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439153.4

文献号 : CN10834329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奕名曹怡鹏叶琦王飞

申请人 : 宁波工程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的纵向间隔设置的多组驱动机构、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旋转基板、固定设置在旋转基板两端的交接卡爪和由所述交接卡爪固定和输送的车辆停放篮。本发明通过较小体积的装置,实现了车辆的多层停放和层与层之间的交接,此外,本机构交接结构的卡爪不需要任何控制手段,采用纯机械结构完成,降低了故障率,可以大力推广,社会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 :

1.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1)的纵向间隔设置的多组驱动机构(2)、由所述驱动机构(2)驱动的旋转基板(3)、固定设置在旋转基板两端的交接卡爪(4)和由所述交接卡爪固定和输送的车辆停放篮(5),所述交接卡爪(4)包括底板(4a)和盖设在所述底板(4a)上的盖板(4b),在所述底板(4a)上转动设置有一双齿棘轮(40),在所述双齿棘轮(40)上设置有销(40a),还包括一活动板(41),所述活动板(41)上设置有与所述销(40a)配合的滑槽(41a),所述交接卡爪( 4) 包括卡口,所述销( 40a) 和所述滑槽( 41a) 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以使得所述双齿棘轮( 40) 在转动时,所述活动板( 41) 的一端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卡口( 200) ;在所述双齿棘轮(40)上开设有线槽,柔性绳(42)绕过双齿棘轮的线槽,在所述柔性绳(42)上设置有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双齿棘轮(40)中的一个棘齿顶靠,所述双齿棘轮(40)的一侧设置有滑轮(44),所述柔性绳(42)通过所述滑轮(44),所述柔性绳(42)的一端设置有拉簧(43),所述柔性绳(4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触发推板(45),所述触发推板(45)在底板上的滑槽中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弹性销(100),所述弹性销(100)和所述双齿棘轮(40)中的另一个棘齿顶靠以用于充当制退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停放篮(5)包括底板(50)和两组拉杆(51),两组拉杆(51)间隔设置,且拉杆(51)的一端和底板连接,拉杆(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横梁(52),一主轴(53)穿过两个横梁(52),在所述主轴(53)的两端设置与交接卡爪(4)卡口配合的轴端(54),所述轴端(54)和主轴(5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支承以使得轴端(54)能够绕主轴自由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51)与底板(50)垂线有一定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接卡爪(4)的端部弹性偏置有预活动块(4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卡爪(4)包括两个压簧(47),两个所述压簧(47)顶靠所述预活动块(4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绳(42)绕过所述双齿棘轮(40)的角度为180度。

说明书 :

