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指示扳手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089874.2

文献号 : CN10845365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厚飞

申请人 : 胡厚飞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力指示扳手,其包括:一具有一扳动部及一支撑部的本体,扳动部能够驱动工作物,本体具有一径向线将扭力指示扳手区分为一逆时侧区域与一顺时侧区域;一扭力杆,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扭力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支撑部,扭力杆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间形成一偏位段,偏位段的轴心线位于逆时侧区域,扭力杆的第二端能够供使用者扳动,使扭力杆的偏位段自逆时侧区域朝向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以及一指示装置,其设置于本体与扭力杆之间,当扭力杆的偏位段自逆时侧区域朝向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时,能够供使用者观察扭力值。

权利要求 :

1.一种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包括一扳动部及一连接于该扳动部的支撑部,该扳动部能够沿着一转动中心线旋转以驱动工作物转动,该本体具有一垂直且通过该转动中心的径向线,所述的径向线将扭力指示扳手区分为彼此相反的一逆时侧区域与一顺时侧区域;

一扭力杆,其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扭力杆的第一端连接于该支撑部,该扭力杆的第二端远离该扳动部的转动中心线,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形成一偏位段,该偏位段的轴心线位于该逆时侧区域,所述的扭力杆的第二端能够供使用者扳动,使该扭力杆的偏位段自该逆时侧区域朝向该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以及一指示装置,设置于该本体与该扭力杆之间,当该扭力杆的偏位段自该逆时侧区域朝向该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时,能够供使用者观察扭力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偏位段的轴心线与该本体的径向线平行且不共线而位于该逆时侧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相对于该径向线具有一偏心孔,该偏心孔的轴心线位于该逆时侧区域,该扭力杆的第一端结合于该偏心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杆呈直线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还包括有一连接于该偏心孔的扩大槽,该扩大槽容许该扭力杆自该逆时侧区域朝向该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与该扳动部为一体,该支撑部沿着该径向线延伸,该支撑部于该径向线的延伸长度等于或大于该扳动部于该径向线的长度;该扳动部为单向棘轮、换向棘轮、开口端、梅花端或是套筒;该支撑部与该扭力杆之间还设置一定位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还包括一中空状的外壳,其包覆设置于该支撑部且沿着该径向线延伸,该扭力杆的第二端外露于该外壳之外,该指示装置设于该外壳且连接于该扭力杆的偏位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外壳相反于该扳动部的末端设有一刚性挡块,该刚性挡块具有一导槽,供该扭力杆的第二端穿越外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杆的第二端具有一握把,其中央部分呈凹陷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杆的第二端具有一握把,其具有位于该逆时侧区域的两个凹陷区及一个位于该顺时侧区域且朝该本体方向延伸的承靠区。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指示装置包括一设置于该扭力杆的齿块;一带有刻度的转盘,其转动设置于该外壳,该转盘具有一齿轮与该齿块啮合;该指示装置还包括一外罩,其包覆设置于该外壳的末端与该转盘之间,该外罩具有一透视部,其对应于该转盘上的刻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齿块的齿面形成半径大于该齿轮的半径两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力指示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转盘包括一内盘及一外盘,该外盘环设于该内盘周缘,并能够相对旋转。

说明书 :

扭力指示扳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扭力扳手,特别是指一种占用空间小的扭力指示扳手。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微调扭力扳手构造,其主要由一手柄1、一动作杆2、一指针3、一动作头4与一标示片5所组成。手柄1与动作头4分别设置于动作杆2的两端处,而标示片5固设于动作杆2上,其中,指针3一端组设于动作头4,另一端对应并指向标示片5。借此,施力于手柄1,动作杆2会承受扭力而弯曲,而指针3保持笔直,使用者通过指针3指于标示片5上的刻度,以观察出扭力大小。
[0003] 然而,前述扭力扳手的指针3容易伤到使用者,且横向设置的标示片5占据许多空间,故携带或收纳均相当不便。
[0004] 后来有人开发如图2所示的现有的扭力扳手10,其为适用于自行车的扭力工具,包括有本体11及测量装置12,本体11具有一握把13及一驱动杆14,握把13内可收纳多款不同的起子头,驱动杆14的一端设于握把13,驱动杆14的另一端具有驱动螺件的驱动部15,而测量装置12包括一指针12a及一标示件12b,指针12a一组接于握把13,另一端对应指向于标示件12b,而标示件12b一端则套接于驱动杆14,通过用户操作扭力扳手10,使指针12a产生位移并指出标示件12b上的对应刻度,以得知驱动部15施加的扭力值。
[0005] 但,扭力扳手10的指针12a于使用上仍有伤人的缺陷,且扭力扳手10整体呈T型状,不但占空间,也不易携带或收纳。
[0006] 有人开发出另一种现有的扭力扳手20,如图3、图4所示,扭力扳手20包括有一壳体21、一驱动杆22及一指向件23,壳体21由一上壳体21a、一下壳体21b所组成,用以收纳多个工具头24,驱动杆22一端固设于壳体21,且于上壳体21a开设有一指示窗25,而邻近于指示窗25周围标示有数值25a,指向件23设置于壳体21,其一端具有一指针部23a,其位于指示窗
25内并指向数值25a。借此,使用时,使用者可直接观察壳体21上的指针部23a指向标示的数值25a,以快速判读扳手的扭力数值。
[0007] 虽然前述扭力扳手20已无外露的指针,但整体仍呈T型状,仍有占用空间的问题,不易携带与收纳。
[0008] 并且,前述各现有的扳手均利用指针于小角度内摆动并刻划出扭力指示刻度,但碍于小角度的缘故,其所能划分出的刻度有限,不易于操作者判别扭力大小。

