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415854.6

文献号 : CN1081776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江正浩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大福

摘要 :

本发明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是具备前后相邻的台车、以及各别地连结各台车的左右两侧部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各连结单元是构成为自由切换于允许前后相邻的台车的左右两侧部在垂直轴周围的相对水平回旋的连结状态与连结解除状态间,于行走路径中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入口侧,进入的搬送用行走体的各连结单元中,设有操作至少左右一侧的连结元件的第一连结控制元件,通过此第一连结控制元件的操作,使位于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内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而位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外侧的连结单元则处于连结解除状态,使搬送用行走体可以进入水平弯转路径部。

权利要求 :

1.一种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包含具有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多个台车与台车间连结元件的搬送用行走体;以及使所述搬送用行走体沿着行走路径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所述台车间连结元件是由各别地连结前后相邻的台车的左右两侧部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所构成,各连结单元是构成为自由切换于允许前后相邻的台车的左右两侧部在垂直轴周围的相对水平回旋的连结状态与连结解除状态间,于设在所述行走路径中的各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入口侧,配设有第一连结控制元件,所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是构成为在进入所述水平弯转路径部的所述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间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中,操作至少一侧的连结元件,而使位于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内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位于所述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外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解除状态,以使所述搬送用行走体进入水平弯转路径部,其中,在所述行走路径中的直进路径部是构成为使所述搬送用行走体行走于全部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是将在所述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中,与所述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呈反对侧的连结单元从连结状态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而在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出口侧,是设有第二连结控制元件,用以将所述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中,于所述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入口侧被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返回连结状态,所述各连结单元是由位置固定在一方的台车的所述垂直轴、相对于所述垂直轴嵌合脱离自如地设在另一方的台车的上下移动自如的可动轴承构件、和设在所述可动轴承构件的凸轮从动部所构成,所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与第二连结控制元件,是由作用在所述凸轮从动部以将所述可动轴承构件于预定区间预先保持在从所述垂直轴向上方脱离的连结解除姿势的凸轮轨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搬送用行走体中设有左右二列的导辊列,各导辊列是由在所述垂直轴的轴心周围回转自如地设在各连结单元的所述垂直轴的正下方位置的中间位置辊、与在垂直轴心周围回转自如地设在所述搬送用行走体的前后两端的端部位置辊所构成,在所述行走路径的直进路径部上,铺设有通过所述左右二列的导辊列中的至少一侧的导辊列的各辊以引导所述搬送用行走体的直进用导轨,在所述行走路径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上,则铺设有仅通过位于其转弯方向内侧的导辊列的各辊以引导所述搬送用行走体的圆弧形导轨,在所述第二连结控制元件中,并设有导轨,所述导轨是限制以所述连结控制元件所控制的连结单元所在的一侧的导辊列的各辊的动作路径,限制所述导辊的动作路径的所述导轨是通过滑动支撑部支撑,通过所述滑动支撑部,所述导轨相对于所述导辊的动作路径在左右横移方向上能在一定范围内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用驱动元件是由横跨所述搬送用行走体全长而连续地附设在所述搬送用行走体的摩擦驱动用负载杆、以及配设在行走路径上,压接所述负载杆而回转的具有摩擦驱动轮的摩擦驱动单元所构成,所述负载杆是由在各台车的左右两侧边的至少一方,按各台车所分割而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多个负载杆单体所构成,这些各负载杆单体是通过所述连结单元的垂直轴水平回旋自如地彼此连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走路径中的直进路径部是构成为使所述搬送用行走体行走于全部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是将在所述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中,与所述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呈反对侧的连结单元从连结状态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而在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出口侧,是设有第二连结控制元件,用以将所述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中,于所述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入口侧被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返回连结状态,在所述第二连结控制元件中,并设有将以所述第二连结控制元件所控制的连结单元侧的所述负载杆单体从左右两侧挟持,以限制其动作路径的导辊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用负载杆是附设在所述搬送用行走体的左右两侧边。

说明书 :

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

[0001]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14年9月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80049414.1(国际申请号PCT/JP2014/073452),原申请发明名称为“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到本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使具备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多个台车与台车间连结元件的搬送用行走体,沿着具有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行走路径行走。

背景技术

[0003] 利用于汽车组装线等用以搬送大型工件的搬送用行走体,是由主要在工件的支撑与相对于工件的左右两侧部的作业地面使用的中央主台车;以及主要在相对于工件的前后两端部的作业地面使用的前后二台的副台车所构成,就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此种搬送装置中,以台车间连结元件连结中央主台车与前后二台的副台车,可看作为通过这些前后多台台车来搬送一件工件的一台搬送用行走体的结构,也可从上述专利文献1得知,但于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中,台车间连结元件只有在搬送用行走体的左右两侧部中位于行走路径中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内侧的一侧部上是始终处于连结状态。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64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0008] 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众所周知的构成,由于搬送用行走体仅能够水平回旋在台车间连结元件所在的一侧的侧边成为旋转方向内侧的朝向,因此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被限定在由同一方向回旋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与直进路径部所构成的单纯的环状布局,而缺乏布局自由度。
[0009] 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 本发明是提出能够解决以往存在的上述问题的一种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第一发明所涉及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为了易于理解与后述的实施例间的关系,将于该实施例的说明中使用的参考符号置于括号内加以标示,则包含具有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多个台车(2~4)与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搬送用行走体(1);以及使此搬送用行走体(1)沿着行走路径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26)的一种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中,所述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是由各别地连结前后相邻的台车(2,3/3,4)的左右两侧部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4b)所构成,各连结单元(13a~14b)是构成为自由切换于允许前后相邻的台车(2,3/3,4)的左右两侧部在垂直轴(15,18)周围的相对水平回旋的连结状态与连结解除状态间,于设在所述行走路径中的各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入口侧,配设有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此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是构成为在进入该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搬送用行走体(1)的各台车(2,3/3,4)间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4b)中,操作至少一侧的连结元件,而使位于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转弯方向内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位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转弯方向外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解除状态,以使该搬送用行走体(1)进入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结构。
[0011] 此外,为了解决与上述第一发明相同的课题所完成的第二发明所涉及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是在包含由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多个台车(202~204)与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所构成搬送用行走体(201);以及用以引导此搬送用行走体(201)沿着行走路径行走的引导元件的搬送装置中,所述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是由在连结前后二台台车的左右互相不同侧的端部上两端分别以垂直支轴(226a~227b/228a~229b)所枢轴支承的二根连杆所构成(226,227/228,229),当以此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所连结的前后二台台车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时,所述二根连杆(226,227/228,229)是相对于台车的直进方向而于直角朝向上下重叠,并且该各连杆(226,227/228,229)的两端的所述垂直支轴(226a~227b/228a~229b)是构成为位于呈同心状的位置上,所述引导元件是由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34,235)、与铺设在此搬送用行走体(201)的行走路径上以引导所述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34,235)中的至少一方的导轨(236~238)所构成,所述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34,235),当各台车(202~204)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时,是由所述二根连杆(226,227/228,229)的两端互相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226a~227b/228a~229b)、在同心状的垂直轴心周围回转自如地枢轴支承在以该二根连杆(226,227/228,229)所连结的前后二台台车的一方的中间辊(232b,232c/233b,233c)、与位于通过此中间辊(232b,232c/233b,233c)的台车的直进方向相平行的一直在线,于与前后两端的台车(202,204)的所述中间辊所在的一侧呈反对侧的端部,回转自如地枢轴支承在垂直轴心周围的端部辊(232a,232d/233a,233d)所构成的结构。
[0012] 发明效果
[0013] 根据上述第一发明的构成,当行走于直进路径部的搬送用行走体进入左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时,通过配设在该左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入口侧的第一连结控制元件,而让左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且右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解除状态;当搬送用行走体进入右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时,通过配设在该右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入口侧的第一连结控制元件,而让右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且左侧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解除状态。
[0014] 从而,当搬送用行走体行走于水平弯转路径部时,与其转弯方向无关,构成该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的左右两侧边中,位于转弯方向内侧的侧部彼此总是通过连结单元而相连结,而在该连结单元的垂直轴的周围相对水平回旋自如,且因为位于转弯方向外侧的侧部彼此的连结被解开,所以可以于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圆弧中心的周围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顺畅地行走。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第一发明的构成,可以安装左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与右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两者,而能自由地布局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
[0015] 此外,当搬送用行走体行走于水平弯转路径部时,由于位于其转弯方向内侧的连结单元必须处于连结状态,因此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行走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行走用驱动元件,能够利用推进形式与牵引形式的任一者。例如,可以构成为通过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入口侧的推进驱动元件,以将搬送用行走体送入至该水平弯转路径部,此搬送用行走体从所述推进驱动元件往前方离开后不久,通过该水平弯转路径部的出口侧的拉扯驱动元件使搬送用行走体承受接续的推进力,而让该搬送用行走体的全体从水平弯转路径部退出。也就是说,可增加于水平弯转路径部中,用以推进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用驱动元件的选项,而易于实施。
