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168300.9

文献号 : CN1084173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志勇

申请人 : 重庆酋创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且呈中空结构的转动杆,转动杆顶部设有位于机箱顶部且与转动杆连通的输出管,转动杆底部设有位于机箱底部且与转动杆连通的输入管,转动杆下部两侧均设有呈对称设置的齿轮链条以及与齿轮链条啮合的齿条,第四锥齿轮上开有供四根芯线穿过的第二进料孔,第四锥齿轮一侧设有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机箱内壁上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三锥齿轮上设有与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凸轮,第二转轴上方设有与第二凸轮相抵且控制夹持机构运动的第二压杆,第二压杆底部设有供第二压杆恢复原始状态的第二压簧。信号线的绞合更好,提高了数据线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机箱内且呈中空结构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部设有位于所述机箱顶部且与所述转动杆连通的输出管,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位于所述机箱底部且与所述转动杆连通的输入管,所述转动杆下部两侧均设有呈对称设置的齿轮链条以及与所述齿轮链条卡接固定的齿条,所述齿轮链条上设有带动所述齿轮链条运行的第二电机,所述齿条可推动四根芯线沿着所述转动杆内壁上下运动,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用于夹持四根芯线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方设有固定在所述转动杆上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内开有供四根芯线穿过的第一进料孔,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转轴下方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抵且控制所述夹持机构运动的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底部设有供所述第一压杆恢复原始状态的第一压簧,所述夹持机构下方设有固定在所述转动杆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开有供四根芯线穿过的第二进料孔,所述第四锥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机箱内壁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三锥齿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转轴上方设有可与所述第二凸轮相抵且控制所述夹持机构运动的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底部设有供所述第二压杆恢复原始状态的第二压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总楔块、第二总楔块、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的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总楔块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杆上,所述第一总楔块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相抵,所述第二总楔块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压杆上,所述第二总楔块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相抵,所述转动杆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移动的第一活动孔以及供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移动的第二活动孔,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上楔块和第一下楔块,所述第一总楔块侧面上下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上楔块和第一下楔块楔面配合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包括第二上楔块和第二下楔块,所述第二总楔块侧面上下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上楔块和第二下楔块楔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链条包括链条和两个齿轮,所述链条与所述齿条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

说明书 :

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脑配件加工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数据线,英文名为data cable,其作用是用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的,从而达到数据通信的目的。通俗的说,就是连接电脑用来传送铃声图片或其它资料等文件的通路工具,诸如USB数据线。现在随着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线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0003] 目前普遍使用的数据线,一般都是由外皮以及包裹于外皮内的多根芯线组成,芯线一般为四根,其中两根为信号线,还有两根为电源线。数据线在加工时,需要将四根芯线绞合在一起,这时通常需要使用到绞合加工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线架,线架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四根芯线分别从四个通孔中穿出,在线架的出线一侧设有绞合器,绞合器将四根芯线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同时绞合在一起,完成数据线的芯线的绞合加工过程。
