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驱动器和可卡锁的调整机构的前舱盖安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58120.4

文献号 : CN1081385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K·克劳泽T·诺特鲍姆J·T·曼克T·本德尔

申请人 : 开开特股份公司

摘要 :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1),所述机动车辆包括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前舱盖(2)和具有锁扣(10;71)的舱盖锁(3),所述舱盖锁(3)具有转动锁叉(4)和电驱动器(5),所述转动锁叉具有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在该主锁定位置上所述前舱盖(2)被闭锁和关闭,所述电驱动器使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所述锁扣(10;71)具有调整机构(41;72),如果调整机构(41;72)处于第一位置并且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锁扣(10;71)与转动锁叉(4)啮合并且前舱盖(2)被闭锁,如果调整机构(41;72)处于第二位置,锁扣(10;71)被转动锁叉(4)释放并且前舱盖(2)被解锁,前舱盖(2)与调整机构(41;72)相耦联,从而在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前舱盖(2)朝向前舱盖(2)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41;72)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1),所述机动车辆包括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前舱盖(2)和具有锁扣(10;71)的舱盖锁(3),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盖锁(3)具有转动锁叉(4)和电驱动器(5),所述转动锁叉具有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在该主锁定位置上所述前舱盖(2)被闭锁和关闭,所述电驱动器使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所述锁扣(10;71)具有调整机构(41;72),在调整机构(41;72)处于第一位置并且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时,锁扣(10;71)与转动锁叉(4)啮合并且前舱盖(2)被闭锁,在调整机构(41;72)处于第二位置时,锁扣(10;71)被转动锁叉(4)释放并且前舱盖(2)被解锁,前舱盖(2)与调整机构(41;72)这样地耦联,从而在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前舱盖(2)朝向前舱盖(2)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41;72)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转动锁叉处于预锁定位置的情况下能手动地使前舱盖向所述关闭位置的方向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41;72)能被卡锁,所述锁扣(10;71)具有控制轮廓(51)和导向元件(57),所述导向元件(57)与所述控制轮廓(51)这样地协作,即至少在所述调整机构(41;72)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中能实现所述调整机构(41;72)的卡锁。

4.根据权利要求中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盖(2)这样地与所述调整机构(41;72)耦联,即在所述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前舱盖(2)朝向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41;72)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10;71)具有至少一个闭锁元件(53),所述转动锁叉(4)在预锁定位置上并且在所述调整机构(41;72)的第一位置上围卡所述闭锁元件(5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锁叉(4)以预锁定位置来占据打开终点,在该打开终点处所述转动锁叉(4)不能沿打开转动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锁叉(4)除了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以外还具有打开终点,在该打开终点处所述转动锁叉(4)相对于预锁定位置沿打开转动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锁(3)具有用于锁止所述转动锁叉(4)的锁爪(12),调整机构(41;72)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位引起锁爪(12)从转动锁叉(4)脱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锁(3)在所述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时具有在电驱动器(5)和转动锁叉(4)之间的直接的机械的作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锁(3)在所述转动锁叉(4)从预锁定位置切换到主锁定位置时具有在电驱动器(5)和转动锁叉(4)之间的直接的机械的作用连接。

说明书 :

具有电驱动器和可卡锁的调整机构的前舱盖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所述机动车辆包括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前舱盖和具有锁扣/挡块的舱盖锁。

背景技术

[0002] DE 198 12 835 A1公开了这种安全装置。其中描述的安全装置具有抓钩操作装置,该抓钩操作装置借助于连杆机构实现并且在抓钩操作装置中不出现转动部件。因此这种安全装置的特点是结构非常简单。前舱盖的打开从车辆内部发生。通常为了从车辆内部打开,实现一种借助于鲍登拉线的打开机构。因此,例如在DE102007061544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解锁发动机盖的操作杆,该操作杆布置在乘客室中并且通过鲍登拉线与舱盖锁机械连接。此外,DE102005044079A1公开了一种舱盖锁的借助于鲍登拉线的解锁机构。
