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受电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288051.7

文献号 : CN1087059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坂本贵大柄泽幸雄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

摘要 :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将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受到电磁波的影响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具有:受电部(27),其安装于车体(20),且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以及屏蔽部件(26),其设置于车体(20)与受电部(27)之间,该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具有:多个支撑部(22),它们设置为从车体(20)凸出;收容部(A1),其形成于多个支撑部(22)彼此之间,且用于配置受电部(27);以及固定要素(38),其在多个支撑部(22)处分别安装于与收容部(A1)相反的部位,且将屏蔽部件(26)分别固定于多个支撑部(22)。

权利要求 :

1.一种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其具有:受电部,其安装于车体,且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以及屏蔽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车体与所述受电部之间,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具有:多个支撑部,它们设置为从所述车体凸出,并且在第1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该第1方向与从所述车体凸出的方向相交叉;

收容部,其用于配置所述受电部;以及

多个固定要素,它们将所述屏蔽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支撑部,所述多个支撑部分别具有从所述车体凸出且在所述第1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第1壁部以及第2壁部,所述多个支撑部所具有的2个所述第1壁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多个支撑部所具有的2个所述第2壁部之间,所述收容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形成于所述2个第1壁部之间,所述屏蔽部件具有:

基板,其配置于所述收容部,且用于安装所述受电部;以及

2个腕部,它们与所述基板连接,且以从所述收容部分别绕过所述多个支撑部的方式弯曲,所述多个固定要素将所述2个腕部分别固定于所述2个第2壁部,所述多个支撑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固定要素和所述受电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固定要素包含螺栓,

所述螺栓的中心线沿相对于所述多个支撑部从所述车体凸出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配置。

说明书 :

