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装置中用于辅助卷筒更换的辅助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341748.1

文献号 : CN10886186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焦玉荣姜华王小兵

申请人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绕装置中用于辅助卷筒更换的辅助装置,其包括可旋转运动的抽吸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抽吸机构上的引导机构和切断机构,其中,所述抽吸机构具有利用负压抽吸纱线端头的开口端,所述引导机构具有与所述开口端配合以握持一段纱线的捕捉元件,所述切断机构具有用于切断纱线的切断元件,所述捕捉元件、所述开口端以及所述切断元件并排设置,其中,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捕捉元件和所述切断元件之间。基于本发明,能够保证纱线的抽吸、切断和引导在一个结构紧凑的装置上进行,避免因抽吸、切断和引导的机构分散分布而带来维护和操作的不便。

权利要求 :

1.一种卷绕装置中用于辅助卷筒更换的辅助装置,其包括可旋转运动的抽吸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抽吸机构上的引导机构和切断机构,其中,所述抽吸机构具有利用负压抽吸纱线端头的开口端,所述引导机构具有与所述开口端配合以握持一段纱线的捕捉元件,所述切断机构具有用于切断纱线的切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元件、所述开口端以及所述切断元件并排设置,其中,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捕捉元件和所述切断元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开口端具有沿所述切断元件和所述捕捉元件方向延伸的贯穿所述开口端横截面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构包括弯曲的抽吸管,其中,所述抽吸管具有竖向段和具有所述开口端的横向段,其中,所述抽吸机构以所述竖向段作为旋转轴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以旋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和所述切断机构靠近所述开口端地设置在所述抽吸管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切断元件一侧的第一纱线上升部,所述引导机构的所述捕捉元件进一步具有第二纱线上升部,其中,所述第一纱线上升部和所述第二纱线上升部从所述抽吸机构的开口端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的第一纱线上升部为一导丝板件,其中,所述导丝板件的靠近外侧的上边缘比所述切断元件的靠近外侧的上边缘高,并且沿着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所述导丝板件的上边缘逐渐下降,所述导丝板件的靠近内侧的上边缘比所述切断元件的靠近内侧的上边缘低,并且沿着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所述切断元件的上边缘逐渐下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的捕捉元件被设置为一沿着与所述抽吸管水平段方向设置的板形件,其中,所述捕捉元件包括一用于挂住纱线的所述板形件的内凹部,并且,所述第二纱线上升部为位于所述内凹部外侧的、沿着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下降的导丝坡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和所述切断机构以与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开口端隔开地方式固定在支撑部上,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抽吸机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元件包括以V字形布置的上切刀和下切刀。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元件位于所述开口端的侧后方,所述捕捉元件位于所述开口端的侧前方。

