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586396.0

文献号 : CN10886768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马力王健涛杨艳红仇健吕波张运

申请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包括两个轨道梁、安装在轨道梁顶部的轨道和连接在两个轨道梁之间的拉梁配块;轨道梁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基层配块、中层配块和顶层配块;基层配块中、对应与拉梁配块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配块的第一纵向穿筋孔;顶层配块上设有连接轨道的连接组件;轨道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顶层配块顶部;拉梁配块中、对应基层配块的第一纵向穿筋孔位置处设有第二纵向穿筋孔,且拉梁配块与基层配块通过穿设在第一纵向穿筋孔和第二纵向穿筋孔中的第一预应力拉索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用完后须破碎拆除而导致的机械、人工投入量增大和材料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包括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轨道梁(1)、对应安装在轨道梁(1)顶部的轨道(2)以及连接在两个轨道梁(1)之间的一组拉梁配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基层配块(1.1)、中层配块(1.2)和顶层配块(1.3);所述基层配块(1.1)中、对应与拉梁配块(3)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配块(1.1)的第一纵向穿筋孔(4);所述顶层配块(1.3)上设有连接轨道(2)的连接组件;所述轨道(2)沿轨道梁(1)的长轴线通长设置,并且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顶层配块(1.3)顶部;所述拉梁配块(3)中、对应基层配块(1.1)的第一纵向穿筋孔(4)位置处设有第二纵向穿筋孔(6),并且拉梁配块(3)与基层配块(1.1)通过穿设在第一纵向穿筋孔(4)和第二纵向穿筋孔(6)中的第一预应力拉索(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配块(1.1)包括有两个基层边配块(1.1.1)、设置在两个基层边配块(1.1.1)之间的基层中配块(1.1.2)和第二预应力拉索(8);所述基层边配块(1.1.1)的其中一个端面两侧为缺角设计;并且在基层边配块(1.1.1)中设有贯穿基层边配块(1.1.1)的第一横向边孔道(9)和第一横向中孔道(10);所述第一横向边孔道(9)开设在基层边配块(1.1.1)的端面两侧、对应缺角位置处;所述第一横向中孔道(10)开设在两侧的第一横向边孔道(9)之间;

所述基层中配块(1.1.2)连接在基层边配块(1.1.1)的另一端面上;在基层中配块(1.1.2)中、对应基层边配块(1.1.1)的第一横向边孔道(9)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中配块(1.1.2)的第二横向边孔道(12);在基层中配块(1.1.2)中、对应基层边配块(1.1.1)的第一横向中孔道(10)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中配块(1.1.2)的第二横向中孔道(11);所述第二预应力拉索(8)穿设在第一横向边孔道(9)和第二横向边孔道(12)中将基层边配块(1.1.1)与基层中配块(1.1.2)可拆卸连接;

所述中层配块(1.2)包括有两个拼接连接的中层配块单元(1.2.1),并且基层配块(1.1)中基层边配块(1.1.1)和基层中配块(1.1.2)之间的接缝与中层配块(1.2)中相邻中层配块单元(1.2.1)之间的接缝上下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配块(1.1)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中层配块(1.2)的两侧长边;所述中层配块(1.2)的前后侧面上、分别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竖向凹槽(29);在基层配块(1.1)的顶部、对应中层配块(1.2)上第一竖向凹槽(29)的位置处预埋有第一基础锚杆(13);所述第一基础锚杆(13)的上端穿设在第一竖向凹槽(29)中,并且通过第一垫板(14)和第一螺母(15)固定;在第一垫板(14)与第一螺母(15)之间垫设有第一垫片(16);

所述中层配块(1.2)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顶层配块(1.3)的两侧长边;所述顶层配块(1.3)的前后侧面上、分别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竖向凹槽(17);在中层配块(1.2)的顶部、对应顶层配块(1.3)上第二竖向凹槽(17)的位置处预埋有第二基础锚杆(18);所述第二基础锚杆(18)的上端穿设在第二竖向凹槽(17)中,并且通过第二垫板(19)和第二螺母(20)固定,在第二垫板(19)与第二螺母(20)之间垫设有第二垫片(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呈工字形,在轨道(2)与轨道梁(1)之间间隔垫设有埋板(5);所述埋板(5)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轨道(2)的两侧长边;

