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工效学的一体式手柄组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80034392.5

文献号 : CN1092195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尼克·梅林

申请人 : 集成塑料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控制预制件的方法,预制件用于拉伸吹塑成型具有一体形成手柄的容器,预制件包括主体部分和一体形成手柄,预制件从预制件供应源转移到用于吹塑容器的吹塑成型模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预制件通过预制件手柄取向装置;‑将预制件转移到预制件传送系统;‑在转移到传送系统和吹塑成型模具期间保持由取向装置施加的预制件手柄取向;‑在传送期间使预制件沿着传送系统旋转过预制件加热元件阵列,同时保护手柄免于过度暴露于加热元件;以及‑将预制件从传送系统转移到吹塑成型模具,手柄包括在预制件主体部分的上下连接区域之间延伸的可取向材料的环部,其特征在于,手柄从下连接区域附近至上连接区域附近的逐渐变宽横截面具有大致均一横截面,该横截面在上连接区域附近达到并保持最大宽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控制预制件的方法,所述预制件用于拉伸吹塑成型具有一体形成的手柄的容器;所述预制件包括主体部分和所述一体形成的手柄;所述预制件从预制件供应源被转移到用于吹塑所述容器的吹塑成型模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预制件通过预制件手柄取向装置;

-将所述预制件转移到预制件传送系统;

-在转移到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和转移到所述吹塑成型模具期间保持由所述预制件手柄取向装置施加的所述预制件的手柄的取向;

-在传送期间使所述预制件沿着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旋转经过预制件加热元件的阵列,与此同时保护所述一体形成的手柄免于过度暴露于所述加热元件;以及-将所述预制件从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转移到所述吹塑成型模具,其中,所述手柄包括在位于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上的上连接区域与下连接区域之间延伸的可取向材料的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从所述下连接区域向下倾斜的直线部分和从所述直线部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连接区域的弧形部分;所述手柄从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至接近所述上连接区域的逐渐变宽的横截面具有大致均一的横截面,所述大致均一的横截面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达到并保持最大宽度;所述横截面从相对的两外边缘朝向中心线延伸,并且所述横截面的厚度从所述外边缘向所述中心线处的最大厚度逐渐增大;所述手柄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上连接区域和所述下连接区域中的每一者处以及在所述直线部分与所述弧形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处的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元件、第二加强元件和第三加强元件;在所述上连接区域处的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包括第一弯曲元件,所述第一弯曲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所述第一加强元件的弯曲元件从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上的位于所述上连接区域下方的第一单独连接区域中延伸出来,以在所述手柄的最大宽度的第一端附近与所述手柄融合;在所述下连接区域处的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包括直线元件,所述直线元件在所述手柄的所述直线部分与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上的位于所述手柄的所述下连接区域上方的单独连接区域之间延伸;在所述手柄的所述直线部分和所述弧形部分的所述接合部处的所述第三加强元件包括另一弯曲元件,所述另一弯曲元件在所述手柄的所述直线部分与所述弧形部分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加强元件、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和所述第三加强元件中的每一者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相邻的直线部分和弧形部分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每个加强元件均包括位于分别形成在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之间、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加强元件与所述直线部分和所述弧形部分之间的界限内的可取向材料的网部,每个所述可取向材料的网部与所述中心线对准并从所述中心线沿两个方向均等地延伸。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预制件来减小提起吹塑成型容器的支撑手指上的压力的方法;所述容器设置有一体式的手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由预制件拉伸吹塑成型所述容器,所述预制件包括形成所述手柄的可取向材料的一体式环部;所述可取向材料的环部在上连接区域与下连接区域之间延伸;

-形成具有直线部分和弧形部分的所述手柄,所述直线部分从所述下连接区域向下倾斜,并且所述弧形部分从所述直线部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连接区域;

-将所述弧形部分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的横截面轮廓加宽到所述手柄的最大宽度,所述手柄的所述横截面从所述手柄的相对的两外边缘朝向中心线延伸,并且所述横截面的厚度从所述外边缘向所述中心线处的最大厚度逐渐增大;以及-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设置第一加强元件,在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设置第二加强元件,并且在所述直线部分与所述弧形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处设置第三加强元件;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包括第一弯曲元件,所述第一弯曲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所述第一弯曲元件从所述上连接区域下方的第一单独连接区域中延伸出来,以在所述手柄的所述最大宽度的第一端附近与所述手柄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加强元件的曲率选择成适合人手的常规大小的食指。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吹塑容器。

