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404143.7

文献号 : CN10863565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瑞胡大海周琴石雪芹焦晓春陈媛王雪

申请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包括固定罩、连接套、充气泵、第一弹簧、压板、挡块、挡板、连接管、隔板、让位孔、放置槽、第二弹簧、楔形块、第一放置盒、第二放置盒,该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有效的避免医护人员用手涂抹的方式对患者创面所需上药的部位造成细菌感染的现象发生,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 :

1.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罩、连接套、充气泵、第一弹簧、压板、挡块、挡板、连接管、隔板、让位孔、放置槽、第二弹簧、楔形块、第一放置盒、第二放置盒,所述的连接套贯穿固定罩顶部中端,所述的连接套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泵位于连接套内部顶端,所述的充气泵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连接套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弹簧与连接套胶水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第一弹簧底部,所述的压板与第一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挡块位于连接套外壁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挡块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挡板位于固定罩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挡板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连接套底部中端,所述的连接管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隔板位于固定罩内部,所述的隔板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让位孔位于隔板内部中端,所述的让位孔为通孔,所述的放置槽位于隔板内部,所述的放置槽与隔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放置槽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弹簧一端与放置槽胶水相连,所述的楔形块位于第二弹簧另一端,所述的楔形块与第二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放置盒位于固定罩外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放置盒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放置盒位于固定罩外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放置盒与固定罩螺纹相连;

在隔板以及让位孔被隔断的作用下,使得连接管处于封闭的空间,防止外界细菌从连接管排入连接套内进而对连接套内的药膏造成污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罩内部前端还设有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与固定罩胶水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内部顶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连接套螺纹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顶部右侧还贯穿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与连接套螺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外壁还设有调节阀,所述的调节阀与排气管螺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内部前端下侧还设有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左侧与连接套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板右侧与连接套卡扣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外部还贯穿有防滑套,所述的防滑套与连接套胶水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罩外部前端上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固定罩螺纹相连。

说明书 :

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上药器,尤其涉及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

