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的电驱动模块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430365.6

文献号 : CN10886969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埃里克·J·斯滕加布里拉·特伦贝里

申请人 : E-AAM传动系统公司

摘要 :

一种驱动模块,包括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第一输入轴、第一至第四齿轮以及差速器组件。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具有载架、第一恒星齿轮、第二恒星齿轮以及由载架轴颈支撑并驱动联接至第一和第二恒星齿轮的多个第一行星齿轮。第一输入轴被联接至第一恒星齿轮以随其旋转。第一齿轮被联接至第一输入轴。第二齿轮被啮合接合至第一齿轮。差速器组件具有差速器输入部以及第一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差速器输入部被联接至第二齿轮以随其旋转。第三齿轮被联接至载架以随其旋转。第四齿轮被联接至第一差速器输出部以随其旋转并被啮合接合至第三齿轮。

权利要求 :

1.一种驱动模块,包括:

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具有载架、第一恒星齿轮、第二恒星齿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由所述载架轴颈支撑,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二恒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一恒星齿轮;

第一输入轴,联接至所述第一恒星齿轮以随其旋转;

第二输入轴,联接至所述第二恒星齿轮以随其旋转;

第一齿轮,联接至所述第一输入轴;

第二齿轮,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一齿轮;

差速器组件,具有差速器输入部以及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所述差速器输入部被联接至所述第二齿轮以随其旋转;

第三齿轮,联接至所述载架以随其旋转;和

第四齿轮,联接至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以随其旋转,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三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五齿轮,联接至所述第一输入轴以共同旋转;

输入齿轮,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五齿轮;和

第一电动机,驱动联接至所述输入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输入齿轮围绕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旋转所围绕的轴线平行的输入轴线能够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驱动联接至所述第二恒星齿轮的第二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壳和接纳在所述差速器壳中的差速器齿轮组,所述差速器齿轮组包括啮合接合至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的多个差速器小齿轮,所述第一侧齿轮被联接至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以随其旋转,所述第二侧齿轮被联接以随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旋转。

6.一种驱动模块,包括:

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具有载架、第一恒星齿轮、第二恒星齿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由所述载架轴颈支撑,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二恒星齿轮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一恒星齿轮;

第一输入轴,联接至所述第二恒星齿轮以随其旋转;

第一齿轮,联接至所述第一输入轴;

第二齿轮,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一齿轮;

差速器组件,具有差速器输入部以及第一差速器输出部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所述差速器输入部被联接至所述第二齿轮以随其旋转;

第三齿轮,联接至所述载架以随其旋转;和

第四齿轮,联接至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以随其旋转,所述第四齿轮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三齿轮;

第五齿轮,能旋转地接纳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和

联接器,能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五齿轮被能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输入轴,在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五齿轮被能旋转地联接至所述第一恒星齿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啮合接合至所述第五齿轮的输入齿轮以及驱动联接至所述输入齿轮的电动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输入齿轮围绕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旋转所围绕的轴线平行的输入轴线能够旋转。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模块,其中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壳和接纳在所述差速器壳中的差速器齿轮组,所述差速器齿轮组包括啮合接合至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的多个差速器小齿轮,所述第一侧齿轮被联接至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出部以随其旋转,所述第二侧齿轮被联接以随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出部旋转。

说明书 :

带有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的电驱动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一种带有拉维奈尔赫式(Ravigneaux)齿轮组的电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美国专利No.8663051公开一种具有变速器的电驱动模块,该变速器带有两级行星变速器,该两级行星变速器具有彼此联接以共同旋转的一对恒星齿轮以及一对内齿轮。内齿轮中的第一个被固定地联接至驱动模块的外壳,而内齿轮中的另一个相对于驱动模块的外壳可旋转。内齿轮相当大并因此制造成本相对高昂。

