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80031320.5

文献号 : CN10915440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石黑元康北见雄希田边珠实中川大树

申请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摘要 :

在压力平衡型的电动阀中,确保密封部(4)的板簧(41)与L衬垫(45)的密封性。由一对板簧(41、41)、一对L衬垫(45、45)、加强板(46)构成密封部(4)。由圆环状的基板部(41a)和12枚叶片部(41b)构成板簧(41)。在叶片部(41b)形成第一弯曲部(41b1)和外侧的第二弯曲部(41b2)。使第二弯曲部(41b2)的端点(P、P)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使间隙部(41c)的宽度[α1']和叶片部(41b)的宽度[β1]为大致相同程度,且为[α1']<[β1]。在第二弯曲部(41b2)的端点P所成的24边形的24个顶点均匀地与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阀装置,其具备:

圆筒形状的导向部;

移动部件,其具有沿上述导向部的轴线移动来控制流体的流动的阀;以及密封部,其设于上述移动部件并且嵌合于上述导向部内,使上述导向部内的上述密封部的轴线方向两侧的空间的上述流体的差压作用于上述移动部件,上述阀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密封部具备:L衬垫,其由与上述导向部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边缘部和被上述移动部件保持的基部构成;以及板簧,其配设于上述L衬垫的内侧并向上述导向部的内周面侧按压上述边缘部,上述板簧由保持于上述移动部件的基板部、和以放射状形成于上述基板部的外周并从内侧按压上述L衬垫的上述边缘部的多枚叶片部构成,并且具有上述叶片部与上述基板部的边界部分的第一弯曲部、和比上述第一弯曲部靠外侧且与上述边缘部抵接的第二弯曲部,上述叶片部为12枚至20枚,而且,上述叶片部的宽度比上述叶片部之间的间隙部的宽度大,通过n枚上述叶片部的上述第二弯曲部的端点所成的2n边形的顶点来按压上述L衬垫的上述边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部的宽度α′和上述叶片部的宽度β具有以下关系:α′≤β≤2.1·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弯曲部形成于上述叶片部的侧部的直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部的根部之间的上述间隙部的低部成为圆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部的枚数是奇数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部件由阀芯和连结部构成,上述L衬垫的上述基部以及上述板簧的上述基板部被上述阀芯和上述连结部夹住,从而上述密封部被上述移动部件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具备一对上述板簧、一对上述L衬垫、以及介于一对上述L衬垫之间的加强板,一对上述L衬垫配置为一对上述边缘部在上述轴线方向上彼此朝向外侧,并且通过一对上述基部夹住上述加强板,且上述密封部被上述移动部件夹持。

说明书 :

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冷冻循环等所使用的阀装置,详细而言,涉及阀装置,该阀装置具备:具有沿导向部移动来控制流体的流动的阀的移动部件;以及设于上述移动部件并嵌合于导向部内的密封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这种阀装置,例如有公开于日本特开2000-320711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9886号公报(专利文献2)以及日本特开2015-25507号公报(专利文献3)的阀装置。
[0003] 专利文献1的阀装置是在冷冻循环中对流体的双方向的流动控制其流量的控制阀,在圆筒状的固定套筒部件(导向部)设置可动套筒部件(移动部件),通过配备于该可动套筒部件的阀主体来对阀口进行开闭。并且,通过设于可动套筒部件的由衬垫和弹簧构成的密封部,来防止压力平衡用的背压室与阀室之间的压力流体泄漏。