所述连接组件沿轨道(2)两侧长边间隔布置,且与埋板(5)相对应;该连接组件包括有轨道锚杆(22)、轨道压板(23)、轨道螺母垫片(24)和轨道螺母(25);所述轨道锚杆(22)从埋板(5)中穿过,其中轨道锚杆(22)的下端埋设在顶层配块(1.3)中,轨道锚杆(22)的上端超出埋板(5)顶面;所述轨道压板(23)对应套设在轨道锚杆(22)上,并且轨道压板(23)靠近轨道(2)一侧的侧边压设在轨道(2)下翼缘上;所述轨道螺母垫片(24)和轨道螺母(25)依次锚固在轨道压板(2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压板(23)靠近轨道(2)一侧的侧面下部开设有插设轨道(2)下翼缘的缺口(26);所述轨道压板(23)位于缺口(26)上方的部位压设在轨道(2)的下翼缘上。

6.一种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基础结构下方的基层处理以及垫层的施工;

步骤二,测量定位:在垫层上分别弹出基层边配块(1.1.1)、基层中层配块(1.2)以及拉梁配块(3)的边线和中心线;

步骤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配块的预制和材料准备;

步骤四,穿设第一预应力拉索(7)和第二预应力拉索(8),同时将预应力拉索的锚具就位;

步骤五,对第一预应力拉索(7)和第二预应力拉索(8)分别进行第一次预应力张拉;

步骤六,将中层配块(1.2)可拆卸连接在基层配块(1.1)的顶部:在基层配块(1.1)的第一基础锚杆(13)上安装第一垫板(14)、第一垫片(16)和第一螺母(15),通过调整第一螺母(15)使第一垫板(14)紧压在中层配块(1.2)上;

步骤七,将顶层配块(1.3)可拆卸连接在中层配块(1.2)的顶部:在中层配块(1.2)的第二基础锚杆(18)上安装第二垫板(19)、第二垫片(21)和第二螺母(20),通过调整第二螺母(20)使第二垫板(19)紧压在顶层配块(1.3)上;

步骤八,先进行第二预应力拉索(8)的第二次张拉,张拉至设计值,并锚紧锚具,然后依次进行第一预应力拉索(7)的第二次张拉,张拉至设计值,并锚紧锚具;

步骤九,轨道(2)的吊装就位,依次在轨道锚杆(22)上依次穿过轨道压板(23)、轨道螺母垫片(24),调整轨道压板(23)的位置,并拧紧轨道螺母(25),使轨道压板(23)紧压在轨道(2)的下翼缘上;

步骤十,安装就位塔吊,经验收后投入使用;

步骤十一,对已经成型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的外表面进行除锈、并涂刷脱模剂,至此施工完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配块预制和材料准备具体如下:步骤1,用角钢焊接出基层边配块(1.1.1)和基层中配块(1.1.2)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在基层边配块(1.1.1)与基层中配块(1.1.2)之间、基层边配块(1.1.1)与拉梁配块(3)之间设置竖向板进行隔挡,在基层边配块(1.1.1)的端面也设置竖向板,竖向板与角钢点焊连接;

步骤2,绑扎下铁钢筋,并焊接上铁马镫;

步骤3,定位预应力波纹管;

步骤4,绑扎上铁钢筋,固定第一基础锚杆(13);

步骤5,支设基层边配块(1.1.1)的模板、基层中配块(1.1.2)的模板和拉梁配块(3)的模板;

步骤6,混凝土浇筑:基层边配块(1.1.1)与基层中配块(1.1.2)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基层边配块(1.1.1)与拉梁配块(3)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

步骤7,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

步骤8,基层配块(1.1)养护完毕后,在基层配块(1.1)上进行弹线,弹出中层配块单元(1.2.1)的边线和中线,按照边线用角钢焊接出中层配块单元(1.2.1)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相邻中层配块单元(1.2.1)之间设置竖向板进行隔挡,在最外侧的中层配块单元(1.2.1)的端面也设置竖向板;

步骤9,支设中层配块单元(1.2.1)的模板,在模板内的基层配块(1.1)的顶部铺设隔层,绑扎中层配块单元(1.2.1)的钢筋、并固定第二基础锚杆(18);

步骤10,浇筑中层配块单元(1.2.1)的混凝土:中层配块单元(1.2.1)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

步骤11,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

步骤12,中层配块(1.2)养护完毕后,在中层配块(1.2)的顶部进行弹线,弹出顶层配块(1.3)的边线和中线,按照边线用角钢焊接出顶层配块(1.3)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在顶层配块(1.3)的端面设置竖向板,竖向板与角钢点焊连接;