[0016] 另外,实施第一发明之际,当然必须要有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各台车)沿着行走路径移动的行走用引导元件。例如,也可以利用众所周知的引导元件,以使各台车所具备的车轮引导在行走路径上的导轨。如此,由于搬送用行走体(各台车)是被引导成沿着行走路径移动,因此也可利用众所周知的各种元件,来当作使搬送用行走体沿着其行走路径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例如,可以利用构成搬送用行走体的多台台车中,回转驱动特定一台的车轮以使其自走的电车方式、构成搬送用行走体的多台台车中,与沿着所述行走路径移动特定一台的驱动用链条相卡合的链条驱动方式、或使地上侧的摩擦驱动轮,压接至横跨搬送用行走体的全长与行走方向相平行地连续设置的摩擦驱动面的摩擦驱动方式等。此外,行走用驱动元件在行走路径的全局,并不一定需要使用相同方式,而可因应情况,在直进路径部与水平弯转路径部使用不同方式的驱动元件。
[0017] 此外,各连结单元可以是通过全部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而让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在互相连续的邻接状态下,行走于直进路径部的构造,但通过操作而被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即便从操作中解放出来,仍可保持在连结解除状态的结构的连结单元,例如,当为被锁定在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或是以弹簧弹力而保持在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等时,即使在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在互相连接的邻接状态下,行走于直进路径部时,可以构成为左右任一侧的连结单元或全部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解除状态。
[0018] 在实施上述第一发明所涉及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的情况下,设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入口侧的所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是在所述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4b)中,将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转弯方向呈反对侧的连结单元,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而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出口侧,设有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用以将所述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4b)中,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入口侧被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返回连结状态。在所述行走路径中的直进路径部(6)中,可以构成为当全部的连结单元(13a~14b)处于连结状态,才让搬送用行走体(1)行走。在此种情况下,所述连结单元(13a~14b)是由位置固定在一方的台车(3)的所述垂直轴(15,18)、相对于此垂直轴(15,18)嵌合脱离自如地设在另一方的台车(2,4)的上下移动自如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和设在此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凸轮从动部(凸轮从动辊29)所构成,所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与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是由作用在所述凸轮从动部(凸轮从动辊29)以将所述可动轴承构件(17,20)于一定区间预先从所述垂直轴(15,18)向上方脱离的凸轮轨(30)所构成。根据此构成,不需要将可动轴承构件保持在从所述垂直轴向上方脱离的连结解除状态的元件,并且入口侧的第一连结控制元件与出口侧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只需要使用一定长度的同样的凸轮轨,便能够廉价地实施。
[0019] 此外,若以能够引导搬送用行走体沿着行走路径移动的引导元件的优选构成为例,则在搬送用行走体(1)中设有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1,22),各导辊列(21,22)是由在该垂直轴(15,18)的轴心周围回转自如地设在各连结单元(13a~14b)的垂直轴(15,18)的正下方位置的中间位置辊(21b,21c,22b,22c)、与在垂直轴心周围,回转自如地设在搬送用行走体(1)的前后两端的端部位置辊(21a,21d,22a,22d)所构成,在所述行走路径的直进路径部(6)上,可以铺设通过所述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1,22)中的至少一侧的导辊列(21/22)的各辊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1)的导轨(23),在所述行走路径的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上,则可以铺设通过位于其转弯方向内侧的导辊列(21/22)的各辊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1)的圆弧形导轨(25)。根据此构成,特别是于水平弯转路径部,可以顺利地引导在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
[0020] 在采用所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或第一第二两连结控制元件(27,28)、与所述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1,22)的情况下,在第一第二各连结控制元件中,可以并设限制在以该连结控制元件所控制的连结单元(13a~14b)所在的一侧的导辊列(21/22)的各辊的动作路径的导轨(31)。通过此构成,可以消除相对于以第一连结控制元件或第一第二两连结控制元件而被控制在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的行走方向,左右横移方向的偏移所产生的影响,而能够确实良好地进行连结状态的控制。
[0021] 再者,在采用由横跨搬送用行走体全长而连续地附设在搬送用行走体的摩擦驱动用负载杆、与配设在行走路径上,压接所述负载杆而回转的具有摩擦驱动轮的摩擦驱动单元所构成的行走用驱动元件作为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用驱动元件的情况下,所述负载杆(8)是由在各台车(2~4)的左右两侧边的至少一方,按各台车所分割而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多个负载杆单体(8a~8c)所构成,这些各负载杆单体(8a~8c)可以通过所述连结单元(13a,13b)的垂直轴(15)水平回旋自如地彼此连结。另外,所述摩擦驱动用负载杆(8,9)最好是附设在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两侧边为佳。
[0022] 在采用所述负载杆(8/9)与所述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中,可以并设有从左右两侧挟持以该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所控制的连结单元(13a,13b/14a,14b)侧的所述负载杆单体(8a~8c/9a~9c),以限制其动作路径的导辊对(32,33)。根据此构成,当处于连结解除状态,互相远离的连结单元,是利用摩擦驱动用的负载杆并通过所述导辊对,而可以防止相对于行走方向的左右横移方向上的偏移的产生,回到由第二连结控制元件所进行的连结状态的复原动作可确实且顺利地进行。
[0023] 此外,根据上述第一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台车间连结元件(112,113)的全部的连结单元(112a~113b),是分成左侧列的连结单元(112a,113a)与右侧列的连结单元(112b,113b),是构成为可选择性地切换于连结状态与连结解除状态,而仅让左右任一方的一列的连结单元成为连结状态,配设在行走路径中的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之前的第一连结控制元件(128,131),是在左右二列的连结单元(112a,113a/112b,113b)中,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的转弯方向侧呈反对侧的一列的连结单元处于连结状态的搬送用行走体(101)通过时,将该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的转弯方向侧的一列的连结单元切换成连结状态。
[0024] 根据此其他实施例的构成,行走于直进路径部的搬送用行走体,是在左右两侧的连结单元的一列中,因为必须通过一方的一列处于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以连结于台车间,所以将前后多台台车一体化那样的大小的一台搬送用行走体,不仅可以搬送被搬送物,还可以推进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用驱动元件而言,并不限于以后端的台车将前侧的台车推进的类型的驱动元件,也可以活用例如通过前侧的台车牵引后侧的台车那样的形式的驱动元件。
[0025] 并且,相对于一侧处于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的一列位于转弯方向内侧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照原样将搬送用行走体送入水平弯转路径部,以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的位置当作支点,各台车在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可以使搬送用行走体沿着该水平弯转路径部行走。相反地,相对于一侧处于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的一列位于转弯方向外侧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由于在其前方的位置通过第一连结控制元件将反对侧的一列处于连结解除状态的各连结单元切换成连结状态,因此还是可毫无问题地将搬送用行走体送入水平弯转路径部,以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的位置当作支点,各台车在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可以使搬送用行走体沿着该水平弯转路径部行走。也就是说,在水平弯转路径部中,不论转弯方向为何,各台车在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皆可以使搬送用行走体顺畅地行走。
[0026] 再者,在实施上述其他实施例的情况下,所述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12a~113b)的每一个,是由设在一方的台车的垂直轴(118a,118b,120a,120b)、与设在另一方的台车,并相对于所述垂直轴的左右横向上嵌合脱离自如的钩状连结件(117a,117b,119a,119b)所构成,此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12a~113b)的各钩状连结件,是配设成相对于各垂直轴的左右位置呈互相逆向,通过使这些各连结单元(112a~113b)的垂直轴与钩状连结件,往左右横向相对移动,可以构成为让左右任一方的一列的连结单元(112a,113a/112b,113b)的垂直轴与钩状连结件互相嵌合,并且另一方的一列的各连结单元(112b,113b/112a,113a)的垂直轴与钩状连结件互相脱离。根据此构成,当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切换于连结状态与连结解除状态时,只要使左右一对的钩状连结件往左右横向合为一体地横动即可,使用具有轴承孔的上下移动自如的可动轴承板来取代所述钩状连结件,通过使此可动轴承板相对于垂直轴上下移动,而将切换于连结状态与连结解除状态间的连结单元,与设成左右一对的情况相比,可简化可逆向切换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的操作元件的构成。
[0027] 在实施上述构成的情况下,所述垂直轴(118a,118b,120a,120b)与钩状连结件(117a,117b,119a,119b)是分别相对于台车(102~104)而位置固定,当具有这些垂直轴的台车(103)与具有钩状连结件的台车(102,104)往左右横向相对横动时,在左右二列的连结单元(112a,113a/112b,113b)中,一方的一列的各连结单元,是构成相对于所述垂直轴而与所述钩状连结件嵌合,而另一方的一列的各连结单元,则是构成从所述垂直轴与所述钩状连结件脱离,所述连结控制元件(128,131),可以是由使具有所述垂直轴的台车(103)与具有所述钩状连结件的台车(102,104)往左右横向相对横动以引导各台车(102~104)的控制用导轨(126,129)所构成。根据此构成,在各台车上构成连结单元的可动部件全都变得没有必要,从而能够简单地构成台车。此外,因为只需将特定的台车往左右横向稍微横动即可,所以利用限制台车的行走路径的导轨,就能够非常简便且廉价地实施用来切换连结状态的元件。
[0028] 再者,搬送用行走体(101)中设有左右二列的导辊列(110,111),各导辊列(110,111),是通过于各台车(102~104)的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部,回转自如地枢轴支承在垂直轴心周围的辊(110a~110f,111a~111f)所构成,这些辊中,配置在位于各连结单元(112a~113b)的所述垂直轴(118a,118b,120a,120b)的下侧的辊(110c,110d,111c,111d),是配置成与该垂直轴呈同心状,相对于各连结单元(112a~113b)的钩状连结件(117a,117b,
119a,119b)的所述垂直轴的嵌合槽(121),是呈以配置在其下侧的所述辊(110b,110e,
111b,111e)的垂直轴心作为中心的圆弧形,且与该垂直轴邻接的端部呈被解放的形状,在搬送用行走体(101)的行走路径中的直进路径部(106A~106D)中,于所述连结单元(112a~
113b)的左右各列中,铺设通过与处于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的一列为同一侧的所述辊,以引导各台车(102~104)的直进用导轨(122L,122R),在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中,于所述连结单元(112a~113b)的左右各列中,铺设通过与处于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的一列为同一侧的所述辊,以引导各台车(102~104)的圆弧形导轨(123L,123R),当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中的圆弧形导轨(123L,123R)的左右位置、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之前的直进路径部(106A,106C)中的所述直进用导轨(122L,122R)的左右位置呈逆向时,于直进路径部(106A~106D)的中途可以配设所述控制用导轨(126,129),并可铺设连接此控制用导轨(126,129)与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中的圆弧形导轨(123L,123R)的第二直进用导轨(127L,130R)。通过此构成,在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中的直进路径部及往左右两方向转向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中,搬送用行走体可以维持顺畅且安全地行走,能够自由地实现实用的行走路径的布局。
[0029] 另外,使搬送用行走体沿着行走路径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无论是何种构成者皆可,但当其行走用驱动元件是由与行走方向呈平行地装配在搬送用行走体(101)的负载杆、与压接至此负载杆的侧面而设在行走路径的摩擦驱动轮(125a)所构成时,所述负载杆是由按各台车(102~104)所分割而沿着各台车(102~104)的左右两侧边附设的负载杆单体(108a~108c,109a~109c)所构成,于左右二列的各负载杆单体(108a~108c,109a~109c)的前后两端部,可以枢轴支承构成所述左右二列的导辊列(110,111)的辊(110a~
110f,111a~111f)。根据此构成,通过使左右任一转弯方向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皆能顺畅地摩擦驱动搬送用行走体的摩擦驱动元件所必须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可以兼用为了构成使左右任一转弯方向的水平弯转路径部皆能使搬送用行走体顺畅地行走的左右二列的导辊列的轴承座,并且也可以利用各负载杆单体的端部,就能够简单地构成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
