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818107.5

文献号 : CN10888703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军

申请人 : 花垣县十八洞泡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包括栽培箱、固定架、培养盆、气缸一和灯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栽培箱中,固定箱底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用于透气;所述培养盆放置在固定架上,培养盆底部设有通孔二,培养盆用于培养植物,通孔二用于透气;所述气缸一数量若干,气缸一分别安装在箱体顶部与固定架底部;所述灯架通过气缸一活塞杆安装在栽培箱内;本发明适用于大批量的植物的培养,同时培养的植物质量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包括栽培箱(1)、固定架(2)、培养盆(3)、气缸一(4)和灯架(5);所述固定架(2)固定在栽培箱(1)中,固定架(2)底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用于透气;所述培养盆(3)放置在固定架(2)上,培养盆(3)底部设有通孔二,培养盆(3)用于培养植物,通孔二用于透气;所述气缸一(4)数量若干,气缸一(4)分别安装在栽培箱(1)顶部与固定架(2)底部;所述灯架(5)通过气缸一(4)活塞杆安装在栽培箱(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架(5)截面为工字型,灯架(5)上设有集水件(51)、排水孔一(52)与灯具(53);所述集水件(51)固定安装在灯架(5)的上方,通过气缸一(4)固连在固定架(2)底部的灯架(5)中的集水件(51)用于收集培养盆(3)中流出的水与泥土;所述排水孔一(52)位于灯架(5)右侧,排水孔一(52)用于排出灯架(5)上的水;所述栽培箱(1)中还设有水循环装置一(11),水循环装置一(11)位于灯架(5)右侧,水循环装置一(11)用于将排水孔一(52)中流出的水再次添加到培养盆(3)中;所述灯具(53)安装在工字型灯架(5)的下方,灯具(53)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件(51)包括支杆(54)、集水板(55)和筛板(56);所述支杆(54)安装在灯架(5)的上部,支杆(54)中部与下方均设有若干通孔三,支杆(54)内部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通孔三配合将集水件(51)中的水导向灯架(5)上部;所述集水板(55)安装在支杆(54)中部,集水板(55)由四块弧形板组成,集水板(55)为方形漏斗结构,集水板(55)用于收集培养盆(3)中流出的水与泥土;所述筛板(56)安装在集水板(55)上,筛板(56)用于将集水板(55)内的泥土与水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架(5)下方还设有可调节喷头(57),可调节喷头(57)用于实现对植物根部浇灌营养液、对植物枝叶处浇灌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箱(1)中还设有加强筋(6)、气缸二(7)与收集器(8);所述的加强筋(6)固定在最底层固定架(2)的下方,加强筋(6)数量若干,加强筋(6)为三角形结构,加强筋(6)用于对固定架(2)起加强作用;所述气缸二(7)固定在加强筋(6)的底部;所述收集器(8)通过气缸二(7)固定在加强筋(6)的底部,收集器(8)用于收集最底层固定架(2)上方所有培养盆(3)与灯架(5)上流出的水与泥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8)包括收集盘(81)、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与弹性绳(84);所述收集盘(81)由两个圆环与一个圆盘组成,两个圆环之间形成一个储水槽,收集盘(81)用于收集水;所述的收集环一(82)安装在收集盘(81)内环外,收集环一(82)通过弹性绳(84)与加强筋(6)底部相连接,收集环一(82)用于与收集盘(81)内环形成一个两层的储水空间;所述收集环二(83)安装在收集环一(82)外,收集环二(83)通过弹性绳(84)与加强筋(6)底部相连接,收集环二(83)用于与收集环一(82)、收集盘(81)共同组成一个三层的储水空间,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之间的摩擦力比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之间的摩擦力小;所述收集器(8)右侧还开设有排水孔二(85),排水孔二(85)用于排出收集器(8)中的水;所述栽培箱(1)内还设有水循环装置二(12),水循环装置二(12)位于收集器(8)的右侧,水循环装置二(12)用于将排水孔二(85)排出的水运输至培养盆(3)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盘(81)内环与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上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凸起,圆环凸起用于避免收集盘(81)内环与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相互之间脱离,同时对收集盘(81)内环、收集环一(82)与收集环二(83)之间组成的储水空间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底部还设有浑浊检测仪(61)与液位传感器(62);所述浑浊检测仪(61)固定在加强筋(6)的右侧,浑浊检测仪(61)用于检测收集盘(81)内环、收集环一(82)与收集环二(83)组成的储水空间的泥水的浑浊度;所述液位传感器(62)固定在加强筋(6)的左侧,液位传感器(62)用于感应储水空间内液体的液位。

