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480034.3

文献号 : CN10864263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红良

申请人 : 海宁市德昌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的过程过于复杂,需要人工反复操作,生产时间长等技术问题。本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材:选择原料为亚麻纤维和粘胶长丝;b、并线:将4根亚麻纤维和2根粘胶长丝导入并线装置进行并线,Z向加捻形成复合纱线;c、染色:将复合纱线进行染色处理,得到多色的复合纱线,并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d、成形:将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进行重绕,更换纸筒,将其缠绕在纸筒上得到成品;e、包装:通过打包装置将成品装袋进行防潮密封,并用纸箱包装,入库。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选择原料为亚麻纤维和粘胶长丝;

b、并线:将4根亚麻纤维和2根粘胶长丝导入并线装置进行并线,Z向加捻形成复合纱线;所述步骤b中的捻系数控制在290;所述步骤b中的并线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多个并线单元,并线单元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放线筒的放置杆和一个用于定位收线筒的放置轴,放置轴下方设置有导线辊,导线辊端部与驱动电机相连,支架上具有并线结构,支架上还固定有用于存放放线筒的暂存板,机架上设置有能向暂存板处输送放线筒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架、输送带、转轴、转盘、梳理罩和输送杆,安装架固定在机架一侧,输送带设置在安装架上,转轴竖直设置在安装架上,转轴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相连,转轴上端和转盘相连,且转盘位于输送带和机架之间,安装架上还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位于转盘侧部,梳理罩固定在定位板上,梳理罩上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朝向转盘,梳理罩出风口通过连接管和第一气泵相连,梳理罩内设置有主驱动隔板和从驱动隔板,主驱动隔板位于从驱动隔板正上方,主驱动隔板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结构相连,主驱动隔板和从驱动隔板上具有能将梳理罩内的线头夹住的夹住件,夹住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固定在主驱动隔板上,下夹板固定在从驱动隔板上,且上夹板能与下夹板相接触,输送杆设置在机架上,输送杆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输送杆另一端上设置有能将转盘上的放线筒抓取住的抓取结构,输送杆中部固定有连杆,连杆上固定有能将上夹板和下夹板处的线头夹住的第一手指气缸;

c、染色:将复合纱线进行染色处理,得到多色的复合纱线,并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

d、成形:将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进行重绕,更换纸筒,将其缠绕在纸筒上得到成品;所述步骤d中的成品重量为0.7kg;

e、包装:通过打包装置将成品装袋进行防潮密封,并用纸箱包装,入库;所述步骤e中的打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依次设置有送袋机构、送筒机构和打包机构;所述送袋机构包括传输带、多个导向辊、取袋板、抽气泵和第一机械手,传输带设置在底座上,多个导向辊设置在传输带上,导向辊与传输带之间具有供袋子通过的间隙,取袋板设置在传输带的输出端上,取袋板与一能带动其来上下摆动的摆动结构相连,取袋板内具有空腔,取袋板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孔,抽气泵固定在底座上,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和空腔相连通,第一机械手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机械手另一端上具有安装条,安装条一端上固定有固定板,安装板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与能一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相连,且活动板能与固定板相接触;所述送筒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和第二手指气缸,第二机械手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机械手另一端和第二手指气缸相连,第二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成品线筒夹住的夹块;所述打包机构包括转动轴和转动盘,转动轴竖直设置在底座上,转动轴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相连,转动轴上端和转动盘相连,转动盘上设置有多个能将袋子袋口定位住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第一摆动杆一端铰接在转动盘上,第一摆动杆另一端上固定有能将袋子袋口一端夹住的第三手指气缸,第二摆动杆一端铰接在转动盘上,第二摆动杆另一端上固定有能将袋子袋口另一端夹住的第四手指气缸,转动盘上设置有能使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同步相向摆动的第一摆动组件,底座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能使袋子袋口打开的打开结构;底座上还固定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能将袋子袋口热合的热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复合纱线的颜色为红色、黄色、橙色、绿色和青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结构包括摆动板和第二气缸,摆动板一端和底座相铰接,摆动板另一端和取袋板相连,第二气缸铰接在底座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倾斜向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摆动板中部相铰接。

