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419081.9

文献号 : CN1081323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浩

申请人 :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设有绝缘梯,所述绝缘梯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体,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卡体的一端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上,所述卡体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连接装置,所述绝缘梯的一端插设在固定槽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固定装置能够对绝缘梯进行有效的固定和夹持,保证了试验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权利要求 :

1.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放置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板(10)上设有绝缘梯(7),所述绝缘梯(7)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放置板(10)上,第一螺纹杆(11)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体(5),所述第一放置板(10)上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所述卡体(5)的一端螺纹套接在第一 螺纹杆(11)上,所述卡体(5)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连接装置,所述 绝缘梯(7)的一端插设在固定槽内;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卡板(35)、L型轴(25)、第二弹簧轴(29)和第一弹簧轴(30),所述第一弹簧轴(30)和第二弹簧轴(29)的一端与卡板(35)转动连接,所述L型轴(25)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轴(30)转动连接,所述 第一弹簧轴(30)的另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L型轴(25)与第一弹簧轴(3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轴(29)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33),所述 连接块(3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连接块(3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34);

所述第二弹簧(32)与第一弹簧轴(30)远离卡板(3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4)与固定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卡板(35)设置在绝缘梯(7)的两侧;

所述第一滑槽(9)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36),所述调节齿轮(36)设置在第一螺纹杆(11)上,所述第一螺纹杆(11)与调节齿轮(36)之间为螺纹连接。

说明书 :