说明书 :

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工厂是通过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农业系统,即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植物工厂可实现蔬菜、花卉、水果、药材、食用菌以及一部分粮食作物等生产,是知识与技术密集的集约型立体农业生产方式。国外发达国家植物工厂已实现商业化应用,我国植物工厂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技术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
[0003] 植物工厂内作物采用立体化栽培方式,通常采用多层立体架的栽培方式,这就使得培养盆中的泥土与水会落入每层之间的固定架上,形成堆积,对固定架造成额外的负荷,同时造成了水与泥土资源的浪费,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成为我们的一个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通过集水件、加强筋、收集器、水循环装置一与水循环装置二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植物工厂中水与泥的循环再利用,同时避免了水与泥的堆积对每层的固定架造成损伤;工字型灯架的设置在实现水循环的同时避免了水对灯具造成影响,提高了植物工厂的实用性;收集器上收集盘内环、收集环一与收集环二的设置使得收集器可以实现泥水的分离,同时能够存储更多的泥与水,为泥水的沉淀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包括栽培箱、固定架、培养盆、气缸一和灯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栽培箱中,固定架底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用于透气;所述培养盆放置在固定架上,培养盆底部设有通孔二,培养盆用于培养植物,通孔二用于透气;所述气缸一数量若干,气缸一分别安装在栽培箱顶部与固定架底部;所述灯架通过气缸一活塞杆安装在栽培箱内;所述的灯架截面为工字型,灯架上设有集水件、排水孔一与灯具,灯架的工字型设计使得灯架在实现水循环的同时,使得灯具免受水的影响;所述集水件固定安装在灯架的上方,通过气缸一固连在固定架底部的灯架中的集水件用于收集培养盆中流出的水与泥土;所述排水孔一位于灯架右侧,排水孔一用于排出灯架上的水;所述栽培箱中还设有水循环装置一,水循环装置一位于灯架右侧,水循环装置一用于将排水孔一中流出的水再次添加到培养盆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所述灯具安装在工字型灯架的下方,灯具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工作时,将植物种植在培养盆中,通过灯架上的灯光对植物提供光照,固定架与栽培盆底部的通孔一与通孔二可以对植物根部透气,气缸一使得灯架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适应植物的生长高度,灯架工字型的设置使得灯架分为上下两层,避免了水对灯具造成影响,上层灯架的集水件对培养盆与固定架中漏出的水与泥土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排水孔一将上层灯架中的水排入到水循环装置一,再通过水循环装置一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栽培箱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定期对集水件中的泥进行再回收,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0006] 所述的集水件包括支杆、集水板和筛板;所述支杆安装在灯架的上部,支杆中部与下方均设有若干通孔三,支杆内部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通孔三配合将集水件中的水导向灯架上部;所述集水板安装在支杆中部,集水板由四块弧形板组成,集水板为方形漏斗结构,集水板用于收集培养盆中流出的水与泥土,方形漏斗结构使得集水板相互之间组合时不会出现缝隙,避免了泥土与水的混合物落入集水板的下方;所述筛板安装在集水板上,筛板用于将集水板内的泥土与水分离。工作时,泥土与水通过培养盆与固定架上的通孔一与通孔二落入灯架上的集水板中,集水板上固定的筛板对泥土与水进行筛分,实现了泥土与水的分离,使得水从筛板上流出经由支杆中部的通孔三流入支杆内部空间,再由排水通道流入支杆下方,由支杆下方的通孔三排出,排出的水进入上层灯架,最后通过排水孔一进入水循环装置一进行水循环;过程中,集水板的方形漏斗结构使得集水板相互之间可以无缝的衔接在一起,避免了泥土与水落入集水板下方,从而避免了泥土与水分离不彻底,避免了泥土堆积在集水件下方的灯架上。
