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196778.2

文献号 : CN10853263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国成

申请人 : 浙江处州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座、上盖、底座内的结构支架、底座底部的底架,结构支架包括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呈拱形的第一肋架、设置于第一肋架上的呈倒拱形的第二肋架,利用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将底座与上盖之间的空间分割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四个部分,将管线分类安装在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内进行保护,而第四通道内设置有够对底座内情况进行监控移动监控装置能,当上盖受压时会把力通过拱形结构进行传递与分散,使上盖能够承受更大的力,而移动监控装置能够对管线进行检查,从而让监控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减少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 :

1.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上盖(2)、设置于底座(1)内的结构支架(3)、设置于底座(1)底部的底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支架(3)包括沿底座(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呈拱形的第一肋架(5)、对应设置于第一肋架(5)上的呈倒拱形的第二肋架(6)、沿底座(1)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之间的脊架(7),所述底座(1)内分别于第一肋架(5)和第二肋架(6)两侧形成第一通道(8)与第二通道(9)、于第二肋架(6)上方形成第三通道(10)、于第一肋架(5)底部形成第四通道(11),所述第四通道(11)内设置有能够监控管线情况的移动监控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与上盖(2)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肋架(5)和第二肋架(6)的拱脚配合的第一支撑槽(13)和第二支撑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架(6)上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件(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控装置(12)包括沿第四通道(11)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滑轨(15)、设置在滑轨(15)上的遥控小车(16)以及设置在遥控小车(16)上的摄像头(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4)包括U型架(19)与设置在U型架(19)底部两端的两根固定桩(20),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型架(19)两侧内壁配合的下边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呈拱形,上盖(2)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型架(19)两侧内壁配合的上边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9)底部与两根固定桩(20)之间设置有呈拱形的加强筋(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开挖沟槽,并夯实;

步骤二,将若干底架(4)沿沟槽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使固定桩(20)埋设于土层下方,并夯实;

步骤三,将若干底座(1)分别放置在对应的U型架(19)上,并使U型架(19)的两侧杆与底座(1)两侧的下边槽(22)嵌合;

步骤四,在底座(1)内安装第一肋架(5),并于第一通道(8)和第二通道(9)内铺设大管线,接着将脊架(7)与第二肋架(6)安装在第一肋架(5)上,并将小管线铺设在第二肋架(6)上;

步骤五,盖上上盖(2),并使U型架(19)的两侧杆与上盖(2)两侧的上边槽(23)嵌合;