立体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停车装置技术领域,更加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多层停车空间的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汽车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以及个人购车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私人汽车将大规模的进入家庭,给城市小区的停车问题带来了很大压力。停车设施作为机动车停放的空问题,在改善消防通道、绿化品质和小区整体环境的同时,其建设状况与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治堵几年来,“缓解停车难”一直是各级政府、治堵办和相关部门工作中的重点。由于大多老旧小区建成时间较早,社区道路狭窄、停车位缺乏,车辆一般停在附近马路旁,但由于马路宽度不到5米,晚高峰时车辆集中停放,很容易造成拥堵,诸多问题,让很多居民烦恼。因此制造新型、实用、占地面积小的停车装置,已经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0004]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的纵向间隔设置的多组驱动机构、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的旋转基板、固定设置在旋转基板两端的交接卡爪和由所述交接卡爪固定和输送的车辆停放篮,所述交接卡爪包括底板和盖设在所述底板上的盖板,在所述底板上转动设置有一双齿棘轮,在所述双齿棘轮上设置有销,还包括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销配合的滑槽,在所述双齿棘轮上开设有线槽,柔性绳绕过棘轮的线槽,在所述柔性绳上设置有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双齿棘轮中的一个棘齿顶靠,所述双齿棘轮的一侧设置有滑轮,所述柔性绳通过所述滑轮,所述柔性绳的一端设置有拉簧,所述柔性绳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触发推板,所述触发推板在底板上的滑槽中滑动设置。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弹性销,所述弹性销和所述双齿棘轮中的另一个棘齿顶靠以用于充当制退器。
[000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辆停放篮包括底板和两组拉杆,两组拉杆间隔设置,且拉杆的一端和底板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横梁,一主轴穿过两个横梁,在所述主轴的两端设置与交接卡爪卡口配合的轴端,所述轴端和主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支承以使得轴端能够绕主轴自由转动。
[000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杆与底板垂线有一定角度。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交接卡爪的端部弹性偏置有预活动块。
[0009]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交接卡爪包括两个压簧,两个所述压簧顶靠所述预活动块。
[001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绳绕过所述双齿棘轮的角度为180度。
[001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8”字循环运动模式:相较于传统的水平循环停车模式和垂直循环停车模式来说,“8”字循环运动模式一次只需要让装置内的其中两个相邻车位进行位置变换。在停车、取车所需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避免了传统循环模式每次运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缺点,降低了装置的材料强度、硬度要求及电机的载荷和最大功率要求,从而节约了成本。且该运动模式可以实现使多层车辆在更小空间内自由变换位置,从而实现体积小,停车多的功能;2)利用交接卡爪进行位置变换:交接卡爪使用纯机械控制。巧妙地将其功能与“8”字循环运动模式的特点相结合,在每次运动接近结束时,需要相互交接的卡爪轨迹重合,两个卡爪之间互相触发开关,改变各自卡爪中活动板的位置状态。由于卡爪中活动板的位置状态只有上和下,所以卡爪的状态只有张开与闭合,不需要任何控制手段,只需依靠自身特性即可完成交接的控制,方便快捷,且由于不需要任何电控装置,节约了成本也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示意图。
[0014] 图3为车辆停放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旋转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交接卡爪的分解示意图。
[0017] 图6为交接卡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7为交接卡爪的原理示意图。
[0019] 图8为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8,立体停车装置,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的纵向间隔设置有三组驱动机构2,在所述驱动机构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旋转基板3,其中,所述支架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组支架单体10,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步进电机20、与步进电机20连接的减速机构21和在所述减速机构21输出端设置的法兰联轴器22,所述减速机构21包括一个双层齿轮21a以及一个主齿轮21b,所述双层齿轮21a的小齿层和在步进电机20输出轴上设置的电机齿轮啮合,所述双层齿轮21a的大齿层和主齿轮21b啮合。
[0021] 在所述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设置有旋转基板3,在所述旋转基板3的两端固定有交接卡爪4,所述交接卡爪4包括卡口。所述交接卡爪4包括底板4a和盖设在所述底板4a上的盖板4b,在所述底板4a上转动设置有一双齿棘轮40,在所述双齿棘轮40上设置有销40a,还包括一活动板41,所述活动板41上设置有与所述销40a配合的滑槽41a,所述销40a和所述滑槽41a构成曲柄滑块机构,以使得所述双齿棘轮40在转动时,所述活动板41的一端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卡口200。
