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678053.7

文献号 : CN1087929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曹旭东刘金磊张紫平

申请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包括,安装步骤,提供吊装辅助工装,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辅助工装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位及第二固定位安装于塔筒分片,以形成待翻转塔筒分片;提升步骤,在第一方向上向待翻转塔筒分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吊装元件组施加外力,提升待翻转塔筒分片在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预定高度;翻转步骤,在第二方向上向待翻转塔筒分片施加外力,待翻转塔筒分片在基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接收第二方向上的外力,以翻转待翻转塔筒分片。本发明能够便于塔筒分片的翻转,使得具有拼装关系的塔筒分片之间的对中效果好,拼装效率及拼装质量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安装步骤,提供吊装辅助工装(1),所述吊装辅助工装(1)包括基板(10)、第一吊装元件组(40)以及第二吊装元件组(50),所述基板(10)在自身的长度方向(X)上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端部(11)、本体部(12)以及第二端部(13),所述第一端部(11)具有第一固定位(20)且所述第二端部(13)上具有第二固定位(30),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所述第二吊装元件组(50)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13)并与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吊装辅助工装(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位(20)及所述第二固定位(30)安装于所述塔筒分片的两端,以形成待翻转塔筒分片(3);

提升步骤,在第一方向(M)上向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施加外力,提升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所述基板(10)的所述长度方向(X)的一端(3a)至预定高度;

翻转步骤,在第二方向(N)上向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施加外力,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所述基板(10)的所述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3b)接收所述第二方向(N)上的所述外力,以翻转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提升步骤之前的安装旋转部件(90)步骤,提供所述旋转部件(90)并安装于所述基板(10);

在所述提升步骤中,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所述长度方向(X)的所述另一端(3b)通过所述旋转部件(90)与支撑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支撑平台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升步骤中,所述预定高度为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重心与所述第一方向(M)重合时所述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所述一端(3a)所在高度。

4.一种塔筒段的拼装方法,用于拼装n个塔筒分片(2)以形成所述塔筒段,n为大于等于

3的自然数,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方法包括:

转动步骤,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塔筒分片(2)的翻转方法翻转安装有所述吊装辅助工装(1)的第一个塔筒分片(201),以使所述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翻转至水平位置;

移动步骤,向所述第一个塔筒分片(201)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及所述第二吊装元件组(50)施加外力,将所述第一个塔筒分片(201)吊起并水平放置于预定安装位(5)上;

预拼装步骤,重复所述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所述安装步骤、所述提升步骤以及所述移动步骤,将第二个塔筒分片(202)至第n-1个塔筒分片依次拼接,待所述第二个塔筒分片(202)至所述第n-1个塔筒分片拼接形成一整体后,使得所述整体相对所述预定安装位(5)旋转预定角度;

塔筒段成型步骤,重复所述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所述安装步骤,并向所述第n个塔筒分片上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及所述第二吊装元件组(50)施加外力,将所述第n个塔筒分片与所述整体拼接,以成型所述塔筒段;

在所述预拼装步骤中,所述第二个塔筒分片(202)至所述第n-1个塔筒分片中任意两个塔筒分片在拼接完成后,在所述预定安装位(5)上形成的具有缺口的塔筒段局部结构分别相对所述预定安装位(5)转动,以使所述缺口朝向远离所述预定安装位(5)的方向。

5.一种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10),在自身的长度方向(X)上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端部(11)、本体部(12)以及第二端部(13),所述第一端部(11)具有第一固定位(20)且所述第二端部(13)具有第二固定位(30),所述基板(10)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位(20)及所述第二固定位(30)与所述塔筒分片连接;

第一吊装元件组(4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

第二吊装元件组(50),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13)并与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包括相互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位(20)两侧的第一吊装孔(41)及吊耳(42),所述第二吊装元件组(50)包括第二吊装孔(51),所述第一吊装孔(41)及所述第二吊装孔(5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位(20)与第二固定位(30)连接线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10)在自身的厚度方向(Y)上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4)及第二表面(15);

所述第一固定位(20)包括第一安装通孔(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的第一过渡件(22),所述第二固定位(30)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通孔(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通孔(31)的第二过渡件(32);

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及所述第二安装通孔(31)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表面(14)及所述第二表面(15),所述基板(10)通过所述第一过渡件(22)及所述第二过渡件(32)与所述塔筒分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渡件(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卡接部(221)及第一调节部(222),所述第一调节部(222)伸入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内部且所述第一卡接部(221)抵靠于所述第一表面(14),所述第一过渡件(22)上设置有沿所述厚度方向(Y)贯穿所述第一卡接部(221)及所述第一调节部(222)的第一固定通孔(223);

所述第二过渡件(32)包括层叠设置第二卡接部(321)及第二调节部(322),所述第二调节部(322)伸入所述第二安装通孔(31)内部且所述第二卡接部(321)抵靠于所述第一表面(14),所述第二过渡件(32)上设置有沿所述厚度方向(Y)贯穿所述第二卡接部(321)及所述第二调节部(322)的第二固定通孔(3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及所述第二安装通孔(31)均为条形孔,所述第一调节部(222)能够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内移动且所述第二调节部(322)能够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31)内移动;

