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004707.8

文献号 : CN10821423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田维

申请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包括:抛光盘,包括第一子抛光盘及至少一个第二子抛光盘,每一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之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抛光盘转动的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连接;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抛光面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分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连接与分离,调节抛光盘的重量和抛光面面积,适用于不同强度的面板的抛光。

权利要求 :

1.一种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抛光盘,包括第一子抛光盘及至少一个第二子抛光盘,每一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之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抛光盘转动的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连接;

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抛光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分离;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周边;

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为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相邻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内侧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抛光盘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在所述第一状态时能够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外周,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抛光盘中,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三卡槽,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内侧边缘设置有第四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上与其抛光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抛光面上,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一所述第二子抛光盘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壁插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槽的外侧壁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第三卡槽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上与其抛光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四卡槽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抛光面上,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连接时,所述第三卡槽的外侧壁插接于所述第四卡槽内,所述第四卡槽的外侧壁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三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固定连接的传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运动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外部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具有间隙;

联动器,沿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壁上;

联动臂,所述联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臂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联动器连接或分离,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一侧的联动臂固定结构,所述联动臂的所述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联动臂固定结构上;

所述联动臂与所述联动器连接时,所述联动臂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随着所述联动器在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方向移动,以使得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器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卡接件,所述联动臂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件能够与所述联动臂上的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所述联动器能够与相应的联动臂连接,所述第一卡接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联动器与所述联动臂处于分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臂固定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外部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通槽,所述联动臂包括具有所述第二卡接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槽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壁上,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条形通槽靠近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一端时,所述联动臂连接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位于所述第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承载待抛光对象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承载台划分为多个承载区域的至少一个弹性块,所述承载区域具有用于承载待抛光对象的承载面,所述弹性块具有能够与所述抛光面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块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上升降的升降结构,所述弹性块上升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待抛光对象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方向上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弹性块独立升降的至少一个升降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块的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弹性块在所述卡槽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卡槽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十字形卡槽,所述十字形卡槽的中心点与所述承载台的中心点重合。

说明书 :

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由于其具有视角面积大、体积均匀小巧、低压微功耗、平板型结构、被动显示器、显示信息量大、易于彩色化、无电磁辐射以及长寿命的优点,液晶显示面板的涉及领域也在逐步拓展。随着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显示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0003] 随着市场轻薄化的发展趋势,显示面板在进行Cell工序(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形成合格的液晶屏的工艺过程)后也需要进行薄化处理,目前面板减薄是通过HF鼓泡(湿法脱硫鼓泡)的方式进行整体的薄化,这一方式有一个极大的弊端,会将原本面板上的划伤凹点等缺陷放大,从而极大的影响到外观品质。故需要在减薄工序之后增加抛光工序,将面板表面的缺陷进行一定程度的消除。
[0004] 当前的减薄工艺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要基本消除面板上的凹点划伤等外观不良,故抛光的压力和时间等关键参数都有较高要求,但是目前,抛光盘重量、尺寸单一,针对于强度较弱的面板来说很容易产生Polish Zara(抛光亮线)和封框胶脱离等不良,针对于强度较强的面板,抛光效果不佳,极大的影响了产品良率,这对于产品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来说设置了较大的障碍。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抛光装置,改善由于抛光盘型号单一,适用范围窄的问题。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装置,包括:
[0007] 抛光盘,包括第一子抛光盘及至少一个第二子抛光盘,每一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之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08]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抛光盘转动的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连接;
[0009] 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10]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抛光面处于同一平面;
[0011]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分离。
[0012]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周边。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为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相邻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内侧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卡接的第二卡槽,
[0014] 所述抛光盘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在所述第一状态时能够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外周,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抛光盘中,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三卡槽,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内侧边缘设置有第四卡槽。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上与其抛光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抛光面上,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一所述第二子抛光盘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壁插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二卡槽的外侧壁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0016] 所述第三卡槽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上与其抛光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四卡槽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抛光面上,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连接时,所述第三卡槽的外侧壁插接于所述第四卡槽内,所述第四卡槽的外侧壁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三卡槽内。
[0017]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固定连接的传动轴。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运动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0019] 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外部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具有间隙;
[0020] 联动器,沿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侧壁上;
[0021] 联动臂,所述联动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臂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联动器连接或分离,
[0022] 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一侧的联动臂固定结构,所述联动臂的所述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联动臂固定结构上,
[0023] 所述联动臂与所述联动器连接时,所述联动臂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随着所述联动器在所述第一管道的轴向方向移动,以使得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24]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器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卡接件,所述联动臂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件,
[0025] 所述第一卡接件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件能够与所述联动臂上的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所述联动器能够与相应的联动臂连接,
[0026] 所述第一卡接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联动器与所述联动臂处于分离状态。
[0027]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臂固定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外部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通槽,所述联动臂包括具有所述第二卡接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槽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壁上,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条形通槽靠近所述第一子抛光盘的一端时,所述联动臂连接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位于所述第一状态。
[0028]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承载待抛光对象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承载台划分为多个承载区域的至少一个弹性块,所述承载区域具有用于承载待抛光对象的承载面,所述弹性块具有能够与所述抛光面接触的接触面,
[0029] 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块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上升降的升降结构,所述弹性块上升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待抛光对象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方向上的厚度。
[0030]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弹性块独立升降的至少一个升降单元。
[0031]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块的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弹性块在所述卡槽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卡槽的深度。
[0032]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十字形卡槽,所述十字形卡槽的中心点与所述承载台的中心点重合。
[00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第一子抛光盘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的连接与分离,调节抛光盘的重量和抛光面面积,适用于不同强度的面板的抛光。

