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390548.6

文献号 : CN10929064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乐

申请人 : 张乐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包括自动攻丝机和滤清器盖,所述自动攻丝机一侧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一侧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一端设有若干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底部设有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底部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底部设有转输盘,所述转输盘底部设有转输电机,所述导流槽两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转向杆连接,所述转向杆中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导流槽连接,所述转向杆底部通过第三连接杆与传动杆连接,所述转向杆底部的外侧设有卡板,先通过传动杆的杠杆原理,再由通过齿轮传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杆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自动复位。

权利要求 :

1.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包括自动攻丝机和滤清器盖,所述滤清器盖中部设有连接孔,位于连接孔外侧设有若干均匀且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攻丝机一侧设有输送带,靠近自动攻丝机一侧的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自动攻丝机内攻丝固定卡座相匹配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底部设有与滤清器盖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底部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挡料板两端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挡料板底部设有转输电机,所述转输电机上设有转输轴,所述转输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转输盘,所述转输盘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相匹配的转输杆,远离自动攻丝机一侧的所述输送带上设有与导流槽相匹配的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若干与进料槽相匹配的进料板;

位于进料槽上端的所述导流槽上设有活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有若干与进料板相匹配且固定连接的传动板,且转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传动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组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一调节杆;

位于转轴两侧的所述导流槽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两端穿过导流槽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位于第二齿轮底部的所述导流槽外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有活动连接且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外侧设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齿条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外侧壁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转向杆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底部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转向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底部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与转向杆平行,所述传动杆底部设于转输盘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攻丝机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固定架,且自动攻丝机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滤清器盖相匹配的攻丝固定卡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输送框,所述输送框通过输送辊与输送带连接,且输送框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外侧设有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固定在输送框上,且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上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与推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固定在输送框上,且导流槽上表面与输送带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定位槽外侧的所述导流槽底部设有若干与定位槽侧面相连通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上下两端与调节槽上下两端活动连接,第一调节轴底部穿过调节槽,且第一调节轴之间通过第三链条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底部设有第一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定位槽内侧的所述导流槽底部设有第二调节电机,所述第二调节电机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在导流槽底部,所述第二调节电机上端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挡料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出料杆,所述出料杆侧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齿条,所述出料杆与第二调节电机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互啮合的形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输电机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架,所述转输盘上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转输盘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杆相匹配的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液压杆上设有托盘,所述转输杆设于托盘上端,所述转输杆中部设有卡环。

