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887811.6

文献号 : CN10900658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友芳李文辉张建明

申请人 : 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育种领域,公开了一种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用于培育待转变真蛸幼体的流水加充气的培育池中,设置饲料框、防止真蛸幼体粘壁干死的防逃板以及能够为真蛸幼体提供隐蔽所的隐蔽物,所述饲料框位于所述培育池的底部或者其上沿位于水面下方2‑3cm处,所述防逃板设置在水面上方3‑5cm处,所述隐蔽物设置在所述培育池的底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真蛸幼体由浮游向底栖转变的成活率,从而为真蛸规模化育种繁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权利要求 :

1.一种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用于培育待转变真蛸幼体的流水加充气的培育池中,设置饲料框、防止真蛸幼体粘壁干死的防逃板以及能够为真蛸幼体提供隐蔽所的隐蔽物,所述饲料框位于所述培育池的底部或者其上沿位于水面下方2-3cm处,所述防逃板设置在水面上方3-5cm处,所述隐蔽物设置在所述培育池的底部;该方法还包括在培育的过程中,将锐齿蟳和/或日本蟳蚤状幼体以及藻钩虾投入所述培育池的水体中,并往所述饲料框中投加锐齿蟳碎肉和/或日本蟳碎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饲料框的长×宽×高为(20-50)cm×(30-60)cm×(2-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饲料框的设置数量为0.5-1个/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隐蔽物为陶瓷环和/或四脚砖,且所述隐蔽物的设置数量以每只真蛸幼体均有隐蔽所为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陶瓷环的内径×外径×长为(0.5-0.7)cm×(1.5-1.7)cm×(1.5-1.7)cm,所述四脚砖的边长×厚度×四脚高为(20-40)cm×(1-5)cm×(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防逃板为泡沫双面胶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藻钩虾为扎克藻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锐齿蟳和/或日本蟳蚤状幼体,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当天能摄食完为准;所述藻钩虾,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第二天尚略有剩余为准;所述锐齿蟳碎肉和/或日本蟳碎肉,投喂量以下次投喂时在饲料框中尚略有剩余为准,投喂前清除残余碎肉。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培育池中的水体温度为

20-27℃。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待转变真蛸幼体的每腕吸盘数量为23个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待转变真蛸幼体的每腕吸盘数量为

17-20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育方法,其中,所述培育池的水体深度为

0.6-1m;所述真蛸幼体的起始养殖密度为1200-2000只/m3。

说明书 :