[0003] 使用鲍登拉线具有缺点,即从车辆内部出发,直到前舱盖的前部区域,必须围绕在发动机舱中的多个部件引导(拉线),为此需要在发动机舱中的空间,因此而在发动机舱中提供了少量空间供布置这些部件使用。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安全装置限制了在发动机舱中布置其他部件的可能性并且因此从制造和设计技术方面而言是不实用的。此外,使用用于打开前舱盖的鲍登拉线对于操作者来说是不实用的,因为操作者必须寻找鲍登拉线的一端,该端通常位于仪表板下方并且只能以相当大的力才能移动鲍登拉线。但是,使用鲍登拉线更容易满足关于前舱盖的安全标准,这些安全标准一般要高于后盖的安全标准。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安全装置,与此前已知的、具有通过发动机舱引导的鲍登拉线的安全装置相比,该安全装置更加实用。
[0005]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安全装置来实现。
[0006] 为了提出一种与此前已知的安全装置相比更实用的安全装置,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该机动车辆包括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前舱盖和舱盖锁,舱盖锁具有转动锁叉和电驱动器,转动锁叉具有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电驱动器使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在主锁定位置处,前舱盖被闭锁和关闭。此外锁扣具有调整机构,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一位置并且转动锁叉处于预锁定位置时,锁扣与转动锁叉啮合并且前舱盖被闭锁。在调整机构的第二位置上锁扣被从转动锁叉释放并且前舱盖被解锁。此外,前舱盖与调整机构这样地耦联,即在转动锁叉处于预锁定位置的情况下前舱盖朝向前舱盖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
[0007] 电驱动器优选可以通过开关和/或控制器控制、接通和/或关断,该开关和/或控制器经由至少一根电缆与电驱动器连接,并且优选地在第一方向上可以转动地控制并且可选地在与第一方向相反取向的第二方向上可以转动地控制。特别地,电驱动器的转动运动引起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
[0008] 通过电驱动器经由电缆与开关和/或控制器连接,可以省去穿过发动机舱引导的、用于解锁前舱盖的鲍登拉线,其他部件在发动机舱中的布置变得容易。此外,可用于操作电驱动器的开关也可以布置在机动车辆的仪表板的任何位置上,使得安全装置对于操作者来说更容易解锁并因此更实用。
[0009] 在主锁定位置上,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被锁止,该打开转动方向由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到预锁定位置的转动预先规定,转动锁叉这样地围卡锁扣,锁扣的释放被阻止。转动锁叉具有优选叉形的进入口,该进入口通过承载臂和捕捉臂形成,其中,在主锁定位置上,进入口围卡锁扣。锁扣通常可以视为在转动锁叉和前舱盖之间的可释放的连接元件,该连接元件直接与转动锁叉协作并且可以借助于转动锁叉闭锁和解锁,其中,锁扣的闭锁或解锁引起前舱盖的闭锁或解锁。
[0010] 根据有利的设计方案,锁扣布置在前舱盖上,而转动锁叉布置在机动车辆的与车身固定的部件上。在一个与之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锁扣布置在机动车辆的与车身固定的部件上,而转动锁叉可以布置在前舱盖上。由此产生的前舱盖的更大的惯性可以在关闭前舱盖时减小前舱盖的回弹作用,该回弹作用优选地在预锁定位置上由转动锁叉的承载臂抵消。
[0011] 特别地,通过舱盖锁的电驱动器显著方便了转动锁叉在前舱盖上的布置,因为在该实施方式中,只需将电缆而不是鲍登拉线沿着可运动的前舱盖引导。从制造技术的角度来看,转动锁叉在前舱盖上的布置就此而言可以是有利的,即转动锁叉和电驱动器可以更好地安装在一个单独的前舱盖上,而不是安装在已经被装配的发动机舱中。
[0012] 优选地,舱盖锁具有转动锁叉止动元件,例如锁爪,该转动锁叉止动元件将转动锁叉锁止在主锁定位置中和/或预锁定位置中,其中,锁止是指沿打开转动方向锁死转动锁叉。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转动锁叉具有预锁定轮廓和主锁定轮廓,当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和在与打开转动方向相反取向的关闭转动方向上转动时,该预锁定轮廓和主锁定轮廓可以各自相互独立地与转动锁叉止动元件的配合锁定轮廓协作。
[0013] 特别有利地,在转动锁叉在关闭转动方向上转动时,预锁定轮廓或主锁定轮廓通过锁爪的配合锁定轮廓。如果在关闭转动方向上看,预锁定轮廓或主锁定轮廓处于锁爪的配合锁定轮廓之前,那么配合锁定轮廓优选弹簧加载地卡锁到预锁定轮廓中或主锁定轮廓中并阻止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的转动,其中,转动锁叉占据预锁定位置或主锁定位置。为了具体地实现这一点,转动锁叉弹簧元件在打开转动方向上加载转动锁叉,由此在预锁定位置或主锁定位置上,预锁定轮廓或主锁定轮廓相应地被保持压靠在配合锁定轮廓上。在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运动期间,转动锁叉弹簧元件可以被张紧,其中,锁扣接触转动锁叉。张紧的转动锁叉弹簧元件能够实现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到预锁定位置的独立驱动的切换,其中,这种切换可以借助于电驱动器,例如通过驱动锁爪,来触发。
[0014] 一个特殊的设计方案规定,具有预锁定位置的转动锁叉占据如下的位置:转动锁叉不能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运动超过该位置,即使锁爪被释放也是如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预锁定位置的转动锁叉占据了打开终点,在该打开终点处,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的转动可以用静态的止动元件阻止。在一个与之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转动锁叉具有一个打开终点,在该打开终点上,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出发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转动。在任何情况下,在预锁定位置中的转动锁叉与锁扣处于啮合中。