说明书 :

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提出了个性化、多元化、功能化等多种要求,对纱线品种的多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各种纺织新原料大量涌现,各种纺织新技术层出不穷,复合纱线就是众多纺织新产品中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类。复合纺纱技术的出现,既有利于纺纱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的提高,又为改变纱线及其织物结构、风格和品质提供了新途径。其中,复合纱线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或长丝)通过复合加工的方法制成的。
[0003]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610346453.9;公开号:CN 105780234A】。这种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1)棉麻混纺功能丝的制备将麻纤维、竹纤维、羊毛纤维、天丝纤维置于丙酮中浸泡,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处理,洗涤后脱水烘干,制得混合纤维;将混合纤维与棉纤维按比例混匀并捻成混合纱线;其中,所述的麻纤维、竹纤维、羊毛纤维与天丝纤维的质量比为(3~5):(1~
3):1:(0.5~1);棉麻丝的制备将麻纤维与棉纤维按质量比1:(3~5)进行混纺制得棉麻丝;
复合纱线的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纱线与步骤2)制得的棉麻丝合股加捻制得复合纱线,将制得的复合纱线浸入浓度为1~5g/L的碱溶液中,在温度85~95℃下保温15~30分钟,最后用清水清洗1~2次。
[0004] 该专利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虽然可提高纱线的染色效果,但是,该制备方法的过程过于复杂,需要人工反复操作,生产时间长,因此,设计出一种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 a、选材:选择原料为亚麻纤维和粘胶长丝;
[0008] b、并线:将4-5根亚麻纤维和1-2根粘胶长丝导入并线装置进行并线,Z向加捻形成复合纱线;
[0009] c、染色:将复合纱线进行染色处理,得到多色的复合纱线,并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
[0010] d、成形:将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进行重绕,更换纸筒,将其缠绕在纸筒上得到成品;
[0011] e、包装:通过打包装置将成品装袋进行防潮密封,并用纸箱包装,入库。
[0012] 采用以上生产方法,通过并线装置和打包装置可大大缩短复合纱线的制作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通过亚麻纤维和粘胶长丝的组合,解决了纯亚麻限位在穿着上的粗糙感,由于二者纤维的回潮率都比较高,服饰的穿着舒适度和透气性更佳,采用粘胶长丝与亚麻纤维的捻合,使纱线的强力更好,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并且改善了亚麻的起毛起球情况,产品质量好。
[0013] 所述步骤b中的捻系数控制在280-300。
[0014] 所述步骤c中的复合纱线的颜色为红色、黄色、橙色、绿色和青色。
[0015] 所述步骤d中的成品重量为0.6-0.9kg。
[0016] 所述步骤b中的并线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多个并线单元,并线单元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放线筒的放置杆和一个用于定位收线筒的放置轴,放置轴下方设置有导线辊,导线辊端部与驱动电机相连,支架上具有并线结构,支架上还固定有用于存放放线筒的暂存板,机架上设置有能向暂存板处输送放线筒的输送机构。
[0017] 并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多个放线筒放入相应的放置杆上,将收线筒放入放置轴上,通过并线结构将多根纱线并在一起,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导线辊转动,将其收卷在收线筒上,通过输送机构将放线筒输送到相应的暂存板处,方便对放线筒进行取用,并线快速。
[0018]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架、输送带、转轴、转盘、梳理罩和输送杆,安装架固定在机架一侧,输送带设置在安装架上,转轴竖直设置在安装架上,转轴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相连,转轴上端和转盘相连,且转盘位于输送带和机架之间,安装架上还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位于转盘侧部,梳理罩固定在定位板上,梳理罩上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朝向转盘,梳理罩出风口通过连接管和第一气泵相连,梳理罩内设置有主驱动隔板和从驱动隔板,主驱动隔板位于从驱动隔板正上方,主驱动隔板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结构相连,主驱动隔板和从驱动隔板上具有能将梳理罩内的线头夹住的夹住件,夹住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固定在主驱动隔板上,下夹板固定在从驱动隔板上,且上夹板能与下夹板相接触,输送杆设置在机架上,输送杆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输送杆另一端上设置有能将转盘上的放线筒抓取住的抓取结构,输送杆中部固定有连杆,连杆上固定有能将上夹板和下夹板处的线头夹住的第一手指气缸。
[0019]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输送带将放线筒逐一输送到转盘上,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放线筒转动,同时,开启第一气泵,连接管将梳理罩内的气体抽走,梳理罩将放线筒的线头梳理出来,通过升降结构带动主驱动隔板向下移动,由于主驱动隔板向下移动使从驱动隔板向上移动,上夹板和下夹板将梳理罩内的线头夹住,通过第一手指气缸将上夹板和下夹板处的线头夹住,通过抓取结构将转盘上的放线筒抓取住,通过移动结构带动输送杆来回移动,输送杆带动放线筒来回移动,将放线筒输送到暂存板上,且无需人工理线头,输送方便。
