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205906.5

文献号 : CN10851126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乐萌薛星星李少华

申请人 : 苏州恒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稳压电源电路、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控制回路、PWM驱动电路、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和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继电器衔铁的位置;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用于确保继电器衔铁快速释放。本发明的节能控制电路可以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同时可以避免继电器故障,延长继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 :

1.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保护电路,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

稳压电源电路,该稳压电源电路的一端与输入正极VIN+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负极VOUT-连接;

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包括与输入正极VIN+连接的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连接的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控制回路,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分别连接;

斩波降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

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入正极VIN+与所述控制回路之间,用于检测继电器衔铁的位置;

以及

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与输出负极VOUT-之间,用于确保继电器衔铁快速释放;

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三极管Q2、电感L1以及第十一电阻R11,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微处理器U2的P1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二极管D4、第十五电阻R1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均并联在所述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的双向瞬态二极管D3和设置在输入正极VIN+与输入电压采样电路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稳压器U1,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稳压器U1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至稳压器U1的调节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至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微处理器U2、第五电阻R5、第十四电容C14、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均接入所述微处理器U2的P5端口,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4端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五电容C15,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0端,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衔铁位置检测器U3和第八电容C8,其中,所述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电源端接电源VCC,接地端通过所述第八电容C8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所述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2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三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输出负极VOUT-。

说明书 :

