注意,打印介质不限于连续的卷状打印介质,而且可以是切割的打印介质。打印装置1还具有用于去除附着到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其上形成有喷射口的表面)的材料的清洁单元(恢复处理单元)6。此外,在打印介质4的传送路径中的打印单元3的下游,沿着传送路径配设有用于切割打印介质4的切割器单元,用于强制干燥打印介质的干燥单元以及排出托盘。
[0052] 打印单元3具有多个打印头2,各个打印头对应于不同的墨颜色之一。在本示例中,打印单元3具有对应于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的四种颜色的墨的四个打印头。然而,所提供的墨颜色的数量和打印头的数量不限于四个。各个颜色的墨经由墨管从墨罐(未示出)独立地供给到相应的打印头2。多个打印头2由头保持器5一体保持,并且,配设有用于使得头保持器5能够竖直移动以改变多个打印头2与打印介质4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机构。还配设有用于使得头保持器5能够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由箭头X2所示的方向(第二方向)平行移动的机构。
[0053] 清洁单元6具有对应于多个(四个)打印头2的多个(四个)清洁机构9。各个清洁机构9的细节将在后面描述。清洁单元6被构造成通过驱动电机(未示出)在第一方向(X1方向)上滑动和移动。图1和图2示出了打印期间的清洁单元6位于打印介质4的传送方向(箭头X1方向)中的打印单元3的下游的状态。同时,图3示出了清洁操作期间(恢复处理期间)的清洁单元6位于打印单元3中的打印头2的正下方的状态。图2和图3示出了清洁单元6的可移动范围。
[0054] 图4A和图4B是示出一个打印头2的构造的图。打印头2是喷射墨的喷墨式打印头。喷墨型的示例包括使用发热元件的类型,使用压电元件的类型,使用静电元件的类型,使用MEMS元件的类型等。打印头2是行式打印头,在该行式打印头上,横跨覆盖预期使用的打印介质的最大宽度的范围形成喷墨型喷嘴阵列。喷嘴阵列布置的方向是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由箭头X2所示的方向(图4A中的横向方向)。在大的基底基板124上,沿着第二方向(X2方向)布置有多个喷嘴片120。在图4B的示例中,横跨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规则地布置多个(在本示例中为12个)喷嘴片120,以形成交错布置的两行喷嘴片,各个喷嘴片120具有相同的尺寸和相同的构造。也就是说,在打印头2中,各自具有喷嘴阵列的多个第一喷嘴片和各自具有喷嘴阵列的多个第二喷嘴片被布置为沿着第二方向形成单独的行。此外,在第一方向(X1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喷嘴片和第二喷嘴片沿第二方向交错。第一喷嘴片中包括的喷嘴阵列的一部分和与第一喷嘴片相邻的第二喷嘴片中包括的喷嘴阵列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彼此交叠。
[0055] 图5是示出形成打印头2的一个喷嘴片120的构造的图。在喷嘴片120上,形成布置有能够喷射墨的多个喷嘴的喷嘴阵列121。在喷嘴片120的喷嘴表面122上形成喷嘴片120的喷嘴的喷射口。此外,在喷嘴片120的喷嘴基板中,嵌入与喷嘴对应的喷射能量产生元件。喷射能量产生元件是用于产生喷墨用能量的元件,并且可以使用发热元件、压电元件等。喷嘴片120具有多个(在本例中为四个)喷嘴阵列121,即,四行喷嘴阵列121在第一方向(X1方向)上平行布置。喷嘴片120的喷嘴基板配设在图4B所示的基底基板124上。喷嘴基板和基底基板124由电连接部件连接,该电连接部件被树脂材料制成的密封部件123覆盖,以防止腐蚀和破裂。
[0056] 图7和图8是用于说明清洁单元6中的一个清洁机构9的构造的透视图。清洁单元6具有对应于多个打印头2的多个(本示例中为四个)清洁机构9。图7示出了(清洁操作期间)相应打印头2位于一个清洁机构9上的状态。图8示出了打印头2不位于相应的一个清洁机构9上的状态。清洁单元6具有清洁机构9、盖51和定位构件71。
[0057] 清洁机构9具有吸入擦拭器单元46,用于传输吸入擦拭器单元46的传输机构,以及一体化地支撑吸入擦拭器单元46和传输机构的框架47。吸入擦拭器单元46是用于去除粘附到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122的材料的单元。传输机构沿着箭头X2所示的第二方向(擦拭方向)传输吸入擦拭器单元46。吸入擦拭器单元46由两个轴45支撑,并且传输机构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沿着两个轴45在第二方向上传输吸入擦拭器单元46。驱动源是驱动电机41,其驱动力通过减速齿轮42,43而使驱动轴37旋转。驱动轴37的旋转通过两条皮带44传递到吸入擦拭器单元46。各条皮带44被放置在附接到驱动轴37的驱动滑轮38A和从动滑轮38B上,并且还耦接到吸入擦拭器单元46。
[0058] 如稍后将描述的吸入擦拭器单元46通过吸入口去除粘附到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122的材料(吸入恢复处理)。在图8中,盖51由盖保持器52保持,并且盖保持器52由作为弹性体的弹簧沿着与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122垂直的、由箭头X3所示的第三方向施力。盖保持器
52可抵靠弹簧移动。如图3所示,在框架47移动到打印头2下方的盖位置的状态下,打印头2在垂直于喷嘴表面122的方向(图3中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使得喷嘴表面122与盖51紧密接触或分离。通过盖51与喷嘴表面122紧密接触的封盖可防止喷嘴干燥。
[0059] 定位构件71在清洁操作和封盖期间与配设在头保持器5上的头定位构件81(稍后描述)接触。如后所述,打印头2和清洁单元6之间的位置关系由定位构件71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箭头X1、X2和X3方向)上与头定位构件81接触来确定。
[0060] 图9是用于说明吸入擦拭器单元46的构造的透视图。吸入擦拭器单元46具有两个吸入口,即分别对应于一行第一喷嘴片和一行第二喷嘴片(第一喷嘴片阵列和第二喷嘴片阵列)的第一吸入口11a和第二吸入口11b(第一吸入单元和第二吸入单元)。在第一方向(X1方向)上吸入口11a、11b之间的距离等于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喷嘴片阵列和第二喷嘴片阵列之间的距离。吸入口11a、11b在第二方向(X2方向)上的位移量与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喷嘴片阵列和第二喷嘴片阵列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移量相等,或者它们大致上相同。吸入口11a、11b被吸入保持器12保持,并且,通过作为弹性体的弹簧14在第三方向(X3方向)上对吸入保持器12施力。吸入保持器12可以抵靠弹簧14沿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X3方向)移位。更具体地,吸入保持器12可以在喷嘴表面122面向打印介质4的图3中的向上方向(第三方向)上直线移位,并由具有弹性体的移位机构支撑。如后所述,移位机构用于在移动期间的吸入口11a,11b越过密封部件123a、123b时吸收吸入口11a、11b的移动。稍后将描述细节。管15s通过吸入保持器12连接到吸入口11a、11b,并且,诸如吸入泵等的负压产生单元连接到管15。操作负压产生单元提供用于在将墨和废物吸入吸入口11a、11b内的负压。