[0020]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电机、驱动绳、导杆、上导套、下导套、导向轮、连接绳和加重块,导杆竖直固定在梳理罩内,上导套和下导套分别设置在导杆上,主驱动隔板固定在上导套上,从驱动隔板固定在下导套上,第一电机固定在梳理罩上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驱动绳一端相连,驱动绳另一端和主驱动隔板相连,导向轮固定在梳理罩上端,连接绳一端和主驱动隔板相连,连接绳另一端绕过导向轮和从驱动隔板相连,加重块固定在主驱动隔板上。
[0021]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使驱动绳逐渐变长,在加重块的作用下使主驱动隔板向下移动,主驱动隔板通过连接绳使从驱动隔板向上移动,从而使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向靠近,升降简单。
[0022]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能控制第一电机动作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具有发射部和接收部的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设置在梳理罩上,发射部固定在上夹板上,接收部固定在下夹板上。
[0023] 当梳理罩将放线筒的线头梳理出来时,线头将发射部和接收部之间的信号阻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动作,智能化程度高。
[0024] 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导轨、滑块、齿轮、齿条和第二电机,导轨水平固定在机架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齿条固定在导轨上,第二电机固定在滑块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输送杆一端和滑块相连。
[0025] 当需要使输送杆来回移动时,控制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逐渐啮合使滑块沿着导轨移动,滑块带动输送杆来回移动,从而可使输送杆来回移动。
[0026] 所述抓取结构包括呈环形的第一气囊、呈环形的第二气囊、安装杆和第二气泵,输送杆另一端和驱动气缸相连,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安装杆上端相连,安装杆下端为插入端,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套设在安装杆上,第一气囊位于第二气囊上方,且第一气囊的外径大于第二气囊的外径,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一气泵相连,第一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气囊通过第二气管和第二气泵相连,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0027] 当需要将转盘上的放线筒抓取住时,控制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杆向下移动,使安装杆插入到放线筒中,开启第二气泵,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分别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进行充气,通过第一气囊将放线筒抓取住;当需要将安装杆上的放线筒放到暂存板上时,开启第二气泵,打开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气管对第一气囊进行抽气,放线筒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被第二气囊定位住,打开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气管对第二气囊进行抽气,使放线筒逐步往下移动,可使放线筒平稳的放置在暂存板上,抓取效果好。
[0028] 所述步骤e中的打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依次设置有送袋机构、送筒机构和打包机构。
[0029] 打包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送袋机构输送袋子,通过送筒机构输送成品线筒,通过打包机构将袋子装在成品线筒外,从而完成其打包作业,打包效率高。
[0030] 所述送袋机构包括传输带、多个导向辊、取袋板、抽气泵和第一机械手,传输带设置在底座上,多个导向辊设置在传输带上,导向辊与传输带之间具有供袋子通过的间隙,取袋板设置在传输带的输出端上,取袋板与一能带动其来上下摆动的摆动结构相连,取袋板内具有空腔,取袋板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孔,抽气泵固定在底座上,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和空腔相连通,第一机械手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机械手另一端上具有安装条,安装条一端上固定有固定板,安装板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与能一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相连,且活动板能与固定板相接触。
[0031]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传输带将袋子输送到取袋板下方,开启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将取袋板进气孔处的气体抽走,取袋板将袋子袋口吸住,通过摆动结构使取袋板向上摆动,第一机械手带动安装条移动,使活动板和固定板位于袋子袋口两侧,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移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活动板移动,通过活动板和固定板将袋子袋口夹住,第一机械手可对其进行输送。
[0032] 所述摆动结构包括摆动板和第二气缸,摆动板一端和底座相铰接,摆动板另一端和取袋板相连,第二气缸铰接在底座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倾斜向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摆动板中部相铰接。
