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186308.8

文献号 : CN10829835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陆德昌

申请人 : 佛山市南海区德昌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包括有上下相对的封尾机构和挤压机构,其中,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将卷筒向封尾机构挤压形成凸出部,所述封尾机构用于压合受挤压的卷筒外周面形成压合部,还包括用于阻挡或避让滚动至封尾机构处卷筒的定位机构,其中,通过所述定位机构的阻挡作用以使卷筒准确停于封尾机构所对应的工位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的避让作用以避开卷筒滚动输送路径。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包括有上下相对的封尾机构(1)和挤压机构(4),其中,所述挤压机构(4)用于将卷筒(A)向封尾机构(1)挤压形成凸出部(C),所述封尾机构用于压合受挤压的卷筒(A)外周面形成压合部(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阻挡或避让滚动至封尾机构(1)处卷筒(A)的定位机构(2),其中,通过所述定位机构(2)的阻挡作用以使卷筒(A)准确停于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工位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2)的避让作用以避开卷筒(A)滚动输送路径;还包括设在定位机构(2)上游的夹扶机构(3),所述夹扶机构(3)用于避让卷筒(A)或顶压经定位机构(2)阻挡而停于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A),其中,随夹扶机构(3)顶压卷筒(A)从而使所述卷筒(A)受夹扶机构(3)和定位机构(2)相配合夹压向封尾机构(1)形变,以供封尾机构(1)对卷筒(A)外周面进行封尾压合动作;所述挤压机构(4)可往复动作,其中,随所述挤压机构(4)往复动作以调节挤压机构(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值;随所述挤压机构(4)往复动作以挤压受夹扶机构(3)和定位机构(2)相配合夹压的卷筒(A),从而使卷筒(A)在挤压机构(4)、夹扶机构(3)以及定位机构(2)的共同作用下朝封尾机构(1)变形形成凸出部(C),以供封尾机构(1)对卷筒(A)凸出部(D)进行封尾压合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可往复摆动的第一定位挡板(21),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第一定位挡板(21)往复摆动的旋转驱动单元(23),以便于第一定位挡板(21)阻挡或避让卷筒(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扶机构(3)包括可往复摆动的夹扶挡板(31),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夹扶挡板(31)往复摆动的旋转驱动单元(23),以便于夹扶挡板(31)顶压或避让卷筒(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往复移动的第一压板(41),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第一压板(41)朝封尾机构(1)往复移动的伸缩驱动单元(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有与封尾机构(1)上下相对设置的输送带(43),其中,还配置有用于驱动输送带(43)向封尾机构(1)往复移动的纵向驱动单元(4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4)包括可往复移动的第二压板(47),且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有与第二压板(47)呈“L”字形相连接的第二定位挡板(24),其中,还配置有同步驱动所述第二压板(47)和第二定位挡板(24)向封尾机构(1)往复移动的伸缩驱动单元(42)。

说明书 :

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纸卷封尾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纸卷封尾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在纸卷收卷后采用粘合剂(如胶水等)涂抹于纸卷末端实现黏合封尾,而采用这种胶合封尾的方式存在有用胶量大、不环保以及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无胶封尾装置对纸卷进行机械式夹合封尾,如本申请人所申请的一种卷筒无胶封尾装置(公告号CN1065866B),通过封尾夹模对卷筒外周面进行压合形成压合部,并且在压合卷筒前先通过挤压卷筒使卷筒