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598257.X

文献号 : CN10905230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孟军吴志林蔡红明

申请人 : 南京理工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包括外筒、活塞杆,活塞杆设置在外筒内;外筒内设直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活塞杆包括直径外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轴、第二圆轴、第三圆轴;第一圆轴外圆与第一圆孔配合;第三圆轴外圆与第三圆孔配合;第二圆轴外圆与第二圆孔之间形成储油空腔;第三圆轴前端面设有第一进油孔,第三圆轴径向上设有第二进油孔;第二进油孔与第一进油孔相连通;第二圆轴、第三圆轴上分别套有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通过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之间的台阶面、第二圆轴和第三圆轴的台阶面进行定位;避免了采用油孔注油方式而存在油孔处产生应力集中的缺陷。

权利要求 :

1.一种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设置在外筒(1)内,可在外筒(1)内沿外筒(1)轴向滑动;所述外筒(1)内设直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孔(1-1)、第二圆孔(1-2)、第三圆孔(1-3);所述活塞杆(2)为台阶轴,包括直径外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轴(2-1)、第二圆轴(2-2)、第三圆轴(2-3);所述第一圆轴(2-1)外圆与第一圆孔(1-1)配合;所述第三圆轴(2-3)外圆与第三圆孔(1-3)配合;所述第二圆轴(2-2)外圆与第二圆孔(1-2)之间形成储油空腔;所述第三圆轴(2-3)前端面设有第一进油孔(2-5),所述第三圆轴(2-3)径向上设有第二进油孔(2-6);所述第二进油孔(2-6)与第一进油孔(2-

6)相连通;所述第二圆轴(2-2)、第三圆轴(2-3)上分别套有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通过第一圆轴(2-1)和第二圆轴(2-2)之间的台阶面、第二圆轴(2-2)和第三圆轴(2-3)的台阶面进行定位;注油时,第二进油孔(2-6)与储油空腔相连通,注满油后,推动活塞杆(2)使得第二进油孔(2-6)位于第三圆孔(1-3)处,同时第二密封装置与第二圆孔(1-2)和第三圆孔(1-3)之间的台阶面贴合,形成密封,第二进油孔(2-6)与储油空腔的连通被切断,形成密闭储油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所述第一密封圈为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为金属密封圈;所述第三圆轴(2-3)前端套有第一密封圈(3)和第二密封圈(4);所述第二密封圈(4)位于第一密封圈(3)前端;所述第三圆轴(2-3)上设有定位结构,对第一密封圈(3)进行轴向定位;对活塞杆(2)后端施压时,第二密封圈(4)被推至第二圆孔(1-2)和第三圆孔(1-3)的台阶面,第一密封圈(3)位于第二圆孔(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轴(2-3)上套有弹性套(5),所述弹性套(5)位于第一密封圈(3)后端;弹性套(5)后端通过第二圆轴(2-

2)和第三圆轴(2-3)之间的台阶面定位;弹性套(5)前端对第一密封圈(3)进行轴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轴(2-2)和第三圆轴(2-3)之间的台阶面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轴(2-3)外圆上设有一圈凹槽(2-7),所述第一密封圈(3)套在凹槽(2-7)内,以对第一密封圈(3)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孔(1-2)和第三圆孔(1-3)之间通过第一斜面(1-4)过渡,第一圆轴(2-1)和第二圆轴(2-2)之间通过第二斜面(2-4)过渡,所述第二密封圈(4)为楔形密封圈,楔形密封圈发楔形面与第二斜面(2-

4)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4)采用低屈服点且高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孔(1-1)和第二圆孔(1-2)之间的台阶面为斜面,斜面对第一密封圈(3)的滑动方向起导向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采用氟橡胶、硅橡胶等材料制成。

说明书 :