5.一种具有一体成型的手柄的注塑成型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在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第一生产步骤中形成;所述容器由包括所述手柄的所述预制件吹塑而成,所述手柄作为从上连接区域延伸到下连接区域的可取向材料的一体式环部;所述手柄包括直线下部和从所述直线下部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连接区域的弧形部分;所述预制件的所述手柄从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至接近所述上连接区域的逐渐变宽的横截面具有大致均一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从所述手柄的相对的两外边缘朝向中心线延伸,并且所述横截面的厚度从所述外边缘向所述中心线处的最大厚度逐渐增大;所述横截面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到达并保持最大宽度;所述手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还设置有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包括弯曲元件,所述弯曲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所述弯曲元件从所述上连接区域下方的第一单独连接区域中延伸出来,以在所述手柄的最大宽度的第一端附近与所述手柄融合。

说明书 :

符合工效学的一体式手柄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由注塑成型的预制件吹塑成型的容器,更具体地涉及设置有一体式手柄的这种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一体式手柄的吹塑成型容器是公知的,并且在申请人持有的包括WO2007101309在内的各种专利和申请中多方面地公开了这种吹塑成型的容器。
[0003] 这些文献描述了这些容器的手柄的多种制造方法和特征。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手柄轮廓的初始形成以及手柄轮廓在预制件主体与所得吹塑容器的结合处(特别是在容器的颈部附近的附接处)的构造存在一些不足。在该区域中,特别是对于较大容量的容器而言,当用手提起该容器时,可能对食指施加不舒服的压力。
[0004] 在上面引用的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手柄的另一个缺点在于:形成手柄需要相对浪费材料体积。此外,手柄的网状“工字梁”结构在美学上较差。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或至少改善一些上述缺点。
[0006] 注释
[0007] 术语“包含”(及其语法变体)在说明书中以“具有”或“包括”的开放性意义使用,而不是以“仅由......组成”的排他性意义使用。
[0008]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讨论并不是承认其中讨论的任何信息是可引用的现有技术或任何国家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控制预制件的方法,所述预制件用于拉伸吹塑成型具有一体形成的手柄的容器;所述预制件包括主体部分和所述一体形成的手柄;所述预制件从预制件供应源被转移到用于吹塑所述容器的吹塑成型模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使所述预制件通过预制件手柄取向装置;
[0011] -将所述预制件转移到预制件传送系统;
[0012] -在转移到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和转移到所述吹塑成型模具期间保持由所述预制件手柄取向装置施加的所述预制件的手柄的取向;
[0013] -在传送期间使所述预制件沿着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旋转经过预制件加热元件的阵列,与此同时保护所述一体形成的手柄免于过度暴露于所述加热元件;以及[0014] -将所述预制件从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转移到所述吹塑成型模具,
[0015] 其中,所述手柄包括在位于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上的上连接区域与下连接区域之间延伸的可取向材料的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从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至接近所述上连接区域的逐渐变宽的横截面具有大致均一的横截面;所述大致均一的横截面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达到并保持最大宽度。
[0016] 在本发明的另一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控制预制件的方法,所述预制件用于拉伸吹塑成型具有一体形成的手柄的容器,所述预制件包括主体部分和所述一体形成的手柄,所述预制件从预制件供应源被转移到用于吹塑所述容器的吹塑成型模具,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将所述预制件从传送系统转移到所述吹塑成型模具,
[0018] 其中,所述手柄包括在位于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上的上连接区域与下连接区域之间延伸的可取向材料的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从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至接近所述上连接区域的逐渐变宽的横截面具有大致均一的横截面,所述大致均一的横截面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达到并保持最大宽度。