和/或,所述第一固定通孔(223)及所述第二固定通孔(323)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固定通孔(223)为条形孔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固定通孔(323)为条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上进一步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二表面(15)的限位凸出部(60),所述第一安装通孔(21)和/或所述第二安装通孔(31)贯穿所述限位凸出部(60)。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施力组件(70),所述施力组件(70)连接于所述基板(10)并与所述第一吊装元件组(40)及所述第二吊装元件组(50)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施力组件(70)包括在所述基板(10)的厚度方向(Y)上贯穿所述基板(10)的施力孔和/或连接于所述基板(10)上的连接耳。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2)在所述基板(10)的高度方向(Z)上具有相对设置且形状相匹配的凸部(121)及凹部(122),所述凹部(122)在所述高度方向(Z)具有相对的开口及底壁(122a),所述底壁(122a)位于靠近所述凸部(121)的一侧;

两个以上所述基板(10)在所述高度方向(Z)上能够相互层叠设置,并且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基板(10)一者的所述凸部(121)与另一者的所述凹部(122)相互嵌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于所述基板(10)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在所述高度方向(Z)上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81)及第二连接件(82),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基板(10)一者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81)与另一者上的第二连接件(82)能够相对设置并相互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81)及所述第二连接件(82)分别为具有贯通孔(83)的凸耳结构,所述贯通孔(83)内能够设置紧固件,以连接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所述基板(10),所述凸部(121)具有与所述底壁(122a)相对的顶端面(121a);

所述第一连接件(81)设置于所述凸部(121)且在所述高度方向(Z)上低于所述顶端面(121a),所述第一连接件(81)与所述顶端面(121a)之间的距离为D1;

所述第二连接件(82)靠近所述凹部(122)设置且在所述高度方向(Z)上凸出于所述底壁(122a),所述第二连接件(82)凸出于所述底壁(122a)的高度为D2;

其中,D1=D2。

15.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旋转部件(90),所述旋转部件(90)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基板(10),所述基板(10)能够通过所述旋转部件(90)与支撑所述塔筒分片的支撑平台滚动接触。

说明书 :

