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434724.5

文献号 : CN10859157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玉盛

申请人 : 浙江鑫东洁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包括主体和出水口,还包括过滤机构、扫描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滤芯、盖板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升降套管、第三弹簧和至少两个加固单元,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外壳、防护罩、感应装置、第二固定杆、驱动组件、移动块、滑块、滑槽和摆动杆,该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中,通过过滤机构不仅可以对自来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还提高了滤芯更换的便捷度,从而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通过扫描机构,扩大了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从而提高了感应装置感应人体的准确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包括主体(1)和出水口(30),所述出水口(30)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机构、扫描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扫描机构设置在过滤机构上,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扫描机构的内部,所述扫描机构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滤芯(9)、盖板(8)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主体(1)的靠近出水口(30)的一侧的中部设有一个开口,所述盖板(8)与开口匹配,所述盖板(8)设置在开口的内部,两个连接组件均水平设置,两个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与盖板(8)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两个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盖板(8)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所述滤芯(9)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3)、滑动套管(2)、第一弹簧(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7)和第二弹簧(6),所述第一固定杆(3)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3)穿过滑动套管(2),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第一固定杆(3)的靠近盖板(8)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远离盖板(8)的一端设置在滑动套管(2)的靠近盖板(8)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靠近盖板(8)的一端上设有一个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盖板(8)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弹簧(6)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的开口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18)、第一支撑杆(11)、升降套管(15)、第三弹簧(16)和至少两个加固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杆(18)水平设置在盖板(8)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杆(11)竖向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8)的远离盖板(8)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底端穿过升降套管(15),所述第三弹簧(16)套设在第一支撑杆(11)上,所述第三弹簧(16)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1)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16)的另一端设置在升降套管(15)上,各加固单元沿着第一支撑杆(1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的外周上,各加固单元的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杆(11)的顶端铰接,各加固单元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升降套管(15)的外周上,所述滤芯(9)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各加固单元均设置在滤芯(9)的U形开口的内部;

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外壳(25)、防护罩(29)、感应装置(28)、第二固定杆(24)、驱动组件、移动块(26)、滑块(27)、滑槽(23)和摆动杆(22),所述外壳(25)设置在盖板(8)的靠近出水口(30)的一侧的中部,所述外壳(25)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所述防护罩(29)设置在外壳(25)的U形开口处,所述防护罩(29)靠近出水口(30),所述第二固定杆(24)水平设置在外壳(25)的内部的中部,所述移动块(26)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24)穿过移动块(26),所述滑块(27)设置在移动块(26)的上方,所述摆动杆(22)的一端铰接在外壳(25)的内壁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的中心处,所述滑槽(23)设置在摆动杆(22)上,所述滑块(27)设置在滑槽(23)的内部,所述感应装置(28)设置在摆动杆(22)的另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杆(24)的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与移动块(2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机构包括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单元包括第一传动杆(12)、第二传动杆(17)和支撑块(13),所述第一传动杆(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1)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7)的一端铰接在升降套管(15)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8)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块(13)的两端铰接,各支撑块(13)均抵靠在滤芯(9)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9)、转盘(20)和第三传动杆(21),所述电机(19)设置在第二固定杆(24)的一端上,所述电机(19)与转盘(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21)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块(26)上,所述第三传动杆(21)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20)的远离转盘(20)圆心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9)的制作材料为玻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4)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还设有一个电动阀(31),所述电动阀(31)设置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电动阀(31)与单片机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3)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9)的底端的外周上周向均匀设置有一个密封圈(1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方还设有一个缓冲块(10)。

