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201986.3

文献号 : CN10902366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朱雪梅姜生瞿建新

申请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本发明的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由下边框、过渡部分、门框主体部分、门腰、满堂格和上边框六大部分组成,花型结构复杂,有大提花织物的效果,由多臂机构织制,因而生产工艺流程短、效率高,织物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经轴印花技艺,形成门帘效果;使用纬二重组织,织制成门框,有缂丝技艺的效果。使用剑杆织机生产,工艺流程短,织造效率高。但用多臂织机生产难度大,使用双轴织造解决经织缩差异的问题;通过降低后梁高度,解决了花经纱的下沉;加强挡车管理,控制经印花的位置与满堂格部分重叠。

权利要求 :

1.一种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织物设计规格如下:

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起花组织+小提花组织,整个织物由六大块组成,一个循环为530纬;

第一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下边框部分,下边框部分由地经纱织制的平纹组织为主色调,使用了36根纬纱;由红色起花经纱的经浮长,形成中式长门的下边框,在下边框的中间,使用纬二重组织,利用纬浮长的变化,织入4根深蓝色纱线,在织物布面呈现缂丝效果,使门框结构分明;

下边框共计使用了52根纬纱,其中,第1-36纬,形成边框下边的平纹织物;第37-40纬、第49-51纬,7根纬纱通过经浮长,形成红色边框;4根蓝色纱和4根白色纬纱,按1:1排列,利用纬二重组织,形成缂丝效果,点缀在门框上,第41、43、45、47纬为白色纬纱,第42、44、46、

48纬,为蓝色纬纱;门框上边缘使用第52纬,过渡到第二大块,总计使用了52纬;

第二大块为过渡部分,这一部分,将下边框和第三大块五福临门间的空隙,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整个中式长门浑然一体;第二大块织物:使用了26纬,引纬循环为第53-78纬,纬纱颜色为白色;

第三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下半部分,这一部分是门框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采用五个蝙蝠做图案,蝙蝠中间有七个星点;蝙蝠图案和七星高照图案,都是由玫红经起花织物构成,每个蝙蝠需要48纬,共织制3个循环,需要144纬,纬纱循环中第79-222纬,形成门框的主体部分;织物主体部分为蝙蝠图案,本织物中共重复织制了3次,可根据要求,改变重复次数,调节门框的大小;

织物的第四大块为中式长门的门腰部分,门腰部分由起花组织形成“山”形图案,在山形图案的上面和下面还有小提花组织;门腰部分使用36纬,在纬纱循环序列中为第223纬-第258纬;

织物的第五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上半部分,上半部分设计为满堂斜格,由经起花组织形成满堂斜格;在织物的上半部分还利用了利用经轴印花技艺,好像门帘挂在门的后面,使图案朦胧,窗格清皙,层次分明;满堂格部分织制了5个循环,每个循环44纬,需要220纬,在整个纬纱循环中,为259-478纬;本织物中满堂格部分重复织制了5次,可根据要求调节重复次数;

织物的第六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上边框,用到设计方法、加工技巧和下边框相同,门的上边框部分,使用了52纬,在纬纱循环中为479-530纬,其中第484、486、488、490纬为蓝色纬纱,其他的为白色纬纱;

所述的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倒筒——整经——浆纱或者并轴——经轴印花工艺——穿综——织造;

(1)倒筒:

选用1332MD型络筒机,倒筒速度为643m/min;经纬纱线均为9.7tex*2双股线,纱线强力高,可以选用较高地络筒速度;倒筒张力垫圈重量为9g;接头时使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

(2)整经:

选用贝宁格ZDA型分批整经机,整经速度为670m/min,集体换筒,由于整经速度较快,不再进行附加张力的设置;经纱有两个系统,地经纱和花经纱,地经纱的根数为4664根+40根边纱,整成7轴,其中红色经纱440根,深蓝色纱线88根,共计528根纱,整成一个轴,筒子排列为5只红色筒子:1只深蓝色筒子,余下的为白色经纱,共计4176根,整经成6个经轴,配轴为

696*6;花经纱全部为红色纱,共计2464根,整成4轴,配轴为616*4;

(3)浆纱或者并轴:

使用ASG365型两单元浆纱机进行并轴,经纱为9.7tex*2双股线,股线单纱强力较高,不上浆,在浆槽中加水并轴;

(4)经轴印花工艺:

经轴印花属于纱线印花,在整经以后,将白色地经纱并轴然后再进行经轴印花,经轴印花使用活性墨水,直接在经纱上喷印;加工流程为:(1)印前处理,喷印工艺流程为:上浆-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60℃,上浆时使用的浆料为海藻酸钠;(2)印花工艺,选用精度较低的2

360dpi,印花速度控制在3.5m/min;

(5)穿综:

穿综顺序:分区穿综,1-4页综穿地经纱,5-16页穿花经纱,穿综时,由于地经轴上也有红色经纱,为防止穿综时,穿综工取错纱线,用分绞线将2个织轴分隔开;花轴放在上层,地轴放在下层,织制红色边框时,从地轴上取玫红纱,织制中间织物时,玫红色纱线从花轴取纱;

穿综顺序为:(1,2)*38,每筘4入,(1,2)*12,每筘2入,(3,5,4,5)*6,(3,6,4,6)*10,(3,

7,4,7)*10,(3,8,4,8)*10,(3,9,4,9)*10,(3,10,4,10)*10,(3,11,4,11)*10,(3,12,4,

12)*10,(3,14,4,14)*10,(3,15,4,15)*10,(3,16,4,16)*6,每筘4入,(1,2)*12,每筘2入,(1,2)*38,每筘4入;

(6)织造:

使用天马优秀型剑杆织机织造成,织机速度为400r/min;

1.双轴织造:经纱有两个系统,地经纱和花经纱,地经纱交织次数多,经织缩大,使用织机原有的送经系统;花经纱交织次数少,经织缩小,花经轴装在织机后梁的上方,距离后梁

8-10cm,使用摩擦力控制送经;

2.纬二重组织的织制:本织物织制过程中用4根深蓝色纱线织制到门框的上下边框中,使门框结构分明,立体感强,这4根蓝色纱线不能织到两侧的红色边框中,织制到深蓝色纬纱时,将深蓝色纱纬线和门框中间的地经纱交织,而在门框的两边及其他平纹部分,在织物的反面形成纬浮长,在织制下一根纬纱时,换成白色纬纱,凡是和深蓝色纱线交织的经纱处,白色纬纱形成纬浮长,深蓝色纬纱形成纬浮长的地方,白色纬纱和经纱交织,形成正常的织物,织制到通经断纬处,使用变纬密织造,纬纱的密度扩大一倍;

3.变纬密织造:在织机工艺设计菜单中,选中送经卷取系统,设置纬密;本织物使用时,需要用到2种纬密,纬密1设置为240根/10cm,纬密2设置为480根/10cm,然后在变纬密织造一栏,加上选中标志,织机能根据要求实现变纬密织造;本织物纬纱循环数为534,织制第1-

40纬,使用纬密1织造,织制第41-48纬,使用纬密2织织造,织制第49-482纬,使用纬密1织造,织制第483-490纬时,使用纬密2织织造,织制第491-530纬,使用纬密1织造,这样就能实现上述缂丝的效果;

4.经印花织制:织制时要保证经印花部分正好位于中式长门的满堂格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挡车巡回,如果经印花不在满堂格处,那么织制到上下边框处时,要调整投纬顺序,增加或减少上下边框处,平纹组织的纬纱根数,确保经印花正好在中式长门的满堂格处;

5.开口时间:本织物经密较大,梭口不易清晰,宜采用早开口,开口时间确定为330°;

6.进剑时间:本织物生产时,上机筘幅不太大,采用晚引纬工艺,送纬剑的进剑时间控制在68°,进剑晚,梭口有效高度高,能减少经纱的断头,同时还能减少星跳疵点;接纬剑的进剑时间一般晚于送纬剑的进剑时间,控制在70°;

7.退剑时间:退剑时间确定为294°,退剑时间晚,对引纬有利,该型织机的筘座为分离式筘座,退剑时间受到筘座停止时间的限止,因此,退剑时间不能再晚;

8.废边综平时间:本织物生产时确定废边时间为290°,废边综平时间早,对纬纱夹持力大,能防止产生边纬缩,但废边时间早,废边纱和接纬剑摩擦力大,易造成废边纱断头;

9.后梁刻度:开口机构为多臂开口机构,本织物经密高,梭口不易清晰,也就是上层经纱容易下沉,降低后梁高度,能增加上层经纱的张力,后梁采用-1刻度,后梁低,影响织物的丰满程度,因此后梁也不宜再低,后梁前后刻度为+2,后梁前后刻度影响梭口的后部长度,后部梭口长,能减少经纱的断头,但影响梭口的清晰;