附图说明

[0034]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抛光盘与第二子抛光盘连接状态示意图;
[0035]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抛光盘与第二子抛光盘连接状态截面示意图;
[0036] 图3表示图1的仰视图;
[0037]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器与联动臂分离状态示意图;
[0038]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总联动器与联动臂连接状态示意图;
[0039]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子抛光盘与第二子抛光盘分离状态示意图;
[0040]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第二子抛光盘在联动器的带动下与第一子抛光盘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0041]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第二子抛光盘在联动器的带动下与第一子抛光盘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0042]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台结构示意图一;
[0043]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台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5]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抛光装置,包括:
[0046] 抛光盘,包括第一子抛光盘1及至少一个第二子抛光盘2,每一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之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47]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转动的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连接;
[0048] 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49]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抛光面处于同一平面;
[0050]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分离。
[0051] 液晶显示面板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克重直接影响到PS(隔垫物)对阵列基板一侧配向膜的划伤影响程度。克重越大,PS对配向膜的压力越大,加之抛光过程中抛光盘旋转带来的外力使得PS和配向膜形成相对滑动,则阵列基板一侧配向膜越容易被划伤产生配向膜碎屑,碎屑随着液晶的流动进入显示区域影响液晶的偏转从而形成亮点。但克重并不是越小越好,克重太小起不到抛光作用,面板表面的缺陷很难被消除。K=[M1+M2+(πd2/4×P×106/10)]/S/n
[0052] K——单位面积克重,单位g/cm2
[0053] M1——抛光盘重量,单位Kg
[0054] M2——气缸重量,单位Kg
[0055] d——气缸直径,单位m
[0056] P——抛光压力,单位Mpa
[0057] S——显示面板的面积,单位cm2
[0058] n——显示面板的数量,单位ea
[0059]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减小单位面积克重的方法有以下几点:①抛光盘的重量(影响因素最大,传统抛光设备抛光盘固定,无法更换);②抛光面积(传统抛光设备中由显示面板的面积和数量决定);③抛光压力(起到微调的作用,设备决定压力的变更范围有限)[0060] 本实施例中,抛光盘包括第一子抛光盘1和至少一个第二子抛光盘2,第二子抛光盘2与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之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连接时,抛光盘进行抛光的部分的重量为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和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连接的第二子抛光盘2的重量之和,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全部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分离时,抛光盘进行抛光的部分的重量为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重量,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之间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设置使得抛光盘进行抛光的部分的抛光面面积和重量能够机动性的控制,待抛光对象所承受的盘重处于一个可调范围,不仅仅能够对应各种强度的显示面板,还能对应各类尺寸的显示面板以及对应各种显示面板的数量。相比较传统抛光盘固定单一的盘重,本实施例抛光装置有更丰富的选择性,更容易找出最优的抛光条件(抛光压力、抛光时间等抛光条件),增强抛光效果,提高抛光效率。
[006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待抛光对象以显示面板为例对抛光装置的特征和原理进行具体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0062] 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和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具体结构形式以及具体连接关系均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即可,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周边。
[006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四周边缘设置有第一卡槽11,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为环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相邻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内侧边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1相卡接的第二卡槽21,
[0064] 所述抛光盘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在所述第一状态时能够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外周,且相邻的两个第二子抛光盘2中,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三卡槽22,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一侧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内侧边缘设置有第四卡槽
23。
[0065] 所述第一卡槽11和所述第二卡槽21的设置,使得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连接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且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抛光面和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抛光面在同一平面上同时以对待抛光对象进行抛光,所述第一卡槽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所述第二卡槽2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槽11相对应。
