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路柱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258353.X

文献号 : CN10844227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国钗商贸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公路路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弯路柱,它包括底支柱、第一板簧、过渡柱、第二板簧、弯曲柱,其中底支柱安装在地面上,过渡柱和多个弯曲柱依次从下侧通过旋转副连接,在底支柱和过渡柱之间安装有第一板簧,在过渡柱和弯曲柱、弯曲柱与弯曲柱之间安装有第二板簧,弯曲柱、过渡柱和底支柱之间能够相互旋转,通过在柱之间设计限位块或者卡块使柱之间的相互旋转按照设计的要求旋转,在旋转中板簧起到缓冲作用。本发明通过将路柱设计成多个柱之间的铰接,当车辆撞击时,路柱能够通过铰接旋转将车辆头部包裹起来,并且通过板簧变形吸收撞击能量,减小撞击伤害,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支柱、第一板簧、过渡柱、第二板簧及弯曲柱,其中底支柱安装在地面上,过渡柱一端通过旋转副安装在底支柱上,另一端通过旋转副安装有弯曲柱,第一板簧两端分别安装在底支柱和过渡柱上,第二板簧两端分别安装在过渡柱和弯曲柱上;弯曲柱上侧通过旋转副依次还安装有多个弯曲柱,且每个弯曲柱之间同侧面安装有第二板簧,第一板簧与第二板簧分别安装在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组成机构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支柱包括底支柱卡块、底支柱上限位块、第一斜面及支耳,其中底支柱卡块安装在底支柱上端一侧,支耳安装在底支柱顶端中间,底支柱上限位块安装在底支柱上端且安装位置为底支柱卡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底支柱上限位块上具有第一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渡柱包括过渡柱上限位块、过渡柱下限位块、过渡柱卡块、第二斜面、支耳安装槽及支耳,其中过渡柱下侧开有支耳安装槽,过渡柱下限位块安装在过渡柱下端一侧,过渡柱卡块安装在过渡柱上端且与过渡柱下限位块安装位置同侧;过渡柱上限位块安装在过渡柱上端且为过渡柱卡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过渡柱上端中间安装有支耳,过渡柱上限位块上开有第二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柱包括弯曲柱下限位块、弯曲柱上限位块、弯曲柱卡块、第三斜面、支耳及支耳安装槽,其中弯曲柱下侧开有支耳安装槽,弯曲柱下限位块安装在弯曲柱下端一侧,弯曲柱上限位块安装在弯曲柱上端且与弯曲柱下限位块安装位置同侧;弯曲柱卡块安装在弯曲柱上端且为弯曲柱上限位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弯曲柱上端中间安装有支耳,弯曲柱上限位块上开有第三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支柱的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过渡柱的支耳安装槽中,过渡柱的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弯曲柱的支耳安装槽中,底支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过渡柱下限位块连接;过渡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弯曲柱下限位块连接;弯曲柱与弯曲柱之间通过下侧弯曲柱支耳与上侧弯曲柱支耳安装槽配合而安装在一起,且下侧弯曲柱的弯曲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上侧弯曲柱的弯曲柱下限位块连接。

6.根据权利2所述的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柱卡块在路柱撞击点的一侧;过渡柱卡块、弯曲柱卡块、底支柱上限位块及过渡柱下限位块在撞击点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每个弯曲柱之间同侧面安装的第二板簧弹性完全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柱安装数量需要保证常规车辆撞击点上侧具有2-4个弯曲柱。

说明书 :

一种可弯路柱

[0001]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106708361,申请日为2016年08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弹性消能的可弯路柱”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属于公路路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消能的可弯路柱。

