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132366.9

文献号 : CN1092243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薛生国程庆宇廖嘉欣吴川张一帆吴昊

申请人 : 中南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包括:(1)将赤泥自然风干并过筛,将得到的赤泥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将经预处理后的甘蔗渣和麸皮加入到第一部分赤泥中,并混合均匀,得到添加生物质的赤泥;(2)进行土柱装填,将石英砂装填于土柱底部,第二部分赤泥作为中间层,将添加生物质的赤泥装填于顶部,并将草酸青霉菌种接种到第二部分赤泥中;(3)向装填好的土柱中从下向上充水,保持含水率为60%~80%,在室温下进行培育,降低赤泥碱性。本发明利用生物质与草酸青霉相结合的方法,能将赤泥的pH值降低至6.66,本发明使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而且微生物修复无二次污染,效果显著,可应用于赤泥堆场。

权利要求 :

1.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赤泥自然风干并过筛,将得到的赤泥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将经预处理后的甘蔗渣和麸皮加入到第一部分赤泥中,并混合均匀,得到添加生物质的赤泥;

(2) 进行土柱装填,将石英砂装填于土柱底部,第二部分赤泥作为中间层,将步骤(1)所得添加生物质的赤泥装填于顶部,并将草酸青霉菌种接种到第一部分赤泥中,得到装填好的土柱;

(3) 向步骤(2)中装填好的土柱中从下向上充水,保持含水率为60% 80%,在室温下进~行培育,降低赤泥碱性,增加赤泥中有机质含量,促进赤泥团聚体的形成;

所述的草酸青霉菌的微生物序列号为:MF8022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甘蔗渣、麸皮和第一部分赤泥的质量百分比为(6 18%):(5 15%):(67 89%)。

~ ~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热液处理、硫酸处理、氧化钙处理和双氧水处理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采用热液处理,具体步骤为:(a) 将甘蔗渣和麸皮烘干,然后用粉碎机将它们粉碎,过60 80目筛;

~

(b) 将过筛后的甘蔗渣、麸皮和水加入到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热到150~

180℃,保持压力为4.0 6.0MPa,处理5 10min,最后突降压力对生物质进行爆破,得到经预~ ~处理后的甘蔗渣和麸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土柱装填的具体步骤为:

1) 建立室内土柱装置模型,将透明的柱子固定在铁架上,土柱横截面内径为6.3cm,外径为7.0cm,在柱体上每隔10cm深度有带塞的小孔,土柱上方加有淋溶装置,模拟赤泥堆场雨水天气,土柱最下端尖端接一橡皮管,橡皮管接入锥形瓶中盛取渗滤液;

2) 进行土柱装填,在土柱底部65cm深度以下,装填6cm厚的石英砂,在土柱25 65cm深~度装填第二部分赤泥,然后将步骤(1)所得添加生物质的赤泥装填在土柱0 25cm深度;

~

3) 分别装填两根土柱,命名为E柱和F柱,在F柱中定期接种草酸青霉菌剂,E柱作为对照不接种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酸青霉菌剂的制备过程为:

a) 配制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取100mL装于250mL锥形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将草酸青霉接种至灭菌冷却后的培养基中,于25 30℃,160 180r/min培养72 96h;

~ ~ ~

c) 将培养好的草酸青霉菌剂接种至F柱中。

说明书 :