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风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塔筒是高耸结构的重要结构型式,在输电塔、电视塔、冷却塔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风力发电领域中,塔筒能够用来支撑上部叶轮及发电机组等部分。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增加,叶轮直径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塔筒的高度也越来越高且截面尺寸也越来越大。
[0003] 为满足运输限高要求,通常会将大直径的塔筒进行分片,以形成分片式塔筒。在运输时,多个塔筒分片相互堆叠进行运输,到达机位后,将塔筒分片重新拼装成塔筒。然而,现有技术中将塔筒分片重新拼装的拼装方式不合理,导致塔筒分片的翻转困难,进而使得具有拼接关系的塔筒分片之间对中困难,影响重新拼装塔筒的拼装效率以及拼装成型后的塔筒的质量,不能满足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等级要求。
[0004]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能够便于塔筒分片的翻转,使得具有拼装关系的塔筒分片之间的对中效果好,拼装效率及拼装质量高。
[0006]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步骤,提供吊装辅助工装,吊装辅助工装包括基板、第一吊装元件组以及第二吊装元件组,基板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端部、本体部以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具有第一固定位且第二端部上具有第二固定位,第一吊装元件组设置于第一端部,第二吊装元件组设置于第二端部并与第一吊装元件组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辅助工装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位及第二固定位安装于塔筒分片的两端,以形成待翻转塔筒分片;提升步骤,在第一方向上向待翻转塔筒分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吊装元件组施加外力,提升待翻转塔筒分片在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预定高度;翻转步骤,在第二方向上向待翻转塔筒分片施加外力,待翻转塔筒分片在基板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接收第二方向上的外力,以翻转待翻转塔筒分片。
[000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在提升步骤之前的安装旋转部件步骤,提供旋转部件并安装于基板;在提升步骤中,待翻转塔筒分片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通过旋转部件与支撑待翻转塔筒分片的支撑平台滚动接触。
[000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提升步骤中,预定高度为待翻转塔筒分片的重心与第一方向重合时待翻转塔筒分片的一端所在高度。
[000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方法,其包括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翻转步骤,在安装步骤中提供有吊装辅助工装,并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辅助工装通过各自的第一固定位及第二固定位连接于塔筒分片,以形成待翻转塔筒分片,在对待翻转塔筒分片进行翻转时,在两个方向对待翻转塔筒分片两端的吊装辅助工装施力,并可以以待翻转塔筒分片在基板的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为旋转中心,即可完成塔筒分片的翻转,操作简单,翻转方便。通过改变该两个方向的力的大小等参数即可满足塔筒分片的翻转角度要求,同时,由于外力是作用于吊装辅助工装上,在满足塔筒分片翻转要求的基础上不会对塔筒分片造成损伤,保证塔筒分片的结构安全。
[0010]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塔筒段的拼装方法,用于拼装n个塔筒分片以形成塔筒段,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拼装方法包括:转动步骤,采用上述的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翻转安装有吊装辅助工装的第一个塔筒分片,以使第一个塔筒分片翻转至水平位置;移动步骤,向第一个塔筒分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吊装元件组及第二吊装元件组施加外力,将第一个塔筒分片整体吊起并水平放置于预定安装位上;预拼装步骤,重复第一个塔筒分片的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移动步骤,将第二个塔筒分片至第n-1个塔筒分片依次拼接,待第二个塔筒分片至第n-1个塔筒分片拼接形成一整体后,使得整体相对预定安装位旋转预定角度;塔筒段成型步骤,重复第一个塔筒分片的安装步骤,并向第n个塔筒分片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吊装元件组及第二吊装元件组施加外力,将第n个塔筒分片与整体拼接,以成型塔筒段。
[001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在预拼装步骤中,第二个塔筒分片至第n-1个塔筒分片中任意两个塔筒分片在拼接完成后,在预定安装位上形成的具有缺口的塔筒段局部结构分别相对预定安装位转动,以使缺口朝向远离预定安装位的方向。
[001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筒段的拼装方法,其包括转动步骤、移动步骤、预拼装步骤以及塔筒段成型的步骤,由于该拼装方法的转动步骤采用上述的翻转方法对第一个塔筒分片进行翻转,操作简单,翻转方便,而在预拼装步骤中采用第一个塔筒分片的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移动步骤将第二个塔筒分片至第n-1个塔筒分片依次拼接,同时采用第一个塔筒分片的安装步骤在第n个塔筒分片上安装吊装辅助工装,并将第n个塔筒分片与上述整体拼接,成型塔筒段,使得具有拼装关系的任意两个塔筒分片的对中效果好,且拼装效率及拼装质量高。
[0013]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包括:基板,在自身的长度方向上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端部、本体部以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具有第一固定位且第二端部具有第二固定位,基板通过第一固定位及第二固定位与塔筒分片连接;第一吊装元件组,设置于第一端部;第二吊装元件组,设置于第二端部并与第一吊装元件组相对设置。
[001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第一吊装元件组包括相互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固定位两侧的第一吊装孔及吊耳,第二吊装元件组包括第二吊装孔,第一吊装孔及第二吊装孔位于第一固定位与第二固定位连接线的同一侧。
[001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基板在自身的厚度方向上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固定位包括第一安装通孔以及设置于第一安装通孔的第一过渡件,第二固定位包括与第一安装通孔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通孔以及设置于第二安装通孔的第二过渡件,第一安装通孔及第二安装通孔分别贯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基板通过第一过渡件及第二过渡件与塔筒分片连接。
[001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第一过渡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卡接部及第一调节部,第一调节部伸入第一安装通孔内部且第一卡接部抵靠于第一表面,第一过渡件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卡接部及第一调节部的第一固定通孔;第二过渡件包括层叠设置第二卡接部及第二调节部,第二调节部伸入第二安装通孔内部且第二卡接部抵靠于第一表面,第二过渡件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卡接部及第二调节部的第二固定通孔。
[001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第一安装通孔及第二安装通孔均为条形孔,第一调节部能够在第一安装通孔内移动且第二调节部能够在第二安装通孔内移动;和/或,第一固定通孔及第二固定通孔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为条形孔且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通孔为条形孔。
[001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基板上进一步设置有凸出于第二表面的限位凸出部,第一安装通孔和/或第二安装通孔贯穿限位凸出部。
[001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施力组件,施力组件连接于基板并与第一吊装元件组及第二吊装元件组相互间隔设置,施力组件包括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基板的施力孔和/或连接于基板上的连接连接耳。
[002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本体部在基板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相对设置且形状相匹配的凸部及凹部,凹部在高度方向具有相对的开口及底壁,底壁位于靠近凸部的一侧;两个以上基板在高度方向上能够相互层叠设置,并且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基板一者的凸部与另一者的凹部相互嵌合。
[002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连接于基板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基板一者上的第一连接件与另一者上的第二连接件能够相对设置并相互连接。
[002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分别为具有贯通孔的凸耳结构,贯通孔内能够设置紧固件,以连接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基板,凸部具有与底壁相对的顶端面;第一连接件设置于凸部且在高度方向上低于顶端面,第一连接件与顶端面之间的距离为D1;第二连接件靠近凹部设置且在高度方向上凸出于底壁,第二连接件凸出于底壁的高度为D2;其中,D1=D2。
[002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进一步包括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可转动连接于基板,基板能够通过旋转部件与支撑塔筒分片的支撑平台滚动接触。
[0024]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出的塔筒分片的吊装辅助工装,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吊装元件组以及设置于基板的第二吊装元件组,基板能够通过其第一端部上的第一固定位以及第二端部上的第二固定位与塔筒分片连接,且通过向第一吊装元件组施力能够实现塔筒分片的翻转,并通过向第一吊装元件组、第二吊装元件组施力能够实现塔筒分片的起吊,即能够便于塔筒分片的翻转,同时能够用于塔筒段的拼装,使得具有拼装关系的塔筒分片之间的对中效果好,拼装效率及拼装质量高。

