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定位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298010.6

文献号 : CN1085818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庆新

申请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定位机构。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定位框与定位组件,所述定位台包括底座与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穿设槽,所述定位框包括框体以及凸设于所述框体底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活动穿设于所述穿设槽中,所述定位柱的底部周缘凸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卡入所述夹持间隙中以卡设所述定位柱。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对工件的定位较为容易。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台、定位框与定位组件,所述定位台包括底座与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穿设槽,所述定位框包括框体以及凸设于所述框体底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活动穿设于所述穿设槽中,所述定位柱的底部周缘凸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卡入所述夹持间隙中以卡设所述定位柱;

所述底座的一侧凹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的侧壁贯通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气缸、连接体与定位件,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气缸上,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末端,所述定位件包括基板、导向块与两个夹持定位杆,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凸设于所述基板上并插设于所述定位间隙中,所述导向块卡设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夹持定位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定位柱夹持于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之间,所述穿设槽贯穿所述夹持板,所述穿设槽与所述夹持间隙连通,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的底部抵持于所述定位环的顶部,所述定位柱为圆形柱,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所述连接体为U形件,所述连接体包括横杆与两个连接柱,所述两个连接柱分别凸设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柱分别连接于所述气缸与所述基板上,所述框体为顶部开口的矩形框,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夹持体以夹持工件;

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引导组件与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邻近所述引导组件设置,所述引导组件用于引导工件,所述卷绕组件用于卷绕工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弧形引导板与设置于所述弧形引导板上的多个引导辊轴,所述弧形引导板上形成有弧形引导面,所述多个引导辊轴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弧形引导面上,所述引导辊轴相对所述弧形引导板能够旋转,所述弧形引导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引导尖部与导向终端,所述导向终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引导尖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多个引导辊轴的直径沿朝向所述导向终端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卷绕组件包括横隔板、两个夹持气缸与卷绕件,所述横隔板邻近所述弧形引导板设置,所述横隔板的顶面与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导向终端的顶面平齐,所述导向终端的顶面设置有润滑机油,用于使膜状工件能够进入所述卷绕组件中,所述两个夹持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横隔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夹持气缸的端部凸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端部设置有轴承,所述两个夹持气缸上的两个轴承之间形成有导向间隙,所述横隔板远离所述弧形引导板的一端设置有卷绕件,所述卷绕件用于卷绕所述工件,并牵引所述工件进入所述导向间隙中,所述卷绕件包括卷绕气缸与卷绕轴,所述卷绕轴的周面上设置有摩擦凸点,用于防止所述工件松脱,所述摩擦凸点为橡胶凸点,所述卷绕轴的顶面对准所述导向间隙,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引导终端设置有切断组件,所述切断组件包括外套环、变形柱与条形切割刀,所述外套环整体呈C形,所述外套环的开口朝向顶面,所述变形柱收容于所述外套环中,所述变形柱由橡胶制成,所述变形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条形切割刀收容于所述外套环中,所述条形切割刀包括变形条与设置于所述变形条上的切割刃,所述变形柱的顶部形成有挤压凹槽,所述挤压凹槽朝向所述外套环的开口,所述变形条收容于所述变形柱的挤压凹槽中,所述切割刃凸设于所述变形条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外套环的开口中,所述卷绕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转动杆与联动板,所述转动杆旋转地与所述横隔板连接,所述联动板的中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联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引导尖部连接,另一端凸设于所述卷绕轴的一侧。

说明书 :