[0015] 在转动锁叉的主锁定位置上,前舱盖是关闭的。“关闭的”意味着前舱盖处于关闭位置上,前舱盖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到打开位置并且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运动,直至关闭位置。特别地,在关闭的前舱盖情况下规定,安全装置的弹性元件,例如密封橡胶,被压缩,该弹性元件在关闭位置上与前舱盖相邻接或被布置在前舱盖上。作为前舱盖,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意指沿车辆方向布置在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之前的舱盖。
[0016] 在预锁定位置中,优选地通过锁爪或静止的转动锁叉止动元件在打开转动方向上锁死转动锁叉。如果在转动锁叉的这个位置中调整机构处于第一位置上,则锁扣与转动锁叉啮合。转动锁叉借助于该啮合来锁死前舱盖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的运动,这相当于对前舱盖的闭锁。
[0017] 在调整机构的第二位置上,锁扣被从转动锁叉中释放并解除对前舱盖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的运动的锁死,这相当于对前舱盖的解锁。锁扣优选地可以借助于转动锁叉的捕捉臂在前舱盖关闭时被接收或捕捉。
[0018] 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到主锁定位置的切换根据本发明借助于具有输出轴的电驱动器来实现。在一个特殊的设计方案中,这可以通过经由电驱动器的输出轴加载的触发杆实现,其中,该触发杆在输出轴运动期间引起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中脱开卡锁。例如,触发杆可以克服作用在锁爪上的弹簧力使锁爪运动并使配合锁定轮廓运动离开主锁定轮廓或从锁定位置上脱离。因此,在本发明的意义上,实现将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还包括触发该切换。
[0019] 此外可能的是,触发杆在输出轴运动时释放预张紧的力弹簧,该力弹簧使锁爪克服其弹簧加载力而解锁。该变型具有优点,即电驱动器可以在尺寸上设计得更小,因为只有预张紧的力弹簧必须通过驱动器来释放。但是在该设计方案中,可能需要用于通过电驱动器来张紧力弹簧的附加的齿轮。有利地,该力弹簧可以在转动锁叉在关闭转动方向上转动时被张紧,优选可以在通过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的重力协助下被张紧。
[0020] 另一个设计方案可以规定,电驱动器的输出轴直接作用在锁爪上,并且在激活电驱动器时锁爪的配合锁定轮廓从主锁定轮廓中解锁。在该设计方案中有利的是,在输出轴和锁爪之间不需要诸如触发杆的传动构件。
[0021] 电驱动器例如可以从车辆内部或借助于遥控器从车辆外部激活。优选地,转动锁叉在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时经由锁扣使前舱盖在前舱盖的打开位置的方向上运动。
[0022] 根据本发明,锁扣具有调整机构,其中,在调整机构的第一位置中并且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中锁扣与转动锁叉啮合并且在调整机构的第二位置中锁扣被从转动锁叉中释放并且前舱盖被解锁。在一个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当调整机构占据第二位置时,转动锁叉处于预锁定位置上。一个与之不同的实施方式规定,当调整机构占据第二位置时,转动锁叉处于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被转动超过预锁定位置。
[0023] 调整机构一方面与前舱盖机械地耦联和优选地另一方面依赖于调整机构的位置与锁扣的闭锁元件协作。闭锁元件例如可以是销子、栓钉、或栓柱或者这些元件的结构体,例如两个相互同轴定向的栓柱的结构体,其中,转动锁叉在预锁定位置上和在调整机构的第一位置围卡闭锁元件。
[0024] 在一个特殊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位置上的调整机构可以将两个同轴定向的栓柱在抵抗弹簧力的情况下保持彼此间隔开,其中,栓柱分别在侧向上从锁扣的主体突出并占据一个主动的位置。在栓柱的这个主动的位置上,转动锁叉的进入口围卡栓柱,其中,转动锁叉处在预锁定位置上。根据该实施方式,在第二位置上,调整机构可以释放在栓柱之间的空间并引起栓柱进入该空间中的弹簧驱动的运动。如果栓柱至少部分占据该空间,则栓柱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上,在该被动的位置上,栓柱被从进入口中释放并且因此锁扣不再与转动锁叉啮合并且也被释放。优选地,调整机构在锁扣的本体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被引导。
[0025] 一个特别的设计方案规定,调整机构是可卡锁的并且锁扣具有控制轮廓和导向元件,其中,导向元件与控制轮廓这样地协作,即至少在调整机构的第一和/或第二位置上可以实现调整机构的卡锁。为了实现这一点,控制轮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锁定轮廓,例如可构造成销的导向元件可以卡锁在该第一锁定轮廓中。在调整机构的被卡锁的位置上,控制轮廓这样地作用在导向元件上,即导向元件锁死调整机构的至少一个运动方向,例如围绕调整机构的中心轴线的转动。一种特殊的设计还可以规定借助于导向元件在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上锁死调整机构。此外,锁扣优选具有锁扣弹簧,借助于该锁扣弹簧,第一锁定轮廓可以作用在导向元件上。如果导向元件位于第一锁定轮廓中,那么锁扣弹簧被张紧并且借助于导向元件阻止锁扣弹簧的松弛。
[0026] 在第一变型的范围中,控制轮廓可以布置在调整机构上并且销可以布置在锁扣的本体上。一个与之不同的变体规定,控制轮廓布置在本体上,而销布置在调整机构上。以有利的方式,控制轮廓具有两个相对置的大部分平行延伸的边界,该边界形成用于导向元件的导轨。控制轮廓在周向上优选锯齿形地(“之”字形)围绕调整机构延伸并且优选具有多个锁定轮廓,导向元件可以卡锁在该锁定轮廓中。下面简化地,但不是限制性地,假设,控制轮廓具有第一和第二锁定轮廓并且在两个锁定轮廓之间具有下降的部段和上升的部段。在下文中,第一锁定轮廓相对于与调整机构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横截面被布置在第二锁定轮廓的下方。
[0027] 优选地,在调整机构的相对于锁扣的本体的下降运动中,控制轮廓将导向元件从第一锁定轮廓经由上升的部段引导到第二锁定轮廓并且在调整机构的随后的上升运动中将导向元件从第二锁定轮廓经由下降的部段运动到第一锁定轮廓。
