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960415.1

文献号 : CN1090475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迪辉

申请人 : 上海博汇模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的计算方法。同现有技术相比,根据确定模具冷却系统进口的工作压力,建立在这条压力下,各条冷却水路上的流速、流量以及出口的流速和流量关系。按照一种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方法,建立各条冷却水道的流量比例关系。通过在模具出口增加节流阀,控制上下模流量,达成一定比例关系,实现模具型面上流速的均匀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调节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的方法,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及压边模,上模、下模及压边模内设有若干冷却水道,并且上模、下模及压边模的冷却水道上分别设有流量表及阀门,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 确定模具入口的工作压力,计算出在该压力情况下,上模、下模及压边模的特征流速;

(2)特征流速为总单位时间的流量除以总型面水管的截面积,计算特征流速 ,r为冷却水道的半径,n为水管数量,Q为单位时间的出口流量,上模的特征流速 ,下模的特征流速 ,压边模的特征流速 ;

(3)根据特征流速相等来处理阀门的开度,假设v1 > v2 > v3,为了让系统的流速接近均匀,即v1= v2= v3,这个时候,Q1,Q2都要有所减少,Q3不变,流量1: ,流量

2: , 为流量1时阀门的开度, 为流量2时阀门的开度;

(4)基 于流 量比 例关 系进 行微 调 ,得出 调整 数值 ,所 述的比 例 为, 、 、 分别为上模、下模及压边模实际流量表的显示数据;

(5)根据上述比例关系 ,调整上

模、下模、冷却水道上流量表的数值。

说明书 :

