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090393.8

文献号 : CN1084324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丁治宇

申请人 : 敦朴光电(东莞)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种植装置,包括多个相互迭设的种植槽及多个定植盘。各种植槽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及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各定植盘包括多个种植凹部并由种植面及与其的相对两侧相连接的二第一支撑部构成,其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线,各种植凹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且种植面对应第一开口,各种植面由相连接的及第二子面构成,其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线,各种植凹部之第二开口之间分别以预设距离相互排列在种植面上或相互交错排列在第一子面上及第二子面上,其中,定植盘的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定植盘的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种植槽,所述各种植槽相互迭设,并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各种植槽的一端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第一开口;以及多个定植盘,所述各定植盘由一种植面及与其的相对两侧相连接的二第一支撑部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一连接线,所述各定植盘包括多个种植凹部,所述各第一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种植槽的相对两侧,所述各种植凹部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且所述种植面对应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各种植面由相连接的一第一子面及一第二子面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连接线,所述各种植凹部之一端面更形成一第二开口,所述各种植凹部之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以一预设距离相互配置在所述种植面上或相互交错配置在所述第一子面上及所述第二子面上,其中,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件,所述各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种植槽之间,所述种植槽更藉由所述各支撑件相互垂直迭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等于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时,所述各种植凹部之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分别以所述预设距离相互配置在所述种植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等于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时,所述各种植凹部之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分别以所述预设距离相互配置在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第二子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大于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所述种植槽的所述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时,所述各种植凹部之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分别以所述预设距离相互排列在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各种植凹部之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分别以所述预设距离相互排列所述第二子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子面上的所述各种植凹部之所述第二开口及在所述第二子面上的所述各种植凹部之所述第二开口分别相互交错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第二子面分别为一斜面,且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第二子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线所在的水平面之间设有一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第二子面的连接处更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之二端以平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种植面的另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定植盘更包括二第二支撑部,所述各第二支撑部分别与所述种植面的另相对两侧相连接。

9.一种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种植装置,所述各种植装置相互排列,所述种植装置的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种植面上的所述各种植 凹部的所述第二开口及另一所述种植装置的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种植面上的所述各种植凹部的所述第二开口相互交错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装置的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第二子面的其中之一邻设另一所述种植装置的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一子面及所述第二子面的其中之一,所述种植装置的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一子面上的所述各种植凹部的所述第二开口及另一所述种植装置的所述定植盘的所述第二子面上的所述各种植凹部的所述第二开口相互交错配置。

说明书 :

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依需求及种植空间大小以选择种植槽层数、定植盘高度及种植凹部范围及数量等的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行种植装置除了美化环境外,亦可以种植可食用植物,将可食用植物种植至种植装置上,则于固定时间可进行采收,然后可直接食用或再经后续处理再加以食用。