[0061] 图6是用于说明一个打印头2的多个喷嘴片120与第一和第二吸入口11a、11b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多个喷嘴片120布置成两行,使得第一喷嘴片阵列125中的喷嘴片120和第二喷嘴片阵列126中的喷嘴片120相对于彼此交错。密封部件123位于喷嘴片120的各个侧。一个是密封部件123a,另一个是密封部件123b。第一喷嘴片阵列125中的喷嘴片120也被称为第一喷嘴片,并且第二喷嘴片阵列126中的喷嘴片120也被称为第二喷嘴片。彼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喷嘴片120在第二方向(X2方向)上分开预定距离Lh。第一吸入口11a对应于第一喷嘴片阵列125,第二吸入口11b对应于第二喷嘴片阵列126。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吸入口11a和第二吸入口11b分开的距离等于第一喷嘴片阵列125和第二喷嘴片阵列126之间的距离(两个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一吸入口11a被定位成覆盖第一喷嘴片阵列125的第一方向上的范围,并且,第二吸入口11b被定位成覆盖第二喷嘴片阵列126的第一方向上的范围。第一吸入口11a和第二吸入口11b在第二方向(X2方向)上分开距离Lc。
[0062] 在第二方向上,对应于第一喷嘴片120和第二喷嘴片120之间的位移的距离Lh等于对应于吸气口11a、11b之间的位移的距离Lc。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相等”不限于精确一致的含义,而且具有包括大致上相等的含义,即,与本发明中使用的表述“相等”的含义基本相同的含义。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大致上相等”表示可能存在第一喷嘴片120的密封部件123a与第一吸入口11a之间的接触以及第二喷嘴片120的密封部件123b与第二吸入口11b之间的接触同时发生的时刻的程度。换句话说,在两个吸入口11a、11b可能同时接触它们各自的喷嘴片120的密封部件的程度上,位移距离Lh与位移距离Lc相等。这样,吸入口11a、11b(第一和第二吸入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以与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喷嘴片的位移相对应的方式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移。
[0063] 吸入口11a、11b在第二方向上都具有宽度Dc。宽度Dc对应于在第二方向上覆盖喷嘴阵列121的一部分的尺寸,并且是对应于几个到几十个喷嘴的宽度。在第一和第二喷嘴片阵列125、126中的各个中,将相邻的喷嘴片120之间的距离(一个喷嘴片的密封部件123a与另一个喷嘴片的密封部件123b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预定距离Dh。
[0064] 图10是用于说明清洁机构9的操作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了通过吸入口11a、11b在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122上进行清洁(恢复处理)的状态。
[0065] 打印头2向图10中的下方移动,使得吸入口11a、11b的端部与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122接触,并且设置打印头2在第三方向上(X3方向)的位置。在负压产生单元在吸入口11a、
11b中产生负压的同时在第二方向(X2方向)上传输吸入擦拭器单元46,由此附着到喷嘴表面122的墨、废物等通过吸入口11a、11b吸入并被去除。吸入擦拭器单元46的这种操作也被称为吸入擦拭(吸入恢复处理和擦拭处理)。当吸入擦拭器单元46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吸入口11a、11b受到从喷嘴表面122向图10中的下方突出的密封部件123a、123b向图10中的下方(-X3方向)按压。如上所述,具有弹簧14的移位机构在第三方向(X3方向)上对保持吸入口11a、11b的吸入保持器12施力,并且可以在远离喷嘴表面122的方向(-X3方向)上抵靠弹簧14移位。因此,当吸入口11a、11b受到密封部件123a、123b向图10中的下方(-X3方向)按压时,吸入保持器12向图10中的下方(-X3方向)移位,以吸收吸入口11a、11b的移动。
[0066] 图11是配设在清洁单元6上的定位构件71的放大透视图。图12是定位构件71的侧视图。定位构件71配设有位于第三方向(X3方向)上的不同水平处的第一第三方向接触表面73和第二第三方向接触表面72。此外,定位构件71配设有第一方向接触表面76、77,该第一方向接触表面76、77在第一方向(X1方向)上选择性地与头保持器5的头定位构件81(稍后描述)接触。定位构件71还配设有在第二方向(箭头X2)上与头定位构件81接触的第二方向接触表面75。
[0067] 图13A是示出在盖51与喷嘴表面122紧密接触的封盖期间定位构件71与头定位构件8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3B是示出在由吸入口11a,11b进行清洁操作的期间定位构件71与头定位构件8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0068] 在如图13A所示的封盖期间,配设在头保持器5上的头定位构件81在第一方向上与定位构件71的第一方向接触表面76接触,并且,头定位构件81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方向接触表面75接触。头定位构件81在第三方向上与第二第三方向接触表面72接触。因此,确定了封盖期间打印头2与清洁单元6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封盖期间,盖51与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122紧密接触的封盖可以防止喷嘴干燥。
[0069] 在图13B所示的清洁操作期间,头定位构件81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方向接触表面77接触,并且头定位构件81在第三方向上与第一第三方向接触表面73接触。在清洁操作期间,吸入口11a、11b的端部与打印头2的喷嘴表面122接触。吸入擦拭器单元46以及吸入口在第二方向上被传输,同时负压产生单元在吸入口11a、11b中产生负压,从而通过吸入口吸入并去除附着到喷嘴表面122的墨和废物。