[0033]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来回移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摆动板上下摆动,摆动板带动取袋板上下摆动。
[0034] 所述送筒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和第二手指气缸,第二机械手一端固定在底座上,第二机械手另一端和第二手指气缸相连,第二手指气缸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成品线筒夹住的夹块。
[0035]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第二手指气缸将成品线筒夹住,第二机械手可对其进行输送。
[0036] 所述打包机构包括转动轴和转动盘,转动轴竖直设置在底座上,转动轴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相连,转动轴上端和转动盘相连,转动盘上设置有多个能将袋子袋口定位住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第一摆动杆一端铰接在转动盘上,第一摆动杆另一端上固定有能将袋子袋口一端夹住的第三手指气缸,第二摆动杆一端铰接在转动盘上,第二摆动杆另一端上固定有能将袋子袋口另一端夹住的第四手指气缸,转动盘上设置有能使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同步相向摆动的第一摆动组件,底座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能使袋子袋口打开的打开结构;底座上还固定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能将袋子袋口热合的热合结构。
[0037]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第三手指气缸将第一机械手上的袋子袋口一端夹住,通过第四手指气缸将第一机械手上的袋子袋口另一端夹住,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转动盘转动;通过第一摆动组件使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同步向内摆动,通过打开结构使袋子袋口打开;控制步进电机继续转动,通过第二机械手将成品线筒放入到袋子中;控制步进电机继续转动,通过第一摆动组件使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同步向外摆动,通过热合结构将袋子袋口热合。
[0038] 所述打开结构包括第一静电块、第二静电块、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第一摆杆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一摆杆另一端和第一静电块相连,第二摆杆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摆杆另一端和第二静电块相连,第一静电块和第二静电块之间具有供袋子通过的间隙,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能使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步相向摆动的第二摆动组件。
[0039]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第二摆动组件使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步相内摆动,第一静电块和第二静电块分别将袋子袋口两侧吸住;通过第二摆动组件使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同步向外摆动,第一静电块和第二静电块使袋子袋口打开,打开方便。
[0040] 所述热合结构包括安装块、第一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安装块固定在第二支撑杆上,第一推杆电机固定在安装块一端上,第一加热板固定在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第二推杆电机固定在安装块另一端上,第二加热板固定在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具有供袋子通过的间隙。
[0041] 采用以上结构,控制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移动,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第一加热板移动,同时,控制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移动,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带动第二加热板移动,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将袋子袋口热合,使其袋子袋口两侧固定在一起。
[004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具有该优点:通过并线装置和打包装置可大大缩短复合纱线的制作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通过亚麻纤维和粘胶长丝的组合,解决了纯亚麻纤维在穿着上的粗糙感,由于二者纤维的回潮率都比较高,服饰的穿着舒适度和透气性更佳,采用粘胶长丝与亚麻纤维的捻合,使纱线的强力更好,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并且改善了亚麻的起毛起球情况,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43] 图1是并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 图2是并线装置拆去部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5] 图3是并线装置拆去部分的剖视图。
[0046] 图4是并线装置中移动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7] 图5是并线装置中抓取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8] 图6是打包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9] 图7是打包装置中送袋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0] 图8是打包装置中送筒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1] 图9是打包装置中打开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0是热合结构中热合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3] 图中,1、机架;2、控制器;3、放置杆;4、暂存板;5、导轨;6、输送杆;7、滑块;8、连杆;9、第一手指气缸;11、支架;12、驱动电机;13、放置轴;14、导线辊;15、安装架;16、伺服电机;