步骤13,支设顶层配块(1.3)的模板,在模板内的中层配块(1.2)的顶部铺设隔层,绑扎顶层配块(1.3)的钢筋,并预埋轨道锚杆(22)和埋板(5);

步骤14,浇筑顶层配块(1.3)的混凝土;

步骤15,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至此配块预制完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式可移动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塔吊从一个基础结构移动到另一个基础结构上时,相邻基础结构之间通过第三预应力拉索(28)连接;所述第三预应力拉索(28)穿设在两个基础结构的第一横向中孔道(10)和第二横向中孔道(11)中。

说明书 :

一种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式塔吊在使用时都需要进行长距离的水平移动,由于目前使用的轨道式塔吊基础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在工程中都是一次性投入,钢筋混凝土消耗量非常大;而且在塔吊拆除后,轨道式塔吊基础也需要破碎拆除,这就进一步的导致机械、人工投入以及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式可移动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用完后须破碎拆除而导致的机械、人工投入量增大和材料的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包括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轨道梁、对应安装在轨道梁顶部的轨道以及连接在两个轨道梁之间的一组拉梁配块;所述轨道梁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基层配块、中层配块和顶层配块;所述基层配块中、对应与拉梁配块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配块的第一纵向穿筋孔;所述顶层配块上设有连接轨道的连接组件;所述轨道沿轨道梁的长轴线通长设置,并且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顶层配块顶部;所述拉梁配块中、对应基层配块的第一纵向穿筋孔位置处设有第二纵向穿筋孔,并且拉梁配块与基层配块通过穿设在第一纵向穿筋孔和第二纵向穿筋孔中的第一预应力拉索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基层配块包括有两个基层边配块、设置在两个基层边配块之间的基层中配块和第二预应力拉索;所述基层边配块的其中一个端面两侧为缺角设计;并且在基层边配块中设有贯穿基层边配块的第一横向边孔道和第一横向中孔道;所述第一横向边孔道开设在基层边配块的端面两侧、对应缺角位置处;所述第一横向中孔道开设在两侧的第一横向边孔道之间;
[0007] 所述基层中配块连接在基层边配块的另一端面上;在基层中配块中、对应基层边配块的第一横向边孔道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中配块的第二横向边孔道;在基层中配块中、对应基层边配块的第一横向中孔道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中配块的第二横向中孔道;所述第二预应力拉索穿设在第一横向边孔道和第二横向边孔道中将基层边配块与基层中配块可拆卸连接;
[0008] 所述中层配块包括有两个拼接连接的中层配块单元,并且基层配块中基层边配块和基层中配块之间的接缝与中层配块中相邻中层配块单元之间的接缝上下错位设置。
[0009] 优选的,所述基层配块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中层配块的两侧长边;所述中层配块的前后侧面上、分别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竖向凹槽;在基层配块的顶部、对应中层配块上第一竖向凹槽的位置处预埋有第一基础锚杆;所述第一基础锚杆的上端穿设在第一竖向凹槽中,并且通过第一垫板和第一螺母固定;在第一垫板与第一螺母之间垫设有第一垫片;
[0010] 所述中层配块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顶层配块的两侧长边;所述顶层配块的前后侧面上、分别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竖向凹槽;在中层配块的顶部、对应顶层配块上第二竖向凹槽的位置处预埋有第二基础锚杆;所述第二基础锚杆的上端穿设在第二竖向凹槽中,并且通过第二垫板(19)和第二螺母固定,在第二垫板与第二螺母之间垫设有第二垫片。
[0011] 优选的,所述轨道呈工字形,在轨道与轨道梁之间间隔垫设有埋板;所述埋板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轨道的两侧长边;
[0012] 所述连接组件沿轨道两侧长边间隔布置,且与埋板相对应;该连接组件包括有轨道锚杆、轨道压板、轨道螺母垫片和轨道螺母;所述轨道锚杆从埋板中穿过,其中轨道锚杆的下端埋设在顶层配块中,轨道锚杆的上端超出埋板顶面;所述轨道压板对应套设在轨道锚杆上,并且轨道压板靠近轨道一侧的侧边压设在轨道下翼缘上;所述轨道螺母垫片和轨道螺母依次锚固在轨道压板的顶部。
[0013] 优选的,所述轨道压板靠近轨道一侧的侧面下部开设有插设轨道下翼缘的缺口;所述轨道压板位于缺口上方的部位压设在轨道的下翼缘上。