说明书 :

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滤清器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背景技术:
[0002] 攻丝机就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按国家机械行业标准,攻丝机系列构成分为:台式攻丝机--半自动台式攻丝机、立式攻丝机、卧式攻丝机。因某种原因一种重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类未列入其中,即折臂攻丝机(液压攻丝机、电动攻丝机、气动攻丝机)。
[0003] 攻丝机在对滤清器盖进行攻丝时,需要人工将滤清器盖逐个的放置在攻丝固定卡座上,放置的时候,需要通过人工控制,将滤清器盖上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孔与攻丝固定卡座相对齐,才能使滤清器盖固定在攻丝固定卡座上,然后才能进行攻丝的操作。
[0004] 然而采用自动进料装置进行进料时,由于滤清器盖在出料后,不能自动恢复,需要人工或者添加额外的电机之类的供能设备进行实现,十分的麻烦,或者大大增加整体的成本。发明内容:
[0005]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包括自动攻丝机和滤清器盖,所述滤清器盖中部设有连接孔,位于连接孔外侧设有若干均匀且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攻丝机一侧设有输送带,靠近自动攻丝机一侧的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自动攻丝机内攻丝固定卡座相匹配的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底部设有与滤清器盖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底部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挡料板两端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挡料板底部设有转输电机,所述转输电机上设有转输轴,所述转输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转输盘,所述转输盘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相匹配的转输杆,远离自动攻丝机一侧的所述输送带上设有与导流槽相匹配的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若干与进料槽相匹配的进料板。
[0007] 优选的,所述自动攻丝机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固定架,且自动攻丝机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滤清器盖相匹配的攻丝固定卡座。
[0008]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输送框,所述输送框通过输送辊与输送带连接,且输送框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架。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外侧设有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固定在输送框上,且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上设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与推板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固定在输送框上,且导流槽上表面与输送带上表面平齐。
[0011] 进一步的,位于推板外侧的所述输送框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输送台,所述输送台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且呈类L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上设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内设有第三调节轴,所述第三调节轴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输送台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内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另一端与转盘的外侧活动连接,位于输送台底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设有活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侧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三调节轴活动连接,且传动轴另一侧通过第二链条与驱动轴连接。利用驱动轴的转动,通过调整传动轴两端的传动半径,利用第二链条和第一链条之间的传动,带动转盘转动,从而通过连杆传动,带动推板将输送带上的滤清器盖推送至定位槽并且返回至初始位置,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节约成本,降低了能耗。
[0012] 优选的,所述进料槽为圆台形,且进料槽上端进口处的直径大于底部出口处的直径,所述进料槽外侧的上端均设有向上倾斜且呈圆弧形的导流板。
[0013] 优选的,位于进料槽上端的所述导流槽上设有活动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设有若干与进料板相匹配且固定连接的传动板,且转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传动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若干组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一调节杆。
[0014]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导流槽两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定位杆设于进料槽外侧,所述进料槽上端的导流槽内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杆。利用第一定位杆,使调节板在不进行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固定,保证传动板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第二定位杆的加入,使调节板在使用时,当第一调节杆完全进入滤清器盖的固定孔时,使调节板能够保持水平状态,防止挡料板抽出后,调节板由于重力自动掉落,影响滤清器盖与转输杆对接的稳定性。
[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内设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且第二调节杆前端为半球形。