[0019] 优选的是,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0] -使所述预制件通过预制件手柄取向装置;
[0021] -将所述预制件转移到预制件传送系统;
[0022] -在转移到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和转移到所述吹塑成型模具期间保持由所述预制件手柄取向装置施加的所述预制件的手柄的取向。
[0023] 优选的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在传送期间使所述预制件沿着所述预制件传送系统旋转经过预制件加热元件的阵列,与此同时保护所述一体形成的手柄免于过度暴露于所述加热元件。
[0025]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手柄;所述容器由包括所述手柄的预制件吹塑而成,所述手柄作为从上连接区域延伸至下连接区域的可取向材料的一体式环部;所述手柄包括直线下部以及从所述直线下部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连接区域的弧形部分;所述手柄从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至接近所述上连接区域的逐渐变宽的横截面具有大致均一的横截面,所述大致均一的横截面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到达并保持最大宽度。
[0026] 优选的是,所述手柄的所述横截面从相对的两外边缘朝向中心线延伸;所述横截面的厚度从所述外边缘向所述中心线处的最大厚度逐渐增大。
[0027] 优选的是,所述手柄包括从所述下连接区域向下倾斜的直线部分和从所述直线部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连接区域的弧形部分。
[0028] 优选的是,在所述上连接区域和所述下连接区域中的每一者处以及在所述直线部分与所述弧形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处分别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元件、第二加强元件和第三加强元件。
[0029] 优选的是,在所述上连接区域处的所述第一加强元件包括第一弯曲元件,所述第一弯曲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所述第一弯曲元件从所述上连接区域下方的第一单独连接区域中延伸出来,以在所述手柄的最大宽度的第一端附近与所述手柄融合。
[0030] 优选的是,在所述下连接区域处的所述第二加强元件包括直线元件,所述直线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所述直线部分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所述直线元件从所述下连接区域上方的第二单独连接区域中延伸出来,以与所述手柄的在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的所述直线部分融合。
[0031] 优选的是,在所述手柄的所述直线部分和所述弧形部分的接合部处的所述第三加强元件包括另一弯曲元件,所述另一弯曲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在所述手柄的所述直线部分和所述弧形部分的所述接合部附近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所述另一弯曲元件的各外端与所述手柄的所述直线部分和所述弧形部分融合。
[0032] 优选的是,每个加强元件均包括位于分别形成在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加强元件之间、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加强元件与所述直线部分和所述弧形部分之间的界限内的可取向材料的网部,每个所述可取向材料的网部与所述中心线对准并从所述中心线沿两个方向均等地延伸。
[003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广义形式中,提供一种减小提起吹塑成型容器的支撑手指上的压力的方法;所述容器设置有一体式的手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 -由预制件拉伸吹塑成型所述容器,所述预制件包括形成所述手柄的可取向材料的一体式环部;所述可取向材料的环部在上连接区域与下连接区域之间延伸;
[0035] -形成具有弧形部分的所述手柄,所述弧形部分从下部延伸至所述上连接区域;
[0036] -将所述弧形部分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的横截面轮廓加宽到所述手柄的最大宽度;
[0037] -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设置加强元件;所述加强元件包括第一弯曲元件,所述第一弯曲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所述手柄的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所述第一弯曲元件从所述上连接区域下方的第一单独连接区域中延伸出来,以在所述手柄的所述最大宽度的第一端附近与所述手柄融合。
[0038] 优选的是,将所述加强元件的曲率选择成适合人手的常规大小的食指。
[0039]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手柄;所述容器由包括所述手柄的预制件吹塑而成,所述手柄作为从上连接区域延伸至下连接区域的可取向材料的一体式环部;所述手柄包括直线下部以及从所述直线下部的一端延伸到所述上连接区域的弧形部分;所述手柄从所述下连接区域附近至接近所述上连接区域的逐渐变宽的横截面具有大致均一的横截面,所述大致均一的横截面在所述上连接区域附近到达并保持最大宽度。