[0007] 所述灯架下方还设有可调节喷头,可调节喷头用于实现对植物根部浇灌营养液、对植物枝叶处浇灌水。工作时,可调节喷头的上下高度可以调节,当需要给植物浇灌养料时,将可调节喷头调至植物根部以上,使得养料可以直接对植物根部进行营养供给,同时避免了养料出现在植物枝叶上,避免了植物枝叶出现脱水现象;当需要对植物浇水时,将可调节喷头调节至植物顶部,使得植物整体都可以得到浇灌,避免了水对植物根部浇灌使得植物的根露出泥土外,可调节喷头的存在使得植物可以更好的吸收水与养料。
[0008] 所述栽培箱中还设有加强筋、气缸二与收集器;所述的加强筋固定在最底层固定架的下方,加强筋数量若干,加强筋为三角形结构,加强筋用于对固定架起加强作用,三角形结构的加强筋使得泥水最终沿着三角形的两边向三角形的顶角出汇集,使得加强筋底部的收集器更加方便的对最底层固定架上落下的泥水进行收集,避免了泥水落入栽培箱底部;所述气缸二固定在加强筋的底部;所述收集器通过气缸二固定在加强筋的底部,收集器用于收集最底层固定架上方所有培养盆与灯架上流出的水与泥土。工作时,上一层固定架与培养盆中的水与泥土落入下一层灯架上,通过下一层灯架进行泥水的分离与循环利用,随着植物的生长,灯架对泥水的收集效果变弱,部分泥水渐渐地向最底层的固定架上转移,加强筋的存在对最底层固定架起到了加强效果,避免了最底层固定架因泥水过多而损坏,同时加强筋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最底层固定架上的泥水沿着三角形的两边向三角形的顶角处汇集,从而实现了泥水的汇集,最后汇集在加强筋底部的泥水落入收集器中。
[0009] 所述收集器包括收集盘、收集环一、收集环二与弹性绳;所述收集盘由两个圆环与一个圆盘组成,两个圆环之间形成一个储水槽,收集盘用于收集水;所述的收集环一安装在收集盘内环外,收集环一通过弹性绳与加强筋底部相连接,收集环一用于与收集盘内环形成一个两层的储水空间;所述收集环二安装在收集环一外,收集环二通过弹性绳与加强筋底部相连接,收集环二用于与收集环一、收集盘共同组成一个三层的储水空间,收集环二与收集环一之间的摩擦力比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之间的摩擦力小;所述收集器右侧还开设有排水孔二,排水孔二用于排出收集器中的水;所述栽培箱内还设有水循环装置二,水循环装置二位于收集器的右侧,水循环装置二用于将收集器中的水运输至培养盆中。工作时,气缸二活塞杆向下运动,在弹性绳与气缸二的作用下,收集环二、收集环一与收集盘之间发生一段位移,收集环二、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之间由外向内组成一个三层的储水空间,加强筋上汇集的泥水落入储水空间中,泥土慢慢沉淀,使得泥土与水分层,此时通过控制气缸二缩回,使得收集环二与收集环一在重力作用下向收集盘下方缩回,由于收集环二与收集环一之间的摩擦力比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之间的摩擦力小,收集环二的缩回提前于收集环一,随着收集环二与收集环一的缩回,收集环二、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之间组成的三层储水空间渐渐变小,使得泥继续留在储水空间中,水从储水空间中流出,实现了泥水的分离,水渐渐的进入收集盘中的储水槽中,再由收集器右侧的排水孔二流入水循环装置二,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同时定期对收集盘中的泥土进行收集利用,实现了泥土资源的再利用,收集环二、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收集器中的水与泥的分离,避免了泥进入收集器的排水孔二中使得排水孔二堵塞。
[0010] 所述收集盘内环与收集环一、收集环二上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凸起,圆环凸起用于避免收集盘内环与收集环一、收集环二相互之间脱离,同时对收集盘内环、收集环一与收集环二之间组成的储水空间进行密封。工作时,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凸起实现了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收集环二与收集环一之间的密封,使得泥水不会因此流入收集盘的储水槽中,避免了排水孔二堵塞;同时,圆环凸起对收集环一、收集环二与收集盘内环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了收集环一、收集环二与收集盘内环相互脱离。
[0011] 所述加强筋底部还设有浑浊检测仪与液位传感器;所述浑浊检测仪固定在加强筋的右侧,浑浊检测仪用于检测收集盘内环、收集环一与收集环二组成的储水空间的泥水的浑浊度;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在加强筋的左侧,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储水空间内液体的液位。工作时,先通过浑浊检测仪检测收集环二、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组成的储水空间中的泥水的浑浊度,从而判断出泥土是否沉淀完全,再由液位传感器感应储水空间中的液位,通过两者结合判断是否调节气缸二对泥水进行分离。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通过集水件、工字型灯架、加强筋、收集器、水循环装置一与水循环装置二相互配合,实现了植物工厂泥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避免了泥土与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了泥土与水的堆积对植物工厂的每层固定架造成损伤。
[0014]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通过设置工字型灯架,在实现泥水资源再利用的同时,避免了水对灯具造成影响,提高了该植物工厂的实用性。