[0004] 上述绞合加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个较大的不足,绞合时是将四根芯线同时一起进行绞合,然而由于绞合时的力度、角度、绞距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存在两根信号线绞合不好的情况,从而影响了信号线的性能,进而导致数据线信号传输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信号线的绞合更好,提高了数据线的稳定性的数据线加工装置。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所述机箱内且呈中空结构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部设有位于所述机箱顶部且与所述转动杆连通的输出管,所述转动杆底部设有位于所述机箱底部且与所述转动杆连通的输入管,所述转动杆下部两侧均设有呈对称设置的齿轮链条以及与所述齿轮链条卡接固定的齿条,所述齿轮链条上设有带动所述齿轮链条运行的第二电机,所述齿条可推动四根芯线沿着所述转动杆内壁上下运动,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用于夹持四根芯线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方设有固定在所述转动杆上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内开有供四根芯线穿过的第一进料孔,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转轴下方设有可与所述第一凸轮相抵且控制所述夹持机构运动的第一压杆,所述第一压杆底部设有供所述第一压杆恢复原始状态的第一压簧,所述夹持机构下方设有固定在所述转动杆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开有供四根芯线穿过的第二进料孔,所述第四锥齿轮一侧设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机箱内壁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三锥齿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转轴上方设有可与所述第二凸轮相抵且控制所述夹持机构运动的第二压杆,所述第二压杆底部设有供所述第二压杆恢复原始状态的第二压簧。
[0007]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
[0008] 操作者首先将四根芯线经输入管进入到转动杆内,其次,移动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输出轴插入至齿轮链条内,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齿轮链条转动,使得齿条推动四根芯线沿转动杆内壁向上运动,进而四根芯线穿过第二进料孔进入夹持机构,然后,关闭第二电机,并将第二电机从齿轮链条移开,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一方面,使得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带动整个转动杆转动,另一方面,使得第二凸轮随着第一转轴转动而转动,第二凸轮的端部与第二压杆相抵,并推动第二压杆向上运动,第二压杆推动夹持机构夹持四根芯线;转动杆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转轴上的第一凸轮向下运动,第一凸轮的端部与第一压杆相抵,并推动第一压杆向下运动,第一压杆推动夹持机构夹持四根芯线。
[0009] 随着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继续转动时,第一凸轮远离第一压杆时,第一压杆受一压簧的弹力,使得第一压杆向上运动,进而再次推动夹持机构夹持四根芯线,第一电机继续工作,使得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间断性的分别与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相抵,使得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推动夹持机构间歇性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当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未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时,转动杆带动四根芯线散开式转动,当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时,使得四根芯线从输入管到夹持机构这两点进行固定,从而四根芯线从输入管到夹持机构这段距离进行绞合。
[0010] 最后,关闭第一电机,并使得第一凸轮和第二凸块远离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第二电机移动到齿轮链条的位置,并重新将第二电机输出轴插入到齿轮链条内,启动第二电机,使得齿条继续推动四根芯线从输出管运出。
[0011]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 (1)通过两个齿条对转动杆内的四根芯线进行夹持,再由齿轮链条带动齿条沿着转动杆内壁移动,使得齿条带动四根芯线在转动杆内壁移动,一方面能将四根芯线上弯曲部位进行理顺,另一方又能将四根芯线推送至夹持机构,不需要工作人员先理顺后再进行推送到夹持机构,节约人力和物力。
[0013] (2)通过夹持机构与转动杆之间的配合,使得夹持机构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转动杆带动夹持机构转动,而四根芯线保持不动,控制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与夹持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四根芯线在转动杆内进行绞合,由于转动杆转速为定值,夹持四根芯线的力度也为定值,因此,在绞合时,其绞合的力度、角度以及绞距是保持不变的,使得四根芯线绞合更好,进而四根芯线内的信号线绞合更好,同时提高了四根芯线内的数据线的稳定性。