[0070] 图14是本示例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控制系统大致分为软件系统处理单元和硬件系统处理单元。软件系统处理单元包括图像输入单元1403,与其对应的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404以及中央控制单元1400。这些单元访问主总线1405。硬件系统处理单元包括操作单元1406,恢复系统控制电路1407,头驱动控制电路1410以及用于控制打印介质的传送的传送控制电路1411。
[0071] 中央控制单元1400具有CPU 1412,ROM(只读存储器)1401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402,并基于表示适当的打印条件的输入信息来控制包括打印头2的打印装置,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中央控制单元1400包括用于设置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稍后描述)的模式设置功能,选择并进行控制模式的功能,以及获得打印头中的墨粘度的功能。预先在RAM 1402中存储各种程序。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打印头2的恢复时序图的程序,并且根据需要将用于恢复处理(恢复条件)以维持打印头2中的良好的喷墨状态的条件提供给恢复系统控制电路
1407。恢复条件的示例包括用于将无助于打印图像的墨从打印头2喷射(初步喷射)到盖51中的初步喷射条件。如上所述,恢复系统电机1408传输打印头2、吸入口11和盖51,并且还驱动从吸入口11和盖51吸入墨的吸入泵1409。头驱动控制电路1410用于驱动打印头2的喷射能量产生元件,并且使打印头2进行初步喷射和用于打印图像的喷墨。
[0072] (第一实施例)
[0073]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是基于如上所述的打印装置的基本构造。为了控制本实施例中的打印头2的喷嘴片120的温度,如上所述的图5的喷嘴片120配设有如图15所示的副加热器(喷嘴片加热单元)H。在图5的喷嘴片120上形成有4个喷嘴阵列121,作为副加热器H,在各喷嘴阵列121的周围的位置处共布置有4个副加热器H1、H2、H3和H4。在图像打印期间,加热副加热器H,使得喷嘴片120被调整为具有所希望的温度,从而,即使在使用粘度相对较高的墨的情况下也降低墨的粘度,以使得能够精确的喷射。在本例中,可稳定地喷射的墨的最大粘度约为6cP。此时,墨最大喷射频率(对应于打印头的最大驱动频率)约为12kHz,并且,从喷嘴喷射的墨滴的体积约为5pl。
[0074] 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可以在恢复处理(恢复操作)之后进行用于打印图像的墨喷射操作(打印操作)。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包括在墨的粘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可选择的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作为如下的控制模式:能够彼此关联地控制图像打印期间的通过恢复控制的恢复处理和通过打印控制的喷墨操作。在第一控制模式中,设置恢复处理的第一恢复条件和喷射操作的第一打印条件。在第二控制模式中,设置恢复处理的第二恢复条件和喷射操作的第二打印条件。第一恢复条件被设置为使得恢复处理的水平比第二恢复条件的高。同时,第二打印条件被设置为使得墨可以在具有比第一打印条件的粘度低的粘度的状态下喷射。
[0075] 在本示例中,在第一打印条件下,喷嘴片的目标调节温度(目标温度)被设置为35℃,并且在第二打印条件下,喷嘴片的目标调节温度被设置为45℃。喷嘴片的温度由配设在喷嘴片上的诸如二极管传感器等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并且,根据检测到的当前温度与目标调节温度之差来控制副加热器H。更具体地说,对副加热器H进行控制,使得根据温度差异的脉冲电压被施加到副加热器H,使得在打印操作期间(在喷墨操作期间)喷嘴片的温度被维持在目标调节温度。可以针对副加热器H1、H2、H3和H4独立地进行这种控制。
[0076] 考虑到可以稳定地喷射墨的上限温度,连续打印期间喷嘴片的温度分布,打印头的散热特性等来设置目标调节温度。在本示例中,可以稳定地喷射墨的上限温度是60℃,并且,在目标调节温度是35℃的情况下,在连续打印期间喷嘴片的温度没有达到60℃。同时,在目标调节温度为45℃的情况下,当在与几百页对应的打印介质上连续打印具有大量墨点的图案时,喷嘴片的温度可能达到60℃。在这种情况下,每当图像被打印在与预定页数相对应的打印介质上时,需要进行诸如设置用于暂停打印操作的待机时间的控制,以抑制喷嘴片的温度的升高。
[0077] 同时,如上所述,在非打印期间通过使用盖来对喷嘴进行封盖,以防止打印头中的喷嘴阵列干燥并且防止废物粘附到其上。盖具有用于使盖内侧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空气连通通道,使得封盖期间盖内的压力变化不会导致墨从喷嘴回流到打印头中。此外,少量的水渗入盖形成构件。因此,即使在封盖期间,墨中的水分也从喷嘴中逐渐蒸发,这可能导致墨在喷嘴附近增稠。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打开封盖之后的打印操作之前,根据墨的增稠程度进行恢复处理。
[0078] 更具体地,在墨增稠程度低的情况下,无助于图像打印的墨从打印头的喷嘴喷射到盖中(初步喷射),从而喷嘴附近的墨被排出到外部,并且向喷嘴内供给新的墨。同时,在墨增稠程度高的情况下,初步喷射不能使增稠墨充分排出,并且可能导致增稠墨的排出效率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用于从打印头内部强制地加压喷嘴中的墨以将墨排出到盖等中的加压恢复,用于通过吸入机构从喷嘴向盖内吸入墨的吸入恢复等。在打印装置具有墨循环通道(稍后描述)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包括收集喷嘴附近的增稠墨并用具有适当的粘度的墨更换它的方法,或者,包括通过使用稀释剂调整增稠的墨以具有合适的粘度并供应所得到的墨的方法。
[0079] 在本实施例中,在喷嘴中的墨增稠程度高的情况下,进行如上所述的由吸入擦拭器单元46进行的吸入擦拭。通过初步喷射和吸入擦拭而排出的墨(废墨)被存储在废墨储存部分中。由于与初步喷射相比,吸入擦拭产生大量的废墨,所以经常进行吸入擦拭会增加运行成本,并且由于储存的废墨量早期阶段达到上限而缩短了打印装置的产品寿命。
[0080] 图16是示出在本示例中使用的黑色墨(Bk)的温度与粘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曲线A、B和C分别表示没有蒸发的墨(未蒸发的墨)的粘度变化,蒸发了10%的墨(10%蒸发墨)的粘度变化,以及具有蒸发了15%(15%蒸发墨)的粘度变化。例如,在25℃的温度下,未蒸发的墨的粘度为5.7cP,10%蒸发墨的粘度为8.3cP,并且,15%蒸发墨的粘度为9.1cP。如上所述,为了稳定地喷射墨,粘度需要等于或低于6cP。在未蒸发墨、10%蒸发墨和15%蒸发墨的温度被调节为35℃的情况下,它们各自的粘度接近4cP、5.5cP和7cP。因此,在35℃的目标调节温度下不能稳定地喷射15%的蒸发墨。然而,在40℃的目标调节温度下,15%蒸发墨的粘度为5.5cP,并且可以被稳定地喷射。