附图说明

[0025]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6] 图1是现有技术中塔筒分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方法中待翻转塔筒分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方法中所述的提升步骤的提升过程示意图;
[0030]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方法中所述的翻转步骤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0031]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的正视图;
[0033]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的第一过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的后视图;
[0035]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相互层叠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2是图11所述结构的分解图;
[0038]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拼装方法的第一个塔筒分片移动过程示意图;
[0039]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拼装方法的第二个塔筒分片拼装过程示意图;
[0040]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拼装方法的第三个塔筒分片的拼装过程示意图。
[0041] 其中:
[0042] M-第一方向,N-第二方向;X-长度方向;Y-厚度方向;Z-高度方向;
[0043] 1-吊装辅助工装;
[0044] 10-基板;11-第一端部;12-本体部;121-凸部;121a-顶端面;122-凹部;122a-底壁;13-第二端部;14-第一表面;15-第二表面;16-减重孔;
[0045] 20-第一固定位;21-第一安装通孔;22-第一过渡件;221-第一卡接部;222-第一调节部;223-第一固定通孔;
[0046] 30-第二固定位;31-第二安装通孔;32-第二过渡件;321-第二卡接部;322-第二调节部;323-第二固定通孔;
[0047] 40-第一吊装元件组;41-第一吊装孔;42-吊耳;
[0048] 50-第二吊装元件组;51-第二吊装孔;
[0049] 60-限位凸出部;
[0050] 70-施力组件;
[0051] 81-第一连接件;82-第二连接件;83-贯通孔;
[0052] 90-旋转部件;
[0053] 2-塔筒分片;2a-法兰结构;2b-连接孔;201-第一个塔筒分片;202-第二个塔筒分片;203-第三个塔筒分片;
[0054] 3-待翻转塔筒分片;3a-一端;3b-另一端;
[0055] 4-吊带;
[0056] 5-预定安装位;
[0057] 6-牵引绳。
[0058]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0060]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0061]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62]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塔筒分片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塔筒通常为圆筒状形式,为了满足运输的限高要求,圆筒状形式的塔筒在其轴向需要被切割成多段塔筒段,而每段塔筒段沿其周向又会被切割成多个塔筒分片2,形成如图1所示的形式,塔筒分片2通常为弧形片状结构,塔筒分片2至少在其轴向上的两端形成有法兰结构2a,每个法兰结构2a上相应设置有连接孔2b。
[0063] 多个塔筒分片2通过堆叠的形式放置于运输设备上,通过运输设备运输至指定位置后需要重新拼装起来形成塔筒,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方法拼装方法以及吊装辅助工装至少能够用于对相应的塔筒分片2进行翻转和/或拼装。
[0064]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2至图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方法、拼装方法及吊装辅助工装1进行详细描述。
[0065]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方法中待翻转塔筒分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方法中所述的提升步骤的提升过程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翻转方法中所述的翻转步骤的翻转过程示意图。
[006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翻转步骤。
[0067] 所述的安装步骤具体包括:提供吊装辅助工装1,将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辅助工装1安装于塔筒分片2的两端,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待翻转塔筒分片3。
[0068] 如图2、图3所示,吊装辅助工装1包括基板10、第一吊装元件组40以及第二吊装元件组50,基板10在自身的长度方向X上具有相继分布的第一端部11、本体部12以及第二端部13,第一端部11具有第一固定位20且第二端部13上具有第二固定位30,第一吊装元件组40设置于第一端部11,第二吊装元件组50设置于第二端部13并与第一吊装元件组40相对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辅助工装1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固定位20及第二固定位30安装于塔筒分片2的法兰结构2a(即在塔筒分片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吊装辅助工装1),进而形成图2所示的待翻转塔筒分片3。
[0069] 如图4所示,所述的提升步骤包括:在第一方向M上向待翻转塔筒分片3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施加外力,提升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3a至预定高度。
[0070] 具体的,在提升步骤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在第一方向M上施加外力。可选的,可以通过吊车在第一方向M上施加外力,第一方向M优选为竖直向上的力。由于每个塔筒分片2在轴向上均具有预定的长度,因此,吊车在第一方向M上向待翻转塔筒分片3两端的吊装辅助工装1上施加外力时,具体可以通过吊带4与吊装辅助工装1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间接连接,吊带4的中部位置钩挂在吊车的吊钩上,吊带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吊装辅助工装1上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连接,进而使得吊车在第一方向M上施加外力时,待翻转塔筒分片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3a受力均匀,能够被平稳的提升至预定高度。