[0004] 专利文献2的阀装置是在冷冻循环中通过根据蒸发器的出口侧配管的温度与制冷剂的蒸发压力来使阀口的开度变化从而进行过热度控制的温度膨胀阀。并且,对阀口进行开闭的阀芯(移动部件)配设于阀壳的导向孔内,并且在阀芯设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对向导向孔内导入蒸发压力的均压室和第一口之间进行密封。另外,密封部件由衬垫和板簧构成。
[0005] 专利文献3的阀装置是在冷冻循环中对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四通切换阀(流路切换阀),在圆筒状的阀壳内能够移动的活塞阀(移动部件)具备与阀座对置的阀芯(阀),通过对活塞阀作用制冷剂的差压来使活塞阀移动,从而对流路进行切换。另外,活塞阀的活塞由与阀壳的内周滑动接触的衬垫以及齿形弹簧(板簧)等构成。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20711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29886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25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2] 上述的以往的阀装置均是使具备阀的移动部件在圆筒状的导向部内移动的阀装置,而且是使设于移动部件的密封部两侧的空间的流体差压作用于移动部件的构造。并且,密封部与导向部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因此,在这种阀装置中,需要确保密封部的密封性,并且使密封部相对于导向部的滑动阻力为不阻碍移动部件的工作的程度。
[0013]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以放射状扩展的凸齿形状部的板簧,利用该凸齿形状部的弹性力向导向孔的内周面按压衬垫的边缘部。然而,由于该专利文献2中的板簧的凸齿形状部的宽度比该凸齿形状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小,因此难以向衬垫的边缘部施加足够的弹性力,在密封性方面尚有改良的余地。另外,存在若板簧的按压力过强,则衬垫相对于导向孔的滑动阻力变大而无法工作的担忧。
[0014]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具备具有沿导向部移动来控制流体的流动的阀的移动部件、和设于移动部件并嵌合于导向部内的密封部的阀装置中,使密封部相对于导向部的密封性和滑动阻力最佳化。
[0015]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6] 方案1的阀装置具备:圆筒形状的导向部;移动部件,其具有沿上述导向部的轴线移动来控制流体的流动的阀;以及密封部,其设于上述移动部件并且嵌合于上述导向部内,使上述导向部内的上述密封部的轴线方向两侧的空间的上述流体的差压作用于上述移动部件,上述阀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具备:L衬垫,其由与上述导向部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边缘部和被上述移动部件保持的基部构成;以及板簧,其配设于上述L衬垫的内侧并向上述导向部的内周面侧按压上述边缘部,上述板簧由保持于上述移动部件的基板部、和以放射状形成于上述基板部的外周并从内侧按压上述L衬垫的上述边缘部的多枚叶片部构成,并且具有上述叶片部与上述基板部的边界部分的第一弯曲部、和比上述第一弯曲部靠外侧且与上述边缘部抵接的第二弯曲部,上述叶片部为12枚至20枚,而且,上述叶片部的宽度比上述叶片部之间的间隙部的宽度大,通过n枚上述叶片部的上述第二弯曲部的端点所成的2n边形的顶点来按压上述L衬垫的上述边缘部。
[0017] 方案2的阀装置根据方案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部的宽度α′和上述叶片部的宽度β具有以下关系:
[0018] α′≤β≤2.1·α′。
[0019] 方案3的阀装置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弯曲部形成于上述叶片部的侧部的直线部。
[0020] 方案4的阀装置根据方案1~3任一项中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部的根部之间的上述间隙部的低部成为圆弧部。
[0021] 方案5的阀装置根据方案1~4任一项中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叶片部的枚数为奇数枚。
