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秤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527132.8

文献号 : CN10876000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小强覃思杰贾国鹏蒙元鹏

申请人 : 缤刻普锐(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为克服现有电子体重秤存在底壳与支撑脚、地面之间的干涉引起测量误差,以及存在侧翻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秤,包括底壳组件、面板组件和称重传感组件,所述称重传感组件位于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所述面板组件由所述称重传感组件支撑,所述称重传感组件由所述底壳组件支撑,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非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行程。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秤不需要额外在底壳组件的底部设置突出的支撑脚,使得电子秤更加扁平化,同时避免底壳组件对测量的干涉,提高检测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子秤,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组件、面板组件和称重传感组件,所述称重传感组件位于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所述面板组件由所述称重传感组件支撑,所述称重传感组件由所述底壳组件支撑,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非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行程,所述面板组件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称重传感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挡板和连接架,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侧面,且所述挡板与所述面板组件的底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位移空间,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壁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上下位移地设置在所述位移空间中,所述连接壁连接于所述限位部上远离所述安装座的外缘,且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底壳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组件包括称重传感器和抵靠件,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底壳组件包括底壳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底壳的顶部,所述抵靠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称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对应所述抵靠件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抵靠件包括固定框、抵接盘和多个弹性筋条,所述固定框的外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抵接盘位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弹性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盘的外缘和所述固定框的内缘,所述抵接盘背离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面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穿过所述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盘朝向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面设置有金属块,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中部设有受力凸点,所述金属块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受力凸点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底壳组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连接孔穿设有一连接件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底壳组件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条和第二延伸条,所述第一延伸条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面板组件;所述第二延伸条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面板组件;所述第一延伸条和所述第二延伸条为柔性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称重传感组件环绕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底面内缘位置,所述限位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结构与多个称重传感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说明书 :

一种电子秤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人体称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秤。

