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504256.X

文献号 : CN1091304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钟博文

申请人 : 长胜纺织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钟博文

摘要 :

本公开涉及一种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所述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包括:中心辊和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所述中心辊以绕其中心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机架上,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分布在中心辊的圆周外围,待印花的织物进入中心辊与各个圆网转印组件之间进行印花,其中,每个圆网转印组件包括预制有花型图案的圆网版辊和用于将圆网版辊上的花型图案转移至织物的转印辊,所述转印辊位于圆网版辊与中心辊之间,其中,所述圆网转印组件还包括刮刀组件,该刮刀组件包括内置于圆网版辊中的刮刀,通过刮刀调节机构来调节刮刀相对于圆网版辊内表面的位置和压力。

权利要求 :

1.一种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所述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包括:中心辊(1)和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100),所述中心辊(1)以绕其中心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机架(2)上,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100)分布在中心辊(1)的圆周外围,待印花的织物(3)进入中心辊(1)与各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进行印花,其中,每个圆网转印组件(100)包括预制有花型图案的圆网版辊(102)和用于将圆网版辊(102)上的花型图案转移至织物(3)的转印辊(103),所述转印辊(103)位于圆网版辊(102)与中心辊(1)之间,其中,所述圆网转印组件(100)还包括刮刀组件(104),该刮刀组件(104)包括内置于圆网版辊(102)中的刮刀,通过刮刀调节机构来调节刮刀相对于圆网版辊(102)内表面的位置和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调节机构包括摆臂和用于致动摆臂的摆臂致动装置,所述摆臂包括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一端与摆臂致动装置连接,而第一摆臂部分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部分成角度地固定连接;

并且其中,在第一摆臂部分上设置有枢转部,使得在被摆臂致动装置致动时,所述第一摆臂部分能够围绕该枢转部枢转,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枢转致使第二摆臂部分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摆臂部分的移动使所述刮刀靠近或远离圆网的内表面,从而调节刮刀在圆网内的位置以及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中的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安装在圆网转印组件(100)的支架外框(101)中的滑动装置上,每个圆网转印组件(100)还包括圆网转印组件施压气缸(106),以使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一体地相对于中心辊(1)移动,以便在转印辊(103)与中心辊(1)之间形成压力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偶数个圆网转印组件(100),并且各个圆网转印组件(100)相对于机架的轴线对称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中设置有致动器,用于驱动圆网版辊(102)或转印辊(103)移动,以调节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印辊(103)的表面包覆有无缝橡胶或树脂,转印辊表面的邵氏硬度为70~8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中,转印辊(103)的直径与圆网版辊(102)的直径相同,或者是圆网版辊(102)直径的整数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各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可设有烘燥装置(4),用于对织物(3)进行烘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烘燥装置(4)是红外线烘燥器或热风烘燥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辊(1)与圆网转印组件(100)的非加压区域中设置有中心辊清洗装置(7),以便对中心辊(1)表面进行清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辊清洗装置是密闭型的清洗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辊清洗装置是密闭型的负压清洗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辊清洗装置设置在中心辊(1)的顶部。

13.一种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所述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包括:中心辊(1)和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100),所述中心辊(1)以绕其中心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机架(2)上,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100)分布在中心辊(1)的圆周外围,待印花的织物(3)进入中心辊(1)与各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进行印花,其中,每个圆网转印组件(100)包括预制有花型图案的圆网版辊(102)和用于将圆网版辊(102)上的花型图案转移至织物(3)的转印辊(103),所述转印辊(103)位于圆网版辊(102)与中心辊(1)之间,其中,所述圆网转印组件(100)还包括刮刀组件(104),该刮刀组件(104)包括内置于圆网版辊(102)中的刮刀,通过刮刀调节机构来调节刮刀相对于圆网版辊(102)内表面的位置和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调节机构包括主调节机构和次级调节机构,其中:

所述主调节机构包括摆臂和用于致动所述摆臂的摆臂致动装置,所述摆臂包括第一摆臂部分(201’)和第二摆臂部分(201”),其中,第一摆臂部分(201’)的一端与摆臂致动装置连接,而第一摆臂部分(201’)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部分(201”)成角度地固定连接;其中,在第一摆臂部分(201’)上设置有枢转部(203),使得在被摆臂致动装置致动时,所述第一摆臂部分(201’)能够围绕该枢转部(203)枢转,所述第一摆臂部分(201’)的枢转致使第二摆臂部分(201”)相应地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摆臂部分(201”)的移动使所述刮刀靠近或远离圆网的内表面;