[0071] 所述的预定高度可以根据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所需要翻转的角度、第一方向M具体所指代的方向等因素确定。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的预定高度优选为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重心与第一方向M重合时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一端3a所在高度。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小待翻转塔筒分片3翻转时在第二方向N上所述施加的力,进一步提高待翻转塔筒分片3翻转的便捷性。
[0072] 如图5所示,所述的翻转步骤包括:在第二方向N上向待翻转塔筒分片3施加外力,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3b接收第二方向N上的外力,以翻转待翻转塔筒分片3,所述的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翻转角度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
[0073] 具体的,在翻转步骤中,所述的第二方向N与第一方向M相交,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在第二方向N上提供外力。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设备拉动的方式,如拉车、牵引机等。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拉动的方式,即可以在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吊装辅助工装1上连接牵引绳6,通过人工拉动牵引绳6实现对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翻转。由于采用人工拉动的方式,不受地形、空间限制,因此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0074] 如上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筒分片的翻转方法,在其提升步骤及翻转步骤中,塔筒分片2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3a被吊起时,为了避免塔筒分片2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3b与支撑平台之间因发生滑动摩擦而损坏,可选的,在提升步骤之前进一步包括安装旋转部件90的步骤。所述的安装旋转部件90的步骤包括提供旋转部件90并分别安装于塔筒分片2两端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基板10上。在提升步骤中,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3b通过旋转部件90与支撑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支撑平台滚动接触,以保证塔筒分片2的翻转安全。
[0075]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基板10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正视图。
[0076]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辅助工装1,其基板10的形状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在一个示例中,基板10可以采用大致为矩形板状形式,为保证强度,基板10可以为整体的金属板,如钢板结构。所述的本体部12位于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中部位置,第一端部11及第二端部13对称分布在本体部12在长度方向X的两端,第一端部11、本体部12以及第二端部13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上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77] 请一并参阅图7,所述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包括相互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固定位20两侧的第一吊装孔41及吊耳42,优选第一吊装孔41位于第一固定位20的外侧,即靠近基板10的边缘位置,而吊耳42位于第一固定位20的内侧,即远离基板10的边缘位置。第二吊装元件组50包括第二吊装孔51,第一吊装孔41及第二吊装孔51位于第一固定位20与第二固定位30连接线的同一侧。
[0078] 吊装辅助工装1采用上述结构,使其在应用至塔筒分片2且塔筒分片2且只需要起吊或平移等操作时,通过同时吊装第一吊装元件组40的第一吊装孔41以及第二吊装元件组50的第二吊装孔51即可满足吊装或平移要求。限定第一吊装孔41及第二吊装孔51位于第一固定位20与第二固定位30连接线的同一侧,使得塔筒分片2在吊装或平移时,塔筒分片2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避免塔筒分片2变形。
[0079] 由于吊装辅助工装1能够辅助塔筒分片2被提升或者翻转,因此,将第一吊装元件组40限定采用第一吊装孔41与吊耳42的组合形式,使得其所应用的塔筒分片2在被翻转时,可以通过吊装第一吊装元件组40的吊耳42实现。通过吊耳42实现翻转,使得吊装辅助工装1在同等受力条件下,第一吊装元件组40的承载能力更强,能够保证吊装辅助工装1的使用寿命,且能够保证塔筒分片2在被吊装提升或者翻转时的安全性能。
[008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板10在自身的厚度方向Y上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4及第二表面15,第一固定位20包括第一安装通孔21,第二固定位30包括与第一安装通孔21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通孔31,第一安装通孔21及第二安装通孔31分别贯穿第一表面14及第二表面15。
[0081] 如前述介绍,塔筒分片2至少在其轴向上的两端形成有法兰结构2a,因此,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通孔21及第二安装通孔31可以分别为与上述法兰结构2a上的连接孔2b形状一致的通孔结构。通过在第一安装通孔21、第二安装通孔31与对应的法兰结构2a上的连接孔2b内设置紧固件,如螺栓、螺杆或螺钉等结构,实现吊装辅助工装1与塔筒分片2的连接。