背景技术

[0003] 目前公路路柱是保护汽车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路柱的设计要求能够保证汽车出现事故时,尽可能的防止汽车冲出路面,造成更为严重的人员伤亡。目前常常增加路柱的强度,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选用较高强度的材料做成强度超高的路柱增加安全性,但是对于较大的冲击性,即使路柱将汽车拦住,但是撞击瞬间力很大,依然会对车主造成伤害。
[0004] 本发明设计一种弹性消能的可弯路柱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消能的可弯路柱,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弹性消能的可弯路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支柱、第一板簧、过渡柱、第二板簧、弯曲柱,其中底支柱安装在地面上,过渡柱一端通过旋转副安装在底支柱上,另一端通过旋转副安装有弯曲柱,第一板簧两端分别安装在底支柱和过渡柱上,第二板簧两端分别安装在过渡柱和弯曲柱上;弯曲柱上侧通过旋转副依次还安装有五个弯曲柱,且每个弯曲柱之间同侧面安装有第二板簧,第一板簧与第二板簧分别安装在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组成机构的两侧;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之间可以通过旋转副相互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受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弹性作用旋转过程具有一定缓冲效果。
[0007] 上述底支柱包括底支柱卡块、底支柱上限位块、第一斜面、支耳,其中底支柱卡块安装在底支柱上端一侧,支耳安装在底支柱顶端中间,底支柱上限位块安装在底支柱上端且安装位置为底支柱卡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底支柱上限位块上具有第一斜面。
[0008] 上述过渡柱包括过渡柱上限位块、过渡柱下限位块、过渡柱卡块、第二斜面、支耳安装槽、支耳,其中过渡柱下侧开有支耳安装槽,过渡柱下限位块安装在过渡柱下端一侧,过渡柱卡块安装在过渡柱上端且与过渡柱下限位块安装位置同侧;过渡柱上限位块安装在过渡柱上端且为过渡柱卡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过渡柱上端中间安装有支耳,过渡柱上限位块上开有第二斜面。
[0009] 上述弯曲柱包括弯曲柱下限位块、弯曲柱上限位块、弯曲柱卡块、第三斜面、支耳、支耳安装槽,其中弯曲柱下侧开有支耳安装槽,弯曲柱下限位块安装在弯曲柱下端一侧,弯曲柱上限位块安装在弯曲柱上端且与弯曲柱下限位块安装位置同侧;弯曲柱卡块安装在弯曲柱上端且为弯曲柱上限位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弯曲柱上端中间安装有支耳,弯曲柱上限位块上开有第三斜面。
[0010] 上述底支柱的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过渡柱的支耳安装槽中形成旋转副,过渡柱的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弯曲柱的支耳安装槽中形成旋转副,底支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过渡柱下限位块连接;过渡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弯曲柱下限位块连接;弯曲柱与弯曲柱之间通过下侧弯曲柱支耳与上侧弯曲柱支耳安装槽配合而安装在一起,且下侧弯曲柱的弯曲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上侧弯曲柱的弯曲柱下限位块连接。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三者通过连接形成路柱,在路柱没有受到车辆撞击时,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之间的卡块、限位块、连接块之间的接触关系能够限制各连接旋转副的运动,使路柱处于竖直状态。
[0011]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连接块在车辆撞击路柱时首先被破坏,该设计能够保证路柱在受到撞击时因为连接块的破碎而沿所设计好的弯曲方向弯曲。
[0012] 本发明中,底支柱卡块在路柱撞击点的一侧,保证了过渡柱不能围绕过渡柱与底支柱铰接的点向路柱撞击点一侧方向摆动;过渡柱卡块和弯曲柱卡块在撞击点另一侧,保证了所有弯曲柱不能向路柱撞击点另一侧摆动;底支柱上限位块、过渡柱下限位块在撞击点另一侧,过渡柱上限位块、弯曲柱下限位块和弯曲柱上限位块在撞击点一侧;限位块和连接块的接触安装保证了路柱的竖直,当路柱受到撞击时,连接块首先破坏,底支柱上限位块与过渡柱下限位块、过渡柱上限位块和弯曲柱下限位块、下侧弯曲柱上限位块和上侧弯曲柱下限位块之间就会出现空隙,在撞击力作用下,相应的柱会相互转动直到相应的上下限位块接触,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设计可以控制相应上下限位块接触时相应柱之间所成的角度。限位块和卡块的安装方向,保证了在车辆对路柱撞击时,车辆头部能够被弯曲柱包裹,防止车辆冲出公路,起到保护车辆作用。
[0013]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弯曲柱之间同侧面安装的第二板簧弹性完全相同。使车辆受力均匀,减少车辆的破坏。
[0014]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弯曲柱安装数量需要保证常规车辆撞击点上侧具有2-4个弯曲柱。确保车辆被包裹。
[0015] 相对于传统的公路路桩技术,本发明中底支柱安装在地面上,过渡柱和多个弯曲柱依次从下侧通过旋转副连接,在底支柱和过渡柱之间安装有第一板簧,在过渡柱和弯曲柱、弯曲柱与弯曲柱之间安装有第二板簧,弯曲柱、过渡柱和底支柱之间能够相互旋转,通过在柱之间设计限位块或者卡块使柱之间的相互旋转按照设计的要求旋转,在旋转中板簧起到缓冲作用。本发明通过将路柱设计成多个柱之间的铰接,当车辆撞击时,路柱能够通过铰接旋转将车辆头部包裹起来,并且通过板簧变形吸收撞击能量,减小撞击伤害,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0017] 图2是整体部件分布侧视图。