所述次级调节机构包括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300)和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其中,所述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300)布置于所述第一摆臂部分(201’),用于对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进行调节,所述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布置于所述第二摆臂部分(201”),用于对刮刀在圆网内的位置进行调节。

说明书 :

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纺织工业的印染机械,尤其是一种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印染工艺和机械门类众多、品种广泛。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印花工艺有圆网印花、平网印花、辊筒印花、台板印花、转移印花和数码喷墨印花等,相应的设备主要是圆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辊筒印花机、台板印花机、转移印花机、数码喷墨印花机等。
[0003] 在上述众多印花工艺和印花设备方面,圆网印花和转移印花值得关注。其中,圆网印花机是在1963年由荷兰斯托克公司首创,虽然其历史不长,但却发展迅速,其具有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对织物适应性强的优点。适合于化纤织物、针织物、轻薄织物印花,能获得花型活泼、色泽鲜艳的效果,并可避免传色的弊病。因此近二三十年来,圆网印花机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流产品,在我国印花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自1973年引进圆网印花机以来,逐步取代了原先的辊筒印花机。圆网印花机因采用圆网而使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操作劳动强度减小,深受印花企业的欢迎,亦促进了国产圆网印花机的技术进步。
[0004] 转移印花也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纺织品印花工艺之一。转移印花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早期的转移印花主要采用热转移印花工艺,即是先将某种染料印在纸等其它材料上,然后再用热压等方式,使花纹转移到织物上的一种印花方法。近年来,除了热转移印花外,冷转移印花发展迅速。冷转移印花是采用水性色浆将花型图案印刷到涂层纸上,在室温下转移到织物上,再通过冷堆或蒸化发色,最后水洗去除浮色,而完成整个印花过程的一种印花工艺。转移印花具有仿数码的印花品质,且可大批量生产,成本远低于数码印花,因此市场前景广阔。
[0005] 现有技术中的圆网印花和转移印花存在的问题是:圆网印花机受圆网结构的限制,印制精细线条时效果还不十分理想;而转移印花机中转移纸张的消耗成为其绿色化生产的障碍,市场上也开始着手开发无纸化的转移印花技术和设备。
[0006] 随着印染行业对于印染生产节能减排以及人们对高品质印花即对纺织品印制图案精细度、立体感、层次感等的诉求越来越高,市场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纺织品图案印花技术的新技术开发需求越来越强。在印花生产上,需要一种高效的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品质的印花效果的无纸化转移印花技术和设备。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该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结合了圆网印花和转移印花二者的优点,不仅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品质的印花效果,而且实现了无纸化印花、节省了成本,从而使得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
[0008]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所述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包括:中心辊和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所述中心辊以绕其中心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机架上,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分布在中心辊的圆周外围,待印花的织物进入中心辊与各个圆网转印组件之间进行印花,其中,每个圆网转印组件包括预制有花型图案的圆网版辊和用于将圆网版辊上的花型图案转移至织物的转印辊,所述转印辊位于圆网版辊与中心辊之间,其中,所述圆网转印组件还包括刮刀组件,该刮刀组件包括内置于圆网版辊中的刮刀,通过刮刀调节机构来调节刮刀相对于圆网版辊内表面的位置和压力。
[0009]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每个圆网转印组件中的圆网版辊和转印辊安装在圆网转印组件支架外框中的滑动装置上,每个圆网转印组件还包括圆网转印组件施压气缸,以使圆网版辊和转印辊一体地相对于中心辊移动,以便在转印辊与中心辊之间形成压力接触。
[0010]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设置有偶数个圆网转印组件,并且各圆网转印组件相对于机架的轴线对称地布置。
[0011]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每个圆网转印组件中设置有致动器,用于驱动圆网版辊或转印辊移动,以调节圆网版辊和转印辊之间的距离。
[0012]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转印辊的表面包覆无缝橡胶或树脂,转印辊表面的邵氏硬度为70~85度。
[0013]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每个圆网转印组件中,转印辊的直径与圆网版辊的直径相同,或者是圆网版辊直径的整数倍。
[0014]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相邻的各圆网转印组件之间可设有烘燥装置,用于对织物进行烘燥。在此尤其优选的是,所述烘燥装置是红外线烘燥器或热风烘燥器。
[0015]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中心辊与圆网转印组件的非加压区域中设置有中心辊清洗装置,以便对中心辊表面进行清洁。
[0016]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心辊清洗装置是密闭型的清洗装置。
[0017]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心辊清洗装置是密闭型的负压清洗装置。
[0018]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心辊清洗装置设置在中心辊的顶部。