说明书 :

一种卷绕装置中用于辅助卷筒更换的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中用于辅助卷绕装置卷筒更换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卷绕装置中,用于辅助执行卷筒更换操作的辅助装置无一例外都需要用于吸住纱线以起到握持作用的抽吸机构和用于切断纱线以使满卷卷筒成为独立个体的切断机构。
[0003] 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辅助装置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后置型”,即抽吸机构和切断机构位于与纱线入口侧间隔摩擦辊的后侧,如公告号为CN1094462C的专利所公开的内
容;另一种为“前置型”,即抽吸机构和切断机构位于与纱线入口侧同侧的前侧,如公告号为
EP0659674B1的专利所公开的内容。“后置型”相对于“前置型”的劣势在于,由于远离操作通
道,因此维护期间较难靠近。
[0004] 如EP0659674B1的公开内容,卷筒更换操作的完成需要分别位于摩擦辊前方的抽吸机构、导丝机构和切断机构。切断机构位于靠近卷绕装置一端夹盘处。抽吸机构位于远离
摩擦辊处。导丝机构为可旋转地设置,其旋转轴位于靠近卷绕装置另一端夹盘处。导丝机构
包含一长杆,其一端与旋转轴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导丝器。在旋转轴的旋转作用下,长杆可
在与卷绕管垂直的位置和与卷绕管平行的位置之间旋转运动以对纱线进行引导。
[0005] 由于抽吸机构、导丝机构和切断结构以分散的形式布置,因此维护时需要分别进行维护。同时,较为复杂的分散式结构将导致前期安装操作和后期的拆卸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0006]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上述缺陷的用于辅助卷绕装置卷筒更换的辅助装置。此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一种卷绕装置中用于辅助卷筒更换的辅助装置,其包括可旋转运动的抽吸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抽吸机构上的引导机构和切断机构,所述抽
吸机构具有利用负压抽吸纱线端头的开口端,所述引导机构具有与所述开口端配合以握持
一段纱线的捕捉元件,所述切断机构具有用于切断纱线的切断元件,所述捕捉元件、所述开
口端以及所述切断元件并排设置,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捕捉元件和所述切断元件之间。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纱线的抽吸、切断和引导在一个结构紧凑的装置上进行,避免因抽吸、切断和引导的机构分散分布而带来维护和操作的不便。抽吸管的开口端居于切断
元件和捕捉元件之间可以确保纱线在被切断后可有效地被抽吸管吸住和被抽吸管以及捕
捉元件共同握持。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开口端具有沿所述切断元件和所述捕捉元件方向延伸的贯穿所述开口端横截面的凹槽。
[0010] 纱线与开口端的距离决定了纱线在被切断元件切断后纱线端头被抽吸管吸住的成功率。通过凹槽的设置,使得纱线在被切断元件切断前,可贴紧凹槽,因此可显著地提高
纱线端头被吸住的成功率。
[001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所述抽吸机构包括弯曲的抽吸管,其中,所述抽吸管具有竖向段和具有所述开口端的横向段,其中,所述抽吸机构以所述竖向段作为旋转轴旋转。
[0012] 抽吸管以其自身的竖向段为旋转轴旋转,实现切断机构、引导机构共同旋转。因此,不再需要额外的旋转轴,辅助装置的结构得到简化。
[0013]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所述抽吸机构由步进电机驱动以旋转。
[0014] 辅助装置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旋转的角度大约为180度。由于步进电机具有可旋转任意角度的优势,因此在其驱动下,辅助装置可灵活地旋转一定的角度以对纱线进行有
效地处理。