10.分绞棒:本织物红色经纱既有花经,又有地经,为了防止经纱断头后,挡车工接错纱头,经纱上机后,要用分绞棒将两个织轴上的经纱分开,地纱纱断头后,经纱穿在1-4页综上,花经断头后穿在5-16页综;

11.上机张力:经密大,梭口不宜清晰,上机张力要偏大控制,张力系数选择1,上机张力为160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织物的经纬纱线均为9.7tex*2双股线,织物的坯布幅宽为163.7cm,总经根数为7168根,地组织处经密为467根/10cm,边框处经密为234根/10cm,织物的平均经密为438根/10cm;一花筘齿数为

174齿,平均每筘穿入数为3.72入/筘;上机筘幅为170cm,筘号为113齿/10cm,坯布纬密为

240根/10cm,一花经纱根数为648根,全幅为11花,色经排列为:白76,红12,深蓝4,红8,(白

1,红1)*224,红8,深蓝4,红12,白7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织物的成品规格:织物的成品幅宽为150.6cm,地组织处成品经密为508根/10cm,门框处成品经密为254根/10cm,成品平均经密为476根/10cm,成品纬密为247根/10cm;经织缩为9.2%,纬织缩为

3.8%,染整幅缩率为8%,染整长缩率2.8%,织物的总经根数为7168,其中边纱40根;一花经纱根数为648根,全幅为11花。

说明书 :