发明内容

[0009]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扭力指示扳手,其整体外型概呈笔型状,具有小巧不占空间,且利于收纳与携带的优点。
[0010]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扭力指示扳手,其包括一本体,其包括一扳动部及一连接于扳动部的支撑部,扳动部能够沿着一转动中心线旋转以驱动工作物转动,本体具有一垂直且通过转动中心的径向线,所述的径向线将扭力指示扳手区分为彼此相反的一逆时侧区域与一顺时侧区域;一扭力杆,其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扭力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支撑部,扭力杆的第二端远离扳动部的转动中心线,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一偏位段,偏位段的轴心线位于扭力指示扳手的逆时侧区域,所述的扭力杆的第二端能够供使用者扳动,使扭力杆的偏位段自扭力指示扳手的逆时侧区域朝向扭力指示扳手的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以及一指示装置,设置于本体与扭力杆之间,当扭力杆的偏位段自扭力指示扳手的逆时侧区域朝向扭力指示扳手的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时,能够供使用者观察扭力值。
[0011] 其中,偏位段的轴心线与本体的径向线平行且不共线而位于逆时侧区域。
[0012] 其中,支撑部相对于径向线具有一偏心孔,偏心孔的轴心线位于逆时侧区域,扭力杆的第一端结合于偏心孔内。
[0013] 其中,扭力杆呈直线状。
[0014] 其中,支撑部还包括有一连接于偏心孔的扩大槽,扩大槽容许扭力杆自逆时侧区域朝向顺时侧区域方向弹性弯曲。
[0015] 其中,支撑部与扳动部为一体,支撑部沿着径向线延伸,支撑部于径向线的延伸长度等于或大于扳动部于径向线的长度;扳动部为单向棘轮、换向棘轮、开口端、梅花端或是套筒;该支撑部与该扭力杆之间还设置一定位件。
[0016] 其中,本体还包括一中空状的外壳,其包覆设置于支撑部且沿着径向线延伸,扭力杆的第二端外露于外壳之外,指示装置设于外壳且连接于扭力杆的偏位段。
[0017] 其中,外壳相反于扳动部的末端设有一刚性挡块,刚性挡块具有一导槽,供扭力杆的第二端穿越外露。
[0018] 其中,扭力杆的第二端具有一握把,其中央部分呈凹陷状。
[0019] 其中,扭力杆的第二端具有一握把,其具有位于逆时侧区域的两个凹陷区及一个位于顺时侧区域且朝本体方向延伸的承靠区。
[0020] 其中,指示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扭力杆的齿块;一带有刻度的转盘,其转动设置于外壳,转盘具有一齿轮与齿块啮合;指示装置还包括一外罩,其包覆设置于外壳的末端与转盘之间,外罩具有一透视部对应于转盘上的刻度。
[0021] 其中,齿块的齿面形成半径至少大于齿轮的半径两倍以上。
[0022] 其中,转盘包括一内盘及一外盘,外盘环设于内盘周缘,并可相对旋转。
[0023] 借此,本发明除能提供使用者观视扭力值的功效外,还能通过扭力杆相对本体为偏心设置,使得扭力杆于操作过程中,是自本体逆时侧区域朝顺时侧区域方向扳动,如此使得扭力指示扳手整体外型可呈笔型状,具有小巧不占空间,且利于收纳与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现有的微调扭力扳手构造的外观示意图。
[0025] 图2为现有的扭力扳手的外观示意图。
[0026] 图3为另一种现有的扭力扳手的外观示意图。
[0027] 图4为图3扭力扳手的结构分解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的外观上视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的侧剖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发明的横剖示意图,显示扭力杆与刚性挡块的相对位置。
[0031] 图8为本发明的剖视图,显示扭力杆位于未使用状态。
[0032] 图9为本发明的剖视图,显示扭力杆位于扳动状态。
[0033] 图10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上视图。
[0034] 图11为本发明的图9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现有技术>
[0037] 手柄1
[0038] 指针3
[0039] 标示片5
[0040] 扭力扳手10
[0041] 测量装置12
[0042] 标示件12b