[0082] 当然,上述的第一安装通孔21及第二安装通孔31的结构形式只为一种可选的方式,但不限于此,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例如,第一安装通孔21及第二安装通孔31还可以采用条形孔的形式,此时,第一固定位20还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一安装通孔21内的第一过渡件22,第二固定位30还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通孔31内的第二过渡件32,此时,基板10优选通过第一过渡件22及第二过渡件32与塔筒分片2连接。
[0083]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第一过渡件22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8,可选的,第一过渡件2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卡接部221及第一调节部222,第一调节部222伸入第一安装通孔21内部且第一卡接部221抵靠于第一表面14,第一过渡件22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Y贯穿第一卡接部221及第一调节部222的第一固定通孔223。
[0084] 具体实施时,第一卡接部221优选为圆盘形结构,第一调节部222优选为条形板状结构,第一卡接部221及第一调节部222可以相互贴合并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相互连接固定。第一固定通孔223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第一固定通孔223与塔筒分片2上的法兰结构2a相应的连接孔2b相对设置并连接有紧固件,进而使得吊装辅助工装1与塔筒分片2连接固定。
[0085] 同样的,第二过渡件3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卡接部321及第二调节部322,第二调节部322伸入第二安装通孔31内部且第二卡接部321抵靠于第一表面14,第二过渡件32上设置有沿厚度方向Y贯穿第二卡接部321及第二调节部322的第二固定通孔323。第二过渡件32的结构与第一过渡件22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因此,相应的,第二调节部322、第二卡接部321以及第二固定通孔323分别与第一调节部222、第一卡接部221以及第一固定通孔223结构一致,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0086] 第一固定位20及第二固定位3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吊装辅助工装1与相应的塔筒分片2的连接强度。同时,第一过渡件22与第一安装通孔21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且第二过渡件32与第二安装通孔31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当第一过渡件22与第二过渡件32发生磨损时,可以只更换相应的第一过渡件22或者第二过渡件32即可,无需使得整个吊装辅助工装1报废,进一步提高了吊装辅助工装1的使用寿命。
[0087] 如上述介绍,第一安装通孔21及第二安装通孔31优选为条形孔,因此,为了便于吊装辅助工装1与相应的塔筒分片2之间的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调节部222能够在第一安装通孔21内移动且第二调节部322能够在第二安装通孔31内移动,进而保证第一固定通孔223及第二固定通孔323与法兰结构2a上相应的连接孔2b的对中性能。
[0088] 更为优选的,第一固定通孔223及第二固定通孔323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至少一个第一固定通孔223为条形孔且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通孔323为条形孔,使得设置于第一固定通孔223或者第二固定通孔323内的紧固件能够移动,同样能够保证第一固定通孔223或者第二固定通孔323与法兰结构2a上相应的连接孔2b的对中性能。该实施方式与第一调节部222能够在第一安装通孔21内移动且第二调节部322能够在第二安装通孔31内移动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只要能够保证吊装辅助工装1与塔筒分片2更好的连接均可。
[0089]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后视图。请一并参阅图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板10上进一步设置有凸出于第二表面15的限位凸出部60,第一安装通孔21和/或第二安装通孔31贯穿限位凸出部60。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吊装辅助工装1与塔筒分片2连接时,基板10距离塔筒分片2端面上的法兰结构2a较远,防止吊装过程中与相邻塔筒分片2的法兰结构2a发生磕碰,进一步保证塔筒分片2的安全。
[0090] 限位凸出部60可以为块状结构,其可以与基板10之间采用粘接、焊接等形式连接固定。当然,为了便于加工且节约成本,限位凸出部60与基板10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
[0091] 由于塔筒分片2在翻转时需要沿第二方向N向待翻转塔筒分片3施加外力,该外力的作用点可以位于塔筒分片2上,当然优选位于吊装辅助工装1上。为了更好的接收第二方向N的力,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吊装辅助工装1进一步包括施力组件70,施力组件70连接于基板10并与第一吊装元件组40及第二吊装元件组50相互间隔设置,施力组件70包括在基板10的厚度方向Y上贯穿基板10的施力孔和/或连接于基板10上的连接耳,只要便于牵引绳6的连接,更好的实现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翻转均可。
[0092]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1相互堆叠的结构示意图,如前述介绍,塔筒切割形成的多个塔筒分片2在运输时是层叠设置并放置运输设备上进行运输的,因此为了便于塔筒分片2的运输,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10,本发明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本体部12在基板10的高度方向Z上具有相对设置且形状相匹配的凸部121及凹部122,凹部122在高度方向Z具有相对的开口及底壁122a,底壁122a位于靠近凸部121的一侧。两个以上基板10在高度方向Z上能够相互层叠设置,并且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基板10一者的凸部121与另一者的凹部122相互嵌合。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多个塔筒分片2层叠设置并被运输时,能够减小或者避免相邻塔筒分片2之间因急停、碰撞等外界因素而导致的相对运动,进而使得吊装辅助工装1还能够用于塔筒分片2的运输并保证塔筒分片2的运输安全。
