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用冷却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166289.2

文献号 : CN10844599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红军

申请人 : 重庆补贴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冷却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电脑用冷却装置,包括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空腔,放置座的上表面设有多个条形腔,条形腔内均设有受热膨胀的凸起;凸起内设有冷却腔;空腔内设有转轴、喷淋部和冷却箱,喷淋部内设有喷淋腔,且冷却箱与喷淋腔之间设吸入管;冷却腔与冷却箱之间连通有回流管;转轴的一端伸出空腔;转轴伸出空腔的一端上缠绕有拉线,拉线与其中一个凸起固定连接,且转轴上还设有扭簧;转轴的另一端伸入空腔内,且该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由齿轮带动的齿条,齿条上固定有推动杆;喷淋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喷淋部上还设有喷淋管。本方案能够在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时,仍然满足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需求。

权利要求 :

1.电脑用冷却装置,包括放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内设有空腔,放置座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条形腔,所述条形腔内均设有受热膨胀的凸起,且凸起突出于放置座上表面;所述凸起内设有冷却腔;

所述空腔内设有转轴、喷淋部和用于放置冷却液的冷却箱,喷淋部内设有喷淋腔,且冷却箱上设有用于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液导入喷淋腔的吸入管;冷却腔与冷却箱之间连通有用于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回流入冷却箱内的回流管;

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空腔且转轴与空腔的腔壁转动连接;转轴伸出空腔的一端上缠绕有拉线,拉线的端部与其中一个凸起固定连接,且转轴上还设有用于转轴复位的扭簧;转轴的另一端伸入空腔内,且该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由所述齿轮带动的齿条,齿条上固定有推动杆;所述喷淋腔内滑动连接有由推动杆推动的活塞;喷淋部上还设有用于将喷淋腔内的冷却液喷淋到冷却腔的腔壁上的喷淋管;

所述凸起均包括圆柱形的铜杆和包裹在铜杆表面的橡胶层,其中一个凸起的橡胶层远离冷却箱的一面上设有圆孔,铜杆上设有用于将圆孔与铜杆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圆孔的孔壁上固定有铜片层,铜片层与通孔的孔壁固定;所述圆孔内设有与铜片层滑动连接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远离铜杆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拉线与固定杆的端部固定;铜片层内壁上固定有用于滑动活塞复位的复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位于铜杆内,且冷却腔为圆柱形;冷却腔的最低处为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放置座高的一侧固定有朝着远离放置座的方向向下延伸的弧形罩,放置座的下表面朝着弧形罩的方向延伸并与弧形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内设有箱板,且箱板与空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由弧形罩、箱板和空腔的腔壁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与冷却箱连接的一端位于远离吸入管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为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的上端口与所述橡胶层与电脑接触的面对应。

说明书 :