[0030] 此外,根据上述第二发明的构成,当前侧的台车往后侧的台车的直进方向前进时,因为连结这些前后二台台车的台车间连结元件的二根连杆,是相对于该前后二台台车的直进方向而于直角朝向上下重叠,且枢轴支承两连杆的两端的垂直支轴彼此是呈同心状的,所以前后二台台车仅能处于互相邻接而合为一体地直进的状态,相对于前侧的台车,后侧的台车不会向后方远离、或往左右横向摇动,使直列的全部的台车将会合为一体地直进行走。而且,若前侧的台车处于变更左右横向上的朝向行走的状况下,则连结该前侧的台车与后侧的台车的台车间连结元件的二根连杆,因为在位于前侧的台车的转弯方向方向的内侧的上下彼此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的周围,于转弯方向方向的外侧被枢轴支承在前侧的台车的一方的连杆是与该前侧的台车合为一体,而另一方的连杆则是与后侧的台车合为一体,而可互相分开,所以前侧的台车相对于后侧的台车可以往左或往右任一侧变更朝向行走。
[0031]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发明的构成,只要引导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可以沿着行走路径行走,便能够将直列在直进路径上的多台台车合为一体,而可以像一台长型台车那样行走,而且因为在左转或右转任一条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上,各台车也可以在位于其水平弯转路径度的转弯内侧的各台车间的连结轴(垂直支轴)的周围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顺畅地行走,所以左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与右转的水平弯转路径部两者皆可以安装,而能自由地布局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从而,即便对需要直列多台台车才能构成的全长较长的大型搬送用行走体来说,仍可在缩小水平弯转路径部的曲率、缩短路径长而缩小占有地面面积上有所帮助。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构成,设在各台车间的左右两侧部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在水平弯转路径部之前,对应该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方向,分别将一方的连结单元切换成连结状态、另一方的连结单元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的机构或其控制全都不需要,因此不仅全体的构成变得简便,还能够避免因该控制系的故障而变得不能转弯的事态的发生。
[0032] 此外,由于前后的台车时常处于通过二根连杆而被连结的状态,因此就推进此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用驱动元件而言,并不限于以后侧的搬送用行走体将前侧的搬送用行走体推进的类型的驱动元件,也可以活用比如像是通过前侧的台车牵引后侧的台车那样的形式的驱动元件。此外,当搬送用行走体行走在水平弯转路径部时,也与行走在直进路径部时相同,由于各台车是处于通过位于其转弯方向内侧的连结轴(垂直支轴)而被连结的状态,因此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行走在该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行走用驱动元件,与直进路径部一样可以利用推进形式或牵引形式的任一种。
[0033] 另外,实施此第二发明之际,也当然必须要有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各台车)沿着行走路径移动的引导元件或行走用驱动元件。就这些引导元件或行走用驱动元件而言,与先前说明的第一发明同样地,可以利用各种构成。当然,与第一发明同样地,行走用驱动元件在行走路径的全局并不一定需要使用相同方式,而可因应情况在直进路径部与水平弯转路径部使用不同方式的驱动元件。
[0034] 在实施上述第二发明所涉及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的情况下,所述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的二根连杆(226,227/228,229),当以此连杆所连结的前后两台车(202,203/203,204)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时,可以配设在伸入该前后相邻的台车(202,203/203,
204)中任一方的台车(203)的下侧的位置上。根据此构成,即使采用与所述台车中前后两端的台车相比,将中央的台车采用支撑被搬物的在行走方向长度较长的大型台车那样的构成,也能够采用使左右二列的导辊列中的各辊间的间隔相等,并使行走在水平弯转路径部时的各台车朝该水平弯转路径部的转弯中心侧突出的突出量相等的构成。
[0035] 此外,沿着各台车(202~204)的左右两侧边,将棒状构件(209~211/212~214)附设在左右二列,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的二根连杆(226,227/228,229)的端部,是通过所述垂直支轴(226a~227b/228a~229b)而可以枢轴支承在所述棒状构件(209~211,212~214)的前后相邻的端部各别的上侧,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34,235)的所述中间辊(232b,232c/233b,233c),可以枢轴支承在所述棒状构件(209~211/212~214)的前后相邻的端部的任一方的下侧,所述端部辊(232a,232d/233a,233d),可以枢轴支承在前后两端的台车(202,204)的所述棒状构件(209,211/212,214)的自由端的下侧。根据此构成,因为台车间连结元件或左右二列的导辊列的全部,可通过安装至各台车所装配的左右一对的棒状构件而构成,所以与用以构成台车间连结元件或左右二列的导辊列的各部件,必须各别地安装至各台车的情况相比,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组装。
[0036] 上述构成,可以构成为如以下所述而可易于实施。也就是说,前后相邻的所述棒状构件(209,210/210,211/212,213/213,214)的端部,是上下重叠,且形成为与所述垂直支轴(226a~227b/228a~229b)呈同心状的圆弧形,当各台车(202~204)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时,使左右二列的棒状构件(209~211/212~214)构成为横跨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全长连续,且在位于前后相邻的台车间的所述垂直支轴(226a~227b/228a~229b)的位置上呈水平地折曲自如的摩擦驱动用的左右二列的负载杆(207,208),所述二根连杆(226,227/228,229)中位于下侧的连杆(226,228)的一端,是在枢轴支承对象的棒状构件(209,211)的上侧端部(209d,211d)的上侧,直接以垂直支轴(226a,228a)所枢轴支承,并且该连杆(226,228)的另一端是支承在从枢轴支承对象的棒状构件(213)的下侧端部(213d,213e)设置的长垂直支轴(226b,228b)的上端部,位于上侧的连杆(227,229)的两端,分别是装配在远离枢轴支承对象的棒状构件(210,212,214)的端部的位置,且从位于下侧的连杆(226,228)的上侧延伸而出的轴承构件(210f,210g,212e,214e)内,以垂直支轴(227a,227b/229a,229b)所枢轴支承,于设置有所述长垂直支轴(226b,228b)的棒状构件(213)的下侧端部(213d,213e)上相重叠的棒状构件(212,214)的上侧端部(212d,214d),形成有嵌入所述长垂直支轴(226b,228b)的缺口槽(212f,214f),通过与所述左右二列的负载杆(207,208)中至少一侧的负载杆的侧面压接,而配设在行走路径侧的摩擦驱动轮(221a),以构成使搬送用行走体(201)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222)。
[0037] 另外,关于搬送用行走体(201)的行走路径,最好是构成为如下文所述那样为佳。也就是说,搬送用行走体(201)的行走路径是由直进路径部(239,241,243)、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以及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的组合所构成,于各水平弯转路径部(240,
242)铺设有在所述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34,235)中引导位于该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的转弯方向内侧的导辊列(234/235)的各辊的圆弧形导轨(237,238),于直进路径部(241,
243)的上游侧区域,铺设与铺设在其上游侧的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的圆弧形导轨(237,238)相连接的直进用导轨(236L,236R),于直进路径部(239,241)的下游侧区域,铺设与铺设在其下游侧的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的圆弧形导轨(237,238)相连接的直进用导轨(236L,236R),当直进路径部的上游侧区域的直进用导轨与下游侧区域的直进用导轨位于左右同一侧时,使这两条直进用导轨互相连接而彼此连续,而当两区域的直进用导轨(236L,236R)位于左右逆向位置时,为了不让上游侧的直进用导轨(236L)的出口位置与下游侧的直进用导轨(236R)的入口位置在行走方向上分离,而铺设有两区域的直进用导轨(236L,236R)。

附图说明

[0038] 【图1】图1~图18为表示第一发明的基本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为表示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的概略平面图。
[0039] 【图2】图2的(A)为表示左右一对的负载杆与台车间连结元件以及车轮的平面图;图2的(B)为搬送用行走体的侧面图。
[0040] 【图3】图3的(A)为表示左右一对的负载杆与台车间连结元件的详细平面图;图3的(B)为同图的部分缺口侧面图。
[0041] 【图4】图4为表示左右一对的负载杆、行走用引导元件、摩擦驱动元件以及车轮的正面图。
[0042] 【图5】图5为表示包含搬送用行走体的台车间连结元件的要部与连结解除用的第一连结控制元件的部分缺口侧面图。
[0043] 【图6】图6的(A)、(B)为表示因前侧的连结单元是第一连结控制元件,而从连结状态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时的样子的要部侧面图;图6的(C)、(D)为表示因后侧的连结单元是第一连结控制元件,而从连结状态切换成连结解除状态时的样子的要部侧面图。
[0044] 【图7】图7的(A)~(C)为表示因前侧的连结单元是第二连结控制元件,而从连结解除状态切换成连结状态时的样子的要部侧面图。
[0045] 【图8】图8的(A)~(C)为表示因后侧的连结单元是第二连结控制元件,而从连结解除状态切换成连结状态时的样子的要部侧面图。
[0046] 【图9】图9的(A)、(B)为说明搬送用行走体进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时的行走状态的平面图。
[0047] 【图10】图10的(A)、(B)为说明搬送用行走体行走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内的状态的平面图。
[0048] 【图11】图11的(A)、(B)为说明搬送用行走体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退出时的行走状态的平面图。
[0049] 【图12】图12为表示将各连结单元从连结解除状态返回连结状态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的具体结构的平面图。
[0050] 【图13】图13为同上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从内侧观察的侧面图。
[0051] 【图14】图14为沿图13的箭头X-X线的视图。
[0052] 【图15】图15为沿图13的箭头Y-Y线的视图。
[0053] 【图16】图16的(A)为表示同上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的滑动支撑部的要部横剖平面图;图16的(B)为表示同一滑动支撑部的要部纵剖平面图。
[0054] 【图17】图17为说明同上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的异常动作时的要部侧面图。
[0055] 【图18】图18的(A)、(B)为表示第一发明的基本的实施例的变形例的示意图,表示水平弯转路径部上的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0056] 【图19】图19~图28为第一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9的(A)、(B)为说明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的概略平面图。
[0057] 【图20】图20的(A)、(B)为说明具备搬送用行走体的连结控制元件的行走路径的概略平面图。
[0058] 【图21】图21的(A)为表示搬送用行走体的功能部件的配置的平面图;图21的(B)为搬送用行走体的侧面图。
[0059] 【图22】图22的(A)为说明设在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的负载杆单体、台车间连结元件以及左右二列的导辊列的平面图;图22的(B)为同图的侧面图。
[0060] 【图23】图23为表示与图20的(A)所示的状态,呈左右相反列的连结单元位于连结状态时的搬送用行走体的功能部件的配置的平面图。
[0061] 【图24】图24为图21的(A)所示的状态的搬送用行走体,位于行走路径中时的要部正面图。
[0062] 【图25】图25的(A)为表示左列的连结单元位于连结状态的搬送用行走体,从直进路径部转至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时的样子的平面图;图25的(B为表示其水平弯转路径部上的要部的放大平面图。
[0063] 【图26】图26的(A)、(B)为表示将搬送用行走体从图25的(A)所示的直进路径部送入至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之际的连结控制,在前半阶段的状况的平面图。
[0064] 【图27】图27的(A)、(B)为表示接续图26所示的前半阶段,在后半阶段的状况的平面图。
[0065] 【图28】图28为表示接续图27,紧接在进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之前的状况的平面图。
[0066] 【图29】图29~图36为表示第二发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9的(A)为表示搬送用行走体的功能部件的配置的平面图;图29的(B)为搬送用行走体的侧面图。
[0067] 【图30】图30的(A)、(B)为表示构成装配在搬送用行走体的各台车的左右一对的棒状构件与台车间连结元件的各二根连杆的平面图。
[0068] 【图31】图31的(A)、(B)为表示介装于中央的台车与前后两端的台车间的下侧连杆的装配状态的侧面图。
[0069] 【图32】图32的(A)、(B)为表示介装于中央的台车与前后两端的台车间的上侧连杆的装配状态的侧面图。
[0070] 【图33】图33的(A)为表示前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的纵剖背面图;图33的(B)为表示后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的纵剖背面图。
[0071] 【图34】图34的(A)为位于前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的左侧垂直支轴的位置上的纵剖侧面图;图34的(B)为位于同一台车间连结元件的右侧垂直支轴的位置上的纵剖侧面图;图34的(C)为后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的左侧垂直支轴的位置上的纵剖侧面图;图34的(D)为同一台车间连结元件的右侧垂直支轴的位置上的纵剖侧面图。
[0072] 【图35】图35的(A)为表示搬送用行走体的直进行走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图35的(B)为表示搬送用行走体的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上的行走状态的平面图;图35的(C)为表示搬送用行走体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上的行走状态的平面图。
[0073] 【图36】图36为表示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的布局的一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4] 以下,根据图1~图18对第一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于图1中,搬送用行走体1是由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三台台车2~4所构成,中央的台车3为在行走方向上的长度是比其他台车2、4还长的,并作为使用于汽车车体等工件W的支撑与相对于该工件W的左右两侧部的作业地面的中央主台车,而前后两端的台车2、4的长度是相同的,主要作为使用于相对于工件W的前后两端部的作业地面的副台车。此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路径是由组合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直进路径部6以及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而构成。
[0075] 如图2~图4所示,搬送用行走体1是具备与此搬送用行走体1的全长相同长度,沿着该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两侧边设置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8、9。此负载杆8、9是由按各台车2~4所分割而沿着台车2~4的左右两侧边附设在台车底面的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所构成。各台车2~4中,分别设有在地面上转动的左右一对、前后二组的四个自由车轮10~12,前后相邻的台车2、3间及台车3、4间,则设有连结这些前后二台台车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
