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872455.0

文献号 : CN1087747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萌李海连马辉

申请人 : 李萌李海连马辉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40%、短纤维蚕丝10‑20%、PBT/PET复合纤维20‑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0‑16%、交联剂1‑3.5%、粘接剂6‑10%、分散剂1‑3%、柔软剂0.5‑2%;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降温,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接着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将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该面料抑菌效果优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皮肤触感较好,手感柔软,减少了敏感肌肤的不适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40%、短纤维蚕丝10-20%、PBT/PET复合纤维20-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0-16%、交联剂1-

3.5%、粘接剂6-10%、分散剂1-3%、柔软剂0.5-2%;

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红没药醇衍生物0.6-0.9%、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8-12%、羟苯丙酯5-7%、卵磷脂4-8%、氢化蓖麻油3-6%、丙二醇12-

16%、余量为蒸馏水;

所述的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路径为:

(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

将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26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

(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将异戊烯醇4和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

6;

(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

将步骤(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磷酸,在60-65℃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2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

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为:

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降温,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

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

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中,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的摩尔比为1:1.1-1.2:0.001-

0.0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的中,异戊烯醇4和甲酸5的摩尔比为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中,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摩尔比为1:2.5-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步骤(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中,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步骤(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1/3-2/3;磷酸的加入量为步骤(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2-6.8;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0-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方法为:(1)称量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羟苯丙酯到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红没药醇衍生物,待红没药醇衍生物溶解完全,放置备用,得到混合液A;

(2)称量卵磷脂、氢化蓖麻油混合均匀后,加入丙二醇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3)将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液A中,在100-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5-10min,接着以15-

20r/min的速度将转速升至500r/min,以1-2滴/s的速度滴加蒸馏水,随着蒸溜水的加入,体系由澄清开始变浑浊,此时将转速升至650-700r/min,快速滴加蒸馏水,让体系迅速渡过凝胶相,重新变得澄清透明,即得到了纳米抗菌防敏乳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在85-90℃下搅拌交联反应1-1.5h,降温至40-50℃,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