[0003] 当种植可食用植物时,通常会有高采收量、植物成长空间大、种植数量多及种植范围大的需求,倘若需要提高采收量,相对地必需种植数量更多,因此就需要有更大的种植范围或面积,然而,在有限的环境中,提高采收量,扩展更大的种植范围及植物成长空间实则为一重要课题。
[0004]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可提供较大的植物成长空间及种植范围。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可依需求藉由种植面的第一子面及第二子面的设置位置及种植凹部之排列方式以种植适合植物并得到高采收量。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种植装置。种植装置包括多个种植槽及多个定植盘。各种植槽相互迭设并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各种植槽的一端面形成有与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第一开口。各定植盘由一种植面及与其的相对两侧相连接的二第一支撑部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一连接线,各定植盘包括多个种植凹部,各第一支撑部分别设置在种植槽的相对两侧,各种植凹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且种植面对应第一开口,各种植面由相连接的一第一子面及一第二子面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连接线,各种植凹部之一端面更形成一第二开口,各种植凹部之第二开口分别以一预设距离相互配置在种植面上或相互交错配置在第一子面上及第二子面上,其中,定植盘的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定植盘的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
[000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种植系统。种植系统包括前述的多个种植装置。各种植装置相互排列,种植装置的定植盘的种植面上的各种植凹部的第二开口及另一种植装置的定植盘的种植面上的各种植凹部的第二开口相互交错配置。
[000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种植系统。种植系统包括多个种植装置。种植装置包括多个种植槽及多个定植盘。各种植槽相互迭设并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各种植槽的一端面形成有与第一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第一开口。各定植盘由一种植面及与其的相对两侧相连接的二第一支撑部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一连接线,各定植盘包括多个种植凹部,各第一支撑部分别设置在种植槽的相对两侧,各种植凹部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且种植面对应第一开口,各种植面由相连接的一第一子面及一第二子面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连接线,各种植凹部之一端面更形成一第二开口,各种植凹部之第二开口分别以一预设距离相互配置在种植面上或相互交错配置在第一子面上及第二子面上,其中,定植盘的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定植盘的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各种植装置相互排列,种植装置的定植盘的种植面上的各种植凹部的第二开口及另一种植装置的定植盘的种植面上的各种植凹部的第二开口相互交错配置。
[0009]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则可依据各种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藉由各种植凹部之第二开口分别以一预设距离相互配置在种植面上或相互交错配置在第一子面上及第二子面上,以及定植盘的第一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定植盘的第二连接线至其设置的种植槽的第一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因应植物生长后的体积尺寸大小,使植物除可垂直生长,亦可斜向生长,可在大空间中得到良好的成长,进而提升植物生长良率及采收率。
[0010]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1]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设置在种植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设置在种植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俯视示意图。
[0015]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俯视示意图。
[0016]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一种植系统及其多个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一种植系统的多个种植装置相互排列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案的范围内,并以之后的专利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发明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步骤或组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的限制。图式中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图式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组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除非有特别说明。
[0019]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设置在种植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设置在种植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再参照图1至图3所示,种植装置100包括多个种植槽110、多个定植盘120、一支撑架130。其中,定植盘120设置在种植槽110上。种植槽110设置在支撑架130上。
[0020] 于实施例,各种植槽110相互迭设,更可以是相互垂直设置或相互上下设置,各种植槽110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10s,且各种植槽110的一端面形成有与第一容置空间110s相连通的一第一开口110o。