[0081] 图17和图18分别是用于说明本示例的打印头中的墨粘度估计方法的表和流程图。
[0082] 图17中的蒸发系数V是基于在温度和湿度不同的环境中从打印头蒸发的速率获得的系数。这表明随着值的增加,蒸发量增加。蒸发系数V可以通过在温度和湿度不同的环境中测量从墨蒸发的水分的蒸发量来设置。如此,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与蒸发量相关联。
[0083] 图18是用于说明墨粘度估计序列的流程图。在开始封盖的起始点,启动以分钟计数的循环计数器(分钟)(步骤S1,步骤S2),然后加载在打印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蒸发量ΣV(n)(步骤S3)。在循环计数器达到60的一小时后(步骤S4),通过放置在打印装置内部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来获得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步骤S5)。然后,从图17中获得对应于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的蒸发系数V(n)(步骤S6)。将蒸发系数V(n)与蒸发量ΣV(n)相加,并将结果存储在打印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步骤S7)。蒸发系数V(n)与蒸发量ΣV(n)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0084] ΣV(n)=V(0)+V(1)+…V(n)
[0085] 在打印开始时,参照通过开始打印所累积的蒸发量ΣV(n),设置与蒸发量ΣV(n)对应的适当的恢复处理,以根据打印头中的墨的增稠程度进行恢复处理。墨中的水分的大部分蒸发从喷嘴的端部发生,并且,在打印头的墨通道中,喷嘴附近的墨剧烈增稠。随着与喷嘴的距离增加,增稠的程度降低。因此,在本示例中,基于如上所述从打印头蒸发的墨中的水分蒸发量来估计墨的粘度。应该注意,在如包括墨循环通道(稍后描述)等的构造那样在打印头的墨通道中使墨的增稠的程度平均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墨中的水分的蒸发速率来估计墨的粘度。
[0086] 图19A是示出本示例中的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与目标调节温度(喷射条件)之间的关系的表。图19B和图19C是示出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下蒸发量ΣV(n)、恢复处理条件(恢复条件)和恢复量之间的关系的表。
[0087] 在第一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0且小于360时,在通过初步喷射喷射1000个墨滴(各个颜色的墨的恢复量为0.10g)之后开始打印。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360且小于720时,在通过初步喷射喷射2000个墨滴(各个颜色的墨的恢复量为0.20g)之后开始打印。可以通过实验获得这些恢复量,作为在第一控制模式中的35℃的目标调节温度的条件下稳定地喷射墨所需的墨排出量。在进行这种恢复处理(初步喷射)之后,蒸发量ΣV(n)被重置。
[0088] 此外,由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中,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720时墨的增稠程度高,所以进行吸入擦拭而不是初步喷射作为恢复处理。增稠的墨也可以通过增加初步喷射的墨喷射次数来排出。然而,这样的初步喷射可能使打印装置承受诸如打印头温度升高,打印装置内部被墨雾污染等的重负荷。因此,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期望在没有喷墨的情况下进行恢复处理。
[0089] 鉴于上述情况,在本示例中,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720且小于1200时,在进行用于针对各个颜色的墨以0.33g的量吸入墨的吸入擦拭作为恢复处理之后开始打印。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1200时,在进行用于针对各个颜色的墨以0.66g的量吸入墨的高功率吸入擦拭之后开始打印。在高功率吸入擦拭中,与吸入擦拭相比,施加较高负压用于吸入墨,或者设置较低的擦拭速度,并且与吸入擦拭相比,墨的吸入量(恢复量)较大。
[0090] 在第二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0且小于720时,不设置特定的恢复条件,并且如在第一控制模式中那样进行恢复处理。原因在于,即使如第一控制模式那样进行恢复处理,恢复量也相对较小。更具体地,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0且小于360时,通过初步喷射喷射1000个墨滴,并且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360且小于720时,通过初步喷射喷射2000个墨滴。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0且小于720时,恢复处理可以以较低的水平进行或可以不进行恢复处理。这是因为第二控制模式中的目标调节温度(45℃)比第一控制模式中的目标调节温度(35℃)高10℃,因此即使具有较高的蒸发速率也可以降低墨的粘度,并且可以稳定地喷射具有较低粘度的墨。
[0091] 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720且小于1200时,在通过初步喷射喷射2000个墨滴(各个颜色的墨的恢复量为0.20g)之后开始打印。由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中进行用于针对各个颜色的墨以0.33g的量吸入墨的吸入擦拭,因此与第一控制模式相比可以减少恢复量。这是因为第二控制模式中的目标调节温度(45℃)比第一控制模式中的目标调节温度(35℃)高10℃,因此即使具有较高的蒸发速率也可以降低墨的粘度,并且可以稳定地喷射具有较低粘度的墨。同时,在第二控制模式中,在连续打印期间,喷嘴片的温度可能超过可以稳定地喷射墨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每当图像被打印在与预定页数相对应的打印介质上时,设置用于暂停打印操作的待机时间,以抑制喷嘴片的温度的升高。此外,在第二控制模式中,当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1200时,墨的增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因此在进行用于针对各个颜色的墨以0.33g的量吸入墨的吸入擦拭之后开始打印。
[0092] 图20是用于说明本示例中的控制模式选择序列的流程图。