一种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真蛸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俗称章鱼、八爪鱼,为暖水性种,是世界性习见种,中国沿海、日本濑户内海、澳大利亚、大西洋和地中海等世界温带砂泥底、岩礁海域均广泛分布,是中国闽粤海域近海的重要经济蛸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愈来愈少,而市场消费对头足类的需求却逐年上升,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使得蛸类养殖作为资源恢复的重要手段受到广泛关注。真蛸对养殖环境适应性很强,且分布广、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关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
[0003] 2004年西班牙的J.IGLESIAS等完成了真蛸全生长史的研究,研究表明,真蛸幼体开始为浮游,刚孵出的幼体每腕平均吸盘为3个,孵化后40天每腕吸盘数量增至17-23个,开始由浮游逐渐转变为底栖,在浮游期真蛸幼体的成活率为31.5%,在由浮游至底栖的转变过程中仅有130只幼体的试验组完成了整个过程,存活13只,成活率仅为10%,成活率极低(该研究中没有提及完全底栖真蛸幼体每腕吸盘数量,但据本发明的发明人在育苗过程中的取样分析转为底栖生活的真蛸幼体每腕吸盘数量为37-39个)。真蛸幼体底栖过程的高死亡率一直是育苗繁育的难点,因此,提供一种有效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便对真蛸规模化苗种繁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采用现有的方法对真蛸幼体进行培育时,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成活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显著提高真蛸幼体由浮游向底栖转变的成活率的育苗方法,从而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完成了本发明。
[0005]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包括:在用于培育待转变真蛸幼体的流水加充气的培育池中,设置饲料框、防止真蛸幼体粘壁干死的防逃板以及能够为真蛸幼体提供隐蔽所的隐蔽物,所述饲料框位于所述培育池的底部或者其上沿位于水面下方2-3cm处,所述防逃板设置在水面上方3-5cm处,所述隐蔽物设置在所述培育池的底部。
[0006]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4年的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在真蛸幼体的培育过程中,通过在培育池的特定位置设置饲料框、防逃板以及隐蔽物,这几种方式的协同作用能够为真蛸幼体由浮游向底栖转变提供极佳的环境,成活率能够提高至79.0-83.0%,从而为真蛸规模化育种繁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0007] 所述培育池可以为各种材质的桶(玻璃钢桶、塑料桶等)、水泥池、自然池塘等,只要能够实现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即可。
[0008] 如上所述,所述培育采用流水加充气的方式进行。其中,所述充气通过设置在培育池水体底部的气石实现。所述气石的设置数量优选为1-1.5/m3。
[0009] 优选地,所述饲料框的长×宽×高为(20-50)cm×(30-60)cm×(2-6)cm。
[0010] 优选地,所述饲料框的设置数量为0.5-1个/m3。
[0011] 优选地,所述隐蔽物为陶瓷环和/或四脚砖,所述隐蔽物的设置数量以每只真蛸幼体均有隐蔽所为准。
[0012] 优选地,所述陶瓷环的内径×外径×长为(0.5-0.7)cm×(1.5-1.7)cm×(1.5-1.7)cm,所述四脚砖的边长×厚度×四脚高为(20-40)cm×(1-5)cm×(1-5)cm。
[0013] 优选地,所述防逃板为泡沫双面胶板。所述泡沫双面胶板的厚度可以为0.1-1cm。
[0014]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培育的过程中,将锐齿蟳和/或日本蟳蚤状幼体以及藻钩虾投入所述培育池的水体中,并往所述饲料框中投加锐齿蟳碎肉和/或日本蟳碎肉。其中,所述藻钩虾优选为扎克藻虾。
[0015] 优选地,所述锐齿蟳和/或日本蟳蚤状幼体,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当天能摄食完为准;所述藻钩虾,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第二天尚略有剩余为准;所述锐齿蟳碎肉和/或日本蟳碎肉,投喂量以下次投喂时在饲料框中尚略有剩余为准,投喂前清除残余碎肉。
[0016] 优选地,所述培育池中的水体温度为20-27℃。
[0017] 优选地,所述待转变真蛸幼体的每腕吸盘数量为23个以下,更优选为17-20个。
[0018] 优选地,所述培育池的水体深度为0.6-1m。
[0019] 优选地,所述真蛸幼体的起始养殖密度为1200-2000只/m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1] 实施例1