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拜尔法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碱性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 t氧化铝产生1.5 2.0 t赤泥,综合利用难度大,外排赤泥以堆存为主,2017年全球积存的待处理~赤泥约40亿t,并以每年1.7亿t的速度增长。赤泥堆场的环境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处置和利用赤泥问题已迫在眉睫。国内外已尝试开展对赤泥堆场的生态修复,但由于赤泥碱性强,盐分含量高,营养物质匮乏,植物难以生长。由中南大学环境生态工程团队薛生国教授提出赤泥土壤化的研究思路,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赤泥转化为类似土壤的基质,使经过改良的赤泥具备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实现赤泥的无害化处置。
[0003] 微生物繁殖速度快,数量多,能分解有机质,释放出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某些特殊的功能菌株能代谢产生有机酸,降低赤泥碱性,为植物提供适宜生长的条件,促进赤泥土壤化进展。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Acidobacteriaceae, Nitrosomonadaceae 和 Caulobacteraceae 等能在未修复的赤泥环境中生长,为赤泥堆场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指标。
[0004] 传统的赤泥基质改良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但这两种方法成本较高,赤泥堆场占地面积大,用化学试剂喷洒等耗费量大,因此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困难重重。而微生物具有繁殖速度快、应用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但是有关利用生物方法对赤泥修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利用一种低成本的生物方法对赤泥进行实际修复,从而为赤泥土壤化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以解决大量拜耳法赤泥堆存的环境安全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 将赤泥自然风干并过筛,将得到的赤泥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将经预处理后的甘蔗渣和麸皮加入到第一部分赤泥中,并混合均匀,得到添加生物质的赤泥;
[0009] (2) 进行土柱装填,将石英砂装填于土柱底部,第二部分赤泥作为中间层,将步骤(1)所得添加生物质的赤泥装填于顶部,并将草酸青霉菌种接种到第一部分赤泥中,得到装填好的土柱;
[0010] (3) 向步骤(2)中装填好的土柱中从下向上充水,保持含水率为60% 80%,在室温~下进行培育,降低赤泥碱性,增加赤泥中有机质含量,促进赤泥团聚体的形成。
[0011]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甘蔗渣、麸皮和第一部分赤泥的质量百分比为(6~18%):(5 15%):(67 89%)。
~ ~
[0012]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热液处理、硫酸处理、氧化钙处理和双氧水处理中的一种。
[0013] 进一步,所述预处理采用热液处理,具体步骤为:
[0014] (a) 将甘蔗渣和麸皮烘干,然后用粉碎机将它们粉碎,过60 80目筛;~
[0015] (b) 将过筛后的甘蔗渣、麸皮和水加入到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热到150 180℃,保持压力为4.0 6.0MPa,处理5 10min,最后突降压力对生物质进行爆破,得到~ ~ ~
经预处理后的甘蔗渣和麸皮。
[0016] 作为优选,步骤(2)中,土柱装填的具体步骤为:
[0017] 1) 建立室内土柱装置模型,将透明的柱子固定在铁架上,土柱横截面内径为6.3cm,外径为7.0cm,在柱体上每隔10cm深度有带塞的小孔,土柱上方加有淋溶装置,模拟赤泥堆场雨水天气,土柱最下端尖端接一橡皮管,橡皮管接入锥形瓶中盛取渗滤液;
[0018] 2) 进行土柱装填,在土柱底部(65cm深度以下)装填6cm厚的石英砂,在土柱25~65cm深度装填过第二部分赤泥,然后将步骤(1)所得添加生物质的赤泥装填在土柱0 25cm~
深度;
[0019] 3) 分别装填两根土柱,命名为E柱和F柱,在F柱中定期接种草酸青霉菌剂,E柱作为对照不接种菌剂。
[0020] 进一步,所述草酸青霉菌剂的制备过程为:
[0021] a) 配制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取100mL装于250mL锥形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0022] b) 将草酸青霉接种至灭菌冷却后的培养基中,于25 30℃,160 180r/min培养72~ ~ ~96h;
[0023] c) 将培养好的草酸青霉菌剂接种至F柱中。