[0076] 构成负载杆8、9的各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是呈四角柱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附近二处的上表面是通过安装构件8d~8f及9d~9f而被装配在各台车2~4的底面,其左右两侧面可当作摩擦驱动面。所述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是由连结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各三根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而分别组装成一根负载杆8、9的连结单元13a、13b及14a、14b所构成。
[0077] 构成台车2、3间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3b,是由从固定在台车3的负载杆单体8b、9b的前端较低高度的阶面上朝上突设的垂直轴15、与于水平支轴16的周围上下摇动自如地连结在固定在台车2的负载杆单体8a、9a的后端部的可动轴承构件17所构成,而构成台车3、4间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4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4a、14b,是由从固定在台车3的负载杆单体8b、9b的后端较低高度的阶面上朝上突设的垂直轴18、与于水平支轴19的周围,上下摇动自如地连结在固定在台车4的负载杆单体8c、9c的前端部的可动轴承构件20所构成。于负载杆单体8a、9a侧的可动轴承构件17的自由端中,设有相对于相对侧的负载杆单体8b、9b的前端部上的垂直轴15沿上下方向嵌脱自如的连结孔17a,而于载杆单体8c、9c侧的可动轴承构件20的自由端中,则设有相对于相对侧的负载杆单体8b、9b的后端部上的垂直轴18沿上下方向嵌脱自如的连结孔20a。
[0078] 所谓具有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的端部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与负载杆单体8b、9b的两端的垂直轴15、18较低高度的端部,是指当处于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连结孔
17a、20a与相对侧的垂直轴15、18相嵌合的连结状态时,为了让直列的三根负载杆单体8a~
8c及9a~9c,可以形成为左右两侧面(摩擦驱动面)及上下两侧面几乎连续在同一平面的一根四角柱状的的负载杆8、9而构成。此外,当处于各连结单元13a、13b及14a、14b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连结孔17a、20a与相对侧的垂直轴15、18相嵌合的连结状态时,具有该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与具有垂直轴15、18的负载杆单体8b、9b是能够在所述垂直轴15、18的周围呈水平地相对揺动自如。
[0079] 在搬送用行走体1中,设有设在沿着负载杆8、9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在线的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1、22。各导辊列21、22是由在该垂直轴15、18的轴心周围回转自如地设在各连结单元13a、13b及14a、14b的所述垂直轴15、18的正下方位置的中间位置辊21b、21c及22b、22c、与在垂直轴心周围回转自如地设在负载杆8、9的前后两端,也就是说也就是负载杆单体8a、9a的前端部与负载杆单体8c、9c的后端部的端部位置辊21a、21d及22a、22d所构成。另外,构成连结单元13a、13b及14a、14b的垂直轴15、18,可以是将支承中间位置辊21b、21c及
22b、22c的垂直支轴向上方延伸而构成。
[0080] 在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路径中的直进路径部6中,如图2及图4所示,可以配设从左右两侧挟持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一对的导辊列21、22中,至少一方的导辊列的各辊21a~21d或22a~22d的左右一对的轨构件所构成的槽形的导轨23、或者限制各台车2~4的自由车轮10~12的转动路径的左右一对的车轮导轨24a、24b等,来当作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1沿着该直进路径部6行走的行走引导元件。此外,在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路径中的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如示出了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图9~图11所示,可以配设从左右两侧挟持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一对的导辊列21、22中,位于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转弯方向侧的一侧的导辊列21或22的各辊21a~21d或22a~22d的左右一对的轨构件所构成的槽形的槽形的圆弧形导轨25,来当作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1沿着该水平弯转路径部5、7行走的行走引导元件。另外,为了让导辊列21或22的各辊21a~21d或22a~22d能够顺利地进入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圆弧形导轨25,至少在与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入口相连的直进路径部6的终端区域中,最好是铺设有与沿着该水平弯转路径部5、7所铺设的所述圆弧形导轨25相连结的导轨23者为佳。
[0081] 使用利用了搬送用行走体1所具备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8、9的摩擦驱动元件,来当作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1沿着行走路径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如图2及图4所示,此摩擦驱动元件26,可以是由从左右两侧挟持负载杆8或9的摩擦驱动轮26a、与备用辊26b以及虽然省略图标但能回转驱动摩擦驱动轮26a的马达所构成者,为众所周知的通过摩擦驱动轮26a的回转,通过负载杆8或9将推进力赋予搬送用行走体1者。而且,在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路径中,以定速每隔一定间隔行走驱动搬送用行走体1的区间中,摩擦驱动元件26是间隔与搬送用行走体1的全长,也就是比负载杆8或9的全长更短的间隔,配设在负载杆8或9的动作路径,从而可得知在使搬送用行走体1通过后续的搬送用行走体1而推进,进而在前后互相对顶的连结成串的状态使各搬送用行走体1定速行走的推进行走区间中,是将摩擦驱动元件26配设在该区间的入口与出口二处。
[0082] 于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行走驱动搬送用行走体1的摩擦驱动元件26,是如图9~图11所示,虽然是配设成通过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8、9中,位于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转弯方向内侧,且通过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连结各负载杆单体8a~8c或9a~9c的连续状态的负载杆8或9,来推进搬送用行走体1,但如图所示,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的圆弧形导轨25的路径长度,与连续状态的负载杆8或9的全长几乎是相同程度的曲率的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因为连续状态的负载杆8或9的折曲角度变得比较大,所以最好是将摩擦驱动元件26A、26B配设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入口与出口,通过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6A,送入至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搬送用行走体1的负载杆8或9,在远离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6A前,出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6B对该搬送用行走体1的负载杆8或9产生作用,以将此搬送用行走体1从水平弯转路径部5、7拉出的构成为佳。
[0083] 当然,当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曲率较大,而圆弧形导轨25的路径长度变得足够比连续状态的负载杆8或9的全长还大时,因为连续状态的负载杆8或9的折曲角度变小,所以也可以将摩擦驱动元件26配设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中间一处或多处。不论何种情况,于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推进搬送用行走体1的摩擦驱动元件26、26A、26B的摩擦驱动轮26a与备用辊26b,是构成为摩擦驱动元件26的摩擦驱动轮26a与备用辊26b一边追随驱动对象的负载杆8或9的水平横向的横动而往水平横向移动,一边可以必要的压接力挟持该驱动对象的负载杆8或9。
[0084] 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如图9~图11所示,于其入口侧并设有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而于出口侧则并设有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是在被送入至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8或9中,将具有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外侧移动的负载杆8或9的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从连结状态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而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则是将通过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而被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从连结解除状态切换至连结状态。为了将这些连结控制元件27、
28的控制变得可能,在全部的连结单元13a~14b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中,如图3~图5所示,于设置在其自由端近旁位置的支撑构件的外侧,通过与枢轴支承该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水平支轴16、19相平行的水平支轴,使凸轮从动辊29能悬臂状地被枢轴支承着,在各连结控制元件27、28中,设有如图5~图8所示,随着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用以使控制对象的连结单元13a~14b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通过所述凸轮从动辊29以从水平倒伏姿势于一定区间抬起而保持在连结解除姿势的凸轮轨30。
[0085] 当搬送用行走体1行走在直进路径部6时,若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全部的连结单元13a~14b处于连结状态,则三台台车2~4将处于直列连接状态而一体化,此状态的搬送用行走体1虽是通过摩擦驱动元件26而前进行走于直进路径部6,再进入与此直进路径部6相连接的水平弯转路径部5、7,但仍根据图9~图11,对当搬送用行走体1行走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时的作用加以说明。
[0086] 当搬送用行走体1通过其右侧的负载杆9的前端部是设在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6A,而抵达承受摩擦驱动力的位置时,随后该搬送用行走体1是通过摩擦驱动元件26A而被送入至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内,但在位于右侧的导辊列22的前端的端部位置辊21b进入圆弧形导轨25以后,因为前侧副台车2将以与中央主台车3之间的负载杆9侧的连结单元13b的垂直轴15为中心,开始转往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转弯方向,所以比这稍早一点,为了让反对侧的连结单元13a中的可动轴承构件17的凸轮从动辊29能够乘载于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的凸轮轨30,而设有该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
[0087] 从而,随着搬送用行走体1的前侧副台车2进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内,如图6的(A)所示,被固定在该前侧副台车2的左侧的负载杆单体8a的后端的可动轴承构件17,是通过凸轮从动辊29与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的凸轮轨30而被抬起,向上移动于水平支轴16的周围,从被固定在中央主台车3的左侧的负载杆单体8b的前端的垂直轴15向上方脱离,而让台车间连结元件13中的左侧的连结单元13a可以从连结状态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在此左侧的连结单元13a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期间,也就是说,凸轮从动辊29在凸轮轨30上转动期间,搬送用行走体1的前侧副台车2进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内,前侧副台车2将以与中央主台车3间的负载杆9侧的连结单元13b的垂直轴15为中心,转往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转弯方向,被固定在前侧副台车2的左侧的负载杆单体8a的后端部(可动轴承构件17),将会从被固定在中央主台车3的左侧的负载杆单体8b的前端往前方离开。之后,左侧的连结单元13a的凸轮从动辊29从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的凸轮轨30卸离,如图6的(B)所示,该连结单元
13a的可动轴承构件17,将会在比所述垂直轴15还更往前方离开的位置,因重力而复原成原本的水平倒伏姿势。另外,虽然省略了详细构造的图式,但连结单元13a~14b的各可动轴承构件17、20,至少是构成为从当作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的延长姿势的水平倒伏姿势,不会再向下方倒伏。
[0088] 搬送用行走体1前进进入至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过程,如图9的(B)所示,中央主台车3与后侧副台车4间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4的外侧(左侧)的连结单元14a抵达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的位置以后,如图6的(C)、(D)所示,与先前已作说明的前侧副台车2与中央主台车3间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的外侧(左侧)的连结单元13a基本上相同,该连结单元14a将随着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而被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前侧的连结单元13a与后侧的连结单元14a被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时的动作的不同在于,相对于可动轴承构件17的凸轮从动辊29是乘载于从与作为该可动轴承构件17的上下移动的支点的水平支轴16所在的一侧呈反对侧起,相对地逐渐接近的凸轮轨30上,可动轴承构件20的凸轮从动辊29则是乘载于从作为该可动轴承构件20的上下移动的支点的水平支轴19所在的一侧起,相对地逐渐接近的凸轮轨30上。
[0089] 通过上述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的控制,当搬送用行走体1进入至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内时,该搬送用行走体1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3b及14a、14b中,因为只有与搬送用行走体1的转弯方向呈反对的外侧的连结单元13a、14a才会依序自动地被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所以各台车2~4将会如图10所示,以位于搬送用行走体1的转弯方向内侧的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13b、14b的垂直轴15、18为中心,在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行走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此时,搬送用行走体1,因为位于转弯方向内侧的导辊列22中的各辊,也就是说,与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13b、14b的垂直轴15、18呈同心状的中间位置辊22b、22c、与负载杆9的前后两端的端部位置辊22a、22d是由圆弧形导轨25所引导,所以能够顺畅地沿着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行走。