[0093] 首先,通过如上所述的图18的墨粘度估计序列来获得从打印头蒸发的墨的蒸发量ΣV(n)(步骤S11)。确定蒸发量ΣV(n)是否大于等于720(步骤S12)。如果结果是肯定,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13,并且如果结果是否定,则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步骤S14)。在步骤S13中,确定此时容纳废墨的废墨罐(废液容器)中的用于废墨的剩余容量是否小于10%,或者各个墨颜色的墨罐(储液部分)中的剩余墨量是否小于10%。如果结果是肯定,则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步骤S15),并且如果结果是否定,则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步骤S14)。在选择第一或第二控制模式之后,处理进行到图21所示的墨粘度更新序列(步骤S16)。废墨罐的容量和墨罐中的剩余墨量的确定标准没有被指定为10%,并且可以根据打印装置的类型等被设置为任何预定值。
[0094] 在图21所示的墨粘度更新序列中,首先确定所进行的控制模式是否是第一控制模式(步骤S21)。如果结果是肯定,则蒸发量ΣV(n)被重置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步骤S22)。如果结果是否定,则意味着已经进行了第二控制模式。如上所述,在第二控制模式下,与第一控制模式相比,通过在抑制伴随恢复处理的墨消耗量(恢复量)的同时将喷嘴片维持在高温下来打印图像。由于在第二控制模式中恢复处理的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与进行第一控制模式之后的情况相比,在进行第二控制模式之后,具有高粘度的墨可以保留在打印头中。因此,在进行第二控制模式之后,根据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中的恢复量之间的差来计算剩余的蒸发量(剩余蒸发量)ΣV(n)(步骤S23)。例如,可以通过下式获得剩余蒸发量ΣV(n):
[0095] 剩余蒸发量ΣV(n)=k×{(第一控制模式的恢复量)-(第二控制模式的恢复量)}[0096] 系数k是实验可获得的系数,在本示例中k=3600。图17的蒸发系数V可以被归一化以便满足系数k=1。将在步骤S23中计算出的蒸发量ΣV(n)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步骤S24)。
[0097]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中,在蒸发量ΣV(n)大于等于720并且废墨罐中的用于废墨的剩余容量和各个墨颜色的墨罐中的剩余墨量不足的情况下,自动选择第二控制模式。与第一控制模式相比,这可以在抑制墨消耗量、恢复处理时间和伴随恢复处理的废墨量的同时继续打印图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墨粘度估计序列来估计墨的粘度。然而,可以在打印头和墨通道中安装能够测量墨的粘度或增稠程度的传感器。控制模式不限于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还可以设置具有不同喷射条件和恢复条件的控制模式。
[0098] (第二实施例)
[0099] 用于选择控制模式的方法不限于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基于墨中的水分的蒸发量、废墨罐的剩余容量以及各个墨颜色的墨罐中的剩余墨量的选择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选择控制模式的条件包括打印模式。
[0100] 更具体地,在对打印速度而不是对打印图像的质量等为予以关注的草稿模式被设置为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可以缩短打印结束所需的时间的第二控制模式优于第一控制模式。同时,在对打印图像的质量予以关注的高图像质量模式(打印操作模式)被设置为打印模式的情况下,第一控制模式是优选的。图2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示例的控制模式选择序列的流程图。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在图20所示的选择序列中的步骤S12和步骤S13之间确定打印模式是否是草稿模式(步骤S17)。在打印模式是草稿模式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3。在打印模式是草稿模式以外的模式的情况下,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步骤S14)。
[0101] (第三实施例)
[0102] 在本实施例中,当墨粘度超过预定值时,用户预先指定的控制模式被选择为控制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打印机驱动程序等将指定的控制模式存储在打印装置中。图2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示例的控制模式选择序列的流程图。在本示例中,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图20中的步骤S13,进行步骤S18。在步骤S18中,当墨粘度超过预定值(对应于蒸发量ΣV(n)≥
720)时,确定用户预先是否指定第二控制模式作为控制模式。在预先指定了第二控制模式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15。否则,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步骤S14)。
[0103] (第四实施例)
[0104] 第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控制模式具有不同的目标调节温度作为喷射条件。在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控制模式不仅具有不同的目标调节温度,而且具有不同的墨最大喷射频率(对应于打印头的最大驱动频率)作为喷射条件。
[0105] 图24A是示出根据本示例的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目标调节温度以及墨最大喷射频率之间的关系的表。在本示例的打印头中,如上所述,可稳定地喷射的墨的最大粘度约为6cP,并且,此时的墨最大喷射频率约为12kHz。抑制最大喷射频率可以增加可稳定地喷射的墨的最大粘度。图24B是示出墨粘度和最大喷射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例如,当墨粘度为7cP时,喷射频率可以被设置为10kHz或更低。在本例中,第一控制模式下的最大喷射频率是12kHz,并且,第二控制模式下的最大喷射频率是10kHz。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之间的选择可以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基于蒸发量ΣV(n)。控制模式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进一步包括具有不同喷墨条件的其他控制模式。例如,还可以包括组合目标调节温度和喷射频率的其他控制模式。