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

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脂肪醇缩水甘油醚。

说明书 :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高效抗菌服饰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
[0003] 同时,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使得纤维很容易发生霉变、黄变和异味,且纤维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人体的分泌物和污垢会粘附在纤维上滋生螨虫和细菌,对人体造成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0004] 近年来,抗菌研究的重点已经从保护纺织品免受细菌侵袭转移到保护环境和使服用者免受细菌侵袭。进入21世纪,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卧床老人和在家疗养者逐渐增多,防止褥疮的老人护理用品的需求也呈增加的趋势;还有一类人群属于易过敏人群,这类人群对于织物有着很高的要求,有些过敏人群还会对金属易过敏,在现有的抗菌技术中,利用银、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固定在氟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织物中即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面料,虽然这些金属抗菌剂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但可能并不适用于肌肤敏感人群。
[0005] 由于从生产为主的社会向生活为主的观念转变,开发研究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地球环境的产品,因此抗菌整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
[0006] 洋甘菊是菊科植物,原产欧洲,洋甘菊的别称又叫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它们都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约30公分高,中心为黄色,花瓣为白色,叶片略感毛茸茸。由洋甘菊提炼出来的洋甘菊精油也是非常流行的保键和药物制品;因为洋甘菊可以帮助睡眠,缓解病人的发炎和疼痛症状,缓解由神经性皮肤瘙痒引起的失眠的功效,中国部分地区也有在大量栽培,用以入药和制茶。提取自洋甘菊中的红没药醇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还具有抑菌抗刺激的功效,且对皮肤有保护、修复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皮肤相容性。红没药醇被发现具有降低皮肤炎症、抑菌抗刺激、活血止痛等多种生物活性,因而被广泛研究。
[0007] 红没药醇(Bisabolol),又称甜红没药醇、防风根醇,是自然界中存在较多的倍半萜化合物之一;红没药醇具有消炎、灭菌、愈合溃疡、溶解胆石等药效,红没药醇香气清淡愉快,也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定香剂。
[0008] 红没药醇能够保护和治愈皮肤,使其免受日常张力的影响,能够加速皮肤的治愈过程,尤其适用于作为敏感皮肤和身体,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皮肤和身体的护理液、须后水和晒后护理产品)的配方中,加上其抗炎、天然、安全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常用活性成分。国际上仅在个人护理产品上的应用年需求量达到400t以上。随着需求量的增加,纯天然提取的量俨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抑菌效果优良,制成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皮肤触感较好,手感柔软,减少了敏感肌肤的不适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0010]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11] 1、如何提供一种温和的抑菌剂;
[0012] 2、现有的抑菌面料清洗后抑菌效果差;
[0013] 3、如何提高面料的抗敏舒适性。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5]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40%、短纤维蚕丝10-20%、PBT/PET复合纤维20-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0-16%、交联剂1-3.5%、粘接剂6-10%、分散剂1-3%、柔软剂0.5-2%;
[0016] 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为:
[0017] 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进行反应,降温,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
[0018] 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
[0019] 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0020] 进一步,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红没药醇衍生物0.6-0.9%、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8-12%、羟苯丙酯5-7%、卵磷脂4-8%、氢化蓖麻油3-6%、丙二醇12-16%、余量为蒸馏水。
[0021] 进一步,所述的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路径为:
[0022] (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
[0023]
[0024] 将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26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
[0025] (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0026]
[0027] 将异戊烯醇4和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
[0028] (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
[0029]
[0030] 将步骤(1)制备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磷酸,在60-65℃下搅拌,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缩合反应4-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2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
[0031] 进一步,步骤(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中,双戊烯1、琥珀酸甲酯2和催化剂碘的摩尔比为1:1.1-1.2:0.001-0.0015。
[0032] 进一步,步骤(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的中,异戊烯醇4和甲酸5的摩尔比为1:2-3。
[0033] 进一步,步骤(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中,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摩尔比为1:2.5-3.5。
