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及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804227.X

文献号 : CN1090863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靓黄蔚查祝华张红平

申请人 :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及装置,其应用于服务终端,该方法包括: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得到多个目的边界面,将面要素转化为线要素,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面为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而通过选取原行政区域面中心点关联的方式将面要素属性传递给目的行政区域面,最后对得到的多个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可视化展示。

权利要求 :

1.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多个不同类别的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类别的行政区域是按照行政区域的边界复杂程度或包括国家、省、市、县的行政区域的级别进行划分的;

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所述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其中,不同类别的行政区域的目的边界线采用不同的抽稀尺度;

选取原行政区域面的中心点关联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的属性;

对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用户的操作对发生重叠或错误的目的行政区域进行修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政区域的属性包括行政区域名称、行政区域的具体位置、行政区域的经纬度以及行政区域的人口。

4.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装置,应用于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多个不同类别的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其中,所述多个不同类别的行政区域是按照行政区域的边界复杂程度或包括国家、省、市、县的行政区域的级别进行划分的;

抽稀模块,用于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所述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其中,不同类别的目的边界线采用不同的抽稀尺度;

关联模块,用于选取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关联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的属性;

拼接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

说明书 :

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逐渐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地理信息数据不再满足于离线的成果拷贝,而是越来越以在线服务的形式服务于社会。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在线化应用非常迫切,而由于互联网带宽及保密等要求的限制,标准的行政区划数据无法直接应用于在线浏览和调用。
[0003] 因此,若需要在线应用大量的行政区划数据,需要首先对行政区划数据进行抽稀处理。常见的数据抽稀方式是道格拉斯-普克法。其原理是选取曲线首末点(对于闭合曲线,最左、最右特征点为曲线首末点),找出曲线内其余各点到首末点虚连直线的最大垂距,与给定阈值相比,若大于阈值,则保留该点,并以该点为界,将曲线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重复上述操作,否则舍去首末点间所有的中间点。
[0004] 但是现有技术中只能解决用于电子地图的线段抽稀问题,对于复杂度更高的面状数据无能为力,同时,行政区划面本身的复杂性,处理时需要顾及的问题较多,如相邻行政区划的同步抽稀问题,均无法利用现有线段抽稀方式处理,若采用线段抽稀方式进行处理则容易导致图像失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以实现对面状矢量数据进行抽稀,保证多个行政区域的几何特征和行政区域属性,同时操作性强。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装置,以实现对面状矢量数据进行抽稀,保证多个行政区域的几何特征和行政区域属性,同时操作性强。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所述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选取原行政区域面的中心点关联所述目的行政区域的属性;对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
[0009]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装置,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装置包括: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抽稀模块,用于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所述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关联模块,用于选取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关联所述目的行政区域的属性;拼接模块,用于对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
[001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及装置,其应用于服务终端,该方法包括: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而选取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关联该目的行政区域面的属性,最后对多个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按照不同的预定抽稀尺度对各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并且将行政区域属性与行政区域的中心点进行关联,使得抽稀后的行政区域仍然保持行政区域属性。