[0019]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刮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刮刀在圆网内的位置以及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其中,所述刮刀调节机构包括摆臂和用于致动摆臂的摆臂致动装置,所述摆臂包括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一端与摆臂致动装置连接,而第一摆臂部分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部分成角度地固定连接,并且其中,在第一摆臂部分上设置有枢转部,使得在被摆臂致动装置致动时,所述第一摆臂部分能够围绕该枢转部枢转,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枢转致使第二摆臂部分相应地移动;所述第二摆臂部分的移动使所述刮刀靠近或远离圆网的内表面,从而调节刮刀在圆网内的位置以及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
[0020]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刮刀调节机构包括主调节机构和次级调节机构,其中:
[0021] 所述主调节机构包括摆臂和用于致动所述摆臂的摆臂致动装置,所述摆臂包括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其中,第一摆臂部分的一端与摆臂致动装置连接,而第一摆臂部分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部分成角度地固定连接;其中,在第一摆臂部分上设置有枢转部,使得在被摆臂致动装置致动时,所述第一摆臂部分能够围绕该枢转部枢转,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枢转致使第二摆臂部分相应地移动,并且所述第二摆臂部分的移动使所述刮刀靠近或远离圆网的内表面;
[0022] 所述次级调节机构包括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其中,所述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布置于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用于对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进行调节,所述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布置于所述第二摆臂部分,用于对刮刀在圆网内的位置进行调节。
[0023]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抵压部件,所述抵压部件构造成改变施加在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靠近摆臂致动装置的那一端的力,以便通过使摆臂围绕所述枢转部枢转而调节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
[0024]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还包括压力调节滑动部件,其中,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能够与所述抵压部件可滑动地配合,并且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的滑动致使所述抵压部件施加在所述第一摆臂部分上的力改变。
[0025]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具有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与所述抵压部件的外表面可滑动地配合,当压力调节滑动部件滑动时,由于该倾斜表面的高度逐渐变化而使该倾斜表面与抵压部件的外表面之间的接触力改变,从而致使所述抵压部件施加在所述第一摆臂部分上的力改变。
[0026]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抵压部件呈圆柱形形状。
[0027]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抵压部件是圆柱形的滚动轴承,其可以围绕其中心轴线滚动。
[0028]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还包括压力调节手轮和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所述压力调节手轮连接至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的靠近第二摆臂部分的一端,而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连接至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的另一端,当转动所述压力调节手轮时,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经由所述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而滑动。
[0029]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横截面呈矩形形状,且所述第一摆臂部分具有沿着其轴向方向延伸的中空空腔,在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靠近所述摆臂致动装置的那一端的上壁上设置有一条狭缝,所述狭缝贯穿所述上壁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穿过该狭缝而承坐在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上壁上,使得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具有位于第一摆臂部分之外的第一滑动部和位于第一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的第二滑动部,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的倾斜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上,所述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并且在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与所述第二滑动部连接,以便使所述压力调节滑动部件能够沿着所述狭缝的延伸方向滑动。
[0030]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包括位置调节手轮、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和位置调节滑动部件,其中,位置调节手轮连接至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的远离所述第一摆臂部分的一端,而位置调节滑动部件位于所述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的另一端,刮刀组件连接至所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上并且能够跟随位置调节滑动部件一起运动。
[0031]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还包括刮刀固定手轮,在通过所述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将刮刀调节至适当的位置之后,所述刮刀固定手轮用于将刮刀固定在调节好的位置处。