一种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超高压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超高压容器内液体压力一般都在100MPa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几千MPa,油液的注入技术是保证实现容器液体超高压的关键技术。当前实现超高压容器的油液注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容器的连接部件或容器筒壁上直接开油孔,然后通过液压泵注入油液,例如,文献:伍兵.镁合金管材温静液挤压装置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所采用超高压力容器的注油方法,其容器内的媒介液是通过一种连接部件—压媒交换盘,然后液压泵将媒介液通过单向阀注入压力筒内,压媒交换盘内孔有油孔,油孔与容器内油液是直接接触的;另一种是在容器的连接部件或容器筒壁上直接开油孔,然后通过超高压泵注入油液,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105673839公开了一种压力叠加式超高压容器,所采用的注油方法就是直接通过超高压泵的注油方法,其直接在超高压容器的端部开有注油孔,油孔与容器内油液是直接接触的。这两种注油方法在容器工作时,注油孔都与容器内超高压直接接触,因此极易在油孔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容器发生材料屈服、破坏,从而扩展到容器的其它部位,导致容器整体失效。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压容器注油装置,避免采用油孔注油方式而存在油孔处产生应力集中的缺陷。
[0004]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5] 一种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包括外筒、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设置在外筒内,可在外筒内沿外筒轴向滑动;所述外筒内设直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三圆孔;所述活塞杆为台阶轴,包括直径外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轴、第二圆轴、第三圆轴;所述第一圆轴外圆与第一圆孔配合;所述第三圆轴外圆与第三圆孔配合;所述第二圆轴外圆与第二圆孔之间形成储油空腔;所述第三圆轴前端面设有第一进油孔,所述第三圆轴径向上设有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二进油孔与第一进油孔相连通;所述第二圆轴、第三圆轴上分别套有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通过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之间的台阶面、第二圆轴和第三圆轴的台阶面进行定位;注油时,第二进油口与储油空腔相连通,注满油后,推动活塞杆使得第二进油口位于第三圆孔处,同时第二密封装置与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之间的台阶面贴合,形成密封,第二进油口与储油空腔的连通被切断,形成密闭储油空腔。
[000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0007] (1)注油压力大:本发明的注油装置,注油压力可以达到注油装置容器本身材料的承载能力,注油压力大。
[0008] (2)提高了容器的可靠性:本发明的注油装置,由于避免了工作时油孔与密封腔油液的连通,因而不会产生注油孔应力集中的问题。
[0009] (3)注油设备简易、方便:本发明的注油方法,不需要采用超高压油泵进行注油,只需要普通油泵或手动油泵即可。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剖视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的注油装置的第一密封机构局部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的注油装置的第二密封机构局部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的注油装置的第二密封机构实施例二的局部图。
[0015] 图5为本发明的筒体结构图。
[0016] 图6为本发明的活塞杆结构图。
[0017] 图7为本发明的带凹槽活塞杆结构图。
[0018] 图8为本发明的超高压容器的密封状态结的示意图。
[0019] 图9为本发明的超高压容器的等效应力云图。
[0020] 图10为壁上开孔超高压容器的等效应力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介绍。