[0014] 一种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15] 步骤一,基础结构下方的基层处理以及垫层的施工。
[0016] 步骤二,测量定位:在垫层上分别弹出基层边配块、基层中层配块以及拉梁配块的边线和中心线。
[0017] 步骤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配块的预制和材料准备。
[0018] 步骤四,穿设第一预应力拉索和第二预应力拉索,同时将预应力拉索的锚具就位。
[0019] 步骤五,对第一预应力拉索和第二预应力拉索分别进行第一次预应力张拉。
[0020] 步骤六:将中层配块可拆卸连接在基层配块的顶部:在基层配块的第一基础锚杆上安装第一垫板、第一垫片和第一螺母,通过调整第一螺母使第一垫板紧压在中层配块上。
[0021] 步骤七:将顶层配块可拆卸连接在中层配块的顶部:在中层配块的第二基础锚杆上安装第二垫板、第二垫片和第二螺母,通过调整第二螺母使第二垫板紧压在顶层配块上。
[0022] 步骤八:先进行第二预应力拉索的第二次张拉,张拉至设计值,并锚紧锚具,然后依次进行第一预应力拉索的第二次张拉,张拉至设计值,并锚紧锚具。
[0023] 步骤九:轨道的吊装就位,依次在轨道锚杆上依次穿过轨道压板、轨道螺母垫片,调整轨道压板的位置,并拧紧轨道螺母,使轨道压板紧压在轨道的下翼缘上。
[0024] 步骤十:安装就位塔吊,经验收后投入使用。
[0025] 步骤十一:对已经成型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外表面进行除锈、并涂刷脱模剂,至此施工完毕。
[0026] 优选的,步骤三中配块预制和材料准备具体如下。
[0027] 步骤1,用角钢焊接出基层边配块和基层中配块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在基层边配块与基层中配块之间、基层边配块与拉梁配块之间设置竖向板进行隔挡,在基层边配块的端面也设置竖向板,竖向板与角钢点焊连接。
[0028] 步骤2,绑扎下铁钢筋,并焊接上铁马镫。
[0029] 步骤3,定位预应力波纹管。
[0030] 步骤4,绑扎上铁钢筋,固定第一基础锚杆。
[0031] 步骤5,支设基层边配块的模板、基层中配块的模板和拉梁配块的模板。
[0032] 步骤6,混凝土浇筑:基层边配块与基层中配块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基层边配块与拉梁配块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
[0033] 步骤7,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
[0034] 步骤8,基层配块养护完毕后,在基层配块上进行弹线,弹出中层配块单元的边线和中线,按照边线用角钢焊接出中层配块单元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相邻中层配块单元之间设置竖向板进行隔挡,在最外侧的中层配块单元的端面也设置竖向板。
[0035] 步骤9,支设中层配块单元的模板,在模板内的基层配块的顶部铺设隔层,绑扎中层配块单元的钢筋、并固定第二基础锚杆。
[0036] 步骤10,浇筑中层配块单元的混凝土:中层配块单元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
[0037] 步骤11,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
[0038] 步骤12,中层配块养护完毕后,在中层配块的顶部进行弹线,弹出顶层配块的边线和中线,按照边线用角钢焊接出顶层配块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在顶层配块的端面设置竖向板,竖向板与角钢点焊连接。
[0039] 步骤13,支设顶层配块的模板,在模板内的中层配块的顶部铺设隔层,绑扎顶层配块的钢筋,并预埋轨道锚杆和埋板。
[0040] 步骤14,浇筑顶层配块的混凝土。
[0041] 步骤15,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至此配块预制完毕。
[0042] 优选的,当塔吊从一个基础结构移动到另一个基础结构上时,相邻基础结构之间通过第三预应力拉索连接;所述第三预应力拉索穿设在两个基础结构的第一横向中孔道和第二横向中孔道中。
[004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44] 1、本发明将传统的轨道式塔吊的长距离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通过优化设计,划分为若干个完全相同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每个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再划分为若干的预制构件,通过埋件、螺栓以及预应力将预制构件合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的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各个预制构件能够周转使用,大量节约了材料和人工、机械费用。