[0024] 在前期实验中,发明人团队从赤泥堆场上筛选出耐碱性能好,产酸性能高的微生物菌株草酸青霉,微生物序列号为:MF802280,其中草酸青霉在赤泥碱性调控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产纤维素酶微生物,可以降解纤维素,在碳素循环中有重要作用。
[0025] 本发明的原理:拜耳法赤泥碱性强,营养物质匮乏,结构松散,植物在原生赤泥堆场上难以生长。本发明通过在拜耳法赤泥中添加经热液处理的甘蔗渣和麸皮,作为微生物生存所需的碳源和氮源,然后向赤泥中施加草酸青霉菌剂,其代谢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能有效降低赤泥碱性;草酸青霉通过利用甘蔗渣和麸皮为碳氮源能分解生物质,同时草酸青霉也会分泌纤维素酶,增加赤泥中有机质含量;其次草酸青霉的菌丝物理缠绕作用,能进一步促进赤泥团聚体的形成。
[002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7]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利用生物质与草酸青霉相结合的方法,能将赤泥的pH值降低至6.66,且提高了赤泥中有机质的含量,促进赤泥中团聚体的形成。本发明使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而且微生物修复无二次污染,效果显著,可应用于赤泥堆场,且能有效解决赤泥堆场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生物质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草酸青霉产酸效果的影响。
[0029] 图2为土柱模型图。(F:添加草酸青霉的赤泥柱;E:不添加草酸青霉的赤泥柱)[0030] 图3为赤泥pH、EC(电导率)和总碱随时间的变化图。
[0031] 图4为赤泥中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0032] 图5为赤泥中脲酶、纤维素酶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
[0033] 图6为修复后第30天的赤泥碱性阳离子(Na+、Ca2+、K+、Mg2+)含量变化图。
[0034] 图7为赤泥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7] 实施例1
[0038] 生物质预处理可以采用以下4种方法,通过对比不同生物质预处理方法,确定草酸青霉产酸的最优条件,最后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法:
[0039] (1) 热液处理
[0040] 利用粉碎机将甘蔗渣和麸皮粉碎,过60目筛(孔径0.25mm),然后将甘蔗渣、麸皮和水按固液比1:10放在烧杯中,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加热到180℃,保持压力4.0MPa左右5min,最后突降压力对生物质进行爆破。
[0041] (2) 硫酸处理
[0042] 将甘蔗渣和麸皮粉碎,过60目筛(孔径0.25mm),称取适量甘蔗渣和麸皮,按固液比1:10加入1%(w/w)H2SO4溶液,搅拌均匀,高压蒸汽下121℃处理1h。
[0043] (3) 氧化钙处理
[0044] 将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浆化(生成氢氧化钙),然后每克生物质配0.075g氢氧化钙和5g水,在120℃温度下加热4h。
[0045] (4) 双氧水处理
[0046] 称取10.0g甘蔗渣和麸皮于250mL锥形瓶中,按固液比1:10加入5%(w/w)的H2O2溶液,搅拌均匀,置于水浴恒温震荡箱中30℃处理24h。
[0047] 将处理过后的生物质与蒸馏水以1:5的比例配制成培养液,再接种草酸青霉于液体培养基中,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放置于 28℃,160r/min摇床培养9天后测定pH值。
[0048] 图1结果表明,热液处理和H2SO4处理效果均显著高于CaO处理和H2O2处理方法(P<0.05),且热液处理和H2SO4处理后无显著性差异,但两者相比,H2SO4处理需要添加化学试剂,若引用至赤泥修复中,会引入外源离子,因此采用热液处理法。
[0049] 实施例2
[0050]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1) 将赤泥自然风干并过筛,将得到的赤泥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将经热液处理后的甘蔗渣和麸皮加入到第一部分赤泥中,甘蔗渣、麸皮和第一部分赤泥的质量百分比为6%:5%:89%,并混合均匀,得到添加生物质的赤泥;
[0052] (2) 进行土柱装填,土柱模型如图2所示,E柱和F柱的0~25cm层为添加生物质的赤泥,25~65cm深度的为第二部分赤泥,柱子底部(65cm以下)装填6cm深度的石英砂,防止赤泥随渗滤液的流出而流失,E柱和F柱装填好后,不定期对其进行淋溶,模拟赤泥堆场的降雨天气,F柱中每隔3天接种一次草酸青霉菌剂;
[0053] 草酸青霉菌剂的制备过程为:
[0054] a) 配制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取100mL装于250mL锥形瓶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21℃,20min);