[0106] (第五实施例)
[0107]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基于从打印头蒸发的墨中的水分的蒸发量来估计墨粘度。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用于循环墨的通道的构造不仅考虑墨中水分的蒸发量,而且考虑墨循环通道中的所有墨的增稠程度。
[0108] 图25是示出应用于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墨循环通道的图。在本示例中,具有头(喷射头)300的打印单元3与高压侧的第一循环泵(P2)1001,低压侧的第一循环泵(P3)1002,主罐1003等流体连接。为了简化描述,图25仅示出了与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四种墨颜色对应的四个打印头300中的一个。实际上,在打印装置的主体上配设与四种颜色的各种墨对应的循环通道。主罐1003可以通过用于在主罐1003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连通的空气连通口(未示出)将墨中的气泡排出到外部。主罐1003内的墨通过图像打印和恢复处理(包括初步喷射、吸入排放、加压排放等)被消耗,并在罐变空时被更换。
[0109] 打印头300具有多个打印元件板10。在各个打印元件板10上,各个通过单独的供应通道213a和单独的收集通道213b连通的多个压力室,被形成在公共供应通道211和公共收集通道212之间。通过使用诸如热产生元件的喷射能量产生元件,各个压力室中的墨从形成喷嘴的喷射口喷射。如后所述,通过各压力室,墨沿着箭头C的方向从公共供应通道211向公共收集通道212流动。
[0110] 第一循环泵1001通过液体供应单元220的连接部分111a和打印头300的出口211b吸入公共供应通道211中的墨,并将其返回到主罐1003。第一循环泵1002通过液体供应单元220的连接部分111b和打印头300的出口212b吸入公共收集通道212中的墨,并将其返回到主罐1003。对于这些第一循环泵,具有恒定的液体传送能力的正排量泵(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是优选的。这样的泵的示例包括管泵、齿轮泵、隔膜泵、注射泵等。通过在泵的出口上安装普通恒定流量阀或安全阀,也可以保证恒定的流量。当驱动打印头300时,第一循环泵1001和1002使得恒定体积的墨分别通过公共供应通道211和公共收集通道
212沿着图25中的箭头A和箭头B的方向流动。流量是可以减小到打印元件板10之间的温差不影响打印图像的质量的程度的体积。然而,在流量过大的情况下,打印头300的流动通道上的压力的影响会导致打印图像的浓度不均匀,这是因为打印元件板10之间的负压差变得过大。因此,优选的是,通过考虑打印元件板10之间的温度差和负压差来设置公共供应通道
211和公共收集通道212内的墨的流量。
[0111] 负压控制单元230被配设在第二循环泵(P1)1004和打印头300之间的流动通道上。负压控制单元230具有即使在墨循环系统中墨的流量根据打印图像的打印任务而改变的情况下也保持打印头300侧的墨的压力恒定的功能。形成负压控制单元230的两个压力调节机构230a、230b可以采用任何机构,只要它们具有能够将压力调节机构230a、230b下游的流动通道中的压力控制在期望的设置压力周围的恒定范围内的构造。作为示例,可以利用与所谓的“减压调节器”相同的机构。在使用减压调节器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二循环泵1004通过液体供应单元220对负压控制单元230上游的流动通道加压,如图25所示。这可以抑制主罐1003和打印头300之间的头压力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打印装置中主罐1003的布局的灵活性。第二循环泵1004经由液体供应单元220的连接部分111b和过滤器221连接到压力调节机构230a、230b。第二循环泵1004可以是任何泵,只要其在驱动打印头300时的墨的循环流量的范围内具有不小于给定的恒定压力的头压力。可以使用涡轮泵、正排量泵等。例如,也可以应用隔膜泵等。代替第二循环泵1004,也可以应用相对于负压控制单元230安装有给定的恒定的头差的头罐。
[0112] 在负压控制单元230中的两个压力调节机构230a、230b中,设置不同的控制压力。因为设置了相对较高的压力,压力调节机构230a在图25中用“H”表示,而因为设置了相对较低的压力,压力调节机构230b在图25中用“L”表示。压力调节机构230a通过液体供应单元
220的内部连接到打印头300中的公共供应通道211的入口211a。压力调节机构230a通过液体供应单元220的内部连接到打印头300中的公共收集通道212的入口212a。
[0113] 公共供应通道211的入口211a连接到高压侧的压力调节机构230a,并且公共收集通道212的入口212a连接到低压侧的压力调节机构230b。因此,在公共供应通道211和公共收集通道212之间产生压力差。因此,通过公共供应通道211和公共收集通道212在箭头A和箭头B方向上流动的墨的一部分在箭头C方向上流过单独的供应通道213a、压力室(未示出)和单独的收集通道213b。
[0114] 这样,在打印头300中,墨在沿箭头A和箭头B方向上流过公共供应通道211和公共收集通道212,而墨的一部分在箭头C方向上流过打印元件板10。因此,公共供应通道211和公共收集通道212中的墨的流动使得在打印元件板10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被排出到外部。此外,这样的构造使得墨在打印操作期间也在不喷射墨的喷射口和压力室中流动,并且使得可以抑制喷射口和压力室中的墨增稠。此外,增稠的墨和墨中的异物可以通过公共收集通道212排出到外部。结果,使用打印头300可以高速打印高质量的图像。
[0115] (循环通道中的浓度估计)
[0116] 在使用如图25所示的具有循环通道的打印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喷射口附近发生墨增稠(浓度增加),墨的循环也可以通过循环通道从喷射口附近去除增稠的墨。这样可以避免只在喷出口附近增稠的发展,而循环导致在整个循环通道内逐渐增稠。随着增稠程度的增加,即浓度增加,墨粘度也增加。
[0117]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估计循环通道中的墨浓度,并将估计的浓度用作与墨粘度有关的信息。换句话说,基于表示循环通道中墨浓度的信息来选择控制模式。这里,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与循环通道中的墨的蒸发量有关的信息,与循环通道中的墨的消耗量有关的信息,与循环通道中的墨的初始量有关的信息(获取蒸发量,获取消耗量,并获取初始量),并且基于上述信息来获取循环通道中的墨的浓度信息(获取浓度)。
[0118] 注意,针对各个颜色的墨,单独进行随后的处理。在下文中,为了简化描述,将仅描述用于特定颜色的墨的处理。
[0119] 1.循环通道中的墨的蒸发量