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能够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能够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例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具有:凹部,其设置于车辆的车体底面;受电侧天线线圈单元,其配置于凹部;以及导电材料制的第1屏蔽板。受电侧天线线圈单元具有:第1壳体;受电侧共振线圈,其设置于第1壳体内;以及磁性材料制的第2屏蔽板,其设置于第1壳体内。导电材料制的第1屏蔽板安装于车体底面。
[0003] 在地面设置有供电侧天线线圈单元。供电侧天线线圈单元具有:第2壳体;供电侧共振线圈,其设置于第2壳体内;以及磁性材料制的第3屏蔽板,其设置于第2壳体内。
[0004]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利用供电侧共振线圈而形成磁场,经由磁场而传输电力。受电侧共振线圈接受经由磁场而传输的电力。第1屏蔽板作为用于将电场以及磁场二者屏蔽的电磁屏蔽件而起作用。即,抑制电磁波对车辆的影响。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6426号公报
[0006]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将对电磁波进行屏蔽的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有可能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将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受到电磁波的影响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
[0008] 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具有:受电部,其安装于车体,且接受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以及屏蔽部件,其设置于所述车体与所述受电部之间,其中,所述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具有:多个支撑部,它们设置为从所述车体凸出;收容部,其形成于所述多个支撑部彼此之间,且用于配置所述受电部;以及固定要素,其在所述多个支撑部分别安装于与所述收容部相反的部位,且将所述屏蔽部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支撑部。
[0009] 发明的效果
[0010] 本发明能够抑制将屏蔽部件安装于车体的固定要素受到电磁波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
[0012] 图2是设置于图1的车辆的第1车体框架以及第2车体框架的斜视图。
[0013] 图3是第2车体框架以及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俯视图。
[0014] 图4是图3的IV-IV线处的纵向剖面图。
[0015] 图5是非接触式受电装置的斜视图。
[0016] 标号的说明
[0017] 13…非接触式受电装置、20…横梁(车体)、22…支撑部、24…第2壁部、26…屏蔽部件、27…受电单元(受电部)、31…基板、33…腕部、38…螺栓(固定要素)、A1…凹部(收容部)、B1…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9] 图1所示的车辆10中搭载有蓄电装置11、整流器12以及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蓄电装置11是能够进行充电及放电的直流电源。蓄电装置11包含二次电池、电容器。二次电池包含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整流器12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的装置。车辆10中设置有使用蓄电装置11的电力的辅机、行驶用电动机。
[0020] 在地面14设置有控制面板15、电源线缆16以及送电装置17。控制面板15与商用电源连接。商用电源的频率例如为50Hz或60Hz,控制面板15将商用电源的频率变换为送电装置17的共振频率。从控制面板15对送电装置17供给高频电流。送电装置17具有线圈以及磁体。由控制面板15、电源线缆16、送电装置17以及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构成非接触式充电装置44。
[0021] 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接受从送电装置17以无线方式传输的电力。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以如下方式搭载于车辆10。车辆10具有图2所示的第1车体框架18、以及固定于第1车体框架18的第2车体框架19。第1车体框架18是金属制的、且配置于车辆10的前部。第1车体框架18配置为将电机室包围,散热器、减震器等安装于第1车体框架18。
[0022] 第2车体框架19是金属制的,例如由铁、机械构造用钢等形成。第2车体框架19对原动机进行支撑。如图3那样,第2车体框架19具有沿车辆10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配置的横梁20。横梁20为中空构造,横梁20具有上壁39、下壁21以及中间壁40。下壁21位于上壁39的下方。中间壁40位于上壁39与下壁21之间。图4中示出了上壁39、中间壁40以及下壁21大致水平的例子。中间壁40具有多个支撑部22,具体而言,具有2个支撑部22。在2个支撑部22,将中间壁40的一部分设置为在车辆10的高度方向上朝下凸出。
[0023] 2个支撑部22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如果如图4那样对横梁20进行主视剖视,则中间壁40弯曲成型为曲柄形状而设置有2个支撑部22。支撑部22具有第1壁部23、第2壁部24以及第3壁部25。第1壁部23和第2壁部24相互平行、且与下壁21垂直。第3壁部25将第1壁部23的端部和第2壁部24的端部连接。第3壁部25配置于与下壁21相同的高度。2个第1壁部23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配置于2个第2壁部24之间。这样,为了提高第2车体框架19的刚性,横梁20具有板厚、且弯曲成曲柄形状。
[0024] 在2个第1壁部23之间形成有凹部A1。2个支撑部22从下壁21凸出的量相同。在2个支撑部22之间形成有凹部A1。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中间壁40的两端经由连接壁41而与下壁21连接。在第2壁部24与连接壁41之间设置有空间A2。在2个第2壁部24的内表面分别焊接固定有螺母42。