背景技术

[0002] 体重秤是衡器使用功能中的一个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监视自己的体重变化,部分体重秤还可以检测使用者的体脂状况。
[0003] 目前的电子体重秤主要是基于称重传感器进行体重的测量,而称重传感器按转换方法分为光电式、液压式、电磁力式、电容式、磁极变形式、振动式、陀螺仪式和电阻应变式等,其中以电阻应变式较为常见。传统的电子体重秤基本设计为板状,为了实现将人体重量传递至称重传感器上,传统的电子体重秤需要在底部设置四个突出于电子体重秤底面的支撑脚,将称重传感器分布在电子体重秤的四个支撑脚上,该种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1、进行测量时,要求使用者脚压力垂直且分布均匀,否则测量误差较大;2、支撑脚本身需要与电子体重秤活动连接,但电子体重秤的底壳与支撑脚之间存在的干涉容易引起测量的误差;3、电子体重秤底部突出的支撑脚易导致电子体重秤本身的不稳定,使用者如踩到电子体重秤的侧边则容易形成侧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4、该种电子体重秤只能够在硬质平整的地面上使用,若在可形变的柔软地面(如毛毯)上使用该种电子秤,则由于电子体重秤的底壳与柔软地面存在接触,抵消了支撑脚处称重传感器受到的压力,进而造成测量结果较实际重量偏低,如在硬质底面存在与电子体重秤的底壳接触的凸起物,同样会导致该种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电子体重秤存在底壳与支撑脚、地面之间的干涉引起测量误差,以及存在侧翻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秤。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秤,包括底壳组件、面板组件和称重传感组件,所述称重传感组件位于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所述面板组件由所述称重传感组件支撑,所述称重传感组件由所述底壳组件支撑,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非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行程。
[0007]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秤,所述称重传感组件用于对所述面板组件进行支撑,而所述底壳组件则用于对所述称重传感组件进行支撑,不需要额外在底壳组件的底部设置突出的支撑脚,使得电子秤更加扁平化,可有效避免电子秤受重不均产生侧翻的问题;所述面板组件受到的压力直接作用于所述称重传感组件,且所述面板组件和所述底壳组件之间非固定连接,即所述底壳组件不对所述面板组件产生支撑作用,避免底壳组件对称重结果产生的干扰,设置有限位结构可避免所述面板组件从所述底壳组件上脱离。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所述底壳组件受到的压力和干涉不对电子秤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提高体重测量的精度和对操作环境的适应性。
[0008] 可选的,所述面板组件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称重传感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0009] 可选的,所述称重传感组件包括称重传感器和抵靠件,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中,所述底壳组件包括底壳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于所述底壳的顶部,所述抵靠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称重传感器。
[0010]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对应所述抵靠件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抵靠件包括固定框、抵接盘和多个弹性筋条,所述固定框的外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抵接盘位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弹性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盘的外缘和所述固定框的内缘,所述抵接盘背离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面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穿过所述定位孔。
[0011] 可选的,所述抵接盘朝向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面设置有金属块,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中部设有受力凸点,所述金属块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受力凸点抵接。
[0012] 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挡板和连接架,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侧面,且所述挡板与所述面板组件的底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位移空间,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壁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可上下位移地设置在所述位移空间中,所述连接壁连接于所述限位部上远离所述安装座的外缘,且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底壳组件连接。
[0013] 可选的,所述连接壁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底壳组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连接孔穿设有一连接件相互连接。
[0014] 可选的,所述连接壁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底壳组件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的限位孔。
[0015] 可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条和第二延伸条,所述第一延伸条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面板组件;所述第二延伸条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面板组件;所述第一延伸条和所述第二延伸条为柔性结构。
[0016] 可选的,所述称重传感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称重传感组件环绕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的底面内缘位置,所述限位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结构与多个称重传感组件一一对应设置。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爆炸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秤的截面示意图;
[0022]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4] 1、面板组件;11、面板;111、通孔;112、盖板;113、引线板;12、中框;121、内孔;122、开口;13、安装座;131、底座;132、安装块;133、卡勾;134、卡孔;2、称重传感组件;21、抵靠件;211、抵接盘;212、弹性筋条;213、固定框;214、卡块;215、定位轴;216、金属块;22、称重传感器;221、受力凸点;3、限位结构;31、挡板;32、连接架;321、限位部;322、连接壁;323、限位柱;324、连接柱;33、第一延伸条;34、第二延伸条;35、连接件;4、底壳组件;41、底壳;411、防滑垫;412、电池槽;413、盖体;414、固定槽;415、连接孔;42、支撑架;421、螺钉孔;422、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 参见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秤,包括底壳组件4、面板组件1和称重传感组件2,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位于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之间,所述面板组件1由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支撑,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由所述底壳组件4支撑,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之间非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3,所述限位结构3用于限制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行程。
[0028] 本电子秤通过将称重传感组件2内置于底壳组件4和面板组件1之间,将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分离,由称重传感组件2直接对面板组件1进行支撑,不需要额外在底壳组件4的底部设置突出的支撑脚,使得电子秤更加扁平化,可有效避免电子秤受重不均产生侧翻的问题,同时避免底壳组件4对测量的干涉,提高检测精度。
[0029] 如图3~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1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座13,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3上。
[0030] 将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通过所述安装座13固定于所述面板组件1上,可保证面板组件1与称重传感组件2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即使面板组件1在水平方向上出现微小位移,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也能对应位移,避免由于面板组件1和称重传感组件2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移差异导致的测量偏差,提高体重测量的准确性。