[0034] 进一步,步骤(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中,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步骤(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1/3-2/3;磷酸的加入量为步骤(3)中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2-6.8;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0-25%。
[0035] 进一步,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方法为:
[0036] (1)称量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羟苯丙酯到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红没药醇衍生物,待红没药醇衍生物溶解完全,放置备用,得到混合液A;
[0037] (2)称量卵磷脂、氢化蓖麻油混合均匀后,加入丙二醇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0038] (3)将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液A中,在100-150r/min的转速下搅拌5-10min,接着以15-20r/min的速度将转速升至500r/min,以1-2滴/s的速度滴加蒸馏水,随着蒸溜水的加入,体系由澄清开始变浑浊,此时将转速升至650-700r/min,快速滴加蒸馏水,让体系迅速渡过凝胶相,重新变得澄清透明,即得到了纳米抗菌防敏乳液。
[0039] 进一步,该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40] 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在85-90℃下搅拌交联反应1-1.5h,降温至40-50℃,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
[0041] S2、将步骤S1的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
[0042] S3、将步骤S2的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0043] 进一步,所述的交联剂为脂肪醇缩水甘油醚。
[004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45] (1)本发明制备的红没药醇衍生物,首先采用双戊烯和琥珀酸甲酯为原料,在双戊烯上引入了琥珀酸甲酯,采用高压反应,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映效率;接着异戊烯醇和甲酸酯化生成了异戊烯醇甲酸酯,异戊烯醇4和甲酸5的摩尔比为1:2-3,加大了甲酸的量,有助于异戊烯醇的反应完全,同时可增进异戊烯醇甲酸酯的生成速率;最后在磷酸作为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与异戊烯醇甲酸酯缩合反应生成了中间体7,中间体7经水解即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收率高达94.6%;该方法合成步骤少,原料易得,替代了红没药醇的天然提取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红没药醇衍生物含有红没药醇活性抑菌单元,是一种温和的抑菌剂,抑菌效果优良;
[0046] (2)红没药醇衍生物在红没药醇的基础上,引入了两个羧酸,在交联剂的作用下,红没药醇衍生物上的羧酸与面料纤维上的氨基进行交联,这样红没药醇活性抑菌单元就以化学键的方式牢固的固定在面料上,面料清洗时不易脱落,可长久的保存面料的抑菌性能,解决了现有的抑菌面料清洗后抑菌效果差的问题;
[0047] (3)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具有黏度低、粒径小且均匀等特点,与面料纤维混合,制成的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湿性能,皮肤触感较好,手感柔软,减少了敏感肌肤的不适感,提高了穿着的舒适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实施例1
[0050] 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合成
[0051] (1)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的合成
[0052]
[0053] 将10mol双戊烯1、11mol琥珀酸甲酯2和0.011mol催化剂碘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置换出压力反应釜中的空气,密闭升温,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260℃,保温1h,即得到了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
[0054] (2)异戊烯醇甲酸酯6的合成
[0055]
[0056] 将10mol异戊烯醇4和25mol甲酸5加入到反应瓶中,在45℃下搅拌反应4h,即得到异戊烯醇甲酸酯6;
[0057] (3)红没药醇衍生物8的合成
[0058] 将3mol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和磷酸,在65℃下搅拌缩合反应5h,合成得到了中间体7,加入少量水,在80℃下继续搅拌1h,中间体7在酸溶液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了红没药醇衍生物8,收率为94.6%;二氯甲烷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体积的2/3;磷酸的加入量为所述的双戊烯-4-琥珀酸甲酯3与异戊烯醇甲酸酯6总质量的6.5;所述的加入少量水为加入二氯甲烷体积的20%;
[0059] 具体反应式如下:
[0060]
[0061] 所得目标产物8的质谱结果为:HRMS m/z(ESI+)calcd for C19H30O5([M]+),338.213,found 338.2161。
[0062] 实施例2
[0063] 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
[0064] 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红没药醇衍生物0.8%、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10%、羟苯丙酯6%、卵磷脂6%、氢化蓖麻油5%、丙二醇15%、余量为蒸馏水;所述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
[0065] 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方法为:
[0066] (1)称量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羟苯丙酯到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边搅拌边加入红没药醇衍生物,待红没药醇衍生物溶解完全,放置备用,得到混合液A;
[0067] (2)称量卵磷脂、氢化蓖麻油混合均匀后,加入丙二醇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0068] (3)将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液A中,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5min,接着以15r/min的速度将转速升至500r/min,以1滴/s的速度滴加蒸馏水,随着蒸溜水的加入,体系由澄清开始变浑浊,此时将转速升至700r/min,快速滴加蒸馏水,让体系迅速渡过凝胶相,重新变得澄清透明,即得到了纳米抗菌防敏乳液。
[0069] 对比实施例2-1