[0045] 2、本发明中当塔吊需要移动时,在已有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一侧施工另一个相同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并且二者之间通过预应力拉索连接,再塔吊移位完毕后,拆除之前用过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以备下一个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使用,并且在拆除过程中利用塔吊进行预制构件的场内倒运,可节约大量的材料和机械费用。
[0046] 3、本发明中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在各配块的阳角处设置角钢,避免配块在吊运和周转过程中受到磕碰导致缺棱掉角等现象发生,增加了使用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4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8] 图1是本发明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示意图。
[0049] 图2是本发明的基层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0] 图3是本发明的基层中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1] 图4是本发明的基层边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5是本发明的中层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6是本发明的中层配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7是本发明的顶层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8是本发明的拉梁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6] 图9是本发明的轨道梁中基层配块、中层配块和顶层配块三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57] 图10是本发明的轨道梁和轨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1是本发明的轨道压板与轨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59] 图12是本发明的基层配块与中层配块的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0060] 图13是本发明的中层配块与顶层配块的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
[0061] 图14是本发明的轨道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62] 图15是本发明的埋板底部设置埋板锚脚的结构示意图。
[0063] 图16是本发明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与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64] 附图标记:1-轨道梁、1.1-基层配块、1.1.1-基层边配块、1.1.2-基层中配块、1.2-中层配块、1.2.1-中层配块单元、1.3-顶层配块、2-轨道、3-拉梁配块、4-第一纵向穿筋孔、5-埋板、6-第二纵向穿筋孔、7-第一预应力拉索、8-第二预应力拉索、9-第一横向边孔道、
10-第一横向中孔道、11-第二横向中孔道、12-第二横向边孔道、13-第一基础锚杆、14-第一垫板、15-第一螺母、16-第一垫片、17-第二竖向凹槽、18-第二基础锚杆、19-第二垫板、20-第二螺母、21-第二垫片、22-轨道锚杆、23-轨道压板、24-轨道螺母垫片、25-轨道螺母、26-缺口、27-埋板锚脚、28-第三预应力拉索、29-第一竖向凹槽、30-长条孔、31-第一吊钩、32-第二吊钩、33-第三吊钩、34-第四吊钩、35-第五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如图1-16所示,这种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包括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轨道梁1、对应安装在轨道梁1顶部的轨道2以及连接在两个轨道梁1之间的一组拉梁配块3;所述轨道梁1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基层配块1.1、中层配块1.2和顶层配块1.3;所述基层配块1.1中、对应与拉梁配块3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配块1.1的第一纵向穿筋孔4;所述顶层配块1.3上设有连接轨道2的连接组件;所述轨道2沿轨道梁1的长轴线通长设置,并且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顶层配块1.3顶部;所述拉梁配块3中、对应基层配块1.1的第一纵向穿筋孔4位置处设有第二纵向穿筋孔6,并且拉梁配块3与基层配块1.1通过穿设在第一纵向穿筋孔4和第二纵向穿筋孔6中的第一预应力拉索7连接。