[0031]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包括称重传感器22和抵靠件21,所述称重传感器22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3中,所述底壳组件4包括底壳41和支撑架42,所述支撑架42连接于所述底壳41的顶部,所述支撑架4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固定安装的螺钉孔421,所述底壳41为塑胶件,所述支撑架42为钢架结构,所述抵靠件21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支撑架42和所述称重传感器22。
[00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器22采用G型的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0033]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所述称重传感器22也可采用M型的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
[0034]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42上对应所述抵靠件21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422,所述抵靠件21包括固定框213、抵接盘211和多个弹性筋条212,所述固定框213的外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3上,所述抵接盘211位于所述固定框213的内部,所述弹性筋条21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抵接盘211的外缘和所述固定框213的内缘,所述抵接盘211背离所述称重传感器22的一面设置有定位轴215,所述定位轴215穿过所述定位孔422。
[0035] 所述抵接盘211朝向所述称重传感器22的一面设置有金属块216,所述称重传感器22的中部设有受力凸点221,所述金属块216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2的受力凸点221抵接。
[0036] 所述抵靠件21用于实现所述称重传感器22和所述底壳组件4之间力的传递,所述抵靠件21的固定框213连接在所述安装座13上,所述抵接盘211通过定位轴215与所述支撑架42连接,即所述固定框213与所述面板组件1的水平相对位置一定,所述抵接盘211与所述底壳组件4的水平相对位置一定,所述固定框213和所述抵接盘211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述弹性筋条212能够避免所述抵接盘211发生倾斜,并实现抵接盘211的回位;使得所述抵接盘211上的金属块216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2上的受力凸点221能够保持稳定接触,即使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发生水平位移,也能够通过所述抵接盘211将压力均匀地施加到所述称重传感器22上。
[0037] 具体的,所述安装座13包括底座131、多个卡勾133和多个安装块132,所述底座131的形状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2的形状相适配,多个所述卡勾133和多个所述安装块132环绕所述底座131设置,所述称重传感器22的外周与多个所述卡勾133和多个所述安装块132抵接,由所述卡勾133将所述称重传感器22卡合固定在所述底座131上,所述安装块132上设置有卡孔134,所述固定框213的外周设置有卡块214,所述卡块214插入所述卡孔134中形成卡扣连接,以将所述固定框213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3上。
[0038]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3包括挡板31和连接架32,所述挡板31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3的侧面,且所述挡板31与所述面板组件1的底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有位移空间,所述连接架32包括连接壁322和限位部321,所述限位部321可上下位移地设置在所述位移空间中,所述连接壁322连接于所述限位部321上远离所述安装座13的外缘,且所述连接壁322与所述底壳组件4连接;当所述面板组件1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限位部321和所述挡板31脱离,以避免对面板组件1产生支撑作用,影响重量测试结果;通过所述限位部321和所述挡板31之间的限位作用以防止所述面板组件1脱离所述底壳组件4。
[0039] 具体的,所述连接壁322上设置有连接柱324,所述底壳组件4上开设有连接孔415,具体的,所述连接孔415位于所述底壳41上,所述连接柱324和所述连接孔415穿设有一连接件35相互连接,所述连接件35为螺钉。
[0040] 所述连接壁322上设置有限位柱323,所述底壳组件4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柱323配合的限位孔(未图示),由所述限位柱323和限位孔的配合以及所述连接柱324和连接孔415的配合将所述连接架32固定在所述面板组件1上,具体的,所述连接壁322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柱324位于所述连接壁322的内壁中部,所述连接壁3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2个所述限位柱323。
[0041]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防止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的脱离,所述连接架32的两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条33和第二延伸条34,所述第一延伸条33和所述第二延伸条34分别沿所述面板组件1的内缘延伸,所述第一延伸条33远离所述连接架32的一端连接所述面板组件1;所述第二延伸条34远离所述连接架32的一端连接所述面板组件1;所述第一延伸条33和所述第二延伸条34为柔性结构,设置为柔性结构可避免对所述面板组件1的受力产生影响。
[0042] 上述限位结构3实现了面板组件1和底壳组件4之间的组装配合,同时能够有效避免面板组件1和底壳组件4之间的力矩传递,避免底壳组件4对面壳组件1的受力产生干扰。
[0043]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41的底面设置有电池槽412和防滑垫411,所述电池槽412用于容置电池,以对所述电子秤中的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所述电池槽412设置有盖体413进行可拆卸封闭。
[0044] 所述底壳41的底面在角位置设置有固定槽414,所述连接孔415位于所述固定槽414处,所述防滑垫411覆盖于所述固定槽414中以覆盖所述连接孔415,且所述防滑垫411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固定槽414,所述防滑垫411用于提高所述底壳4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0045]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1包括中框12和面板11,所述中框12位于所述面板11的底面,所述中框12的底面设置有显示屏(未图示)和数据处理单元(未图示),所述中框12上开设有供所述显示屏露出的开口12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和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0046]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得到的重量数据并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重量数据以及其他数据。
[0047] 所述中框12为塑胶件,所述面板11采用耐压材料,如玻璃或树脂材料。
[004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1的顶面设置有通孔111以及多个用于测体脂的导电电极,多个所述导电电极通过所述通孔111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电连接。
[0049] 所述通孔111位于所述面板11的中部,所述通孔1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导电电极引电连接线的引线板113和用于遮蔽所述通孔111的盖板112,多个所述导电电极沿所述通孔111的外周呈环形阵列,所述中框12的中部形成有供电连接线穿过的内孔121。
[005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为多个,多个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环绕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1的底面内缘位置,有利于对所述面板组件1形成均匀支撑,避免不同称重传感组件2受力不均导致的测量误差问题。所述限位结构3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结构3与多个称重传感组件2一一对应设置。
[0051]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均为矩形板状结构,矩形板状结构有利于电子秤的扁平化设置,具体的,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的数量为4个,对应的,所述限位结构3的数量也为4个;4个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和4个所述限位结构3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面板组件1底面的4个角位置,同时,4个所述称重传感组件2和4个所述限位结构3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底壳组件4顶面的4个角位置。
[0052]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也可采用其他形状结构,比如,比如所述面板组件1和所述底壳组件4可各自独立地采用圆形板状结构、椭圆形板状结构、三角形板状结构或不规则板状结构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