在封尾夹模开口处形成凸出部,采用这种方式以保障无胶封尾工艺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卷筒卷径不稳定和卷径有锥形(俗称大小头)等现象使卷筒输送至封尾机构工位对应的位置时,会出现前后移位或轴向交叉偏斜等问题,导致卷筒无法准确停止在封尾夹模所对应的工位进行压合,造成封尾效果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出现封尾夹模压合不到位,甚至封尾夹模空压的问题;另外,在针对部分卷筒本体松软进行封尾压合时,在挤压装置挤压该种卷筒时,由于该种卷筒本体松软导致中心支撑力不足,则卷筒会出现横向椭圆变形,从而使得卷筒在封尾夹模开口处所形成的凸出部达不到封尾要求,甚至没有形成凸出部而导致封尾夹模无法对卷筒压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用于解决现有卷筒本体松软、卷径不稳定、卷径大细头以及输送过程中前后移位或偏移等问题而导致封尾压合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提出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包括有上下相对的封尾机构和挤压机构,其中,所述挤压机构用于将卷筒向封尾机构挤压形成凸出部,所述封尾机构用于压合受挤压的卷筒外周面形成压合部,还包括用于阻挡或避让滚动至封尾机构处卷筒的定位机构,其中,通过所述定位机构的阻挡作用以使卷筒准确停于封尾机构所对应的工位处;通过所述定位机构的避让作用以避开卷筒滚动输送路径。
[0005] 进一步,还包括设在定位机构上游的夹扶机构,所述夹扶机构用于避让卷筒或顶压经定位机构阻挡而停于封尾机构处的卷筒,其中,随夹扶机构顶压卷筒从而使所述卷筒受夹扶机构和定位机构相配合夹压向封尾机构形变,以供封尾机构对卷筒外周面进行封尾压合动作。
[0006]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可往复动作,其中,随所述挤压机构往复动作以调节挤压机构与封尾机构之间的间距值。由于传统的挤压机构为恒定不动的方式,挤压机构与封尾机构间的间距值不变,故在权利要求书并未加入相关权利说明
[0007] 进一步,随所述挤压机构往复动作以挤压受夹扶机构和定位机构相配合夹压的卷筒,从而使卷筒在挤压机构、夹扶机构以及定位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朝封尾机构变形形成凸出部,以供封尾机构对卷筒凸出部进行封尾压合动作。
[0008]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可往复摆动的第一定位挡板,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第一定位挡板往复摆动的旋转驱动单元,以便于第一定位挡板阻挡或避让卷筒。
[0009] 进一步,所述夹扶机构包括可往复摆动的夹扶挡板,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夹扶挡板往复摆动的旋转驱动单元,以便于夹扶挡板顶压或避让卷筒。
[0010]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往复移动的第一压板,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第一压板朝封尾机构往复移动的伸缩驱动单元。
[0011]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有与封尾机构上下相对设置的输送带,其中,还配置有用于驱动输送带向封尾机构往复移动的纵向驱动单元。
[0012] 进一步,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可往复移动的第二压板,且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与第二压板呈“L”字形相连接的第二定位挡板,其中,还配置有同步驱动所述第二压板和第二定位挡板向封尾机构往复移动的伸缩驱动单元。
[0013]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定位机构对卷筒起到阻挡定位作用,确保卷筒能够准确停于封尾机构所对应的工位处,解决卷筒在滚动输送的过程出现移位的问题;利用夹扶机构和定位机构相配合夹压卷筒形变;利用挤压机构向封尾机构方向挤压卷筒,从而使得卷筒在封尾机构处能够形成可供封尾压合的凸出部,通过本申请的封尾装置,有效解决了封尾效果不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卷筒封尾的效率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实施例一的卷筒滚动至封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实施例一的定位机构阻挡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实施例一的封尾装置夹压及挤压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B。