[0032]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连接至所述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的所述另一端。
[0033]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与所述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的所述另一端抵接。
[0034]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摆臂部分的横截面呈矩形形状,并且所述第二摆臂部分具有沿着其轴向方向延伸的中空空腔,所述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的位置调节滑动部件和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均位于所述第二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在所述第二摆臂部分上设置有第一狭缝,所述刮刀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狭缝连接至所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上。
[0035]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摆臂部分还包括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第一狭缝布置在第二摆臂部分的不同壁上,所述刮刀固定手轮通过所述第二狭缝螺纹连接至所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
[0036]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当旋松所述刮刀固定手轮时,所述刮刀固定手轮、所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以及所述刮刀组件能够沿着相同的方向一起运动,当旋紧所述刮刀固定手轮时,所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以及所述刮刀组件均被固定。
[0037]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摆臂的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构造成一体结构。
[0038]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摆臂的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构造成独立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及其描述中指代相似或相同的元件,附图如下:
[0040] 图1是依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示意图;
[0041] 图2是依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圆网转印组件的示意图;
[0042] 图3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刮刀调节机构的示意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通过附图及列举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说明书中,仅出于解释的目的而在附图中示意性地描绘各个系统、结构和装置,但未描述实际系统、结构和装置的所有特征,比如熟知的功能或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应该明白,在任何实际应用时,需要作出许多具体实施决策以达到开发者或使用者的特定目标,并且需要遵从与系统相关和行业相关的限制,这些特定目标可能随着实际应用的不同而不同。此外,应该明白,这样的具体实施决策虽然是复杂的且耗费大量时间的,然而这对于受益于本申请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例行任务。
[0044] 本文使用的术语和短语应该被理解和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对这些术语和短语的理解一致的含义。本文的术语或短语的一致用法不意在暗示术语或短语的特殊定义,即,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普通和惯常含义不同的定义。对于意在具有特殊含义的术语或短语,即,与技术人员所理解的不同的含义,这种特殊定义将在说明书中以定义方式明确列出,直接且毫不含糊地给出术语或短语的特殊定义。
[0045] 除非内容要求,否则在下文的整个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及其变型、诸如“包含”将以开放式的、包容的意义来解释,也就是如“包括但不限于”。
[0046] 在本说明书的整个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因而,整个该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者“在一实施例中”不是必须都涉及相同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8]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联接”、“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049] 在本公开中,“轴向方向”用来表示长形物体沿着其长度延伸的方向,“横截面”用来表示垂直于“轴向方向”的平面。
[0050] 图1示出了依照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该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包括一个中心辊1和四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中心辊1以绕其中心轴线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机架2上,并且可由电机驱动旋转。该中心辊1优选为精加工、精磨的金属辊,并且优选对其表面进行镀铬处理,由此可有效防止沾色、方便清理。该中心辊1的直径可以介于1200-2400mm之间,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选用不同直径的中心辊1。
[0051] 所述四个圆网转印组件100分布在中心辊1的圆周外围,用于对进入中心辊1与各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的织物进行印花。尽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但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圆网转印组件,比如还可以设置两个、三个、五个、六个、甚至更多个圆网转印组件。优选地,设置有偶数个圆网转印组件。
[0052] 该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导辊8。在织物3与中心辊1接触的入口和出口附近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导辊,以便引导织物进入处于中心辊1和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的加压区间、或者将织物导出所述加压区间。所述导辊8可以为金属辊,并且其外径可介于100-150mm之间。