[0021] 于一实施例,种植槽110可以是外观为一立方体或一长方体,且其内形成有一内凹槽作为第一容置空间110s。于另一实施例,种植槽110可以为四个侧面及一个底面构成,藉由四个侧面的相对侧边相互连接,四个侧面另一侧边分别与底面相连以构成第一容置空间110s,而四个侧面的相对另一侧边的侧边则构成端面且形成与第一容置空间110s连通的第一开口110o。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22] 于实施例,定植盘120由一种植面121及与其相对两侧相连接的一第一支撑部122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一连接线L1,意即,种植面121之相对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部122的一侧相连接,且种植面121之相对两侧的其中之一与第一支撑部122的一侧的的连接处有第一连接线L1,且种植面121之相对两侧的其中的另一与另一第一支撑部122的一侧的的连接处有第一连接线L1。因此,定植盘120有两条第一连接线L1。各定植盘120分别设置在各种植槽110上,各第一支撑部122分别设置在种植槽110的相对两侧。于实施上,各定植盘
120更藉由二第一支撑部122分别跨设在其对应的种植槽110的相对两侧上,意即,种植槽
110相对两侧的侧边上;或设置在种植槽1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0s内;或设置在种植槽110的相对两侧面的外侧,在此则以各第一支撑部122分别设置在种植槽110的相对两侧的侧边上为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23]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俯视示意图。请再同时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之各定植盘120分包括多个种植凹部123,各种植凹部123分别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10s且定植盘120的种植面121对应第一开口110o。种植面121由相连接的一第一子面121a及一第二子面121b 构成,其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连接线L2。意即,当种植面121由第一子面121a 及第二子面121b相连接构成时,则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的相互连接处有第二连接线L2。其中,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 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大于或等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 H2。定植盘120上的各种植凹部123之一端面更形成一第二开口123o,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分别以一预设距离D1相互配置在种植面121上或相互交错配置在第一子面121a上及第二子面121b上。本实施例之预设距离 D1,可以是两个相邻的种植凹部123的中心点相联机的距离,意即为相邻两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举例而言,预设距离D1 可以等于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D2,亦可以是大于或小于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D2,在此则以预设距离D1大于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D2为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中,各种植凹部123更形成一内凹的第二容置空间(图未示),所需种植的植物则可种植在各定植盘120的各种植凹部123内,更可将种植块,例如海绵或种植土壤设置在各种植凹部123内,再将植物种植在种植块内,或将种植在盆栽内的植物直接设置在各种植凹部123内,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24] 此外,更可因应种植的植物之体积大小及/或其成长后的体积大小,调整定植盘120上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D2。
[0025] 请再同时参照图2及图4所示,于一实施例,当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 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大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l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时,意即,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分别为一斜面,且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分别与第一连接线L1所在的水平面之间设有一角度A。此角度A的范围可以是大于0度小于或等于90度。在此以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分别与第一连接线L1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角度A,即夹角角度A为45度为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之间分别以预设距离D1相互排列在第一子面121a及各种植凹部123 之第二开口123o之间分别以预设距离D1相互排列在第二子面121b之间,且在第一子面121a上的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及在第二子面121b上的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分别相互交错配置。
[0026] 于实施例,种植装置100的定植盘120的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 的连接处更形成一凹槽124,凹槽124之二端以平行第二连接线L2的方向延伸至种植面121的另相对两侧,意即,凹槽124的形状为长条状,且凹槽124 之两端分别与种植面121的另相对两侧的侧边相连接,且凹槽124之另二端则更可分别连接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的连接处,换言之,第二连接线 L2可以是位于凹槽124的另二端,或是第二连接线L2可以是位于凹槽124的底部上。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27] 于一实施例,定植盘120的凹槽124上更可形成至少二个第三开口(图未示),倘若欲将定植盘120自种植槽110上取下,则第三开口可供使用者或机器插入第三开口中藉以方便及轻易地的将定植盘120自种植槽110取下且不会破坏定植盘120的种植面121上所种植的任何植物。
[0028]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盘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及图5所示,于另一实施例,当定植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 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等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