一种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面料织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中式长门装饰面料花形复杂,多用提花织机生产,提花织机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该织物为一种装饰面料,图案为一中式长门,织物效果如图1所示。棉本色纱线作为地经纱,玫红纱线作为起花纱线,另有玫红经纱,以平纹组织,形成门的两侧朱红色边框,在边框的中间,用4根深蓝色纱线点缀出纵条纹,使门框结构分明;中式长门的上下边框,主体部分同样为朱红色,由起花经纱的经浮长线形成,在上下边框的中间,各织入4根深蓝色纱线,点缀在门框中间,同两侧边框一样,使门框结构分明;在中式长门的下半部分,起花经纱织成三组蝙蝠图案,每组5只,形成图案的谐音正好是五福临门,在蝙蝠之间有七个红点,寓意七星高照;在门腰部分,起花经纱形成“山”形图案,寓意寿比南山;在中式长门的上半部分,起花组织形成满堂斜格,在满堂斜格的里面,挂有门帘,门帘使用经轴印花技艺,使图案朦胧,窗格清皙,层次分明。整个织物犹如一幅画卷,尽显盛唐时期的都市繁华,广厦万千。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
[0004] 技术方案:一种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设计方法,所述面料的织物设计规格如下:
[0005] 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起花组织+小提花组织,整个织物由六大块组成,一个循环为530纬;
[0006] 第一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下边框部分,下边框部分由地经纱织制的平纹组织为主色调,使用了36根纬纱;由红色起花经纱的经浮长,形成中式长门的下边框,在下边框的中间,使用纬二重组织,利用纬浮长的变化,织入4根深蓝色纱线,在织物布面呈现缂丝效果,使门框结构分明;
[0007] 下边框共计使用了52根纬纱,其中,第1-36纬,形成边框下边的平纹织物;第37-40纬、第49-51纬,7根纬纱通过经浮长,形成红色边框;4根蓝色纱和4根白色纬纱,按1:1排列,利用纬二重组织,形成缂丝效果,点缀在门框上,第41、43、45、47纬为白色纬纱,第42、44、46、48纬,为蓝色纬纱;门框上边缘使用第52纬,过渡到第二大块,总计使用了52纬;
[0008] 第二大块为过渡部分,这一部分,将下边框和第三大块五福临门间的空隙,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整个中式长门浑然一体;第二大块织物:使用了26纬,引纬循环为第53-78纬,纬纱颜色为白色;
[0009] 第三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下半部分,这一部分是门框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采用五个蝙蝠做图案,蝙蝠中间有七个星点;蝙蝠图案和七星高照图案,都是由玫红经起花织物构成,每个蝙蝠需要48纬,共织制3个循环,需要144纬,纬纱循环中第79-222纬,形成门框的主体部分;织物主体部分为蝙蝠图案,本织物中共重复织制了3次,可根据要求,改变重复次数,调节门框的大小;
[0010] 织物的第四大块为中式长门的门腰部分,门腰部分由起花组织形成“山”形图案,在山形图案的上面和下面还有小提花组织;门腰部分使用36纬,在纬纱循环序列中为第223纬-第258纬;
[0011] 织物的第五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上半部分,上半部分设计为满堂斜格,由经起花组织形成满堂斜格;在织物的上半部分还利用了利用经轴印花技艺,好像门帘挂在门的后面,使图案朦胧,窗格清皙,层次分明;满堂格部分织制了5个循环,每个循环44纬,需要220纬,在整个纬纱循环中,为259-478纬;本织物中满堂格部分重复织制了5次,可根据要求调节重复次数;
[0012] 织物的第六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上边框,用到设计方法、加工技巧和下边框相同,门的上边框部分,使用了52纬,在纬纱循环中为479-530纬,其中第484、486、488、490纬为蓝色纬纱,其他的为白色纬纱。
[0013] 作为优化:织物的经纬纱线均为9.7tex*2双股线,织物的坯布幅宽为163.7cm,总经根数为7168根,地组织处经密为467根/10cm,边框处经密为234根/10cm,织物的平均经密为438根/10cm;一花筘齿数为174齿,平均每筘穿入数为3.72入/筘;上机筘幅为170cm,筘号为113齿/10cm,坯布纬密为240根/10cm,一花经纱根数为648根,全幅为11花,色经排列为:白76,红12,深蓝4,红8,(白1,红1)*224,红8,深蓝4,红12,白76。