[0053] 在用于引导织物进入加压区间的各导辊8之间可设置有张力控制装置9,其位于邻近织物3与中心辊1接触的入口的导辊8之前,用于确保织物3在进入中心辊1和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的加压区域之前具有适宜的纵向张力。
[0054] 该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还设置有纠偏装置10。纠偏装置10位于邻近待印织物3进入中心辊1与圆网转印组件100接触的入口的导辊8之后,用于确保织物3在进入中心辊1和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的加压区间之前在幅宽方向上定位精准。
[0055] 织物3经张力控制装置9的纵向张力控制和纠偏装置10的精确调节定位之后,随着中心辊1的转动而被带入中心辊1与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的加压区间中,并通过圆网转印组件100对其进行印花。
[0056] 在中心辊1与圆网转印组件100的非加压区域中设置有中心辊清洗装置7,用于对中心辊1的表面进行清洗,以保证中心辊1在后续印花时的清洁、避免沾污等现象的出现。中心辊清洗装置7为密闭型的清洗装置,密闭型的设计可以防止清洗液体飞溅或渗漏到清洗装置外部。优选地,中心辊清洗装置7为密闭型的负压清洗装置,在中心辊清洗装置7与中心辊1的外表面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部形成负压,以便于防止清洗后的废液渗漏到清洗装置外部。由于采用了密闭型的中心辊清洗装置,因此该中心辊清洗装置7可以布置在中心辊1的顶部处(如图1所示)。但是本公开不局限于此,中心辊清洗装置7可以布置在中心辊1外周的任何适宜位置。
[0057] 在相邻的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烘燥装置4。织物3在经过上一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之后、并在到达下一个圆网转印组件100之前被引导通过该烘燥装置4,以便对织物3上的转印图案进行干燥,并防止多套色之间产生沾色串色现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烘燥装置4,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它不同数量的烘燥装置。
烘燥装置4可以例如是红外线烘燥器或热风烘燥器。
[0058] 此外,在各圆网转印组件100之间还可以设置对花检测探头5,以便实时监测和反馈对花情况。
[0059] 此外,该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还可以设置有自动控制系统(未示出)对传感器捕获的信号进行反馈,用于控制车速、织物张力、传送纠偏以及加压的压力,以实现自动化高品质印花生产。
[0060] 下文结合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所采用的圆网转印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圆网转印组件100包括:圆网转印组件支架外框101;圆网版辊(可以简称“圆网”)102,其上预制有花型图案;转印辊103,其位于圆网版辊102与中心辊1之间,用于将圆网版辊102上的花型图案转移至织物;刮刀组件104,其布置在圆网版辊102的内部,通过刮刀与圆网版辊内表面的接触而将墨水以预制的花型图案挤压转移到转印辊上;刮刀调节机构105,其用于调节刮刀组件的刮刀相对于圆网版辊的内表面的位置和压力;以及圆网转印组件施压气缸106。
[0061] 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分别安装在圆网转印组件100的支架外框101中的滑动装置上,该支架外框则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安装在机架2上。圆网转印组件施压气缸106对圆网转印组件100施压,使得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一体地在滑动装置上朝向所述中心辊1移动,以使该圆网转印组件100中的转印辊103与中心辊1之间形成压力接触。
[0062] 在支架外框101与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的辊轴之间设有伺服电机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转动。例如,可以是由伺服电机驱动装置驱动转印辊103转动,而齿轮带动圆网版辊102转动;或者,可以是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分别由单独的伺服电机驱动装置驱动而旋转。
[0063] 在圆网印版102或者转印辊103的两端分别设有合适的致动器(例如液压缸、气压缸或电动缸)(未示出),用于驱动圆网印版102或者转印辊103横移,以调节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之间的距离,因而能改善圆网版辊102对转印辊103的上墨量并且可改善转印精度。在工作状态下,圆网版辊102和转印辊103之间的间隙为0.3±0.1mm。
[0064] 在上述根据本公开的圆网转印组件中,所述转印辊103可以为金属辊,其表面包覆有橡胶。优选地,转印辊表面包覆有无缝橡胶或树脂,橡胶或树脂的密度要求均匀且橡胶或树脂对水性墨水的亲和性要好。优选地,所述转印辊103表面的邵氏硬度为70-85度。具有上述特征的转印辊103兼具弹性好、耐疲劳和对水性墨水亲和性好的特点,从而适用于作为转印暂载体。此外,转印辊103的直径与圆网版辊102的直径相同,或者是圆网版辊102直径的整数倍。所述刮刀组件104可以为适用于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任意适当类型。比如,刮刀组件104可以包括自动供墨系统、分布有孔眼的色浆管、刮刀、刮刀夹具、刮刀架、防溅挡板等。自动供墨系统通过色浆管将墨水输送到圆网版辊的内腔中,进而通过刮刀在圆网版辊内表面上的刮压将墨水挤压到转印辊表面上。刮刀可以为橡胶刮刀、金属刮刀、高分子材料刮刀等。优选地,刮刀可以是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刮刀,比如钢刮刀。刮刀的选择应根据织物3品种和花型结构的不同而定,以保证适当的给浆量和渗透性,从而获得理想的印制效果。
[0065] 刮刀通过刮刀夹具安装在适当的刮刀架上,该刮刀架可以在圆网版辊内部平移和转动,以便对刮刀在圆网印版内部的位置、取向、以及刮刀与圆网印版内表面的接触压力进行调节。所述调节通过刮刀调节机构105来实施,下文参照图3对该刮刀调节机构105进行详细描述。
[0066] 图3详细示出了刮刀调节机构105的具体结构。刮刀调节机构105包括主调节机构和次级调节机构。所述主调节机构包括摆臂201和摆臂致动装置202。摆臂201由第一摆臂部分201’和第二摆臂部分201”两个部分构成。在图2所示的垂直于圆网印版的轴向的平面(即,纸张平面)中,第一摆臂部分201’为水平延伸的摆臂部分,第二摆臂部分201”为倾斜延伸的摆臂部分。其中,第二摆臂部分201”的一端成角度地固定在第一摆臂部分201’的一端,而摆臂致动装置202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摆臂部分的另一端。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之间的夹角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优选地,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
[0067] 第一摆臂部分201’和第二摆臂部分201”可以分别形成为独立的部件,然后将这两个部件固定连接(比如,焊接等)而形成摆臂201。替代地,第一摆臂部分201’和第二摆臂部分201”可以形成为一体。另外,第一摆臂部分201’和第二摆臂部分201”的横截面(即,垂直于其轴向方向的截面)优选为矩形,从而使得第一摆臂部分201’和第二摆臂部分201”具有四个平坦的外表面。但是本公开不局限于此,可以将第一摆臂部分和第二摆臂部分设计成具有其它合适形状的横截面。