17、输送带;18、定位板;19、传感器;21、梳理罩;22、加重块;23、主驱动隔板;24、上夹板;25、下夹板;26、从驱动隔板;27、转盘;28、转轴;29、驱动绳;31、第一电机;32、导向轮;33、连接绳;34、上导套;35、第一气泵;36、连接管;37、下导套;38、导杆;41、齿轮;42、第二电机;43、齿条;44、安装杆;45、第二气囊;46、第一气囊;47、第一气管;48、第一电磁阀;49、驱动气缸;
51、第二气泵;52、第二气管;53、第二电磁阀;55、底座;56、第四手指气缸;57、第二摆动杆;
58、第二支撑杆;59、转动盘;61、转动轴;62、第二机械手;63、第一支撑杆;64、第一摆动杆;
65、第三手指气缸;66、传输带;67、摆动板;68、第二气缸;71、抽气泵;72、第一机械手;73、第一气缸;74、安装条;75、活动板;76、固定板;77、抽气管;78、取袋板;78a、进气孔;79、导向辊;81、第二手指气缸;82、夹块;83、第一摆杆;84、第一静电块;85、第二静电块;86、第二摆杆;87、第一推杆电机;88、第一加热板;89、第二加热板;91、第二推杆电机;92、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55] 本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 a、选材:选择原料为亚麻纤维和粘胶长丝;
[0057] b、并线:将4-5根亚麻纤维和1-2根粘胶长丝导入并线装置进行并线,Z向加捻形成复合纱线;在本实施例中,将4根亚麻纤维和2根粘胶长丝导入并线装置进行并线;
[0058] c、染色:将复合纱线进行染色处理,得到多色的复合纱线,并进行干燥处理,制得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
[0059] d、成形:将改良型抗起球耐磨复合纱线进行重绕,更换纸筒,将其缠绕在纸筒上得到成品;
[0060] e、包装:通过打包装置将成品装袋进行防潮密封,并用纸箱包装,入库。
[0061] 采用以上生产方法,通过并线装置和打包装置可大大缩短复合纱线的制作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通过亚麻纤维和粘胶长丝的组合,解决了纯亚麻限位在穿着上的粗糙感,由于二者纤维的回潮率都比较高,服饰的穿着舒适度和透气性更佳,采用粘胶长丝与亚麻纤维的捻合,使纱线的强力更好,便于后道工序的加工,并且改善了亚麻的起毛起球情况,产品质量好。
[0062] 步骤b中的捻系数控制在280-300,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中的捻系数控制在290。
[0063] 步骤c中的复合纱线的颜色为红色、黄色、橙色、绿色和青色。
[0064] 步骤d中的成品重量为0.6-0.9kg,在本实施例中,步骤d中的成品重量为0.7kg。
[0065] 如图1-图5所示,步骤b中的并线装置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多个并线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并线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并线单元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定位放线筒的放置杆3和一个用于定位收线筒的放置轴1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架11上设置有三个放置杆3和一个放置轴13;放置轴13下方设置有导线辊14,导线辊14端部与驱动电机12相连,支架11上具有并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并线结构可以采用申请号为:
2015106351218中的技术;支架11上还固定有用于存放放线筒的暂存板4,机架1上设置有能向暂存板4处输送放线筒的输送机构。
[0066] 输送机构包括安装架15、输送带17、转轴28、转盘27、梳理罩21和输送杆6,安装架15固定在机架1一侧,安装架1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一侧;输送带17设置在安装架15上,转轴28竖直设置在安装架15上,转轴28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16相连,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和转轴28相连;转轴28上端和转盘27相连,转轴28上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和转盘27相连;且转盘27位于输送带17和机架1之间,安装架15上还固定有定位板
18,安装架15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定位板18;且定位板18位于转盘27侧部,梳理罩
21固定在定位板18上,梳理罩21上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朝向转盘27,梳理罩21出风口通过连接管36和第一气泵35相连,梳理罩21内设置有主驱动隔板23和从驱动隔板26,主驱动隔板23位于从驱动隔板26正上方,主驱动隔板23与一能带动其上下升降的升降结构相连,主驱动隔板23和从驱动隔板26上具有能将梳理罩21内的线头夹住的夹住件,夹住件包括上夹板24和下夹板25,上夹板24固定在主驱动隔板23上,上夹板2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主驱动隔板23上,上夹板24的材料为橡胶;下夹板25固定在从驱动隔板26上,下夹板2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从驱动隔板26上,下夹板25的材料为橡胶;且上夹板24能与下夹板25相接触,输送杆6设置在机架1上,输送杆6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相连,输送杆6另一端上设置有能将转盘27上的放线筒抓取住的抓取结构,输送杆6中部固定有连杆8,输送杆6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有连杆8;连杆8上固定有能将上夹板24和下夹板25处的线头夹住的第一手指气缸9,连杆8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第一手指气缸9;