[0070] 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加入量低于配方范围)[0071] 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红没药醇衍生物0.4%、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10%、羟苯丙酯6%、卵磷脂6%、氢化蓖麻油5%、丙二醇15%、余量为蒸馏水;所述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
[0072] 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73] 对比实施例2-2
[0074] 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不加入红没药醇衍生物)
[0075] 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10%、羟苯丙酯6%、卵磷脂6%、氢化蓖麻油5%、丙二醇15%、余量为蒸馏水;所述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
[0076] 所述的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方法为:
[0077] (1)称量H-辛酸葵酸三酸甘油酯、羟苯丙酯到搅拌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后,放置备用,得到混合液A;
[0078] (2)称量卵磷脂、氢化蓖麻油混合均匀后,加入丙二醇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0079] (3)将混合液B加入到混合液A中,在120r/min的转速下搅拌5min,接着以15r/min的速度将转速升至500r/min,以1滴/s的速度滴加蒸馏水,随着蒸溜水的加入,体系由澄清开始变浑浊,此时将转速升至700r/min,快速滴加蒸馏水,让体系迅速渡过凝胶相,重新变得澄清透明,即得到了纳米抗菌防敏乳液。
[0080] 实施例3
[0081]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25%、短纤维蚕丝16%、PBT/PET复合纤维25%、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6%、交联剂3.5%、粘接剂10%、分散剂
2.5%、柔软剂2%;所述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同实施例2;
[0082]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3] 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脂肪醇缩水甘油醚,在85℃下搅拌交联反应1.5h,降温至40℃,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
[0084] (2)将上述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
[0085] (3)将上述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0086] 实施例4
[0087]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40%、短纤维蚕丝11%、PBT/PET复合纤维23%、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2%、交联剂1.5%、粘接剂8.5%、分散剂
2.5%、柔软剂1.5%;所述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同实施例2;
[0088]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89] 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脂肪醇缩水甘油醚,在90℃下搅拌交联反应1h,降温至50℃,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
[0090] (2)将上述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
[0091] (3)将上述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0092] 实施例5
[0093]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氨纶纤维35%、短纤维蚕丝15%、PBT/PET复合纤维20%、纳米抗菌防敏乳液15%、交联剂3%、粘接剂7%、分散剂3%、柔软剂2%;所述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同实施例2;
[0094] 一种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95] S1、将氨纶纤维、短纤维蚕丝、PBT/PET复合纤维、纳米抗菌防敏乳液混合后加入交联剂脂肪醇缩水甘油醚,在86℃下搅拌交联反应1.2h,降温至45℃,加入粘接剂、分散剂和柔软剂,加入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晾晒成型;
[0096] (2)将上述混合物经过清花、开棉、并条、粗纱、细纱制成功能性纱线条;
[0097] (3)将上述功能性纱线条采用针织或机织工艺即制得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
[0098] 对比实施例5-1
[0099] 不加入交联剂,其余同实施例5。
[0100] 对比实施例5-2
[0101] 所述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同实施例2-1,其余同实施例5。
[0102] 对比实施例5-3
[0103] 所述纳米抗菌防敏乳液的制备同实施例2-2,其余同实施例5。
[0104] 将实施例3、4、5、对比实施例5-1、5-2、5-3制得的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进行性能测试:
[0105] (1)抗菌性能测试:采用国标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震荡法》进行测试,测试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另将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洗涤后再次进行测试,洗涤方法按照在耐洗牢度试验机上进行,洗涤条件:洗衣粉
4g/L,浴比(布料和洗涤液的质量比为1:30),温度35℃,时间10min为一次洗涤;结果如表1所示;
[0106] 表1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的抑菌率
[0107]
[0108] 由表1可知,交联剂的加入,红没药醇衍生物可与面料纤维进行交联,牢固结合,清洗后的面料仍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红没药醇衍生物的加入量低于配方范围,其抑菌率降低了约10%;若不加入红没药醇衍生物,面料的抑菌效果较差,且清洗后的面料几乎不具备抑菌效果。
[0109] (2)抗敏性测试
[0110] 选取30名年龄在18-40岁皮肤无异常的健康男女志愿者和30名敏感肌肤年龄在18-40岁的健康男女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受试部位为上臂内侧,分为6组,每组10人,每组分别有5名皮肤无异常的志愿者和5名敏感肌肤的志愿者,每组对应测试同一个实施例的面料;
[0111] 取10cm2实施例3、4、5以及对比实施例5-1、5-2、5-3制得的抗菌防敏功能性面料,将面料用无刺激胶带贴敷于受试者前臂曲侧,胶带粘在面料边角四周,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24h,去除面料30min后,待粘接痕消失后观察皮肤反应。实验结果显示,60名志愿者,其中30名皮肤无异常的志愿者皮肤无反应;30名敏感肌肤志愿者中,有1名对于对比实施例5-1的面料有微弱红斑,待2h后微弱红斑彻底消失,其余29名敏感肌肤志愿者皮肤均无反应。
[0112]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