[0068] 在第一摆臂部分201’上设置有枢转部203。在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枢转部203具有用于接纳摆臂枢轴(未示出)的枢轴孔,摆臂枢轴可以固定地安装在比如圆网转印组件100的框架上,该枢轴孔使得第一摆臂部分201’可以围绕摆臂枢轴转动。其中,枢轴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图3所处的纸张平面。该枢轴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一摆臂部分的两个端部之间的任一位置处。优选地,枢轴孔设置在靠近第一摆臂部分的中间位置处。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轴孔设置在从第一摆臂部分的外表面向上凸出的凸起部中,但本公开不局限于此。比如,枢轴孔可以设置在从第一摆臂部分的外表面向后凸出的凸起部中。凸起部可以与第一摆臂部分形成为一体。但是也可以将凸起部设置成单独的部件,然后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各种手段将该凸起部固定到第一摆臂部分的适当位置处。凸起部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形状和构造,比如圆柱形、多边形等。另外,枢轴孔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只要该盲孔能够具有一定的深度用于接纳枢轴、并能够使摆臂围绕其转动即可。
[0069] 刮刀组件104可以连接到第二摆臂部分201”上,并且可以跟随第二摆臂部分201”一起运动。
[0070] 摆臂致动装置202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施压装置,比如气压缸或液压缸等。摆臂致动装置202用于致动摆臂201,从而通过使摆臂201带动刮刀组件104一起运动来调节刮刀组件104在圆网版辊102内的位置,从而使得刮刀以一定的取向靠近或远离圆网印版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靠近圆网印版的内表面包括以一定的压力接触圆网印版的内表面。
[0071] 下面以图3为例来具体描述该过程。摆臂致动装置202可以在第一摆臂部分201’的端部(即,二者的连接部位)施加力,使得第一摆臂部分201’的该端部向上或向下运动。此时,第一摆臂部分201’围绕在其凸起部位置处的摆臂枢轴转动,从而导致第一摆臂部分201’的另一端(即,第一摆臂部分与第二摆臂部分连接的端部)向下或向上运动。第一摆臂部分201’的运动使得第二摆臂部分201”产生相应的运动,进而通过第二摆臂部分201”使刮刀组件104在圆网版辊102内运动,直至刮刀运动到期望的位置为止。
[0072]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刮刀调节机构105的次级调节机构包括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300和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其中,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300布置于摆臂的第一摆臂部分201’,而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布置于摆臂的第二摆臂部分201”。所述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300和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分别用于对刮刀在圆网版辊102中的压力和位置进行精细调节。优选地,该精细调节手动进行,并且该精细调节适用于在通过主调节机构将刮刀基本调节到位之后进行,这使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来对刮刀的位置和压力进行更精细的调节与控制,从而有助于提高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印花品质、并有助于降低刮刀和圆网的磨损。
[0073] 优选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摆臂的第一摆臂部分201’和第二摆臂部分202”可以分别被设计成具有中空空腔。这样,可以将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300设置在第一摆臂部分201’的中空空腔中,而将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设置在第二摆臂部分202”的中空空腔中。这种设计和布置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整个刮刀调节机构的重量;另一方面,由于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设置在摆臂的中空空腔内部,从而节省了其在圆网转移印花装置中所占据的空间,更重要的,可以保护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但是,本公开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将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设置在摆臂外部的合适位置中。
[0074] 刮刀压力调节组件300主要包括:压力调节手轮301、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和抵压部件304。其中,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沿着第一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延伸,且优选布置在第一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部。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的一端(如图3所示,该端为远离摆臂致动装置的一端,亦即靠近第二摆臂部分的一端)连接至压力调节手轮301,而另一端(如图3所示,该端为靠近摆臂致动装置的一端,亦即远离第二摆臂部分的一端)连接至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
[0075] 第一摆臂部分的上壁设置有一条狭缝,该狭缝位于第一摆臂部分的靠近摆臂致动装置的一端,并且该狭缝贯穿该上壁且沿着第一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延伸一定的长度。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设计成通过该狭缝承坐在第一摆臂部分201’的上壁上,并且因此被分成两个部分,即:位于第一摆臂部分201’外部的第一滑动部和位于第一摆臂部分201’的中空空腔内的第二滑动部,其中,第二滑动部用于与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相连接,以便使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在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的带动下滑动。这样,当转动压力调节手轮301时,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旋转,从而使得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能够在狭缝中沿着狭缝的延伸方向滑动。