[001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所述引导机构和所述切断机构靠近所述开口端地设置在所述抽吸管上。
[0016] 通过这样,本发明的辅助装置可获得一个较为紧凑的结构。
[0017]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所述切断机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切断元件一侧的第一纱线上升部,所述引导机构的所述捕捉元件进一步具有第二纱线上升部,其中,所述第一
纱线上升部和所述第二纱线上升部从所述抽吸机构的开口端伸出。
[0018] 所述第一纱线上升部的设置使纱线在被切断元件切断前可在第一纱线上升部上被抬升,不被立即切断,因此纱线在被切断前可充分地与开口端以及捕捉元件接触。第二纱
线上升部使得纱线在原先的水平高度上能够被抬起。
[0019]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所述切断机构的第一纱线上升部为一导丝板件,其中,所述导丝板件的靠近外侧的上边缘比所述切断元件的靠近外侧的上边缘高,并且沿着从内侧
到外侧的方向,所述导丝板件的上边缘逐渐下降,所述导丝板件的靠近内侧的上边缘比所
述切断元件的靠近内侧的上边缘低,并且沿着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所述切断元件的上边
缘逐渐下降。依靠上述的第一纱线上升部和切断元件之间的高低关系,纱线在与所述切断
元件接触被切断前,可在所述第一纱线上升部上被抬升一段距离,可保证纱线充分与开口
端接触。
[0020]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所述引导机构的捕捉元件被设置为一沿着与所述抽吸管水平段方向设置的板形件,其中,所述捕捉元件包括一用于挂住纱线的所述板形件的内凹
部,并且,所述第二纱线上升部为位于所述内凹部外侧的、沿着内侧到外侧的方向下降的导
丝坡面。
[0021] 内凹部与第二纱线上升部为一体设置,以获得结构较为简单的引导机构。
[0022]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所述引导机构和所述切断机构以与所述抽吸机构的所述开口端隔开地方式固定在支撑部上,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抽吸机构连接。
[0023] 这样,所述引导机构和所述切断机构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
[0024]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所述切断元件包括以V字形布置的上切刀和下切刀。
[0025] 上切刀和下切刀的交叉设置可形成一个远大于180度的切断角度。因此,可增大纱线被切断的成功率。
[0026]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所述切断元件位于所述开口端的侧后方,所述捕捉元件位于所述开口端的侧前方。
[0027] 辅助装置在从初始位置开始旋转到三角形区域边缘时,捕捉元件的第二纱线上升部可首先与纱线接触,然后开口端与纱线接触,切断元件最后与纱线接触从而被切断。

附图说明

[0028] 图1示意性地表示辅助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本发明的具有辅助装置的卷绕装置的俯视图;
[0029] 图2示意性地表示所述辅助装置的局部正视图;
[0030] 图2.1示意性地示出所述辅助装置的切断机构的侧视图;
[0031] 图2.2示意性地示出所述辅助装置的引导机构的侧视图;
[0032] 图3示意性地示出辅助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本发明的具有辅助装置的卷绕装置的侧视图;
[0033] 图4示意性地示出纱线被切断机构切断前本发明的侧视图;
[0034] 图5示意性地示出纱线被切断机构切断后、纱线被开口端和捕捉元件握持时的本发明的侧视图;
[0035] 图6示意性地示出所述辅助装置旋转到夹盘位置时本发明的夹盘部分和辅助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36] 图7示意性地市场所述辅助装置反向旋转离开夹盘时本发明的夹盘部分和辅助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纺织机械中使用卷绕装置对纱线进行有规律的卷绕,形成例如圆柱体形或者锥形等特定形状的卷筒。为了确保卷绕的连续性,目前已存在完全自动的卷筒更换设备,将完成