[0014] (3)在转动杆转动过程中,转动杆会产生离心力作用,使得安装在转动杆上的夹持机构在离心力的影响以及在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未对夹持机构产生推力时,使得夹持机构会向转动杆外侧移动,即对四根芯线未产生夹持力,使得未夹持稳定的四根芯线会散开,接着,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继续随着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一凸轮和第一压杆间歇式相抵,第二凸轮和第二压杆间歇式相抵,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再次推动夹持机构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进而对四根芯线进行一松一紧的绞合加工,使得夹持机构不会对四根芯线外层产生磨损。
[0015] 进一步,所述齿轮链条包括链条和两个齿轮,所述链条与所述齿条卡接固定。采用链条与齿条卡接固定是为了齿条在运行过程中稳固性以及力传递稳定。
[0016] 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由于步进电机步距值不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齿轮链条的传动速度。
[0017]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总楔块、第二总楔块、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上的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总楔块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杆上,所述第一总楔块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相抵,所述第二总楔块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压杆上,所述第二总楔块另一端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相抵。在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上下运动时,第一压杆可带动第一总楔块上下运动,第一总楔块可与第一夹持部件相抵;第二压杆可带动第二总楔块上下运动,第二总楔块可与第二夹持部件相抵,使得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相配合对四根芯线进行固定。
[0018]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夹持部件移动的第一活动孔以及供所述第二夹持部件移动的第二活动孔。设置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是为了方便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对四根芯线夹持进行调节。
[0019]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上楔块和第一下楔块,所述第一总楔块侧面上下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一上楔块和第一下楔块楔面配合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包括第二上楔块和第二下楔块,所述第二总楔块侧面上下端均设有与所述第二上楔块和第二下楔块楔面配合的第二倾斜面。通过楔面配合,控制第一上楔块和第一下楔块,与第二上楔块和第二下楔块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数据线加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箱1、输出管2、输入管3、转动杆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第一转轴7、第一凸轮8、第一压杆9、第一压簧10、第一进料孔11、第一总楔块12、第二上楔块13、第一下楔块14、第一上楔块15、第二下楔块16、第二总楔块17、第二压杆
18、第二压簧19、第一电机20、第二转轴21、第二凸轮22、第三锥齿轮23、第四锥齿轮24、第二进料孔25、齿轮26、第二电机27、齿条28。
[0023] 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以附图中的上下左右为准。
[002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数据线加工装置,包括机箱1,机箱1底部安装有供四根芯线进入到机箱1内的输入管3,输入管3管道横截面面积等于四根芯线的宽度,因此,输入管3用于固定和夹持四根芯线,机箱1顶部安装有供绞合后四根芯线输出至机箱1外的输出管2,机箱1内安装有位于输入管3和输出管2之间的转动杆4,转动杆4呈中空结构,在转动杆4上设有沿转动杆4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滚动机构、夹持机构和两个转动机构,两个传动机构分别位于夹持机构的上下方。