一种调节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调节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车身采用热冲压成形钢板,可提高零件强度提高,提升车身刚度,实现车身轻量化。热冲压成型工艺,是把特殊钢板,如硼钢,加热到950℃左右,这个温度下强度只有150MPa左右,在热成型模具中冲压成型,保压冷却,得到所需要的马氏体组织,成型零件抗拉强度可以达到1500MPa左右。在热成型过程中,保证冷却速度的均匀性是非常关键的。冷却均匀性影响到零件的性能,冷却不均会导致材料达不到需要的强度和延伸率等,导致零件局部开裂、回弹、翘曲等问题。而冷却速度的均匀性与流速的均匀性息息相关,流速均匀性不但包括各型面的流速均匀性,还应包括上下型面的流速一致性。
[0003] 热成形工艺,需要热成形压机、热成形炉、冷却系统等。其中,包括冷却水泵、散热器、制冰机、热交换器等,冷却系统为模具提供一定压力的冷却水,一般水温只有8℃到10℃。这套冷却系统的进出口都安装在压机上,一般是压机上方四进四出,下方四进四出。热成形模具内有大量冷却水道,但一般只有1到2个总进口和出口,和压机匹配。为了提供效率,热成形上一般采用一模多腔,加工左右对称件,或者好几个零件一次冲压。但上、下模总共只有4个进水口和4个出水口。
[0004] 现在热成形零件使用越来越广,但对于大多数热成型模具,一般只保证了各型面的流速均匀性,没有保证上下型面流速的一致性,这会导致板料在上下模面冷却速度不一致,在厚度方向材质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按照一种调节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方法,建立各条冷却水道的流量比例关系。通过在模具出口增加节流阀,控制上下模流量,达成一定比例关系,实现模具型面上流速的均匀性。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调节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的方法,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及压边模,上模、下模及压边模内设有若干冷却水道,并且上模、下模及压边模的冷却水道上分别设有流量表及阀门,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0007] (1) 确定模具入口的工作压力,计算出在该压力情况下,上模、下模及压边模的特征流速;
[0008] (2)特征流速为总单位时间的流量除以总型面水管的截面积,计算特征流速,r为冷却水道的半径,n为水管数量,Q为单位时间的出口流量,上模的特征流速,下模的特征流速 ,压边模的特征流速 ;
[0009] (3)根据特征流速相等来处理阀门的开度,假设v1 > v2 > v3,为了让系统的流速接近均匀,即v1= v2= v3,这个时候,Q1,Q2都要有所减少,Q3不变,流量1: ,流量2: , 为流量1时阀门的开度, 为流量2时阀门的开度;
[0010] (4)基于流量比 例关系进行微调,得出调整数值,所述的比例为, 、 、 分别为上模、下模及压边模实际流量表的显示数据;
[0011] (5)根据上述比例关系 ,调整上模、下模、冷却水道上流量表的数值。
[0012]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根据确定模具冷却系统进口的工作压力,建立在这条压力下,各条冷却水路上的流速、流量以及出口的流速和流量关系。按照一种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方法,建立各条冷却水道的流量比例关系。通过在模具出口增加节流阀,控制上下模流量,达成一定比例关系,实现模具型面上流速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实施例零件的水道设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调整上下模进出口流速或流量,让上下模型面水管的流速基本相等。如何确定每条冷却水道进出口流量应该满足的关系,是该发明的重点。为了清楚表述这个专利,这里上下模只考虑一条冷却水道,也就是只有一个进出口。
[0017] 具体方案如下:
[0018] 1、确定模具入口的工作压力,计算出在该压力下上下模进出口的流量、流速和压力,并计算出每条冷却水道上的流速。
[0019] 一般在压机上可以设置模具入口的工作压力,首先得了解这个压力。这个压力,也可通过每条水道上压力流量曲线,以及泵提供的压力流量曲线,以及管路上其他装置的压力流量曲线,通过计算确定。掌握一定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计算。
[0020] 模具上的冷却水道非常复杂,单条水道由一个进口分成多个型面水管,汇合成一个出口。在给定压力情况下,根据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原理,可计算出进出口流量、流速,每条型面水管的流量和流速。一般情况下,各条水管由于长度、角度等不相同,冷却水的流动阻力不一样,各条型面水管的流速有一定差异。但设计人员一般会保证各条型面水管的流速基本一致。
[0021] 单个模具模块的流速可以均匀,但模具上下型面的流速应该保持一定的关系,如何实现上下模型面流速均匀,需要采用下面提出的方法。
[0022] 2、上下模冷却水道流量应该满足的关系,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0023] (1)特征流速的计算:
[0024] 由于模具上下模型面水管很多,且流速存在一定差别。这里提出一个特征流速的概念。这里定义特征流速是总单位时间的流量除以总型面水管的截面积。发明的关键是建立其各冷却单元出口流量和特征型面流速的关系,假设各型面冷却水道半径是r,一共有n条型面水管。 出口流量是单位时间的流量Q,计算特征流速  ,上模的特征流速,下模的特征流速 ,压边模的特征流速 。
[0025] 由于上下型面的冷却系统的流动阻力不一致,冷却水道数目、直径都有所区别,造成型面上冷却水道流速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这可能导致材料在厚度方向组织不均匀,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0026] 建立起各冷却单元,特征流速和出口流量的关系,通过在出口部位,安装阀门和流量表,就可以控制个冷却单元的型面流速。
[0027] 由于阀门只能减少流量,增加流道阻力,所有在流速高的部位,通过调整阀门的开度,减少流量和流速。
[0028] (2)特征流速相等处理与阀门的开度:
[0029] 通过上面关系,求出各冷却水道的特征流速vi与出口流量Qi,假设v1 > v2 > v3,,为了让系统的流速接近均匀,让v1= v2= v3,这个时候,Q1,Q2都要有所减少,Q3不变。以流速最低为基准,流量1改变为 ,其中,阀门的开度为  ;流量2改变为  ,其中,阀门的开度为  。
[0030] 从上面公式中可看出,各条冷却水道的流量的比例关系,是以最小型面流速的水道流量保持不变,其他水道的流量乘以一个系数,这个系数是最小水道型面速度与某水道初次设计特征流速与的比值。
[0031] (3)基于流量比例关系微调:
[0032] 由于改变阀门后,整个系统阻力发生一定改变,其它冷却水道的流量都会有一定的改变。这时根据冷却水道的流速比例关系来微调。保证各条水道的冷却流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为:  ,其中, 、 、 分别为上模、下模及压边模实际流量表的显示数据。
[0033] 通过这套方法,可以使型面上的流速基本均匀。
[0034] (4) 进出口上的流量表和阀门:
[0035] 本发明要应用必须在模具每个水道上安装流量表和阀门。要阀门和流量表可以安装在压机提供的模具冷却系统的进出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实际模具的进出口连接。
[0036] 实施例一
[0037] 为说明这套方法在工程上的应用,采用仿真方法对某个零件的热成型模具进行分析,达到上下型面特征流速一致的目的。
[0038] 某套模具的冷却水道图如图2所示。
[0039] 这套模具由多个镶块构成,各个镶块之间的水道通过接头相互连接。上模型面水管30条,下模型面水管27条。
[0040] 通过分析计算,上下模进口压力与流量、型面特征流速的关系如表1、表2所示,表1为上模不同压力下的入口流量和型面特征流速表;表2为下模不同压力下的入口流量和型面特征流速表。特征流速可按照前面公式计算。上模出口流量为22.78m3/h,型面水管数量为30,直径均为8mm。经过计算特征流速v=Q÷(n×π×r2)=4.2m/s。下模出口流量为40.74m3/h,型面水管数量为27,直径均为8mm。经过计算特征流速v=Q÷(n×π×r2)=8.34m/s。
[0041] 表1
[0042] 入口压力(MPa) 入口流量(m3/h) 型面特征流速(m/s)0.1 9.71 1.79
0.2 14.63 2.69
0.3 18.80 3.46
0.4 22.78 4.20
[0043] 表2
[0044] 入口压力(MPa) 入口流量(m3/h) 型面特征流速(m/s)0.1 19.07 3.90
0.2 27.23 5.57
0.3 34.07 6.97
0.4 40.74 8.34
[0045] 一般情况下,压力选择0.3MPa,上下模出口流量分别为18.80 m3/h和34.07m3/h,型面流速分别为3.46m/s和6.97m/s,可见上下型面流速差异性很大,容易导致上下型面冷却不均。
[0046] 按照本发明计算方法,为了保持型面流速基本均匀,上模上的流量不变,下模上的流量应该变化 34.07×3.46/6.97 = 16.91 m3/h。
[0047] 调整下模出口的阀门,减少下模的流量,可使上下模的流速基本均匀。阀门出存在流动阻力,上下模的流量都会有少许改变。这是根据本发明公式,让上下模的流量还是保持18.80:16.91的比例关系。这样能保证上下模型面的流速基本一致,型面流速在3.4m/s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