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184989.0

文献号 : CN1091838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邵晨晨王亦玄费纬

申请人 : 上海市岩土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涉及房屋建设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护板、底板以及固定组件,护板上设有多组压紧组件;每组压紧组件包括丝杠、固定架、连接部、涡轮以及蜗杆;丝杠螺纹连接于护板,丝杠的一端固接有钻头,丝杠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转动件;固定架套接于丝杠,固定架内设有容纳腔;连接部螺纹连接于丝杠;涡轮套设固定于连接部,蜗杆转动连接于容纳腔,并且蜗杆与涡轮啮合,蜗杆的一端固接有第二转动件;丝杠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止推轴承,止推轴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腔的内壁和连接部。本发明解决了基坑支护结构对基坑的支护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了基坑支护结构对基坑的支护效果较佳的效果。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在基坑(1)侧壁的护板(2)、固接在基坑(1)底部的底板(3)以及用于连接护板(2)与底板(3)的固定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卡槽(31),所述护板(2)的底部固接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与卡槽(31)卡接;

所述护板(2)上设有多组用于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1)侧壁上的压紧组件(4);每组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丝杠(41)、固定架(42)、连接部(43)、涡轮(44)以及蜗杆(45);所述丝杠(41)螺纹连接于护板(2),所述丝杠(41)靠近基坑(1)侧壁的一端固接有钻头(411),所述丝杠(41)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固定架(42)套接于丝杠(41),所述固定架(42)内设有容纳腔(421);所述连接部(43)设置于容纳腔(421)内并且螺纹连接于丝杠(41);所述涡轮(44)套设固定于连接部(43),所述蜗杆(45)转动连接于容纳腔(421)的内壁,并且所述蜗杆(45)与涡轮(44)啮合,所述蜗杆(45)的一端凸出固定架(42)的外侧壁并且固接有第二转动件;所述丝杠(41)处于容纳腔(421)内的部分,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接有止推轴承(46),所述止推轴承(46)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腔(421)的内壁和连接部(43);

所述第一转动件为第一手轮(412),所述第二转动件为第二手轮(451);

所述固定组件(5)设为两组,两组固定组件(5)分别安装于护板(2)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压板(51)以及多个螺栓;所述护板(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T形槽(22),所述T形槽(22)中设置有T形块(52),所述T形块(52)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T形槽(22);所述压板(5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底板(3),所述压板(5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T形块(52);所述压板(51)上开设有条形孔(511),所述条形孔(511)可供螺栓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所述螺栓的栓帽凸出压板(51)远离T形槽(22)的一侧设置;

所述基坑(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护板(2)进行抵接的抵接组件(6),所述抵接组件(6)包括固接在基坑(1)底部的U形架(61),所述U形架(61)的横梁上固接有多个纵向杆(62);对应每个所述纵向杆(62)在护板(2)上固接有纵向套筒(63),所述纵向杆(62)沿底板(3)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纵向套筒(63)的内腔;所述纵向杆(62)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64),所述第一弹性件(6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纵向套筒(63)和U形架(61)的横梁;

所述护板(2)的下端安装有多组用于对基坑(1)侧壁进行排水的排水组件(7),每组所述排水组件(7)包括安装在基坑(1)侧壁内的壳体(71)以及与壳体(71)连通的排水管(72);

所述壳体(71)的顶部固接有蓄水管(73),所述蓄水管(73)的顶部固接有过滤网(74);所述壳体(7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711),所述通孔(711)上设置有圆板(712),所述圆板(712)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通孔(711);所述圆板(712)的底部固接有第二弹性件(713),所述第二弹性件(713)远离圆板(712)的一端固接于壳体(71)的底部;所述排水管(72)远离壳体(71)的一端贯穿护板(2)侧壁并且向远离护板(2)的方向延伸。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基坑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排水组件(7)埋入基坑(1)侧壁的底部,使排水管(72)远离壳体(71)的一端凸出基坑(1)的外侧壁;