[0090] 沿着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1的负载杆9的后端,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6A卸离的同时,如图10的(B)所示,该负载杆9的前端抵达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出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6B,接着,从此摩擦驱动元件26B承受到推进力,继续行走在退出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方向上。结果,如图11的(A)所示,搬送用行走体1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的连结单元13a、13b中,处于连结解除状态的外侧(左侧)的连结单元13a,将会通过水平弯转路径部7的出口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位置。此时,搬送用行走体
1是以展开成扇形的前侧副台车2与中央主台车3处于连结状态的内侧的连结单元13b的垂直轴15为中心一边进行闭合,一边行走。
[0091] 如图7的(A)~图7的(C)所示,随着前侧副台车2是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退出至直进路径部6,相对于从固定在前侧副台车2的外侧的负载杆单体8a的后端向后方呈水平倒伏姿势延伸而出的连结单元13a的可动轴承构件17,虽然固定的外侧的负载杆单体8b的前端将会接近移动至中央主台车3,但在此接近移动的中途,所述连结单元13a的可动轴承构件17的凸轮从动辊29会乘载于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凸轮轨30,被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的姿势。于是,在凸轮从动辊29转动于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凸轮轨30上的期间,中央主台车3的前端变成抵接在前侧副台车2的后端的直进姿势,该连结单元13a的负载杆单体8b的前端的垂直轴15,将变成位于在处于连结单元13a的负载杆单体8a侧的连结解除状态的姿势的可动轴承构件17的连结孔17a的正下方的状态。于是,搬送用行走体1前进行走,当可动轴承构件17的凸轮从动辊29从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凸轮轨30上卸离时,如图7的(C)所示,从连结解除状态的姿势被抬起的可动轴承构件17,将因重力而于水平支轴16的周围向下方摇动,垂直轴15与嵌合至该可动轴承构件17的连结孔17a,连结单元13a就能返回连结状态。
[0092] 搬送用行走体1的前侧副台车2、和通过台车间连结元件13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3b而与其连结的中央主台车3,是如图11的(B)所示,当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被送出至直进路径部6,后侧副台车4变成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退出的状况时,如图8所示,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可将台车间连结元件14的外侧的连结单元14从连结解除状态返回连结状态。此作用,是与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将前侧副台车2与中央主台车3间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的外侧的连结单元13a,随着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而从连结解除状态返回连结状态时的作用基本上相同,相异点在于,可动轴承构件17的凸轮从动辊29是乘载于从作为该可动轴承构件17的上下移动的支点的水平支轴16所在的一侧起,相对地逐渐接近的凸轮轨30上,而可动轴承构件20的凸轮从动辊29则是乘载于从与作为该可动轴承构件20的上下移动的支点的水平支轴19所在的一侧呈反对侧起,相对地逐渐接近的凸轮轨30上。
[0093] 如上所述,搬送用行走体1将会行走在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但在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中,也与行走在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7相同地,进入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的搬送用行走体1,由于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4b中位于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的转弯方向呈反对的外侧(右侧)的连结单元13b、14b是通过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的入口的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而依序从连结状态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因此以位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的转弯方向内侧的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13a、14a的垂直轴15、18为中心使各台车2~4在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行走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当从此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退出至直进路径部6时,各台车2~4是从展开成扇形的状态,变成前后两端为互相邻接的连接状态,以连结单元13a、14a的垂直轴15、18为中心进行闭合,然后,通过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出口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将处于连结解除状态各连结单元13b、14b依序自动地复原成原本的连结状态。
[0094] 另外,相对于中央主台车3的行走方向长度,前后两副台车2、4的行走方向长度变短,但各台车2~4所分割而固定的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的长度,也会配合各台车2~4的行走方向长度,若将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的长度缩短,并且延长负载杆单体8b及9b的长度,则当搬送用行走体1行走在水平弯转路径部5、7时,通过导轨列21或22所引导的内侧的各负载杆单体8a~8c或9a~9c中,固定于中央主台车3的长型的负载杆单体8b或9b从圆弧形导轨25朝内侧突出的距离将会变大。从而,为了让于各台车2~4在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行走的水平弯转路径部5、7中的搬送用行走体1的行走,能够毫不勉强顺利地进行,会有配合长型的负载杆单体8b或9b,将水平弯转路径部5、7的曲率设定得较大的必要。为了解决此种问题,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辊列21的各辊21a~21d间及导辊列22的各辊22a~22d间的行走方向的间隔是构成为几乎相等。
[0095] 也就是说,延长固定在前后两副台车2、4的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的长度,缩短固定在中央主台车3的负载杆单体8b、9b的长度,以让全部的负载杆单体8a~9c的长度构成为几乎相等,并且在从前后两副台车2、4起,往中央主台车3所在的一侧悬臂状地延伸的负载杆单体8a、8c及9a、9c的延伸端部中,不枢轴支承构成导辊列21、22的中间位置辊21b、21c及22b、22c,而是枢轴支承可动轴承构件17、20,在长度方向两端容纳在中央主台车3的长度的范围内的负载杆单体8b、9b中,于两端设有所述中间位置辊21b、21c及22b、22c、和与这些各辊呈同心状朝上突设的垂直轴15、18。
[0096] 再者,沿着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两侧边而附设在台车底面侧的负载杆8、9,为了避免当各台车2~4上所流下来的作业用油脂类从各台车2~4的左右两侧边滴下时,附着在负载杆8、9的摩擦驱动面而对摩擦驱动带来不良影响,负载杆8、9在平面视角中,最好是构成为稍微从各台车2~4的左右两侧边伸入内侧者为佳。当然,被枢轴支承在可动轴承构件17、20上的凸轮从动辊29,如果可能的话,在平面视角中,最好也是设为从中央主台车3的左右两侧边不会朝外侧突出者为佳。
[0097] 当搬送用行走体1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4b通过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从连结状态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时,由于使处于该连结单元13a~14b的互相嵌合状态的垂直轴15、18从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连结孔17a、20a向上方脱离,因此该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凸轮从动辊29只要乘载至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的凸轮轨30上,就能确实地执行预期的连结解除作用,但当将搬送用行走体1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3a~14b通过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从连结解除状态返回连结状态时,凸轮从动辊29从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凸轮轨30卸离时,若连结解除状态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连结孔17a、20a未位于相对侧的垂直轴15、18的正上方位置,则对该垂直轴15、18而言,将会有无法顺畅且确实地嵌合至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连结孔17a、20a之虞。为了解决此问题,当处于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的垂直轴15、18与可动轴承构件17、
20,移动在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凸轮轨30的区域内时,可以考虑通过导轨限制垂直轴15、
18与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动作路径。
[0098] 根据图12~图17对所述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具体构造加以说明,此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除了所述凸轮轨30以外,还具备导轨31与前后二组的导辊对32、33以及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34。在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的凸轮从动辊29乘载至凸轮轨30上不久前,该凸轮从动辊29从凸轮轨30上卸离而前进移动一定距离的区间中,导轨31是由从左右两侧挟持呈同心状地位于所述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的垂直轴15、18的正下方的中间位置辊21b、21c或22b、22c的左右一对的轨构件35a、35b所构成,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近旁位置分别是通过滑动支撑部36而被支撑在地面上。轨构件35a、35b的入口侧端部是往左右两外侧扩大地倾斜,而能将中间位置辊21b、21c或22b、22c确实地导引至从两轨构件35a、35b间。
[0099] 安置导轨31的滑动支撑部36,是由被紧固在两轨构件35a、35b的底面以一体化两轨构件35a、35b的左右方向的带状可动基板37、通过两端的螺栓38而被固定在地面上的带状固定基板39、被紧固在此带状固定基板39的上表面将所述带状可动基板37沿水平方向可滑动地支撑的带状滑动支撑板40、以及通过螺栓41而被固定在带状固定基板39的两端部上的定位用盖体构件42所构成,通过定位用盖体构件42,在带状滑动支撑板40上的带状可动基板37的水平方向的滑动区域将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0100] 位于凸轮轨30的正下方的轨构件35a的外侧中,从前后两滑动支撑部36中的带状可动基板37分别突设有柱状构件43a、43b,在这些前后一对的柱状构件43a、43b的上端部间架设有水平梁构件44。所述凸轮轨30的一端侧是被紧固在一方的柱状构件43a的内侧面,并且另一端侧是通过连结板45而被连结支撑在所述水平梁构件44的中间位置。导辊对32、33是由在前后二个滑动支撑部36的内侧位置,通过被紧固在轨构件35a、35b的外侧的左右一对的轴承46a、46b而在垂直轴心的周围能自转地枢轴支承的左右一对的辊32a、32b及33a、33b所构成,由被引导至导轨31的中间位置辊21b、21c或22b、22c,从左右两侧挟持端部下侧所具备的负载杆单体8a~8c或9a~9c,以限制其动作路径。
[0101] 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34是在从凸轮轨30向下游侧远离的位置,在平面视角中,配置在凸轮轨30的延长区域内,于靠近其凸轮轨30的端部侧通过左右方向的水平支轴47以一定范围内上下摇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在所述水平梁构件44的侧面,并具备覆盖在从凸轮轨30上卸离的凸轮从动辊29的动作路径上的带状凸轮板48。当此带状凸轮板48位于其上下摇动范围的下限位置时,正常动作时的所述凸轮从动辊29的移动轨迹的上侧的情况下,在从水平支轴47向下游侧远离的自由端侧中,具备与所述正常动作时的所述凸轮从动辊29的移动轨迹的上侧接近的作用部48a。
[0102] 根据上述构成的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如先前所述,当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以凸轮从动辊29与凸轮轨30从连结解除状态切换至连结状态时,从其凸轮从动辊29转动移动于凸轮轨30上的阶段到该凸轮从动辊29从凸轮轨30上卸离而完成切换动作的阶段为止,具有该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负载杆单体8a、8c或9a、9c的动作路径、与具有垂直轴15、18的负载杆单体8b或9b的动作路径,也就是说,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的垂直轴15、18与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动作路径可以精度良好地限制在相对于行走路径方向的左右横移方向。当然,当构成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1或22的辊21a~21d或22a~22d通过此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位置时,将会移动在该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所具备的所述导轨31的轨构件35a、35b间,而能限制动作路径。
[0103] 如上所述,特别是由于在正下方可通过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所具备的导辊对32、33限制未具有通过导轨31而能限制动作路径的辊21a~21d或22a~22d的可动轴承构件17、
20的动作路径,因此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能以凸轮从动辊
29与凸轮轨30确实地进行从连结解除状态切换至连结状态的动作。
[0104] 另外,由于当通过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所具备的导轨31与前后二组的导辊对32、33,限制负载杆单体8a~8c或9a~9c的动作路径时,实际上是在负载杆单体8a~8c或9a~
9c处于从圆弧形的水平弯转路径部5、7移至直进路径部6的过程,因此若具备前后二组的导辊对32、33的所述导轨31为固定于地面不动者,则在这些导轨31与辊21a~21d或22a~22d间、或前后二组的导辊对32、33与负载杆单体8a~8c或9a~9c间将会产生不必要的摩擦,而难以实现顺畅的动作。然而,于此实施例中,因为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全体于前后二处中,通过滑动支撑部36在带状滑动支撑板40上的带状可动基板37的水平方向的滑动容许范围内被支撑在水平方向的可滑动状态,所以通过导轨31或导辊对32、33所涉及的水平方向的力,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的全体将沿该力的作用方向滑动而可吸收该力,进而能顺畅确实地进行预期的连结解除作用。
[0105] 此外,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是通过从凸轮轨30上卸离凸轮从动辊29,而与该凸轮从动辊29一起,可动轴承构件17、20将因重力而于水平支轴16、19的周围向下方摇动,而让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复原至连结状态,但如此一来,当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正常地动作时,如图13所示,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34于凸轮从动辊29的移动轨迹的上侧将不会与该凸轮从动辊29互相干涉。但是,会使水平支轴16、19的周围的可动轴承构件17、20的运动状态恶化,即使从凸轮轨30上卸离凸轮从动辊29,当可动轴承构件17、20仍维持在连结解除状态的原样前进移动时、或在直到可动轴承构件17、20处于下限位置的连结状态为止不向下移动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凸轮从动辊29欲一边向上推动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34的作用部48a,一边通过时,因为向下的反作用力会作用在凸轮从动辊29,所以与该凸轮从动辊29一起,可动轴承构件17、20会被强制地向下压,而确实地切换至连结状态。当然,从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34所接受的向下的反作用力,在直到可动轴承构件17、20处于下限位置的连结状态为止不向下移动的状况下,因为通过凸轮从动辊29反而将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34向上推动而于水平支轴47的周围向上方摇动,所以只要并用检测此时的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34的向上方的摇动的限位开关等检测器,就能通过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自动地检测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没有返回连结状态的异常事态,而能采取必要措施。