[0014] 一种根据所述的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倒筒——整经——浆纱或者并轴——经轴印花工艺——穿综——织造;
[0015] (1)倒筒:
[0016] 选用1332MD型络筒机,倒筒速度为643m/min;经纬纱线均为9.7tex*2双股线,纱线强力高,可以选用较高地络筒速度;倒筒张力垫圈重量为9g;接头时使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
[0017] (2)整经:
[0018] 选用贝宁格ZDA型分批整经机,整经速度为670m/min,集体换筒,由于整经速度较快,不再进行附加张力的设置;经纱有两个系统,地经纱和花经纱,地经纱的根数为4664根+40根边纱,整成7轴,其中红色经纱440根,深蓝色纱线88根,共计528根纱,整成一个轴,筒子排列为5只红色筒子:1只深蓝色筒子,余下的为白色经纱,共计4176根,整经成6个经轴,配轴为696*6;花经纱全部为红色纱,共计2464根,整成4轴,配轴为616*4;
[0019] (3)浆纱或者并轴:
[0020] 使用ASG365型两单元浆纱机进行并轴,经纱为9.7tex*2双股线,股线单纱强力较高,不上浆,在浆槽中加水并轴;
[0021] (4)经轴印花工艺:
[0022] 经轴印花属于纱线印花,在整经以后,将白色地纱纱并轴然后再进行经轴印花,经轴印花使用活性墨水,直接在经纱上喷印;加工流程为:(1)印前处理,喷印工艺流程为:上浆-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60℃,上浆时使用的浆料为海藻酸钠;(2)印花工艺,选用精度较低的360dpi,印花速度控制在3.5m2/min;
[0023] (5)穿综:
[0024] 穿综顺序:分区穿综,1-4页综穿地经纱,5-16页穿花经纱,穿综时,由于地经轴上也有红色经纱,为防止穿综时,穿综工取错纱线,用分绞线将2个织轴分隔开;花轴放在上层,地轴放在下层,织制红色边框时,从地轴上取玫红纱,织制中间织物时,玫红色纱线从花轴取纱;
[0025] 穿综顺序为:(1,2)*38,每筘4入,(1,2)*12,每筘2入,(3,5,4,5)*6,(3,6,4,6)*10,(3,7,4,7)*10,(3,8,4,8)*10,(3,9,4,9)*10,(3,10,4,10)*10,(3,11,4,11)*10,(3,
12,4,12)*10,(3,14,4,14)*10,(3,15,4,15)*10,(3,16,4,16)*6,每筘4入,(1,2)*12,每筘
2入,(1,2)*38,每筘4入;
[0026] (6)织造:
[0027] 使用天马优秀型剑杆织机织造成,织机速度为400r/min;
[0028] 1.双轴织造:经纱有两个系统,地经纱和花经纱,地经纱交织次数多,经织缩大,经使用织机原有的送经系统;花经纱交织次数少,经织缩小,花经轴装在织机后梁的上方,距离后梁8-10cm,使用摩擦力控制送经;
[0029] 2.纬二重组织的织制:本织物织制过程中用4根深蓝色纱线织制到门框的上下边框中,使门框结构分明,立体感强,这4根蓝色纱线不能织到两侧的红色边框中,织制到深蓝色纬纱时,将深蓝色纱纬线和门框中间的地经纱交织,而在门框的两边及其他平纹部分,在织物的反面形成纬浮长,在织制下一根纬纱时,换成白色纬纱,凡是和深蓝色纱线交织的经纱处,白色纬纱形成纬浮长,深蓝色纬纱形成纬浮长的地方,白色纬纱和经纱交织,形成正常的织物,织制到通经断纬处,使用变纬密织造,纬纱的密度扩大一倍;
[0030] 3.变纬密织造:在织机工艺设计菜单中,选中送经卷取系统,设置纬密;本织物使用时,需要用到2种纬密,纬密1设置为240根/10cm,纬密2设置为480根/10cm,然后在变纬密织造一栏,加上选中标志,织机能根据要求实现变纬密织造;本织物纬纱循环数为534,织制第1-40纬,使用纬密1织造,织制第41-48纬,使用纬密2织织造,织制第49-482纬,使用纬密1织造,织制第483-490纬时,使用纬密2织织造织制第491-530纬,使用纬密1织造,这样就能实现上述缂丝的效果;
[0031] 4.经印花织制:织制时要保证经印花部分正好位于中式长门的满堂格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挡车巡回,如果经印花不在满堂格处,那么织制到上下边框处时,要调整投纬顺序,增加或减少上下边框处,平纹组织的纬纱根数,确保经印花正好在中式长门的满堂格处;
[0032] 5.开口时间:本织物经密较大,梭口不易清晰,宜采用早开口,开口时间确定为330°;
[0033] 6.进剑时间:本织物生产时,上机筘幅不太大,采用晚引纬工艺,送纬剑的进剑时间控制在68°,进剑晚,梭口有效高度高,能减少经纱的断头,同时还能减少星跳疵点;接纬剑的进剑时间一般晚于送纬剑的进剑时间,控制在70°;
[0034] 7.退剑时间:退剑时间确定为294°,退剑时间晚,对引纬有利,该型织机的筘座为分离式筘座,退剑时间受到筘座停止时间的限止,因此,退剑时间不能再晚;