[0022] 方案6的阀装置根据方案1~5任一项中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部件由阀芯和连结部构成,上述L衬垫的上述基部以及上述板簧的上述基板部被上述阀芯和上述连结部夹住,从而上述密封部被上述移动部件夹持。
[0023] 方案7的阀装置根据方案1~6任一项中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具备一对上述板簧、一对上述L衬垫、以及介于一对上述L衬垫之间的加强板,一对上述L衬垫配置为一对上述边缘部在上述轴线方向上彼此朝向外侧,并且通过一对上述基部夹住上述加强板,且上述密封部被上述移动部件夹持。
[0024] 发明的效果
[0025] 根据方案1或2的阀装置,板簧通过n枚叶片部在2n边形的顶点按压L衬垫的边缘部。第二弯曲部的各端点与L衬垫的边缘部的内表面相应地成为圆周上的大致均等地存在的按压点,并且叶片部的宽度比间隙部的宽度大,而且叶片部的枚数为12枚至20枚,因此确保叶片部的宽度β,相对于边缘部能够得到足够的按压力,从而确保密封性。
[0026] 根据方案3的阀装置,除了方案1或2的效果以外,即使在密封部滑动时从L衬垫受到阻力也不会向叶片部施加扭转等的应力,因此即便反复滑动也能够维持耐久性。
[0027] 根据方案4的阀装置,除了方案1~3任一项的效果以外,由于间隙部的低部成为圆弧部,因此不会从该间隙部产生裂缝等,从而能够确保板簧的强度。
[0028] 根据方案5的阀装置,除了方案1~4任一项的效果以外,由于叶片部的枚数为奇数枚,因此成为叶片部所抵接的位置和未抵接的位置相对于轴线不对称的三点支撑构造,密封部在导向部内难以倾斜,从而能够均匀地进行密封。
[0029] 根据方案6的阀装置,除了方案1~5任一项的效果以外,由于密封部被阀芯和连结部夹持,因此能够相对于移动部件以简单的构造保持密封部。
[0030] 根据方案7的阀装置,除了方案1~6任一项的效果以外,能够利用密封部的一对L衬垫对导向部的内周面与阀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可靠地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电动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0032] 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3] 图3是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实施例的板簧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0034]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板簧和L衬垫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以及剖视图。
[0035] 图5是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实施例的板簧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0036]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板簧和L衬垫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以及剖视图。
[0037] 图7是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实施例的板簧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0038] 图8是第三实施例的板簧和L衬垫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以及剖视图。
[0039] 图9是说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板簧的第一弯曲部和圆弧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阀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电动阀的闭阀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的附图中的上下对应。该实施方式的电动阀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阀壳1,在阀壳1形成有阀室1A。另外,在阀壳1安装有从侧面与阀室1A连通的接头管11,并且在下端部安装有阀座部件13。在阀座部件13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阀口13a,并且在阀口13a的开口周围形成有研钵状的落座面13b。另外,在阀座部件13,以与阀口13a连通的方式,沿阀室1A的轴线X方向安装有接头管12。