步骤二,使护板(2)与底板(3)卡接,然后将T形块(52)卡入T形槽(22)中,并且移动T形块(52)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拧紧螺栓使压板(51)的两端分别与底板(3)和T形块(52)固定连接;当护板(2)与底板(3)固定连接后,将底板(3)和护板(2)放入基坑(1)中,然后推动底板(3)和护板(2)使排水管(72)穿过护板(2),并使护板(2)与基坑(1)侧壁抵接;

步骤三,转动丝杠(41),丝杠(41)在钻头(411)的作用下能够深入基坑(1)侧壁内,这样将丝杠(41)固定;当丝杠(41)固定后,通过转动第一手轮(412)转动蜗杆(45),蜗杆(45)转动带动涡轮(44)转动,涡轮(44)转动带动连接部(43)转动,连接部(43)在转动过程中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连接部(43)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推动止推轴承(46)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止推轴承(46)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推动固定架(42)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固定架(42)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将护板(2)压紧;

步骤四,当护板(2)被压紧后,通过膨胀螺栓将底板(3)固定到基坑(1)底部;

步骤五,当底板(3)固定后,将第一弹性件(64)套接于纵向杆(62),将纵向杆(62)插入纵向套筒(63)中,推动U形架(61)使第一弹性件(64)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U形架(61)固接于基坑(1)底部。

说明书 :