[0043] 驱动杆14
[0044] 扭力扳手20
[0045] 驱动杆22
[0046] 指针部23a
[0047] 指示窗25
[0048] <本发明>
[0049] 本体30
[0050] 支撑部32
[0051] 第二边31b
[0052] 扩大槽322
[0053] 第一端41
[0054] 偏位段43
[0055] 凹陷区441
[0056] 指示装置50
[0057] 转盘52
[0058] 外盘522
[0059] 齿轮53
[0060] 透视部56
[0061] 刚性挡块61
[0062] 定位件70
[0063] 转动中心线X
[0064] 轴心线C
[0065] 顺时侧区域A2
[0066] 动作杆2
[0067] 动作头4
[0068] 本体11
[0069] 指针12a
[0070] 握把13
[0071] 驱动部15
[0072] 壳体21
[0073] 指向件23
[0074] 工具头24
[0075] 数值25a
[0076] 扳动部31
[0077] 第一边31a
[0078] 偏心孔321
[0079] 扭力杆40
[0080] 第二端42
[0081] 握把44
[0082] 承靠区442
[0083] 齿块51
[0084] 内盘521
[0085] 阻力组件523
[0086] 外罩54
[0087] 外壳60
[0088] 导槽62
[0089] 扭力指示扳手100
[0090] 径向线L
[0091] 逆时侧区域A1。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以下参照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限制于特定公开的实施例,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涵盖了替代、修改和等同物。
[0093] 请参阅图5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的扭力指示扳手100,其包括有一本体30、一扭力杆40及一指示装置50。
[0094] 本体30,包括一扳动部31及一连接于扳动部31的支撑部32,扳动部31可以是单向棘轮、换向棘轮、开口端、梅花端或是套筒,且扳动部31能够沿着一转动中心线X旋转以驱动工作物转动。本体30具有一垂直且通过转动中心线X的径向线L,所述的径向线L将扭力指示扳手100区分为彼此相反的逆时侧区域A1与一顺时侧区域A2。
[0095] 其中,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部32可与本体30为一体制成,支撑部32沿着径向线L延伸,且支撑部32的延伸长度等于或大于扳动部31于径向线L上的长度。此外,本体30的扳动部31还具有一第一边31a及相反设置的一第二边31b,而所述的支撑部32相对于径向线L具有一偏心孔321,偏心孔321的轴心线位于逆时侧区域A1,且支撑部32还包括一连接于偏心孔321的扩大槽322,扩大槽322较偏心孔321远离扳动部31。
[0096] 扭力杆40,呈直线状,其包括一第一端41及一第二端42,扭力杆40的第一端41连接于支撑部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扭力杆40的第一端41结合于支撑部32的偏心孔321内,且扩大槽322容许扭力杆40自逆时侧区域A1朝向顺时侧区域A2方向弹性弯曲。而扭力杆40的第二端42远离扳动部31的转动中心线X,扭力杆40的第一端41与第二端42之间形成一偏位段43,所述的偏位段43具有一轴心线C,轴心线C与本体30的径向线L平行且不共线而位于扭力指示扳手100的逆时侧区域A1。
[0097] 其中,而扭力杆40的第二端42能够供使用者扳动,使扭力杆40的偏位段43自扭力指示扳手100的逆时侧区域A1朝向顺时侧区域A2弹性弯曲。且于非使用状态时,扭力杆40位于扳动部31的第一边31a与第二边31b相距范围内,也即扭力杆40不超过扳动部31的第一边31a、第二边31b,以使得本发明的扭力指示扳手100整体外型概呈笔型状,不易占据空间,有利于收纳与携带。
[0098] 指示装置50,设置于本体30与扭力杆40之间,以当使用者扳动扭力杆40的第二端42时,使扭力杆40的偏位段43能自本体30的逆时侧区域A1朝向本体30的顺时侧区域A2弹性弯曲,而供用户观察扭力值。
[0099] 其中,本体30还包括一中空状的外壳60,其包覆设置于支撑部32且沿着径向线L延伸。而指示装置50设置于外壳60,且连接于扭力杆40的偏位段43,据以提供扭力指示。此外,外壳60相反于扳动部31的末端设有一刚性挡块61,刚性挡块61具有一导槽62,以供扭力杆40的第二端42穿越外露,并配合图6、图7所示,在图7中省略指示装置50并显示扭力杆40与刚性挡块61的相对位置,于正向扳动时,导槽62提供扭力杆40具有移动的空间,而扭力杆40反向扳回时则具有良好的止挡效果。
