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974249.0

文献号 : CN109087811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邹建明刘泳澎

申请人 : 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采用免碳电解纸,引线为半硬线;卷绕聚合后的芯包外还含浸有一层灌封胶保护膜;电容器的外壳与胶塞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截面为矩形或梯形的束腰;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聚合还包括加热,加热的终止温度高于后续回流焊的工作温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芯包聚合后先含浸一次保护膜,后再对其进行封口,使电容器在对抗加工成型等不可避免的外力时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同时因聚合温度高于回流焊温度,未反应物清理的更彻底。

权利要求 :

1.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免碳电解纸与铝箔卷绕作电容芯包;聚合后的芯包外包被有保护膜;所述电容器的引线为半硬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的成分为灌封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所述电容的外壳与胶塞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束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腰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

4.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钉卷、化成、含浸、聚合、保护、封口、老化、加工成型、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指将聚合后的芯包再含浸一次灌封胶,使芯包外形成保护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加工成型包括对引线进行打扁和弯折,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分3次成型,成型角度依次为30°、60°、

9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的聚合包括加热,加热温度40℃ 250℃,加热时间6 10小时。

~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其加热循环为: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2小时,后经15分钟升温至60℃,持续1小时,再经15分钟升温至8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15分钟升温至18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20℃,持续1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其加热循环为: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3小时,后经30分钟升温至7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20℃,持续1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50℃,持续5分钟,取出,自然冷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其加热循环为: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2小时,后经15分钟升温至50℃,持续2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70℃,持续1.5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1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180℃,持续3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

说明书 :