[0025] 滚动机构包括两排齿轮链条和两个设置在转动杆4内壁上的齿条28,每排齿轮链条由两个齿轮26和一个链条组合而成,两排齿轮链条呈对称设置,且两排齿轮链条均设置在转动杆4外侧壁上,两个齿条28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齿条28均设置在转动杆4内侧壁上,该齿条28一侧与链条卡接固定,齿条28另一侧伸入至转动杆4内,且链条带动齿条28可沿着转动杆4内侧壁往复运动。在机箱1底部安装有两个可沿着机箱1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电机27,两个第二电机27均为步进电机,第二电机27输出轴可插入位于齿轮链条底部的齿轮26内,由第二电机27输出轴带动该齿轮26转动,进而带动整个齿轮链条转动,由于链条与齿条28卡接固定,因此,齿轮链条转动的过程中,推动齿条28沿着转动杆4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0026] 两个传动机构分别为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位于夹持机构的上方,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5、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第一转轴7和安装在第一转轴7上的第一凸轮8,第一锥齿轮5安装在转动杆4上部,并位于输出管2的下方,第一锥齿轮5上开设有与输出管2管口直径一致的第一进料孔11,第一转轴7右端安装在第二锥齿轮6上;第二传动机构位于夹持机构的下方,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锥齿轮23、与第三锥齿轮23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4、第二转轴21和安装在第二转轴21的第二凸轮22,第四锥齿轮24安装在转动杆4下部,且位于齿轮链条的上方,第四锥齿轮24上开设有与输入管3管口直径一致的第二进料孔25,第二转轴21左端安装在第三锥齿轮23上,第二转轴21右端安装在第一电机20输出轴上,第一电机20固定在机箱1内壁上。
[0027] 转动杆4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而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总楔块12、第二上楔块13、第一下楔块14、第一上楔块15、第二下楔块16和第二总楔块17,第一总楔块12位于转动杆4的左侧方,第二总楔块17位于转动杆4的右侧方,第一总楔块12和第二总楔块17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总楔块12和第二总楔块17可上下移动,第一总楔块12右侧上下端均设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倾斜面,两个第一倾斜面分别与第一下楔块14左端和第一上楔块15左端楔面配合,第一下楔块14和第一上楔块15分别设置在转动杆4的第一活动孔内,第一下楔块14和第一上楔块15可在第一活动孔内移动,第一上楔块15位于第一下楔块14的上方;第二总楔块17左侧上下端均设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二倾斜面,两个第二倾斜面分别与第二上楔块13右端和第二下楔块16右端楔面配合,第二上楔块13与第二下楔块16分别设置在转动杆4的第二活动孔内,第二上楔块13和第二下楔块16可在第一活动孔内移动,第二上楔块13位于第二下楔块16的上方;第一上楔块15右端和第二上楔块13左端均设有第一夹持部,该两个第一夹持部呈对称设置,第一下楔块14右端和第二下楔块16左端均设有第二夹持部,该两个第二夹持部呈对称设置。
[0028] 第一总楔块12左侧设有第一压杆9,第一压杆9与第一凸轮8端部可相抵,第一压杆9下方设有固定在机箱1内的第一压簧10,第二总楔块17右侧设有第二压杆18,第二压杆18与第二凸轮22端部可相抵,第二压杆18下方设有固定在机箱1内的第二压簧19。
[0029]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30] 操作者首先将四根芯线同时插入到输入管3内,经输入管3进入到转动杆4内,这时,位于转动杆4内壁两侧的齿条28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其次,移动机箱1内的第二电机27至位于齿轮链条,并将第二电机27输出轴插入到齿轮链条底部的齿轮26内,启动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带动齿轮链条底部的齿轮26转动,由于齿轮链条上的链条与齿条28卡接固定,因此,齿轮链条底部的齿轮26转动时,带动整个齿轮链条转动。转动杆4处于未转动时,由于链条与齿条28啮合,因此,齿条28沿着转动杆4内壁垂直方向向上运动,同时,推动四根芯线向上运动,直到四根芯线穿过第二进料孔25运动到夹持机构时,关闭第二电机27,将第二电机27从齿轮链条移开。
[0031] 然后,启动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20输出轴带动第二转轴21转动,一方面,使得第三锥齿轮23转动,第三锥齿轮23带动第四锥齿轮24转动,第四锥齿轮24带动整个转动杆4转动,另一方面,使得第二凸轮22随着第一转轴7转动而转动,第二凸轮22的端部与第二压杆18相抵,并推动第二压杆18向上运动,第二压杆18上的第二总楔块17推动第二上楔块13沿着第二活动孔向转动杆4内部运动,使得第二上楔块13的第一夹持部靠近四根芯线,在第二压杆18受到第二压簧19的拉力,使得第二上楔块13与第二压杆18脱离;转动杆4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锥齿轮5转动,第一锥齿轮5带动第二锥齿轮6转动,使得第一转轴7上的第一凸轮8向下运动,进而推动第一下楔块14的第二夹持部靠近四根芯线;随着第一凸轮8和第二凸轮22继续转动时,第一凸轮8和第二凸轮22不再与第一压杆9和第二压杆18相抵,第一凸轮8远离第一压杆9,第一压杆9受到第一压簧10的弹力,使得第一压杆9向上运动,进而推动第一上楔块15的第一夹持部靠近四根芯线,同样,第二凸轮22远离第二压杆18时,推动第二下楔块16的第二夹持部靠近四根芯线,第一电机20继续工作,使得第一凸轮8和第二凸轮22间断性的分别与第一压杆9和第二压杆18相抵,使得第一上楔块15和第二上楔块13组成的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一下楔块14和第二下楔块16组成的第二夹持部对四根芯线进行间歇式夹持,当第一压杆9和第二压杆18未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时,转动杆4带动四根芯线散开式转动,当第一压杆9和第二压杆18对四根芯线进行夹持时,使得四根芯线从输入管3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这上下两点进行固定,从而四根芯线从输入管3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这段距离进行绞合。
[0032] 最后,关闭第一电机20,并使得第一凸轮8和第二凸块远离第一压杆9和第二压杆18,第一移动第二电机27到齿轮链条的位置,并重新将第二电机27输出轴插入到齿轮链条底部的齿轮26内,启动第二电机27,使得齿条28继续推动四根芯线向上运动,通过输出管2运出。
[003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