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299149.9

文献号 : CN1091384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桂生乐俊孙欢欢

申请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包括基板和框架结构,基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位于基板的两侧,其中,第一面用于与混凝土接触,框架结构固定设置在第二面上;框架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第六侧板和第五侧板分别相对设置;以第二面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其中一块建筑模板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六侧板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建筑模板的第四侧板、第三侧板和第五侧板的外侧,以减少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所占用的高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建筑模板,包括基板(1)和框架结构(2),所述基板(1)具有第一面(1a)和第二面(1b),所述第一面(1a)和所述第二面(1b)分别位于所述基板(1)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面(1a)用于与混凝土接触,所述框架结构(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面(1b)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包括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第四侧板(24)、第五侧板(25)和第六侧板(26);所述第一侧板(21)、所述第二侧板(22)和所述第三侧板(23)与所述第四侧板(24)、所述第六侧板(26)和所述第五侧板(25)分别相对设置;

以所述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一侧板(21)、所述第二侧板(22)和所述第六侧板(26)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四侧板(24)、所述第三侧板(23)和所述第五侧板(25)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还包括第一角板结构(271)、第二角板结构(272)、第三角板结构(273)和第四角板结构(274);

所述第一角板结构(271)与所述第一侧板(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22)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角板结构(272)与所述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侧板(26)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角板结构(273)与所述第四侧板(24)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侧板(23)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角板结构(274)与所述第四侧板(2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侧板(25)的一端分别连接;

以所述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一角板结构(271)和所述第二角板结构(272)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三角板结构(273)和所述第四角板结构(274)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板结构(271)包括第一连接板(2711)和第二连接板(2712);所述第二角板结构(272)包括第三连接板(2721)和第四连接板(2722);所述第三角板结构(273)包括第五连接板(2731)和第六连接板(2732);所述第四角板结构(274)包括第七连接板(2741)和第八连接板(2742);

所述第一连接板(27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7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7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7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2)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板(2721)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27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27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27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侧板(26)连接;

所述第五连接板(2731)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板(27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27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27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23)连接;

所述第七连接板(2741)的一端与所述第八连接板(27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27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27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侧板(25)连接;

以所述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一连接板(2711)、所述第二连接板(2712)、所述第三连接板(2721)和所述第四连接板(2722)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五连接板(2731)、所述第六连接板(2732)、所述第七连接板(2741)和所述第八连接板(2742)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板结构(271)还包括第一定位板(271a);所述第二角板结构(272)还包括第二定位板(272a);所述第三角板结构(273)还包括第一定位座(273a);所述第四角板结构(274)还包括第二定位座(274a);

以所述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所述第一定位板(271a)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711)和第二连接板(2712)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7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712)交汇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272a)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板(2721)和所述第四连接板(2722)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2721)和所述第四连接板(2722)交汇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座(273a)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接板(2731)和所述第六连接板(2732)的外侧,所述第二定位座(274a)设置在所述第七连接板(2741)和所述第八连接板(2742)的外侧;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一定位板(271a)和所述第二定位板(272a)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一定位座(273a)和所述第二定位座(274a)分别让位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所述第二侧板(22)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结构(22a),所述第六侧板(26)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二凹陷结构(26a),所述第三侧板(23)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三凹陷结构(23a),所述第五侧板(25)向内侧凹陷形成第四凹陷结构(25a);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第一凹陷结构(22a)和第二凹陷结构(26a)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三凹陷结构(23a)和所述第四凹陷结构(25a)分别错位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还包括第一限位柱(281)和第二限位柱(282);

所述第一限位柱(281)设置在所述第三凹陷结构(23a)中,以与所述第三凹陷结构(23a)限定出第一让位间隙(291);所述第二限位柱(282)设置在所述第四凹陷结构(25a)中,以与所述第四凹陷结构(25a)限定出第二让位间隙(292);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第一凹陷结构(22a)和第二凹陷结构(26a)分别位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一让位间隙(291)和所述第二让位间隙(292)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结构(22a)和/或所述第二凹陷结构(26a)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凹陷结构(22a)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三凹陷结构(23a)的数量,所述第二凹陷结构(26a)的数量等于所述第四凹陷结构(25a)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还包括第一肋板(283)和第二肋板(284);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一肋板(283)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第二肋板(284)错位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还包括中心肋板(285);所述中心肋板(285)沿所述基板(1)的对称中心线设置;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中心肋板(285)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900)的所述中心肋板(285)相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和所述框架结构(2)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说明书 :