[0120]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计算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x和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y,并且,它们的总和由总蒸发量V(Vx+Vy)表示。应该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计算如稍后将描述的更新循环通道中墨浓度的(N(x)→N(x+1))处理之前和之后的蒸发量V,进行蒸发量Vx、Vy的计算处理。
[0121] 首先,为了计算打印操作期间各个颜色的墨的蒸发量Vx,针对各个颜色的墨计算非喷射比Hx、蒸发速率Zx和打印时间Tx。图26是示出由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程序执行的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x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0122] 一旦在接收到打印开始信息之后开始打印期间的蒸发量Vx的计算处理,首先在步骤S41中,基于用于打印的打印数据对页面中的各个颜色的墨的喷射次数进行计数(点计数),并计算墨的点计数Dx。
[0123] 然后,在步骤S42中,计算各个颜色的墨的非喷射比Hx。非喷射比Hx对应于不喷墨的像素与可喷墨的像素的比例。更具体地,假设由各个颜色的所有喷射口进行的完全喷射由1表示,则非喷射比Hx是通过从在完全喷射的情况下的点计数Da减去实际点计数(由从喷射口喷射的墨实际形成的点计数)Dx并将结果除以在完全喷射的情况下的点计数Da而获得的值。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各个颜色的墨计算非喷射比Hx。
[0124] 在接下来的步骤S43中,参照墨的蒸发速率Zx。这里,预先测量每秒的蒸发量,并将测量的蒸发量作为蒸发速率Zx存储在加热表存储器314中。应该注意的是,随着温度升高,蒸发更可能发生,因此蒸发速率Zx的值更大。表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蒸发速率Zx的细节。在加热器板具有低于25℃的温度的情况下,蒸发速率由Zx=40微克/秒表示。在加热器板具有大于等于25℃且低于40℃的温度的情况下,蒸发速率由Zx=150微克/秒表示。在加热器板具有大于等于40℃的温度的情况下,蒸发速率由Zx=420微克/秒表示。
[0125] [表1]
[0126]
[0127] 在接下来的步骤S44中,计算打印一页所需的打印时间Tx。更具体地,打印时间Tx是通过将对应于一页的长度除以传送速度而获得的。然后,在步骤S45中,计算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x。更具体地,通过非喷射比Hx、蒸发速率Zx和打印时间Tx的乘积来计算一页中的蒸发量。然后,在每页上重复相同的处理,以计算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x。
[0128] 接下来,为了计算各个颜色的墨的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y,针对各个颜色的墨计算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速率Zy和经过时间Ty。图27是示出由本实施例的控制程序执行的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y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0129] 一旦开始非打印期间的蒸发量Vy的计算处理,首先在步骤S51中,参照各个颜色的墨的蒸发速率Zy。预先测量每分钟的蒸发量,并将测量的蒸发量作为非打印期间的蒸发速率Zy存储在加热表存储器314中。随着温度升高,蒸发更可能发生,因此蒸发速率Zy的值更大。
[0130] 这里,由于在非打印操作期间各个打印头300的喷射口被封盖构件覆盖,所以在相同的经过时间内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速率小于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速率。表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蒸发速率Zy的细节。在加热器板具有低于15℃的温度的情况下,蒸发速率由Zy=1微克/分钟表示。在加热器板具有大于等于15℃且低于25℃的温度的情况下,蒸发速率由Zy=2微克/分钟表示。在加热器板具有大于等于25℃的温度的情况下,蒸发速率由Zy=5微克/分钟表示。
[0131] [表2]
[0132]
[0133] 接下来,在步骤S52中,计算非打印操作期间的经过时间Ty。然后,在步骤S53中,计算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y。更具体地,通过蒸发速率Zy和经过时间Ty的乘积来计算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y。然后,该处理完成。
[0134] 如此计算的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x和非打印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y被相加,并且计算总蒸发量V。
[0135] 2.循环通道中的墨的消耗量
[0136] 接下来,计算打印操作和非打印操作期间的墨消耗量In。图28是示出由本实施例的控制程序进行的墨消耗量In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0137] 一旦墨消耗量的计算处理开始,首先在步骤S71中确定是否存在打印指令。如果没有打印指令,则处理进行到稍后将描述的步骤S74。如果存在打印指令,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2,并且参照根据点计数等获得的打印期间使用的墨消耗量,计算打印期间的墨消耗量。在计算之后,在步骤S73中,将该墨消耗量与墨消耗量In相加。
[0138] 接下来,在步骤S74中,确定是否存在恢复指令。如果没有恢复指令,则墨消耗量In的计算处理完成。如果有恢复指令,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5。参照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恢复用量,在步骤S76中,将恢复用量与墨消耗量In相加。然后,墨消耗量In的计算处理完成。
[0139]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每当存在打印指令或恢复指令时,将该墨消耗量与墨消耗量In相加,从而可以管理循环通道中的墨消耗量。
[0140] 3.循环通道中的墨的浓度
[0141]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以上述方式计算的蒸发量V和墨消耗量In来计算循环通道中的浓度。图29是示出由本实施例的控制程序进行的循环通道中的浓度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0142] 一旦浓度计算处理开始,首先在步骤S81中,确定是否存在打印指令。如果没有打印指令,则处理完成。如果存在打印指令,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2,并且加载在之前进行的浓度计算处理中已经计算的浓度N(x)。应该指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墨具有如表3所示的浓度的初始值Nref(初始浓度)。表3示出了对应于四种墨颜色(青色(Cy)、品红色(Ma)、黄色(Ye)和黑色(Bk))的四个初始浓度Nref。