[0035] 8.废边综平时间:本织物生产时确定废边时间为290°,废边综平时间早,对纬纱夹持力大,能防止产生边纬缩,但废边时间早,废边纱和接纬剑摩擦力大,易造成废边纱断头;
[0036] 9.后梁刻度:开口机构为多臂开口机构,本织物经密高,梭口不易清晰,也就是上层经纱容易下沉,降低后梁高度,能增加上层经纱的张力,后梁采用-1刻度,后梁低,影响织物的丰满程度,因此后梁也不宜再低,后梁前后刻度为+2,后梁前后刻度影响梭口的后部长度,后部梭口长,能减少经纱的断头,但影响梭口的清晰;
[0037] 10.分绞棒:本织物红色经纱既有花经,又有地经,为了防止经纱断头后,挡车工接错纱头,经纱上机后,要用分绞棒将两个织轴上的经纱分开,地纱纱断头后,经纱穿在1-4页综上,花经断头后穿在5-16页综;
[0038] 11.上机张力:经密大,梭口不宜清晰,上机张力要偏大控制,张力系数选择1,上机张力为160kg。
[0039] 作为优化:织物的成品规格:织物的成品幅宽为150.6cm,地组织处成品经密为508根/10cm,门框处成品经密为254根/10cm,成品平均经密为476根/10cm,成品纬密为247根/10cm;经织缩为9.2%,纬织缩为3.8%,染整幅缩率为8%,染整长缩率2.8%,织物的总经根数为7168,其中边纱40根;一花经纱根数为648根,全幅为11花。
[0040]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由下边框、过渡部分、门框主体部分、门腰、满堂格和上边框六大部分组成,花型结构复杂,有大提花织物的效果,由多臂机构织制,因而生产工艺流程短、效率高,织物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经轴印花技艺,形成门帘效果;使用纬二重组织,织制成门框,有缂丝技艺的效果。本织物生产难大,需要双轴、变纬密等工艺。
[0041] 本发明使用剑杆织机生产,工艺流程短,织造效率高,但用多臂织机生产难度大,使用双轴织造解决经织缩差异的问题;通过织物组织的变化和变纬密,实现了图案中的缂丝效果;废边综平时间早于退剑时间5°-10°,防止边纬缩疵点;通过降低后梁高度,解决了花经纱的下沉;加强挡车管理,控制经印花的位置与满堂格部分重叠。通过一系列工艺优化解决了生产难题,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本发明的仿古中式长门示意图;
[0043] 图2是本发明的门的下边框织物纹板示意图;
[0044] 图3是本发明的过渡部分幼体物纹板示意图;
[0045] 图4是本发明的门框的主体部分的织物纹板示意图;
[0046] 图5是本发明的门腰部分的织物纹板示意图;
[0047] 图6是本发明的门的满堂格部分的织物纹板示意图;
[0048] 图7是本发明的门的上边框部分的织物纹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0] 实施例
[0051] 1.产品设计规格
[0052] 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起花组织+小提花组织。整个织物由六大块组成。
[0053] 第一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下边框部分,下边框部分由地经纱织制的平纹组织为主色调,使用了36根纬纱。由红色起花经纱的经浮长,形成中式长门的下边框,在下边框的中间,使用纬二重组织,利用纬浮长的变化,织入4根深蓝色纱线,在织物布面呈现缂丝效果,使门框结构分明。使用纬二重组织,形成传统的缂丝效果,用到现代化的大生产中,是本织物的一个创新点。下边框织物的纹板图如图2所示。
[0054] 下边框共计使用了52根纬纱,其中第1-36纬,形成边框下边的平纹织物;第37-40纬、第49-51纬,7根纬纱通过经浮长,形成红色边框;4根蓝色纱和4根白色纬纱,按1:1排列,利用纬二重组织,形成缂丝效果,点缀在门框上,第41、43、45、47纬为白色纬纱,第42、44、46、48纬,为蓝色纬纱;门框上边缘使用第52纬,过渡到第二大块,总计使用了52纬。
[0055] 第二大块为过渡部分,这一部分,将下边框和第三大块五福临门间的空隙,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使整个中式长门浑然一体。第二大块织物的纹板图如图3所示:使用了26纬,引纬循环为第53-78纬,纬纱颜色为白色。
[0056] 第三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下半部分,这一部分是门框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采用五个蝙蝠做图案,蝙蝠中间有七个星点。蝙蝠图案和七星高照图案,都是由玫红经起花织物构成,每个蝙蝠需要48纬,共织制3个循环,需要144纬,纬纱循环中第79-222纬,形成门框的主体部分。织物的纹板部分如图4所示。