[0093] 凸部121及凹部122的形状可以为梯形、矩形、圆弧形等具有坡度的几何形状,凸部121及凹部122的设置在具有上述优点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相邻两个塔筒分片2在堆叠时的对中要求,在运输时,还能够有效的避免相互层叠设置的塔筒分片2与吊装辅助工装1组成的整体相互之间发生滑移。
[0094] 可选的,基板10上凸部121及凹部122的设置,使得多个吊装辅助工装1在相互层叠设置时,吊装辅助工装1的凹部122两端形成的凸出部分可以用作支脚,使得层叠方向最下端的吊装辅助工装1上连接的塔筒分片2距离支撑平台有一定的距离,并且相邻两个塔筒分片2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能够避免塔筒分片2被划伤或者损坏。
[0095] 并且,凸部121及凹部122的设置还能够保证多个塔筒分片2运输安全的基础上,减小多个塔筒分片2层叠之后的高度,更好的满足运输时的限高要求。
[009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吊装辅助工装1进一步包括连接于基板10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在基板10的高度方向Z上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81及第二连接件82,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基板10一者上的第一连接件81与另一者上的第二连接件82能够相对设置并相互连接。连接组件能够与凸部121及凹部122相互配合,共同锁定相互层叠设置的塔筒分片2中相邻两个塔筒分片2之间的相对位置,同时凸部121及凹部122的设置还能够对塔筒分片2层叠设置时具有定位作用,更便于塔筒分片2的运输以及连接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
[009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81及第二连接件82分别为具有贯通孔83的凸耳结构,贯通孔83内能够设置螺栓、螺钉、铆钉等紧固件,以连接相互层叠设置的相邻两个基板10。凸部121具有与底壁122a相对的顶端面121a,第一连接件81设置于凸部121且在高度方向Z上低于顶端面121a,第一连接件81与顶端面121a之间的距离为D1,第二连接件82靠近凹部122设置且在高度方向Z上凸出于底壁122a,第二连接件82凸出于底壁122a的高度为D2,其中,D1=D2。D1及D2不做具体数值的限定,可以根据吊装辅助工装1的尺寸等参数进行设定。
[0098]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多个塔筒分片2在层叠设置时,相邻两个塔筒分片2其中一者上的第一连接件81与另一者上的第二连接件82刚好相互贴合,进而连接紧固件即可锁定,连接方便且能够保证相邻塔筒分片2上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塔筒分片2之间的相对位置。
[0099] 同时,由于相邻两个吊装辅助工装1的一者的第二连接件82凸出其相应的凹部122的底壁122a的部分延伸并抵靠至另一者的第一表面14,能够在基板10的厚度方向Y上进行限位,避免塔筒分片2在基板10的厚度方向Y(或者说塔筒分片2自身的轴向上)串动。
[0100] 可选的,为了减轻吊装辅助工装1的重量,进而节约其所述应用的塔筒分片2在吊装时的吊装力,可选的,在基板10上进一步设置有减重孔16,减重孔16在基板10的厚度方向Y上贯穿第一表面14及第二表面15,减重孔16的形状可以根据结构强度、让位要求等设定。其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当为两个以上时,可以沿基板10的高度方向Z排列,使其在具有减重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作为工作人员攀爬的扶梯使用。
[0101] 可选的,为了便于塔筒分片2的搬运,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基板10上设置有供工作人员握持的握持部件(图未示),握持部件的形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只要便于工作人员对塔筒分片2的搬运即可,其可以是连接于基板10上的把手,当然,也可以是设置于基板10上的握持孔。
[0102]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吊装辅助工装1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述结构的分解图。
[0103] 如上述所述,塔筒分片2在翻转时,为了保证塔筒分片2的安全,吊装辅助工装1上需要进一步连接有旋转部件90,该旋转部件90可以为外配的部件。当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1及图12所示,该旋转部件90优选为吊装辅助工装1的一部分,旋转部件90可转动连接于基板10,基板10能够通过旋转部件90与支撑塔筒分片2的支撑平台滚动接触,具体实施时,旋转部件90可以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优选为辊轮的形式,辊轮通过转轴与基板10可转动连接。
[0104] 以上所说的支撑平台是指地面、或者具有支撑面的其他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设施。
[0105]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辅助工装1,因其包括基板10、设置于基板10的第一端部11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以及设置于基板10的第二吊装元件组50,且基板10能够通过其第一端部11上的第一固定位20以及第二端部13上的第二固定位30与塔筒分片2连接。通过向第一吊装元件组40施力能够实现塔筒分片2的翻转,并通过向第一吊装元件组40、第二吊装元件组50施力能够实现塔筒分片2的起吊,即能够便于塔筒分片2的翻转,同时能够使得具有拼装关系的塔筒分片2之间的对中效果好,使得塔筒分片2的拼装效率及拼装质量高。
[0106] 并且,吊装辅助工装1还能够用于塔筒分片2的运输,保证塔筒分片2的运输安全。由于多个塔筒分片2在运输时采用相同的吊装辅助工装1,即工装具有一致性,使得多个塔筒分片2在层叠运输时或者运输至预定地点拼装时无需按照顺序层叠或者拼装,更进一步的提高运输及拼装的效率及便捷性。
[0107]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筒分片2的翻转方法,因其包括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翻转步骤,在安装步骤中提供有上述的吊装辅助工装1,并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吊装辅助工装1通过各自的第一固定位20及第二固定位30连接于塔筒分片2,形成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对待翻转塔筒分片3进行翻转时,在两个方向对待翻转塔筒分片3两端的吊装辅助工装