[0100]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装置50包括一齿块51、一转盘52、一齿轮53、一外罩54。齿块51设置于扭力杆40并邻近于第二端42,且其齿面呈弧状并面向于支撑部32。转盘52带有显示扭力值的刻度,转盘52转动设置于外壳60上,其中齿轮53设置于转盘52底面并伸入外壳60内与齿块51啮合,其中,齿块51的齿面形成半径至少大于齿轮53的半径两倍以上。而外罩54包覆设置于外壳60的末端与转盘52之间,且外罩54具有一透视部56及一指标,用以对应于转盘52上的刻度,借此,当扭力杆40扳动时,齿块51则能带动齿轮53转动,以使转盘52相对外壳60产生旋转,以将扳动部31施加于工作物的扭力值以对应的刻度呈现,并供使用者由透视部56观之。
[0101] 接着请参考图8,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具有一定位件70,设置于支撑部32与扭力杆40之间。进一步地,定位件70为螺件或是销,其穿越外壳60与支撑部32,用以顶持于扭力杆
40的第一端41,以稳固扭力杆40而不易产生松动。
[0102] 再请参阅图8,扭力杆40的第二端42还具有一握把44,握把44的中央部分呈凹陷状,有利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将施力集中并加以传递至扳动部31,以通过指示装置50精准地指示出扭力值。
[0103]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操作示意图。于使用时,先将扳动部31适配于如螺件的工作物,而使用者利用扭力杆40的第二端42的握把44施力并以转动中心线X为转动中心进行扳动,使扭力杆40的偏位段43会自本体30的逆时侧区域A1朝向顺时侧区域A2方向弹性弯曲,进而达到施加的力量传递至工作物,并将之驱转。若于操作过程中施加力量越大时,则扭力杆40的第二端42则会越过径向线L,而当扭力杆40产生弹性弯曲,则齿块51带动齿轮53转动,以促使指示装置50的转盘52转动,借此,使用者可自外罩54的透视部56观察施加于工作物的扭力值,以控制上紧工对象的扭力。
[010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齿块51的齿面形成半径至少大于齿轮53的半径两倍以上,使得扭力刻度具有多倍放大的功效,以便于使用者判别读取。以本发明实施例为例,当扭力杆40相对径向线L扳动10度时,此时齿轮53得以转动四分之三圈(270度),扭力刻度具有27倍放大效果,如此一来,转盘52上的刻度即能够划分出更小细的刻度,以对应扭力值,提供使用者在操作中易于判别当前扳动的扭力状态。
[0105] 如图10、图11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如图10所示,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构件为标示相同构件名称及符号,并省略这些构件的细节说明,而本实施例与前述不同在于,握把44具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外形,握把44与指示装置50的透视部56同侧设有两个凹陷区441,所述的凹陷区441位于逆时侧区域A1,以供使用者的中指与食指承放,而握把44于透视部56的相反侧还设有一承靠区442朝本体30方向延伸,以供使用者的大拇指承放,以在扳转作业时,避免用户手指施力并接触于指示装置50的外罩54,导致产生反作用力于握把44,而影响指示装置50显示扭力值的精度。
[0106] 如图10所示,指示装置50的转盘52包括一内盘521、一外盘522以及一位于内盘521与外盘522之间的阻力组件523,其阻力组件523可为O型环或C型扣。于扳转作业时,通过阻力组件523所提供的阻力,外盘522与内盘521随齿轮53转动而一同旋转;而需要重新校正时,调转外盘522使其能够相对内盘521转动,以使外盘522上的刻度能够相对外罩54上的指示进行归零调整。
[0107] 综合前述,本发明除能提供使用者观察扭力值的功效外,通过扭力杆40相对本体30为偏心设置,使得扭力杆40于操作过程中,是自本体30逆时侧区域A1朝顺时侧区域A2方向扳动,如此使得扭力指示扳手100整体外型可呈笔型状,具有小巧不占空间,且利于收纳与携带的优点。
[0108] 进一步地,由于扭力指示扳手100具有小巧的优点,相较于现有的扭力扳手而言更无横向外凸的结构,如此在操作过程中,也能避免与周遭空间的碰触,使用上相当的方便。
[0109]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不违本发明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改变,俱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