[0106] 上述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8,照原样也可利用作为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然而,第一连结控制元件27中,如先前所述,处于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13a、14a或13b、14b的垂直轴15、18与可动轴承构件17、20是因为位于其正下方的中间位置辊21b、21c或22b、22c被引导至导轨31而能限制动作路径,所以可以省略前后二组的导辊对32、33。
[0107] 另外,提供摩擦驱动面的负载杆8、9并非为必要构件,依据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1沿着行走路径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就算没有负载杆8、9也可。在此种情况下,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1、22的端部位置辊21a、21d及22a、22d利用适当的轴承可以枢轴支承在前后两副台车2、4的底部,而中间位置辊21b、21c及22b、22c、垂直轴15、18以及可动轴承构件17、20则是利用与具备这些构件的负载杆单体8b、9b的两端部相当的构件,而可装配在中央主台车3的底部。此外,在使用摩擦驱动元件26、26A、26B的情况下,也不限于将负载杆8、9附设于搬送用行走体1的左右两侧边的构成。例如,使用搬送用行走体1的各台车2~4所分割而装配的一根负载杆也可。此情况下的一根负载杆的装配位置,可以是搬送用行走体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也可以是左右两侧边的任一方。
[0108] 图18示出了将由按台车2~4所分割的负载杆单体49a~49c所构成的一根负载杆49,仅装配在各台车2~4的一侧边(连结单元13b、14b所在的一侧)。如图18的(A)所示,负载杆49在位于转弯方向内侧的朝向,于搬送用行走体1行走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0中,在其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0中的内侧的负载杆49的动作路径的入口与出口配设挟持该负载杆
49而摩擦驱动的摩擦驱动元件51A与摩擦驱动元件51B即可,如图18的(B)所示,负载杆49在位于转弯方向外侧的朝向的搬送用行走体1行走的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2中,在其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2中的外侧的负载杆49的动作路径的入口与出口配设挟持该负载杆49而摩擦驱动的摩擦驱动元件53A与摩擦驱动元件53B即可。于此实施例中,虽然省略图示,但配设在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与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1、22以及水平弯转路径部50、52的入口与出口的第一及第二连结控制元件27、28可与先前的实施例相同地使用。在未附设负载杆49的一侧的台车侧边所必须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3、14的各连结单元13a、14a与导轨列21的各辊21a~21d可依照先前说明的方式设置。
[0109] 另外,在图18的(B)所示的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2中,从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2的转弯中心观察,因为是摩擦驱动各台车2~4的外侧边,所以其推进力确实地传递到通过圆弧形导轨25所引导的各台车2~4间的连结单元13b、14b的位置,为了让各台车2~4能顺畅地行走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2,可增大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2的曲率,并因应需要将在其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52的中间位置配设摩擦驱动元件也可。
[0110] 接着,根据图19~图28对第一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加以说明。于图19及图20中,搬送用行走体101是由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三台台车102~104所构成,中央的台车103为在行走方向上的长度是比其他台车102、104还长,并可当作使用于汽车车体等工件W的支撑与相对于该工件W的左右两侧部的作业地面的中央主台车,而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的长度是相同的,主要可当作使用于相对于工件W的前后两端部的作业地面的副台车。此搬送用行走体101的行走路径是由组合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A、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B、右转水平弯转路径
107、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C、以及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D而构成。
[0111] 如图21~图24所示,搬送用行走体101是具备与此搬送用行走体101的全长相同长度,沿着该搬送用行走体101的左右两侧边设置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108、109、左右二列的导辊列110、111、连结前后相邻的台车102、103间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12、连结前后相邻的台车103、104间的台车间连结元件113以及装配在各台车102~104的底部以在地面上转动的左右一对、前后二组的四个自由车轮114~116。所述负载杆108、109是由按各台车102~104所分割而沿着各台车102~104的左右两侧边附设在台车底面的负载杆单体108a~108c及109a~109c所构成。这些各负载杆单体108a~108c及109a~109c,是呈四角柱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附近二处的上表面是通过安装构件108d~108f及109d~109f而被装配在各台车
102~104的底面,其左右两侧面可当作摩擦驱动面。
[0112] 构成负载杆108、109的各负载杆单体108a~108c及109a~109c中,装配在全长较短的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的负载杆单体108a、109a及108c、109c,是具有从全长较长的中央的台车103的区域内延伸而出的长度,从而,装配在中央的台车103的负载杆单体108b、109b的两端,是位于仅从此中央的台车103的前后两端伸入相同长度的位置。通过此构成,即使台车102~104的全长不同,仍可以将全部的负载杆单体108a~109c的长度设为相同或与其相近的长度。
[0113] 导辊列110是由在构成同一侧的负载杆108的各负载杆单体108a~108c的前后两端下侧,分别在垂直轴心的周围能回转自如地枢轴支承的辊110a~110f所构成,导辊列111则是由在构成同一侧的负载杆109同一侧的负载杆109的各负载杆单体109a~109c的前后两端下侧,分别在垂直轴心的周围能回转自如地枢轴支承的辊111a~111f所构成。这些各辊110a~111f是被枢轴支承在宽度相等的各负载杆单体108a~109c的宽度的中央位置,其直径为与各负载杆单体108a~109c的宽度相同程度者。
[0114] 台车间连结元件112、113,是分别由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12a、112b及113a、113b所构成。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12a、112,是由安装在前端的台车102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单体108a、109a的后端部上侧所装配的板材所构成的钩状连结件117a、117b、与在安装在中央的台车103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单体108b、109b的前端部上侧,与被枢轴支承在下侧的辊110c、111c呈同心状地突设的垂直轴118a、118b所构成,而左右一对的连结单元113a、113b,是由安装在后端的台车104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单体108c、109c的前端部上侧所装配的板材所构成的钩状连结件119a、119b、与在安装在中央的台车103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单体
108b、109b的后端部上侧,与被枢轴支承在下侧的辊110d,111d呈同心状地突设的垂直轴
120a、120b所构成。
[0115] 各连结单元112a~113b的钩状连结件117a、117b及119a、119b,是相对于相邻其前后方向的垂直轴118a、118b及120a、120b而往横外侧方延伸者,分别具备呈以位于其下侧的辊110b、111b及110e、111e的垂直轴心为中心的圆弧形,且已解放位于内侧的垂直轴118a、118b及120a、120b侧的嵌合槽121。
[0116] 如图22所示,前端的台车102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单体108a、109a间的间隔D2、与后端的台车104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单体108c、109c间的间隔D4互相相等,但中央的台车103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单体108b、109b间的间隔D3则是比间隔D2、D4稍微短一点。也就是说,如图21的(A)所示,当中央的台车103相对于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在负载杆108所在的一左侧相对地横动至横动限位位置为止时,将左侧的负载杆单体108a~108c、与由这些所枢轴支承的导辊列110的各辊110a~110f位于一直在线,则同一侧的连结单元112a、
113a,是构成为其钩状连结件117a、119a的嵌合槽121变成相对于位于内侧的垂直轴118a、
120a,嵌合了该垂直轴118a、120a的半径部分程度的连结状态,而反对侧的连结单元112b、
113b,则是构成为其垂直轴118b、120b变成从位于外侧的钩状连结件117b、119b的嵌合槽
121,朝内侧卸离的连结解除状态。从而,如图23所示,当中央的台车103相对于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在负载杆109所在的一右侧相对地横动至横动限位位置为止时,将右侧的负载杆单体109a~109c、与由这些所枢轴支承的导辊列111的各辊111a~111f位于一直在线,则同一侧的连结单元112b、113b是构成为其钩状连结件117b、119b的嵌合槽121变成相对于位于内侧的垂直轴118b、120b,嵌合了该垂直轴118b、120b的半径部分程度的连结状态,而反对侧的连结单元112a、113a,则是构成为其垂直轴118a、120a变成从位于外侧的钩状连结件
117a、119a的嵌合槽121,朝内侧卸离的连结解除状态。
[0117] 在图19的(A)所示的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A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B中,如图21的(A)及图24所示,铺设有从左右两侧挟持以引导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101的左右二列的导辊列110、111中,并设在通过连结单元112a、113a所连结的左侧的负载杆108的导辊列110的各辊110a~110f的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于是,在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中,如图25所示,铺设有从左右两侧挟持以引导移动于其转弯方向内侧的左侧的导辊列110的各辊110a~110f的圆弧形左侧导轨123L。在图19的(B)所示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C、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
107的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D中,如图23所示,铺设有从左右两侧挟持以引导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101的左右二列的导辊列110、111中,并设在通过连结单元112b、113b所连结的右侧的负载杆109的导辊列111的各辊111a~111f的直进用右侧导轨122R,在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中,如图28所示,铺设有从左右两侧挟持以引导移动于其转弯方向内侧的右侧的导辊列111的各辊111a~111f的圆弧形右侧导轨123R。
[0118] 配设在送用行走体101的行走路径侧,利用通过连结单元112a、113a或112b、113b而连结的各负载杆单体108a~108c或109a~109c的负载杆108或109的摩擦驱动元件124,来当作用以使搬送用行走体101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这些摩擦驱动元件124,是由挟持负载杆108或109的摩擦驱动轮125a、与备用辊125b以及回转驱动摩擦驱动轮125a的马达(图示省略)所构成的众所周知者,这些摩擦驱动元件124在行走路径上的设置间隔,也如从来众所周知那样,当使搬送用行走体101依预定的间隔定速行走时,成为与搬送用行走体101的全长(负载杆108、109的全长)相同或稍微短一点的间隔,在使搬送用行走体101连续呈连结成串而合为一体地行走的推进驱动区间中,于其入口与出口设置有摩擦驱动元件
124。另外,于此实施例中,由于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的转弯方向内侧的路径长度是比负载杆108、109的全长稍微短一点的程度,因此将摩擦驱动元件124A、124B配设在水平弯转路径部105、107的入口与出口,是构成为紧接在驱动对象的负载杆108或109的后端从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124A卸离之前,该负载杆108或109的前端通过出口的摩擦驱动元件124B而被驱动。
[0119] 如图19的(A)所示,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A,经由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而往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B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101,如图21所示,是相对于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中央的台车103朝左侧横动至横动限位位置为止,而变成钩状连结件117a、119a嵌合在左侧的连结单元112a、113a的各垂直轴118a、120a的连结状态,并且垂直轴118b、120b变成从右侧的连结单元112b、113b的各钩状连结件117b、119b,朝内侧卸离的连结解除状态。结果,各台车102~104仅仅其左侧部是通过左侧的连结单元112a、113a而连结,左右一对的负载杆108、109中,只有左侧的负载杆108因各负载杆单体
108a~108c通过连结单元112a、113a而连结,进而成为一直线状态,再者,左右一对的导辊列110、111中,只有左侧的导辊列110处于其各辊110a~110f直列于一直在线的状态。从而,在图19的(A)所示的各路径部106A、105、106B中,通过左侧的导辊列110的各辊110a~110f通过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与圆弧形左侧导轨123L而被引导,左侧的负载杆108通过摩擦驱动元件124、124A、124B而被驱动,进而前进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101,能够沿着各路径部
106A、105、106B行走。
[0120] 此外,如图19的(B)所示,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C,经由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而往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D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101,如图23所示,是相对于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中央的台车103朝右侧横动至横动限位位置为止,而变成钩状连结件117b、119b嵌合在右侧的连结单元112b、113b的各垂直轴118b、120b的连结状态,并且垂直轴118a、120a变成从左侧的连结单元112a、113a的各钩状连结件117a、119a朝内侧卸离的连结解除状态。结果,各台车102~104仅仅其右侧部是通过右侧的连结单元112b、113b而连结,左右一对的负载杆108、109中,只有右侧的负载杆109因各负载杆单体