[0041] 在阀室1A内,配设有从阀壳1的上端内插的中空多级圆筒状的阀导向部件2。该阀导向部件2一体形成有:以轴线X为中心轴位于阀口13a侧的小径的圆筒形状的导向部21;直径比导向部21大的中径圆筒部22;以及嵌入阀壳1的上端的大径的安装部23。在导向部21内,能够沿轴线X方向移动地配设有作为“移动部件”的活塞状的阀部件3。并且,通过阀部件3的一部分容纳在阀导向部件2内,从而划分阀导向部件2的内空间,在阀导向部件2内形成相对于阀部件3的背压室2A。
[0042] 阀部件3整体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该阀部件3具有大致圆柱状的作为“阀”的阀芯3A、和与后述的步进马达7连结的连结部3B。阀芯3A具有与落座面13b对置的圆柱形状的圆柱部31、和比圆柱部31的直径小的凸起部32。并且,在该阀芯3A的中央形成有连结孔3a。连结部3B具有与阀芯3A的连结孔3a嵌合的连结轴33、和与凸起部32直径相同且呈大致圆柱形状的凸起部34。并且,阀芯3A和连结部3B以在凸起部32与凸起部34之间夹入后述的密封部4的状态紧固。即、在阀芯3A的连结孔3a内嵌合有连结部3B的连结轴33,通过在连结轴33的下端部和圆柱部31的下端部进行焊接,从而相互紧固。另外,在连结部3B具有:在连结轴33的中央从阀口13a侧向上方延伸的均压路3b;以及与该纵向的均压路3b相连而在背压室2A开口的均压路3c。并且,该均压路3b、3c将阀口13a与背压室2A导通。
[0043] 在阀导向部件2的上部由凸缘金属零件51紧固有支撑部件5,在该支撑部件5沿轴线X方向形成有插通孔52,并且形成有将插通孔52与后述的壳体72内导通的导通孔53。在插通孔52,能够沿轴线X方向移动地插通有圆筒状的阀架6,在该阀架6的下端部紧固有阀部件3。另外,阀架6与后述的步进马达7的转子轴71卡合。即、转子轴71的下端部的凸缘部71a与阀架6的上端的保持部61一起夹入垫圈62,阀架6能够旋转地卡合于转子轴71的下端部。由此,阀架6以及阀部件3以通过转子轴71能够旋转地悬挂的状态被支撑。此外,在阀架6内,且在弹簧支架63与连结部3B的凸起部34之间配设有压缩螺旋弹簧64。在转子轴71形成有外螺纹部71b,该外螺纹部71b与形成于支撑部件5的内螺纹部5a螺纹结合。由此,转子轴71伴随旋转而沿轴线X方向移动。
[0044] 在阀壳1的上部安装有步进马达7。步进马达7由上述转子轴71、壳体72、磁性转子73、定子线圈74构成。在壳体72内,能够旋转地设有使外周部磁化成多极的磁性转子73,在该磁性转子73紧固有转子轴71。此外,壳体72的顶面部设有与磁性转子73的突起73a连动而限制磁性转子73的旋转的旋转限位机构8。另外,在壳体72的外周配设有定子线圈74,步进马达7通过对定子线圈74给予脉冲信号,从而根据该脉冲数使磁性转子73旋转。
[0045]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步进马达7的驱动,从而磁性转子73以及转子轴71旋转,通过转子轴71的外螺纹部71b与支撑部件5的内螺纹部5a的螺纹进给机构,转子轴71沿轴线X方向移动。由此,阀部件3沿轴线X方向移动,阀部件3被阀导向部件2的导向部21导向,从而该阀部件3相对于落座面13b离座、落座。由此,开闭阀口13a。并且,根据阀部件3的轴线X方向的位置(提升量)来控制阀口13a的开度,从而控制在阀口13a流动的流体的流量。这样,在阀部件3被导向部21导向时,密封部4沿导向部21的导向面21a滑动。
[0046] 该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用于流体(制冷剂)从接头管11流入并从接头管12流出的第一流动(图1的实线箭头的流动)、和流体从接头管12流入并从接头管11流出的第二流动(图1的虚线箭头的流动)这两种流动的控制。与接头管11连通的阀室1A的压力经由阀部件3的圆柱部31与导向部21的间隙而被导入导向部21内的密封部4的下方空间。另外,与接头管12连通的阀口13a的压力经由阀部件3的均压路3b、3c而被导入背压室2A(密封部4的上方空间)。密封部4对该密封部4的下方空间与背压室2A之间进行密封。
[0047] 并且,第一流动时,阀口13a的低压经由均压路3b、3c而被导入背压室2A。另外,第二流动时,阀口13a侧的高压经由均压路3b、3c而被导入背压室2A。因此,从阀口13a和背压室2A这两侧对阀部件3作用相同的压力。由此,流体的高压与低压的差压产生的力在轴线X方向上相对于阀部件3抵消,保持压力平衡。
[0048] 这样,实施方式的电动阀具备:圆筒形状的导向部21;沿导向部21的轴线X移动的阀部件3(移动部件);以及设于阀部件3并且嵌合于导向部21内的密封部4。另外,阀部件3所具备的圆柱部31(阀)通过控制阀口13a的开度来控制流体的流量、即流体的流动。并且,该电动阀是使导向部21内的密封部4的轴线X方向两侧的空间的流体的差压作用于阀部件3的阀装置。