[0011]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3]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4]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0015] 图示:100-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装置;110-拆分模块;120-提取模块;130-抽稀模块;140-关联模块;150-拼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可以是,但不限于,服务器或台式电脑。由于我国的行政区划边界复杂程度差异巨大,边界线西部平缓,东部蜿蜒曲折,还有岛屿等不相邻面状要素,要确保对全国所有省级、市级、县级区划进行统一抽稀且保证抽稀之后得到的行政区划不失真,通过目前的对线段的抽稀方法对大量的面状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是无法实现的。
[0019]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以通过将行政区域数据划分成多个行政区域,对同一级别的多个行政区域采用统一的抽稀尺度进行抽稀,同时通过该行政区域中的关键点关联该行政区域的行政区域属性,以使得一方面保证对行政区域的抽稀准确性,另一方面保证抽稀完成后的行政区域仍然保留有对应的行政区域属性。
[0020] 请参照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0021] 步骤S110,按照预定规则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
[0022] 具体为,该行政区域面数据为各个地点的具体数据的集合,亦即是说,各个地点的具体数据共同构成了行政区域面数据,该各个地点的具体数据包括所有跟该地点的位置相关的数据,如道路分布数据、房屋设置数据、导航数据等。此外,该行政区域面数据还包括各个地点的关系数据,即是说,各个地点的相邻关系等。
[0023] 进而,按照预定规则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拆分的预定规则包括两种,具体为:
[0024] 第一种
[0025] 按照行政区域级别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所述行政区域级别包括国家、省、市、县。
[0026] 亦即是说,按照国家、省、市或县之类的行政区域级别将总的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换句话说,该行政区域面数据将由多个行政区域的数据构成,如该行政区域面数据可以包括全国31个省的数据、2000多个市的数据以及很多个县的数据。
[0027] 第二种
[0028] 按边界复杂程度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
[0029] 亦即是说,按照各个地点的边界复杂程度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边界复杂程度为构成该地点的边界线的弯曲程度以及分布程度,若该边界线的弯曲程度大,或分布程度比较复杂,则认定该地点的边界复杂程度高,如浙江、山东、江苏的边界复杂程度都普遍较高。
[0030] 进而,按边界复杂程度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即是说,将多个边界复杂程度较为接近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一组,则该总的行政区域面数据将由按边界复杂程度划分而成的多个组集合得到,如将浙江、山东和江苏划分为一组。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按边界复杂程度对行政区域面数据的拆分不能过于细碎,以2-4个行政区域为一组为较优,因为,对行政区域面数据进行拆分的目的是为了对情况相近的行政区域采用统一的抽稀尺度进行抽稀处理,若拆分过细,则将导致后期将多个行政区域进行合并时产生较大的工作量。
[0032] 容易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只提供了按行政区域级别或按照边界复杂程度对行政区域面数据进行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还可以采用其他拆分方式对行政区域面数据进行拆分,以方便后期对拆分得到的多个行政区域进行抽稀处理。此外,之所以按照预定规则对行政区域面数据进行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是为了将情况相近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一组,以便于采用同一抽稀尺度对一组的多个行政区域一起进行处理,以提高处理效率。如若行政区域面数据按行政区域级别进行拆分,则可采用一抽稀尺度对所有省级别的数据进行抽稀,采用另一抽稀尺度对所有市级的数据进行抽稀。
[0033] 步骤S120,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
[0034] 具体为,当将行政区域面数据划分成多个行政区域后,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以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即是说,一个行政区域对应提取一个目的边界线。
[0035] 步骤S130,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所述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
[0036] 即是说,按照不同的抽稀尺度对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多个目的边界线是提取划分的不同组合的行政区域而来,因此,对于不同的目的边界线采用不同的抽稀尺度进行抽稀处理。具体为,对于国家级、省级数据组成的目的边界线或边界复杂程度较为复杂的数据组成的目的边界线,采用较大的抽稀尺度,如0.2;对于市级、县级数据组成的目的边界线或边界复杂程度较小的数据组成的边界线,采用较小的抽稀尺度,如0.01。
[0037] 进而对划分为同一个级别的目的边界线采用同样的抽稀尺度,使得抽稀效率更高,同时准确率更高。需要说明的是,该抽稀尺度一般在0.01至0.2之间,以可以去掉线段上80%-90%的多余节点。容易理解的,该具体的抽稀尺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大体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不要有完整的行政区划丢漏,特别是象山县、舟山市等海岛型的行政区划,二是尽可能避免因抽稀造成的变形过大、数据交叉问题。
[0038] 最后,经过抽稀处理的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容易理解的,最后将得到多个目的行政区域面。
[0039] 需要说明的是,以行政区划线作为抽稀对象载体,通过面转化为线,对线进行抽稀,再转化回面的方式,解决直接对面进行抽稀造成的区域重叠、交错、相离等问题。
[0040] 步骤S140,选取原行政区域面的中心点关联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的属性。
[004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抽稀过程中会使得该行政区域的属性丢失,该行政区域的属性包括不限于行政区域名称、行政区域的具体位置、行政区域的经纬度以及行政区域的人口等信息。为了保证经过抽稀处理后该行政区域仍然能保证与对应的行政区域属性关联,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将选取该目的行政区域对应的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与该行政区域的属性进行关联,以保证抽稀处理后的行政区域仍然保留有行政区域属性。