发明内容

[0003] 本节提供公开的概要,而不是其完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公开。
[0004] 在一个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驱动模块,包括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第一输入轴、第一至第四齿轮以及差速器组件。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具有载架、第一恒星齿轮、第二恒星齿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由载架轴颈支撑。第二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第一恒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恒星齿轮。第一输入轴被联接至第一恒星齿轮以随其旋转。第一齿轮被联接至第一输入轴。第二齿轮被啮合接合至第一齿轮。差速器组件具有差速器输入部以及第一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差速器输入部被联接至第二齿轮以随其旋转。第三齿轮被联接至载架以随其旋转。第四齿轮被联接至第一差速器输出部以随其旋转并被啮合接合至第三齿轮。
[0005] 在另一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驱动模块,包括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第一输入轴、第一至第五齿轮、差速器组件和联接器。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具有载架、第一恒星齿轮、第二恒星齿轮、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和多个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由载架轴颈支撑。第二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第一恒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被啮合接合至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二恒星齿轮。第一输入轴被联接至第二恒星齿轮以随其旋转。第一齿轮被联接至第一输入轴。第二齿轮被啮合接合至第一齿轮。差速器组件具有差速器输入部以及第一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差速器输入部被联接至第二齿轮以随其旋转。第三齿轮被联接至载架以随其旋转。第四齿轮被联接至第一差速器输出部以随其旋转并被啮合接合至第三齿轮。第五齿轮被能旋转地接纳在第一输入轴上。联接器能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下操作,在第一模式,第五齿轮被能旋转地联接至第一输入轴,在第二模式,第五齿轮被能旋转地联接至第一恒星齿轮
[0006] 其他应用领域将从在此提供的说明书变得明显。在此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旨在例示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07] 这里描述的附图仅用于例示所选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08]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教构造的第一驱动模块的示意性图示;和
[0009]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教构造的第二驱动模块的剖视图。
[0010] 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对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示教构造的示例性驱动模块总体由附图标记10标注。驱动模块10可包括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12、第一输入轴14、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8、第三齿轮20、第四齿轮22、差速器组件24、第五齿轮26、输入齿轮28、电动机30和第二输入轴32。
[0012] 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12可具有载架50、第一恒星齿轮52、第二恒星齿轮54以及由载架50轴颈支撑并驱动联接至第一恒星齿轮52和第二恒星齿轮54的多个第一行星齿轮56。第一行星齿轮56被啮合接合至第二恒星齿轮54,并且被啮合接合至由载架50轴颈支撑并与第一恒星齿轮52啮合接合的多个第二行星齿轮60。
[0013] 第一输入轴14被联接至第一恒星齿轮52以随其旋转。尽管未示出,将理解的是第一输入轴14可被接纳在外壳(未示出)中并经由合适的轴承(未示出)被支撑以相对于外壳旋转。
[0014] 第一齿轮16被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以随其旋转。第一齿轮16可被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的与第一恒星齿轮52相反的端部。
[0015] 第二齿轮18被啮合接合至第一齿轮16并围绕从第一输入轴14的旋转轴线偏移的轴线可旋转。
[0016] 差速器组件24可大致具有差速器输入部70以及分别为72和74的第一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差速器输入部70可被联接至第二齿轮18以随其旋转。在提供的示例中,差速器组件24包括在本示例中为差速器输入部70的差速器壳和接纳在差速器壳中的差速器齿轮组80。差速器齿轮组80可包括啮合接合至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的多个差速器小齿轮82。
第一侧齿轮可被联接至第一差速器输出部72(例如,与第一差速器输出部72整体且一体形成)以随其旋转,而第二侧齿轮可被联接至第二差速器输出部74(例如,与第二差速器输出部74整体且一体形成)以随其旋转。第一差速器输出部72可被联接至第一加伸轴90以随其旋转,而第二差速器输出部74可被联接至第二加伸轴92以随其旋转。