[0015]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通过收集盘内环、收集环一与收集环二相互配合,实现了收集器中泥与水的分离,同时收集盘内环、收集环一与收集环二组成的三层储水空间使得收集器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避免了频繁的对收集器进行清理,使得收集器中的泥水拥有足够长的沉淀时间,使得泥与水的分离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7]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0018]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集水板与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发明收集器与加强筋安装在固定架上的示意图;
[0021] 图6是本发明加强筋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仰视图;
[0022] 图7是本发明收集器、加强筋与气缸二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是本发明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是本发明收集环一与收集盘通过圆环凸起连接的示意图;
[0025] 图中:栽培箱1、固定架2、培养盆3、气缸一4、灯架5、加强筋6、气缸二7、收集器8、水循环装置一11、水循环装置二12、集水件51、排水孔一52、灯具53、支杆54、集水板55、筛板56、可调节喷头57、浑浊检测仪61、液位传感器62、收集盘81、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弹性绳84、排水孔二8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使用图1-图9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的结构进行如下说明。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包括栽培箱1、固定架2、培养盆3、气缸一4和灯架5;所述固定架2固定在栽培箱1中,固定架2底部设有通孔一,通孔一用于透气;所述培养盆3放置在固定架2上,培养盆3底部设有通孔二,培养盆3用于培养植物,通孔二用于透气;所述气缸一4数量若干,气缸一4分别安装在栽培箱1顶部与固定架2底部;所述灯架5通过气缸一4活塞杆安装在栽培箱1内;所述的灯架5截面为工字型,灯架5上设有集水件51、排水孔一52与灯具53,灯架5的工字型设计使得灯架5在实现水循环的同时,使得灯具53免受水的影响;所述集水件51固定安装在灯架5的上方,通过气缸一4固连在固定架2底部的灯架5中的集水件51用于收集培养盆3中流出的水与泥土;所述排水孔一52位于灯架5右侧,排水孔一52用于排出灯架5上的水;所述栽培箱1中还设有水循环装置一
11,水循环装置一11位于灯架5右侧,水循环装置一11用于将排水孔一52中流出的水再次添加到培养盆3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所述灯具53安装在工字型灯架5的下方,灯具53用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工作时,将植物种植在培养盆3中,通过灯架5上的灯光对植物提供光照,固定架2与栽培盆底部的通孔一与通孔二可以对植物根部透气,气缸一4使得灯架5的位置可以调节,从而适应植物的生长高度,灯架5工字型的设置使得灯架5分为上下两层,避免了水对灯具53造成影响,上层灯架5的集水件51对培养盆3与固定架2中漏出的水与泥土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排水孔一52将上层灯架5中的水排入到水循环装置一11,再通过水循环装置一11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栽培箱1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定期对集水件51中的泥进行再回收,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0028]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集水件51包括支杆54、集水板55和筛板56;所述支杆54安装在灯架5的上部,支杆54中部与下方均设有若干通孔三,支杆54内部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与通孔三配合将集水件51中的水导向灯架5上部;所述集水板55安装在支杆54中部,集水板55由四块弧形板组成,集水板55为方形漏斗结构,集水板55用于收集培养盆3中流出的水与泥土,方形漏斗结构使得集水板55相互之间组合时不会出现缝隙,避免了泥土与水的混合物落入集水板55的下方;所述筛板56安装在集水板55上,筛板56用于将集水板55内的泥土与水分离。工作时,泥土与水通过培养盆3与固定架2上的通孔一与通孔二落入灯架5上的集水板55中,集水板55上固定的筛板56对泥土与水进行筛分,实现了泥土与水的分离,使得水从筛板56上流出经由支杆54中部的通孔三流入支杆54内部空间,再由排水通道流入支杆54下方,由支杆54下方的通孔三排出,排出的水进入上层灯架5,最后通过排水孔一52进入水循环装置一11进行水循环;过程中,集水板55的方形漏斗结构使得集水板55相互之间可以无缝的衔接在一起,避免了泥土与水落入集水板55下方,从而避免了泥土与水分离不彻底,避免了泥土堆积在集水件51下方的灯架5上。