[0057] 织物主体部分为蝙蝠图案,本织物中共重复织制了3次,可根据客户要求,改变重复次数,调节门框的大小。
[0058] 织物的第四大块为中式长门的门腰部分,门腰部分由起花组织形成“山”形图案,在山形图案的上面和下面还有小提花组织,形成的山形图案。门腰部分使用36纬,在纬纱循环序列中为第223纬-第258纬,第四大块的纹板图如图5所示。
[0059] 织物的第五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上半部分,上半部分设计为满堂斜格,由经起花组织形成满堂斜格。在织物的上半部分还利用了利用经轴印花技艺,好像门帘挂在门的后面,使图案朦胧,窗格清皙,层次分明。
[0060] 满堂格部分织制了5个循环,每个循环44纬,需要220纬,在整个纬纱循环中,为259-478纬,第五大块织物纹板图如图6所示。
[0061] 本织物中满堂格部分重复织制了5次,可根据客户要求调节重复次数。
[0062] 将经轴印花技艺和起花组织,同时用到该织物的生产过程中,是本织物生产的又一个靓点。
[0063] 织物的第六大块为中式长门的上边框,用到设计方法、加工技巧和下边框相同,门的上边框部分,使用了52纬,在纬纱循环中为479-530纬,其中第484、486、488、490纬为蓝色纬纱,其他的为白色纬纱。如图7门的上边框部分的织物纹板示意图所示。
[0064] 该织物由六大块组成,一个循环为530纬,织物在家居上用于制作门窗,床围等,在装饰上:用于制作挂毯、壁毯、墙布等。
[0065] 2.织物的设计规格:
[0066] 织物的经纬纱线均为9.7tex*2双股线,织物的坯布幅宽为163.7cm,总经根数为7168根,地组织处经密为467根/10cm,边框处经密为234根/10cm,织物的平均经密为438根/
10cm。一花筘齿数为174齿,平均每筘穿入数为3.72入/筘。上机筘幅为170cm,筘号为113齿/
10cm,坯布纬密为240根/10cm,一花经纱根数为648根,全幅为11花,色经排列为:白76,红
12,深蓝4,红8,(白1,红1)*224,红8,深蓝4,红12,白76。
[0067] 3.生产要点:
[0068] 包括如下步骤:倒筒——整经——浆纱或者并轴——经轴印花工艺——穿综——织造。
[0069] 3.1倒筒
[0070] 选用1332MD型络筒机,倒筒速度为643m/min。经纬纱线均为9.7tex*2双股线,纱线强力高,可以选用较高地络筒速度。倒筒张力垫圈重量为9g。接头时使用手持式空气捻接器接头。
[0071] 3.2整经
[0072] 选用贝宁格ZDA型分批整经机,整经速度为670m/min,筒子架容量为768只,集体换筒,由于整经速度较快,不再进行附加张力的设置。经纱有两个系统,地经纱和花经纱,地经纱的根数为4664根+40根边纱,整成7轴。其中红色经纱440根,深蓝色纱线88根,共计528根纱,整成一个轴,筒子排列为5只红色筒子:1只深蓝色筒子;余下的为白色经纱,共计4176根,整经成6个经轴,配轴为696*6;花经纱全部为红色纱,共计2464根,整成4轴,配轴为616*4。
[0073] 3.3浆纱或者并轴
[0074] 使用ASG365型两单元浆纱机进行并轴,经纱为9.7tex*2双股线,股线单纱强力较高,不上浆,在浆槽中加水并轴。
[0075] 3.4经轴印花工艺:
[0076] 经轴印花属于纱线印花,在整经以后,将白色地纱纱并轴然后再进行经轴印花。经轴印花使用活性墨水,直接在经纱上喷印。加工流程为:(1)印前处理。喷印工艺流程为:上浆-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60℃左右,上浆时使用的浆料为海藻酸钠。(2)印花工艺。选用精度较低的360dpi。喷印精度不需要选择精度高的工艺,因为仿古中式长门上的印花,从外观效果上考虑,相当于门后的门帘,本身要有一种朦胧的感觉。由于选用较低的精度,因而印花速度可以选择较高的速度,印花速度控制在3.5m2/min。
[0077] 由于整经后的经纱,平整度远不如织物,因此印花后经纱的颜色可能会深浅不一样,经纱的位置可能会产生左右移位,织出的织物颜色或隐或现,增加了织物的朦胧效果。
[0078] 3.5穿综
[0079] 穿综顺序:分区穿综,1-4页综穿地经纱,5-16页穿花经纱,穿综时,由于地经轴上也有红色经纱,为防止穿综时,穿综工取错纱线,要用分绞线将2个织轴分隔开。花轴放在上层,地轴放在下层,织制红色边框时,要从地轴上取玫红纱,织制中间织物时,玫红色纱线要从花轴取纱。
[0080] 穿综顺序为:(1,2)*38,每筘4入,(1,2)*12,每筘2入,(3,5,4,5)*6,(3,6,4,6)*10,(3,7,4,7)*10,(3,8,4,8)*10,(3,9,4,9)*10,(3,10,4,10)*10,(3,11,4,11)*10,(3,
12,4,12)*10,(3,14,4,14)*10,(3,15,4,15)*10,(3,16,4,16)*6,每筘4入,(1,2)*12,每筘
2入,(1,2)*38,每筘4入。
[0081] 3.6织造