一种建筑模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模板广泛使用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两块建筑模板间隔一定距离平行且相对设置,混凝土浇灌到两块建筑模板之间的空间中,两块建筑模板用对拉螺栓拉紧,以将该混凝土固定为规定的形态和尺寸。
[0003] 建筑模板包括基板和框架结构,基板的一面与混凝土接触,框架结构固定设置在基板的另一面上。框架结构用于提高建筑模板的结构强度,以免基板挤压混凝土时发生变形。
[0004] 框架结构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高度,这一高度用来保证建筑模板的结构强度,然而这一高度也增加了建筑模板所占用的空间,导致在储藏和运输的过程中,堆叠放置建筑模板时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增加了建筑模板的储藏和运输成本。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具有储藏和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0006] 为实现所述目的的建筑模板,包括基板和框架结构,所述基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面用于与混凝土接触,所述框架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面上;
[0007] 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五侧板和第六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六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分别相对设置;
[0008] 以所述第二面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的外侧,以减少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所占用的高度。
[000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第一角板结构、第二角板结构、第三角板结构和第四角板结构;
[0010] 所述第一角板结构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角板结构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侧板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角板结构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角板结构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侧板的一端分别连接;
[0011] 以所述第二面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一角板结构和所述第二角板结构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三角板结构和所述第四角板结构的外侧。
[00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板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角板结构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角板结构包括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所述第四角板结构包括第七连接板和第八连接板;
[0013]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
[0014] 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侧板连接;
[0015] 所述第五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
[0016] 所述第七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八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侧板连接;
[0017] 以所述第二面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五连接板、所述第六连接板、所述第七连接板和所述第八连接板的外侧。
[001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角板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三角板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座;所述第四角板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座;
[0019] 以所述第二面的径向为参照,所述第一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交汇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的外侧,并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交汇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座设置在所述第五连接板和所述第六连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定位座设置在所述第七连接板和所述第八连接板的外侧;
[0020]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一定位座和所述第二定位座分别让位配合。
[0021]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二面的径向为参照,所述第二侧板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结构,所述第六侧板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二凹陷结构,所述第三侧板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三凹陷结构,所述第五侧板向内侧凹陷形成第四凹陷结构;
[0022]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三凹陷结构和所述第四凹陷结构分别错位配合。
[002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
[0024] 所述第一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三凹陷结构中,以与所述第三凹陷结构限定出第一让位间隙;所述第二限位柱设置在所述第四凹陷结构中,以与所述第四凹陷结构限定出第二让位间隙;
[0025]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第一凹陷结构和第二凹陷结构分别位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一让位间隙和所述第二让位间隙中。
[002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凹陷结构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27] 所述第一凹陷结构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三凹陷结构的数量,所述第二凹陷结构的数量等于所述第四凹陷结构的数量。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
[0029]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一肋板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第二肋板错位设置。
[00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中心肋板;所述中心肋板沿所述基板的对称中心线设置;
[0031] 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其中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中心肋板与另外一块所述建筑模板的所述中心肋板相抵。
[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和所述框架结构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0033]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堆叠放置两块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模板时,由于其中一块建筑模板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六侧板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建筑模板的第四侧板、第三侧板和第五侧板的外侧,以减少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所占用的高度(少于两块基板加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或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或第六侧板和第五侧板的高度),因而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模板具有储藏和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4]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35] 图1为建筑模板的示意图;
[0036] 图2为图1中建筑模板的俯视图;
[0037]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8]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39] 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40] 图6为图1中D处的放大图;
[0041] 图7为两块图1中的建筑模板堆叠放置的示意图;
[0042] 图8为图7中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沿E-E剖开后的示意图;
[0043] 图9为图8中G处的放大图;
[0044] 图10为图8中H处的放大图;
[0045] 图11为图7中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沿F-F剖开后的示意图;
[0046] 图12两块图1中的建筑模板相对设置的示意图;