说明书 :

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0003] 感应水龙头作为家居设备的一种,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现如今人们使用的自来水一般都含有杂质,长期使用未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将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虽然现在已经有一些水龙头具有过滤功能,但是滤芯的更换较为麻烦,从而降低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不仅如此,一般感应水龙头的感应装置固定安装在水龙头上,并且感应范围有限,从而导致人们在使用感应水龙头的时候难以找到感应区,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包括主体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主体的一侧的顶部,还包括过滤机构、扫描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扫描机构设置在过滤机构上,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扫描机构的内部,所述扫描机构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0006]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滤芯、盖板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主体的靠近出水口的一侧的中部设有一个开口,所述盖板与开口匹配,所述盖板设置在开口的内部,两个连接组件均水平设置,两个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与盖板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两个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均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远离出水口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盖板的远离出水口的一侧,所述滤芯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0007]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滑动套管、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穿过滑动套管,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固定杆的靠近盖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接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离盖板的一端设置在滑动套管的靠近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靠近盖板的一端上设有一个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盖板的远离出水口的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开口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
[0008]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升降套管、第三弹簧和至少两个加固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杆水平设置在盖板的远离出水口的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竖向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远离盖板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穿过升降套管,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升降套管上,各加固单元沿着第一支撑杆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外周上,各加固单元的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铰接,各加固单元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升降套管的外周上,所述滤芯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第一支撑杆和各加固单元均设置在滤芯的U形开口的内部;
[0009] 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外壳、防护罩、感应装置、第二固定杆、驱动组件、移动块、滑块、滑槽和摆动杆,所述外壳设置在盖板的靠近出水口的一侧的中部,所述外壳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所述防护罩设置在外壳的U形开口处,所述防护罩靠近出水口,所述第二固定杆水平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的中部,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穿过移动块,所述滑块设置在移动块的上方,所述摆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外壳的内壁的远离出水口的一侧的中心处,所述滑槽设置在摆动杆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的内部,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摆动杆的另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与移动块连接。
[0010]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感应水龙头的智能化程度,所述中控机构包括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
[0011]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对滤芯固定的稳定性,所述加固单元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支撑块,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升降套管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块的两端铰接,各支撑块均抵靠在滤芯的内壁上。
[0012] 作为优选,为了给移动块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转盘和第三传动杆,所述电机设置在第二固定杆的一端上,所述电机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块上,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的远离转盘圆心的位置处。
[0013] 作为优选,为了降低防护罩对感应装置的影响,所述防护罩的制作材料为玻璃。
[0014]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电机的负荷,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脂。
[0015]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对水龙头开关的自动控制,所述主体的内部还设有一个电动阀,所述电动阀设置在主体的底部,所述电动阀与单片机电连接。