[0082] 使用天马优秀型(THEMALL-EXCEL)剑杆织机织造成,该型织机常用车速在400-450r/min之间,本织物生产时,由于经密较高,梭口不易清晰,因而车速不宜太高,织机速度为400r/min。
[0083] 3.6.1双轴织造:经纱有两个系统,地经纱和花经纱,地经纱交织次数多,经织缩大,经使用织机原有的送经系统;花经纱交织次数少,经织缩小,花经轴装在织机后梁的上方,距离后梁8-10cm左右,使用摩擦力控制送经。
[0084] 3.6.2纬二重组织的织制:本织物织制过程中一个创新点是借鉴传统的缂丝技艺技艺,运用到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中来,用4根深蓝色纱线织制到门框的上下边框中,使门框结构分明,立体感强,这4根蓝色纱线不能织到两侧的红色边框中。缂丝技艺就是通经断纬,织制到深蓝色纬纱时,将深蓝色纱纬线和门框中间的地经纱交织,而在门框的两边及其他平纹部分,在织物的反面形成纬浮长,在织制下一根纬纱时,换成白色纬纱,凡是和深蓝色纱线交织的经纱处,白色纬纱形成纬浮长,深蓝色纬纱形成纬浮长的地方,白色纬纱和经纱交织,形成正常的织物,织制到通经断纬处,需要使用变纬密织造,纬纱的密度需要扩大一倍。
[0085] 3.6.3变纬密织造:在织机工艺设计菜单中,选中送经卷取系统,设置纬密。电子卷取的织机一般可同时设置8种纬密,本织物使用时,需要用到2种纬密,纬密1设置为240根/10cm,纬密2设置为480根/10cm,然后在变纬密织造一栏,加上选中标志,织机能根据要求实现变纬密织造。本织物纬纱循环数为534,织制第1-40纬,使用纬密1织造,织制第41-48纬,使用纬密2织织造,织制第49-482纬,使用纬密1织造,织制第483-490纬时,使用纬密2织织造织制第491-530纬,使用纬密1织造。这样就能实现上述缂丝的效果。
[0086] 3.6.4经印花织制:织制时要保证经印花部分正好位于中式长门的满堂格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挡车巡回,如果发现经印花不在满堂格处,那么织制到上下边框处时,要调整投纬顺序,增加或减少上下边框处,平纹组织的纬纱根数,确保经印花正好在中式长门的满堂格处。
[0087] 3.6.5开口时间:开口时间为330°,该型织机的开口时间常用的在330°-340°,本织物经密较大,梭口不易清晰,宜采用早开口,开口时间确定为330°。
[0088] 3.6.6进剑时间:进剑时间要根据织物的幅宽确定,如果织物幅宽较大,送纬剑的进剑时间可控制在64°左右,本织物生产时,上机筘幅不太大,采用晚引纬工艺,送纬剑的进剑时间控制在68°左右,进剑晚,梭口有效高度高,能减少经纱的断头,同时还能减少星跳疵点。接纬剑的进剑时间一般晚于送纬剑的进剑时间,控制在70°左右。
[0089] 3.6.7退剑时间:退剑时间确定为294°。退剑时间晚,对引纬有利,该型织机的筘座为分离式筘座,退剑时间受到筘座停止时间的限止,因此退剑时间不能再晚。
[0090] 3.6.8废边综平时间:该织机有独立的废边机构,废边综平时间可单独设置,废边综平时间要根据退剑时间确定,一般为退剑时间-(5°-10°)。本织物生产时确定废边时间为290°。废边综平时间早,对纬纱夹持力大,能防止产生边纬缩,但废边时间早,废边纱和接纬剑摩擦力大,易造成废边纱断头。
[0091] 3.6.9后梁刻度:开口机构为多臂开口机构,常用的后梁高度为0刻度,本织物经密高,梭口不易清晰,也就是上层经纱容易下沉,降低后梁高度,能增加上层经纱的张力,后梁采用-1刻度,后梁低,影响织物的丰满程度,因此后梁也不宜再低。后梁前后刻度为+2,后梁前后刻度影响梭口的后部长度,后部梭口长,能减少经纱的断头,但影响梭口的清晰。
[0092] 3.6.10分绞棒:本织物红色经纱既有花经,又有地经,为了防止经纱断头后,挡车工接错纱头,经纱上机后,要用分绞棒将两个织轴上的经纱分开,地纱纱断头后,经纱穿在1-4页综上,花经断头后穿在5-16页综。
[0093] 3.6.11上机张力:经密大,梭口不宜清晰,上机张力要偏大控制,张力系数选择1,上机张力为160kg。
[0094] 4.织物的成品规格:
[0095] 织物的成品幅宽为150.6cm,地组织处成品经密为508根/10cm,门框处成品经密为254根/10cm,成品平均经密为476根/10cm,成品纬密为247根/10cm。经织缩为9.2%,纬织缩为3.8%,染整幅缩率为8%,染整长缩率2.8%,织物的总经根数为7168,其中边纱40根。一花经纱根数为648根,全幅为11花。
[0096] 本发明的仿古中式长门装饰面料,使用剑杆织机生产,工艺流程短,织造效率高,但用多臂织机生产难度大,通过使用双轴织造解决经织缩差异的问题;通过织物组织的变化和变纬密,实现了图案中的缂丝效果;废边综平时间早于退剑时间5°-10°,防止边纬缩疵点;通过降低后梁高度,解决了花经纱的下沉;加强挡车管理,控制经印花的位置与满堂格部分重叠。通过一系列工艺优化解决了生产难题,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