[0018] 图5为实施例一的封尾装置复位避让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实施例一的定位机构、夹扶机构和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为实施例一的封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8为实施例一的封尾机构封尾压合完成的示意图。
[0022] 图9为实施例二的卷筒滚动至封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0为实施例二的定位机构阻挡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1为实施例二的封尾装置夹压及挤压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2为实施例二的封尾装置复位避让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3为实施例二的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4为实施例三的卷筒滚动至封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5为实施例三的定位机构阻挡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6为实施例三的封尾装置夹压及挤压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7为实施例三的封尾装置复位避让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8为实施例三的定位机构和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9为实施例三的另一方式的封尾装置的示意图。
[0033] 图20为实施例三的另一种方式的定位机构和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其中,1-封尾机构,11-第一夹模,12-第二夹模,2-定位机构,21-第一定位挡板,22-定位连接臂,23-旋转驱动单元,24-第二定位挡板,3-夹扶机构,31-夹扶挡板,32-夹扶连接臂,4-挤压机构,41-压板,42-伸缩驱动单元,43-输送带,44-主动轮,45-传动链条,46-纵向驱动单元,47-第二压板,A-卷筒,C-凸出部,D-压合部,E-开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6] 实施例一:
[0037] 参见附图1至附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包括有上下相对的封尾机构1和挤压机构4,其中,所述挤压机构4用于将卷筒A向封尾机构1挤压形成凸出部C,所述封尾机构用于压合受挤压的卷筒A外周面形成压合部D;本申请的挤压机构4位于封尾机构1上方,由于利用挤压机构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小于卷筒A的直径以形成对卷筒A的压力,而卷筒A在其压力作用下会向封尾机构1开口处E挤压,从而封尾机构1开口处E形成有凸出部C,但是此类不可调的挤压机构4在针对卷径不稳定的卷筒A时,存在有卷筒A受力呈横向椭圆变形,而无法在封尾机构1出形成凸出部C的情况。
[0038] 其次,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施例的封尾机构1进行理解,本申请的封尾机构1可采用如本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1720035430.6,一种可适应多卷径规格的封卷尾机构,也可以采用本申请人所申请的中国专利CN107720367A,一种单边压合的卷筒无胶封尾装置中的封尾机构,甚至可采用如中国专利CN201620819499.3,高效的纸卷封口装置中所公开的由两个压块1、2和两个气缸3、4构成的夹具结构,在本申请中不限定封尾机构1的具体结构,但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方案的理解,本实施例的封尾机构1由第一夹模11、第二夹模12和驱动单元(图中未示组成),驱动单元带动第一夹模11和第二夹模12对向移动以实现第一夹模11和第二夹模12相互开合,驱动单元可为气缸,通过闭合第一夹模11和第二夹模12在卷筒A的外圆周面形成压合部D。
[0039]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阻挡或避让滚动至封尾机构1处卷筒A的定位机构2,首先,通过定位机构2的阻挡作用以使卷筒A准确停于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工位处(在本实施例中,所对应的工位为封尾机构1的开口处E),利用定位机构2达到阻挡定位的效果;待卷筒A完全停止于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工位处时,封尾机构1动作,对受到挤压机构4挤压的卷筒进行压合封尾(本实施例为第一夹模11和第二夹模12闭合在卷筒A外周面形成压合部D);其次,通过定位机构2的避让作用以避开卷筒A滚动输送路径,便于卷筒A在完成封尾操作后滚离封尾机构1输送至下游工位,此时,定位机构2达到避让的效果。