[0016] 进一步的,位于转轴两侧的所述导流槽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两端穿过导流槽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位于第二齿轮底部的所述导流槽外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设有活动连接且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外侧设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齿条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外侧壁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转向杆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底部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转向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底部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与转向杆平行,所述传动杆底部设于转输盘的外侧。利用转输盘的转动,通过传动杆的杠杆原理,带动第二齿条的水平运动,从而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杆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在转输盘返回时,由于卡板和第三连接杆的存在,使转输盘能够自动返回,不受影响,从而实现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高整体的效率。
[0017] 优选的,位于定位槽外侧的所述导流槽底部设有若干与定位槽侧面相连通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上下两端与调节槽上下两端活动连接,第一调节轴底部穿过调节槽,且第一调节轴之间通过第三链条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底部设有第一调节电机,所述第一调节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轴连接。
[0018]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与定位槽相交,所述调节盘为扇形,且调节盘与外侧与定位槽外侧相切,所述调节盘外侧设有调节橡胶层,所述调节橡胶层外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条纹状橡胶层。在调节盘外侧设置橡胶层,利用橡胶层增加了调节盘在转动时,与滤清器盖之间的摩擦力,更加容易调整滤清器盖的转向,提高滤清器盖与第一调节杆之间的固定效率。
[0019] 优选的,位于定位槽内侧的所述导流槽底部设有第二调节电机,所述第二调节电机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在导流槽底部,所述第二调节电机上端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挡料板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出料杆,所述出料杆侧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齿条,所述出料杆与第二调节电机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互啮合的形式连接。利用第二调节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挡料板的快速运动,从而实现了挡料板对定位槽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十分方便快捷。
[0020]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的厚度低于3mm。
[0021]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长度等于滑槽的长度,所述挡料板设于定位框内部。在滑槽之间设置定位框,能够有效的将挡料板进行固定,使挡料板在快速运动时更加的稳定。
[0022] 优选的,所述转输电机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架,所述转输盘上设有第二液压杆,所述转输盘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杆相匹配的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液压杆上设有托盘,所述转输杆设于托盘上端,所述转输杆中部设有卡环。利用第二液压杆的升降,使转输杆能够在接收滤清器盖后,能够回收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使转输杆在转动时,能够不触碰导流槽底部,使装置整体能够完整的运行,而且液压杆的控制,提高了整体的控制精度,使转输杆与第一调节杆或者攻丝固定卡座的对接,更加具有稳定性,极大的保证了自动进料的成功率。
[0023]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底部与第二液压杆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震动器,所述震动器的高度低于卡环的高度。在托盘底部设置第三固定杆,使托盘在使用时更加具有稳定性,在托盘上设置震动器,使定位槽内的滤清器盖在进行输送时,通过轻微震动的方式,使滤清器盖能够更加快速的套入转输杆内,以及更加快速的从转输杆进入攻丝固定卡座内。
[0024]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电机、转输电机、第一调节电机、第二调节电机、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以及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0025] 先利用输送带,将滤清器盖进行均匀的输送,利用推板,将一定数量的滤清器盖推动,并且通过导流槽输送至进料槽上端,滤清器盖通过进料槽进入定位槽内,推板在进行推进的通过,推动传动板转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杆转动,并垂直进入定位槽内,然后启动第一调节电机,通过调节盘的转动,带动定位槽内滤清器盖的转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杆能够准确进入滤清器盖上的固定孔内,将滤清器盖进行固定,当调节板为水平状时,说明滤清器盖已经定位完成,则通过第二调节电机,带动挡料板的运动,是定位槽底部开启,由于挡料板很薄,而且转输杆位于挡料板底部,转输杆上端与第一调节杆之间的距离很短,定位槽内的滤清器盖自动掉落时,能够准确的掉入转输杆内,然后使液压杆收缩,启动转输电机将转输盘进行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输盘上的转输杆与自动攻丝机上的攻丝固定卡座相对应,使转输杆上的滤清器盖能够自动滑落至攻丝固定卡座上,从而实现了自动攻丝机的自动进料。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7] 利用转输盘在出料时的转动,通过传动杆的杠杆原理,带动第二齿条的水平运动,从而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杆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在转输盘返回时,由于卡板和第三连接杆的存在,使转输盘能够自动返回,不受影响,由于从而实现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高整体的效率。