[0028] 根据本发明,前舱盖与调整机构这样地耦联,即,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上,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例如可以通过从外部对前舱盖的朝向上方的表面的按压操作来触发,其中,朝向上方是指从转动锁叉到前舱盖的外表面延伸的方向。替代于此地,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上,也可以借助于另一个电驱动器使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电动移位,其中,该另一个电驱动器可以与上面描述的电驱动器分开地操作。根据有利的设计方案,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的向下运动,其中,向下是指从前舱盖的外表面到转动锁叉的延伸方向。以有利的方式,舱盖锁配备有杆件,该杆件将前舱盖的相对较大的运动转换成调整机构的小的运动。杆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具有大约2至20的杠杆比。
[0029]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从导向元件被卡锁在第一锁定轮廓中的第一位置开始,借助于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使调整机构可以这样地运动,即导向元件可以被从第一锁定轮廓中推移出来并且实现锁扣弹簧的张紧。一般地,导向元件离开第一和第二锁定轮廓的运动借助于控制轮廓的错开布置的边界来支持。在张紧锁扣弹簧时引起调整机构朝向调整机构的第二位置移位,其中,导向元件沿着控制轮廓的上升的部段滑动。锁扣弹簧的尺寸优选这样地设计,即它在张紧状态下形成显著大于前舱盖的重力的弹簧力。在调整机构的第二位置上,导向元件被弹簧加载地保持在第二锁定轮廓中,其中,在第二锁定轮廓上控制轮廓的上升的部段邻接控制轮廓的下降的部段。
[0030]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变型的范围中,在转动锁叉处于预锁定位置时,可以手动地使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移位。可手动地移位特别是指仅仅以机械的方式,也就是说无电流地和在没有电气辅助装置的情况下。因此,对于安全装置的操作者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在前舱盖的外表面上的按压操作来使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移位,同时引起,特别是可以触发调整机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位。换句话说,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中的前舱盖可以通过操作者机械地解锁。这具有优点,即在对电驱动器误通电的情况下,前舱盖不被解锁,而是经锁扣被转动锁叉锁住。
[0031] 另一个设计方案规定,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上,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一位置。例如,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可以引起锁扣弹簧的松弛并且使导向元件沿着下降的部段运动到第一锁定轮廓中。如果导向元件处于第一锁定轮廓中,则调整机构占据第一位置。在该设计方案中,锁扣弹簧在调整机构的第一位置上比在调整机构的第二位置更松弛,但是在调整机构的这两个位置上,以相同指向的力,特别是按压力,加载调整机构,该力优选大于前舱盖的重力,以便能够将导向元件保持在第一或第二锁定轮廓中。
[0032] 通过根据本发明在调整机构的第一位置上和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上将前舱盖闭锁,从前舱盖的关闭的状态出发,规定对安全装置的双重操作来解锁前舱盖。一方面是激活电驱动器,以将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另一方面是朝关闭位置方向使前舱盖移位,例如通过压下前舱盖。与没有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或者没有电驱动器的操作的安全装置相比,这种冗余性赋予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更高的安全性。如果在转动锁叉处于预锁定位置并且调整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前舱盖仅能被手动地解锁,这已经在上面描述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则这一点尤其如此。
[0033] 另一个设计方案规定,调整机构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移位引起从转动锁叉中释放锁爪。特别有利地,当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移位时,调整机构与锁爪协作,当前舱盖朝打开位置方向移位时,调整机构经过锁爪而不使锁爪从转动锁叉中释放出来。
[0034]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变型的范围中,安全装置在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器和转动锁叉之间具有机械的作用连接。有利地,安全装置在主锁定位置和预锁定位置之间的转动锁叉的每个中间位置上都提供从电驱动器出发经由转动锁叉直到锁扣的传力的作用连接链。
[0035] 例如,该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通过与电驱动器的输出轴形状配合地连接的输出齿轮和与转动锁叉形状配合地连接的驱动齿轮形成,其中,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借助于电驱动器在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期间驱动转动锁叉允许更小地设计转动锁叉弹簧元件的尺寸,由此可以节省直接位于转动锁叉附近的空间。安全装置的一个特别的设计方案甚至可以不设置任何转动锁叉弹簧元件。优选地,电驱动器可以在发电机模式中运行,以在截住前舱盖时形成抵抗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的转动锁叉机械阻力。