[0040] 为了便于对定位机构2的理解,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2为可往复摆动的第一定位挡板21,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第一定位挡板21往复摆动的旋转驱动单元23(可采用电机作为旋转驱动单元23,其中,电机作为常规技术在本申请中不再对其原理进行赘述),以便于第一定位挡板21阻挡或避让卷筒A,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有的定位连接臂22两端分别与第一定位挡板21和旋转驱动单元23输出端相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旋转驱动单元23转动经定位连接臂22带动第一定位挡板21往复摆动,进而实现第一定位挡板21的阻挡作用和避让作用,即,当第一定位挡板21随旋转驱动单元23转动下摆至预设定的位置时,此时的第一定位挡板21处于封尾机构1下游附近且阻挡卷筒A滚动路径,从而对卷筒A起到阻挡定位的效果,使得卷筒A能够准确滚动至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工位处。当第一定位挡板21随旋转驱动单元23转动上摆至预设定的位置时,此时的第一定位挡板21避让卷筒A滚动输送路径,不再对卷筒A阻挡,从而使卷筒A能够在封尾机构1完成封尾动作后继续滚动输送至下游工位。采用这样的方式,有效解决卷筒输送过程中出现前后移位及轴向偏移等问题而导致卷筒无法准确停止在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位置处,进而确保封尾效果的稳定性及精确性;本申请的第一定位挡板21工作包括但不限定如上述的摆动实现对卷筒A的阻挡和避让作用,还可以是其它衍生的方式,如采用旋转第一定位挡板21的方式,同样也能实现对卷筒A阻挡和避让作用。
[0041]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利用定位机构2的定位作用以实现卷筒A能够准确到达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工位处时,为了进一步便于封尾机构1对卷筒A进行封尾动作,还包括有设在定位机构2上游的夹扶机构3,其中,夹扶机构3用于避让卷筒A或顶压经定位机构2阻挡而停于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A,随夹扶机构3顶压卷筒A从而使所述卷筒A受夹扶机构3和定位机构2相配合夹压向封尾机构1形变,以供封尾机构1对卷筒A外周面进行封尾压合动作;本实施例的夹扶机构3和定位机构2分别位于封尾机构1上方两侧,从而使停于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A在夹压作用下呈纵向方向形变,同时,由于挤压机构4的存在,从而使卷筒A在纵向一侧受到挤压机构4(此时的挤压机构4可为传统的不可调方式,也可如本实施例下文所公开的可调式的挤压机构4)的限制,卷筒A则会向封尾机构1的开口处E进行变形形成凸出部C,最终利封尾机构1对凸出部C进行压合形成压合部D,完成封尾动作,采用这种方式,既保证了每个卷筒A都准确停于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工位处,避免出现卷筒A移位而导致封尾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也保证卷筒A能够在封尾机构1开口处E形成供封尾压合的凸出部C,进一步提升封尾稳定性。
[0042] 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的夹扶机构3的理解,本实施例的夹扶机构3为可往复摆动的夹扶挡板31,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夹扶挡板31往复摆动的旋转驱动单元23(可采用电机作为旋转驱动单元23,其中,电机作为常规技术在本申请中不再对其原理进行赘述),以便于夹扶挡板31顶压或避让卷筒A;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有的夹扶连接32两端分别与夹扶挡板31和旋转驱动单元23相传动连接,从而通过旋转驱动单元23的转动经夹扶连接臂32带动夹扶挡板31往复摆动,即,当夹扶挡板31随旋转驱动单元23转动下摆至预设定的位置时,此时的夹扶挡板31处于封尾机构1上游附近,并且夹扶挡板31会对停于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A侧面施加压力,从而夹扶挡板31与第一定位挡板21相配合形成对卷筒A的夹压效果,从而使卷筒A在纵向变形,最终达到便于封尾机构1对卷筒A外周面进行压合封尾的效果;另外,当夹扶挡板31随旋转驱动单元23转动上摆至预设定的位置时,此时的夹压挡板完全避开卷筒A的滚动输送路径,不会影响到下一个卷筒A滚动输送至封尾机构,以便于下一个卷筒A能够顺利滚动至封尾机构1处进行相应的封尾压合。
[0043] 通过上述说明,利用本实施例的定位机构2的对卷筒A的阻挡定位作用,以及通过定位机构2和夹扶机构3相配合对卷筒夹压,从而使卷筒A实现纵向变形以达到便于封尾压合的效果。