[0049] 如图2所示,密封部4包括:由较薄的金属板构成的一对第一实施例的板簧41、41;氟树脂例如PTFE、PFA制的一对L衬垫45、45;以及由金属板构成的圆环状的加强板46。并且,通过在L衬垫45、45之间夹入加强板46,从而在L衬垫45、45的内侧嵌入板簧41、41。另外,板簧41、L衬垫45、加强板46分别在中央具有开口,在该开口贯通有连结部3B的连结轴33,利用阀部件3的阀芯3A侧的凸起部32和连结部3B侧的凸起部34按压板簧41、41,从而密封部4安装于阀部件3。
[0050] L衬垫45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由圆环状的基部45a、和从基部45a的外周向与该基部45a呈大致直角的方向(轴线X方向)竖立设置的边缘部45b构成。边缘部45b是被导向部21的导向面21a按压而滑动接触的部分,对该密封部4与导向面21a之间进行密封。基部45a是由板簧41与加强板46(以及凸起部32或者凸起部34)夹入的部分。
[0051] 板簧41通过SUS等金属板的冲压加工而形成,由大致圆环状的基板部41a、和从基板部41a的外周向与该基板部41a呈大致直角的方向(轴线X方向)竖立设置的叶片部41b构成。叶片部41b是从内侧按压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部分。基板部41a是由L衬垫45的基部45a与凸起部32或者凸起部34夹入的部分。
[0052]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板簧41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板簧41和L衬垫45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以及局部剖视图,图4(B)是图4(A)中的A-A剖面。如图所示,板簧41在基板部41a的外周具有12枚叶片部41b。该叶片部41b以放射状形成于基板部41a的外周,分别在相邻的叶片部41b、41b之间具有12个间隙部41c。并且,通过在图3所示的第一折弯线和第二折弯线分别折弯叶片部41b,从而形成叶片部41b与基板部41a的边界的部分的第一弯曲部41b1、和比该第一弯曲部41b1靠外侧的第二弯曲部41b2。此外,图3表示展开状态,用粗实线图示出了第一弯曲部41b1和第二弯曲部41b2。
[0053] 在图4所示的板簧41的组装状态下,第一弯曲部41b1的部位从组装前的状态进一步被折弯,板簧41抵抗该板簧41的弹性复原力而组装于L衬垫45内。并且,如图4(A)所示,第二弯曲部41b2的两侧端的端点P、P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另外,第一弯曲部41b1在比L衬垫45的边缘部45b靠内侧(轴线X侧)位于基部45a上。
[0054] 在此,如图3所示,将间隙部41c中的相邻的两个第二弯曲部41b2、41b2的端点P、P的距离设为“间隙部41c的宽度”、将第二弯曲部41b2的长度设为“叶片部41b的宽度”。并且,在该第一实施例中,间隙部41c的宽度[α1]和叶片部41b的宽度[β1]为
[0055] α1=0.77mm、
[0056] β1=1.15mm=1.5·α1,
[0057] 且具有如下关系:
[0058] α1≤β1≤1.5·α1。
[0059] 即、叶片部41b的宽度[β1]和间隙部41c的宽度[α1]成为大致相同的程度。并且,叶片部41b在第一弯曲部41b1折弯,因此在图4的状态下,间隙部41c的宽度成为比[α1]稍小的[α1′]。当然[β1]没有变化。
[0060] 即使在该折弯的状态下,间隙部41c的宽度[α1′]和叶片部41b的宽度[β1]也成为大致相同的程度。在该第一实施例中,
[0061] α1′=0.58mm、
[0062] β1=1.15mm=1.98·α1′,
[0063] 且具有如下关系:
[0064] α1′≤β1≤2.1·α1′。
[0065] 并且,各第二弯曲部41b2的端点P成为24边形的24个顶点,并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由此,12枚叶片部41b从内侧大致均等地向半径方向外侧按压该边缘部
45b。即、板簧41在环周处于大致均等的位置的24个的多个点按压边缘部45b。