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耐压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绝缘梯是电力系统的安全登高工具,主要用于电力线路的检修、维护和新建,防止和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触电危险。DL560-9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绝缘硬梯每12个月进行一次电气试验,整体耐压,被试品顶部加高压,底部接地,接地端距地大于1米,但目前国内绝缘梯耐压的试验装置在试验时不能对绝缘体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绝缘梯试验时不稳定,容易发生意外,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国内绝缘梯耐压的试验装置在试验时不能对绝缘体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绝缘梯试验时不稳定,容易发生意外,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而提出的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设有绝缘梯,所述绝缘梯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放置板上,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体,所述第一放置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卡体的一端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上,所述卡体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连接装置,所述绝缘梯的一端插设在固定槽内。
[0006]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卡板、L型轴、第二弹簧轴和第一弹簧轴,所述第一弹簧轴和第二弹簧轴的一端与卡板转动连接,所述L型轴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轴的另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L型轴与第一弹簧轴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轴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
[0008]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弹簧轴远离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与固定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卡板设置在绝缘梯的两侧。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设置在第一螺纹杆上,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调节齿轮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0] 本发明中,将绝缘梯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卡体内,为了使得绝缘梯的支撑脚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卡体内,通过两个卡板共同实现对绝缘梯的夹持,由于绝缘梯7支撑脚的倾斜角度不同,通过第一弹簧轴和第二弹簧轴之间夹角的改变,在L型轴的控制下,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弹力共同作用下,实现可控空间内的夹持固定。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固定装置能够对绝缘梯进行有效的固定和夹持,保证了试验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一种绝缘梯耐压试验装置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一种绝缘梯耐压试验装置部分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6为图4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7为图4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8为图5中E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第一螺纹套、2连接杆、3转动件、4第二升降轴、5卡体、6接地夹、7绝缘梯、8高压夹、9第一滑槽、10第一放置板、11第一螺纹杆、12第一升降轴、13螺纹柱、14第二滑槽、15第二放置板、16第一传动杆、17第二固定架、18第二传动杆、19第二螺纹杆、20导轨、21底座、22驱动箱、23第二电机、24第二驱动轴、25 L型轴、26第一固定架、27第一驱动轴、28第一电机、29第二弹簧轴、30第一弹簧轴、31第一弹簧、32第二弹簧、33连接块、34第三弹簧、35卡板、36调节齿轮、37第二螺纹套、38滑块、39固定块、40插销、41连接套、42卡轴、43第一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2]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绝缘梯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放置板10,第一放置板10上设有绝缘梯7,绝缘梯7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放置板10上,第一放置板10上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第一螺纹杆11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卡体5,卡体5的一端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11上,第一滑槽9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36,调节齿轮36设置在第一螺纹杆11上,第一螺纹杆11与调节齿轮36之间为螺纹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调节齿轮36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从而实现卡体5的移动,有机的可调节效果,卡体5内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连接装置,绝缘梯7的一端插设在固定槽内,连接装置包括卡板35、L型轴25、第二弹簧轴29和第一弹簧轴30,第一弹簧轴30和第二弹簧轴29的一端与卡板35转动连接,L型轴25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轴30转动连接,第一弹簧轴30的另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L型轴25与第一弹簧轴3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轴29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33,连接块3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32,连接块3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34,第二弹簧32与第一弹簧轴30远离卡板35的一端连接,第三弹簧34与固定槽的内壁连接,卡板35设置在绝缘梯7的两侧,为了使得绝缘梯7的支撑脚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卡体5内,通过两个卡板35共同实现对绝缘梯7的夹持,由于绝缘梯7支撑脚的倾斜角度不同,通过第一弹簧轴30和第二弹簧轴29之间夹角的改变,在L型轴25的控制下,第二弹簧32、第一弹簧31和第三弹簧34的弹力共同作用下,实现可控空间内的夹持固定。
[0023] 实施例2:参照图2-8,将本发明应用于一种绝缘梯耐压试验装置,包括导轨20,导轨20的底部设有底座21,导轨20上设有第二滑槽14,第二滑槽14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9,第二螺纹杆19上设有第二放置板15,第二放置板15的底部设有滑动装置,第二放置板15通过滑动装置与第二螺纹杆19滑动连接,第二放置板15上设有第一放置板10,第一放置板10与第二放置板15之间设有升降装置,第二放置板15上个设有驱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一对滑块38,滑块38与第二放置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9穿过滑块38,滑块38内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二螺纹套37,第二螺纹套37螺纹套接在第二螺纹杆19上,第二螺纹杆19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固定块39,滑块38通过固定块39与第二螺纹套37固定连接,当第二螺纹杆19转动的时候,由于第二螺纹套37螺纹套接在第二螺纹杆19上,第二螺纹杆19通过固定块39与滑块38固定连接,由于滑块38的不能转动,从而实现第二螺纹套37带动滑块38在第二滑槽14内滑动,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第一放置板10上设有绝缘梯7,绝缘梯7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放置板10上,升降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升降轴12和第二升降轴4,第一升降轴12和第二升降轴4的中点通过转动件3转动连接,第一升降轴12的第二升降轴4的一端与第一放置板10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一升降轴12和第二升降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放置板15的上侧转动连接,由于第一升降轴12和第二升降轴4交叉转动连接,从而当其中一个第一升降轴12与第二升降轴4之间的夹角变化的时候,可以带动整个升降设备的上下移动,实现在小范围内就可以控制整个升降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一组第二传动杆18、连接杆2和第一传动杆16,升降装置的一侧对称设有螺纹柱13,螺纹柱13上螺纹套接有第一螺纹套1,两个第一螺纹套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中点与其中一个连接杆2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8设置在两个螺纹柱13的一侧,第二传动杆18与螺纹柱13之间为螺纹连接,两个第二传动杆18通过第二固定架17与第二放置板15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1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动杆18螺纹连接,第一传动杆16通过第一固定架26与第二放置板15连接,第二放置板
15上设有第一电机28,第一电机28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27,第一驱动轴27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43,第一传动杆16上套接有第二锥齿轮44,第二锥齿轮44与第一锥齿轮43之间为啮合连接,第一电机28的驱动端的带动第一驱动轴27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44与第一锥齿轮43之间为啮合连接,从而第一驱动轴27带动第一传动杆16转动,第一传动杆
16与第二传动杆18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二传动杆18与螺纹柱13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套1螺纹套接在螺纹柱13上,从而第一螺纹套1在螺纹柱13上上下滑动,第一螺纹套1的移动带动连接杆2的移动,连接杆2通过转动件3实现升降装置的操作,绝缘梯7上设有高压夹8和接地夹6,高压夹8设置在接地夹6的上方,第一螺纹杆11上设有多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卡体5,第一放置板10上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卡体5的一端螺纹套接在第一螺纹杆11上,第一滑槽9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36,调节齿轮36设置在第一螺纹杆11上,第一螺纹杆11与调节齿轮36之间为螺纹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调节齿轮36带动第一螺纹杆11转动,从而实现卡体5的移动,有机的可调节效果,卡体5内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连接装置,绝缘梯7的一端插设在固定槽内,连接装置包括卡板35、L型轴25、第二弹簧轴29和第一弹簧轴30,第一弹簧轴30和第二弹簧轴29的一端与卡板35转动连接,L型轴25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轴30转动连接,第一弹簧轴30的另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转动连接,L型轴25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套1转动连接,L型轴25与第一弹簧轴3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1,第二弹簧轴29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33,连接块3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32,连接块3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34,第二弹簧32与第一弹簧轴30远离卡板35的一端连接,第三弹簧34与固定槽的内壁连接,卡板35设置在绝缘梯7的两侧,为了使得绝缘梯7的支撑脚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卡体5内,通过两个卡板35共同实现对绝缘梯7的夹持,由于绝缘梯7支撑脚的倾斜角度不同,通过第一弹簧轴30和第二弹簧轴29之间夹角的改变,在L型轴25的控制下,第二弹簧32、第一弹簧31和第三弹簧34的弹力共同作用下,实现可控空间内的夹持固定,高压夹8和接地夹6均包括一对夹板,两个夹板之间为铰接,夹板的一端为金属材质,夹板的另一端套接有绝缘橡胶,夹板金属材质的一端与绝缘梯7卡接,高压夹8电连接有电压箱,接地夹6接地连接,对绝缘梯7的耐高压测试,是通过一端接通高压,另一端接地,金属导电,绝缘橡胶是避免工作人员在未完全放电时接触受伤,导轨20的一侧设有驱动箱22,驱动箱22通过插销40与导轨20卡接,导轨20的四周设置有警戒线,电压箱设置在警戒线的外侧,电压箱上设有调节旋钮,工作人员需要在警戒线之外,通过对电压箱对绝缘梯7进行加压测试,驱动箱22上设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轴24,第二螺纹杆19靠近驱动箱22的一端设有连接套41,连接套41内设有多个卡轴42,第二驱动轴24远离第二驱动轴24的一端设有十字槽,卡轴42插设在十字槽内。
[0024] 本发明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将绝缘梯7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卡体5内,为了使得绝缘梯7的支撑脚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卡体5内,通过两个卡板35共同实现对绝缘梯7的夹持,由于绝缘梯7支撑脚的倾斜角度不同,通过第一弹簧轴30和第二弹簧轴29之间夹角的改变,在L型轴25的控制下,第二弹簧32、第一弹簧31和第三弹簧34的弹力共同作用下,实现可控空间内的夹持固定。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