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377010.5

文献号 : CN1086220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振强张明艳

申请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气囊保护装置无法很好的支撑头部,气囊得不到支撑,导致保护效果较差,且驾驶员单独驾车时,发生乘员侧碰时气囊将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其中,该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与气体发生器连接的气囊主体;具体地,气囊主体被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呈T形,且气囊主体的后部与汽车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接触固定,气囊主体的前部通过安装在车辆顶部的拉带进行固定。

权利要求 :

1.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

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的气囊主体;

所述气囊主体被所述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所述气囊主体呈T形,且所述气囊主体的后部与汽车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接触固定,所述气囊主体的前部通过安装在所述车辆顶部的拉带进行固定,所述拉带与所述气囊主体的前部的顶端连接;

所述气囊主体的后部上端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且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囊主体共同固定安装在车辆顶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包括有至少两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带包括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拉带分别位于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拉带分别位于所述驾驶座椅和所述副驾驶座椅的上方,且对称分布在汽车副仪表上方空间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主体被所述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所述气囊主体呈T形;

位于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后面的气囊部借助所述气囊主体的形状与所述驾驶座椅和所述副驾驶座椅接触,且所述气囊主体上的固定点将T形状的所述气囊主体的后端固定,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由安装在车顶上的左、右两条所述拉带,对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装置至少能够在三个侧面碰撞工况下对人体进行保护;

第一工况:主驾驶员与副驾驶员的头部发生碰撞;

第二工况:驾驶员单独驾驶,发生副驾驶侧碰撞;

第三工况:车辆静止状态下,侧面碰撞发生在主驾驶侧,且副驾驶单独坐有乘员。

7.一种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

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的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被所述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所述气囊主体呈T形;

位于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后面的气囊部借助所述气囊主体的形状与所述驾驶座椅和所述副驾驶座椅接触,且所述气囊主体上的固定点将T形状的所述气囊主体的后端固定,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由安装在车顶上的左、右两条所述拉带,对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进行固定。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

说明书 :