卷绕的卷筒从卷绕装置上取下,之后将新的卷绕管装在卷绕装置上以进行新一轮的卷绕。
在卷筒更换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一个辅助装置将纱线切断、抽吸并保持,并且在该辅助装
置的辅助下将被保持的纱线交接到新的卷绕管上。下面将对本发明的辅助装置进行详细的
描述,需要注意的是:下文中的“下游侧”和“上游侧”均以纱线的前进方向为参照;描述引导
机构和切断机构时使用的“内侧”指接近纱线时较晚接触纱线的一侧,“外侧”指的是较早接
触纱线的一侧。比如,内凹部相对于第二纱线上升部位于内侧,而第二纱线上升部相对于内
凹部位于外侧,因为引导机构接近纱线时,第二纱线上升部最先和纱线接触。
[0038] 图1示意性地表示出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的辅助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为所述辅助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本发明的侧视图。图6为所述辅助装置旋转到夹盘
位置时夹盘部分和辅助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3和图6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说
明。如图1和图3所示,卷绕装置包括纱线入口侧5、辅助装置1、往复导丝装置4、摩擦辊3和摇
架2。所述纱线入口侧5为纱线6进入卷绕装置的一侧。摇架2的一端设有一对可对卷绕管7进
行夹持的夹盘2.1,同时另一端具有旋转轴线2.2。所述摇架2可绕所述旋转轴线2.2旋转,以
使被夹持的卷绕管7可贴靠或者远离摩擦辊3运动。所述往复导丝装置4具有导丝器4.1、引
导皮带4.2和驱动电机4.3。所述驱动电机4.3驱动引导皮带4.2并通过交替改变自身旋转方
向的方式使引导皮带4.2交替方向地移动。所述导丝器4.1固定在所述引导皮带4.2上,因此
所述导丝器4.1能够随着引导皮带4.2交替方向地运动,即沿着所述卷绕管7轴向往复地运
动。由未被示出的驱动源直接驱动的摩擦辊3和卷绕管7的接触,依靠接触摩擦力带动卷绕
管7旋转。导丝器4.1位于摩擦辊3的上游侧,辅助装置1位于导丝器4.1的上游侧。导丝器4.1
和辅助装置1均位于摩擦辊3的一侧,也就是下游侧。正常卷绕过程中,纱线6穿过纱线入口
侧5后经过所述导丝器4.1并被所述导丝器4.1引导沿着卷绕管7轴向方向往复运动,之后进
入卷绕管7和摩擦辊3的接触处,最终被卷绕在卷绕管7上形成卷筒10。
[0039] 由附图6所示的局部示意图可看出,夹盘2.1的圆周边缘处固定有一钩元件8,用于在纱线卷绕开始前、纱线被送到夹盘2.1附近时将纱线钩住,以便纱线缠绕到卷绕管上。夹
盘2.1的背面设有切刀9,用于切断纱线被所述钩元件8钩住后钩元件8与抽吸管11开口端
11.3共同握持的纱线。
[0040] 如图1所述,所述辅助装置1包括抽吸机构14、引导机构15和切断机构13。
[0041] 进一步如图3所示,抽吸机构14被构成为由一横向段11.1和一竖向段11.2组成的弯曲的“L”形抽吸管11。为实现对纱线的抽吸,竖向段11.2的一端与未示出的负压源连接,
横向段11.1的一端为用于抽吸纱线的开口端11.3。当负压源与抽吸管11连通时,所述抽吸
管11的开口端11.3会产生抽吸效应。纱线6被切断后的纱线端头位于开口端11.3附近时可
被所述开口端11.3吸住,通过这样,纱线6可在开口端11.3处被以一定张力地被握持。为了
使抽吸机构14旋转,抽吸机构14的抽吸管11与一驱动装置连接。作为优选,该驱动装置采用
步进电机12。可通过在抽吸管11的竖向段11.2上设置齿轮并与所述步进电机12输出轴的齿
轮相啮合的方式实现传动。在所述步进电机12的驱动和齿轮的传动作用下,抽吸管11可以
其竖向段11.2为旋转轴旋转。
[0042] 图2为所述辅助装置1的正视图,图2.2为所述辅助装置1的引导机构15的侧视图,并且引导机构15的侧面轮廓在图3中也被示出。如图2、图2.2和图3所示,为了引导纱线6,所
述引导机构15包括一捕捉元件16。所述捕捉元件16可与抽吸管11的开口端11.3配合握持住
被开口端11.3抽吸住的纱线6,通过这样,这部分被握持住的纱线以可易被所述钩元件8钩
住的角度被送往卷绕装置的夹盘2.1附近区域。作为优选,捕捉元件16被设置为一板形件,
其设置方向与开口端11.3开口方向基本同向。该板形件具有一内凹部16.1,其向内侧方向
内凹,因此该内凹部16.1可容纳纱线6横向穿过,如图2.2所示。
[0043] 图2.1为所述辅助装置1的切断机构13的侧视图。如图2.1所示,为了切断纱线6,所述切断机构13包括一切断元件17。该切断元件优选为带有刀刃的切刀。刀刃以切丝时面向