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设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及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并对周围建筑物的地下管线产生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基坑设计和挖坑施工中会设置基坑支护结构,用于稳定基坑的安全。
[0003] 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816650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沿基坑侧壁布置的多个支护组件,所述支护组件包括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用于支撑基坑侧壁的护板、连接底板与护板的支撑组件,所述护板的两侧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卡槽,相邻护板之间还设置有两侧边沿分别卡入卡槽内的连接挡板,所述连接挡板在远离基坑侧壁的一侧还开设有固定沉孔,所述固定沉孔内安装有将连接挡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且插入基坑侧壁的支护杆。
[0004] 但是,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基坑侧壁中含水量过多时,这些水会对护板施加较大的压力,因而可能会使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这样会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的支护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可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进行较佳的支护。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安装在基坑侧壁的护板、固接在基坑底部的底板以及用于连接护板与底板的固定组件,所述护板上设有多组用于将护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上的压紧组件;每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丝杠、固定架、连接部、涡轮以及蜗杆;所述丝杠螺纹连接于护板,所述丝杠靠近基坑侧壁的一端固接有钻头,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转动件;所述固定架套接于丝杠,所述固定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连接部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且螺纹连接于丝杠;所述涡轮套设固定于连接部,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容纳腔的内壁,并且所述蜗杆与涡轮啮合,所述蜗杆的一端凸出固定架的外侧壁并且固接有第二转动件;所述丝杠处于容纳腔内的部分,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接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腔的内壁和连接部。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组件使护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当护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后,转动丝杠,丝杠在钻头的作用下能够深入基坑侧壁内,这样可以将丝杠固定;当丝杠固定后,通过转动第一手轮转动蜗杆,蜗杆转动带动涡轮转动,涡轮转动带动连接部转动,连接部在转动过程中可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连接部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推动止推轴承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止推轴承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推动固定架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固定架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将护板压紧;通过压紧组件将护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上,可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进行较佳的支护。
[00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设为两组,两组固定组件分别安装于护板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板以及多个螺栓;所述护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中设置有T形块,所述T形块沿护板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T形槽;所述压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底板,所述压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T形块;所述压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可供螺栓沿护板的高度方向滑移,所述螺栓的栓帽凸出压板远离T形槽的一侧设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槽对T形块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T形块在沿护板的高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将T形块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将螺栓穿过条形孔与T形块螺纹连接,将螺栓拧紧,这样压板的一端便与护板固定连接,最后通过螺栓将压板的另一端固接于底板,这样固定组件便使护板与底板固接;因为螺栓可在条形孔中沿护板的高度方向滑移和T形块可在T形槽中沿护板的高度方向滑移,这样固定组件可以将不同高度的护板固接于底板,因而该种固定组件的适用范围更广。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动件为第一手轮,所述第二转动件为第二手轮。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便于握持,这样可以提高支护结构的安装速度。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的底部设有用于对护板进行抵接的抵接组件。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组件对护板进行抵接,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组件包括固接在基坑底部的U形架,所述U形架的横梁上固接有多个纵向杆;对应每个所述纵向杆在护板上固接有纵向套筒,所述纵向杆沿底板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纵向套筒的内腔;所述纵向杆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纵向套筒和U形架的横梁。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弹性件套接于纵向杆,将纵向杆插入纵向套筒中,推动U形架使第一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U形架固接于基坑底部,因为第一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第一弹性件可以通过套筒对护板施加压力,因而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板的下端安装有多组用于对基坑侧壁进行排水的排水组件。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组件可以排出基坑侧壁中的部分水,这样可以降低水对护板施加较大的压力的可能性。