[0066] 所述第一卡槽11和所述第二卡槽2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将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抛光面和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抛光面在同一平面上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11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上与其抛光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卡槽21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抛光面上,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一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槽11的外侧壁插接于所述第二卡槽21内,所述第二卡槽21的外侧壁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槽11内;
[0067] 所述第一卡槽11和所述第二卡槽2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将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连接,且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抛光面和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抛光面在同一平面上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槽22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上与其抛光面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四卡槽23设置于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抛光面上,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连接时,所述第三卡槽22的外侧壁插接于所述第四卡槽23内,所述第四卡槽23的外侧壁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三卡槽22内。
[0068]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有多种,只要实现控制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转动以对待抛光对象进行抛光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固定连接的传动轴4。
[0069] 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为所述传动轴4提供动力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可以为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传动轴4带动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转动以对待抛光对象进行抛光。
[0070]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可以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沿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运动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沿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运动的控制单元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0071] 套设于所述传动轴4外部的第一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5与所述传动轴4之间具有间隙;
[0072] 联动器7,沿所述第一管道5的轴向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的外侧壁上;
[0073] 联动臂3,所述联动臂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臂3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联动器7连接或分离,
[0074] 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一侧的联动臂3固定结构,所述联动臂3的所述另一端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联动臂3固定结构上;
[0075] 所述联动臂3与所述联动器7连接时,所述联动臂3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随着所述联动器7在所述第一管道5的轴向方向移动,以使得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0076] 所述第一管道5与所述传动轴4之间具有间隙,即所述第一管道5相对于所述传动轴4是静止的,所述联动器7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内壁上的轨道、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上,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为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为链条式轨道,所述联动器7通过其上的齿轮与所述链条式轨道连接,链条式轨道外接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链条式轨道可以在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连接于所述链条式轨道上的所述联动器7在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方向运动。
[0077] 所述联动器7与所述轨道的连接方式、以及轨道的具体结构形式均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联动器7可以沿着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方向移动,例如,所述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道5固定不动,所述联动器7与电机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联动器7沿着轨道移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0078] 所述联动器7与所述联动臂3连接,可以带动相应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在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分离,即使得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0079] 