[0066]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配块1.1包括有两个基层边配块1.1.1、设置在两个基层边配块1.1.1之间的基层中配块1.1.2和第二预应力拉索8;所述基层边配块1.1.1的其中一个端面两侧为缺角设计;并且在基层边配块1.1.1中设有贯穿基层边配块1.1.1的第一横向边孔道9和第一横向中孔道10;所述第一横向边孔道9开设在基层边配块1.1.1的端面两侧、对应缺角位置处;所述第一横向中孔道10开设在两侧的第一横向边孔道9之间;
[0067] 所述基层中配块1.1.2连接在基层边配块1.1.1的另一端面上;在基层中配块1.1.2中、对应基层边配块1.1.1的第一横向边孔道9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中配块1.1.2的第二横向边孔道12;在基层中配块1.1.2中、对应基层边配块1.1.1的第一横向中孔道10位置处设有贯穿基层中配块1.1.2的第二横向中孔道11;所述第二预应力拉索8穿设在第一横向边孔道9和第二横向边孔道12中将基层边配块1.1.1与基层中配块1.1.2可拆卸连接;
[0068] 所述中层配块1.2包括有两个拼接连接的中层配块单元1.2.1,并且基层配块1.1中基层边配块1.1.1和基层中配块1.1.2之间的接缝与中层配块1.2中相邻中层配块单元1.2.1之间的接缝上下错位设置。
[0069]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配块1.1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中层配块1.2的两侧长边;所述中层配块1.2的前后侧面上、分别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一竖向凹槽29;在基层配块1.1的顶部、对应中层配块1.2上第一竖向凹槽29的位置处预埋有第一基础锚杆13;所述第一基础锚杆13的上端穿设在第一竖向凹槽29中,并且通过第一垫板14和第一螺母15固定;在第一垫板14与第一螺母15之间垫设有第一垫片16;
[0070] 所述中层配块1.2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顶层配块1.3的两侧长边;所述顶层配块1.3的前后侧面上、分别沿长轴向间隔开设有第二竖向凹槽17;在中层配块1.2的顶部、对应顶层配块1.3上第二竖向凹槽17的位置处预埋有第二基础锚杆18;所述第二基础锚杆18的上端穿设在第二竖向凹槽17中,并且通过第二垫板19和第二螺母20固定,在第二垫板19与第二螺母20之间垫设有第二垫片21。
[0071]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2呈工字形,在轨道2与轨道梁1之间间隔垫设有埋板5;所述埋板5的两侧长边分别超出轨道2的两侧长边;
[0072] 所述连接组件沿轨道2两侧长边间隔布置,且与埋板5相对应;该连接组件包括有轨道锚杆22、轨道压板23、轨道螺母垫片24和轨道螺母25;所述轨道锚杆22从埋板5中穿过,其中轨道锚杆22的下端埋设在顶层配块1.3中,轨道锚杆22的上端超出埋板5顶面;所述轨道压板23对应套设在轨道锚杆22上,并且轨道压板23靠近轨道2一侧的侧边压设在轨道2下翼缘上;所述轨道螺母垫片24和轨道螺母25依次锚固在轨道压板23的顶部。
[0073]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压板23的板面上、沿垂直于轨道2长轴的方向开设有长条孔30,通过调节轨道锚杆22在长条孔30中的位置,来调节轨道2在顶层配块1.3上的位置。
[0074] 本实施例中,所述埋板5的底部设有埋板锚脚27,该埋板锚脚27被浇筑在顶层配块1.3的混凝土中。
[0075]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压板23靠近轨道2一侧的侧面下部开设有插设轨道2下翼缘的缺口26;所述轨道压板23位于缺口26上方的部位为承压端,且承压端压设在轨道2的下翼缘上;所述轨道锚杆22呈L形,包括有横边和竖边;其中轨道锚杆22设有横边的一端被浇筑在顶层配块1.3,为无螺纹段;轨道锚杆22的竖边露出顶层配块1.3的部分为有螺纹段。
[0076]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边配块1.1.1的顶部、靠近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以吊装的第一吊钩31;所述基层中配块1.1.2的顶部、靠近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以吊装的第二吊钩32;所述中层配块单元1.2.1的顶部、靠近四个角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以吊装的第三吊钩33;所述顶层配块1.3的顶部、沿其长轴方向间隔设有用以吊装的第四吊钩34;所述拉梁配块3的顶部、沿其长轴方向间隔设有用以吊装的第五吊钩35。
[0077] 这种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78] 步骤一,基础结构下方的基层处理以及垫层的施工;对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所在位置的基层土方进行夯实处理,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垫层并找平,垫层所在的范围应至少能保证两套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进行原位混凝土浇筑。