步骤六,将沟槽填埋,并夯实。

说明书 :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61742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加固结构,包括圈梁、地下管线和多根单桩,多根所述单桩竖直锚定,所述地下管线设于相邻两根单桩之间,相邻两根单桩的顶部通过圈梁连接。采用上述地下管线加固结构,其结构整体稳定,避免了建筑物周边地下结构及上层构筑物随着土层沉降造成的破坏。
[0003] 但是圈梁设置于地下管线的上方,当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维修时,圈梁难以拆除,会对维修工作造成影响,增加施工难度,且当地下管线出现破损时,难以对出现问题的管线进行检查。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能够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与加固,且具有方便检查与维护的效果。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包括底座、上盖、设置于底座内的结构支架、设置于底座底部的底架,所述结构支架包括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呈拱形的第一肋架、对应设置于第一肋架上的呈倒拱形的第二肋架、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之间的脊架,所述底座内分别于第一肋架和第二肋架两侧形成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于第二肋架上方形成第三通道、于第一肋架底部形成第四通道,所述第四通道内设置有能够监控管线情况的移动监控装置。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将底座与上盖之间的空间分割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四个部分,将管线分类安装在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内,而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分别呈拱形与倒拱形,且脊架将所有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都关联起来,当上盖受压时会把这个力通过两个拱形结构进行传递与分散,使上盖能够承受更大的力,而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均间隔设置,使移动监控装置能够透过结构支架对底座内情况进行监控,检查是否出现管线表面破裂、渗漏或是结构支架出现形变、断裂的情况,从而让监控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减少安全隐患。
[00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与上盖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肋架和第二肋架的拱脚配合的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支撑槽与第二支撑槽分别对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的拱脚进行限位,且使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承受的力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槽与第二支撑槽朝两侧分散到底座与上盖上,从而使结构支架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肋架上沿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件。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件对铺设在第二肋架上的若干小管线进行梳理与固定,使移动监控装置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小管线的具体情况。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监控装置包括沿第四通道长度方向设置在底座上的滑轨、设置在滑轨上的遥控小车以及设置在遥控小车上的摄像头。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要对埋设在地下的管线情况进行检查与监控时,只需将遥控小车从底座的一端放入第四通道的滑轨上,然后控制遥控小车在第四通道内运动,并利用摄像头对其他通道内的管线进行观察即可,若检查到安全隐患,便可根据遥控小车的所在位置判断出管线出问题的位置,并将该处土层挖开进行维修,减少了施工作业量。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架包括U型架与设置在U型架底部两端的两根固定桩,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型架两侧内壁配合的下边槽。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根固定桩对底座进行支撑,减少土层沉降对底座的影响,而利用U型架对底座两侧进行限位与加固,增强底座的结构强度。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呈拱形,上盖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型架两侧内壁配合的上边槽。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U型架对拱形的上盖两侧进行支撑与限位,增强上盖的承重能力。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架底部与两根固定桩之间设置有呈拱形的加强筋。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强筋增强底架的结构强度,且加强筋呈拱形能够避免U型架在上方底座的压力下朝中间凹陷。
[0020] 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线保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步骤一,开挖沟槽,并夯实;
[0022] 步骤二,将若干底架沿沟槽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使固定桩埋设于土层下方,并夯实;
[0023] 步骤三,将若干底座分别放置在对应的U型架上,并使U型架的两侧杆与底座两侧的下边槽嵌合;