纱线设置,即,刀刃的朝向与开口端11.3开口方向基本一致。优选地,所述切断元件17包括
以V字形布置的上切刀17.1和下切刀17.2。所述上切刀17.1和所述下切刀17.2的刀刃交叉
设置,可形成一个远大于180度的切断角度。因此,这种设置可增大纱线被切断的成功率。
[0044] 所述切断元件17和所述捕捉元件16以并排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抽吸管11开口端11.3的两侧,并且上述三个元件以较为紧凑的结构被布置。如图2所示,所述切断元件17距
离所述开口端11.3较近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11.3的一侧,同样所述捕捉元件16也距离所述
开口端11.3较近地设置在所述开口端11.3的另一侧。这里的一侧和另一侧指的是所述开口
端11.3的左右侧。所述切断机构13和所述引导机构15都设置在所述抽吸机构14的抽吸管11
的横向段11.1上,因此所述切断机构13和所述引导机构15可随着所述抽吸管11旋转而旋
转。优选地,所述切断机构13和所述引导机构15设置在支撑部18上,该支撑部18与所述抽吸
管11的横向部11.1连接。当然,所述切断机构13和所述引导机构15也可为一体式的结构。该
一体式的结构可通过焊接或者一般的螺栓螺母固定的方式与所述抽吸管11连接。
[0045] 如图2和图2.1所示,所述切断机构13还包括第一纱线上升部19。该第一纱线上升部19为紧贴着切断元件17一侧安装的一导丝板件。第一纱线上升部19和切断元件17的下切
刀17.2的相互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纱线上升部19的靠近外侧的上边缘19.1比所述下切刀
17.2的靠近外侧的上边缘17.3高,并且沿着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所述第一纱线上升部19
的上边缘19.1逐渐下降,其中,所述第一纱线上升部19的靠近内侧的上边缘19.1比所述下
切刀17.2的靠近内侧的上边缘17.3低,并且沿着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所述下切刀17.2的
上边缘17.3逐渐下降。因此,所述切断机构13接近纱线6时,第一纱线上升部19的上边缘
19.1会首先与纱线6接触。然后纱线沿着逐渐上升的上边缘19.1向内侧移动。纱线6移动一
定距离后,进而与切断元件13的下切刀17.2接触从而被切断元件13的下切刀17.2切断。
[0046] 根据图2与图3所示,所述引导机构15的所述捕捉元件16具有第二纱线上升部16.2。该第二纱线上升部16.2为板形件的一部分,其为紧接着所述内凹部16.1设置并位于
所述内凹部16.1外侧的导丝坡面。沿着从内侧到外侧的方向,该导丝坡面逐渐下降。因此,
纱线6在落入所述内凹部16.1前,会先沿着所述第二纱线上升部16.2上升移动。
[0047] 将开口端11.3的朝向定义为“前方”,与开口端11.3的朝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方”。如图1所示,为了达到更优的吸丝和切丝效果,所述捕捉元件16、所述切断元件17和所述开
口端11.3之间具有特定的位置关系:切断元件17位于开口端11.3的侧后方,捕捉元件16位
于开口端11.3的侧前方。基于这样的位置关系,辅助装置1在从初始位置开始旋转到与纱线
6开始接触时,捕捉元件16的第二纱线上升部16.2可首先与纱线6接触,而切断元件17不会
与纱线6最先接触。辅助装置1继续旋转,直到纱线6与开口端11.3和捕捉元件16的内凹部
16.1都接触后,纱线6才会与切断元件17接触从而被切断。因此以俯视的角度观察,所述开
口端11.3、所述切断元件17和所述内凹部16.1之间的连接线与所述抽吸管11横向段11.1所
成的角度为非90度。
[0048] 下面将结合附图1以及附图3至附图7详细描述辅助装置1的工作步骤。
[0049] 图1与图3分别为辅助装置1处于初始位置时本发明的俯视图与侧视图。纱线6在被处于上游侧的处理装置处理过之后,经过一升降导丝器20,从而进入卷绕装置。该升降导丝
器20在气缸20.1的作用下可在一低位和一高位之间上升和下降。经过升降导丝器20后,纱
线6经过一横向往复运动的导丝器4.1,然后进入摩擦辊3和卷筒10的接触间隙中。该导丝器
4.1工作期间一直保持沿卷绕管7轴向的往复运动。因此,纱线在升降导丝器20和导丝器4.1
之间的运动轨迹所覆盖的区域为三角形区域6.1,如图1的斜线区域所示。为了避免对正常
工作期间的纱线产生干扰,所述辅助装置1不需要工作时处于所述三角形区域6.1之外。优
选地,这时的抽吸管11的横向段11.1处于基本与卷绕管7垂直并远离卷筒10的位置上。同
时,纱线6正常卷绕时,所述升降导丝器20处于低位。