[0076] 如图3所示,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的第一滑动部具有倾斜的上表面,使得第一滑动部的高度沿着第一摆臂部分201’的轴向方向逐渐变化。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的高度沿着第一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从左至右逐渐升高。但本公开不局限于此,比如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滑动部的高度设计成沿着轴向方向从左至右逐渐降低。
[0077] 抵压部件304设置在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的上方。优选地,抵压部件304设置在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的上方的固定位置处。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的第一滑动部的倾斜上表面与抵压部件304配合使用,以便调节刮刀与圆网版辊102之间的接触压力。具体来说,首先通过主调节机构和/或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将刮刀调节至与圆网版辊102基本接触的适当位置,此时抵压部件304与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的第一滑动部的倾斜上表面靠近或接触。然后,转动压力调节手轮301使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向期望的方向滑动,由于所述倾斜上表面的高度是逐渐变化的,因此抵压部件304与该倾斜上表面的接触压力、以及因此通过倾斜上表面而施加在第一摆臂部分201’上的力逐渐变化,这进而导致第一摆臂部分201’围绕摆臂枢轴做小范围的枢转运动,从而带动刮刀组件104运动并因此改变刮刀与圆网版辊102的接触压力。
[0078]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抵压部件304呈圆柱形状,其轴向方向垂直于图3所处的纸张平面。优选地,抵压部件304可以是能够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的圆柱形部件(比如,滚轮轴承等)。在该情况下,由于抵压部件304可以在第一滑动部的倾斜上表面上滚动,因此抵压部件304与第一滑动部的倾斜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在进行压力调节时,能够使压力调节滑动部件303相对于抵压部件304更容易地滑动,从而减小转动压力调节手轮301时所需的力。这样,能够更容易地手动调节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
[0079] 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还可以包括压力指示元件305,用于指示压力的调节幅度。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压力指示元件305包括压力标尺和压力幅度指示件。压力标尺上刻有用于表示压力调节幅度的数值。压力标尺固定在第一摆臂部分的外表面上,靠近压力调节手轮的那一端。压力标尺可以通过各种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一摆臂部分上,比如螺钉连接、粘合、焊接等。压力幅度指示件固定在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上,随着压力调节螺母丝杠机构302的运动而沿着第一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前后滑动,从而根据其指示的压力标尺上的数值来确定压力的调节幅度。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压力幅度指示件位于第一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部,因此在第一摆臂部分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一条沿着第一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狭缝,以便使压力幅度指示件可见。狭缝的长度基本等于或大于压力标尺的长度。
[0080] 下面继续参照图3,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刮刀调节机构中的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在通过主调节机构将刮刀组件104基本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之后,通过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对刮刀位置进一步地进行精细调节;或者在印刷速度改变时,通过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对刮刀位置进行相应的调节。
[0081] 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主要包括:位置调节手轮401、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和刮刀固定手轮404。其中,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沿着第二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延伸,且优选地布置在第二摆臂部分201”的中空空腔内部。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的一端(如图3所示,该端为远离第一摆臂部分的一端)连接至位置调节手轮401,而另一端(如图3所示,该端为靠近第一摆臂部分的一端)连接至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
[0082] 优选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以可滑动的方式布置在第二摆臂部分201”的中空空腔内。当转动位置调节手轮401时,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旋转,从而使得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能够在第二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沿着第二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滑动。
[0083] 相应地,在第二摆臂部分的靠近位置调节手轮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狭缝405。刮刀组件104的刮刀架通过该第一狭缝405以任意适当的方式连接至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从而能够跟随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的滑动而上下移动,以便改变刮刀相对于圆网版辊102的位置。第一狭缝的长度设计成不妨碍刮刀组件104的运动,以便使刮刀组件104能够在期望的位移范围内自由运动。
[0084] 在第二摆臂部分上还设置有沿着第二摆臂部分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狭缝406,第二狭缝406与第一狭缝405设置在第二摆臂部分的不同壁上。刮刀固定手轮404通过第二狭缝406而螺纹连接到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上。在旋松刮刀固定手轮404时,刮刀固定手轮404能够沿着第二狭缝406的延伸方向在第二狭缝406内上下运动。同样地,第二狭缝406的长度设计成不妨碍刮刀固定手轮404的运动,以便使刮刀固定手轮404能够在期望的位移范围内自由运动。