[0036]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通过与电驱动器的输出轴形状配合地连接的蜗杆和与转动锁叉形状配合地连接的蜗轮形成,其中,蜗杆啮合到蜗轮中。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作用连接是指,输出轴的运动直接引起转动锁叉的运动,也就是说,输出轴与转动锁叉机械地联接。
[0037] 借助于在电驱动器和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可能的并且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是,在转动锁叉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期间前舱盖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的运动是可控制的,也就是说,不仅前舱盖的初始加速度而且在到达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之前不久的减速加速度是可以控制的,其中,初始加速度和减速加速度有利地具有抛物线形的时间变化曲线。例如,在转动锁叉接近预锁定位置期间,减速加速度可以被减小,由此在转动锁叉达到预锁定位置之后,前舱盖的再摆动可以被最小化。由此,前舱盖更容易被检测到,并且可以提供前舱盖的更舒适的打开,特别是当操作者直接位于前舱盖的前面并且借助于遥控器激活电驱动器时。
[0038] 本发明的另一个设计方案规定,安全装置在将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切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器和转动锁叉之间具有机械的作用连接。在此情况下该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如上面描述的那样形成,也就是说,例如借助于输出齿轮和驱动齿轮或借助于蜗杆和蜗轮形成。
[0039] 在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切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器与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引起与现有技术相比转动锁叉被更强有力地和尤其是可控制地卡锁到主锁定位置中。转动锁叉的更强有力的和尤其是可控制的卡锁能够实现在关闭状态下的前舱盖与另一个与前舱盖相邻接的车身部件之间的较小的间隙尺寸。以有利的方式规定从电驱动器到转动锁叉上的力传递,该力传递在转动锁叉接近主锁定位置期间增加。由此在前舱盖关闭的情况下抵靠在前舱盖上的弹性元件可以通过电驱动器受控制地压缩。
[0040] 特别有利地,借助于在将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切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器和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可以将转动锁叉保持在如下位置上:在该位置上主锁定轮廓在关闭转动方向上的卡锁过程中位于紧接在锁爪的配合锁定轮廓之前。将转动锁叉在这个位置上保持例如10毫秒至100毫秒允许配合锁定轮廓到主锁定轮廓中的卡锁过程可以被任意地延迟。相反,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安全装置中,使配合锁定轮廓经由锁爪运动到主锁定轮廓中的锁爪弹簧被如此地设计,即它在可能的卡锁时间段内使锁爪如此快速地运动,使得配合锁定轮廓在该可能的卡锁时间段内卡锁到主锁定轮廓中,该卡锁时间段在转动锁叉在关闭转动方向上转动时起始于主锁定轮廓在配合锁定轮廓上通过时并终止于转动锁叉在打开转动方向转动时当主锁定轮廓在配合锁定轮廓上通过时。这需要相应的弹簧力,卡锁时间段越短,该弹簧力就必须越大。根据现有技术,一种延长卡锁时间段的可能性是通过增大在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前舱盖与另一个车身部件,例如前大灯,之间的间隙尺寸,因为由此增大主锁定轮廓在卡锁时间段内走过的行程。在小的间隙尺寸的情况下在这样的位置上几乎不可能手动地保持前舱盖,在该位置上,主锁定轮廓在关闭转动方向上的卡锁过程中直接地位于锁爪的配合锁定轮廓之前并且弹性元件被压缩。
[0041] 借助于在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切换到主锁定位置中期间在电驱动器和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卡锁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可以被任意地增加,因为转动锁叉可以借助于电驱动器在任何位置上保持任意的持续时间。因此,锁爪弹簧的更小的尺寸是可能的,这节省了重量和材料成本。在前舱盖和另一个车身部件之间的间隙尺寸也可以被显著减小,因为卡锁时间段不再取决于间隙尺寸。因此,从制造和设计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种安全装置比根据现有技术的安全装置更实用。
[0042] 特别有利地,借助于在转动锁叉从预锁定位置切换到主锁定位置期间在电驱动器和转动锁叉之间的机械的作用连接和一个可由此受控制地压缩的密封元件,可以改变在关闭的前舱盖和至少一个另外的车身元件,例如前大灯,之间的间隙尺寸,其中,可以补偿影响在前舱盖和该另一个车身元件之间的间隙尺寸的制造公差。这代表了制造技术上的简化。具体地,这可以通过转动锁叉的一个可沿着打开或关闭转动方向调节的主锁定轮廓来实现。例如,主锁定轮廓可以独立于预锁定轮廓地布置在盘件上,该盘件可以在转动锁叉的打开转动方向上或关闭转动方向上借助于锁定元件固定。具体地,这些锁定元件可以通过拉紧,例如借助于螺钉,被固定在可调节的锁定位置上。

附图说明

[0043]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由以下对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以及借助于附图得出,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优选实施例。
[0044] 在附图中:
[0045] 图1是安全装置的剖视图;
[0046] 图2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一个局部的剖视图,具有处于预锁定位置上的转动锁叉和处于第一位置上的调整机构;
[0047] 图3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一个局部的剖视图,具有处于预锁定位置上的转动锁叉和处于第二位置上的调整机构;
[0048] 图4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锁扣的剖视图,具有处于第一位置上的调整机构和被卡锁在第一锁定轮廓中的导向元件;