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绝大部分车型上还没有解决侧面碰撞时驾驶员与副驾驶员头部碰撞的问题,个别豪车会在座椅上安装气囊进行保护,但效果较差无法很好的支撑头部,气囊得不到支撑,驾驶员单独驾车时,发生乘员侧碰时气囊将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0003] 具体地,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气囊保护装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4] 1、气囊只有一端固定在座椅上,气囊起爆后前端无支撑;
[0005] 2、保护作用较差;
[0006] 3、对只有驾驶员发生侧面碰撞时(撞击副驾驶侧),气囊无保护作用。
[0007]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能够有效解决侧面碰撞时造成的人体伤害(尤其是头部),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及应用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的气囊保护装置无法很好的支撑头部,气囊得不到支撑,导致保护效果较差,且驾驶员单独驾车时,发生乘员侧碰时气囊将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的技术问题。
[0009]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的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被所述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所述气囊主体呈T形,且所述气囊主体的后部与汽车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接触固定,所述气囊主体的前部通过安装在所述车辆顶部的拉带进行固定。
[0010]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中,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在车辆顶棚。
[0011]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中,所述气囊主体的后部上端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且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囊主体共同固定安装在车辆顶棚。
[0012] 实际应用时,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中,所述拉带包括有至少两根。
[0013]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中,所述拉带包括有两根,且两根所述拉带分别位于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的上方。
[0014] 具体地,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中,两根所述拉带分别位于所述驾驶座椅和所述副驾驶座椅的上方,且对称分布在汽车副仪表上方空间的两侧。
[0015] 实际应用时,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中,所述气囊主体被所述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所述气囊主体呈T形;位于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后面的气囊部借助所述气囊主体的形状与所述驾驶座椅和所述副驾驶座椅接触,且所述气囊主体上的固定点将T形状的所述气囊主体的后端固定,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由安装在车顶上的左、右两条所述拉带,对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进行固定。
[0016]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至少能够在三个侧面工况下对人体进行保护;第一工况:主驾驶员与副驾驶员的头部发生碰撞;第二工况:驾驶员单独驾驶,发生副驾驶侧碰撞;第三工况:车辆静止状态下,侧面碰撞发生在主驾驶侧,且副驾驶单独坐有乘员。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的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被所述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所述气囊主体呈T形;位于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后面的气囊部借助所述气囊主体的形状与所述驾驶座椅和所述副驾驶座椅接触,且所述气囊主体上的固定点将T形状的所述气囊主体的后端固定,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由安装在车顶上的左、右两条所述拉带,对所述气囊主体的前端进行固定。
[001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气囊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9] 本发明提供的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其中,该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以及与气体发生器连接的气囊主体;具体地,气囊主体被气体发生器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呈T形,且气囊主体的后部与汽车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接触固定,气囊主体的前部通过安装在车辆顶部的拉带进行固定。由此分析可知,由于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呈T形结构,且气囊主体的后部与汽车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接触固定,气囊主体的前部通过安装在车辆顶部的拉带进行固定,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气囊装置具备前、后固定方式,从而对侧面碰撞车内乘员的保护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0020]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
[0021] 所述汽车与上述气囊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二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三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气体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标:1-气体发生器;2-气囊主体;21-后部;22-前部;3-拉带;01-驾驶座椅;02-副驾驶座椅;03-车辆顶棚;04-副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一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二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第三视角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3]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1,以及与气体发生器1连接的气囊主体2;气囊主体2被气体发生器1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2呈T形,且气囊主体2的后部21与汽车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接触固定,气囊主体2的前部22通过安装在车辆顶部的拉带3进行固定。
[0034]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气囊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3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如图1-图4所示,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其中,该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1,以及与气体发生器1连接的气囊主体2;具体地,气囊主体2被气体发生器1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2呈T形,且气囊主体2的后部21与汽车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接触固定,气囊主体2的前部22通过安装在车辆顶部的拉带3进行固定。由此分析可知,由于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2呈T形结构,且气囊主体2的后部21与汽车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接触固定,气囊主体2的前部22通过安装在车辆顶部的拉带3进行固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具备前、后固定方式,从而对侧面碰撞车内乘员的保护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0036]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侧面碰撞时造成的人体伤害尤其是头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侧面碰撞情形:侧面碰撞发生,前排主驾驶与副驾驶的头部相互碰撞、驾驶员单独驾驶从副驾驶侧发生的侧面碰撞、以及乘员单独在车内从主驾驶侧发生的碰撞,上述气囊装置都能够有效的保护车内人员。
[0037]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气体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其中,如图1-图4并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上述气体发生器1安装在车辆顶棚03。气体发生器1及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棚03内,可以不占用乘员活动空间。
[0039]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上述气囊主体2的后部21上端与气体发生器1连接,且气体发生器1与气囊主体2共同固定安装在车辆顶棚03。
[0040] 实际应用时,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上述拉带3可以包括有至少两根,多根拉带3能够有效提高对气囊主体2的固定效果。
[0041] 其中,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上述拉带3可以优选为包括有两根,且两根拉带3分别位于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的上方,从而两根拉带3形成倒八字结构,能够对T形的气囊主体2起到良好地固定效果。
[0042] 具体地,为了有效提高拉带3对气囊主体2固定时的稳固性,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两根拉带3可以分别位于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的上方,且对称分布在汽车副仪表04上方空间的两侧。
[0043] 实际应用时,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中,上述气囊主体2被气体发生器1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2呈T形。具体地,位于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后面的气囊部借助气囊主体2的形状与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接触,且气囊主体2上的固定点将T形状的气囊主体2的后端固定;同时,气囊主体2的前端由安装在车顶上的左、右两条拉带3,对气囊主体2的前端进行固定。
[0044]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至少能够在三个侧面工况下对人体进行保护;第一工况:主驾驶员与副驾驶员的头部发生碰撞;第二工况:驾驶员单独驾驶,发生副驾驶侧碰撞时,避免驾驶员倾斜过大,对驾驶员头部及身体的保护;第三工况:车辆静止状态下,侧面碰撞发生在主驾驶侧,且副驾驶单独坐有乘员,对乘员的头部及身体的保护。
[004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如图1-图5所示,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顶部,且具有拉带结构的T形双向保护;具体地,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1,以及与气体发生器1连接的气囊主体2;气囊主体2被气体发生器1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2呈T形;位于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后面的气囊部借助气囊主体2的形状与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接触,且气囊主体2上的固定点将T形状的气囊主体2的后端固定,气囊主体2的前端由安装在车顶上的左、右两条拉带3,对气囊主体2的前端进行固定。
[0046] 本发明实施例再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
[004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点爆展开后气囊主体2呈T形结构,且气囊主体2的后部21与汽车驾驶座椅01和副驾驶座椅02接触固定,气囊主体2的前部22通过安装在车辆顶部的拉带3进行固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具备前、后固定方式,从而对侧面碰撞车内乘员的保护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004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装置及汽车,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0049] 一、安装在车辆顶棚内,不占用乘员活动空间;
[0050] 二、气囊点爆后T形状会发挥作用,位于左、右两个座椅后面的气囊部分会借助气囊形状与座椅接触以及气囊上固定点将T形状气囊后端固定,气囊前端有左、右有两条拉带安装在车顶上,对气囊前端进行固定;
[0051] 三、发生侧面碰撞时,可以保护多个侧面工况下乘员安全;
[0052] 四、此气囊所具备的前、后固定方式对侧面碰撞车内乘员的保护达到最佳效果。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