[0016] 作为优选,为了增大支撑块与滤芯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支撑块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0017]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滤芯的过滤效果,所述滤芯的底端的外周上周向均匀设置有一个密封圈。
[0018]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第一支撑杆对滤芯的磨损,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方还设有一个缓冲块。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中,通过过滤机构不仅可以对自来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还提高了滤芯更换的便捷度,从而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无需电机驱动,从而减少了感应水龙头的电能消耗,不仅如此,通过扫描机构,可以驱动感应装置左右摆动,从而扩大了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从而提高了感应装置感应人体的准确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的扫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主体,2.滑动套管,3.第一固定杆,4.第一弹簧,5.第一连接杆,6.第二弹簧,7.第二连接杆,8.盖板,9.滤芯,10.缓冲块,11.第一支撑杆,12.第一传动杆,13.支撑块,14.密封圈,15.升降套管,16.第三弹簧,17.第二传动杆,18.第二支撑杆,19.电机,20.转盘,21.第三传动杆,22.摆动杆,23.滑槽,24.第二固定杆,25.外壳,26.移动块,27.滑块,28.感应装置,29.防护罩,3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0027]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包括主体1和出水口30,所述出水口30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的顶部,还包括过滤机构、扫描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扫描机构设置在过滤机构上,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扫描机构的内部,所述扫描机构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0028]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组件、滤芯9、盖板8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主体1的靠近出水口30的一侧的中部设有一个开口,所述盖板8与开口匹配,所述盖板8设置在开口的内部,两个连接组件均水平设置,两个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与盖板8的顶部和底部连接,两个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均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盖板8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所述滤芯9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0029] 其中,在人们使用水龙头的时候,通过滤芯9对自来水进行过滤,从而减少了自来水中杂质的含量,当滤芯9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人们需要更换滤芯9,此时人们只需要拉动盖板8,从而在两个连接组件的作用下使盖板8向远离主体1的方向移动,之后在支撑组件的作用下,使滤芯9移动到主体1的外部,之后人们将新的滤芯9套设在支撑组件上,之后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拉动盖板8向靠近主体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盖板8将滤芯9移动到主体1的内部,从而提高了滤芯9更换的便捷度,提高了水龙头的实用性;
[0030]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3、滑动套管2、第一弹簧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7和第二弹簧6,所述第一固定杆3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杆3穿过滑动套管2,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第一固定杆3的靠近盖板8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水平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远离盖板8的一端设置在滑动套管2的靠近盖板8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靠近盖板8的一端上设有一个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盖板8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弹簧6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杆5的开口的底部,所述第二弹簧6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7一端固定连接;
[0031] 其中,在第一固定杆3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滑动套管2的稳定性,同时使滑动套管2可以沿着第一固定杆3左右移动,从而通过滑动套管2带动第一连接杆5沿着第一固定杆3左右移动,同时在盖板8的拉力作用下,在拉动第一连接杆7向远离主体1的方向移动的同时,还可以拉动第二连接杆7向第一连接杆5的外部移动,从而增大了盖板8的行程,同时在第二连接杆7的作用下,使盖板8可以绕着与第二连接杆7的铰接点转动,从而提高了滤芯9更换的便捷度,之后在第二弹簧6的作用下,驱动第二连接杆7向第一连接杆5的内部移动,同时在第一弹簧4的作用下,通过滑动套管2驱动第一连接杆5向主体1的内部移动,从而使盖板8可以将主体1上的开口盖住;
[0032]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18、第一支撑杆11、升降套管15、第三弹簧16和至少两个加固单元,所述第二支撑杆18水平设置在盖板8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杆11竖向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8的远离盖板8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底端穿过升降套管15,所述第三弹簧16套设在第一支撑杆11上,所述第三弹簧16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1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16的另一端设置在升降套管15上,各加固单元沿着第一支撑杆11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1的外周上,各加固单元的一端均与第一支撑杆11的顶端铰接,各加固单元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升降套管15的外周上,所述滤芯9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各加固单元均设置在滤芯9的U形开口的内部;
[0033] 其中,在第二支撑杆18的支撑作用下,提高了第一支撑杆11的稳定性,当人们需要更换滤芯9的时候,人们只需要向下拉动升降套管15,从而在升降套管15的作用下,使各加固单元与滤芯9分离,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换滤芯9,之后在第三弹簧16的作用下拉动升降套管15向上移动,从而在升降套管15的作用下,通过各加固单元将滤芯9固定住,从而实现了滤芯9的更换;