[0066] 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板簧42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板簧42和L衬垫45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以及局部剖视图,图6(B)是图6(A)中的A-A剖面。此外,以下的第二实施例的板簧42以及第三实施例的板簧4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板簧41的不同在于叶片部的枚数和叶片部的宽度(第二弯曲部的长度),其它构造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通用。例如,第一折弯线的位置(自中心的半径)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相同。
[0067] 该第二实施例的板簧42在基板部42a的外周具有15枚叶片部42b。该叶片部42b以放射状形成于基板部42a的外周,分别在相邻的叶片部42b、42b之间具有15个间隙部42c。并且,通过在图5所示的第一折弯线和第二折弯线分别折弯叶片部42b,从而如图6(B)所示,形成叶片部42b与基板部42a的边界部分的第一弯曲部42b1、和比该第一弯曲部42b1靠外侧的第二弯曲部42b2。另外,板簧42组装于L衬垫45内,如图6(A)所示,第二弯曲部42b2的两侧端的端点P、P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另外,第一弯曲部42b1在比L衬垫45的边缘部45b靠内侧(轴线X侧)位于基部45a上。
[0068] 就该第二实施例的板簧42而言,如图5所示,间隙部42c的宽度[α2]和叶片部42b的宽度[β2](第二弯曲部42b2的长度)为
[0069] α2=0.76mm、
[0070] β2=0.93mm=1.22·α2,
[0071] 且具有如下关系:
[0072] α2≤β2≤1.5·α2。
[0073] 即、叶片部42b具有大致[β2]的宽度,间隙部42c具有大致[α2]的宽度。并且,该叶片部42b的宽度和间隙部42c的宽度成为大致相同的程度。并且,叶片部42b在第一弯曲部42b1折弯,因此在图6的状态下,间隙部42c的宽度成为比[α2]稍小的[α2′]。
[0074] 即使在该折弯的状态下,间隙部42c的宽度[α2′]和叶片部42b的宽度[β2]也成为大致相同的程度。在该第二实施例中,
[0075] α2′=0.45mm、
[0076] β2=0.93mm=2.07·α2′,
[0077] 且具有如下关系:
[0078] α2′≤β2≤2.1·α2′。
[0079] 并且,各第二弯曲部42b2的端点P成为30边形的30个顶点,并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由此,15枚叶片部42b从内侧大致均等地向半径方向外侧按压该边缘部
45b。即、板簧42在环周处于大致均等的位置的30个的多个点按压边缘部45b。
[0080] 图7是第三实施例的板簧43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板簧43和L衬垫45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以及局部剖视图,图8(B)是图8(A)中的A-A剖面。
[0081] 该第三实施例的板簧43在基板部43a的外周具有20枚叶片部43b。该叶片部43b以放射状形成于基板部43a的外周,分别在相邻的叶片部43b、43b之间具有20个间隙部43c。并且,通过在图7所示的第一折弯线和第二折弯线分别折弯叶片部43b,从而如图8(B)所示,形成叶片部43b与基板部43a的边界部分的第一弯曲部43b1、和比该第一弯曲部43b1靠外侧的第二弯曲部43b2。另外,板簧43组装于L衬垫45内,如图8(A)所示,第二弯曲部43b2的两侧端的端点P、P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另外,第一弯曲部43b1在比L衬垫45的边缘部45b靠内侧(轴线X侧)位于基部45a上。
[0082] 就该第三实施例的板簧43而言,如图7所示,间隙部43c的宽度[α3]和叶片部43b的宽度[β3](第二弯曲部43b2的长度)为
[0083] α3=0.51mm、
[0084] β3=0.63mm=1.24·α3,
[0085] 且具有如下关系:
[0086] α3≤β3≤1.5·α3。
[0087] 即、叶片部43b具有大致[β3]的宽度,间隙部43c具有大致[α3]的宽度。并且,该叶片部43b的宽度和间隙部43c的宽度成为大致相同的程度。并且,叶片部43b在第一弯曲部43b1折弯,因此在图8的状态下,间隙部43c的宽度成为比[α3]稍小的[α3′]。
[0088] 即使在该折弯的状态下,间隙部43c的宽度[α3′]和叶片部43b的宽度[β3]也成为大致相同的程度。在该第三实施例中,
[0089] α3′=0.40mm、
[0090] β3=0.63mm=1.58·α3′,
[0091] 且具有如下关系:
[0092] α3′≤β3≤2.1·α3′。