电脑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冷却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脑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电脑已经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电脑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一般采用风扇散热的方法,通过风扇的旋转,加快笔记本电脑底部散热口的气流流动,来达到增强笔记本电脑散热的目的。
[0003]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采用风扇散热的方法增强笔记本电脑散热能力的效果有限,尤其是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时(例如:运行大型游戏软件时),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散热风扇散热较慢,无法进一步提高笔记本电脑的降温散热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用冷却装置,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时能够进一步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需求。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0006] 电脑用冷却装置,包括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空腔,放置座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与空腔连通的条形腔,条形腔内均设有受热膨胀的凸起,且凸起突出于放置座上表面;凸起内设有冷却腔;空腔内设有转轴、喷淋部和用于放置冷却液的冷却箱,喷淋部内设有喷淋腔,且冷却箱上设有用于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液导入喷淋腔的吸入管;冷却腔与冷却箱之间连通有用于冷却腔内的冷却液回流入冷却箱内的回流管;转轴的一端伸出空腔且转轴与空腔的腔壁转动连接;转轴伸出空腔的一端上缠绕有拉线,拉线的端部与其中一个凸起固定连接,且转轴上还设有用于转轴复位的扭簧;转轴的另一端伸入空腔内,且该端固定连接有齿轮;空腔内滑动连接有由齿轮带动的齿条,齿条上固定有推动杆;喷淋腔内滑动连接有由推动杆推动的活塞;喷淋部上还设有用于将喷淋腔内的冷却液喷淋到冷却腔的腔壁上的喷淋管。
[0007]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08] 1、采用本方案时,直接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放置座上,且笔记本电脑的底面与凸起接触;凸起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底面与放置座之间有空隙,进而便于空气进入到该空隙内,便于对笔记本电脑的冷却;
[0009] 2、当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时,笔记本电脑的热量会传递到凸起处,凸起受热会发送膨胀,进而对拉线进行拉扯,此时,在拉线的拉动下,转轴会转动,此时转轴上的齿轮会带动齿条滑动,齿条带动推动杆运动,推动杆推动活塞,进而使得活塞对喷淋腔内的冷却液进行挤压,此时了冷却液会从喷淋管喷出并淋到冷却腔的腔壁上;然后沿着冷却腔的腔壁流下,最后通过回流管回流进入到冷却箱内。在冷却液的冷却作用下,凸起收缩,此时拉线恢复原位,转轴不再受到拉线的拉力,扭簧带动转轴反向旋转恢复原位;转轴反向旋转的过程中,齿轮也会反向旋转,进而带动齿条恢复原位,齿条带动推动杆,推动杆拉动活塞,进而使得冷却箱内的冷却液通过吸入管进入到喷淋腔内进行储存。
[0010] 综上,本方案能够在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的时候,实现将冷却液喷淋到凸起的内壁上,对凸起进行降温;而笔记本电脑上的热量会不断传递给凸起;因此,在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的时候,达到对笔记本电脑的再次降温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仅靠笔记本电脑散热时的空气流动来进行散热降温,本方案能够进一步满足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需求。
[0011]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凸起均包括圆柱形的铜杆和包裹在铜杆表面的橡胶层,冷却腔位于铜杆内,且冷却腔为圆柱形;冷却腔的最低处为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湾;其中一个凸起的橡胶层远离冷却箱的一面上设有圆孔,铜杆上设有用于将圆孔与铜杆内部连通的通孔;圆孔的孔壁上固定有铜片层,铜片层与通孔的孔壁固定;圆孔内设有与铜片层滑动连接的滑动活塞,滑动活塞远离铜杆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拉线与固定杆的端部固定;铜片层内壁上固定有用于滑动活塞复位的复位部。
[0012] 进一步便于在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的时候,拉线能够拉动转轴转动;具体原理如下:在笔记本电脑温度较高的时候,冷却腔内的空气不断被加热,空气遇热膨胀,进而逐渐推动滑动活塞朝着远离冷却腔的方向移动,此时滑动活塞上的固定杆也随之移动,固定杆拉动拉线朝着远离转轴的方向运动,由于拉线缠绕在转轴上,因此转轴会发生转动;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带动推动杆,推动杆推动活塞,进而非常简单实现了对冷却腔的内壁的冷却。
[0013]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放置座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放置座高的一侧固定有朝着远离放置座的方向向下延伸的弧形罩,放置座的下表面朝着弧形罩的方向延伸并与弧形罩的下端固定连接;空腔内设有箱板,且箱板与空腔的腔壁固定连接;冷却箱由弧形罩、箱板和空腔的腔壁构成。
[0014] 非常简单的形成了冷却箱;另外,弧形罩朝着远离放置座的方向向下延伸,主要是便于
[0015]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回流管与冷却箱连接的一端位于远离吸入管的一侧。主要是为了防止刚回流入冷却箱内的冷却液通过吸入管进入到喷淋腔内。