[0029] 如图1所示,所述灯架5下方还设有可调节喷头57,可调节喷头57用于实现对植物根部浇灌营养液、对植物枝叶处浇灌水。工作时,可调节喷头57的上下高度可以调节,当需要给植物浇灌养料时,将可调节喷头57调至植物根部以上,使得养料可以直接对植物根部进行营养供给,同时避免了养料出现在植物枝叶上,避免了植物枝叶出现脱水现象;当需要对植物浇水时,将可调节喷头57调节至植物顶部,使得植物整体都可以得到浇灌,避免了水对植物根部浇灌使得植物的根露出泥土外,可调节喷头57的存在使得植物可以更好的吸收水与养料。
[0030] 如图1、图5与图6所示,所述栽培箱1中还设有加强筋6、气缸二7与收集器8;所述的加强筋6固定在最底层固定架2的下方,加强筋6数量若干,加强筋6为三角形结构,加强筋6用于对固定架2起加强作用,三角形结构的加强筋6使得泥水最终沿着三角形的两边向三角形的顶角出汇集,使得加强筋6底部的收集器8更加方便的对最底层固定架2上落下的泥水进行收集,避免了泥水落入栽培箱1底部;所述气缸二7固定在加强筋6的底部;所述收集器8通过气缸二7固定在加强筋6的底部,收集器8用于收集最底层固定架2上方所有培养盆3与灯架5上流出的水与泥土。工作时,上一层固定架2与培养盆3中的水与泥土落入下一层灯架5上,通过下一层灯架5进行泥水的分离与循环利用,随着植物的生长,灯架5对泥水的收集效果变弱,部分泥水渐渐地向最底层的固定架2上转移,加强筋6的存在对最底层固定架2起到了加强效果,避免了最底层固定架2因泥水过多而损坏,同时加强筋6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最底层固定架2上的泥水沿着三角形的两边向三角形的顶角处汇集,从而实现了泥水的汇集,最后汇集在加强筋6底部的泥水落入收集器8中。
[0031] 如图7与图8所示,所述收集器8包括收集盘81、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与弹性绳84;所述收集盘81由两个圆环与一个圆盘组成,两个圆环之间形成一个储水槽,收集盘81用于收集水;所述的收集环一82安装在收集盘81内环外,收集环一82通过弹性绳84与加强筋6底部相连接,收集环一82用于与收集盘81内环形成一个两层的储水空间;所述收集环二83安装在收集环一82外,收集环二83通过弹性绳84与加强筋6底部相连接,收集环二83用于与收集环一82、收集盘81共同组成一个三层的储水空间,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之间的摩擦力比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之间的摩擦力小;所述收集器8右侧还开设有排水孔二
85,排水孔二85用于排出收集器8中的水;所述栽培箱1内还设有水循环装置二12,水循环装置二12位于收集器8的右侧,水循环装置二12用于将收集器8中的水运输至培养盆3中。工作时,气缸二7活塞杆向下运动,在弹性绳84与气缸二7的作用下,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之间发生一段位移,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之间由外向内组成一个三层的储水空间,加强筋6上汇集的泥水落入储水空间中,泥土慢慢沉淀,使得泥土与水分层,此时通过控制气缸二7缩回,使得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在重力作用下向收集盘
81下方缩回,由于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之间的摩擦力比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之间的摩擦力小,收集环二83的缩回提前于收集环一82,随着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的缩回,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之间组成的三层储水空间渐渐变小,使得泥继续留在储水空间中,水从储水空间中流出,实现了泥水的分离,水渐渐的进入收集盘81中的储水槽中,再由收集器8右侧的排水孔二85流入水循环装置二12,实现水的循环再利用,同时定期对收集盘81中的泥土进行收集利用,实现了泥土资源的再利用,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收集器8中的水与泥的分离,避免了泥进入收集器8的排水孔二85中使得排水孔二85堵塞。
[0032] 如图9所示,所述收集盘81内环与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上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凸起,圆环凸起用于避免收集盘81内环与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相互之间脱离,同时对收集盘81内环、收集环一82与收集环二83之间组成的储水空间进行密封。工作时,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凸起实现了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之间的密封,使得泥水不会因此流入收集盘81的储水槽中,避免了排水孔二85堵塞;同时,圆环凸起对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与收集盘81内环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了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与收集盘81内环相互脱离。