[0022]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0023] 将浮游的真蛸幼体放入3m3的玻璃钢桶(水深0.8m)中,采用流水加充气方式进行培肓,每日流水量为水体的2倍,水温保持在24-27℃,海水比重为1.023。在该玻璃钢桶的底部放置4个气石充气,放置2个饲料框(饲料框均设置在玻璃钢桶壁上,且上沿均位于水面下方2cm处),桶底放置内径1.5cm、外径1.6cm、长1.7cm的陶瓷环及边长30cm、厚度3cm、四脚高3cm的四脚砖且陶瓷环和四脚砖的设置数量以每只真蛸幼体均有隐蔽所为准,在离水面3cm处粘贴有厚度为0.5cm的泡沬双面胶板以防止真蛸幼体爬出水面粘附在桶壁上干死,在培育过程中,将锐齿蟳、日本蟳蚤状幼体和藻钩虾投入玻璃钢桶的水体中,并将锐齿蟳碎肉放在饲料框中。其中,锐齿蟳和日本蟳蚤状幼体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当天能摄食完为准;
藻钩虾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第二天尚略有剩余为准;锐齿蟳碎肉每日投喂两次,分别在早上5点和下午5点,投喂量以下次投喂时尚略有剩余为准,投喂前清除残余碎肉。试验从
2018年4月22日开始,放入每腕吸盘17个的真蛸幼体3211只,培育到2018年5月4日结束,培育出每腕吸盘39个的真蛸幼体2613只,成活率81.4%。
[0024] 实施例2
[0025]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0026] 将浮游的真蛸幼体放入3m3的水泥池(水深0.8m)中,采用流水方式进行培肓,每日流水量为水体的1倍,水温保持在24-27℃且水体比重为1.023。在该水泥池的底部放置4个气石充气,放置2个饲料框(饲料框均设置在水泥池壁上,且上沿均位于水面下方3cm处),池底放置内径1.5cm、外径1.6cm、长1.7cm的陶瓷环及边长30cm、厚度3cm、四脚高3cm的四脚砖且陶瓷环和四脚砖的设置数量以每只真蛸幼体均有隐蔽所为准,在离水面5cm处粘贴有厚度为0.5cm的泡沬双面胶板以防止真蛸幼体爬出水面粘附在池壁上干死,在培育过程中,将锐齿蟳、日本蟳蚤状幼体和藻钩虾投入水泥池的水体中,并将锐齿蟳碎肉放在饲料框中。其中,锐齿蟳和日本蟳蚤状幼体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当天能摄食完为准;藻钩虾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第二天尚略有剩余为准;锐齿蟳碎肉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当天能摄食完为准。试验从2018年4月22日开始,放入每腕吸盘17个的真蛸幼体3018只,培育到2018年5月4日结束,培育出每腕吸盘39个的真蛸幼体2385只,成活率79.0%。
[0027] 实施例3
[0028]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0029] 将浮游的真蛸幼体放入3m3的玻璃钢桶(水深0.8m)中,采用流水方式进行培肓,每日流水量为水体的1.5倍,水温保持在24-27℃且水体比重为1.023。在该玻璃钢桶的底部放置4个气石充气,放置1个饲料框(饲料框均设置在玻璃钢桶壁上,且上沿均位于水面下方2.5cm处),桶底放置内径1.5cm、外径1.6cm、长1.7cm的陶瓷环及边长30cm、厚度3cm、四脚高
3cm的四脚砖且陶瓷环和四脚砖的设置数量以每只真蛸幼体均有隐蔽所为准,在离水面4cm处粘贴有厚度为0.5cm的泡沬双面胶以防止真蛸幼体爬出水面粘附在桶壁上干死,在培育过程中,将锐齿蟳、日本蟳蚤状幼体和藻钩虾投入玻璃钢桶的水体中,并将日本蟳碎肉放在饲料框中。其中,锐齿蟳和日本蟳蚤状幼体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当天能摄食完为准;藻钩虾每日投喂一次,投喂量以第二天尚略有剩余为准;日本蟳碎肉每日投喂两次,分别在早上5点和下午5点,投喂量以下次投喂时尚略有剩余为准,投喂前清除残余碎肉。试验从2018年4月22日开始,放入每腕吸盘17个的真蛸幼体3450只,培育到2018年5月4日结束,培育出每腕吸盘39个的真蛸幼体2864只,成活率83.0%。
[0030] 对比例1
[0031]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003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对真蛸幼体进行培育,不同的是,未设置防逃板。试验从2018年4月22日开始,放入每腕吸盘17个的真蛸幼体3211只,培育到2018年5月4日结束,培育出每腕吸盘39个的真蛸幼体1362只,成活率50.8%。
[0033] 对比例2
[0034]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003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对真蛸幼体进行培育,不同的是,未设置饲料框,而是直接将所有饲料均投入水体中。试验从2018年4月22日开始,放入每腕吸盘17个的真蛸幼体3211只,培育到2018年5月4日结束,培育出每腕吸盘39个的真蛸幼体503只,成活率15.7%。
[0036] 对比例3
[0037]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参比的真蛸幼体由浮游转变为底栖的培育方法。
[003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对真蛸幼体进行培育,不同的是,玻璃钢桶底部未设置有陶瓷环和四脚砖。试验从2018年4月22日开始,放入每腕吸盘17个的真蛸幼体3211只,培育到2018年5月4日结束,培育出每腕吸盘39个的真蛸幼体1035只,成活率32.2%。
[0039]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真蛸幼体由浮游向底栖转变的成活率,从而为真蛸规模化育种繁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0040]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2]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