连接管36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0067] 升降结构包括第一电机31、驱动绳29、导杆38、上导套34、下导套37、导向轮32、连接绳33和加重块22,导杆38竖直固定在梳理罩21内,上导套34和下导套37分别设置在导杆38上,主驱动隔板23固定在上导套34上,主驱动隔板2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导套
34上;从驱动隔板26固定在下导套37上,从驱动隔板2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下导套
37上;第一电机31固定在梳理罩21上端,第一电机3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梳理罩21上端;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和驱动绳29一端相连,驱动绳29另一端和主驱动隔板23相连,导向轮32固定在梳理罩21上端,连接绳33一端和主驱动隔板23相连,连接绳33另一端绕过导向轮32和从驱动隔板26相连,加重块22固定在主驱动隔板23上,加重块2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主驱动隔板23上,加重块22的材料为铸铁。
[0068] 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控制第一电机31动作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具有发射部和接收部的传感器19和控制器2,传感器19设置在梳理罩21上,发射部固定在上夹板24上,接收部固定在下夹板25上;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9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光电传感器,控制器2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单片机,单片机控制传感器的程序为现有,其程序不需要重新编辑。
[0069] 移动结构包括导轨5、滑块7、齿轮41、齿条43和第二电机42,导轨5水平固定在机架1上,导轨5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滑块7设置在导轨5上,齿条43固定在导轨5上,齿条43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导轨5上;第二电机42固定在滑块7上,第二电机4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块7上;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水平设置,齿轮41固定在第二电机
42的输出轴上,齿轮41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上;齿轮41与齿条43相啮合,输送杆6一端和滑块7相连,输送杆6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滑块7相连。
[0070] 抓取结构包括呈环形的第一气囊46、呈环形的第二气囊45、安装杆44和第二气泵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46和第二气囊45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输送杆6另一端和驱动气缸49相连,输送杆6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和驱动气缸49相连;驱动气缸
49的活塞杆竖直向下,驱动气缸49的活塞杆端部和安装杆44上端相连,安装杆44下端为插入端,第一气囊46和第二气囊45分别套设在安装杆44上,第一气囊46位于第二气囊45上方,且第一气囊46的外径大于第二气囊45的外径,第一气囊46通过第一气管47和第一气泵35相连,第一气管47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8,第二气囊45通过第二气管52和第二气泵51相连,第二气管52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53;在本实施例中,放线筒上端具有向内凸出的定位沿。
[0071] 并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多个放线筒放入相应的放置杆3上,将收线筒放入放置轴13上,通过并线结构将多根纱线并在一起,控制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导线辊14转动,将其收卷在收线筒上;通过输送带17将放线筒逐一输送到转盘27上,控制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带动转盘27转动,转盘27带动放线筒转动,同时,开启第一气泵35,连接管36将梳理罩21内的气体抽走,梳理罩21将放线筒的线头梳理出来;线头将发射部和接收部之间的信号阻隔,传感器19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控制器2控制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使驱动绳29逐渐变长,在加重块22的作用下使主驱动隔板23向下移动,主驱动隔板23通过连接绳33使从驱动隔板26向上移动,使上夹板24和下夹板25相向靠近,上夹板24和下夹板25将梳理罩21内的线头夹住,通过第一手指气缸9将上夹板24和下夹板25处的线头夹住;控制驱动气缸49的活塞杆带动安装杆44向下移动,使安装杆44插入到放线筒中,开启第二气泵51,通过第一气管47和第二气管52分别对第一气囊46和第二气囊45进行充气,通过第一气囊46将放线筒抓取住;控制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带动齿轮41转动,齿轮41与齿条43逐渐啮合使滑块7沿着导轨5移动,滑块7带动输送杆6来回移动,使输送杆6位于暂存板4正上方;开启第二气泵51,打开第一电磁阀48,通过第一气管47对第一气囊46进行抽气,放线筒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被第二气囊45定位住,打开第二电磁阀53,通过第二气管52对第二气囊45进行抽气,使放线筒逐步往下移动,可使放线筒平稳的放置在暂存板4上。
[0072] 如图6-图10所示,步骤e中的打包装置包括底座55,底座55上依次设置有送袋机构、送筒机构和打包机构。