所述联动臂3与所述联动器7连接,所述联动臂3必然在所述联动器7的带动下同步运动,但是,所述联动臂3与所述联动器7处于分离状态时,也可以在所述联动器7的间接带动下与所述联动器7同步运动:每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每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具有能够与所述联动器7连接或分离的所述联动臂3,但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周边,在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为至少2个时,至少2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周边,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之间在连接时均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联动器7与一个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的所述联动臂3连接时,该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以及位于该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远离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一侧的所有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都会随着所述联动器7在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方向上移动,即使位于该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远离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一侧的、所有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与所述联动器7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即处于所述第二状态;而位于该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与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之间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则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如图6至图8所示。
[0080] 所述联动器7与所述联动臂3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所述联动器7与所述联动臂3之间可以在连接状态、分离状态之间转换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器7上设置有可伸缩的第一卡接件71,所述联动臂3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件71配合卡接的第二卡接件,
[0081] 所述第一卡接件71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第一卡接件71能够与所述联动臂3上的所述第二卡接件卡接,所述联动器7能够与相应的联动臂3连接,如图5所示[0082] 所述第一卡接件71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联动器7与所述联动臂3处于分离状态,如图4所示。
[0083] 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臂3固定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5外部的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上设置有沿所述传动轴4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条形通槽,所述联动臂3包括具有所述第二卡接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通槽位于所述第二管道6的内壁上,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条形通槽靠近所述第一子抛光盘1的一端时,所述联动臂3连接的所述第二子抛光盘2位于所述第一状态。
[0084] 所述第二管道6用于限位固定所述联动臂3,所述第二管道6与所述第一管道5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提供所述联动器7与所述联动臂3在连接与分离状态之间转换的空间。
[0085] 本实施例中,抛光装置还包括用于承载待抛光对象的承载台8,所述承载台8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承载台8划分为多个承载区域的至少一个弹性块9,所述承载区域具有用于承载待抛光对象的承载面,所述弹性块9具有能够与所述抛光面接触的接触面,[0086] 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块9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上升降的升降结构,所述弹性块9上升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承载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待抛光对象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方向上的厚度。
[0087] 优选的,所述弹性块9上升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接触面与待抛光对象的待抛光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抛光过程中,所述接触面与所述抛光盘的所述抛光面接触,即抛光面积为所述弹性块9的所述接触面与待抛光对象的待抛光面的面积的总和,增大了抛光面积,减少了单位面积内的抛光盘的克重。
[0088] 且所述弹性块9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在抛光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待抛光对象的破损。
[0089] 且待抛光对象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块9之间,弹性块9对于待抛光对象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待抛光对象放置于所述承载台8上,待抛光对象与所述弹性块9是接触的,防止在抛光过程中,防止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发生相对滑动导致封框胶脱离的不良的发生(待抛光对象为显示面板)。
[0090]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弹性块9独立升降的至少一个升降单元。
[0091] 通过升降单元的设置可以根据待抛光对象的厚度调整所述弹性块9的升降位置,且可以根据待抛光对象的强度不同调节在抛光过程中与所述抛光盘的抛光面接触的所述弹性块9的数量,即调节抛光面积的大小。
[0092] 所述升降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与所述弹性块9连接的升降气缸,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所述弹性块9的升降。
[0093]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8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块9的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弹性块9在所述卡槽深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卡槽的深度。
[0094] 可以根据待抛光对象的面积,调整能够与所述抛光盘的抛光面接触的所述弹性块9的数量,为了在相应的所述弹性块9不工作时,不影响待抛光对象的承载、从而避免对抛光效果的影响,所述弹性块9全部容纳于所述卡槽内。
[0095]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8上设置有十字形卡槽,所述十字形卡槽的中心点与所述承载台8的中心点重合,但并不以此为限。
[0096] 所述十字形卡槽内设置了三个所述弹性块9,一个贯穿所述承载台8的长弹性块9,以位于该条形弹性块9两侧的两个短弹性块9,所述承载台8上承载了四个待抛光显示面板10,但并不以此为限。
[0097]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台8上的所述承载区域设置有吸附孔,用于吸附固定待抛光显示面板10,还可以清理所述承载台8上的玻璃碎屑等异物,让面板处于完全平坦的状态以及防止面板被划伤。
[0098]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