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可无需对印制板进行钻装孔,从而减少工序,提高生产力。
[0003] 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简称固态电容,它与普通电容(即液态铝电解电容器)的最大差别,在于采用了导电性高分子材料作为介电材料,从而避免了普通电容器的鼓包与漏液。固态电容具有高频低阻、耐高纹波、宽温特性、寿命长等诸多优点,适宜于电源滤波或高频电路中,但是其缺点之一,就是漏电大。
[0004] 外部应力是引发固态电容漏电的原因之一。由于固态电容中不含有可以修复破损氧化膜的活动离子,无法对破损氧化膜进行直接修复。现行方案是对其“间接修复”。当遇到外力破坏其氧化膜时,利用漏电焦耳热使固态导电高分子局部绝缘化,以实现“自我修复”。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但当再受外力破坏高分子结构后,产品的漏电会产生回升。漏电一方面会引起电容器内部温升,加速电解质老化,缩短电容寿命;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下游产品的可靠性。
[0005] 除了外部应力外,热冲击也是造成电容漏电回升的主要原因。对于表面贴装型电子元器件安装时常用的高温回流焊技术,由于传统工艺聚合的温度较低,最高温度约180℃,而当回流焊的温度较高,220℃,大于聚合温度时,固态电容在经过高温回流焊时,芯包内的多余未反应物方才裂解,并产生SO2气体,形成内部应力,致电容器壳体或胶塞凸起变形,引发漏电。
[0006] 除此以外,电容器本身因素也是引发漏电的原因之一。
[0007] 一般的,固态电容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制作阳极箔,在阳极箔表面形成介电层氧化膜,阳极箔的一端引出导线作为阳极,在导线和阳极箔之间形成一较粗外径的支撑部;其次,以金属铝制作阴极箔,其一端引出导线作为阴极,在导线和阴极箔之间同样设置有一较粗外径的支撑部;最后,阳极箔和阴极箔之间设置隔离层,然后将隔离层、阳极箔和阴极箔一起卷绕,形成卷绕型电容芯包。
[0008] 制作时,在60 90℃下,将电容芯包放入2 10%的己二酸铵溶液中,电化学处理10~ ~ ~30分钟;然后在130 280℃下烘烤60 180分钟,使隔离层碳化;碳化后的电容芯包在温度20~ ~ ~
35℃、常压下浸入含有有机单体和氧化剂的溶液中10 40分钟,取出后在常压下聚合,在30~ ~
210℃下,经过0.5 6小时形成高导电性有机聚合物,最后再洗掉聚合残余物。
~
[0009] 组装时,先将电容芯包装入铝壳,然后填入胶塞,使胶塞完全覆盖于电容芯包的上方,胶塞的高度相当于较粗支撑部的高度;借助挤型机械,束压铝壳上端的管口,使其上端管口与胶塞完全密合;最后将完成封装的电容器在105 145℃下老化处理0.5 10小时,制成~ ~插件式固态铝电解电容器。
[0010] 将插件式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制成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时,利用表面具有通孔的盖板,穿过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使盖板完全包覆并固定在电容上方,然后利用在盖板表面预先形成的凹槽,使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穿过通孔后,弯折至九十度,最后分别置入凹槽内,即构成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
[0011] 在生产现有固态电容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1.传统固态电容设计采用碳化工艺,电解纸经碳化后孔径增大,芯包结构松散,抗外力能力差;2.普通工艺聚合后芯包直接进行组装,芯包缺少保护;3.传统固态电容的引线为普通硬质导线,采用一次成型,因此引线打扁及折弯时,所需的作用力较大,容易使外力传到入芯包,造成电容器内部导电高分子结构受损。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结构与工艺改进,减少氧化膜破损的可能性,从而提升电容器的抗外力和抗热冲的能力。
[001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免碳电解纸与铝箔卷绕作电容芯包;聚合后的芯包外包被有保护膜;所述电容器的引线为半硬线。
[0014] 采用上述方法,使铝箔不会因为电解纸碳化后产生的空隙而发生位移,芯包结构牢固,抗外力能力强。
[0015] 按照铜包钢线强度的不同,同时参照延伸情况,由软到硬可分为:软态(A),半硬态(M),硬态(HS),超硬态(EHS)。采用半硬线,减少引线的硬度,可使打扁和折弯引线所需的作用力减小,从而减少对电容器内部导电高分子的损伤,降低电容芯包受外力的风险。
[0016] 传统方法芯包聚合后即装入铝外壳,易使电容芯包收到损伤。采用保护膜包裹,可以避免芯苞与壳体的直接碰撞,增加电容芯包抗外部应力的能力,同时可使导电高分子结构更牢固。
[0017] 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护膜的成分为灌封胶。
[0018] 灌封胶是一种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灌封胶在未固化前属于液体状,具有流动性,从而避免对芯包造成伤害。
[0019]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容器的外壳与胶塞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束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腰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
[0020] 采用上述方法,可增大胶塞与壳体的接触面积,降低电容器在过回流焊时胶塞凸起的风险,从而增加电容器抵抗外力的能力。
[0021] 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钉卷、化成、含浸、聚合、保护、封口、老化、加工成型、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指将聚合后的芯包再含浸一次灌封胶,使芯包外形成保护膜。
[0022] 作为优选的,生产所述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方法还包括引线折弯,其特征在于,引线折弯分30°、60°、90°三次成型。
[0023] 采用上述方法,避免一次成型对产品内部受到外力的影响。
[0024] 作为优选的,所述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聚合包括加热,其温度40℃~250℃,加热时间6 10小时。
~
[0025] 作为优选的,所述聚合阶段具有4 5个恒温梯度,例如:(1)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2小时,后经15分钟升温至60℃,持续1小时,再经15分钟升温至8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15分钟升温至18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
220℃,持续1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或(2)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3小时,后经30分钟升温至7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20℃,持续
1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50℃,持续5分钟,取出,自然冷却;或(3)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2小时,后经15分钟升温至50℃,持续2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70℃,持续1.5小时,再经
30分钟升温至11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
180℃,持续3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
[0026] 采用上述方法,可使导电高分子充分反应聚合,形成的高分子结构稳定,避免电容器组装之后,经回流焊高温时残留未反应物裂解而产生汽体,致产品铝壳或胶塞凸起。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的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其芯包聚合后先含浸一次保护膜,后再对其进行封口,封口处还设有束腰进行加固,使电容器在对抗加工成型等不可避免的外力时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同时因聚合温度高于回流焊温度,未反应物清理的更彻底。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1、外壳,2、胶塞,3、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1] 实施例1一种表面贴装型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钉卷:通过芯包卷绕机将带引线的阳极箔、带引线的阴极箔和免碳电解纸卷绕成芯包;所述引线为镀锡铜包钢线中的半硬线;免碳电解纸介于阳极箔及阴极箔之间,且长度比阴阳极箔重叠部分的长度更长。
[0032] S2.化成:将卷绕好的芯包放入化成液中,施加直流电压修复处理,处理时间15~40分钟;芯包化成有助于化成铝箔表面的氧化膜层进行修复。
[0033] S3.含浸:将化成后的芯包进行单体含浸,含浸时间30~70秒钟后;再放入氧化剂中含浸3~5分钟;也可以氧化剂含浸在单体含浸之前进行。
[0034] 在本发明中,对单体的种类不作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单体。优选地,单体选自噻吩、吡咯、苯基乙烯、苯胺、或上述高分子单体的衍生物、或其任意组合;更优选地,所述单体为3,4-乙撑二氧噻吩的20%正丁醇溶液。对氧化剂的种类不做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氧化剂,更优选地,所述氧化剂为50~60%对甲基苯磺酸铁的正丁醇溶液。所述含浸可选取常压含浸,也可进行真空含浸;优选真空含浸,可使含浸更充分。
[0035] S4.聚合:将含浸好的芯包进行聚合反应,聚合温度依梯度进行,聚合温度如下: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2小时,后经15分钟升温至60℃,持续1小时,再经15分钟升温至8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15分钟升温至18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20℃,持续1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聚合反应后在芯包内形成固体高分子导电层。
[0036] S5.保护:将聚合反应完成后的芯包含浸在灌封胶中,含浸3 5分钟,取出后干燥,~固化,形成保护膜;所述灌封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灌封胶;作为举例,可以为德国汉高公司旗下型号STYCAST 2651-40的环氧树脂与型号Catalyst 11的环氧固化剂比例混合,形成的环氧灌封胶;作为优选的,其质量比为100环氧树脂:5环氧固化剂;所述灌封胶采用125℃高温固化,也可以紫外光固化。
[0037] S6.封口:将保护后的芯包装入铝壳中,引线从胶塞的通孔中穿过,再用胶塞封口。
[0038]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容器的外壳与胶塞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束腰,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腰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
[0039] S7.老化:对封装好的产品进行分段老化处理:施加电压为老化时老化工作电压的1 1.15倍,最高不超过老化工作电压的1.25倍,老化温度125℃,老化时间120分钟。
~
[0040] S8.加工成型:产品进行后续加工、检查、包装等处理。
[0041] 作为优选的,所述后续加工包括对电容器的引线进行打扁和弯折,以作表面贴装型电容器使用。为避免一次成型对产品内部的损坏,所述弯折时,将引脚分3次弯折至90度,依次分别为30°、60°、90°。
[0042] 实施例2如实施例1,其差异在于,所述S4聚合的温度梯度变更为: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3小时,后经30分钟升温至7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20℃,持续1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250℃,持续5分钟,取出,自然冷却。
[0043] 实施例3如实施例1,其差异在于,所述S4聚合的温度梯度变更为:初始温度40℃,预热时间2小时,后经15分钟升温至50℃,持续2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70℃,持续1.5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10℃,持续1小时,再经30分钟升温至150℃,持续30分钟,再经30分钟升温至180℃,持续3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
[004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