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时,意即,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分别相互连接且分别为一平面,且第一子面121a所在的水平面等于第二子面121b所在的水平面。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之间分别以预设距离D1相互排列并配置在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
121b之间,举例而言,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之间更分别以预设距离D1相互交错排列并配置在第一子面121a上及第二子面121b上。于另一实施例,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
123o更连通第二连接线L2(图未示)。因此,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D2更可以是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面121a的相对两侧及/或第二子面121b的相对两侧的垂直距离。则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可提供种植需要较小空间或成长体积较小的植物。
[0029] 于另一实施例,当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等于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1 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时,意即,种植面121为一平面,进一步言,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分别相互连接且分别为一平面,且第一子面121a所在的水平面等于第二子面121b所在的水平面,更甚至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为一体成型地构成种植面 121。且种植面121更与第一连接线L1所在的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可以是0度,即种植面121即是第一连接线L1所在的水平面。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 123o之间分别以预设距离D1相互排列并配置在种植面121上。因此,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更可以是小于或等于种植面121的相对两侧的垂直距离。则各种植凹部123之第二开口123o可提供种植需要较大空间或成长体积较大的植物。
[0030] 举例而言,当种植的植物生长体积较小但植物的果实较多时,例如草莓,则可以种植在种植装置100的各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大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 H2,且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分别交错配置在第一子面121a上及第二子面121b上,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D2可小于或等于第一子面121a及/或第二子面121b的相对两侧的垂直距离,各种植凹部123 的第二开口123o之间的预设距离D1可以大于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 的直径D2,藉由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之间的预设距离D1相距较远以供植物的果实可以大量生长,更可在果实生长后将果实置放于凹槽124,使果实因在凹槽124中不易受到光照而不会因为生长过快造成未采收就开始腐烂或变黑。
[0031] 举例而言,当种植的植物生长体积较大时,例如莴苣,则可以种植在种植装置100的各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 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等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且各种植凹部 123的第二开口123o错配置在种植面121上,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 的直径D2可小于或等于种植面121的相对两侧的垂直距离,各种植凹部123 的第二开口123o之间的预设距离D1可以小于或等于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D2,藉由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之间的预设距离 D1相距较远以供植物的可生长的体积较大且不会受到另一植物的影响。
[0032] 种植装置100的各定植盘120对应设置在各种植槽110上,且藉由定植盘 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大于或等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 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及更可藉由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分别交错配置在第一子面121a上及第二子面121b上或排列配置在种植面121上,以依据需求使种植的植物的生长空间及成长体积有适合或适当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可以容置,更藉由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 H1大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 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时,使种植的植物可斜向生长而有较大的生长空间,藉由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 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等于定植盘120的第1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时,种植的植物有较大的成长体积可以容置在第二开口123o内,以依据种植植物的需求调整其适合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的直径及相对的垂直高度,提升采收量及良好的生长环境。
[0033] 于另一实施例,定植盘120更包括二第二支撑部(图未示),各第二支撑部分别与种植面121的另相对两侧相连接。于另一实施例,各第二支撑部更分别与种植面121的另相对两侧及凹槽124之两端相连接(图未示)。
[0034] 请再参照图1所示,于实施例,支撑架130包括多个支撑件131,各支撑件131设置在各种植槽110之间,各种植槽110更藉由各支撑件131相互垂直迭设或上下相互迭设。本实施例中的种植槽110及定植盘120的数量可相互对应,亦可定植盘120数量少于种植槽110之数量,更可因应需求调整种植槽 110及定植盘120的数量。举例而言,种植槽110及定植盘120的数量可相同,且倘若以定植盘120设于种植槽110上为一组,则组数可以为四的倍数,即可以为四组、八组或十六组,本实施例则以种植槽110及定植盘120的数量分别为八组,且图1则以省略线省去中间的几组为例。