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新能源汽车用继电器对工作环境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如在震动冲击试验中需要承受持续10ms以上、加速度峰值为200m/s的考验,同时保证触点不脱离。为了增强产品的可靠性,需要增大线圈的匝数,使得继电器的衔铁需要克服较大的反作用力,来完成吸合,同时又能在震动和冲击环境下可靠的吸合,在理想的情况下,要克服机械反力使触点吸合,而且更为快速的吸合,对减小触点黏连和提高触点寿命也有一定的作用。此过程中,由于线圈匝数的增多,导致其电力消耗也较多,因此,如何在确保继电器衔铁快速吸合的前提下,节省线圈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稳压电源电路,该稳压电源电路的一端与输入正极VIN+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负极VOUT-连接;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包括与输入正极VIN+连接的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连接的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控制回路,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分别连接;斩波降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入正极VIN+与所述控制回路之间,用于检测继电器衔铁的位置;以及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与输出负极VOUT-之间,用于确保继电器衔铁快速释放。
[0005]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的双向瞬态二极管D3和设置在输入正极VIN+与输入电压采样电路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1。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稳压器U1,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稳压器U1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至稳压器U1的调节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至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另一端接地。
[0007]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微处理器U2、第五电阻R5、第十四电容C14、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均接入所述微处理器U2的P5端口,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
[0008]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4端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0009]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五电容C15,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0端,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
[0010] 作为优选,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三极管Q2、电感L1以及第十一电阻R11,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1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
[0011] 作为优选,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二极管D4、第十五电阻R1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至所述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均并联在所述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之间。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衔铁位置检测器U3和第八电容C8,其中,所述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电源端接电源VCC,接地端通过所述第八电容C8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所述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2端。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三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输出负极VOUT-。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采用输入保护电路确保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同时采用稳压电源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
[0016] 2、采用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配合,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又由于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存在,可以在输入端的电压在0.2秒内出现电压跌落现象时,对其进行电压跌落处理,避免容易引起继电器故障,从而可以延长继电器主触点的使用寿命;
[0017] 3、本发明通过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到衔铁的状态,进而控制在触点吸合时的吸合电流来实现快速吸合,并且减小保持过程中的保持电流,达到降低线圈发热、节约能量、保证性能的目的;
[0018] 4、本发明采用微处理器实行程序控制,可以有效消除温漂和时漂的影响,所以无论是输入电压的缓慢上升或快速上升(阶跃供电方式),均能保证继电器的有效吸合和工作,提高了节能控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中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对应时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中输入电压跌落时输出电压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23]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设置在直流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用于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具体如图1所示,该直流继电器线圈节能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稳压电源电路、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控制回路、斩波降压电路、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和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为方便描述,定义本实施例中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两个端口分别为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输出端的两个端口分别为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
[0024] 具体地,输入保护电路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用于保护电路的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同时用于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极性接反时进行有效保护。所述稳压电源电路一端与输入正极VIN+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负极VOUT-连接,用于为本发明的节能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信号采样输入回路包括与输入正极VIN+连接的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连接的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所述控制回路与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分别连接,用于对所述节能控制电路实行程序控制,所述斩波降压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其中,所述PWM驱动电路的一输入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另一输入端连接至控制回路的输出端,所述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即为节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设置在所述输入正极VIN+与所述控制回路之间,用于检测继电器衔铁的位置;所述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设置在所述控制回路与输出负极VOUT-之间,用于确保继电器衔铁快速释放。
[0026] 请重点参照图1,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设置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之间的双向瞬态二极管D3和设置在输入正极VIN+与输入电压采样电路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1。其中,双向瞬态二极管D3的击穿电压为36V,可以保护节能控制电路中的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所述第一二极管D1用于在输入正极VIN+和输入负极VIN-极性接反时进行有效保护。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二极管D2以及稳压器U1,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相互并联,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稳压器U1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后连接至稳压器U1的调节端与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至所述稳压器U1的调节端,另一端接地。具体地,所述稳压电源电路用于为节能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其稳压电压的数值由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确定。例如,本实施中,输入电压范围为4.5Vdc~36Vdc,稳压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范围为3.2Vdc~3.3Vdc,则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计算公式为Vo=1.25×(1+R1/R2)×(0.00005×R1),其中Vo为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
[0028] 继续参照图1,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微处理器U2、第五电阻R5、第十四电容C14、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均接入所述微处理器U2的P5端口,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具体地,所述微处理器U2用于对节能控制电路进行程序控制,其控制规则如图2和图3的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VOUT的对应时序图所示。即,所述控制回路通过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进行输入电压采样,通过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进行输出电压采样,并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采样结果,发出相应指令。
[0029] 作为优选,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4端口,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入正极VIN+,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五电容C15,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0端,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具体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用于对节能控制电路中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并传递给所述为微处理器U2,由微处理器U2对输入电压与目标输入电压进行比较,将输出电压与目标输出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进行程序控制。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出电压采样电路的测量范围均为:0Vdc-36Vdc。
[0030] 作为优选,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三极管Q2、电感L1以及第十一电阻R11,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1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具体地,当继电器线圈需要进入到工作状态时,所述微处理器U2向所述PWM驱动电路发出控制信号,使得PWM驱动电路发出脉冲信号至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
[0031] 作为优选,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的斩波频率在10-30KHz之间。其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二极管D4、第十五电阻R15、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R9和第三电阻R3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输入正极VIN+,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至所述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均并联在所述输出正极VOUT+和输出负极VOUT-之间。具体地,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可以对输出电压进行降压和稳压,使输出电压VOUT数值范围保持在3.3Vdc~3.7Vdc。即,当输入电压出现电压跌落现象时,所述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进行输入电压跌落处理,确保输出电压稳定,从而可以避免直流继电器发生故障,能够有效延长继电器主触点的使用寿命。
[0032]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衔铁位置检测器U3和第八电容C8,其中,所述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电源端接电源VCC,接地端通过所述第八电容C8接电源VCC,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所述衔铁位置检测器U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2端。具体地,所述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通过衔铁位置检测器U3获取衔铁的位置信息,并传递给控制回路中的微处理器U2,微处理器U2根据衔铁的位置信息发出指令。
[0033] 作为优选,所述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和第三三极管Q3,其中,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连接至所述微处理器U2的P3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至输出正极VOUT+,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至输出负极VOUT-。具体地,由于继电器线圈的电感作用存在续流现象,在继电器释放过成中,容易导致衔铁释放延迟,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可以确保继电器衔铁的快速释放。
[0034]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过程与直流继电器的吸合释放过程有关,并且此过程中,控制回路通过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获取输入电压、通过输出电压采用电路获取输出电压,并结合从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获取的信息,控制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动作,从而实现对继电器线圈的节能控制,具体如下:
[0035] 上电吸合过程:当输入电压VIN大于等于7Vdc时,即t1时刻,输出电压VOUT开始输出;至t2时刻,输出电压VOUT必须大于或等于直流继电器线圈的吸合电压,t1至t2的时间必须小于10毫秒;t2至t3的时间为100毫秒;为确保继电器吸合,t3至t4的时间由用户要求确定,常规不大于100毫秒,即t2至t4的时间小于200毫秒。
[0036] 吸合保持过程:当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到衔铁吸合后,进入吸合保持状态,其中,t4至t5为继电器吸合工作时间,此时输入电压VIN为4.5Vdc–36Vdc,输出电压VOUT为3.5Vdc,偏差+0.2至-0.2Vdc。
[0037] 失电释放过程:当输入电压VIN小于4.5Vdc时,输出电压VOUT为0Vdc,由于继电器线圈的电感作用存在续流现象,导致衔铁释放延迟,此时继电器衔铁释放加速回路工作,确保继电器衔铁的快速释放,t5至t6的时间确保小于10毫秒。
[0038] 输入电压跌落处理过程:当输入电压VIN小于4.5Vdc,但不低于3.5Vdc,t7至t8区间内,再回升至大于7Vdc时,输出电压的动作将根据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的信号确定,立刻将输出电压VOUT输出,并持续保持100毫秒,然后进入稳压输出状态。如图二时序图所示。
[0039] 当然,在有电压输出的任何时刻,如检测到继电器线圈有短路现象,均能有效的立即关闭输出,能确保电路安全工作。
[0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41] 1、采用输入保护电路确保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电压脉冲的冲击,同时采用稳压电源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稳压供电电源;
[0042] 2、采用PWM驱动电路和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配合,对直流继电器线圈进行节能控制,又由于PWM斩波降压型稳压输出电路存在,可以在输入端的电压在0.2秒内出现电压跌落现象时,对其进行电压跌落处理,避免容易引起继电器故障,从而可以延长继电器主触点的使用寿命;
[0043] 3、本发明通过继电器衔铁位置检测电路检测到衔铁的状态,进而控制在触点吸合时的吸合电流来实现快速吸合,并且减小保持过程中的保持电流,达到降低线圈发热、节约能量、保证性能的目的;
[0044] 4、本发明采用微处理器实行程序控制,可以有效消除温漂和时漂的影响,所以无论是输入电压的缓慢上升或快速上升(阶跃供电方式),均能保证继电器的有效吸合和工作,提高了节能控制的可靠性。
[0045]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