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779074.8

文献号 : CN1089391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征科鲍晓炯黄晓飞金晓强乔丰慧傅倍佳胡巧玲

申请人 : 浙江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自组装膜具有抗粘附作用,并具有pH响应性,从而实现抗菌剂纳米银的可控释放。本发明首先制备了功能性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然后通过共聚合反应制得了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型聚噁唑啉(POx);同时,利用儿茶酚接枝壳聚糖还原银离子,获得纳米银复合溶胶(CCS‑AgNPs);最后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将带负电荷的聚噁唑啉和带正电荷的纳米银交替组装制得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多层膜,该多层膜可以抵抗细菌粘附,在微酸pH刺激下实现抗菌剂纳米银的释放从而杀灭细菌,可实现抗‑杀一体化。

权利要求 :

1.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了功能性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然后通过共聚合反应制得了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型聚噁唑啉;同时,利用儿茶酚接枝壳聚糖还原银离子,获得纳米银复合溶胶(CSS-AgNPs);最后在起始层上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将带负电荷的聚噁唑啉和带正电荷的纳米银交替组装,制得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的制备步骤如下:(1)首先通过丁二酸酐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丁二酸单甲酯;(2)然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得到黄色粘稠液体状粗产物;(3)最后通过噁唑啉关环反应,可得淡黄色粉末状固体,即为目标产物: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聚合的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和共单体:2-乙基-2-噁唑啉的共聚合得到无规共聚物P2;(2)通过碱溶水解成盐,再酸处理进行修饰,可得带负电的后修饰产物PT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和共单体:2-乙基-2-噁唑啉的共聚投料比例为:1:1~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银复合溶胶的制备方法如下: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1~3%的儿茶酚接枝壳聚糖的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20~30%的硝酸银水溶液,在搅拌下,将硝酸银水溶液加入到儿茶酚接枝壳聚糖溶液中,反应1~5h后制得儿茶酚接枝壳聚糖-纳米银溶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始层为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分别配制如下溶液:PBS缓冲液,BPEI溶液,CSS-AgNPs待用;并将制得的PT2配成水溶液得到POx溶液;

2)将玻片浸泡在BPEI溶液中进行预组装,至少2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多次;

3)再将玻片浸泡到CSS-AgNPs溶液中,至少2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多次;

4)再将玻片浸泡到POx溶液中,至少2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多次;

5)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交替浸泡组装,直至达到要求的组装层数,且聚噁唑啉层位于最外层为止。

说明书 :