[0085] 在进行刮刀位置调节时,首先旋松刮刀固定手轮404,然后手动地旋转位置调节手轮401,以便使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转动,从而带动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在第二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上下滑动。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进而带动刮刀组件104上下运动,以便将刮刀精细地调节至期望的位置。在将刮刀调节至期望的位置之后,旋紧刮刀固定手轮404,通过使刮刀固定手轮404、第二摆臂部分201”的壁部、以及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三者紧紧抵压在一起而固定刮刀组件104,使其不再能够移动。
[0086]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设计成仅与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抵接接触。在该实施例中,当沿着一个方向(比如顺时针方向)旋转位置调节手轮401时,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在第二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的长度伸长,从而向上推动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使其与刮刀组件104一起向上运动;当沿着相反方向(比如逆时针方向)旋转位置调节手轮401时,位置调节螺母丝杠机构402在第二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的长度缩短,此时,刮刀组件104和位置调节滑动部件403借助于其自身重力而在第二摆臂部分的中空空腔内向下运动。
[0087] 可选地,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还包括位置指示元件,用于指示位置的调节幅度。位置指示元件可以与压力指示元件具有类似的结构,并且以类似的连接方式固定在第二摆臂部分的适当位置处。在此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
[0088]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400能够调节的位置幅度为±10mm。刮刀位置可以随印刷速度的改变而改变。以全棉织物3印花为例,在全棉梭织布的克重为150g/m2、印刷速度为60m/min时,将刮刀位置控制手轮调节为0mm,则当印刷速度增大到80m/min时,刮刀位置控制手轮调节为+4mm;当印刷速度增大到100m/min时,刮刀位置控制手轮调节为+6mm。
[0089]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在圆网版辊102的两个轴端各设有一个根据本公开的刮刀调节机构105。所述两个刮刀调节机构105可以分别具有各自的摆臂枢轴、并且分别围绕各自的摆臂枢轴枢转。但是,所述两个刮刀调节机构105也可以借助于同一摆臂枢轴连接在一起,并且能够围绕该同一摆臂枢轴枢转。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可以对每个刮刀调节机构105单独进行调节。
[0090]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刮刀调节机构采用了两级式的调节方式:首先,通过主调节机构将刮刀调节至适当的位置;然后,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根据实际印刷速度、所采用的刮刀类型等),通过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对刮刀相对于圆网的位置以及刮刀与圆网的接触压力进行更精细地调节。通过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进行精细调节,能够提高圆网印花的印刷品质、同时能够降低刮刀和圆网的磨损、延长刮刀和圆网的使用寿命。另外,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能够方便地手动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调节起来更加方便。再次,次级刮刀位置调节组件和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优选地布置在主调节机构的内部,既减小了二者占据的空间、便于布置,又能够保护次级刮刀位置调节和次级刮刀压力调节组件,使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破坏。
[0091] 上文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详细结构。该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兼具圆网印花和转移印花二者的优点,其实现了高精度、高品质的印花效果;另外,由于采用转印辊作为转印暂载体,无需采用转移印花纸,从而实现了无纸化印花、节省了成本。
[0092] 进一步地,下文以全棉织物3为例,对本公开的卫星式圆网转移印花装置的生产过程进行描述。
[0093] 织物3经张力控制装置9的张力控制和纠偏装置10的精确调节定位之后,经导辊8引导进入中心辊1和圆网转印组件100的转印辊103之间。刮刀组件中的自动供墨系统向圆网印版的内腔连续供墨,并且通过刮刀将墨水以特定的图案花型挤压到转印管103上。在圆网转印组件施压气缸106的施压作用下,圆网转印组件100的转印辊103继而将该图案花型转印到织物3上。之后,被转印了图案花型的织物3经烘燥装置4进行烘干,以确保织物3上的墨水干燥,防止多套色之间沾色串色的现象。之后,织物3进入下一个圆网转印组件100进行印花。在运行过程中,对花探头实时监测并反馈对花情况,且自动控制系统对传感器捕获的信号进行反馈,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每个圆网转印组件100的车速、织物张力、传送纠偏以及加压的压力。织物3通过多对圆网转印组件100的印制而完成套色印花,经导辊8引出,进入后续固色水洗等工序环节。如果织物3较薄,墨水会渗透织物而沾污到中心辊1的外表面上,此时需要用中心辊清洗装置7对中心辊1的外表面进行清洁并烘干中心辊的外表面,以便保证后续印花时中心辊表面的清洁、避免沾污后续织物等。
[0094] 本公开可以包括在此隐含或明确公开的任何特征或特征组合或其概括,不局限于上述罗列的任何限定的范围。在此所述的有关任何元件、特征和/或结构布置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组合。
[0095] 以上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对于受益于本文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可以以不同但等同的方式修改和实施本公开。例如,可以按不同的顺序执行上述方法步骤。此外,除了以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之外,并不限制本文示出的构造或设计的细节。因此显然的是,可对以上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改变和修改,并且所有这些变型都被认为是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之内。因此,本文寻求的保护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