[0079] 步骤二,测量定位:在垫层上分别弹出基层边配块1.1.1、基层中层配块1.2以及拉梁配块3的边线和中心线;相邻配块之间留设2mm的缝隙。
[0080] 步骤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配块的预制和材料准备。
[0081] 步骤四,穿设第一预应力拉索7和第二预应力拉索8,同时将预应力拉索的锚具就位。
[0082] 步骤五,对第一预应力拉索7和第二预应力拉索8分别进行第一次预应力张拉。
[0083] 步骤六,将中层配块1.2可拆卸连接在基层配块1.1的顶部:在基层配块1.1的第一基础锚杆13上安装第一垫板14、第一垫片16和第一螺母15,通过调整第一螺母15使第一垫板14紧压在中层配块1.2上。
[0084] 步骤七,将顶层配块1.3可拆卸连接在中层配块1.2的顶部:在中层配块1.2的第二基础锚杆18上安装第二垫板19、第二垫片21和第二螺母20,通过调整第二螺母20使第二垫板19紧压在顶层配块1.3上。
[0085] 步骤八,先进行第二预应力拉索8的第二次张拉,张拉至设计值,并锚紧锚具,然后依次进行第一预应力拉索7的第二次张拉,张拉至设计值,并锚紧锚具。
[0086] 步骤九,轨道2的吊装就位,依次在轨道锚杆22上依次穿过轨道压板23、轨道螺母垫片24,调整轨道压板23的位置,并拧紧轨道螺母25,使轨道压板23紧压在轨道2的下翼缘上。
[0087] 步骤十,安装就位塔吊,经验收后投入使用。
[0088] 步骤十一,对已经成型的轨道式塔吊基础结构的外表面进行除锈、并涂刷脱模剂,至此施工完毕。
[0089]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配块预制和材料准备具体如下。
[0090] 步骤1,用角钢焊接出基层边配块1.1.1和基层中配块1.1.2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在基层边配块1.1.1与基层中配块1.1.2之间、基层边配块1.1.1与拉梁配块3之间设置竖向板进行隔挡,在基层边配块1.1.1的端面也设置竖向板,竖向板的一侧与角钢点焊连接,不与角钢焊接连接的一侧涂刷脱模剂。
[0091] 步骤2,绑扎下铁钢筋,并焊接上铁马镫。
[0092] 步骤3,定位预应力波纹管;预应力波纹管的定位采用钢筋焊成井字形定位支架,定位支架的布置间距不大于1米,定位支架的根部与下铁钢筋焊接固定,上部通过绑扎丝与预应力波纹管绑扎固定;所述基层边配块1.1.1的第一横向中孔道10和第一横向边孔道9中所用的预应力波纹管、基层中配块1.1.2的第二横向边孔道12和第二横向中孔道11中所用的预应力波纹管以及拉梁配块3中所用的预应力波纹管
[0093] 均通长设置,预应力波纹管遇到竖向板处应在竖向板上开洞。
[0094] 步骤4,绑扎上铁钢筋,固定第一基础锚杆13。
[0095] 步骤5,支设基层边配块1.1.1的模板、基层中配块1.1.2的模板和拉梁配块3的模板;模板内侧利用角钢和水平杆进行支撑,模板外侧设置次龙骨和主龙骨,其中,次龙骨采用木方,间距不大于200mm,水平布置;主龙骨采用双钢管,间距0.75m,竖向布置。
[0096] 步骤6,混凝土浇筑:基层边配块1.1.1与基层中配块1.1.2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基层边配块1.1.1与拉梁配块3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0097] 步骤7,混凝土收面,采用刮杠进行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养护7天。
[0098] 步骤8,基层配块1.1养护完毕后,在基层配块1.1上进行弹线,弹出中层配块单元1.2.1的边线和中线,按照边线用角钢焊接出中层配块单元1.2.1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相邻中层配块单元1.2.1之间设置竖向板进行隔挡,在最外侧的中层配块单元1.2.1的端面也设置竖向板,竖向板的一侧与角钢点焊连接,不与角钢焊接连接的一侧涂刷脱模剂。
[0099] 步骤9,支设中层配块单元1.2.1的模板,在模板内的基层配块1.1的顶部铺设隔层,绑扎中层配块单元1.2.1的钢筋、并固定第二基础锚杆18。
[0100] 步骤10,浇筑中层配块单元1.2.1的混凝土:中层配块单元1.2.1之间的竖向板两侧的混凝土同步浇筑。
[0101] 步骤11,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
[0102] 步骤12,中层配块1.2养护完毕后,在中层配块1.2的顶部进行弹线,弹出顶层配块1.3的边线和中线,按照边线用角钢焊接出顶层配块1.3的阳角轮廓,并设置水平杆将横向相邻的角钢和纵向相邻的角钢进行连接,在顶层配块1.3的端面设置竖向板,竖向板与角钢点焊连接,不与角钢焊接连接的一侧涂刷脱模剂。
[0103] 步骤13,支设顶层配块1.3的模板,在模板内的中层配块1.2的顶部铺设隔层,绑扎顶层配块1.3的钢筋,并预埋轨道锚杆22和埋板5。
[0104] 步骤14,浇筑顶层配块1.3的混凝土。
[0105] 步骤15,混凝土收面,收面后压光,覆膜洒水进行养护;至此配块预制完毕。
[0106] 本实施例中,当塔吊从一个基础结构移动到另一个基础结构上时,相邻基础结构之间通过第三预应力拉索28连接;所述第三预应力拉索28穿设在两个基础结构的第一横向中孔道10和第二横向中孔道11中。
[0107]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杆为钢筋支撑,且在相邻角钢上沿竖向间隔布置;竖向相邻水平杆之间的间距为0.9m 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