[0017] 第三齿轮20可被联接至载架以随其旋转。
[0018] 第四齿轮22可被联接至第一差速器输出部72以随其旋转并可被啮合接合至第三齿轮20。在提供的示例中,第四齿轮22被联接至第二加伸轴92以随其旋转。
[0019] 第五齿轮26被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以共同旋转。在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第五齿轮26被侧向设置在载架50与第一齿轮16之间。
[0020] 输入齿轮28啮合接合至第五齿轮26并被驱动联接至诸如电动机30的旋转动力源。在提供的示例中,输入齿轮28和第五齿轮26是斜齿轮,使得输入齿轮28围绕与第一输入轴
14旋转所围绕的轴线平行的输入轴线可旋转。然而,将理解,其他类型的齿轮可被分别用于输入齿轮28和第五齿轮26,诸如蜗杆和蜗轮、或锥齿轮,以允许输入轴线被定位在不同于在此例示的方位。还将理解,代替电动机30,旋转动力源可为内燃机(未示出),其可经由变速器(未示出)、动力输出单元(未示出)和传动轴(未示出)向输入齿轮28提供旋转动力。
[0021] 第二输入轴32被联接至第二恒星齿轮54以随其旋转。第二输入轴32可被联接以随诸如第二电动机100的另一旋转动力源旋转。
[0022] 在操作中,推动力可由电动机30提供,以驱动第一输入轴14(经由输入齿轮28和第五齿轮26)。第一输入轴14的旋转导致第一齿轮16的对应旋转,由于差速器输入部70被联接至第二齿轮18以共同旋转,第一齿轮16的对应旋转驱动第二齿轮18和差速器输入部70。在该操作模式中,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12以及第三齿轮20和第四齿轮20不影响由差速器组件24施加于第一加伸轴90和第二加伸轴92的旋转动力。
[0023] 在将有利于向第一加伸轴90和第二加伸轴92施加相等但相反的力矩的情况中,第二电动机100可被操作,以沿期望的方向驱动第二恒星齿轮54。在该操作模式中,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12用于向第一加伸轴90和第二加伸轴92施加相等但相反的力矩。
[0024] 参见图2,根据本公开的示教构造的第二驱动模块总体由附图标记10a标示。驱动模块10a可大体类似于图1的驱动模块10,除了:a)第五齿轮26a被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4a上,b)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12a的第一恒星齿轮52a被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4a上并与第一行星齿轮56直接啮合,c)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12a的第二恒星齿轮54a被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a以随其旋转,d)仅需要一个旋转动力源(即,图1的第一电动机30和第二输入轴32被省略)和e)联接器200被用于将第五齿轮26a选择性地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a或第一恒星齿轮52a。
[0025] 在提供的示例中,联接器200包括带内齿的套筒210,其接合形成在第五齿轮26a上的对应的外齿224。套筒210沿第一输入轴14a的旋转轴线22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套筒210的内齿还配合接合形成在第一输入轴14a上或以另外的方式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a的外齿212,但不接合形成在第一恒星齿轮52a上或以另外的方式接合至第一恒星齿轮52a的外齿226,在第二位置,套筒210的内齿配合接合形成在第一恒星齿轮52a上或以另外的方式联接至第一恒星齿轮52a的外齿226,但不接合形成在第一输入轴14a上或以另外的方式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a的外齿212。在提供的示例中,套筒210的内齿包括可接合至第五齿轮26a上的外齿224一组大型内齿210a、以及可交替接合至第一输入轴14a上的外齿212或接合至形成在第一恒星齿轮52a上的外齿226的一组小型内齿210b。
[0026] 在驱动模块10a的操作期间,当期望用于驱动第一加伸轴90和第二加伸轴92的推动力时,联接器200的套筒210可被移动至其第一位置,以将第五齿轮26a不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一输入轴14a(并由此使第一恒星齿轮52a与第五齿轮26a分离以允许第一恒星齿轮52a与第一输入轴14a之间的相对旋转)。在该模式,来自电动机30的旋转动力驱动第一输入轴14a(经由输入齿轮28和第五齿轮26a)。第一输入轴14a的旋转导致第一齿轮16的旋转,这驱动第二齿轮18以由此相应地使差速器输入部70旋转。
[0027] 在将有利于向第一加伸轴90和第二加伸轴92施加相等但相反的力矩的情况中,联接器200的套筒210可被移动至其第二位置,以将第五齿轮26a不可旋转地联接至第一恒星齿轮52a(并由此使第五齿轮26a与第一输入轴14a分离以允许第五齿轮26a与第一输入轴14a之间的相对旋转)。在该操作模式,来自电动机30的旋转动力驱动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
12a,使得拉维奈尔赫式齿轮组12a向第一加伸轴90和第二加伸轴92施加相等但相反的力矩。
[0028] 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已经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其不旨在详尽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一般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能应用的情况下能互换并且能够用于所选实施例,即使未特别示出或描述。相同的可以许多方式变化。这种变化不视为对本公开的背离,全部这种变更旨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