[0049] 图5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锁扣的剖视图,具有处于第二位置上的调整机构和被卡锁在第二锁定轮廓中的导向元件;
[0050] 图6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锁扣的剖视图,具有处于第一位置上的调整机构和被卡锁在第三锁定轮廓中的导向元件;
[0051] 图7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锁扣的剖视图,具有处于第二位置上的调整机构和被卡锁在第四锁定轮廓中的导向元件;
[0052] 图8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一个局部的剖视图,具有处于第一位置上的调整机构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0053] 图9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一个局部的剖视图,具有处于一个中间位置上的根据图8的调整机构;
[0054] 图10是根据图1的安全装置的一个局部的剖视图,具有处于第二位置上的根据图8的调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图1示出具有前舱盖2和舱盖锁3的安全装置1的剖视图。舱盖锁3具有转动锁叉4和电驱动器5,该电驱动器包括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前舱盖2在图1中借助于实线示出的位置上被关闭,也就是说,它处于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上,弹性元件8,例如密封橡胶,被压缩,该弹性元件在该关闭位置上被布置在安全装置1的与车身固定的部件9和前舱盖2之间。前舱盖2的打开位置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此外,安全装置1具有锁扣10,该锁扣10布置在前舱盖2上。转动锁叉4和舱盖锁3的锁爪12分别可转动地布置在未示出的与车身固定的部件上。
[0056] 图2示出了安全装置1的一个局部的剖视图。转动锁叉4具有回转点23、打开转动方向21和相反方向的关闭转动方向22。此外,转动锁叉4具有分别为突起形式的预锁定轮廓24和主锁定轮廓25以及通过捕捉臂28和承载臂29形成的进入口27。预锁定轮廓24和主锁定轮廓25可以分别与锁爪12的配合锁定轮廓26协作。
[0057] 转动锁叉4在图2中在预锁定位置上示出。在该预锁定位置上,锁爪12借助于例如张紧弹簧、压缩弹簧或螺旋弹簧之类的锁爪弹簧元件31在逆时针方向上被保持压在转动锁叉4上。有利地,转动锁叉4在预锁定位置上借助于例如张紧弹簧、压缩弹簧或螺旋弹簧之类的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在打开转动方向21上被弹簧加载,由此在预锁定位置上,预锁定轮廓24被压在配合锁定轮廓26上。前舱盖2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上处于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上并且被闭锁。
[0058] 在图1所示的位置上,转动锁叉4处于主锁定位置上。通过使转动锁叉4从根据图2的预锁定位置继续在关闭转动方向22上转动来达到该主锁定位置。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压下前舱盖2来实现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借助于第一电机6驱动转动锁叉4来实现。因此,例如可以经由第一电机6的输出齿轮34将扭矩传递到转动锁叉4的驱动齿轮35上,其中,该扭矩沿转动关闭方向22定向。
[0059] 也可以借助于由手动压下和第一电机6的电驱动的组合来实现转动锁叉4在主锁定位置的方向上的运动。一旦检测到转动锁叉4在关闭转动方向上的手动触发的运动,例如借助于可以设计成螺旋线圈电位计的传感器,则例如可以激活第一电机6,以在关闭转动方向上驱动转动锁叉。此外,通过在发电机运行模式下运行第一电机6,可以实现对转动锁叉4在关闭转动方向上的运动的检测,其中,转动锁叉4在关闭转动方向上的转动在第一电机6中产生电流。
[0060] 当转动锁叉4沿关闭转动方向22一直转动到至少越过转动锁叉4的主锁定位置时,主锁定轮廓25就越过配合锁定轮廓26并且主锁定轮廓25在关闭转动方向22上看位于配合锁定轮廓26之前,其中,配合锁定轮廓26可以卡锁在主锁定轮廓24中并且接下来转动锁叉4占据主锁定位置。图1此外示出了用于在关闭转动方向上制动转动锁叉4的与车身固定的圆形制动块,其中,在主锁定位置上在转动锁叉4和制动块之间存在间隙,以使转动锁叉能够卡锁到主锁定位置中。
[0061] 在主锁定位置上,进入口27围卡锁扣10并且锁爪12锁死转动锁叉4在打开转动方向21上的转动,由此前舱盖2被闭锁、关闭并且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被锁死。优选地,承载臂29是弓形构造的。这可以在转动锁叉4相对于前舱盖2逆行驶方向移动的正面碰撞中,产生前舱盖2在转动锁叉4的方向上的增强的拉力并因此使前舱盖2更牢固地按压到另一个车身元件上,例如与车身固定的部件9上并因此降低了使前舱盖2意外解锁的风险并且提供由前舱盖2和另一个车身元件组成的更紧凑且因此更耐碰撞的单元。该优点一方面通过转动锁叉4的弧形设计的承载臂29提供,另一方面通过转动锁叉4本身作为安全装置1的组成部分来提供。
[0062] 在配合锁定轮廓26卡锁到主锁定轮廓24中之后,如果第一电机6为了从预锁定位置切换到主锁定位置已经被激活,则该第一电机被去激活。第一电机6为了检测转动锁叉位置可以短时间在发电机模式中运行,优选地在电机模式和发电机模式之间间歇地运行,其中,只要转动锁叉尚未到达主锁定位置,在发电机模式中产生不同于零的电流信号。在转动锁叉占据主锁定位置之后,转动锁叉停止并且在发电机模式中的电流信号达到零值。第一电机6的这种运行模式允许省去用于检测转动锁叉位置的传感器或者取消第一电机6与转动锁叉4的几何形状的精确的协调。
[0063] 如果希望从主锁定位置出发解锁前舱盖2,那么首先将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转移到预锁定位置。这在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如此实现的,即第二电机7经由锁爪输出齿轮36和锁爪驱动齿轮33使锁爪12运动到在图2中所示的用虚线表示的释放位置,在该释放位置上转动锁叉4在打开转动方向上被释放。
[0064] 有利地,第一电机6使转动锁叉4从图1所示的主锁定位置切换到图2所示的预锁定位置,其中,安全装置1在该切换期间具有机械的作用连接。该机械的作用连接通过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形状配合地连接的输出齿轮34和与转动锁叉4形状配合地连接的驱动齿轮35构成,其中,输出齿轮34与驱动齿轮35啮合。在转动锁叉4的这种通过第一电机6驱动的切换中,如上所述,第一电机6的间歇式的运行是可能的,其在电机模式和发电机模式之间交替变化,其中,可以检测到,何时转动锁叉4已经到达预锁定位置。