[0055] b) 将草酸青霉接种至灭菌冷却后的培养基中,于28℃,180r/min培养72h;
[0056] c) 将培养好的草酸青霉菌剂接种至F柱中;
[0057] (3) 向装填好的土柱中从下向上充水,保持含水率为60% 80%,在室温下进行培~育,降低赤泥碱性,增加赤泥中有机质含量,促进赤泥团聚体的形成。
[0058] 实施例3
[0059]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草酸青霉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 (1) 将赤泥自然风干并过筛,将得到的赤泥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然后将经热液处理后的甘蔗渣和麸皮加入到第一部分赤泥中,甘蔗渣、麸皮和第一部分赤泥的质量百分比为18%:15%:67%,并混合均匀,得到添加生物质的赤泥;
[0061] (2) 进行土柱装填,土柱模型如图2所示,E柱和F柱的0~25cm层为添加生物质的赤泥,25~65cm深度的为第二部分赤泥,柱子底部(65cm以下)装填6cm深度的石英砂,防止赤泥随渗滤液的流出而流失,E柱和F柱装填好后,不定期对其进行淋溶,模拟赤泥堆场的降雨天气,F柱中每隔3天接种一次草酸青霉菌剂;
[0062] (3) 向装填好的土柱中从下向上充水,保持含水率为60% 80%,在室温下进行培~育,降低赤泥碱性,增加赤泥中有机质含量,促进赤泥团聚体的形成。
[0063] 实施例4
[0064] 分析实施例2所得赤泥中pH、EC、总碱(Total alkalinity)的变化:
[0065] 分别在第6、12、18、24、30天对E柱和F柱的0、5cm、15cm、25cm、35cm和45cm深度处的赤泥进行取样,样品风干至恒重后,分别称取5.0g赤泥于离心管中,然后加入25mL去离子水(1:5),摇匀,静置30min后,测定上清液pH和EC。吸取10mL土水比为1:5的赤泥浸出液,放入100mL锥形瓶中,用溴酚蓝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样品中CO32-(HCO3-)含量,向上清液加入溴酚蓝指示剂,用H2SO4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pH 4.5),通过计算得到CO32-含量和HCO3-含量。
赤泥中总碱是CO32-、HCO3-、Al(OH)4- 和OH-含量的总和,其中Al(OH)4-含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Optima 5300DV,美国 Perkin Elmer 公司)测定上清液中Al含量并计算而得。
[0066] 结果如图3所示,在F柱中,赤泥pH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第18天时,F柱的pH略微上升,可能是因为草酸青霉代谢的酸性物质中和了大量的自由碱,导致赤泥中结合碱的溶出。第24天后,F柱的pH维持在7左右,且第30天的pH与第6天的pH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E柱中,赤泥的pH基本不变,其pH值维持在9左右,30天内未有显著差异。在第30天时,F柱的pH显著低于E柱的pH(P<0.05),说明草酸青霉能有效降低赤泥的pH,修复效果较好。在E柱中,EC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可能是因为淋溶作用导致柱中碱性离子的迁移。而F柱中,EC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可能是因为草酸青霉产生的酸性物质将赤泥中碱性离子溶出。两柱中第24天的EC显著高于第30天,可能主要由淋溶作用导致。F柱的总碱要显著低于E柱的总碱(P<0.05),说明草酸青霉产生的酸性物质对赤泥的碱性有很大影响。
[0067] F柱中,0~5cm层的赤泥pH显著低于E柱(P<0.05),说明草酸青霉在表层深度的活性较大,作用效果较明显。而F柱中赤泥EC值在0~5cm层显著高于E柱,说明草酸青霉能溶解出赤泥中大量的结合碱,使得碱性离子含量增加。在35~45cm层中,F柱的赤泥pH显著低于E柱(P<0.05),说明草酸青霉代谢的酸性物质在淋溶的作用下能迁移到下层与赤泥中的碱性物质反应。在F柱中,赤泥总碱含量均低于E柱,且F柱中未经改良的35~45cm层的赤泥总碱含量低于E柱,说明草酸青霉代谢的有机酸能明显降低赤泥的碱性,对赤泥碱性具有很好的调控作用。
[0068] 实施例5
[0069] 分析实施例2所得赤泥中有机质、脲酶、纤维素酶的变化:
[0070] (1)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0071] 分别在第6、12、18、24、30天对E柱和F柱的0、5cm、15cm、25cm、35cm和45cm深度处的赤泥进行取样,样品风干至恒重后研磨,准确称取过100目筛的赤泥1.000g,放入50mL烧杯中,加入3mL水,充分摇散,加入10mL 1mol/L(1/6 K2Cr2O7)溶液,然后加入10mL浓硫酸不断摇动,放置20min,加水10mL,摇匀,静置过夜。吸取上清液3mL于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在590nm波长处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有机质含量。
[0072] (2) 脲酶(Urease)含量的测定