[0024] 步骤四,在底座内安装第一肋架,并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铺设大管线,接着将脊架与第二肋架安装在第一肋架上,并将小管线铺设在第二肋架上;
[0025] 步骤五,盖上上盖,并使U型架的两侧杆与上盖两侧的上边槽嵌合;
[0026] 步骤六,将沟槽填埋,并夯实。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底座相互拼接,并将地下管线铺设在底座内,从而利用底座对管线进行约束与保护,且利用底架对底座进行支撑,减少土层沉降对底座以及底座内的管线所造成的影响。
[002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9] 1、利用第一肋架与第二肋架将底座与上盖之间的空间分割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四个部分,将管线分类安装在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内进行保护,当上盖受压时会把力通过拱形结构进行传递与分散,使上盖与底座能够承受更大的力;
[0030] 2、在第四通道内设置够对底座内情况进行监控移动监控装置,利用移动监控装置能够对管线进行检查,从而让监控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0033] 图3是本发明的上盖、结构支架、底座与底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35] 附图标记:1、底座;2、上盖;3、结构支架;4、底架;5、第一肋架;6、第二肋架;7、脊架;8、第一通道;9、第二通道;10、第三通道;11、第四通道;12、移动监控装置;13、第一支撑槽;14、第二支撑槽;15、滑轨;16、遥控小车;17、摄像头;18、定位件;19、U型架;20、固定桩;21、加强筋;22、下边槽;23、上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保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底座1、盖合底座1上方开口的上盖2、固定于底座1内的结构支架3、埋设于底座1底部的底架4。在铺设地下管线时,多个底座1相互拼接并放置在预设沟槽内,再将地下管线铺设在底座1内的结构支架3上并盖上上盖2,从而利用底座1对管线进行约束与保护,且利用埋设在沟槽底部的底架4对底座1进行支撑,能够减少土层沉降对底座1以及底座1内的管线所造成的影响。
[0038] 如图2所示,结构支架3包括沿底座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呈拱形的第一肋架5、对应设置于第一肋架5顶端的呈倒拱形的第二肋架6、沿底座1长度方向螺纹连接于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之间贴合处的脊架7。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的两个拱脚分别朝向底座1的两侧内壁,从而分别于第一肋架5和第二肋架6两侧形成第一通道8与第二通道9、于第二肋架6上方形成第三通道10、于第一肋架5底部形成第四通道11,将管线分类安装在第一通道8、第二通道9与第三通道10内,而第四通道11内设置有能够监控管线情况的移动监控装置12。
[0039] 如图3所示,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分别呈拱形与倒拱形,而底座1与上盖2上分别开设有能够被第一肋架5和第二肋架6的两个拱脚嵌合的第一支撑槽13和第二支撑槽14。利用第一支撑槽13与第二支撑槽14分别对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的拱脚进行限位与支撑,使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承受的力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槽13与第二支撑槽14朝两侧分散到底座1与上盖2上,而且脊架7将所有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都关联起来,当上盖2受压时会把这个力通过两个拱形结构进行传递与分散,从而使上盖2与底座1能够承受竖直方向上更大的作用力。
[0040] 如图2、图4所示,移动监控装置12包括沿第四通道11长度方向螺纹连接在底座1上的两条平行滑轨15、放置在两条滑轨15上的遥控小车16以及安装在遥控小车16上且可调整角度的摄像头17。当操作人员要对埋设在地下的管线情况进行检查与监控时,只需将遥控小车16从一处底座1的一端放入第四通道11的滑轨15上,然后控制遥控小车16在第四通道11内运动,而第一肋架5与第二肋架6均间隔设置,使摄像头17能够透过间隙对底座1内情况进行监控,检查是否出现管线表面破裂、渗漏或是结构支架3出现形变、断裂的情况,若检查到安全隐患,便可根据遥控小车16的所在位置判断出管线出问题的位置,并将该处土层挖开进行维修,减少了施工作业量。
[0041] 如图2、图4所示,当铺设管线时,在第一通道8和第二通道9内铺设大管线,在第二肋架6上铺设小管线,而第二肋架6上沿拱形内侧方向间隔焊接有若干定位件18,利用定位件18对铺设在第二肋架6上的若干小管线进行梳理与固定,使摄像头17能够清晰的观察到各个小管线的具体情况。
[0042] 如图2所示,底架4包括U型架19与一体成型在U型架19底部两端的两根固定桩20,将两根固定桩20竖直向下埋设在土层内对底座1进行支撑,能够减少土层沉降对底座1的影响。而U型架19底部与两根固定桩20之间设置有呈拱形的加强筋21,利用加强筋21增强底架4的结构强度,且加强筋21呈拱形能够避免U型架19在上方底座1的压力下朝中间凹陷。
[0043] 如图3所示,底座1两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与U型架19两侧内壁配合的下边槽22,而上盖2两侧分别设置有与U型架19两侧内壁配合的上边槽23。利用U型架19对底座1两侧进行限位与加固,能够增强底座1的结构强度,而上盖2呈拱形,利用U型架19对拱形的上盖2两侧进行支撑与限位,能够增强上盖2的承重能力。
[0044] 综上所述,地下管线保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步骤一,开挖沟槽,并夯实;
[0046] 步骤二,将若干底架4沿沟槽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使固定桩20埋设于土层下方,并夯实;
[0047] 步骤三,将若干底座1分别放置在对应的U型架19上,并使U型架19的两侧杆与底座1两侧的下边槽22嵌合;
[0048] 步骤四,在底座1内安装第一肋架5,并于第一通道8和第二通道9内铺设大管线,接着将脊架7与第二肋架6安装在第一肋架5上,并将小管线铺设在第二肋架6上;
[0049] 步骤五,盖上上盖2,并使U型架19的两侧杆与上盖2两侧的上边槽23嵌合;
[0050] 步骤六,将沟槽填埋,并夯实。
[005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