[0035] 于另一实施例,更可以依据需求藉由调整位于各种植槽110之间的支撑件 131的长度或数量,以因应种植槽110的数量或植物的生长空间大小。倘若种植槽110的数量有减少,则可以减少相对设置的支撑件131的数量。倘若需要种植需要较大的生长空间,则可以增加两个种植槽110之间的支撑件131数量,即将支撑件131相互组合以增加整体长度,或使用具伸缩性支撑件131,则调整支撑件131的伸缩长度,进而增加两个种植槽110之间的种植空间。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36] 请再参照图1至图3所示,于实施例中,种植装置100更包括一入水管 141、一出水管142及多个水管143,入水管141之一端连通种植装置100之最顶端的种植槽110,出水管142之一端连通种植装置100之最底端的种植槽 110,各水管143则连通在各种植槽110之间,更可以是连通在每两个种植 槽之间,且各水管143更设置在支撑架130的支撑件131中。
各水管143更可以交错的方式连通在每两个种植槽110之间。举例而言,其中之一的水管143的两端可连通在种植装置100最顶端的种植槽110及其下一种植槽110之间,再依此类推,另外一水管143的两端可连通在种植装置100最底端的种植槽110 及其上下种植槽110之间。
再进一步言,因此可藉由入水管143141接收一水源,例如:由一外部装置或种植装置100提供的水源,再经由最顶端的种植槽 110及连接在各种植槽110之间的各水管143将水源自入水管141、种植槽110 及水管143导引至最底端的出水管142,则因有水源流经各种植槽110,则种植在各种植槽110上的定植盘120之植物受到适量的水源灌溉而得到良好的生长。水源自入水管141流入至出水管142流出之水流方向,可以是以S型或弓字型的方式自种植槽110的右边水管流入,再自种植槽110的左边水管流出,则水源自下一种植槽110的左边水管流入,自此下一种植槽110的右边水管流出。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037] 于一实施例,种植装置100更包括一水箱及一马达(图未示),则种植装置 100的入水管141可连接并接收水箱提供的水源,而藉由马达将水源抽取并送至最顶端的种植槽110所连接的入水管141以提供水源的输送及灌溉。
[0038] 于另一实施例,种植装置100可连接一外部装置(图未示),例如具有可输送水源的种植工厂的输水管,藉由种植工厂提供水源以对种植装置100进行输送及灌溉。
[0039]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一种植系统及其多个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 绘示依照本发明一种植系统的多个种植装置相互排列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 6及图7所示,于实施例,种植系统200更包括多个种植装置100,意即,更可藉由多个种植装置100构成种植系统200。图6及图7的种植系统200的各种植装置100分别与图1的种植装置100有相同的执行方式、运作及作动,相同的组件且以相同标号表示,故于此不再赘述。其中,种植系统200中的种植装置100相互排列,更可以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种植装置100的定植盘 120的种植面121上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及另一种植装置100 的定植盘120的种植面121上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相互交错配置。意即,所有种植装置100依据需求依相同的位置或方向相互排列,更可以相互平行排列。
[0040] 于一实施例,各种植装置100的种植面121相互邻设。进一步言,各种植装置100的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的其中之一邻设另一种植装置100 的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的其中之一;或种植装置100的第二子面 121b邻设另一种植装置的或相反地,各种植装置的第二子面121b邻设另一种植装置的第一子面121a。举例而言,种植系统200包括由左至右依序排列有三个种植装置100,则中间的种植装置100的第一子面121a及第二子面121b 分别邻设其右边的种植装置100的第二子面121b及邻设其左边的种植装置 100的第一子面121a因此,种植装置100的定植盘120的第一子面121a上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及另一种植装置100的定植盘120的第二子面121b上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
123o相互交错配置;及/或种植装置 100的定植盘120的第二子面121b上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及另一种植装置100的定植盘123的第一子面121a上的各种植凹部123的第二开口123o相互交错配置。在此更以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大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
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 H2为例。但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
[0041] 本实施例中,种植系统200之各种植装置100更包括至少一第一滑轮151 及至少一第二滑轮152且分别设置在种植装置100的顶端及底端,在此以各种植装置100更包括二第一滑轮151及二第二滑轮152且分别设置在种植装置 100的顶端及底端为例。
[0042] 于一实施例,种植系统200更可以应用在种植工厂中(图未示),种植工厂整体可以是移动式或非移动式,若为移动式种植工厂,例如:可种植植物的货柜,则种植工厂更包括多个相互平行且对应排列的上下轨道(图未示),种植系统200的各种植装置100则藉由第一滑轮151及第二滑轮152分别对应种植工厂的上下轨道以进行滑动,藉以采收或种植。
[0043] 于另一实施例,种植系统200更包括多个照明装置210分别设置在各种植装置100之间,各照明装置210更分别包括多个照明单元211,相互垂直排列,且更可以上下相互电性连接且串接。藉由多个照明单元211提供光源使种植的植 物可得到良好的生长光源。
[004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种植系统及其种植装置,则可依据各种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藉由各种植凹部之第二开口分别以预设距离D1相互配置在种植面121 上或相互交错配置在第一子面121a上及第二子面121b上,以及定植盘120的第二连接线L2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1大于或等于定植盘120的第一连接线L1至其设置的种植槽110的第一开口110o所在的水平面之垂直高度H2,因应植物生长后的体积尺寸大小,使植物除可垂直生长,亦可斜向生长,可在大空间中得到良好的成长,进而提升植物生长良率及采收率。
[0045]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但这些更动与润饰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