[0065] 在一个与之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在锁爪12已经到达释放位置之后,转动锁叉4在借助于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的弹簧加载下从主锁定位置转动到预锁定位置。另一个设计方案可以提供借助于电机6和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对转动锁叉4的协作的驱动。在使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切换到预锁定位置时,本发明的教导不强制性地规定对转动锁叉4的电驱动。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教导的一个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没有第一电机6的情况下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通过第二电机7实现转动锁叉4从主锁定位置到预锁定位置的切换。
[0066] 在安全装置1的图2所示的位置中,前舱盖2被闭锁,其中,承载臂29在转动锁叉4的预锁定位置上围卡锁扣10。从该位置出发,前舱盖2可以通过使前舱盖2朝前舱盖2的关闭位置方向移位而被解锁。锁扣10为此具有调整机构41,该调整机构与前舱盖2如此地耦联,即,在转动锁叉4的预锁定位置中,前舱盖2朝向前舱盖2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使调整机构41从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移位到图3所示的第二位置。调整机构41为了这种移位而在锁扣10的本体42中被可移动地引导。调整机构41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应被理解为相对于锁扣10的本体42的相对位置。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当调整机构41占据第一和第二位置时,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上。
[0067] 在转动锁叉4的预锁定位置上,调整机构41可以相对于本体42运动,其中,转动锁叉4的锁止元件43释放在固定地布置在调整机构41上的销44和固定地布置在本体42上的配合销45之间的空间。在图1所示的主锁定位置中,锁止元件43阻止销44相对于配合销45的相对运动,由此阻止在调整机构41与本体42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该实施方式中,转动锁叉4承担两级的闭锁功能。在第一级中,转动锁叉4在主锁定位置中阻止锁扣10的本体42的运动和本体42相对于调整机构41的相对运动。在第二级中,只要调整机构41占据第一位置,转动锁叉4就在预锁定位置中阻止本体42的运动,并且释放本体42相对于调整机构41的相对运动。
[0068] 图4示出了锁扣10的剖视图,其中调整机构41处于第一位置上并且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上。锁扣10具有控制轮廓51、柱塞52、拉力弹簧54和形式为两个同轴地在本体42中可移动地支承的圆形栓柱53的闭锁元件。在调整机构41的第一位置中,柱塞52在抵抗拉力弹簧54拉力的情况下下保持栓柱53彼此间隔开,使得栓柱53从本体42侧向地突出并且被转动锁叉4的承载臂29围卡。在栓柱53的该位置中,锁扣10与转动锁叉4啮合并且前舱盖2被闭锁。
[0069] 图5示出了锁扣10的剖视图,其中调整机构41处于第二位置上并且转动锁叉4处于预锁定位置上。在第二位置上,与第一位置不同,调整机构41在转动锁叉4的方向上相对于本体42移位。此外,在第二位置上,柱塞52释放在栓柱53之间的空间55,在调整机构41的第一位置中被拉紧的拉力弹簧54拉入该空间中。在栓柱53的被拉在一起的状态下,栓柱53被容纳在本体42中并且处于一个被动位置中,在该被动位置中,栓柱53被从承载臂29释放,因此锁扣10被从转动锁叉4释放,而前舱盖2被解锁。
[0070] 布置在调整机构41上的控制轮廓51与固定地布置在本体42上的销形式的导向元件57协作,使得当调整机构4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和反向运动时,调整机构41围绕调整机构41的中心轴线56转动并且实现将调整机构卡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为了提供调整机构41围绕中心轴线56的可转动的支承,锁扣10具有转动接头66和联接元件67,其中,联接元件67与前舱盖2固定连接,转动接头67将调整机构41与联接元件67可转动地连接。转动接头67可以例如设计成球轴承或者以围绕联接元件67的环绕槽和与该环绕槽对应的、在调整机构41上的相对于中心轴线56突出的隆起的形式设计。
[0071] 控制轮廓51围绕圆柱形地构造的调整机构41的圆周延伸并且具有第一锁定轮廓58、第二锁定轮廓61、第三锁定轮廓68和第四锁定轮廓69。在调整机构41的第一位置上,导向元件57被卡锁在第一锁定轮廓58或第三锁定轮廓68中并且在调整机构41的第二位置上被卡锁在第二锁定轮廓61或第四锁定轮廓69中,因此调整机构41被相应地卡锁。调整机构
41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仅通过调整机构41与转动锁叉4的距离或更确切地说与转动锁叉4的回转点23的距离来限定,也就是说,当导向元件57被卡锁在第一锁定轮廓58或第三锁定轮廓68中时,调整机构41可以占据第一位置,或者当导向元件57被卡锁在第二锁定轮廓61或第四锁定轮廓69中时,调整机构41可以占据第二位置。
[0072] 优选地,锁扣10具有锁扣弹簧59,该锁扣弹簧在调整机构41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被张紧并且调整机构41通过控制轮廓51被保持压靠在导向元件57上。
[0073] 控制轮廓51具有上边界和下边界,其中,在锁定轮廓58,61,68和69的环境中,上边界的尖端相对于下边界的凹口相互相对错开布置并因此至少分别形成第一错开量62和第二错开量63。第一错开量62和第二错开量63使得调整机构41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以及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调节中在通过箭头64和65示出的方向上围绕中心轴线56转动。