[0016]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复位部为弹簧。非常简单的实现了滑动活塞的复位。
[0017]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喷淋管的上端口正对橡胶层与电脑接触的面。进一步实现了及时对电脑的冷却。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电脑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0] 图3是图2中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1中滑动活塞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图1中转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放置座1、空腔11、转轴111、拉线1111、扭簧1112、齿轮1113、喷淋部112、喷淋腔1121、冷却箱113、吸入管1131、回流管1132、齿条114、推动杆115、活塞116、喷淋管117、条形腔12、弧形罩13、箱板14、凸起2、铜杆21、冷却腔211、通孔
212、橡胶层22、圆孔221、铜片层2211、滑动活塞2212、固定杆2213、弹簧2214、笔记本电脑3。
[002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0026] 如图1和图2所示,电脑用冷却装置,包括放置座1,放置座1内设有空腔11,放置座1的上表面间隔设有五个与空腔11连通的条形腔12,条形腔12内均设有受热膨胀的凸起2,且凸起2突出于放置座1上表面;凸起2内设有圆柱形的冷却腔211,冷却腔211的最低处为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湾。
[0027] 放置座1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放置座1高的一侧固定有朝着远离放置座1的方向向下延伸的弧形罩13,放置座1的下表面朝着弧形罩13的方向延伸并与弧形罩13的下端固定连接;空腔11内设有箱板14,且箱板14的四侧分别与空腔11的各腔壁固定连接。
[0028] 空腔11内设有转轴111、喷淋部112和用于放置冷却液的冷却箱113;且该冷却箱113由弧形罩13、箱板14和空腔11的腔壁围成。
[0029] 喷淋部112内设有喷淋腔1121,且冷却箱113上设有用于将冷却箱113内的冷却液导入喷淋腔1121的吸入管1131;冷却腔211与冷却箱113之间连通有用于冷却腔211内的冷却液回流入冷却箱113内的回流管1132;且回流管1132的一端连接在图4中冷却腔211的最低处的左侧。另外,回流管1132的口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0.1~0.5,本方案具体取0.3cm。
[0030] 吸入管1131和回流管1132上均设有单向阀。回流管1132与冷却箱113连接的一端位于远离吸入管1131的一侧。
[0031] 如图5所示,转轴111的一端伸出空腔11且转轴111与空腔11的腔壁转动连接;转轴111伸出空腔11的一端上缠绕有拉线1111,拉线1111的端部与其中一个凸起2固定连接,且转轴111上还设有用于转轴111复位的扭簧1112;转轴111的另一端伸入空腔11内,且该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113;空腔11内滑动连接有由齿轮1113带动的齿条114,齿条114上固定有推动杆115;喷淋腔1121内滑动连接有由推动杆115推动的活塞116;喷淋部112上还设有用于将喷淋腔1121内的冷却液喷淋到冷却腔211的腔壁上的喷淋管117。
[0032] 喷淋管117的上端口正对橡胶层22与电脑接触的面;主要是由于该面直接与电脑接触,因此,此处是电脑热传递的交接处,使得喷淋管117喷出的冷却液直接冲击此处,进一步便于对笔记本电脑3的散热。
[0033] 如图3所示,凸起2均包括圆柱形的铜杆21和包裹在铜杆21表面的橡胶层22,且冷却腔211位于铜杆21内;由于铜杆21的导热性能较好,因此铜杆21能够快速将橡胶层22上的热倒入到冷却腔211内。由于笔记本电脑3一般是cpu处发热较厉害,因此在放置笔记本电脑3的时候,可以将cpu的位置放置在其中一个凸起2上;如图4所示,该处凸起2的橡胶层22右侧(即:远离冷却箱113的一面)设有圆孔221,铜杆21上设有用于将圆孔221与铜杆21内部连通的通孔212;圆孔221的孔壁上固定有铜片层2211,铜片层2211与通孔212的孔壁固定。圆孔221内设有与铜片层2211滑动连接的滑动活塞2212,滑动活塞2212远离铜杆21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2213,拉线1111与固定杆2213的端部固定。铜片层2211内壁上固定有用于滑动活塞2212复位的复位部;且该复位部为弹簧2214。
[0034]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冷却腔211为圆柱形,因此,从喷淋管117喷出的冷却液沿着铜杆21的内壁上留下后,会残留一部分在冷却腔的最低处(即储液湾处);便于冷却腔211内温度过高时,冷却液汽化。
[0035] 使用时,直接将笔记本电脑3放置在放置座1上,且笔记本电脑3的底面与凸起2接触;凸起2使得笔记本电脑3的底面与放置座1之间有空隙,便于空气对笔记本电脑3的散热。
[0036] 笔记本电脑3温度较高时,笔记本电脑3的热量会传递到凸起2处;如图4所示,冷却腔211内的空气不断被加热,空气遇热膨胀,冷却腔211内壁上残留的冷却液以及储液湾处处的冷却液汽化,进而逐渐推动图4中的滑动活塞2212朝着远离冷却腔211的方向移动(即滑动活塞2212朝右运动),此时滑动活塞2212上的固定杆2213也随之向右移动,固定杆2213拉动拉线1111朝着远离转轴111的方向运动,由于拉线1111缠绕在图5中的转轴111上,因此转轴111会发生转动。
[0037] 转轴111带动图2中的齿轮1113转动,齿轮1113带动齿条114向左滑动,齿条114带动推动杆115向左运动,推动杆115推动活塞116向左运动,进而使得活塞116对喷淋腔1121内的冷却液进行挤压,此时了冷却液会从喷淋管117喷出并淋到冷却腔211的腔壁上(即铜杆21的内壁上);然后沿着冷却腔211的腔壁(即铜杆21的内壁)流下,最后通过回流管1132回流进入到冷却箱113内。非常简单实现了对冷却腔211的内壁(即铜杆21内壁)的冷却。综上,本方案能够在笔记本电脑3温度较高的时候,实现将冷却液喷淋到铜杆21的内壁上,对橡胶传递到铜杆21上的热量进行降温;因此,在笔记本电脑3温度较高的时候,达到对笔记本电脑3的再次降温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仅靠笔记本电脑3散热时的空气流动来进行散热降温,本方案能够进一步满足笔记本电脑3的散热需求。
[0038]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