[0047] 图13为四块图1中的建筑模板拼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分布,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分布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0049] 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13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发明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0050] 首先参考图12,建筑模板900包括基板1和框架结构2,基板1具有第一面1a和第二面1b,第一面1a和第二面1b分别位于基板1的两侧,其中,第一面1a用于与混凝土接触,框架结构2固定设置在第二面1b上。框架结构2能增加建筑模板900的结构强度,以免基板1挤压混凝土时发生变形。
[0051] 继续参考图12,两块建筑模板900相对设置,即两个基板1的第一面1a相对设置,限定出混凝土的浇灌空间。混凝土浇灌到该浇灌空间中,两块建筑模板900通过背楞800和对拉螺栓组件700拉紧,以将该混凝土固定为规定的形态和尺寸。
[0052] 对于面积较大的混凝土构件的浇灌成形作业,可如图13所示,将多个建筑模板900拼接,以用于形成较大的混凝土的浇灌空间。具体的拼接方式将在后文描述。
[0053] 对于大型建筑工程,其需要的建筑模板900的数量较多,为减少建筑模板900的储藏和运输成本,有必要减少建筑模板900堆叠放置时占用的空间。
[0054] 为减少建筑模板900堆叠放置时占用的空间,如图1、2所示,框架结构2包括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第四侧板24、第五侧板25和第六侧板26;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三侧板23与第四侧板24、第六侧板26和第五侧板25分别相对设置。
[0055] 如图7、8、9、11所示,以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六侧板26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四侧板24、第三侧板23和第五侧板25的外侧,以减少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所占用的高度。
[0056] 第二面1b的径向为经过第二面1b的中心且平行于第二面1b的方向。对于一块侧板,其朝向第二面1b的中心的一侧为内侧,背离第二面1b的中心的一侧为外侧。
[0057] 在堆叠放置两块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模板900时,由于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六侧板26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四侧板24、第三侧板23和第五侧板25的外侧,因此,第一侧板21和第四侧板24、第二侧板22和第三侧板23以及第五侧板25和第六侧板26均在高度方向上至少有部分重合,因此减少了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所占用的高度(少于两块基板1加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六侧板26)和第四侧板24(第三侧板23、第五侧板25)),因而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模板900具有储藏和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0058] 如图1、2、3、4、5、6所示,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框架结构2还包括第一角板结构271、第二角板结构272、第三角板结构273和第四角板结构274;第一角板结构271与第一侧板21的一端和第二侧板22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角板结构272与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和第六侧板26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三角板结构273与第四侧板24的一端和第三侧板23的一端分别连接;第四角板结构274与第四侧板24的另一端和第五侧板25的一端分别连接;以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角板结构271和第二角板结构272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三角板结构273和第四角板结构274的外侧。
[0059] 为增加建筑模板900角部的结构强度,第一角板结构271包括第一连接板2711和第二连接板2712;第二角板结构272包括第三连接板2721和第四连接板2722;第三角板结构273包括第五连接板2731和第六连接板2732;第四角板结构274包括第七连接板2741和第八连接板2742;第一连接板271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271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板2711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21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板2712的另一端与第二侧板22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2721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板2722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板2721的另一端与第一侧板2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连接板2722的另一端与第六侧板26连接;第五连接板2731的一端与第六连接板2732的一端连接,第五连接板2731的另一端与第四侧板24的一端连接,第六连接板2732的另一端与第三侧板23连接;第七连接板2741的一端与第八连接板2742的一端连接,第七连接板2741的另一端与第四侧板24的另一端连接,第八连接板2742的另一端与第五侧板25连接;以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连接板2711、第二连接板2712、第三连接板2721和第四连接板2722分别错位设置在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五连接板2731、第六连接板2732、第七连接板2741和第八连接板2742的外侧。
[0060] 为实现建筑模板900角部的定位,第一角板结构271还包括第一定位板271a;第二角板结构272还包括第二定位板272a;第三角板结构273还包括第一定位座273a;第四角板结构274还包括第二定位座274a;以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第一定位板271a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711和第二连接板2712的外侧,并且与第一连接板2711和第二连接板2712交汇连接;第二定位板272a设置在第三连接板2721和第四连接板2722的外侧,并且与第三连接板2721和第四连接板2722交汇连接;第一定位座273a设置在第五连接板2731和第六连接板2732的外侧,第二定位座274a设置在第七连接板2741和第八连接板2742的外侧;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定位板271a和第二定位板272a与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定位座273a和第二定位座274a分别让位配合。更具体地,第一定位座
273a和第二定位座274a具有与第一定位板271a和第二定位板272a分别让位配合且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让位开口。
[0061] 为增加建筑模板900堆叠后的稳定性,以第二面1b的径向为参照,第二侧板22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一凹陷结构22a,第六侧板26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二凹陷结构26a,第三侧板23向内侧凹陷形成第三凹陷结构23a,第五侧板25向内侧凹陷形成第四凹陷结构25a;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凹陷结构22a和第二凹陷结构26a与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三凹陷结构23a和第四凹陷结构25a分别错位配合。
[0062] 更具体地,框架结构2还包括第一限位柱281和第二限位柱282;第一限位柱281设置在第三凹陷结构23a中,以与第三凹陷结构23a限定出第一让位间隙291;第二限位柱282设置在第四凹陷结构25a中,以与第四凹陷结构25a限定出第二让位间隙292;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凹陷结构22a和第二凹陷结构26a分别位于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让位间隙291和第二让位间隙292中。
[0063] 继续参考图1,在一个更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凹陷结构22a和/或第二凹陷结构26a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凹陷结构22a的数量等于第三凹陷结构23a的数量,第二凹陷结构26a的数量等于第四凹陷结构25a的数量。
[0064] 如图1、2、11所示,框架结构2还包括第一肋板283和第二肋板284;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一肋板283与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第二肋板284错位设置。
[0065] 如图1、2、10所示,框架结构2还包括中心肋板285;中心肋板285沿基板1的对称中心线设置;对于堆叠放置的两块建筑模板900,其中一块建筑模板900的中心肋板285与另外一块建筑模板900的中心肋板285相抵。中心肋板285的两侧还可设置多块加强板。
[0066] 如图1、13所示,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第四侧板24、第五侧板25和第六侧板26上开设有连接通孔2a,位于两个建筑模板900对应位置上的两个连接通孔2a用于被同一个紧固件穿过,以使两个建筑模板900拼接。
[0067] 在制造工艺上,基板1和框架结构2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0068]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