附图说明

[0040]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0041] 图1、图1A和图1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容器和预制件的视图;
[0042]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预制件和一体附接的手柄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0043] 图3是图1的预制件和手柄的端视图;
[0044] 图4是图1和图2的预制件和手柄的俯视图;
[0045] 图5A至图5C示出了图2至图4的手柄的在多个位置处的横截面;
[0046] 图6是容器的侧视图,该容器可以由图2至图4所示的预制件拉伸吹塑成型而成;
[0047] 图7是适用于由图2和图3的预制件生产图6的容器的可行的拉伸吹塑成型机的俯视图;
[0048] 图8是在图7的机器的传送系统上传送的预制件的侧视图;
[0049] 图9和图9A示出了在图7的机器中使用的具有一体式手柄的预制件的进给和取向的方法;
[0050] 图10是嵌套在隔热件中的预制件的一体式手柄的局部剖视图;以及[0051] 图11是具有一体式手柄的预制件的视图,该一体式手柄进入用于吹塑例如图1和图6所示的容器的拉伸吹塑成型模具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一体连接”或“一体连接的”表示手柄与预制件之间的连接部(以及随后由预制件吹塑的容器上的相应连接部)由与手柄和预制件相同的材料形成,并在形成预制件的同时形成为固有部分。
[0053] 本发明的预制件和一体附接的手柄用于生产取向PET材料的拉伸吹塑成型容器,如图6所示,该容器包括一体式手柄。大致上存在两种用聚合物材料拉伸吹塑成型容器的工艺:1)单阶段工艺,其中,形成预制件并在同一机器上吹塑容器;以及2)双阶段工艺,在一台机器上形成预制件,并随后在另一台机器(可能位于另一较远位置处)上吹塑容器。
[0054] 单阶段设备能够加工PVC、PET和PP。一旦形成(挤出成型或注塑成型)预制件或型坯,就使预制件或型坯穿过调节站,调节站使预制件或型坯达到合适的取向温度。单阶段系统允许工艺在一台机器中将原材料加工成成品,但是由于不易更改工具,因此该工艺最适合专用应用和低产量。
[0055] 利用双阶段工艺,可以优化用于预制件制造和容器吹塑的加工参数。加工机不必像在单阶段设备上那样对预制件设计和重量、生产率和容器质量做出妥协。使用者可以制作或购买预制件。如果使用者选择制作预制件,他可以在适合其市场的一个或多个地方制作预制件。高输出机器和低输出机器都是可行的。在双阶段工艺中,在环境温度下将预制件引入拉伸吹塑成型机中,并且在预制件进入吹塑成型模具之前需要特殊的预热装置。
[0056]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一体连接”或“一体连接的”表示手柄与预制件之间的连接部(以及随后从预制件吹塑的容器上的相应连接部)由与手柄和预制件主体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形成为注塑成型预制件的固有部分。
[0057]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容器,该容器由包括一体式手柄的预制件(图1A)拉伸吹塑成型。如在图1B的端视图中可见的是,手柄的上连接区域与下连接区域之间的整个长度上形成恒定宽度的轮廓。虽然手柄轮廓的“工字梁”形式提供了强度,但是与上连接区域相邻的相对狭窄的区域使得这种形式的手柄不舒适,特别是对于例如2升或者更大容量的大容器而言,在长时间内手持甚至会造成疼痛。
[0058] 现在转向图2,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预制件100包括颈部102、主体部分103和手柄113。颈部102具有螺纹部分104和定位环105。预制件由PET材料注塑成型。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手柄的在预制件状态下注塑成型的构造经过形成图6的容器的拉伸吹塑成型工艺保持不变。
[0059] 为了生产图6中所示的容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2至图4中所示的预制件100被供给到吹塑成型机(例如图7示意性示出的吹塑成型机510)中,并根据双轴取向吹塑成型技术被吹塑成型。在此过程中,如图8和10所示,颈部102被保持在吹塑成型机510的传送系统的心轴513中,以防止颈部102在拉伸吹塑成型模具517中膨胀。
[0060] 最初,预制件的在颈部下方的可膨胀部分可以机械地被向下拉伸到模具的底部,然后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那样施加压缩空气来向外吹塑预制件的主体。