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的滤清器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的自动攻丝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为本发明的定位槽与调节槽连接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为本发明的调节盘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0为本发明的挡料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1为本发明的转输杆与托盘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2为本发明的传动杆与第二齿轮主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3为本发明的传动杆与第二齿轮侧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4为本发明的转盘与推板主视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5为本发明的转盘与推板俯视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43] 图中:3-调节板、4-第二调节杆、5-进料槽、6-导流槽、7-输送框、8-输送带、9-输送辊、10-滤清器盖、11-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3-推板、14-进料板、15-第一液压杆、16-第一固定架、17-转轴、18-传动板、19-第二液压杆、20-托盘、21-转输盘、23-转输轴、24-第二固定架、25-第三固定架、26-弹簧、27-驱动轴、28-自动攻丝机、29-驱动辊、30-攻丝固定卡座、31-第二调节电机、32-输出轴、33-第二固定杆、34-挡料板、35-第一齿条、36-出料杆、37-滑槽、38-定位槽、39-导流板、40-调节盘、41-调节槽、42-第一调节轴、43-第一调节轴、
44-第二调节杆、45-第一定位杆、46-第一齿轮、47-定位框、48-第三链条、49-输送台、50-第一固定框、51-推杆、53-第一连接轴、54-第二连接轴、55-第三调节轴、56-第二固定框、57-连接台、58-转盘、59-第三连接轴、60-第二链条、61-传动轴、62-第二固定块、63-第一链条、
64-条纹橡胶层、65-调节橡胶层、66-固定孔、67-连接孔、68-转输杆、69-第三固定杆、70-震动器、71-第二定位杆、72-第二齿轮、73-第一连接杆、74-转向杆、75-第二连接杆、77-卡板、
78-传动杆、79-第三连接杆、80-第一固定块、81-第二齿条、83-第一固定杆、84-驱动电机、
85-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8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45] 实施例1,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包括自动攻丝机28和滤清器盖10,所述滤清器盖10中部设有连接孔67,位于连接孔67外侧设有若干均匀且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固定孔66,所述自动攻丝机28一侧设有输送带8,靠近自动攻丝机28一侧的所述输送带
8上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自动攻丝机28内攻丝固定卡座30相匹配的进料槽5,所述进料槽5底部设有与滤清器盖10相匹配的定位槽38,所述定位槽38底部设有挡料板34,所述挡料板34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37,所述挡料板34两端与滑槽
37活动连接,所述挡料板34底部设有转输电机22,所述转输电机22上设有转输轴23,所述转输轴23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杆83,所述第一固定杆83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转输盘21,所述转输盘21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66相匹配的转输杆68,远离自动攻丝机28一侧的所述输送带8上设有与导流槽6相匹配的推板13,所述推板13上设有若干与进料槽5相匹配的进料板14。
[0046] 优选的,所述自动攻丝机28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固定架25,且自动攻丝机28内设有驱动电机84,所述驱动电机84上设有驱动轴27,所述驱动轴27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驱动辊29,所述驱动辊29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滤清器盖10相匹配的攻丝固定卡座30。
[0047]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8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输送框7,所述输送框7通过输送辊9与输送带8连接,且输送框7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架16。
[0048]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6固定在输送框7上,且导流槽6上表面与输送带8上表面平齐。
[0049] 优选的,位于进料槽38上端的所述导流槽6上设有活动连接转轴17,所述转轴17底部设有若干与进料板14相匹配且固定连接的传动板18,且转轴17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3与传动板18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调节板3上设有若干组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一调节杆4。
[0050] 实施例2
[0051]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52] 优选的,所述转输电机22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架24,所述转输盘21上设有第二液压杆19,所述转输盘21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杆19相匹配的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85,所述第二液压杆19上设有托盘20,所述转输杆68设于托盘20上端,所述转输杆68中部设有卡环67。利用第二液压杆的升降,使转输杆能够在接收滤清器盖后,能够回收至初始位置,从而能够使转输杆在转动时,能够不触碰导流槽底部,使装置整体能够完整的运行,而且液压杆的控制,提高了整体的控制精度,使转输杆与第一调节杆或者攻丝固定卡座的对接,更加具有稳定性,极大的保证了自动进料的成功率。
[0053]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20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固定杆69,所述第三固定杆69底部与第二液压杆19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托盘20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震动器70,所述震动器70的高度低于卡环68的高度。在托盘底部设置第三固定杆,使托盘在使用时更加具有稳定性,在托盘上设置震动器,使定位槽内的滤清器盖在进行输送时,通过轻微震动的方式,使滤清器盖能够更加快速的套入转输杆内,以及更加快速的从转输杆进入攻丝固定卡座内。
[0054] 实施例3