[0143] [表3]
[0144] 颜色 Bk Cy Ma YeNref 0.08 0.06 0.06 0.06
[0145] 接下来,在步骤S83中,确定打印操作是否已经完成,并且重复确定打印操作是否已经完成,直到打印操作完成。如果打印操作已经完成,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84,并且,参照以上述方式计算的打印和恢复操作期间的蒸发量V和墨消耗量In以及循环通道中的墨量的初始值J。这里,循环通道中的墨量的初始值J是基于循环通道的形状、墨等预先确定的值。在本实施例中,循环通道中的墨量的初始值J示于表4中。
[0146] [表4]
[0147]颜色 Bk Cy Ma Ye
J[g] 194 188 185 183
[0148] 接下来,在步骤S85中,基于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前和之后的蒸发量V,打印和恢复操作期间的墨消耗量In,循环通道中的墨量的初始值J,以及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前的浓度N(x),计算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后的浓度N(x+1)。现在将描述用于导出浓度N(x+1)的方法。应该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前的循环通道中的墨量由J(x)表示。
[0149] 在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前的阶段存在于循环通道中的墨中包含的颜料的量由N(x)×J(x)表示,其中,N(x)是浓度,并且J(x)是墨量。此外,由于在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后,与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前的墨相比,墨消耗量In和蒸发量V中的墨通过打印和恢复操作本身而损失,所以墨量由{J(x)-In-V}表示。同时,由于在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后的阶段的浓度由N(x+1)表示,所以在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后的阶段中存在于循环通道中的墨中包括的颜料的量由{N(x+1)×(J(x)-In-V)}表示。
[0150] 而且,通过打印和恢复操作喷射的墨还包括颜料。颜料的量由{N(x)×In}表示,其中N(x)是浓度,并且,In是墨消耗量。这里,由于颜料不蒸发,所以蒸发损失的墨量V不包括颜料。因此,在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后存在于循环通道中的颜料量和打印和恢复操作期间通过喷射而损失的颜料量之和等于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前存在于循环通道中的颜料量。因此,可以导出以下[式1]。
[0151] [式1]
[0152] {N(x+1)×(J(x)-In-V)}+{N(x)×In}=N(x)×J(x)
[0153] 基于[式1],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后的循环通道中的浓度N(x+1)可以通过以下[式2]来计算:
[0154] [式2]
[0155] N(x+1)={N(x)×(J(x)-In)}/(J(x)-In-V)
[0156] 这里,由于J(x)的值与In和V相比非常大,因此术语J(x)可以近似于墨的初始值J。因此,可以导出以下[式3]。
[0157] [式3]
[0158] N(x+1)={N(x)×(J-In)}/(J-In-V)
[0159]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面的[式3],计算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后的浓度N(x+1)。
[0160] 然后,在步骤S86中,将当前浓度N(x)更新为N(x+1),并且处理完成。
[0161] 应该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已经通过使用[式3]来计算浓度N(x+1),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用不包括J(x)的近似值的[式2]来计算浓度N(x+1)。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分别计算打印和恢复操作之前循环通道中的墨量J(x)。然而,可以在没有近似的情况下更精确地计算浓度N(x+1)。
[016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这种方式更新颜料浓度N(x)来管理循环通道中的墨的颜料浓度。
[0163] 图30是用于说明控制模式选择处理的流程图。首先,通过图29所示的颜料浓度信息的更新序列来更新颜料浓度N(x)(步骤S61),然后确定颜料浓度N(x)是否超过预定值(在本示例中为10%的颜料浓度)(步骤S62)。在颜料浓度N(x)N(x)低于预定值的情况下,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步骤S63)。在颜料浓度N(x)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确定容纳废墨的废墨罐的剩余容量是否小于10%,或者各个墨颜色的墨罐中的剩余墨量是否小于10%(步骤S64)。如果结果是肯定,则选择第二控制模式(步骤S65)。如果结果是否定,则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步骤S63)。在选择第一或第二控制模式之后,处理进行到图28所示的颜料浓度信息的更新序列(步骤S66)。在第二控制模式中,与上述实施例一样,与第一控制模式相比,在抑制恢复量的同时通过具有喷嘴片的高目标调节温度或通过具有低墨最大喷射频率来打印图像。
[0164] (其它实施例)
[0165] 也可以根据诸如高速打印模式、简单打印模式和高图像质量模式的图像打印模式(液体喷射操作模式),或者可以基于用户的指示进行第一和第二控制模式之间的选择。
[0166] 而且,本发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喷射各种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和液体喷射方法。本发明也适用于通过使用能够喷射液体的喷射头对各种介质(片材)进行各种处理(打印、处理、涂布、照射等)的液体喷射装置。
[0167] 虽然针对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类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