[0022] 结合图1-图7,本发明的一种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包括外筒1、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设置在外筒1内,可在外筒1内沿外筒1轴向滑动;所述外筒1内设直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孔1-1、第二圆孔1-2、第三圆孔1-3;所述活塞杆2为台阶轴,包括直径外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圆轴2-1、第二圆轴2-2、第三圆轴2-3;所述第一圆轴2-1外圆与第一圆孔1-1配合;所述第三圆轴2-3外圆与第三圆孔1-3配合;所述第二圆轴2-2 外圆与第二圆孔1-2之间形成储油空腔;所述第三圆轴2-3前端面设有第一进油孔2-5,所述第三圆轴2-3径向上设有第二进油孔2-6;所述第二进油孔2-6与第一进油孔2-6相连通;所述第二圆轴2-2、第三圆轴2-3上分别套有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两个密封装置分别通过第一圆轴2-1和第二圆轴2-2之间的台阶面、第二圆轴2-2和第三圆轴2-3的台阶面进行定位;注油时,第二进油口2-6与储油空腔相连通,注满油后,推动活塞杆2使得第二进油口2-6位于第三圆孔1-3处,同时第二密封装置与第二圆孔 1-2和第三圆孔1-3之间的台阶面贴合,形成密封,第二进油口2-6与储油空腔的连通被切断,形成密闭储油空腔。
[0023]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4;所述第一密封圈为弹性密封圈,起低压密封作用;所述第二密封圈为金属密封圈,起高压密封作用;所述第三圆轴2-3前端套有第一密封圈3和第二密封圈4;所述第二密封圈4位于第一密封圈
3前端;所述第三圆轴2-3上设有定位结构,对第一密封圈3进行轴向定位;对活塞杆2后端施压时,第二密封圈4被推至第二圆孔1-2和第三圆孔1-3的台阶面,第一密封圈3位于第二圆孔1-2内,即当对活塞杆2施加的压力较小时,第一密封圈3起密封作用;当继续施加压力,对活塞杆2施加的压力较大时,第二密封圈4发生塑性变形起密封作用;
[0024] 结合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圆轴2-3上套有弹性套5,所述弹性套5 位于第一密封圈3后端;弹性套5后端通过第二圆轴2-2和第三圆轴2-3之间的台阶面定位;弹性套5前端对第一密封圈3进行轴向定位,弹性套5作为定位结构。
[0025] 结合图4,图7,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圆轴2-3外圆上设有一圈凹槽 2-7,所述第一密封圈3套在凹槽2-7内,以对第一密封圈3进行定位;凹槽2-7作为定位结构。
[0026]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轴2-2和第三圆轴2-3之间的台阶面为斜面,以对弹性套5进行定位;同时保证在活塞杆2挤压到一定程度时,弹性套5从可以第三圆轴2-3滑到第二圆轴2-2上,避免了弹性套5因活塞杆2轴向移动造成弹性套5挤压硬化,从而对第一密封圈3造成损伤。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孔1-2和第三圆孔1-3之间通过第一斜面1-4过渡,第一圆轴2-1和第二圆轴2-2之间通过第二斜面2-4过渡,所述第二密封圈4为楔形密封圈,楔形密封圈发楔形面与第二斜面2-4配合,由于楔形密封圈的楔形面在受到内部油液的压力后,楔形面上所受压力可以分解到两个方向:沿活塞杆2轴向和沿活塞杆径向;其中轴向的分解力用于平衡油液的静压,而径向的力使第二密封圈4的内径与活塞杆2的第三圆轴2-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从而保证了密封性。
[0028]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4采用低屈服点且高延展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铅等金属材料。
[0029]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3采用氟橡胶、硅橡胶等材料制成。
[0030] 进一步的,结合图2,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的结构与第二密封装置的机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
[003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孔1-1和第二圆孔1-2之间的台阶面为斜面,斜面对第一密封圈3的滑动方向起导向作用。
[0032] 本发明的超高压容器的注油装置使用时,具体注油过程如下:
[0033] 首先保证注油孔2-6处于筒体1与活塞杆2所封闭的腔体内,如图1所示位置;然后通过注油孔2-5、2-6注油后,推动活塞2使注油孔2-6向右滑动从而封住油孔2-6,如图8所示;再通过推动活塞杆2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外筒1与活塞杆2之间密封的液体压力。
[0034] 实施例
[0035] 本发明的筒体1不带任何注油孔,假定筒体1第一圆孔1-1内径为81mm,筒体1 外径为180mm;活塞杆2第二圆轴2-2直径为68mm;筒体1、活塞杆2均为热作模具钢,屈服强度σs为1542MPa;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模拟分析筒体1在500MPa 静液密封压力环境的应力分布状态,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注油装置就不存在小孔应力集中问题,如图9所示;图10为传统技术筒体开油孔的筒体的应力分布状态,在同样的密封压力及相同的尺寸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注油孔与密封的高压媒介液相连发生严重应力集中。
[0036] 由图9可见,本发明筒体的所受的最大应力为1079.8MPa,小于筒体1所用材料的屈服强度1542MPa,因而筒体1不会发生屈服变形;从图10可以看出,小孔处的应力已经达到2191.7MPa,即小孔处已经发生塑性变形,并且这一应力值已经超过了模具钢 H13的抗拉强度,因此极有可能由此失效处扩展到更大部位导致筒体1破坏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