[0055]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56] 优选的,位于定位槽5内侧的所述导流槽6底部设有第二调节电机31,所述第二调节电机31通过第二固定杆33固定在导流槽6底部,所述第二调节电机31上端设有输出轴32,所述输出轴32上设有第一齿轮46,所述挡料板34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出料杆36,所述出料杆36侧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齿条35,所述出料杆36与第二调节电机31之间通过第一齿轮46与第一齿条35相互啮合的形式连接。利用第二调节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挡料板的快速运动,从而实现了挡料板对定位槽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十分方便快捷。
[0057]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34的厚度低于3mm。
[0058]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37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框47,所述定位框47的长度等于滑槽37的长度,所述挡料板34设于定位框47内部。在滑槽之间设置定位框,能够有效的将挡料板进行固定,使挡料板在快速运动时更加的稳定。
[0059] 实施例4
[0060]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61] 优选的,位于定位槽5外侧的所述导流槽6底部设有若干与定位槽5侧面相连通的调节槽41,所述调节槽41内设有调节盘40,所述调节盘40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轴42,所述第一调节轴42上下两端与调节槽41上下两端活动连接,第一调节轴42底部穿过调节槽41,且第一调节轴42之间通过第三链条48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6底部设有第一调节电机43,所述第一调节电机43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轴42连接。利用调节盘的转动,带动滤清器盖的转动,从而使滤清器盖内的固定孔能与相对应的第一调节杆对接,固定。
[0062]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41与定位槽38相交,所述调节盘40为扇形,且调节盘40与外侧与定位槽38外侧相切,所述调节盘40外侧设有调节橡胶层65,所述调节橡胶层65外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条纹状橡胶层64。在调节盘外侧设置橡胶层,利用橡胶层增加了调节盘在转动时,与滤清器盖之间的摩擦力,更加容易调整滤清器盖的转向,提高滤清器盖与第一调节杆之间的固定效率。
[0063] 实施例5
[0064]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65] 优选的,所述进料槽38为圆台形,且进料槽38上端进口处的直径大于底部出口处的直径,所述进料槽38外侧的上端均设有向上倾斜且呈圆弧形的导流板39。导流板的加入,使滤清器盖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进入进料槽内,防止滤清器盖上输送时,直接从进料槽上端滑过,导致进料失败。
[0066] 实施例6
[0067]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68]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11外侧设有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所述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固定在输送框7上,且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上设有第一液压杆15,所述第一液压杆15与推板13固定连接。
[0069] 实施例7
[0070]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71] 进一步的,位于推板13外侧的所述输送框7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输送台49,所述输送台49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且呈类L的连接台57,所述连接台57上设有第二固定框56,所述第二固定框56内设有第三调节轴55,所述第三调节轴55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转盘58,所述输送台49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框50,所述第一固定框50内设有推杆51,所述推杆51一端与推板13固定连接,所述推杆51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轴53,所述第一连接轴53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接轴54,所述第二连接轴54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轴59,所述第三连接轴59另一端与转盘58的外侧活动连接,位于输送台59底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架16上设有第二固定块62,所述第二固定块62内设有活动连接的传动轴61,所述传动轴61一侧通过第一链条63与第三调节轴55活动连接,且传动轴61另一侧通过第二链条60与驱动轴连接。利用驱动轴的转动,通过调整传动轴两端的传动半径,利用第二链条和第一链条之间的传动,带动转盘转动,从而通过连杆传动,带动推板将输送带上的滤清器盖推送至定位槽并且返回至初始位置,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节约成本,降低了能耗。
[0072] 实施例8
[0073]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74]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3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杆45,所述第一定位杆45两端分别与导流槽6两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定位杆45设于进料槽5外侧,所述进料槽5上端的导流槽6内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杆71。利用第一定位杆,使调节板在不进行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固定,保证传动板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第二定位杆的加入,使调节板在使用时,当第一调节杆完全进入滤清器盖的固定孔时,使调节板能够保持水平状态,防止挡料板抽出后,调节板由于重力自动掉落,影响滤清器盖与转输杆对接的稳定性。
[007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杆4内设有第二调节杆44,所述第二调节杆44与第一调节杆4之间通过弹簧26连接,且第二调节杆44前端为半球形。
[0076] 实施例9