[0074] 如图4所示,如果调整机构41处于第一位置中,前舱盖2朝向前舱盖2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41的向下运动和控制轮廓51沿着导向元件57移动,直到导向元件57卡锁在第二锁定轮廓61中。导向元件57在此沿着控制轮廓51的上升的部段滑动。与第二错开量63一样地形成的、在第一锁定轮廓58上的第三错开量使导向元件57抵靠在上边界的相对于中心轴线56倾斜的表面上并且使调整机构41沿用箭头64示出的方向运动。在导向元件57卡锁到第二锁定轮廓61中之前不久,控制轮廓51以上边界抵靠到导向元件57上并且前舱盖2的运动通过前舱盖2与调整机构41的联接而被停止。由此优选地触发回弹,该回弹引起导向元件57卡锁到第二锁定轮廓61中。
[0075] 从调整机构41的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出发,前舱盖2朝向前舱盖2关闭位置方向的移位引起调整机构41的向下运动并因此使导向元件57从第二锁定轮廓61中脱开卡锁。第一错开量62确保,当调整机构41向下运动时,导向元件57抵靠到上边界的相对于中心轴线56倾斜的表面上,一方面调整机构41在用箭头64或65所示的方向上运动,而另一方面前舱盖2减速,由此产生用于安全装置1的操作者的触觉信号。如果前舱盖2在接着该减速后被释放,那么锁扣弹簧59向上加速前舱盖2,由此引起调整机构41的向上运动,其中,控制轮廓51沿着导向元件57运动,直到导向元件57卡锁在第三锁定轮廓68中,这在图6中所示。导向元件57在此沿着控制轮廓51的下降的部段滑动。如果导向元件57被卡锁在第三锁定轮廓68中,则调整机构41处于第一位置上。
[0076] 因此,在转动锁叉的预锁定位置上,前舱盖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运动引起调整机构从第二位置移位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41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接下来的移位与在上述的调节中类似地进行,在该上述的调节中导向元件57被从第一锁定轮廓58转移到第二锁定轮廓61中,只是导向元件57被从第三锁定轮廓68转移到第四锁定轮廓69中。图7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调整机构41,其中,导向元件57被卡锁在第四锁定轮廓69中。调整机构41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的接下来的移位与在上述调节中类似地进行,在该上述的调节中导向元件57被从第二锁定轮廓61转移到第三锁定轮廓68中,只是导向元件57被从第四锁定轮廓69转移到第一锁定轮廓58中。图7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上的调整机构41,其中,导向元件57被卡锁在第一锁定轮廓58中。
[0077] 图8,图9和图10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其中,在图8至图10中示出的安全装置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安全装置1的结构并且具有相应的附图标记。转动锁叉4、锁止元件43、销44、配合销45、具有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7的电驱动器5和锁爪12以与针对根据图1至图3的实施例描述的相同的方式协作。与根据图1至图3的实施方式不同,在根据图8至图10的实施方式中,锁扣10被不同地设计。
[0078] 图8示出了具有舱盖锁3的锁扣71的另一设计方案的安全装置1的剖视图。如图2那样,转动锁叉4在图8中所示的位置上处于预锁定位置上。在图8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锁扣71具有朝向锁爪12定向的调整机构72,该调整机构可以在按下前舱盖2时与锁爪12的侧向突出的销子73协作。调整机构72在图8中所示的位置上处于第一位置上,在该第一位置上,锁扣71与转动锁叉4啮合并且前舱盖2被闭锁并且调整机构72相对于销子73具有距离76。此外,锁扣71具有缸体77和本体78,其中,缸体77在本体78中被可移动地引导。锁扣71的锁扣弹簧74以大于前舱盖2的重力的弹簧力加载于缸体78上,由此在转动锁叉4的预锁定位置上将前舱盖2保持在被抬起的位置上。
[0079] 通过压下前舱盖2,前舱盖2可以被转移到下降的位置上,如其在图9中所示的那样,其中,前舱盖2在前舱盖2的关闭位置的方向上移位。前舱盖2朝关闭位置方向的这种移位引起调整机构72从第一位置被调节到调整机构72的在图9中所示的中间位置,其中,调整机构72的滑动面75沿着销子73滑动并且将该销子推移离开转动锁叉4并且使锁爪12从预锁定轮廓24中释放。
[0080] 在转动锁叉4的释放位置上从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出发作用到前舱盖2上的力优选显著高于从锁扣弹簧74出发作用到前舱盖2上的力。因此,该力可以是前舱盖2的重力的两倍或四倍。这使得安全装置1的操作者在期望解锁前舱盖2时不会意外地将转动锁叉4转移到主锁定位置中。此外,由此在解锁时产生相对较高的向上的反作用力,其例如可以是前舱盖2的重力的两倍高,借此可以产生给前舱盖2的操作者的触觉信号。
[0081] 从转动锁叉4的图9所示的预锁定位置出发,转动锁叉4借助于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被转动到图10所示的打开终点,前舱盖2被转移到抬起的位置上。在前舱盖2的该抬起的位置上,锁扣弹簧74被松弛并且调整机构72与销子73间隔开地布置并占据第二位置。在调整机构72的该第二位置上,锁扣71被从转动锁叉4释放并且前舱盖2被解锁。调整机构72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应理解为与销子73之间或与锁爪12的回转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0082] 转动锁叉4可以从图1所示的打开终点出发通过压下前舱盖2被转移到预锁定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转动锁叉4沿着关闭转动方向22转动超过预锁定位置,一直到在该压下的结束处达到的转向点位置。在转动锁叉4的这种运动期间,调整机构72通过销子73。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锁扣弹簧74在转动锁叉4的转向点位置上以显著大于转动锁叉弹簧元件32的力加载前舱盖2,(所述力分别)经由转动锁叉4和锁扣71加载于前舱盖2上。这引起,当转动锁叉4在从转向点位置出发沿打开转动方向21运动期间处于一个它在预锁定位置上占据的位置上时,调整机构72保持与销子73之间的一个距离,优选距离76,使得锁爪12可以卡锁到预锁定轮廓中。
[0083] 一个与之不同的实施方式规定,在调整机构72向上运动期间,销子73撞击到调整机构72的倾斜的受力面上,调整机构72侧向地弯曲,调整机构72可以从销子旁边滑过,锁爪12不会被压离转动锁叉4。为此调整机构72被设计成可弹性地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