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坑侧壁内的壳体以及与壳体连通的排水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固接有蓄水管,所述蓄水管的顶部固接有过滤网;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沿护板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通孔;所述圆板的底部固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圆板的一端固接于壳体的底部;所述排水管远离壳体的一端贯穿护板侧壁并且向远离护板的方向延伸。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坑侧壁中含有水时,水会渗入到蓄水管中,当蓄水管中的水达到一定量后,这些水使圆板向下移动,圆板向下移动抵压第二弹性件,此时第二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圆板向下运动将通孔打开后,蓄水管中的水流入壳体中,然后从排水管排出;当蓄水管中的水量不多时,第二弹性件推动圆板将通孔封住,这样可以降低过多杂物进入壳体中造成壳体内部堵塞的可能性。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护板的底部固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对卡块具有限位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护板在底板顶壁上转动的可能性。
[0022]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可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进行较佳的支护。
[0023]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 步骤一,将排水组件埋入基坑侧壁的底部,使排水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凸出基坑的外侧壁;
[0025] 步骤二,使护板与底板卡接,然后将T形块卡入T形槽中,并且移动T形块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拧紧螺栓使压板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T形块固定连接;当护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后,将底板和护板放入基坑中,然后推动底板和护板使排水管穿过护板,并使护板与基坑侧壁抵接;
[0026] 步骤三,转动丝杠,丝杠在钻头的作用下能够深入基坑侧壁内,这样可以将丝杠固定;当丝杠固定后,通过转动第一手轮转动蜗杆,蜗杆转动带动涡轮转动,涡轮转动带动连接部转动,连接部在转动过程中可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连接部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推动止推轴承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止推轴承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推动固定架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固定架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将护板压紧;
[0027] 步骤四,当护板被压紧后,通过膨胀螺栓将底板固定到基坑底部;
[0028] 步骤五,当底板固定后,将第一弹性件套接于纵向杆,将纵向杆插入纵向套筒中,推动U形架使第一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U形架固接于基坑底部。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组件可以排出基坑侧壁中的部分水,这样可以降低水对护板施加较大的压力的可能性;通过压紧组件将护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上,可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进行较佳的支护;通过抵接组件对护板进行抵接,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 1.通过固定组件使护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当护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后,转动丝杠,丝杠在钻头的作用下能够深入基坑侧壁内,这样可以将丝杠固定;当丝杠固定后,通过转动第一手轮转动蜗杆,蜗杆转动带动涡轮转动,涡轮转动带动连接部转动,连接部在转动过程中可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连接部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推动止推轴承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止推轴承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推动固定架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固定架向靠近护板的方向移动将护板压紧;通过压紧组件将护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上,可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进行较佳的支护;
[0032] 2.通过排水组件可以排出基坑侧壁中的部分水,这样可以降低水对护板施加较大的压力的可能性;
[0033] 3.通过抵接组件对护板进行抵接,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护板与基坑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0036] 图3为实施例一中突显压紧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37] 图4为实施例一中突显固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38] 图5为实施例一中突显抵接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39] 图6为实施例一中突显排水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40] 图中:1、基坑;2、护板;21、卡块;22、T形槽;3、底板;31、卡槽;4、压紧组件;41、丝杠;411、钻头;412、第一手轮;42、固定架;421、容纳腔;43、连接部;44、涡轮;45、蜗杆;451、第二手轮;46、止推轴承;5、固定组件;51、压板;511、条形孔;52、T形块;6、抵接组件;61、U形架;62、纵向杆;63、纵向套筒;64、第一弹性件;7、排水组件;71、壳体;711、通孔;712、圆板;713、第二弹性件;72、排水管;73、蓄水管;74、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42] 实施例一: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在基坑1侧壁的护板2、固接在基坑1底部的底板3以及用于连接护板2与底板3的固定组件5,护板2上设置有多组用于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1侧壁上的压紧组件4;通过固定组件5使护板2与底板3固定连接,当护板2与底板3固定连接后,通过压紧组件4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1侧壁上,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底板3固接于基坑1底部,可以降低护板2与基坑1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1进行较佳的支护。