[0077] 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78] 进一步的,位于转轴17两侧的所述导流槽6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齿轮72,所述转轴17两端穿过导流槽6与第二齿轮72固定连接,位于第二齿轮72底部的所述导流槽6外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块80,所述第一固定块80内设有活动连接且与第二齿轮72相啮合的第二齿条81,所述第二齿条81外侧设有转向杆74,所述转向杆74通过第一连接杆73与第二齿条81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6外侧壁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75,所述第二连接杆75与转向杆74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74底部设有传动杆78,所述传动杆78与转向杆74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79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74底部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板77,所述卡板77与转向杆74平行,所述传动杆78底部设于转输盘21的外侧。利用转输盘的转动,通过传动杆的杠杆原理,带动第二齿条的水平运动,从而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杆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在转输盘返回时,由于卡板和第三连接杆的存在,使转输盘能够自动返回,不受影响,从而实现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高整体的效率。
[0079] 实施例10
[0080] 一种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包括自动攻丝机28和滤清器盖10,所述滤清器盖10中部设有连接孔67,位于连接孔67外侧设有若干均匀且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固定孔66,所述自动攻丝机28一侧设有输送带8,靠近自动攻丝机28一侧的所述输送带8上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自动攻丝机28内攻丝固定卡座30相匹配的进料槽5,所述进料槽5底部设有与滤清器盖10相匹配的定位槽38,所述定位槽38底部设有挡料板34,所述挡料板34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37,所述挡料板34两端与滑槽37活动连接,所述挡料板34底部设有转输电机22,所述转输电机22上设有转输轴23,所述转输轴23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杆83,所述第一固定杆83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转输盘21,所述转输盘21上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66相匹配的转输杆68,远离自动攻丝机28一侧的所述输送带8上设有与导流槽6相匹配的推板13,所述推板13上设有若干与进料槽
5相匹配的进料板14。
[0081] 优选的,所述自动攻丝机28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固定架25,且自动攻丝机28内设有驱动电机84,所述驱动电机84上设有驱动轴27,所述驱动轴27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驱动辊29,所述驱动辊29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且与滤清器盖10相匹配的攻丝固定卡座30。
[0082]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8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输送框7,所述输送框7通过输送辊9与输送带8连接,且输送框7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固定架16。
[0083]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11外侧设有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所述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固定在输送框7上,且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上设有第一液压杆15,所述第一液压杆15与推板13固定连接。
[0084]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6固定在输送框7上,且导流槽6上表面与输送带8上表面平齐。
[0085] 进一步的,位于推板13外侧的所述输送框7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输送台49,所述输送台49外侧设有固定连接且呈类L的连接台57,所述连接台57上设有第二固定框56,所述第二固定框56内设有第三调节轴55,所述第三调节轴55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转盘58,所述输送台49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框50,所述第一固定框50内设有推杆51,所述推杆51一端与推板13固定连接,所述推杆51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轴53,所述第一连接轴53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二连接轴54,所述第二连接轴54另一端设有活动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三连接轴59,所述第三连接轴59另一端与转盘58的外侧活动连接,位于输送台59底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架16上设有第二固定块62,所述第二固定块62内设有活动连接的传动轴61,所述传动轴61一侧通过第一链条63与第三调节轴55活动连接,且传动轴61另一侧通过第二链条60与驱动轴连接。
[0086] 优选的,所述进料槽38为圆台形,且进料槽38上端进口处的直径大于底部出口处的直径,所述进料槽38外侧的上端均设有向上倾斜且呈圆弧形的导流板39。
[0087] 优选的,位于进料槽38上端的所述导流槽6上设有活动连接转轴17,所述转轴17底部设有若干与进料板14相匹配且固定连接的传动板18,且转轴17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3与传动板18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调节板3上设有若干组且与对称分布的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一调节杆4。
[0088]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3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杆45,所述第一定位杆45两端分别与导流槽6两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定位杆45设于进料槽5外侧,所述进料槽5上端的导流槽6内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杆71。
[008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杆4内设有第二调节杆44,所述第二调节杆44与第一调节杆4之间通过弹簧26连接,且第二调节杆44前端为半球形。