[0093] 并且,各第二弯曲部43b2的端点P成为40边形的40个顶点,并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抵接。由此,20枚叶片部43b从内侧大致均等地向半径方向外侧按压该边缘部
45b。即、板簧43在环周处于大致均等的位置的40个的多个点按压边缘部45b。
[0094] 以下,将各实施例的[β1、β2、β3]设为[β],将[α1′、α2′、α3′]设为[α′]。各实施例的板簧41、42、43利用n枚叶片部41b、42b、43b在2n边形的顶点按压L衬垫45的边缘部45b。即、第二弯曲部41b2、42b2、43b2的各端点P、P相对于L衬垫45的边缘部45b的内表面成为圆周上的按压点。并且,通过成为α′≤β≤2.1·α′,从而各按压点在圆周上位于大致均等位置,由此,可确保密封性。即、若端点P、P的间隔(多边形的边的长度)非常大,则存在边缘部45b在该端点P、P的中央位置从导向面21a浮起而产生泄漏的可能性,但在各实施例中,能够防止这种情况。
[0095]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叶片部的宽度[β]相对于间隙部的宽度[α′]成为β>α′。即、叶片部41b、42b、43b的宽度比间隙部41c、42c、43c的宽度宽。这样,通过α≤β、而且使叶片部的枚数为12枚至20枚,从而确保叶片部的宽度[β],相对于边缘部45b能够得到足够的按压力(弹性力),从而能够确保密封性。
[0096] 另外,例如,若以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则如图9所示,在板簧41中,基板部41a以及叶片部41b与间隙部41c的边界线由圆弧部和直线部构成。并且,第一弯曲部41b1从圆弧部偏移而成为直线部。因此,即使滑动时从L衬垫45受到阻力也不会向叶片部41b施加扭转等的应力,即使反复滑动也能够维持耐久性。并且,间隙部41c的低部(叶片部41b、41b的根部之间)成为圆弧部,因此不会从该间隙部41c产生裂缝等,能够确保板簧41的强度。
[0097] 另外,若如第二实施例的板簧42那样使叶片部的枚数为奇数枚,则成为叶片部42b所抵接的位置和未抵接的位置相对于轴线X不对称的三点支撑构造。即、叶片部42b按压边缘部45b的力也因边缘部45b的稍微弹性变形而从端点P向第二弯曲部42b2的中侧稍微分散,因此多个叶片部42b相对于轴线X的抵接位置不对称,密封部4在导向部21内难以倾斜,从而能够均匀地进行密封。
[0098]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由阀芯3A和连结部3B夹持密封部4,因此能够相对于作为“移动部件”的阀部件3以简单的构造保持密封部4。
[0099] 另外,L衬垫45在密封部4以背靠背状设有一对。并且,当该L衬垫45的边缘部45b内处于高压时,该高压的压力以向导向面21a按压边缘部45b的方式发挥作用,不论是上述第一流动时还是第二流动时,密封部4都对该密封部4两侧的空间可靠地进行密封。
[0100]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对叶片部为12枚、15枚、20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在12枚至20枚的范围则无论是几枚都能得到与各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01]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动阀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相对于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温度膨胀阀中的密封部、或者专利文献3的四通切换阀中的活塞的齿形弹簧以及L衬垫应用各实施例的板簧41、42、43以及L衬垫45,并分别构成本发明的阀装置。
[0102]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0103] 符号的说明
[0104] 1—阀壳,2—阀导向部件,21—导向部,2A—背压室,3—阀部件,3b—均压路,3c—均压路,3A—阀芯,3B—连结部,31—圆柱部,32—凸起部,33—连结轴,34—凸起部,4—密封部,41—板簧,41a—基板部,41b—叶片部,41b1—第一弯曲部,41b2—第二弯曲部,42—板簧,42a—基板部,42b—叶片部,42b1—第一弯曲部,42b2—第二弯曲部,43—板簧,43a—基板部,43b—叶片部,43b1—第一弯曲部,43b2—第二弯曲部,45—L衬垫,45a—基部,45b—边缘部,46—加强板,X—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