[0061] 在一个优选形式中,参考图7,拉伸吹塑成型机510包括链驱动传送机构516,链驱动传送机构516具有多个心轴513,多个心轴513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安装在链驱动传送机构516上,使得每个心轴均遵循大致椭圆形路径通过吹塑成型机510上的多个处理站。
[0062] 参考图7和8,如图8所示那样安装在心轴513上的预制件100从吹塑成型机510的装载站515经由一连串调节加热器521前进到拉伸吹塑成型站517并因此到达卸载站518。独立的驱动系统522确保预制件在通过加热器521时旋转,以确保预制件主体的均匀加热。
[0063] 如图8所示,每个心轴513均包括隔热件519。虽然该隔热件用于与本发明不同的预成型手柄的构造,但是安装到设置有隔热件的心轴中的过程、预制件的预热以及在拉伸吹塑成型阶段的前进在原理上与本发明的预制件和手柄所应用的工序相同。
[0064] 隔热件519适于在内部收纳预制件100的一体式手柄113,以便当预制件沿由图7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被传送通过加热台时,保护手柄113免受辐射加热器521施加的热量。
[0065] 应当理解的是,在预制件进入加热阶段之前,必须在预制件被插入到心轴中时控制手柄的取向,从而能够将隔热件519正确地配合在手柄113上。
[0066] 此外,重要的是,在手柄和隔热件正确取向的情况下,将每个预制件100提供给拉伸吹塑成型工具517,使得当如图11吹塑阶段结束时,手柄和隔热件被正确地封闭在半个模具中。
[0067] 参考图9和9A,在一个优选布置中,在加载站530处将预制件100从合适的供应源(例如,如图7中所示的料斗或振动碗)供给到进给导轨724。如图9所示,进给导轨724布置成使得预制件100通过重力、振动或其它线性传送方式沿着导轨724前进,并且预制件100被支撑在定位环105下侧的平行导轨元件725和726之间。
[0068] 在沿着进给导轨724传送期间,预制件的手柄113的取向优选地由引导通道(未示出)控制,以将手柄松散地约束成接近行进方向或与行进方向成直角的取向。因此,在手柄113大致指向主体103的前方或尾随主体103的情况下,预制件100被约束成沿着进给导轨
724前进。进给导轨724的端部处的擒纵机构(未示出)设置用于控制各个预制件100从导轨的端部顺序排出。
[0069] 由此从进给导轨724中释放的预制件被允许竖直落入图9A所示的取向装置732中,该取向装置732被固定在进给导轨724的端部处的擒纵机构正下方。在优选形式中,图9A所示的取向装置732由截头圆筒形套筒734构成,套筒734的内径适于允许预制件的圆筒形主体103和定位环105自由滑动通过。套筒734的壁部设置有沿套筒的长度延伸的狭缝736,狭缝736从套筒734的上边缘749处的手柄入口开口738延伸到下边缘741处的手柄出口开口740。该狭缝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允许预制件100的手柄113滑动通过。
[0070] 套管734的上边缘745和743形成为将手柄113引导到狭缝736中。为此,上边缘745和743形成为从与手柄入口在径向上相对的相应高点744和744A向下急剧倾斜至狭缝736的手柄入口开口738。为了确保手柄不会下落且卡合在上边缘743和745上的最高点上,进给导轨724布置为与狭缝736的径向位置大致成直角。因此,如上所述防止手柄113在沿着进给导轨724前进时采取这种取向,使得手柄113不接触上边缘743和745的最高点,而是在手柄接触倾斜的上边缘743或745的情况下落到取向装置上。
[0071] 倾斜边缘743和745从最高点744和744A向下倾斜到狭缝736的各侧,各侧在手柄入口开口738处以相应的平滑修圆角748和749结束。斜率足以确保预制件100的手柄113沿倾斜边缘部分滑动。
[0072] 在手柄113没有与狭缝736对准的情况下,当手柄与倾斜部分743或745接触时,落入取向装置732中的预制件100将在自身重量下向下滑动时旋转直到手柄113与狭缝736对准,并且预制件712干净利索地落入该装置。
[0073] 在装置732的正下方布置有旋转分度台(未示出),该旋转分度台的外周周围设置有多个等间隔的嵌套,嵌套设置为使得在分度台的每个分度处每个相继的嵌套到达与装置732的轴线对准的位置。嵌套适于接纳预制件100并以如下方式保持预制件100:使得在将预制件保持在嵌套中期间,相对于每个嵌套保持起初由装置732赋予的手柄113的取向。
[0074] 当通过分度台的分度使得预制件100到达转移站515(参见图7)时,预制件从支撑它的嵌套中向上弹出以与预制件传送系统516的一连串心轴513中的一个心轴接合,从而在装载站515与吹塑成型工具517之间进行作业。图10中示出了附接有预制件的优选的心轴构造。
[0075] 当被插入到心轴513中时,预制件100的开口颈部102被推到位于心轴的基部处的圆筒形承座761中的弹性插塞759上。插塞759以过盈配合进入开口颈部,过盈配合足以使得在承座761内支撑预制件100的重量。承座还用于在加热阶段保护颈部102免受过热。