[0090] 进一步的,位于转轴17两侧的所述导流槽6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齿轮72,所述转轴17两端穿过导流槽6与第二齿轮72固定连接,位于第二齿轮72底部的所述导流槽6外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块80,所述第一固定块80内设有活动连接且与第二齿轮72相啮合的第二齿条81,所述第二齿条81外侧设有转向杆74,所述转向杆74通过第一连接杆73与第二齿条81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6外侧壁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75,所述第二连接杆75与转向杆74中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74底部设有传动杆78,所述传动杆78与转向杆74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杆79活动连接,所述转向杆74底部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的卡板77,所述卡板77与转向杆74平行,所述传动杆78底部设于转输盘21的外侧。
[0091] 优选的,位于定位槽5外侧的所述导流槽6底部设有若干与定位槽5侧面相连通的调节槽41,所述调节槽41内设有调节盘40,所述调节盘40中部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调节轴42,所述第一调节轴42上下两端与调节槽41上下两端活动连接,第一调节轴42底部穿过调节槽41,且第一调节轴42之间通过第三链条48活动连接,所述导流槽6底部设有第一调节电机43,所述第一调节电机43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调节轴42连接。
[0092]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槽41与定位槽38相交,所述调节盘40为扇形,且调节盘40与外侧与定位槽38外侧相切,所述调节盘40外侧设有调节橡胶层65,所述调节橡胶层65外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条纹状橡胶层64。
[0093] 优选的,位于定位槽5内侧的所述导流槽6底部设有第二调节电机31,所述第二调节电机31通过第二固定杆33固定在导流槽6底部,所述第二调节电机31上端设有输出轴32,所述输出轴32上设有第一齿轮46,所述挡料板34底部设有固定连接的出料杆36,所述出料杆36侧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齿条35,所述出料杆36与第二调节电机31之间通过第一齿轮46与第一齿条35相互啮合的形式连接。
[0094] 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34的厚度低于3mm。
[0095]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37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框47,所述定位框47的长度等于滑槽37的长度,所述挡料板34设于定位框47内部。
[0096] 优选的,所述转输电机22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固定架24,所述转输盘21上设有第二液压杆19,所述转输盘21上设有与第二液压杆19相匹配的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85,所述第二液压杆19上设有托盘20,所述转输杆68设于托盘20上端,所述转输杆68中部设有卡环67。
[0097]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20底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固定杆69,所述第三固定杆69底部与第二液压杆19上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托盘20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震动器70,所述震动器70的高度低于卡环68的高度。。
[0098]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8一侧设有控制器86,所述控制器86分别与驱动电机84、转输电机22、第一调节电机43、第二调节电机31、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以及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85电性连接。
[0099] 本发明用于滤清器盖攻丝进料用自动复位装置在使用时:
[0100] (1)将滤清器盖10均匀放置在输送带8上,当滤清器盖10运动到进料板14之间时,通过控制器86,停止输送带8,启动第一电动液压驱动装置11,使推板13,将滤清器盖10向进料槽5一端推送;
[0101] (2)当滤清器盖10被推送至进料槽5上端时,由于导流板39通过进料槽5进入定位槽38内,在进料板14在推进的同时,进料板14向前推动传动板18,通过传动板18带动调节板3的转动,使调节板3逆时针向下转动,第二调节杆44与滤清器盖10上表面接触;
[0102] (3)然后通过控制器86启动第一调节电机43,带动调节盘40向左向右转动相同的角度,从而通过橡胶的摩擦力,使定位槽38内的滤清器盖10左右转动,使第二调节杆44能够更好的对准滤清器盖10上的固定孔66,当第二调节杆44进入相对应的固定孔66时,由于弹簧26的存在,第二调节杆44能够有效的进入固定孔66内,并将滤清器盖10进行固定,当第二调节杆44全部进入相应的固定孔66内时,调节板3停靠在第二定位杆71上,且呈水平状态;
[0103] (4)然后通过控制器86启动第二调节电机31,使挡料板34快速收缩,定位槽38底部出口开启,滤清器盖10由于重力,自由落体,顺着第二调节杆44向下滑动,挡料板34很薄,第二调节杆44与相对应的转输杆68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所以,滤清器盖10必然顺着第二调节杆44滑动至相对应的转输杆68上,同时通过控制器86启动震动器70,使转输杆68进行轻微的震动,加快滤清器盖10滑落的速度,防止滤清器盖10卡在第二调节杆44或者转输杆68上;
[0104] (5)当滤清器盖10全部进入转输杆68固定后,通过控制器86启动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85,使转输杆68向下运动,收缩,使转输杆68在后续的转动时能够不触碰到导流槽6底部,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0105] (6)当转输杆68向下运动至设定的距离后,通过控制器86,关闭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85,同时启动转输电机22,使转输轴23顺时针转动设定的角度,使转输盘21上的转输杆68与自动攻丝机28上的攻丝固定卡座30相对接,使转输杆68上的滤清器盖10通过转输杆68滑动至攻丝固定卡座30上,同时通过控制器86启动震动器70,使转输杆68进行轻微的震动,加快滤清器盖10滑落的速度,防止滤清器盖10卡在攻丝固定卡座30上或者转输杆68上,当滤清器盖10全部进入攻丝固定卡座30上时,则进料完成;
[0106] (7)当转输盘21在转动的同时,推动传动杆78转动,通过传动杆78的杠杆原理,带动第二齿条81的水平运动,从而通过第二齿轮72传动,带动转轴17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杆由向下竖直状态转为向上,能够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在转输盘返回时,由于卡板和第三连接杆的存在,使转输盘能够自动返回,不受影响,由于从而实现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高整体的效率。
[0107] (8)当进料完成后,则通过控制器86启动转输电机22,使转输盘21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液压驱动装置85,使转输杆68上升至挡料板34底部,等待下一次进料。
[010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