[0025] 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安装于横梁20。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具有:屏蔽部件26,其固定于2个支撑部22;以及受电单元27,其安装于屏蔽部件26。受电单元27具有:绝缘材料制的收容箱28;以及铁素体磁体29和线圈30,它们设置于收容箱28内。绝缘材料可以采用合成树脂。如果如图3那样俯视观察第2车体框架19,则收容箱28为四边形,具体而言,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线卷绕于铁素体磁体29而构成线圈30,线圈30经由整流器12而与蓄电装置11电连接。
[0026] 屏蔽部件26由导电性的金属板、例如铝板构成。如图5所示,屏蔽部件26具有:四边形的基板31;2个侧板32,它们与基板31连接;以及腕部33,其分别设置于2个侧板32。在基板31的下表面安装有收容箱28。基板31具有相互平行的2条边34。2条边34沿车辆10的前后方向配置。侧板32分别与2条边34连接。腕部33具有:凸出片35,其从侧板32向侧方凸出;以及支撑片36,其从凸出片35向上方延伸。凸出片35与基板31平行,2个凸出片35在相互分离的方向上分别从侧板32凸出。设置有将支撑片36贯通的孔37。
[0027] 如图4那样将螺栓38分别插入紧固于孔37,将屏蔽部件26分别固定于2个支撑部22。在屏蔽部件26固定于2个支撑部22的状态下,屏蔽部件26将受电单元27覆盖、且配置于受电单元27与横梁20之间。螺栓38在相对于支撑部22从中间壁40凸出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安装于位于凹部A1的相反侧的第2壁部24。螺栓38的中心线B1配置于相对于支撑部22从中间壁40凸出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腕部33以分别绕过2个支撑部22的方式弯曲。这样,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的2处安装点,利用螺栓38将屏蔽部件26固定于横梁20。螺栓38由磁性材料制的金属构成,例如可以使用机械构造用碳素钢、机械构造用合金钢。
[0028] 在屏蔽部件26固定于横梁20的状态下,基板31以及侧板32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A1。凸出片35配置于第3壁部25的下方。2个支撑片36分别与第2壁部24的外表面接触。另外,从下壁21的下表面至凸出片35的下表面的距离、与从下壁21的下表面至收容箱28的下表面的距离相同。2个支撑片36的一部分分别位于空间A2。在图4中,屏蔽部件26具有沿着横梁20的表面形状的形状。另外,螺栓38的头部位于空间A2。并且,受电单元27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A1。
[0029] 本公开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44从控制面板15向送电装置17供给高频电流,利用送电装置17的线圈形成磁场。该磁场通过线圈30而在线圈30产生电流。由线圈30产生的电流经由整流器12而对蓄电装置11充电。这样,本公开的非接触式充电装置44以电磁感应方式进行送电及受电。
[0030] 本公开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13在受电单元27与车体之间设置有导电性的屏蔽部件26。因此,能够将线圈30所形成的电场以及磁场二者屏蔽,能够抑制第1车体框架18以及第2车体框架19受到高频磁场的影响。
[0031] 另外,受电单元27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A1。并且,在车辆10的宽度方向上,在螺栓38与受电单元27之间设置有支撑部22。因此,在由受电单元27形成磁场的情况下,磁束被支撑部22遮挡,磁束难以到达螺栓38。因此,能够抑制由磁束将螺栓38加热。
[0032] 并且,可以将地面14至下壁21的高度L1理解为车辆10的最低地上高度。而且,收容箱28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A1。因此,可以尽量减小收容箱28的下端从下壁21凸出的量。能够抑制最低地上高度降低。另外,能够尽量使第1车体框架19的下表面变得平坦。并且,能够将线圈30配置为比最低地上高度靠上方。因此,即使从地面飞来异物、例如石子、水,也能够抑制异物与收容箱28接触。
[0033] 并且,将受电单元27的一部分配置于凹部A1而抑制最低地上高度降低。因此,支撑部22的角部43和线圈30配置为在车辆10的高度方向上接近。角部43是第1壁部23的表面与第3壁部25的表面的边界、第2壁部24的表面与第3壁部25的表面的边界。然而,屏蔽部件26介于受电单元27与支撑部22之间。因此,能够抑制支撑部22的角部43因磁束而发热。并且,在线圈30的侧方配置有2个侧板32,因此能够减弱电磁波的辐射。
[0034] 对本公开中说明的事项的含义进行说明,横梁20是车体的一个例子,受电单元27是受电部的一个例子,凹部A1是收容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2壁部24是“与凹部相反的部位”的一个例子。螺栓38是固定要素的一个例子。
[0035] 本公开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屏蔽部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的2个部位处固定于车体框架,但也可以在大于或等于3个部位处固定于车体框架。另外,可以在车体框架本身设置于螺栓的轴部对应的内螺纹孔。另外,屏蔽部件可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在多个部位固定于车体框架。
[0036] 并且,非接触式受电装置还包含如下结构,即,柱头螺栓设置于车体框架,对螺母进行紧固而将屏蔽部件固定于车体框架。例如,在图4中,柱头螺栓设置于第2壁部24,螺母配置于图4中的空间A2。在该情况下,柱头螺栓以及螺母是固定要素的一个例子。
[0037] 另外,将屏蔽部件进行固定的框架可以是配置于车辆的前部的结构、配置于车辆的后部的结构的任意结构。并且,还可以不经由框架而将屏蔽部件直接安装于车体。并且,本公开的非接触式受电装置可以应用于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的系统,除了所述电磁感应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磁场共振方式、环状螺线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