自动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需要采用定位框来收容工件并定位所述工件。然而,由于定位框的底部为平面,不容易卡合,从而使得定位框的定位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较为容易的自动定位机构。
[0004] 一种自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定位框与定位组件,所述定位台包括底座与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穿设槽,所述定位框包括框体以及凸设于所述框体底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活动穿设于所述穿设槽中,所述定位柱的底部周缘凸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卡入所述夹持间隙中以卡设所述定位柱。
[0005]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一侧凹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的侧壁贯通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定位组件。
[0006]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气缸、连接体与定位件,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气缸上,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末端。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包括基板、导向块与两个夹持定位杆,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凸设于所述基板上并插设于所述定位间隙中,所述导向块卡设于所述导向槽中。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定位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定位柱夹持于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之间。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穿设槽贯穿所述夹持板并与所述夹持间隙连通,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的底部抵持于所述定位环的顶部。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柱为圆形柱,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体为U形件,所述连接体包括横杆与两个连接柱,所述两个连接柱分别凸设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柱分别连接于所述气缸与所述基板上。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框体为顶部开口的矩形框,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夹持体以夹持工件。
[0013] 由于所述定位框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而所述底座上凸设有夹持板,因此可以将所述定位柱卡入所述夹持板并利用所述定位组件来实现对所述定位框的定位,使得所述定位框的定位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一实施例的自动定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中的定位框的立体示意图。
[0016] 图3为一实施例的定位台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4为一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8] 图5为一实施例的引导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6为图5所示引导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定位机构。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台、定位框与定位组件,所述定位台包括底座与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穿设槽,所述定位框包括框体以及凸设于所述框体底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活动穿设于所述穿设槽中,所述定位柱的底部周缘凸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卡入所述夹持间隙中以卡设所述定位柱。
[0024]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自动定位机构100,包括定位台10、定位框20与定位组件30,所述定位台包括底座11与夹持板13,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夹持间隙15,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穿设槽131,所述定位框包括框体21以及凸设于所述框体底部的定位柱22,所述定位柱活动穿设于所述穿设槽中,所述定位柱的底部周缘凸设有定位环23,所述定位环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卡入所述夹持间隙中以卡设所述定位柱。
[0025] 例如,所述自动定位机构在定位时,将工件放置进入所述定位框中,将所述定位框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推动所述定位框,以使得所述定位框底部的定位柱卡入所述穿设槽中,然后所述定位组件卡入所述夹持间隙中并卡住所述定位柱。
[0026] 由于所述定位框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柱,而所述底座上凸设有夹持板,因此可以将所述定位柱卡入所述夹持板并利用所述定位组件来实现对所述定位框的定位,使得所述定位框的定位较为方便。
[0027] 例如,为了便于卡设所述定位柱,所述底座的一侧凹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的侧壁贯通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引导所述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气缸31、连接体32与定位件33,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气缸上,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末端。所述定位件包括基板331、导向块332与两个夹持定位杆333,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连接体上,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凸设于所述基板上并插设于所述定位间隙中,所述导向块卡设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夹持定位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夹持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定位柱夹持于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之间。所述穿设槽贯穿所述夹持板并与所述夹持间隙连通,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的底部抵持于所述定位环的顶部。通过于所述底座上开设导向槽,从而使得所述定位组件能够较好地实现导向。
[0028] 例如,为了便于利用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框体进行定位,所述定位柱为圆形柱,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柱的直径。所述连接体为U形件,所述连接体包括横杆321与两个连接柱322,所述两个连接柱分别凸设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柱分别连接于所述气缸与所述基板上。所述框体为顶部开口的矩形框,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夹持体以夹持工件。通过将所述连接体设置为横杆与两个连接柱,从而方便所述气缸带动所述两个夹持定位杆移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定位柱的夹持。
[0029] 请参阅图5及图6,例如,所述工件为矩形的薄膜工件,为了收卷所述工件,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引导组件与卷绕组件40,所述卷绕组件邻近所述引导组件设置,所述引导组件用于引导工件,所述卷绕组件用于卷绕工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弧形引导板与设置于所述弧形引导板上的多个引导辊轴,所述弧形引导板上形成有弧形引导面,所述多个引导辊轴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弧形引导面上,所述引导辊轴相对所述弧形引导板能够旋转。所述弧形引导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引导尖部与导向终端,所述导向终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引导尖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多个引导辊轴的直径沿朝向所述导向终端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设置所述多个引导辊轴,使得薄膜状工件能够较为顺利地引导至所述卷绕组件处。
[0030] 例如,为了便于卷绕所述工件,所述卷绕组件包括横隔板41、两个夹持气缸42与卷绕件43,所述横隔板邻近所述弧形引导板设置,所述横隔板的顶面与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导向终端的顶面平齐。所述导向终端的顶面设置有润滑机油,用于使膜状工件能够顺利地进入所述卷绕组件中。所述两个夹持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横隔板的相对两侧,即上下两侧。所述夹持气缸的端部凸设有旋转柱421,所述旋转柱的端部设置有轴承422,所述两个夹持气缸上的两个轴承之间形成有导向间隙423,在膜状工件被牵引进入所述导向间隙内时,所述两个轴承能够将所述膜状工件上的污染物阻挡在外,即通过机油使污染物湿润,在利用所述两个轴承将工件上的污染物推出。同时所述机油能够对所述轴承进行一定程度的润滑。
[0031] 为了实现对膜状工件的最终卷绕,所述横隔板远离所述弧形引导板的一端设置有卷绕件,所述卷绕件用于卷绕所述工件,并牵引工件进入所述导向间隙中。例如,所述卷绕件包括卷绕气缸与卷绕轴,所述卷绕轴的周面上设置有摩擦凸点,用于防止工件松脱,所述摩擦凸点为橡胶凸点,从而利用橡胶的柔性,以避免所述摩擦凸点损伤工件。例如,所述卷绕轴的顶面对准所述导向间隙。
[0032] 例如,为了使所述卷绕轴上的圈状工件在达到一定的外径尺寸时,不再卷绕,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引导终端设置有切断组件,所述切断组件包括外套环、变形柱与条形切割刀,所述外套环整体呈C形,所述外套环的开口朝向顶面,所述变形柱收容于所述外套环中,所述变形柱由橡胶等可变形的材料支撑,所述变形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条形切割刀收容于所述外套环中,所述条形切割刀包括变形条与设置于所述变形条上的切割刃,所述变形柱的顶部形成有挤压凹槽,所述挤压凹槽朝向所述外套环的开口,所述变形条收容于所述变形柱的挤压凹槽中,所述切割刃凸设于所述变形条的顶部并位于所述外套环的开口中,当所述弧形引导板向所述导向间隙移动时,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弧形终端抵压所述横隔板,即利用所述横隔板挤压所述外套环,从而使得所述变形柱及所述变形,进而挤压所述变形条纵向变形,进而推动所述切割刃凸出于所述外套环的开口外,从而可以利用所述切割刃及时地将所述膜状工件切断。
[0033] 例如,为了便于及时将所述切割刃推出,所述卷绕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转动杆与联动板,所述转动杆旋转地与所述横隔板连接,所述联动板的中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联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引导板的引导尖部连接,另一端凸设于所述卷绕轴的一侧。当所述卷绕轴上的膜状工件的厚度达到预设厚度时,所述膜状工件抵压所述联动板,使得所述联动板转动,进而推动所述弧形引导板倾斜地朝向所述导向间隙移动,即使得所述弧形引导板倾斜向上地朝所述横隔板移动,即可以直接带动所述切割刃上升,而且也能利用挤压所述变形条带动所述切割刃上升,从而实现对膜状工件的切割。
[0034]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5]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