[0050] 当卷筒10达到预设的参数标准(如卷筒直径、卷绕时间)时,卷筒10完成卷绕,可被卸下更换新的卷绕管。用于驱动升降导丝器20的气缸收到信号将升降导丝器20抬起到高
位,如图4所示,此时的三角形区域6.1相对低位时三角形区域较高,以使纱线6处于与辅助
装置1相同高度的水平面上。用于驱动辅助装置1的步进电机12接收一个旋转信号,使步进
电机12对辅助装置1进行驱动。同时,抽吸管11与负压源接通。在步进电机12的驱动下,抽吸
管11竖向段11.2发生旋转,横向段11.1同步旋转,向所述三角形区域6.1靠近。当旋转到三
角形区域6.1边缘后,辅助装置1开始与纱线6接触。由于所述捕捉元件16、所述切断元件17
和所述开口端11.3之间具有上述的特定位置关系,因此纱线6首先与引导机构15的第二纱
线上升部16.2接触。辅助装置1继续按原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纱线6在第二纱线上升部16.2
上继续被抬升并最终落入内凹部16.1中。随着辅助装置1继续旋转,纱线6接着与辅助装置1
的抽吸管11开口端11.3接触,因此纱线6与所述开口端11.3和所述内凹部16.1均能接触,如
图4所示。然后,纱线6接着与切断机构13的第一纱线上升部19接触,随着第一纱线上升部19
的旋转,纱线6相对所述第一纱线上升部19被向上抬升,直到与切断元件17接触从而被切
断。纱线6被切断成为两个纱线端头,与卷筒10相连的纱线端头则被旋转的卷筒10带到卷筒
10上;另一个端头则被工作的抽吸管11的开口端11.3吸住。因此,一部分纱线在所述开口端
11.3和所述内凹部16.1之间被保持,如图5所示。
[0051] 卷筒10完成卷绕后,摇架2在未示出的气缸的作用下绕旋转轴线2.2旋转,卷筒10被抬起并与所述摩擦辊3分离。满卷的卷筒10被从夹盘2.1间取下后,新的卷绕管7被装在两
个夹盘2.1之间。摇架2反向旋转,使所述新的卷绕管7和摩擦辊3接触从而旋转。同样,夹盘
2.1也重新随着卷绕管7一起旋转。
[0052] 通过所述开口端11.3和所述内凹部16.2保持一部分纱线的辅助装置1在步进电机12的驱动下按原方向继续旋转。直到这部分被保持的纱线位于夹盘2.1附近时,也就是交接
位置时,辅助装置1接收一个停止旋转信号。如图6所示,当辅助装置1处于交接位置上时,被
保持的这部分纱线与夹盘2.1所处的面相交。位于夹盘2.1圆周上并突出所述夹盘2.1设置
的钩元件8在旋转到与纱线6接触时,钩住这部分被保持的纱线6,并将纱线带动旋转被卷绕
在卷绕管7上。在纱线6被钩元件8钩住旋转不久后,抽吸管11开口端11.3和钩元件8共同握
持的纱线部分就与夹盘2.1上设置的切刀9接触被切断,与卷绕管7上纱线相连的端头成为
卷筒端头,另一个端头则被抽吸管11吸走。此时,纱线6正源源不断地从上游侧的处理装置
输送过来,挂在捕捉元件16内凹部16.1上并被卷绕到卷绕管7上。由于辅助装置1的捕捉元
件16在所述交接位置上短时间保持不动,因此纱线6在卷绕管7端部的一个位置上重复叠加
卷绕,形成所谓的尾丝21。
[0053] 接着,辅助装置1接收一个信号指令,使辅助装置1按与原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反向旋转过程中,挂在捕捉元件16的内凹部16.1上纱线6可自动脱离所述内凹部16.1,
落到往复运动的导丝器4.1相同高度的平面上,被导丝器4.1捕捉以往复运动,如图7所示。
[0054]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辅助装置1反向旋转前,用于驱动升降导丝器20的气缸接收一个信号,以驱动所述升降导丝器20下降到低位。通过这样可以确保辅助装置1反向旋
转过程中,不会对正常运行的纱线6产生干扰。
[0055] 之后,辅助装置1继续反向旋转,直到回到初始位置,等待执行下次任务。
[0056] 为了增加对纱线抽吸的成功率,所述抽吸机构14的所述开口端11.3具有一沿所述切断元件17和所述捕捉元件16方向延伸的贯穿所述开口端11.3横截面的凹槽11.4。在上述
的辅助装置1工作步骤描述中,卷筒10达到预定参数后,升降导丝器20抬起时纱线6处于可
被辅助装置1处理的平面上,辅助装置1旋转到三角形区域6.1所纱线6发生接触。纱线6在被
切断元件17切断前,先与所述抽吸管11的开口端11.3以及捕捉元件16的内凹部16.1接触。
此时的纱线6与开口端11.3的距离决定了纱线6在被切断元件17切断后纱线端头被抽吸管
11吸住的成功率。因此,通过设置上述的凹槽11.4,纱线6可充分地与所述开口端11.3接触,
也就是说,纱线6可充分紧贴在开口端11.3上。当纱线6在切断元件17处被切断时,所述开口
端11.3可稳定地吸住纱线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