背景技术

[0002] 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黏膜。烧伤后涂药是非常麻烦的,烧伤后皮肤组织裸露在外,伤痛明显,既要避免伤口受到感染,也需要烧伤药均匀涂抹在烧伤的皮肤上。现在一般烧伤涂药只是用手涂抹在皮肤上,此种涂抹方式不卫生,易对患者造成细菌感染,对患者造成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包括固定罩、连接套、充气泵、第一弹簧、压板、挡块、挡板、连接管、隔板、让位孔、放置槽、第二弹簧、楔形块、第一放置盒、第二放置盒,所述的连接套贯穿固定罩顶部中端,所述的连接套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泵位于连接套内部顶端,所述的充气泵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位于连接套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弹簧与连接套胶水相连,所述的压板位于第一弹簧底部,所述的压板与第一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挡块位于连接套外壁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挡块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挡板位于固定罩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挡板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贯穿连接套底部中端,所述的连接管与连接套螺纹相连,所述的隔板位于固定罩内部,所述的隔板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让位孔位于隔板内部中端,所述的让位孔为通孔,所述的放置槽位于隔板内部,所述的放置槽与隔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位于放置槽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弹簧一端与放置槽胶水相连,所述的楔形块位于第二弹簧另一端,所述的楔形块与第二弹簧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放置盒位于固定罩外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放置盒与固定罩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放置盒位于固定罩外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放置盒与固定罩螺纹相连。
[0005]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罩内部前端还设有有机玻璃,所述的有机玻璃与固定罩胶水相连。
[0006]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内部顶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连接套螺纹相连。
[0007]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顶部右侧还贯穿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与连接套螺纹相连。
[0008] 进一步,所述的排气管外壁还设有调节阀,所述的调节阀与排气管螺纹相连。
[0009]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内部前端下侧还设有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左侧与连接套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板右侧与连接套卡扣相连。
[0010]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外部还贯穿有防滑套,所述的防滑套与连接套胶水相连。
[0011]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罩外部前端上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固定罩螺纹相连。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第一放置盒内的海绵棒取出,再将取出后的海绵棒对患者烧伤创面的脓液进行吸收,以此对患者烧伤创面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医护人员先将已使用的海绵棒放入第二放置盒内,医护人员再右手握住防滑套,再将固定罩罩住患者烧伤的创面部位,医护人员再左手握住把手,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顺时针旋转连接套,在连接套与固定罩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连接套连同连接管以及挡块沿着固定罩的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此时,连接管对放置槽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实行挤压力,以此让放置槽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相背而行,以此将连接管穿过让位孔,同步,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挡块与固定罩相接触时,此时,连接管底部已完全穿过让位孔,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充气泵,充气泵产生的充气气体对压板实行推力,以此让压板沿着连接套的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即让压板将连接套内的药膏由连接管排入患者的创面部位处,同步,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同时,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观察药膏排入患者创面的药量情况,当药膏排入患者创面部位的药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充气泵,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逆时针旋转连接套,以此让连接套带动连接管连同挡块沿着固定罩的方向做由下向上移动,以此让连接管脱离让位孔,即让连接管对楔形块的挤压力消失,当挡块与挡板相接触时,此时,连接管对楔形块的挤压力消失,通过第二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使得放置槽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相向而行,即让放置槽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此时,让位孔处于隔断的状态,在隔板以及让位孔被隔断的作用下,使得连接管处于封闭的空间,防止外界细菌从连接管排入连接套内进而对连接套内的药膏造成污染,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患者创面部位在上药的过程中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固定罩与患者的创面部位分离,医护人员再从第一放置盒内取出新的海绵棒,再将新的海绵棒对患者创面处的药膏均匀的涂抹即可,该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有效的避免医护人员用手涂抹的方式对患者创面所需上药的部位造成细菌感染的现象发生,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第二放置盒内已使用的海绵棒倒入指定区域即可,蓄电池是为了给充气泵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与充气泵导线相连,当连接套内的药膏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调节阀,以此将排入连接套内的充气气体由排气管排出外界,在第一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压板沿着连接套的方向做由下向上运动,即让压板处于复位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密封板,再将药膏放入连接套内即可,所述的充气泵型号优选为P370A,所述的连接管为硬质材料。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0014] 图2是隔板的内部局部放大剖视图;
[0015] 图3是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的局部主视图。
[0016] 固定罩1、连接套2、充气泵3、第一弹簧4、压板5、挡块6、挡板7、连接管8、隔板9、让位孔10、放置槽11、第二弹簧12、楔形块13、第一放置盒14、第二放置盒15、有机玻璃101、把手102、蓄电池201、排气管202、调节阀203、密封板204、防滑套205。
[001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19] 如图1、图2、图3所示,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包括固定罩1、连接套2、充气泵3、第一弹簧4、压板5、挡块6、挡板7、连接管8、隔板9、让位孔10、放置槽11、第二弹簧12、楔形块13、第一放置盒14、第二放置盒15,所述的连接套2贯穿固定罩1顶部中端,所述的连接套2与固定罩1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泵3位于连接套2内部顶端,所述的充气泵3与连接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弹簧4位于连接套2内部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一弹簧4与连接套2胶水相连,所述的压板5位于第一弹簧4底部,所述的压板5与第一弹簧4胶水相连,所述的挡块6位于连接套2外壁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挡块6与连接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挡板7位于固定罩1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挡板7与固定罩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8贯穿连接套2底部中端,所述的连接管8与连接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隔板9位于固定罩1内部,所述的隔板9与固定罩1螺纹相连,所述的让位孔10位于隔板9内部中端,所述的让位孔10为通孔,所述的放置槽11位于隔板9内部,所述的放置槽11与隔板9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弹簧12位于放置槽11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弹簧12一端与放置槽11胶水相连,所述的楔形块13位于第二弹簧12另一端,所述的楔形块13与第二弹簧12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放置盒14位于固定罩1外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放置盒14与固定罩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放置盒15位于固定罩1外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放置盒15与固定罩1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罩1内部前端还设有有机玻璃101,所述的有机玻璃101与固定罩1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套2内部顶端还设有蓄电池201,所述的蓄电池201与连接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套2顶部右侧还贯穿有排气管202,所述的排气管202与连接套2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气管202外壁还设有调节阀203,所述的调节阀203与排气管202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套2内部前端下侧还设有密封板203,所述的密封板203左侧与连接套2转动相连,且所述的密封板204右侧与连接套2卡扣相连,所述的连接套2外部还贯穿有防滑套205,所述的防滑套205与连接套2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罩1外部前端上侧还设有把手102,所述的把手102与固定罩1螺纹相连。
[0020] 该烧伤创面清理上药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将第一放置盒14内的海绵棒取出,再将取出后的海绵棒对患者烧伤创面的脓液进行吸收,以此对患者烧伤创面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医护人员先将已使用的海绵棒放入第二放置盒15内,医护人员再右手握住防滑套205,再将固定罩1罩住患者烧伤的创面部位,医护人员再左手握住把手102,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顺时针旋转连接套2,在连接套2与固定罩1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连接套2连同连接管8以及挡块6沿着固定罩1的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此时,连接管8对放置槽11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13实行挤压力,以此让放置槽11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13相背而行,以此将连接管8穿过让位孔10,同步,第二弹簧12处于压缩的状态,当挡块6与固定罩1相接触时,此时,连接管8底部已完全穿过让位孔10,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充气泵3,充气泵3产生的充气气体对压板5实行推力,以此让压板5沿着连接套2的方向做由上向下移动,即让压板5将连接套2内的药膏由连接管8排入患者的创面部位处,同步,第一弹簧4处于拉伸的状态,同时,医护人员可透过有机玻璃101观察药膏排入患者创面的药量情况,当药膏排入患者创面部位的药量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充气泵3,医护人员再用右手逆时针旋转连接套2,以此让连接套2带动连接管8连同挡块6沿着固定罩1的方向做由下向上移动,以此让连接管8脱离让位孔10,即让连接管8对楔形块13的挤压力消失,当挡块6与挡板7相接触时,此时,连接管8对楔形块13的挤压力消失,通过第二弹簧12回弹力的作用,使得放置槽11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13相向而行,即让放置槽11内部左右两侧的楔形块13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此时,让位孔10处于隔断的状态,在隔板9以及让位孔10被隔断的作用下,使得连接管8处于封闭的空间,防止外界细菌从连接管8排入连接套2内进而对连接套2内的药膏造成污染,通过以上方式,使得患者创面部位在上药的过程中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固定罩1与患者的创面部位分离,医护人员再从第一放置盒14内取出新的海绵棒,再将新的海绵棒对患者创面处的药膏均匀的涂抹即可,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第二放置盒15内已使用的海绵棒倒入指定区域即可,蓄电池201是为了给充气泵3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201与充气泵3导线相连,当连接套2内的药膏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先用手打开调节阀203,以此将排入连接套2内的充气气体由排气管202排出外界,在第一弹簧4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压板5沿着连接套2的方向做由下向上运动,即让压板5处于复位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手打开密封板204,再将药膏放入连接套2内即可,所述的充气泵3型号优选为P370A,所述的连接管8为硬质材料。
[0021]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