[0043] 如图2和图3所示,每组压紧组件4包括丝杠41、固定架42、连接部43、涡轮44以及蜗杆45;丝杠41螺纹连接于护板2,丝杠41靠近基坑1侧壁的一端固接有钻头411,丝杠41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为第一手轮412;固定架42套接于丝杠41,固定架42内开设有容纳腔421;连接部43设置于容纳腔421内并且螺纹连接于丝杠41;涡轮44套设固定于连接部43,蜗杆45转动连接于容纳腔421的内壁,并且蜗杆45与涡轮44啮合,蜗杆45的一端凸出固定架42的外侧壁并且固接有第二转动件,第二转动件为第二手轮451;丝杠41处于容纳腔421内的部分,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套接有止推轴承46,止推轴承46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纳腔421的内壁和连接部43。通过转动第一手轮412转动丝杠41,丝杠41在钻头411的作用下能够深入基坑1侧壁内,这样可以将丝杠41固定;当丝杠41固定后,通过转动第二手轮451转动蜗杆45,蜗杆45转动带动涡轮44转动,涡轮44转动带动连接部43转动,连接部43在转动过程中可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连接部43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推动止推轴承46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止推轴承46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推动固定架42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固定架42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将护板2压紧。
[0044] 如图4所示,底板3上开设有卡槽31,护板2的底部固接有卡块21,卡块21与卡槽31卡接。卡槽31对卡块21具有限位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护板2在底板3顶壁上转动的可能性,再者,这样便于将护板2安装在底板3上。
[0045] 如图2和图4所示,固定组件5设为两组,两组固定组件5分别安装于护板2的两侧;固定组件5包括压板51以及多个螺栓;护板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T形槽22,T形槽22中设置有T形块52,T形块52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T形槽22;压板5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底板3,压板5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接于T形块52;压板51上开设有条形孔511,条形孔511可供螺栓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螺栓的栓帽凸出压板51远离T形槽22的一侧设置。T形槽22对T形块52具有导向作用,这样可以降低T形块52在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将T形块5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将螺栓穿过条形孔511与T形块52螺纹连接,将螺栓拧紧,这样压板51的一端便与护板2固定连接,最后通过螺栓将压板51的另一端固接于底板3,这样固定组件5便使护板2与底板3固接;因为螺栓可在条形孔511中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T形块52可在T形槽22中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这样固定组件5可以将不同高度的护板2固接于底板3,因而该种固定组件5的适用范围更广。
[0046] 如图2和图5所示,基坑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护板2进行抵接的抵接组件6,抵接组件6包括固接在基坑1底部的U形架61,U形架61的横梁上固接有多个纵向杆62,纵向杆62的轴心线与丝杠41的轴心线平行;对应每个纵向杆62在护板2上固接有纵向套筒63,纵向套筒63的轴心线与丝杠41的轴心线平行,纵向杆62沿丝杠41的轴向滑移连接于纵向套筒63的内腔;纵向杆62上套接有第一弹性件64,第一弹性件6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纵向套筒63和U形架
61的横梁,第一弹性件64可选用弹簧。将第一弹性件64套接于纵向杆62,将纵向杆62插入纵向套筒63中,推动U形架61使第一弹性件64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U形架61固接于基坑1底部,因为第一弹性件64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第一弹性件64可以通过套筒对护板2施加压力,可以进一步降低护板2与基坑1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再者,通过观察第一弹性件64的长度可以观察护板2与基坑1侧壁之间的距离,当第一弹性件64的长度变短时,便说明护板2与基坑1侧壁已分离,此时可以通过压紧组件4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1侧壁上,这样可以降低基坑1周围土体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0047] 如图2和图6所示,护板2的下端安装有多组用于对基坑1侧壁进行排水的排水组件7,每组排水组件7包括安装在基坑1侧壁内的壳体71以及与壳体71连通的排水管72;壳体71的顶部固接有蓄水管73,蓄水管73的顶部固接有过滤网74;壳体7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711,通孔711上设置有圆板712,圆板712沿护板2的高度方向滑移连接于通孔711;圆板712的底部固接有第二弹性件713,第二弹性件713可选用弹簧,第二弹性件713远离圆板712的一端固接于壳体71的底部;排水管72远离壳体71的一端贯穿护板2侧壁并且向远离护板2的方向延伸。当基坑1侧壁中含有水时,水会渗入到蓄水管73中,当蓄水管73中的水达到一定量后,这些水使圆板712向下移动,圆板712向下移动抵压第二弹性件713,此时第二弹性件713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圆板712向下运动将通孔711打开后,蓄水管73中的水流入壳体71中,然后从排水管72排出;当蓄水管73中的水量不多时,第二弹性件713推动圆板712将通孔711封住,这样可以降低过多杂物进入壳体71中造成壳体71内部堵塞的可能性。
[0048] 实施例二:一种基坑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步骤一,将排水组件7埋入基坑1侧壁的底部,使排水管72远离壳体71的一端凸出基坑1的外侧壁;
[0050] 步骤二,使护板2与底板3卡接,然后将T形块52卡入T形槽22中,并且移动T形块52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拧紧螺栓使压板51的两端分别与底板3和T形块52固定连接;当护板2与底板3固定连接后,将底板3和护板2放入基坑1中,然后推动底板3和护板2使排水管72穿过护板2,并使护板2与基坑1侧壁抵接;
[0051] 步骤三,通过转动第一手轮412转动丝杠41,丝杠41在钻头411的作用下能够深入基坑1侧壁内,这样可以将丝杠41固定;当丝杠41固定后,通过转动第二手轮451转动蜗杆45,蜗杆45转动带动涡轮44转动,涡轮44转动带动连接部43转动,连接部43在转动过程中可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连接部43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推动止推轴承46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止推轴承46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推动固定架42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固定架42向靠近护板2的方向移动将护板2压紧;
[0052] 步骤四,当护板2被压紧后,通过膨胀螺栓将底板3固定到基坑1底部;
[0053] 步骤五,当底板3固定后,将第一弹性件64套接于纵向杆62,将纵向杆62插入纵向套筒63中,推动U形架61第一弹性件64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通过膨胀螺栓将U形架61固接于基坑1底部。
[0054] 通过排水组件7可以排出基坑1侧壁中的部分水,这样可以降低水对护板2施加较大的压力的可能性;通过压紧组件4将护板2压紧在基坑1侧壁上,可以降低护板2与基坑1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这样可以使基坑支护机构对基坑1进行较佳的支护;通过抵接组件6对护板2进行抵接,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护板2与基坑1侧壁之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
[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