[0044] 为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便于封尾机构1进行封尾动作以及更进一步提升封尾效果,还设置有可往复动作的挤压机构4,随挤压机构4往复移动以调节挤压机构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值,即,利用间距值的变化使挤压机构4对卷筒A的挤压力也随之变化,即,当挤压机构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值增大,卷筒A受到挤压机构4的压力则减小;反之,当挤压机构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值减小,卷筒A受到挤压机构4的压力则增大;利用动态间距控制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卷筒A卷径不稳定以及卷筒本体松软的问题,确保卷筒A能够在封尾机构1开口处E形成足够封尾压合的凸出部C。
[0045] 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的挤压机构4的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挤压机构4包括往复移动的第一压板41,其中,还配置有带动所述第一压板41朝封尾机构1往复移动的伸缩驱动单元42(可为气缸,由于气缸等伸缩元件作为本领域中常规技术,在本申请中不再对其原理进行赘述);第一压板41与伸缩驱动单元42伸缩端相传动连接,通过伸缩驱动单元42驱动压板41向封尾机构1往复移动,即,当压板41朝封尾机构1方向移动时,压板41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对停于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A的压力增大,进而确保卷筒A在封尾机构1开口处E形成凸出部C;当压板41朝封尾机构1反向移动时,压板41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对停于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A的压力减小,(压板41可移动至完全不与卷筒A接触的位置,不再挤压卷筒A),与之同时,定位机构2复位避让卷筒A,以便于卷筒A滚动输送至下游工位。其次,当采用了上述的动态间距调节的挤压机构4时,在本实施例中,随所述挤压机构
4往复动作以挤压受夹扶机构3和定位机构2相配合夹压的卷筒A,从而使卷筒A在挤压机构
4、夹扶机构3以及定位机构2的共同作用下朝封尾机构1变形形成凸出部C,以供封尾机构1对卷筒A凸出部进行封尾压合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避免卷筒A本体松软、卷径不稳定等问题而导致封尾效果不佳的情况,确保了卷筒A经封尾压合后所形成的压合部D的稳定性。
[0046] 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方案的理解,现对本实施例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的封尾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7] 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用纸纸卷封尾装置的封尾方案,包括有以下步骤:
[0048] 参见附图1所示,S1.待卷筒A滚动至封尾机构1之前,预先将定位机构2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2移动至封尾机构1斜上方附近位置),以等待卷筒A与定位机构2相抵触。(或卷筒A到达封尾机构1开口处E上方,同时定位机构2同时移动到达预设的位置处);
[0049] 参见附图2所示,S2.待卷筒A与定位机构2相抵触且利用定位机构2阻挡定位作用,从而使卷筒A准确停于封尾机构1所对应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此时的卷筒A准确停于封尾机构1的开口处E);
[0050] 参见附图3所示,S3.待卷筒A完全停止到位后,通过夹扶机构3动作顶压封尾机构1处的卷筒A以对卷筒A侧面施加压力,从而使得卷筒A在夹扶机构3和定位机构2相配合夹压下发生纵向形变;
[0051] 参见附图3所示,S4.当卷筒A受到夹压形变时,挤压机构4动作向封尾机构1挤压卷筒A(在本实施例中,挤压机构4挤压卷筒A的上方),从而使卷筒A在挤压机构4、夹扶机构3和定位机构2共同作用下向封尾机构1形变以形成有凸出部C;
[0052] S5.待卷筒A外周面形成有凸出部C时,封尾机构1对卷筒A的凸出部C进行封尾压合形成压合部D,最终完成对卷筒A封尾处理。
[0053] 另外,参见附图5所示,当卷筒A封尾完成后,挤压机构4复位逐渐减小对卷筒A的压力(甚至不再与卷筒A相接触,只需满足卷筒A能够顺利滚离封尾机构1便可),同时,定位机构2和夹扶机构3复位避让卷筒A滚动路径,从而便于封尾完成后的卷筒A滚动输送至下游工位以及下一组卷筒A滚动输送至封尾机构1。
[0054] 实施例二:
[0055] 参见附图9至附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比较其区别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挤压机构4包括有与封尾机构1上下相对布置的输送带43、主动轮44以及驱动主动轮44纵向往复移动的纵向驱动单元46,利用输送带43为卷筒A滚动提供动力从而在输送带43的带动下滚动至封尾机构1或滚离封尾机构1,待定位机构2和夹扶机构3配合夹压卷筒A时,纵向驱动单元46带动主动轮44朝封尾机构1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主动轮44可设于封尾机构1正上方直接对卷筒A进行挤压,因主动轮44具有一定刚性从而在缩小输送带43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的同时,能够更好挤压卷筒A朝封尾机构1开口形变,但是也可通过主动轮
44带动输送带43移动以缩小输送带43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同样也能达到对卷筒A的挤压效果),从而缩小输送带43(或主动轮4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使输送带43(或主动轮
44)对卷筒A上方所施加的压力增大,从而挤压卷筒A朝封尾机构1开口处E形变形成有凸出部C,以便于封尾机构1进行封尾压合动作;其次,待卷筒A封尾完成后,纵向驱动单元46带动主动轮44反向移动,从而增大输送带43(或主动轮4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使输送带43(或主动轮44)对卷筒A上方施加压力减小,与之同时,定位机构2和夹扶机构3复位避让卷筒A滚动路径,从而便于封尾完成后的卷筒A滚动输送至下游工位以及下一组卷筒A滚动输送至封尾机构1。
[0056] 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的挤压机构4的理解,本实施例的纵向驱动单元46由偏心轮(本实施例的偏心轮可由电机驱动其转动,电机图中未示)及传动链条45(在本实施例中,还可采用衍生的传动方式,如采用传动连杆)组成,其中,传动链条45分别与偏心轮和主动轮44相配合连接,通过转动偏心轮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链条45(或传动连杆)带动主动轮44沿纵向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输送带43(或主动轮44)与封尾机构1之间的间距大小调节。
[0057] 实施例三:
[0058] 参见附图14至附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比较其区别特征在于:挤压机构4包括可往复移动的第二压板47,且定位机构2包括有与第二压板47呈“L”字形相连接的第二定位挡板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板47呈横向布置,第二定位压板24呈纵向布置且位于封尾机构1下游的斜上方处;其次,还配置有同步驱动第二压板47和第二定位挡板24向封尾机构1往复移动的伸缩驱动单元42,通过伸缩驱动单元42的伸缩作用以带动压板41和第二定位挡板24往复移动,即,在伸缩驱动单元42的带动下,第二定位挡板24阻挡或避让卷筒A,同时,随着伸缩单元42继续带动下,会使压板41挤压受定位机构2和夹扶机构3配合夹压的卷筒A。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的理解,第二定位挡板24在伸缩驱动单元42的带动下预先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处,以阻挡卷筒A滚动路径,待卷筒A滚动至封尾机构1处时,利用第二定位挡板24的阻挡定位作用,从而使卷筒A能够准确停于封尾机构1的开口处E,再配合夹扶机构3的夹压使卷筒A纵向形变,此时,伸缩驱动单元42继续带动压板41朝封尾机构1移动,以使压板41挤压卷筒A在封尾机构1开口形成凸出部C,以便于封尾机构1对卷筒A进行封尾压合动作;待封尾完成后,伸缩驱动单元42可同时带动压板41及第二定位垫板复位,与之同时,夹扶机构3也复位避让卷筒A的滚动输送路径,从而便于封尾完成后的卷筒A滚动输送至下游工位以及下一组卷筒A滚动输送至封尾机构1。
[0059] 另外,由于卷筒具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尺寸,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生产所采用的上述定位机构2、夹扶机构3和挤压机构4的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卷筒A的卷径规格,从而对各个机构的位置关系(纵向位置和横向位置)作出相适应的调整,以确保能够适应所生产的卷筒A规格,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而作出相适应的位置布置,在本申请中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0060] 如附图19和附图20所示,实施例三的衍生方案还包括有:第二压板47和第二定位挡板24分别由两个相对立的伸缩驱动单元42进行驱动,以实现在纵向往复移动。本申请的挤压机构4及定位机构2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其它具有相同技术效果的衍生方案。
[0061]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