109a~109c通过连结单元112b、113b而连结,进而成为一直线状态,再者,左右一对的导辊列110、111中,只有右侧的导辊列111处于其各辊111a~111f直列于一直在线的状态。从而,在图19的(B)所示的各路径部106C,107,106D中,通过右侧的导辊列111的各辊11a~111f通过直进用右侧导轨122R与圆弧形右侧导轨123R而被引导,右侧的负载杆109通过摩擦驱动元件124、124A、124B而被驱动,进而前进行走的搬送用行走体101,能够沿着各路径部106C,
107,106D行走。
[0121] 行走在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或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搬送用行走体101,是在连结各台车102~104(左侧的负载杆108的各负载杆单体108a~108c或右侧的负载杆109的各负载杆单体109a~109c)的各连结单元112a、113a的垂直轴118a、120a、或各连结单元112b、113b的垂直轴118b、120b的周围,各台车102~104呈水平地折曲而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行走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或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从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
124A卸离的负载杆108或109,是通过出口的摩擦驱动元件124B而被继续驱动,进而能往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B或106D送出。另外,如示出了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中的状态的图25的(B)所示,当各台车102~104,在垂直轴118a、120a(或垂直轴118b、120b)的周围,展开成扇形时,各连结单元112a、113a(或112b、113b)的钩状连结件117a、119a(或117b、119b)是相对于相对侧的垂直轴118a、120a(或垂直轴118b、120b),而深深地嵌入至圆弧形的嵌合槽
121。
[0122] 如图20的(A)所示,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A,与例如图19的(B)所示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D相连接的情况般,在通过直进用右侧导轨122R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101的行走的构成的情况,是在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之前适当位置,结束此直进用右侧导轨122R,在从此直进用右侧导轨122R的终端附近到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为止的区间中,铺设有与铺设于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圆弧形左侧导轨123L相连接的第二直进用左侧导轨127L,在此第二直进用左侧导轨127L的入口,形成有控制用导轨126。由具备此控制用导轨126的第二直进用左侧导轨127L构成连结控制元件128。
[0123] 同样地,如图20的(B)所示,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C,与例如图19的(A)所示的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出口侧直进路径部106B相连接的情况般,在为通过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101的行走的构成的情况,是在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之前适当位置,结束此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在从此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的终端附近到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为止的区间中,铺设有与铺设于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圆弧形右侧导轨123R相连接的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在此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的入口,形成有控制用导轨129。由具备此控制用导轨129的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构成连结控制元件131。
[0124] 如图21的(A)及图23所示,相对于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当中央的台车103横动至横动限位位置为止时,由于其横动方向侧的连结单元112a、113a或112b、113b成为连结状态,而反对侧的连结单元112b、113b或112a、113a则成为连结解除状态,因此左右一对的导辊列110、111中,连结解除侧的导辊列110或111,是处于中央的台车103的前后一对的辊110c、110d或111c、111d相对于通过前后方向的假想直线,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所具备的各前后一对的辊110a、110b、110e、110f或111a、111b、111e、111f朝外侧突出的状态。连结控制元件128、131的控制用导轨126、129是将连结解除侧的导辊列110或111的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所具备的辊110a、110b、110e、110f或111a、111b、111e、111f往内侧按压移动,使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相对于中央的台车103朝内侧横动至横动限位位置为止,将连结解除侧的导辊列110或111(负载杆108或109)切换至其全部的辊110a~110f或111a~111f位于一直在线的状态,原本处于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单元112a、113a或112b、113b将会切换至连结状态。
[0125] 以下,根据图26~图28对图20的(B)所示的连结控制元件131的构成与作用加以说明,则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C中,通过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所引导的搬送用行走体101是处于图21的(A)所示的状态,而中央的台车103是相对于前后两端的台车102、104朝左侧横动至横动限位位置为止,左侧的连结单元112a、113a是处于连结状态,而右侧的连结单元112b、113b则处于连结解除状态,位于一直在线的左侧的导辊列110的各辊110a~110f嵌合在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处于一直线状态的左侧的负载杆108是通过摩擦驱动元件124而被驱动。随着此搬送用行走体101抵达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的终端以后的前进行走,如图26的(A)、(B)所示,左侧的导辊列110的前头的辊110a从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向前方远离,右侧的导辊列111的前头的辊111a则一边通过控制用导轨129朝内侧按压移动,一边进入至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
[0126] 通过相对于上述前头的辊111a的控制用导轨129的操作,如图26的(B)所示,前端的台车102尚未以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所引导的左侧的后端的辊110b为支点,往左方呈水平地转动。此时,右侧的连结单元112b的台车102侧的钩状连结件117b相对于台车103侧的垂直轴118b将会稍微往前方移动,但右侧的连结单元112b、113b,由于钩状连结件117b、119b处于相对于垂直轴118b、120b向外侧远离的连结解除状态,因此不会互相干涉。通过之后的搬送用行走体101的前进行走,如图27的(A)所示,前端的台车102的右侧后端的辊111b从控制用导轨129进入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内,往左方转动的前端的台车102以右侧前头的辊111a为支点,向内侧转动而呈直进朝向,此时,连结单元112b的台车102侧的钩状连结件117b从外侧嵌合至台车103侧的垂直轴118b,而该连结单元112b从连结解除状态切换至连结状态。台车102侧的钩状连结件117a从台车103侧的垂直轴118a向外侧远离,而原本处于左侧的连结状态的连结单元112a将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
[0127] 于左侧的连结单元112a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并且右侧的连结单元112b切换至连结状态后,中央的台车103的右侧的前后一对的辊111c、111d依序经由控制用导轨129,而进入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但该中央的台车103的右侧的前后一对的辊111c、111d,因为将位移至内侧而呈直进朝向的前端的台车102的右侧的前后一对的辊111a、111b,位于通过前后方向的假想直线上,所以不会接受控制用导轨129的操作,在原本的位置进入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接下来,如图27的(B)所示,位在相对于中央的台车103的右侧后端的辊111d,朝外侧突出的位置的后端的台车104的右侧前端的辊111e一边通过控制用导轨129朝内侧按压移动,一边进入至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结果,右侧的连结单元113b的台车
104侧的钩状连结件119b相对于台车103侧的垂直轴120b,从外侧嵌合而切换至连结状态。
同时,左侧的连结单元113a则相对于其台车103侧的垂直轴120a,台车104侧的钩状连结件
119a向后方且外侧远离而切换至连结解除状态。于是,最后如图28所示,通过后端的台车
104的右侧后端的辊111f经由控制用导轨129,进入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此后端的台车104也会返回直进朝向,搬送用行走体101的各台车102~104直列在直进朝向,位于右侧的一直在线的导辊列111的全部的辊111a~111f将通过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而被引导。
[0128] 另外,搬送用行走体101是当左侧的负载杆108的后端的负载杆单体108c从并设在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的最终位置的摩擦驱动元件124,向前方远离时,通过并设在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的摩擦驱动元件124,能驱动通过该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而被引导在直进朝向的侧的负载杆109的前端的负载杆单体109a,搬送用行走体101无须停止便能从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转乘至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接着,通过并设在此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的摩擦驱动元件124连续地前进行走。
[0129] 根据上述连结控制元件131的操作,通过直进用左侧导轨122L引导左侧的导辊列110,且通过一直线状态的左侧的负载杆108而由摩擦驱动元件124所驱动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C上的搬送用行走体101,是在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之前,将右侧的导辊列111引导至第二直进用右侧导轨130R,且因为是在通过一直线状态的右侧的负载杆109而由摩擦驱动元件124所驱动的状态,送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所以如先前根据图19的(B)所作的说明,经由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而可朝其出口侧的直进路径部106D前进行走。
[0130] 另外,如图20的(A)所示,由于设在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5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106A是通过直进用右侧导轨122R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101的情况下的连结控制元件128的构成,与设在根据上述图20的(B)加以说明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107的入口侧直进路径部
106C的连结控制元件131的构成为左右对称,其作用也是除了左右呈逆向以外完全相同,所以与图26~图28相当的具体的构成说明图与作用的说明将省略。
[0131] 接着,根据图29~图36对第二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于图29中,搬送用行走体201是由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三台横向宽度相同的台车,就是前端的台车202、中央的台车
203以及后端的台车204所构成。中央的台车203是支撑汽车组装在线的汽车车体等工件,具有该工件的前后两端部从前后两端的台车202、204上突出的程度的行走方向上的长度,前后两端的台车202、204在行走方向上的长度彼此相同,与中央的台车203的长度相比则略短。前端的台车202与中央的台车203是通过前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205而被连结,中央的台车203与后端的台车204则是通过后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206而被连结。
[0132] 于搬送用行走体201中,横跨此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全长而连续的左右一对的负载杆207、208是设在此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左右两侧边的底面侧。这些负载杆207、208是由按台车202~204所分割的角柱状的棒状构件209~211及212~214所构成,各棒状构件209~214分别通过前后二个安装构件215~220,而装配在各台车202~204的左右两侧边的下侧。
这些左右一对的负载杆207、208,是以从左右两侧压接在此负载杆207、208的至少任一方的摩擦驱动轮221a与备用辊221b,来构成使搬送用行走体201行走的行走用驱动元件。另外,在各台车202~204的底部上,装配有在地面上转动的左右一对、前后二组的自由车轮223~
225。
[0133] 以下,根据图30~图34加以详细说明,构成负载杆207、208的棒状构件209~214,是由角管制本体209a~214a、与紧固在其前后两端的端构件209b、209c~214b、214c所构成,在装配在前后两端的台车202、204的棒状构件209的后端构件209c、棒状构件211的前端构件211b、棒状构件212的后端构件212c以及棒状构件214的前端构件214b中,形成有从上半部延伸而出的顶端圆弧形的上侧轴承部209d、211d、212d、214d,而于装配在剩下的中央的台车203的棒状构件210、213的前后两端构件210b、210c、213b、213c中,则形成有从下半部延伸而出的顶端圆弧形的下侧轴承部210d、210e、213d、213e。从而,当处于各台车202~204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的状态(图29所示的状态)时,于棒状构件209~214的各端构件
209b、209c~214b、214c中,前后相邻的端构件209c、210b/210c、211b/212c、213b/213c、
214b是与各别的上侧轴承部209d、211d、212d、214d、和各别的下侧轴承部210d、210e、213d、
213e互相重叠,直列的各棒状构件209~211及212~214是横跨其全长而高度与横向宽度几乎相同,而能形成左右两侧面连续的负载杆207、208。
[0134] 前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205是由用与各台车202~204的左右横向宽度几乎相同的长度的带板材所构成的下侧连杆226与上侧连杆227所构成。下侧连杆226的左端部是通过直接垂直支轴226a而枢轴支承在前端的台车202的左侧棒状构件209的后端构件209c中的上侧轴承部209d的中心上,右端部则是从中央的台车203的左侧棒状构件213的前端构件213b中的下侧轴承部213d的中心设置的长垂直支轴226b的上端部,被支承在比该棒状构件
213的上表面还高的位置。上侧连杆227的左端部,是通过间隔物而装配在中央的台车203的左侧棒状构件210的前端构件210b上,直到该前端构件210b的下侧轴承部210d的上方位置为止,通过垂直支轴227a枢轴支承在悬臂状地延伸的轴承构件210f的上侧,右端部是通过间隔物而装配在前端的台车202的右侧棒状构件212的后端构件212c上,直到该后端构件
212c的上侧轴承部212d的上方位置为止,通过垂直支轴227b枢轴支承在悬臂状地延伸的轴承构件212e的上侧。
[0135] 从而,在前端的台车202与中央的台车203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的状态下,上、下两连杆226、227会互相重叠,如图33的(A)、图34的(A)及图34的(B)所示,下侧连杆226的两端伸入至枢轴支承上侧连杆227的两端的轴承构件210f、212e的下侧,枢轴支承下侧连杆226的两端的垂直支轴226a、226b、与枢轴支承上侧连杆227的两端的垂直支轴227a、227b会位于互相呈同心状的位置。此时,因为前端的台车202的右侧棒状构件212的后端构件212c中的上侧轴承部212d,会伸入至下侧连杆226的右端下侧,所以此上侧轴承部212d、与枢轴支承下侧连杆226的右端的长垂直支轴226b将会互相干涉。为了避免此干涉,如图30的(A)所示,在所述上侧轴承部212d中,从其圆弧形的顶端横跨中心部以形成缺口槽212f,构成为长垂直支轴226b的中间部可伸入至此缺口槽212f内。