[0033] 如图7所示,所述加强筋6底部还设有浑浊检测仪61与液位传感器62;所述浑浊检测仪61固定在加强筋6的右侧,浑浊检测仪61用于检测收集盘81内环、收集环一82与收集环二83组成的储水空间的泥水的浑浊度;所述液位传感器62固定在加强筋6的左侧,液位传感器62用于感应储水空间内液体的液位。工作时,先通过浑浊检测仪61检测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组成的储水空间中的泥水的浑浊度,从而判断出泥土是否沉淀完全,再由液位传感器62感应储水空间中的液位,通过两者结合判断是否调节气缸二7对泥水进行分离。
[0034]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35] 工作时,将植物种植与培养盆3中,通过灯架5上的灯光对植物进行光照,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随着植物生长,通过气缸一4调节灯架5的高度,使得灯架5始终与植物保持最佳光照距离;通过可调节喷头57对植物进行水与养料的喷洒,可调节喷头57高度可以调节,当需要喷洒养料时,可调节喷头57位于植物根部上方对植物进行喷洒养料,避免了养料的浪费,同时避免养料落在植物叶子上对植物叶子造成烧伤,当需要喷洒水时,可调节喷头57位于植物叶子上方对植物进行喷水,使得植物浇灌的更加均匀;过程中,上一层培养盆3中的水经由固定架2与培养盆3上的通孔一与通孔二落入下一层的灯架5上,灯架5工字型的设置使得灯架5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灯架5的集水板55对培养盆3与固定架2中漏出的水与泥土进行收集,集水板55的方形漏斗结构使得集水板55相互之间可以无缝的衔接在一起,避免了泥土与水落入集水板55下方,集水板55上固定的筛板56对泥土与水进行筛分,实现了泥土与水的分离,使得水从筛板56上流出经由支杆54中部的通孔三流入支杆54内部空间,再由排出通道流入支杆54下方,由支杆54下方的通孔三排出,排出的水进入上层灯架5,最后通过排水孔一52进入水循环装置一11进行水循环,实现了栽培箱1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定期对集水板55中的泥土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了泥土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随着植物的生长,下一层灯架5已经无法实现对上一层培养盆3中的泥水进行完全收集了,多余的泥水逐层下落至最底层固定架2上,最底层固定架2下方设置的加强筋6避免了最底层固定架2在泥水的作用下损坏,加强筋6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最底层固定架2上的泥水沿着三角形的两边向三角形的顶角处汇集,从而实现了泥水的汇集,最后汇集在加强筋6底部的泥水落入收集盘81的内环中,通过调节气缸二7活塞杆向下使得收集盘81内环与收集环一82、收集环二83在弹性绳84的作用下组成一个储水空间,实现了泥水的收集,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上设置的截面为梯形的圆环凸起实现了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之间的密封,实现了储水空间下方的密封,同时避免了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之间脱离;通过浑浊检测仪61检测收集环二83、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组成的储水空间中的泥水的浑浊度,从而判断出泥土是否沉淀完全,再由液位传感器62感应储水空间中的液位,当判断出储水空间中的泥土沉淀,同时液位过高时,调节气缸二7缩回,使得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在重力作用下向收集盘81下方缩回,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之间的摩擦力比收集环一82与收集盘81内环之间的摩擦力小,使得收集环二83先于收集环一82缩回,收集环二83与收集环一82的缩回使得储水空间变小,从而使得水从储水空间中流入收集器8的储水槽中,再经由收集器8上的排水孔二85进入水循环装置二12中,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当水排除后,对收集盘上的泥进行清理再利用,实现了水与泥土的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
[0036]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0037]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弹性绳与气缸二配合使得收集环二、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组成三层的储水空间,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弹簧与气缸二配合使得收集环二、收集环一与收集盘内环组成三层的储水空间。
[0038] 工业实用性
[0039] 根据本发明,此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能够批量的培养出高质量的植物,从而此植物工厂智能培养系统在植物培养技术领域中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