[0076] 必须将预制件100的主体部分103加热到所需的塑性程度,使得预制件的主体部分100中的材料可以在拉伸-吹塑-成型过程中双轴取向。然而,颈部102和手柄113都不应受到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处理,并且必须在加热阶段避免过热,以防止颈部102和手柄113结晶从而造成强度损失。因此,为了传送通过加热阶段,如图10所示,预制件100的手柄113被隔热件519保护,而颈部102被心轴513的圆筒形承座761保护。
[0077] 当预制件100被传送通过加热站521时,利用驱动机构522使预制件100在心轴513上旋转,以向预制件的主体部分提供均匀加热,同时隔热件519保护手柄免受过度加热。
[0078] 如图11所示,心轴的旋转被构造成使得在进入拉伸吹塑成型模具时,隔热件和手柄与模具腔体正确地取向。在容器被吹塑之后,传送系统从模具中取出心轴和容器,并且容器从心轴中弹出。
[0079] 现在转而参考根据本发明的手柄113的具体特征,手柄与预制件的主体部分一体注塑成型,并且手柄包括在预制件的主体部分103上的上连接区域115与下连接区域116之间延伸的环部或可取向材料。手柄可以被描述为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从下连接区域116向下倾斜的下直线部分118以及从下直线部分118的端部121延伸到上连接区域115的弧形部分120。
[0080] 形成手柄113的可取向材料的环部从下连接区域116附近到接近上连接区域115的逐渐变宽的横截面124具有大致均一的横截面,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该大致均一的横截面在上连接区域115附近达到并保持最大宽度。图5A至5C示出了手柄113的典型区域处的横截面。图5A在下直线部分118处,图5B在弧形部分120的较大长度处,图5C在上连接区域115附近的较宽横截面处。
[0081] 从图5A至5C可以看出,形成手柄113的环部或可取向材料的每个区域中的横截面从相对的外边缘130和131朝向中心线132延伸,横截面的厚度从外边缘130和131向中心线132处的最大厚度逐渐增大。
[0082] 再次参考图2,在上连接区域115、下连接区域116中的每一者以及手柄113的下直线部分118与弧形部分120之间的接合部处分别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元件135、第二加强元件136和第三加强元件137。
[0083] 如图5C所示,在上连接区域115处的第一加强元件135包括弯曲的加强元件,该加强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手柄的在上连接区域附近的变宽部分124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弯曲的加强元件从预制件的主体部分103上(并且在吹塑容器上)的位于上连接区域115下方的第一单独连接区域140中延伸出来,并与手柄的最大宽度的第一端141附近的可取向材料的环部融合。
[0084] 在手柄的下连接区域116处的第二加强元件136包括直线的加强元件,该加强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下直线部分118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直线的加强元件从手柄的下直线部分的下连接区域116上方的第二单独连接区域142中延伸出来,以与手柄的在下连接区域附近的下直线部分融合。
[0085] 在手柄的下直线部分118和弧形部分120的接合部处的第三加强元件137包括另一个弯曲的加强元件,该加强元件的宽度和横截面与手柄的在下直线部分118和弧形部分120的接合部处的宽度和横截面基本一致。该另一个弯曲元件的相应外端与下直线部分118和弧形部分120中的每一者融合。
[0086] 应当注意的是,第一加强元件135的宽度与手柄的在上连接区域115附近的加宽部分124的最大宽度的相同。第一加强元件135的该增大宽度提供了更大的区域,从而将容器的负载分布在提升图6所示的容器的手(未示出)的食指上,同时将第一加强元件的曲率选择成舒适地配合在人手的常规大小的食指上。
[0087] 虽然不是必要的,但优选的是,每个加强元件135、136和137均包括位于分别形成在预制件的主体部分112与第一加强元件135之间、主体部分112与第二加强元件136之间以及在第三加强元件137与下直线部分118和弧形部分120之间的界限内的可取向材料的网部。每个可取向材料的网部与手柄的中心线132对准并从中心线132沿两个方向均等地延伸。
[0088] 在生产设备的替代形式中,可旋转模具可以设置在转台装置上,以接纳准备在模具内吹塑的预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