[0022] 在所述双齿棘轮40上开设有线槽,柔性绳42绕过双齿棘轮的线槽180度,在所述柔性绳42上设置有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双齿棘轮40中的一个棘齿顶靠,用于拨动所述双齿棘轮,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件设置为绳结;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一弹性销100,所述弹性销100和所述双齿棘轮40中的另一个棘齿顶靠以用于充当制退器。所述双齿棘轮40的一侧设置有滑轮44,所述柔性绳42通过所述滑轮44,所述柔性绳42的一端设置有拉簧43。通过上述滑轮改变绳子的受力方向使其能使柔性绳绕棘轮转过180度,同时增加拉簧的拉伸行程。所述柔性绳4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触发推板45,所述触发推板45在底板上的滑槽中滑动设置。
[0023] 当推动触发推板时,触发推板在底板上的滑槽中滑动,其前端绕着柔性绳,柔性绳上的绳结推动棘轮旋转180度,同时位于交接卡爪底端的拉簧受力拉伸。棘轮上的销与活动板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从而改变交接卡爪的开闭状态。当松开触发推板,在拉簧的力的作用下,其会自动退回初始位置,同时柔性绳上的绳结也退回到原位。棘轮由于在充当制退器的弹性销的作用下,不会反转。
[0024] 在所述交接卡爪4的端部弹性偏置有预活动块46,由于受交接卡爪厚度的限制,不能选择直径与线径较大的压簧,为达到所需力的要求,优选的,所述交接卡爪4包括两个压簧47,两个所述压簧47顶靠所述预活动块46。由两个交接卡爪和一个旋转基板构成一条旋转臂,旋转臂可以与动力及其传递装置的法兰联轴器相连,构成一个基本的旋转单元。
[0025] 相邻两组旋转基板上的交接卡爪满足上述旋转基板在转动时,两相邻的交接卡爪之间轨迹重合,也即,两交接卡爪之间预活动块和触发推板之间轨迹重合,且两交接卡爪之间卡口的位置能够连通。
[0026] 所述交接卡爪的交接过程工作原理如下:当两个交接卡爪(交接卡爪A和交接卡爪B)在即将交接时,它们的轨迹即将重合。交接卡爪A的预活动块会将交接卡爪B的触发推板沿着其底板的滑槽向前推。由于推动了触发推板,柔性绳拨动棘轮转过180度,与棘轮相连的曲柄滑块状态发生了改变。交接卡爪B将由原来的开放状态变为闭合状态,对车辆停放篮的轴端实现夹持效果。相对的,B的预活动块也对交接卡爪A有相同的作用,交接卡爪A将由原来的闭合状态变为开放状态,取消对轴端的夹持,此时轴端从从交接卡爪A交接至交接卡爪B,交接完成。
[0027] 尽管本申请中直接通过相邻两交接卡爪其中一交接卡爪的端部与另一交接卡爪的触发推板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然而申请人发现在交接过程中,处于交接中的轴端可能会被正在处于上升状态的活动板卡死。引起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活动板的移动与触发推板的移动是同步进行的,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运动过程。因此本发明中设置了预活动块。预活动块位于交接卡爪的顶部,用来在交接过程中推动另一交接卡爪的触发推板。预活动块后方装有压簧。运动阶段如下:初始阶段:卡爪B对轴端处于夹持状态,卡爪A处于开放状态。现欲将卡爪A与卡爪B交接,互相改变卡爪的状态。
[0028] 第一阶段:交接卡爪B的预活动块接触到需要交接的卡爪A中的触发推板,并将其往前推动,活动板开始往里收缩。
[0029] 第二阶段:随着运动的进行,交接卡爪A的预活动板也触碰到交接卡爪B的触发推板并将其往前推动,同时卡爪B的活动板向外伸出,抵住了正在交接的轴端。
[0030] 第三阶段:交接卡爪B的预活动块开始压缩其后部的压簧,使交接卡爪A能带动轴端在被卡爪B抵住的情况下继续向内运动一段距离。
[0031] 第四阶段:交接卡爪的活动板越过轴端,活动阻力消失。由于压簧的最小弹力大于拉簧的最大弹力,交接卡爪B中被压缩的压簧复位,依靠弹力继续推动交接卡爪A的触发推板直到其行程末尾。
[0032] 通过预活动块的设置解决了在交接时卡爪与轴端会发生卡死的情况,使交接这一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由于预活动弹簧置于卡爪的顶部,与把弹簧安装在活动板处的传动设计相比,提升了活动板的刚性和强度,使交接卡爪更加坚固可靠。另外,顶部的预活动弹簧在交接完成后还可以缓冲交接卡爪中的活动部件,在发生偏转过度等危险情况时保护装置,提升安全性能。
[0033] 在所述交接卡爪4上设置有车辆停放篮5,所述车辆停放篮5包括底板50和两组拉杆51。两组拉杆51间隔设置,且拉杆51的一端和底板连接,拉杆5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横梁52,一主轴53穿过两个横梁52,在所述主轴53的两端设置与交接卡爪4卡口配合的轴端54,所述轴端54和主轴5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支承以使得轴端54能够绕主轴自由转动。优选的,所述拉杆与底板垂线有一定角度,上述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停放篮的稳定性,防止其前后倾斜。
[0034] 整个装置的运动过程如下:该装置利用“8”字循环运动模式达到车辆停放位置循环变换的目的,多个“8”字循环运动构成了整个装置的所有运动,现在以该模型机的其中一个“8”字,即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之间的运动转换来说明其工作原理。
[0035] 初始状态:所有车辆停放篮相对于地面垂线成一条直线第二层旋转臂的4个卡爪全都处于开放状态,对车辆停放篮轴端没有夹持效果。第一层旋转臂和第三层旋转臂所控制的8个卡爪全部处于闭合状态。第一层旋转臂夹持着红色和橙色车辆停放篮,第三层旋转臂夹持着黄色和蓝色车辆停放篮(如附图1)。
[0036] 第一步:第二层电机带动第二层旋转臂逆时针旋转45度,为第一层旋转臂和第三层旋转臂让出活动空间。
[0037] 第二步:第一层电机带动旋转臂顺时针旋转180度,第一层车辆停放篮与第二层车辆停放篮互换位置。
[0038] 第三步:第二层旋转臂顺时针旋转45度回到原位此时由于交接卡爪的轨迹相互重合,此时的第二层与第三层所夹持的交接卡扣全部变换状态,车辆停放篮脱离之前的变换轨迹,即将进入下一变换轨迹。
[0039] 第四步:第一层和第三层电机带动旋转臂各逆时针旋转45度,为第二层旋转臂让出活动空间。
[0040] 第五步:第二层电机带动旋转臂顺时针旋转180度,的第二层车辆停放篮与第三层车辆停放篮互换位置。此时,原本位于第一层的车辆停放篮已经顺利变换到了第三层。
[0041] 第六步:第一层和第三层电机带动第一层和第三层旋转臂顺时针旋转45度回到原位,此时装置内所有的卡扣状态同初始状态。
[004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