[0136] 后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206,是由用与各台车202~204的左右横向宽度几乎相同的长度的带板材所构成的下侧连杆228与上侧连杆229所构成。下侧连杆228,其左端部是通过直接垂直支轴228a,而枢轴支承在后端的台车204的左侧棒状构件211的前端构件211b中的上侧轴承部211d的中心上,右端部则是从中央的台车203的右侧棒状构件213的后端构件213c中的下侧轴承部213e的中心起,设置的长垂直支轴228b的上端部,被支承在比该棒状构件213的上表面还高的位置。上侧连杆229的左端部,是通过间隔物而装配在中央的台车
203的左侧棒状构件210的后端构件210c上,直到该后端构件210c的下侧轴承部210d的上方位置为止,通过垂直支轴229a枢轴支承在悬臂状地延伸的轴承构件210g的上侧,右端部是通过间隔物而装配在后端的台车203的右侧棒状构件214的前端构件214b上,直到该前端构件214b的上侧轴承部214d的上方位置为止,通过垂直支轴229b枢轴支承在悬臂状地延伸的轴承构件214e的上侧。
[0137] 从而,在中央的台车203与后端的台车204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的状态下,上、下两连杆228、229会互相重叠,如图33的(B)、图34的(C)及图34的(D)所示,下侧连杆228的两端,伸入至枢轴支承上侧连杆229的两端的轴承构件210g、214e的下侧,枢轴支承下侧连杆228的两端的垂直支轴228a、228b、与枢轴支承上侧连杆229的两端的垂直支轴229a、229b会位于互相呈同心状的位置。此时,因为后端的台车204的右侧棒状构件214的前端构件214b中的上侧轴承部214d,会伸入至下侧连杆228的右端下侧,所以此上侧轴承部214d、与枢轴支承下侧连杆228的右端的长垂直支轴228b将会互相干涉。为了避免此干涉,如图30的(B)所示,在所述上侧轴承部214d中,从其圆弧形的顶端横跨中心部以形成缺口槽214f,构成为长垂直支轴228b的中间部可伸入至此缺口槽214f内。
[0138] 另外,如先前所述,相对于前后两端的台车202、204的行走方向长度,延长中央的台车203的行走方向长度,但装配在各台车202~204的负载杆构成用的棒状构件209~211及212~214,不是与所装配的各台车202~204的行走方向长度配合的长度,而是将全部构成为相同长度。从而,如图29所示,装配在前后两端的台车202、204的棒状构件209、211及212、214,将会伸入至中央的台车203的区域内,伴随于此,前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205与后侧的台车间连结元件206,将会设在从中央的台车203的前后两端伸入至内侧的位置。
[0139] 此外,如图31及图32所示,辊232a、232d及233a、233d分别通过与这些端构件的顶端圆弧面的中心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230a、230d及231a、231d,而枢轴支承在前端的台车202的左右两棒状构件209、212的前端构件209b、212b的下侧、与后端的台车204的左右两棒状构件211、214的后端构件211c、214c的下侧中。再者,辊232b、232c于这些上方位置,与枢轴支承上侧连杆227、229的左端的垂直支轴227a、229a呈同心状地,分别通过垂直支轴
230b、230c,而枢轴支承在中央的台车203的左侧棒状构件210的前后两端的端构件210b、
210c的下侧中,辊233b、233c于这些上方位置,与枢轴支承下侧连杆226、228的右端的长垂直支轴226b、228b呈同心状地,分别通过垂直支轴231b、231c,而枢轴支承在中央的台车203的右侧棒状构件213的前后两端的端构件213b、213c的下侧中。另外,如图33及图34所示,枢轴支承辊233b、233c的垂直支轴231b、231c,与其正上方的长垂直支轴226b、228b合为一体地,而能减少部件数量。
[0140] 如上述所枢轴支承的辊232a~232d及233a~233d,构成与负载杆207、208一体的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34、235,在各台车202~204邻接在直进朝向的状态下,与构成负载杆207、208的各棒状构件209~211及212~214相同地,排列在与搬送用行走体201的行走方向相平行的一直在线。
[0141] 如上述所构成的搬送用行走体201,如图35的(A)所示,在处于各台车202~204邻接在直进朝向的直进姿势的状态下,前后两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的上下两连杆226、227及228、229,是互相重叠在相对于搬送用行走体201的行走方向呈正交的朝向,并且因为上下两连杆226、227及228、229的两端的垂直支轴226a、227a、226b、227b及228a、229a、228b、229b位于互相呈同心状的位置,所以前后相邻的台车202、203及203,204不会往左右横向相对地摇动,仅须通过与这些辊嵌合的槽形的直进用导轨236引导,左右二列的导辊列234、
235中,一侧的导辊列的四个辊232a~232d或233a~233d,便可确实且顺利地使搬送用行走体201直进行走。
[0142] 于是,如图35的(B)所示,当欲使搬送用行走体201向左转呈水平地转弯时,只要通过与这些辊嵌合的槽形的左转用圆弧形导轨237,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左侧的导辊列234的四个辊232a~232d即可,而当欲使搬送用行走体201向右转呈水平地转弯时,只要通过与这些辊嵌合的槽形的右转用圆弧形导轨238,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右侧的导辊列
235的四个辊233a~233d即可。于是,通过此左转用圆弧形导轨237所引导的搬送用行走体
201,于前后两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的左侧,以位于上下互相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226a、
227a及228a、229a(左侧的导辊列234的中间辊232b、232c的垂直支轴230b、230c)为中心,往左侧呈水平地折曲,各台车202~204将在水平地展开成扇形的姿势下行走。此时,位于前后两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的右侧的上下互相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226b、227b及228b、
229b,分别与所装配的棒状构件212~214一起,与台车202~204合为一体地在行走方向上,前后远离,上下的连杆226、227及228、229于左侧,以位于上下互相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
226a、227a及228a、229a为中心,展开成V字状。
[0143] 如图35的(C)所示,当欲使搬送用行走体201向右转呈水平地转弯时,只要通过与这些辊嵌合的槽形的右转用圆弧形导轨238,以引导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右侧的导辊列235的四个辊233a~233d即可。通过右转用圆弧形导轨238所引导的搬送用行走体201,于前后两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的右侧,以位于上下互相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226b、227b及228b、229b(右侧的导辊列235的中间辊233b、233c的垂直支轴231b、231c)为中心,往右侧呈水平地折曲,各台车202~204将在水平地展开成扇形的姿势下行走。此时,位于前后两台车间连结元件205、206的左侧的上下互相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226a、227a及228a、229a,分别与所装配的棒状构件209~211一起,与台车202~204合为一体地在行走方向上,前后远离,上下的连杆226、227及228、229,以右侧的位于上下互相呈同心状的垂直支轴226b、227b及
228b、229b为中心展开成V字状。
[0144] 具体而言,例如图36所示,可以使搬送用行走体201行走在紧连着直进路径部239、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直进路径部241、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以及直进路径部243的行走路径上。在此种情况下,于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中,铺设有左转用圆弧形导轨237,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中,铺设有右转用圆弧形导轨238。于是,于下游,在连接有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的直进路径部239中,铺设有与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的左转用圆弧形导轨237相连接的左侧直进用导轨236L。于上游有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且于下游有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的直进路径部241,是分成上游侧区域与下游侧区域,在上游侧区域中,预先铺设有与铺设在上游的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的左转用圆弧形导轨237相连接的左侧直进用导轨236L,在下游侧区域中,预先铺设有与铺设在下游的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的右转用圆弧形导轨238相连接的右侧直进用导轨236R。在此种情况下,于上游、下游两区域间,为了避免无法引导左右两导辊列234、235的任一辊的空间产生,而构成为在左侧直进用导轨236L的出口位置与右侧直进用导轨236R的入口位置,行走方向一致,或者两直进用导轨236L、236R于适当距离内,重叠在行走方向上。当然,在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的下游的直进路径部243中,铺设有与铺设在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的右转用圆弧形导轨238相连接的右侧直进用导轨236R。
[0145] 另外,与各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相连接的左侧直进用导轨236L或右侧直进用导轨236R,最好是设成能引导进入至这些直进用导轨236L、236R的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前端的台车202的前后二个辊232a、232b或233a、233b的长度以上的长度,在至少前端的台车202完全被引导在直进朝向的状态下接续至下一段的导轨者为佳。
[0146] 在如上述所构成的图36所示的行走路径上,于各直进路径部239、241以及243中,通过左侧直进用导轨236L或右侧直进用导轨236R,引导左侧导辊列234的各辊232a~232d或右侧导辊列235的各辊233a~233d,在各台车202~204互相邻接在直进朝向而一体化的状态下,使搬送用行走体201直进行走,而从直进路径部239前往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的进入、从该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0朝直进路径部241的走出、从直进路径部241前往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的进入以及从该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242朝直进路径部243的走出行走,无须伴随任何控制,即可顺利地进行,当然,于各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内,搬送用行走体201的行走也如先前所述,能够一边将各台车202~204展开成扇形一边顺畅地行走。
[0147] 另外,图36所示的行走路径,为示意地图标者,实际的各直进路径部239、241、243是比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全长数倍~数十倍还长者,于这些各直进路径部239、241、243中,在通过摩擦驱动元件222驱动搬送用行走体201以使其行走的情况下,为了驱动具备由铺设在各直进路径部239、241、243的左侧直进用导轨236L、或右侧直进用导轨236R所引导的一侧的导辊列234或235的一侧的负载杆207或208,而配设有摩擦驱动元件222。此时,当使各搬送用行走体201维持任意的间隔定速行走时,如从来众所周知那样,依与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全长(负载杆207、208的全长)相同或较其为短的间隔,配设摩擦驱动元件222。此外,当于直进路径部中,设有在前后对顶的连续状态下,推进驱动多台的搬送用行走体201的区间时,在该推进驱动的区间的入口与出口,配设摩擦驱动元件222为佳也早已为人所熟知。
再者,因为搬送用行走体201是在各台车202~204展开成扇形的状态下,而行走于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中,所以如先前所述,可以将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的曲率设成较小,因此如图36所示,在该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的入口与出口,配设摩擦驱动元件222,以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22送入至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的搬送用行走体201的负载杆207或208,从入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22卸离前,承继出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22,通过该出口的摩擦驱动元件222,可以使搬送用行走体201,从水平弯转路径部240、242完全走出。
[0148]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149] 本发明的利用连结台车的搬送装置,是一种搬送路径的布局自由度高的搬送装置,在由直列于行走方向上的多台台车所构成的搬送用行走体的行走路径中,可以自由安装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与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可活用于汽车组装在线的汽车车体的搬送。
[0150] 附图符号说明
[0151] 1 搬送用行走体
[0152] 2~4 台车
[0153] 5、7、50、52 水平弯转路径部
[0154] 6 直进路径部
[0155] 8、9、49 负载杆
[0156] 8a~8c、9a~9c、49a~49c 负载杆单体
[0157] 10~12 自由车轮
[0158] 13、14 台车间连结元件
[0159] 13a~14b 连结单元
[0160] 15、18 垂直轴
[0161] 16、19、47 水平支轴
[0162] 17、20 可动轴承构件
[0163] 17a、20a 连结孔
[0164] 21、22 导辊列
[0165] 21b、21c、22b、22c 中间位置辊
[0166] 21a、21d、22a、22d 端部位置辊
[0167] 23 直进路径用的槽形导轨
[0168] 24a、24b 直进路径用的车轮导轨
[0169] 25 水平弯转路径部用的圆弧形导轨
[0170] 26、26A、26B、51A、51B、53A、53B 摩擦驱动元件
[0171] 27 第一连结控制元件
[0172] 28 第二连结控制元件
[0173] 29 凸轮从动辊
[0174] 30 凸轮轨
[0175] 31 第二连结控制元件所追加的导轨
[0176] 32、33 导辊对
[0177] 34 凸轮从动辊下压用可动体
[0178] 36 滑动支撑部
[0179] 37 带状可动基板
[0180] 39 带状固定基板
[0181] 40 带状滑动支撑板
[0182] 42 定位用盖体构件
[0183] 48 带状凸轮板
[0184] 101 搬送用行走体
[0185] 102~104 台车
[0186] 105 左转水平弯转路径部
[0187] 106A~106D 直进路径部
[0188] 107 右转水平弯转路径部
[0189] 108、109 负载杆
[0190] 108a~108c、109a~109c 负载杆单体
[0191] 110、111 导辊列
[0192] 110a~110f、111a~111f 辊
[0193] 112、113 台车间连结元件
[0194] 112a~113b 负载杆单体
[0195] 114~116 自由车轮
[0196] 117a、117b、119a、119b 钩状连结件
[0197] 118a、118b、120a、120b 垂直轴
[0198] 121 钩状连结件的嵌合槽
[0199] 122L、122R 直进用导轨
[0200] 123L、123R 圆弧形导轨
[0201] 124、124A、124B 摩擦驱动元件
[0202] 126、129 控制用导轨
[0203] 127L、130R 第二直进用导轨
[0204] 128、131 连结控制元件
[0205] 201 搬送用行走体
[0206] 202~204 台车
[0207] 205、206 台车间连结元件
[0208] 207、208 负载杆
[0209] 209~214 棒状构件
[0210] 209a~214a 角管制本体
[0211] 209b、209c~214b、214c 端构件
[0212] 209d、211d、212d、214d 上侧轴承部
[0213] 210d、210e、213d、213e 下侧轴承部
[0214] 210f、210g、212e、214e 轴承构件
[0215] 212f、214f 缺口槽
[0216] 222 摩擦驱动元件
[0217] 226、227 下侧连杆
[0218] 226a~231d 垂直支轴
[0219] 228、229 上侧连杆
[0220] 232a~232d、233a~233d 辊
[0221] 234、235 左右二列的导辊列
[0222] 236、236L、236R 直进用导轨
[0223] 237、238 圆弧形导轨
[0224] 239、241、243 直进路径部
[0225] 240、242 水平弯转路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