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用抗菌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十年,由于心血管和各类代谢疾病的高发,进行医疗器械植入手术的患者日益增多。然而器械在植入体内的过程中,极易被细菌粘附在表面,形成一种细菌聚集体的膜状物,即细菌生物被膜。这种细菌感染已然成为植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器械表面的生物膜一旦形成,就极难被杀死和清除。相比于游离态细菌,膜内细菌对抗生素和抗菌剂的抗性大大增强,同时难以被巨噬细胞所吞噬,也无法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所清除,最终导致植入部位发生持续性的细菌感染。
[0003]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抗粘附表面无法在体内长期抵抗生物膜的形成。因为细菌会不断分泌出大量粘结物,试图附着于器械表面。一旦抗粘附层被这种粘性极强的蛋白突破,细菌就能成功在蛋白上定植,形成大量菌落。由此可见,想要在临床应用中成功抵抗生物膜的形成,构筑单一功能的表面是不够的。将抗细菌粘附与杀菌结合起来,构筑一种新型的智能抗-杀表面,即具有细菌刺激响应性的表面,是一种潜在有效的策略。
[0004] 已知细菌感染宿主细胞后会释放一系列致病因子,如磷酸酶、磷脂酶、毒素、脂肪酶、蛋白酶等,还会使感染部位周围的pH降低,发生较明显的酸化,形成一个特殊的细菌感染的微环境。这些微环境的变化,可以作为杀菌材料特异性释放或发挥触杀作用的信号源。因此,当这种智能抗-杀材料最外侧的抗细菌粘附层,在细菌的持续作用下,失去抗粘附性能后。附着于表面的细菌会使微环境发生变化,进而触发了杀菌剂的释放,特异性的杀死附着的细菌,防止生物膜的形成。在现有的涂层制备方法中,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LBL)显然很适用于制备这种刺激响应性的抗-杀表面。其原理是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带有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交替沉积形成多层膜,静电自组装得到的多层膜可具备pH响应性。
[0005] 聚噁唑啉(POx)作为一种类多肽结构的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低,亲水性极强,能够抗蛋白粘附等优点;纳米银作为一种常见的抗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性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带负电荷的POx,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将带正电荷的纳米银衍生物(CSS-AgNPs)负载到多层膜中,成功构筑一种新型的智能抗-杀表面,具有pH刺激响应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顽固的细菌生物被膜难以清除的问题,提供一种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多层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聚噁唑啉亲水表面抵抗细菌粘附,在微酸pH刺激下实现抗菌剂纳米银的释放从而杀灭细菌,实现抗-杀一体化。
[0007]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首先制备了功能性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然后通过均聚合和共聚合反应制得了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型聚噁唑啉;同时,利用儿茶酚接枝壳聚糖还原银离子获得纳米银复合溶胶;最后在起始层上利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将带负电荷的聚噁唑啉和带正电荷的纳米银交替组装制得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多层膜,该自组装膜具有抗粘附作用,并能可控释放抗菌剂纳米银。
[000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功能性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的制备步骤如下:
[0009] (1)首先通过丁二酸酐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丁二酸单甲酯;
[0010] (2)然后通过酰胺化反应得到黄色粘稠液体状粗产物;
[0011] (3)最后通过噁唑啉关环反应,可得淡黄色粉末状固体,即为目标产物: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
[0012] 其具体的制备过程可参考文献(A.Levy and M.Litt,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1,Vol.6,1883-1894(1968)),其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
[0013] 所述的共聚合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4] (1)通过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和共单体2-乙基-2-噁唑啉的共聚合得到无规共聚物P2;
[0015] (2)再通过碱溶水解成盐,然后酸处理进行修饰,可得带负电的后修饰产物PT2。其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
[0016] 由此获得一个组装单层材料,即带负电荷的聚噁唑啉。优选的,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和共单体2-乙基-2-噁唑啉的共聚投料比例为:1:1~1:9。
[0017] 另一组装单层材料:带正电荷的儿茶酚接枝壳聚糖-纳米银是通过酰胺化反应将3-(2,4-二羟基)苯基丙酸与壳聚糖上的氨基进行缩合得到的,其水溶性大大提高,并加入了纳米银。其制备方法如下:分别配制质量浓度为1~3%的儿茶酚接枝壳聚糖的水溶液和质量浓度为20~30%的硝酸银水溶液,在搅拌下,将硝酸银水溶液加入到儿茶酚接枝壳聚糖溶液中,反应1~5h后制得儿茶酚接枝壳聚糖-纳米银溶胶。
[001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起始层为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
[0019] 本发明所述的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0] 1)分别配制如下溶液:PBS缓冲液,BPEI溶液,CSS-AgNPs待用;并将制得的PT2配成水溶液得到POx溶液;
[0021] 2)将玻片浸泡在BPEI溶液中进行预组装,至少2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多次;
[0022] 3)再将玻片浸泡到CSS-AgNPs溶液中,至少2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多次;
[0023] 4)再将玻片浸泡到POx溶液中,至少2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多次;
[0024] 5)重复上述步骤3)和步骤4)交替浸泡组装,直至达到要求的组装层数,且聚噁唑啉层位于最外层为止。
[0025] 得到的pH响应型聚噁唑啉-纳米银的层层自组装膜,具有抗粘附作用,并能可控释放抗菌剂,其机理图如图3所示。
[0026]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7] 1)本发明选择纳米银作为抗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性能,细胞毒性小,水溶性佳。
[0028] 2)本发明选择聚噁唑啉作为亲水抗粘附表面组装层,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低,亲水性极强,能够抗蛋白粘附等,且相比于PEG,它的分子链柔性更强、端基更易于功能化、亲水性可调。
[0029] 3)本发明具有pH刺激响应性,可在正常体液pH时保持亲水表面,抵抗细菌粘附;在微酸pH时,实现抗菌剂纳米银的可控释放。本发明实现了抗-杀一体化。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功能性单体2-(2-甲氧羰基)乙基-2-噁唑啉的制备过程原理图;
[0031] 图2是共聚合过程原理图;
[0032] 图3是本发明多层膜的结构示意图及机理图。
[0033] 图4为组装膜的接触角随组装层数的变化。接触角随最外层组装膜的亲疏水性交错变化,当聚噁唑啉在最外层时,亲水性更强。
[0034] 图5为pH=5.5,6.5,7.4时银的释放百分比随释放时间的变化。pH=7.4时,银基本不释放;pH=6.5时,10分钟达到极限释放百分比约10%;pH=5.5时,10分钟达到极限释放百分比约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36] 实施例1:
[0037] 1)配制如下浓度的溶液待用:PBS 0.01M,BPEI 3mg/mL,CSS-AgNPs 1mg/mL,POx 1mg/mL。
[0038] 2)将玻片浸泡在BPEI溶液中进行预组装,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39] 3)将玻片浸泡到CSS-AgNPs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40] 4)将玻片浸泡到POx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41] 5)重复交替浸泡组装,直至达到要求的组装层数为止。
[0042] 实施例2:
[0043] 1)配制如下浓度的溶液待用:PBS 0.01M,BPEI 2mg/mL,CSS-AgNPs 2mg/mL,POx 2mg/mL。
[0044] 2)将玻片浸泡在BPEI溶液中进行预组装,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45] 3)将玻片浸泡到CSS-AgNPs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46] 4)将玻片浸泡到POx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47] 5)重复交替浸泡组装,直至达到要求的组装层数为止。
[0048] 实施例3:
[0049] 1)配制如下浓度的溶液待用:PBS 0.01M,BPEI 2mg/mL,CSS-AgNPs 1mg/mL,POx 1mg/mL。
[0050] 2)将玻片浸泡在BPEI溶液中进行预组装,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51] 3)将玻片浸泡到CSS-AgNPs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52] 4)将玻片浸泡到POx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PBS缓冲液重复冲洗并吹干三次。
[0053] 5)重复交替浸泡组装,直至达到要求的组装层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