[0042] 具体为,选取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关联该行政区域的属性,一般情况下,该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位于该行政区域的内部,即便经过抽稀处理仍然存在,如北京的天安门。之后将该行政区域的属性传递到这一点上,并将该点与抽稀处理后的行政区域面进行空间关联,使得经过抽稀处理后的整个行政区域获得原有行政区域属性。
[0043]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特别的区域,如浙江包含很多岛屿,则为了更方便地进行抽稀处理,可先将浙江进行面要素拆分,确保每个面要素都只包含一个独立的多边形且具备完整属性,进而选取每个多边形的中心点均关联浙江的行政区域属性,以使得后期合并的时候,构成浙江的多个岛屿仍然能够依据属性项合并在一起。容易理解的,其余具有类似地域属性的地方也可采用该种方法进行处理。
[0044] 进而,以面中心点为属性传递载体,将抽稀得到的行政区划面与原始行政区划面进行属性链接,得到属性完整的行政区划。
[0045] 步骤S150,对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
[0046] 具体为,对多个行政区域进行抽稀处理完毕且关联了行政区域属性后,将多个行政区域进行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电子地图用于在线显示。由于对该多个行政区域经过抽稀处理,其数据量将大大减少,经过实验发现,抽稀前数据量大概为48.2MB,抽稀后的数据量大概只有104KB,因此,在网上浏览时可快速加载并以电子地图的方式显示于用户。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稀处理方法,可以兼顾行政区划边界面状数据几何特征,避免图形失真,同时可保留每个行政区域的行政区域属性,使得电子地图的展示效果更好。容易理解的,该电子地图即为中国地图的在线显示方式。
[0047] 步骤S160,响应用户的操作对发生重叠或错误的目的行政区域进行修正。
[0048] 亦即是说,在对多个行政区域进行自动拼接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多个行政区域重叠或错误的情况,此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检验和修正。具体为,确保多个行政区域的几何位置合理,如两个海岛在进行抽稀处理前,一个可能呈凹型,一个可能成凸型,在进行抽稀后,可能呈凹型的海岛凹的弧度减小了很多,呈凸型的海岛可能凸得多一些,以至于和呈凹型的海岛重叠,因此,工作人员需手动将两个海岛的位置进行移动以分开。
[0049]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通过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按照预定规则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对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域采用相同的抽稀尺度进行抽稀,并通过关键点关联该行政区域的行政区域属性,以使得能以较小的数据量较为精确地将各个行政区域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展现于用户,提高了行政区域面数据的实用性。
[0050] 请参照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装置100的功能模块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拆分模块110、提取模块120、抽稀模块130、关联模块140以及拼接模块150。
[0051] 拆分模块110,用于按照预定规则将行政区域面数据拆分成多个行政区域。
[005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10可以由拆分模块110执行。
[0053] 提取模块120,用于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
[0054]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20可以由提取模块120执行。
[0055] 抽稀模块130,用于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所述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所述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
[005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30可以由抽稀模块130执行。
[0057] 关联模块140,用于选取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关联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的属性。
[0058]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40可以由关联模块140执行。
[0059] 拼接模块150,用于对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所述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
[006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50和步骤S160可以由拼接模块150执行。
[0061] 由于在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部分已经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62]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行政区域数据进行抽稀的方法及装置,其应用于服务终端,该方法包括:提取多个行政区域的边界面数据并经数据转换得到多个目的边界线,按照预定的抽稀尺度分别对多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处理,经过抽稀处理后的目的边界线围成的区域为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而选取原行政区域的中心点关联该目的行政区域面的属性,最后对多个目的行政区域面进行拼接,并将拼接后的多个目的行政区域面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显示。由此可见,本方案通过按照不同的预定抽稀尺度对各个目的边界线进行抽稀,并且将行政区域属性与行政区域的中心点进行关联,使得抽稀后的行政区域仍然保持行政区域属性。
[0063]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0064]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0065]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6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