[0073] 分别在第6、12、18、24、30天对E柱和F柱的0、5cm、15cm、25cm、35cm和45cm深度处的赤泥进行取样,样品烘干至恒重,称取5.0g赤泥样于50mL锥形瓶中,加1mL甲苯,振荡均匀,15min后加10mL 10%尿素溶液和20mL pH 6.7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摇匀后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后过滤,过滤后取1mL滤液加入50mL容量瓶中,再加4mL苯酚钠溶液和
3mL次氯酸钠溶液,边加边摇匀。20min后显色,定容。1h内在分光光度计于578nm波长处比色。(靛酚的蓝色在1h内保持稳定)
[0074] (3) 纤维素酶(Cellulolytic enzyme)含量的测定
[0075] 分别在第6、12、18、24、30天对E柱和F柱的0、5cm、15cm、25cm、35cm和45cm深度处的赤泥进行取样,样品烘干至恒重,称10.0g赤泥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1.5ml甲苯,摇匀后放置15min,再加5ml 1%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和5ml pH5.5醋酸盐缓冲液,将三角瓶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72h。培养结束后,过滤并取1mL滤液,然后按绘制标准曲线显色法比色测定。(为了消除土壤中原有的蔗糖、葡萄糖而引起的误差,每一土样需做无基质对照,整个试验需做无土壤对照;如果样品吸光值超过标曲的最大值,则应该增加分取倍数或减少培养的土样。)
[0076]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时间的增加,两柱中的有机质含量略微增加。第12天时,柱中有机质含量最高,随后有所降低。两柱中0~25cm层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35~45cm层(P<0.01)。从图5可以看出,E、F两柱中脲酶活性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E柱中的脲酶活性与F柱并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草酸青霉对脲酶活性影响不大。E、F两柱中0~25cm层的脲酶活性显著高于35~45cm层(P<0.01),说明添加了甘蔗渣和麸皮能明显改善赤泥中的酶活,提高氮的循环。E柱中纤维素酶的活性低于F柱,说明添加草酸青霉能改善赤泥中纤维素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碳的循环。F柱中0~5cm层中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15~25cm层,说明草酸青霉在表层作用较大。在F柱中,第30天的酶活较高,说明草酸青霉在第30天时存活状态和数量达到最高。
[0077] 实施例6
[0078] 分析实施例2所得赤泥中碱性阳离子的变化:
[0079] 在第30天对E柱和F柱的0、5cm、15cm、25cm、35cm和45cm深度处的赤泥进行取样,样品风干至恒重后,称取5.0g,加入25mL 去离子水,摇匀,取上清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赤泥中的碱性阳离子Na+、K+、Ca2+、Mg2+。
[0080] 由于第30天赤泥柱的碱性最低,故对第30天的水溶性碱性阳离子进一步分析。发现F柱的阳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E柱,尽管F柱的pH低于E柱,但其Na+含量高于E柱,说明草酸青霉代谢的酸性物质能促进Na+的溶出。在F柱和E柱中Na+含量分别占总碱性阳离子的86%和90%,说明Na+在土柱赤泥中的基本阳离子中占主导地位。F柱表层的Na+含量最高为5069.1mg/kg,且深度越深,离子含量越低,在45cm层Na+含量为998.25mg/kg;E柱表层的Na+含量最高为103.26mg/kg,且越到土柱的下部,离子含量越低,在45cm层Na+含量为65.26mg/kg。在F柱中Ca2+含量从表层的263.66mg/kg降低到土柱45cm层的72.28mg/kg;E柱中Ca2+含量较低,表层为31.24mg/kg,在35~45cm层基本检测不到。F柱中,K+在0~25cm处含量高于
35~45cm层,尤其是表层含量达到了316.01mg/kg,而E柱中K+含量在0~25cm处和35~45cm处差异并不明显;在F柱中, Mg2+含量从表层的35.87mg/kg降低到土柱45cm层的2.61mg/kg,而E柱中Mg2+含量很低,在35cm~45cm层基本检测不到。说明草酸青霉的添加能显著提高赤泥中的营养元素,对赤泥基质改良作用效果显著。
[0081] 实施例7
[0082] 分析实施例2中土柱中赤泥的颗粒微观形貌变化图:
[0083] 在第30天对E柱和F柱的表层(0cm)深度处的赤泥进行取样,样品自然风干后轻微研磨,过300目筛,利用电镜扫描(SEM),测定两柱中赤泥细微颗粒的变化情况。
[0084] 在未添加草酸青霉的E柱的赤泥中,较多0.1~0.5μm细小颗粒分布在2~5μm团聚体上,结晶度差,颗粒分布相对分散、无序。而F柱中的赤泥相比E柱中的赤泥,细小颗粒明显减少,结晶度有一定的改善,大颗粒增加明显,团聚结构较好。F柱与E柱相比,其Na离子含量由1.47%降低至0.24%,Ca离子含量由6.65%升高至24.21%,进一步说明草酸青霉能促进赤泥碱性降低,并改善赤泥团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