[0018] 图3是底支柱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过渡柱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弯曲柱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标号名称:1、底支柱,2、第一板簧,3、过渡柱,4、第二板簧,5、弯曲柱,6、底支柱卡块,7、过渡柱上限位块,8、连接块,9、过渡柱下限位块,10、过渡柱卡块,11、支耳,12、第一斜面,13、第二斜面,14、圆柱销,15、支耳安装槽,16、弯曲柱下限位块,17、弯曲柱上限位块,18、弯曲柱卡块,19、第三斜面,20、底支柱上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底支柱、第一板簧、过渡柱、第二板簧、弯曲柱,其中底支柱安装在地面上,过渡柱一端通过旋转副安装在底支柱上,另一端通过旋转副安装有弯曲柱,第一板簧两端分别安装在底支柱和过渡柱上,第二板簧两端分别安装在过渡柱和弯曲柱上;弯曲柱上侧通过旋转副依次还安装有五个弯曲柱,且每个弯曲柱之间同侧面安装有第二板簧,第一板簧与第二板簧分别安装在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组成机构的两侧;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之间可以通过旋转副相互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受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弹性作用旋转过程具有一定缓冲效果。
[0023] 如图3所示,上述底支柱包括底支柱卡块、底支柱上限位块、第一斜面、支耳,其中底支柱卡块安装在底支柱上端一侧,支耳安装在底支柱顶端中间,底支柱上限位块安装在底支柱上端且安装位置为底支柱卡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底支柱上限位块上具有第一斜面。
[0024] 如图4所示,上述过渡柱包括过渡柱上限位块、过渡柱下限位块、过渡柱卡块、第二斜面、支耳安装槽、支耳,其中过渡柱下侧开有支耳安装槽,过渡柱下限位块安装在过渡柱下端一侧,过渡柱卡块安装在过渡柱上端且与过渡柱下限位块安装位置同侧;过渡柱上限位块安装在过渡柱上端且为过渡柱卡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过渡柱上端中间安装有支耳,过渡柱上限位块上开有第二斜面。
[0025] 如图5所示,上述弯曲柱包括弯曲柱下限位块、弯曲柱上限位块、弯曲柱卡块、第三斜面、支耳、支耳安装槽,其中弯曲柱下侧开有支耳安装槽,弯曲柱下限位块安装在弯曲柱下端一侧,弯曲柱上限位块安装在弯曲柱上端且与弯曲柱下限位块安装位置同侧;弯曲柱卡块安装在弯曲柱上端且为弯曲柱上限位块安装位置的另一侧;弯曲柱上端中间安装有支耳,弯曲柱上限位块上开有第三斜面。
[0026] 如图2所示,上述底支柱的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过渡柱的支耳安装槽中形成旋转副,过渡柱的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弯曲柱的支耳安装槽中形成旋转副,底支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过渡柱下限位块连接;过渡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弯曲柱下限位块连接;弯曲柱与弯曲柱之间通过下侧弯曲柱支耳与上侧弯曲柱支耳安装槽配合而安装在一起,且下侧弯曲柱的弯曲柱上限位块通过连接块与上侧弯曲柱的弯曲柱下限位块连接。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三者通过连接形成路柱,在路柱没有受到车辆撞击时,底支柱、过渡柱和弯曲柱之间的卡块、限位块、连接块之间的接触关系能够限制各连接旋转副的运动,使路柱处于竖直状态。
[0027] 上述连接块在车辆撞击路柱时首先被破坏,该设计能够保证路柱在受到撞击时因为连接块的破碎而沿所设计好的弯曲方向弯曲。
[0028] 本发明中,底支柱卡块在路柱撞击点的一侧,保证了过渡柱不能围绕过渡柱与底支柱铰接的点向路柱撞击点一侧方向摆动;过渡柱卡块和弯曲柱卡块在撞击点另一侧,保证了所有弯曲柱不能向路柱撞击点另一侧摆动;底支柱上限位块、过渡柱下限位块在撞击点另一侧,过渡柱上限位块、弯曲柱下限位块和弯曲柱上限位块在撞击点一侧;限位块和连接块的接触安装保证了路柱的竖直,当路柱受到撞击时,连接块首先破坏,底支柱上限位块与过渡柱下限位块、过渡柱上限位块和弯曲柱下限位块、下侧弯曲柱上限位块和上侧弯曲柱下限位块之间就会出现空隙,在撞击力作用下,相应的柱会相互转动直到相应的上下限位块接触,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设计可以控制相应上下限位块接触时相应柱之间所成的角度。限位块和卡块的安装方向,保证了在车辆对路柱撞击时,车辆头部能够被弯曲柱包裹,防止车辆冲出公路,起到保护车辆作用。
[0029] 每个弯曲柱之间同侧面安装的第二板簧弹性完全相同,使车辆受力均匀,减少车辆的破坏。
[0030] 上述弯曲柱安装数量需要保证常规车辆撞击点上侧具有2-4个弯曲柱。确保车辆被包裹。
[0031]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底支柱安装在地面上,过渡柱和多个弯曲柱依次从下侧通过旋转副连接,在底支柱和过渡柱之间安装有第一板簧,在过渡柱和弯曲柱、弯曲柱与弯曲柱之间安装有第二板簧,弯曲柱、过渡柱和底支柱之间能够相互旋转,通过在柱之间设计限位块或者卡块使柱之间的相互旋转按照设计的要求旋转,在旋转中板簧起到缓冲作用。本发明通过将路柱设计成多个柱之间的铰接,当车辆撞击时,路柱能够通过铰接旋转将车辆头部包裹起来,并且通过板簧变形吸收撞击能量,减小撞击伤害,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