[0034] 如图4所示,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外壳25、防护罩29、感应装置28、第二固定杆24、驱动组件、移动块26、滑块27、滑槽23和摆动杆22,所述外壳25设置在盖板8的靠近出水口30的一侧的中部,所述外壳25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一侧的U形,所述防护罩29设置在外壳25的U形开口处,所述防护罩29靠近出水口30,所述第二固定杆24水平设置在外壳25的内部的中部,所述移动块26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杆24穿过移动块26,所述滑块27设置在移动块26的上方,所述摆动杆22的一端铰接在外壳25的内壁的远离出水口30的一侧的中心处,所述滑槽23设置在摆动杆22上,所述滑块27设置在滑槽23的内部,所述感应装置28设置在摆动杆22的另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杆24的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与移动块26连接;
[0035] 其中,在中控机构的控制下,通过驱动组件提供动力,驱动移动块26沿着第二固定杆24左右移动,从而通过移动块26驱动滑块27左右移动,之后在滑块27与滑槽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摆动杆22绕着与外壳25的铰接点摆动,从而在摆动杆22的作用下,驱动感应装置28左右移动,从而扩大了感应装置28的感应范围,从而提高了感应装置28识别到人体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龙头的实用性。
[0036]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感应水龙头的智能化程度,所述中控机构包括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和单片机,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单片机电连接,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使水龙头可以与移动设备建立通讯,从而使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远程发送控制信号给单片机,之后通过单片机控制水龙头运行,从而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智能化程度。
[0037] 如图3所示,所述加固单元包括第一传动杆12、第二传动杆17和支撑块13,所述第一传动杆1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1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17的一端铰接在升降套管15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8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块13的两端铰接,各支撑块
13均抵靠在滤芯9的内壁上;
[0038] 其中,当升降套管15沿着第一支撑杆11上升的时候,在第一传动杆12与第二传动杆17的作用下,驱动支撑块13向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支撑块13提高了滤芯9安装的稳定性,当升降套管15沿着第一支撑杆11下降的时候,在第一传动杆12与第二传动杆17的作用下,驱动支撑块13向靠近第一支撑杆1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支撑块13与滤芯9分离,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换滤芯9。
[0039]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19、转盘20和第三传动杆21,所述电机19设置在第二固定杆24的一端上,所述电机19与转盘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21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块26上,所述第三传动杆21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20的远离转盘20圆心的位置处;
[0040] 其中,在单片机的控制下,通过电机19驱动转盘20转动,从而在转盘20的作用下,通过第三传动杆21驱动移动块26沿着第二固定杆24左右移动。
[0041] 作为优选,为了降低防护罩29对感应装置28的影响,所述防护罩29的制作材料为玻璃,由于玻璃一般都是透明的,从而减小了防护罩29对感应装置28的影响。
[0042]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电机19的负荷,所述第二固定杆24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脂,通过润滑脂减小了移动块26与第二固定杆2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电机19驱动移动块26所需要的动力,从而减小了电机19的负荷。
[0043]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对水龙头开关的自动控制,所述主体1的内部还设有一个电动阀31,所述电动阀31设置在主体1的底部,所述电动阀31与单片机电连接,通过感应装置28感应人体,当感应装置28感应到人体的时候,感应装置将信号发送给单片机,之后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阀31打开,从而使水龙头可以出水,当感应装置28没有感应到人体的时候,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阀31关闭。
[0044] 作为优选,为了增大支撑块13与滤芯9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支撑块13的制作材料为橡胶,由于橡胶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了支撑块13与滤芯9之间的摩擦力。
[0045]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滤芯9的过滤效果,所述滤芯9的底端的外周上周向均匀设置有一个密封圈14,通过密封圈14提高了滤芯9与主体1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降低了水从滤芯9四周流过的几率,从而提高了滤芯9的过滤效果。
[0046]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第一支撑杆11对滤芯9的磨损,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方还设有一个缓冲块10,通过缓冲块10减小了第一支撑杆11对滤芯9的冲击力,从而减小了第一支撑杆11对滤芯9的磨损。
[0047] 在人们使用水龙头的时候,通过滤芯9对自来水进行过滤,从而减少了自来水中杂质的含量,当滤芯9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人们需要更换滤芯9,此时人们只需要拉动盖板8,从而在两个连接组件的作用下使盖板8向远离主体1的方向移动,之后在支撑组件的作用下,使滤芯9移动到主体1的外部,之后人们将新的滤芯9套设在支撑组件上,之后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拉动盖板8向靠近主体1的方向移动,从而通过盖板8将滤芯9移动到主体1的内部,从而提高了滤芯9更换的便捷度,提高了水龙头的实用性,在中控机构的控制下,通过驱动组件提供动力,驱动移动块26沿着第二固定杆24左右移动,从而通过移动块26驱动滑块
27左右移动,之后在滑块27与滑槽23的相互作用下,驱动摆动杆22绕着与外壳25的铰接点摆动,从而在摆动杆22的作用下,驱动感应装置28左右移动,从而扩大了感应装置28的感应范围,从而提高了感应装置28识别到人体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龙头的实用性。
[0048]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自来水过滤功能的感应水龙头中,通过过滤机构不仅可以对自来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同时还提高了滤芯9更换的便捷度,从而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无需电机驱动,从而减少了感应水龙头的电能消耗,不仅如此,通过扫描机构,可以驱动感应装置28左右摆动,从而扩大了感应装置28的感应范围,从而提高了感应装置感应人体的准确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感应水龙头的实用性。
[0049]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