[0073] 送袋机构包括传输带66、多个导向辊79、取袋板78、抽气泵71和第一机械手72,传输带66设置在底座55上,多个导向辊79设置在传输带66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辊79的数量为四个;导向辊79与传输带66之间具有供袋子通过的间隙,取袋板78设置在传输带66的输出端上,取袋板78与一能带动其来上下摆动的摆动结构相连,取袋板78内具有空腔,取袋板78上开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进气孔78a,抽气泵71固定在底座55上,抽气泵7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55上;抽气泵71通过抽气管77和空腔相连通,第一机械手72一端固定在底座55上,第一机械手72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55上;第一机械手72另一端上具有安装条74,安装条74一端上固定有固定板76,安装条74一端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固定板76;安装板另一端上设置有活动板75,活动板75与能一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第一气缸73相连,且活动板75能与固定板76相接触。
[0074] 摆动结构包括摆动板67和第二气缸68,摆动板67一端和底座55相铰接,摆动板67另一端和取袋板78相连,第二气缸68铰接在底座55上,第二气缸68的活塞杆倾斜向上,第二气缸68的活塞杆端部和摆动板67中部相铰接。
[0075] 送筒机构包括第二机械手62和第二手指气缸81,第二机械手62一端固定在底座55上,第二机械手62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55上;第二机械手62另一端和第二手指气缸81相连,第二手指气缸81的手指上固定有能将成品线筒夹住的夹块82。
[0076] 打包机构包括转动轴61和转动盘59,转动轴61竖直设置在底座55上,转动轴61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步进电机相连,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动轴61下端相连;转动轴61上端和转动盘59相连,转动轴61上端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和转动盘59相连;转动盘59上设置有多个能将袋子袋口定位住的定位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摆动杆64和第二摆动杆57,第一摆动杆64一端铰接在转动盘59上,第一摆动杆64另一端上固定有能将袋子袋口一端夹住的第三手指气缸65,第二摆动杆57一端铰接在转动盘59上,第二摆动杆57另一端上固定有能将袋子袋口另一端夹住的第四手指气缸56,转动盘59上设置有能使第一摆动杆64和第二摆动杆57同步相向摆动的第一摆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摆动组件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底座55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杆63,底座55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第一支撑杆63;第一支撑杆63上设置有能使袋子袋口打开的打开结构;底座55上还固定有第二支撑杆58,底座55上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有第二支撑杆58;第二支撑杆58上设置有能将袋子袋口热合的热合结构。
[0077] 打开结构包括第一静电块84、第二静电块85、第一摆杆83和第二摆杆8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电块84和第二静电块85采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第一摆杆83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63上,第一摆杆83另一端和第一静电块84相连,第二摆杆86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杆63上,第二摆杆86另一端和第二静电块85相连,第一静电块84和第二静电块85之间具有供袋子通过的间隙,第一支撑杆63上设置有能使第一摆杆83和第二摆杆86同步相向摆动的第二摆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摆动组件采用的是现有技术。
[0078] 热合结构包括安装块92、第一推杆电机87、第二推杆电机91、第一加热板88和第二加热板89,安装块92固定在第二支撑杆58上,安装块9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支撑杆58上;第一推杆电机87固定在安装块92一端上,第一加热板88固定在第一推杆电机87的推杆端部,第二推杆电机91固定在安装块92另一端上,第二加热板89固定在第二推杆电机91的推杆端部,第一加热板88和第二加热板89之间具有供袋子通过的间隙。
[0079] 打包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传输带66将袋子输送到取袋板78下方,开启抽气泵71,通过抽气管77将取袋板78进气孔78a处的气体抽走,取袋板78将袋子袋口吸住,控制第二气缸68的活塞杆带动摆动板67向上摆动,摆动板67带动取袋板78向上摆动,第一机械手72带动安装条74移动,使活动板75和固定板76位于袋子袋口两侧,控制第一气缸73的活塞杆带动活动板75移动,通过活动板75和固定板76将袋子袋口夹住,第一机械手72将其输送第三手指气缸65和第四手指气缸56之间;通过第三手指气缸65将第一机械手72上的袋子袋口一端夹住,通过第四手指气缸56将第一机械手72上的袋子袋口另一端夹住,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轴61转动,转动轴61带动转动盘59转动;使第一摆动杆64和第二摆动杆57同步向内摆动,使第一摆杆83和第二摆杆86同步相内摆动,第一静电块84和第二静电块85分别将袋子袋口两侧吸住;使第一摆杆83和第二摆杆86同步向外摆动,第一静电块84和第二静电块85使袋子袋口打开;控制步进电机继续转动,通过第二手指气缸81将成品线筒夹住,第二机械手62将其放入到袋子中;控制步进电机继续转动,使第一摆动杆64和第二摆动杆57同步向外摆动,控制第一推杆电机87的推杆带动第一加热板88移动,同时,控制第二推杆电机91的推杆带动第二加热板89移动,第一加热板88和第二加热板89将袋子袋口热合,使其袋子袋口两侧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成品线筒即为卷绕在纸筒上的成品。
[008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