1施力,即可完成待翻转塔筒分片3的翻转,操作简单,翻转方便。同时,通过改变该两个方向的力的大小等参数即可满足塔筒分片的翻转角度要求。并且,由于外力是作用于吊装辅助工装1上,在满足塔筒分片2翻转要求的基础上不会对塔筒分片2造成损伤,保证塔筒分片2的结构安全,再者,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翻转时,是以待翻转塔筒分片3在基板10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3b为转动中心,翻转更加省力且方便。
[0108]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拼装方法的第一个塔筒分片移动过程示意图,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拼装方法的第二个塔筒分片拼装过程示意图,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拼装方法的第三个塔筒分片的拼装过程示意图。
[0109]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4及图1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塔筒段的拼装方法,用于拼装n个塔筒分片以形成塔筒段,该拼装方法包括转动步骤、移动步骤、预拼装步骤以及塔筒段成型步骤,所述的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以n等于3为例进行说明。
[0110] 所述的转动步骤包括:采用上述的塔筒分片2的翻转方法翻转安装有吊装辅助工装1的第一个塔筒分片201,以使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翻转至水平位置。此处所述的水平位置是指塔筒分片翻转180°后塔筒分片的弧形面在下,弧形开口朝上的位置。当然,所述的180°并非绝对数值,允许有一定的翻转误差,可以有正负5°的浮动范围。
[0111] 如图13所示,所述的移动步骤包括:向第一个塔筒分片201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及第二吊装元件组50施加外力,将第一个塔筒分片201整体吊起并水平放置于预定安装位5上,形成如图13所示的形式,在该步骤中,可以在吊装设备的吊钩上设置两个吊带4,当对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翻转时,只将其中一个吊带4的两端连接于第一个塔筒分片201两端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上,实现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翻转,将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翻转至水平位置后,将另一个吊带4的两端连接至第一个塔筒分片201两端的第二吊装元件组
50,将第一塔筒分片201提升并放置预定安装位5上,所述的预定安装位5优选采用辊轮架结构。
[0112] 如图14所示,所述的预拼装步骤包括,重复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移动步骤,将第二个塔筒分片202至第n-1个塔筒分片依次拼接,待第二个塔筒分片202至第n-1个塔筒分片拼接形成一整体后,使得整体相对预定安装位5旋转预定角度。
[0113] 如上述介绍,以n等于3为例进行说明,此时该预拼装步骤中只需要拼装第二个塔筒分片202即可,具体实施时,预先重复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安装步骤,在第二个塔筒分片202的轴向上的两端安装吊装辅助工装1,然后通过提升设备提升第二个塔筒分片202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到预定高度,该预定高度可以使得第二塔筒分片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为60°的该一端所对应的高度即可。然后通过提升设备同时提升第二个塔筒分片202在基板10的长度方向X上的两端,将第二个塔筒分片202移动至第一个塔筒分片201所在位置并与第一个塔筒分片201拼接固定。然后将第一个塔筒分片201与第二塔筒分片组成的整体相对于预定安装位5旋转预定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定角度为60°,使得整体的开口朝上,完成预拼装步骤,
[0114] 如图15所示,所述的塔筒段成型步骤包括:重复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安装步骤,即在第三个塔筒分片203上安装相对设置的两个吊装辅助工装1,然后直接向第三个塔筒分片203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吊装元件组40及第二吊装元件组50施加外力,将第三个塔筒分片203与整体拼接,以成型塔筒段。
[0115] 可以理解的是,n等于3只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但是不限于3,n还可以等于4、5等其他数量,此时,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拼装方法的预拼装步骤中,可以完成第二个塔筒分片202及第n-1个塔筒分片的拼装,第三个塔筒分片203至第n-1个塔筒分片的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移动步骤与第二个塔筒分片202一致,在此就不赘述。
[011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预拼装步骤中,当n大于3时,第二个塔筒分片202至第n-1个塔筒分片中任意两个塔筒分片在拼接完成后,在预定安装位5上形成的具有缺口的塔筒段局部结构分别相对预定安装位5转动,以使缺口朝向远离预定安装位5的方向,能够更方便塔筒段的各塔筒分片2的拼装,提高拼装效率及相邻塔筒分片的对中效果。
[0117]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塔筒段的拼装方法,因其包括转动步骤、移动步骤、预拼装步骤以及塔筒段成型的步骤,由于该拼装方法的转动步骤采用上述的翻转方法对第一个塔筒分片201进行翻转,操作简单,翻转方便,不受地域及空间影响,且能够保证每个塔筒分片的安全。而在预拼装步骤中采用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安装步骤、提升步骤以及移动步骤将第二个塔筒分片202至第n-1个塔筒分片依次拼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简单。并采用第一个塔筒分片201的安装步骤在第n个塔筒分片上安装吊装辅助工装1,并将第n个塔筒分片与上述整体拼接,成型塔筒段。上述各个过程使得具有拼装关系的任意两个塔筒分片2的对中效果好,且拼装效率及拼装质量高,易于推广实施。
[0118]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