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682590.9

文献号 : CN10930346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桂荣凌金星刘日贵刘礼发孟城城

申请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进气通道;气泵;排气口,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控制方法包括: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阶段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气泵向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第一预定时间,并使排气口处不排气;在第一预定时间后,使气泵向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的同时排气口处进行排气操作,其中,排气操作包括以下步骤:以第一档位进行间隔排气;当压力值下降至第一预设值时,以第二档位进行间隔排气,第二档位的持续排气时间大于第一档位的持续排气时间,和/或,第二档位的排气间隔小于第一档位的排气间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盖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烹饪器具包括:

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

进气通道(4),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所述烹饪腔体;

气泵(5),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4)上,以将所述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所述烹饪腔体内;

排气口(1),与所述烹饪腔体连通,以使所述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所述烹饪器具的外部,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阶段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所述气泵(5)向所述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并使所述排气口处不排气;

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后,使所述气泵(5)向所述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的同时所述排气口处进行排气操作,

其中,所述排气操作包括以下步骤:以第一档位进行间隔排气,并实时检测所述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

当所述压力值下降至第一预设值或者以所述第一档位进行排气的时间超过预定排气时间时,以第二档位进行间隔排气,所述第二档位的持续排气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档位的持续排气时间,和/或,所述第二档位的排气间隔小于所述第一档位的排气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操作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所述压力值下降至第二预设值时,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进行持续排气直至所述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为零时,使所述气泵(5)停止工作,并使所述排气口处继续排气第二预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在15秒至25秒之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在3秒至7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在0.5秒至5秒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操作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食材量和/或烹饪压力控制所述第一档位的排气参数,所述第一档位的排气参数包括排气第三预定时间,停止第四预定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的控制器检测到上压信号消失时,得到所述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为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单向流通控制件,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4)上,所述单向流通控制件使所述进气通道(4)内的气流由烹饪器具外部向所述烹饪腔体内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及设置在所述内锅上的锅盖,所述烹饪腔体形成在所述内锅和所述锅盖之间,所述锅盖(7)包括锅盖本体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上的内盖(11),所述单向流通控制件设置在所述内盖(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饭煲、豆浆机、料理机或者电炖锅。

说明书 :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0001]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7年7月28日,申请号为201710632451.0,发明名称为《烹饪器具、料理机及烹饪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申请日为2017年12月29日,
申请号为201711498327.6,发明名称为《烹饪器具》的发明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在烹饪器具煮粥,稀饭等粘稠食物时,由于极易产生泡沫和溢出,所以,在烹饪过程中,加热阶段有长时间的等待阶段,否则,压力一旦上升,会产生溢锅的风险,因而造成烹
饪时间过长。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2932729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扇,风扇后面的保护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
孔和出气孔。上述风扇能够将外部的冷空气输入到电高压锅内部,对锅体进行热交换,使锅
体快速冷却。
[0005] 授权公告号为CN201595663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开盖的电压力锅,其在内锅和外锅之间设置有冷却风流通的冷风通道,壳体和外锅之间设置有一个强制冷却风
流通的冷却风扇。本专利通过启动冷却风扇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快速降压。
[0006] 授权公告号为CN203609255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用于电压力锅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压力锅。其面盖内限定出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内壁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鼓风装置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压力盖板设在面盖的下方,至少一个凸起设在压力盖板上,且
至少一个凸起的上端伸入容纳空间内。当鼓风装置工作时,电压力锅外部的空气可以从进
风口被吸入到容纳空间内,如何吸入的空气与温度较高的凸起发生热交换为高温空气,接
着在鼓风装置的压力作用下,高温的空气可以通过出风口排出到电压力锅外,如此循环,压
力盖板的温度逐渐降低,从而电压力锅内的温度和压力得以下降。
[0007] 作为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技术,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2525251A中公开了一种可补充热量的电饭煲。该电饭煲包括热风系统,通过该热风系统向内锅内补入热量,用以
对电饭煲内锅中的食物进行热量补充。
[0008] 作为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另一种相关的技术,授权公告号为CN203935050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消泡豆浆机。豆浆机包括用于从豆浆机桶内抽气降压或者向豆
浆机杯桶内加气增压来消泡的气泵模块。豆浆机工作时,控制气泵模块将杯桶内的气体抽
出,使杯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豆浆机按照设定程序加热及搅打。当程序完成豆子粉碎阶段
时,杯桶内部产生大量泡沫,气泵模块停止工作,将进/出气口打开,空气随着气泵内部通路
到达杯桶内部,泡沫炸裂。当豆浆机使用在高海拔地区时,气泵模块工作向杯桶内部加气增
压。
[0009] 除了上述方案,市面上已有的电压力锅有采用水箱,通过水泵来冷却内锅或锅盖的方案,但存在很大缺陷,主要需要附属件多,水箱容积大,经常换水等问题,使用不方便,
影响了推广和使用。
[0010] 现有电压力锅在使用完成后,会通过程序控制来实现电压力锅的缓慢间歇排气,由于烹饪压力与沸腾温度成对应关系,从而避免压力锅腔体内由于压力快速的下降而引起
烹饪食材的沸腾,防止食材或泡沫喷出。上述过程导致开盖等待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开盖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0012]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设
置在进气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
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控制方法包括: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
阶段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气泵向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并使排气口处不排气;在第
一预定时间后,使气泵向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的同时排气口处进行排气操作,其中,排
气操作包括以下步骤:以第一档位进行间隔排气,并实时检测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当压力
值下降至第一预设值时,以第二档位进行间隔排气,第二档位的持续排气时间大于第一档
位的持续排气时间,和/或,第二档位的排气间隔小于第一档位的排气间隔。
[0013]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气泵通入烹饪腔体内的空气在锅体内形成一定的隔离层后,开始控制排气,此时由于泵入的空气阻止了流体食物的上移,流出排气管的则只有
蒸汽,食物不会溢出。随着泵入空气量的增加和锅内压力的逐渐降低,排气档位也可以逐渐
加大,可由开始的中档位排气逐渐加大至大档位,最后长排气直至锅内压力为零,则停止气
泵工作。本申请能够实现快速开盖。
[001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加热装置,用于对烹饪腔体进行加热;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
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排气口处
设置有限压阀,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
其中,气泵能够在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的状态下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锅盖,盖设在内锅上,内锅和锅盖之间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内锅和锅盖之间设置有锁合结构;加热
装置,用于对烹饪腔体进行加热;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
设置在进气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排气口与烹饪腔
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其中,气泵能够在烹饪腔体内的
压力在5KPA至120KPA之间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
[0016]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烹饪器具的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当检测到烹饪腔体内的
压力在5KPA至120KPA之间时,控制气泵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
[001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
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
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加热装置,能够对烹饪腔体内的食材进行持续或间断加热
使其沸腾;控制方法包括:气泵能够在加热装置持续或间断加热使得烹饪腔体内的食材沸
腾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
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
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控制方法包括:气泵能够在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阶段且
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锅盖,盖设在内锅上,内锅和锅盖之间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内锅和锅盖之间设置有锁合结构;进气
通道,设置在锅盖上,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以
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
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过滤装置,设置在进气通道上,进气通道内的气体经过
滤装置过滤后进入至气泵内。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锅盖,盖设在内锅上,内锅和锅盖之间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内锅和锅盖之间设置有锁合结构;进气
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进气通道与烹饪腔体连通的一端形成进气口,进气口
处设置有导流部,导流部使进气口处的气流分散和/或改变方向;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
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
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
[002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
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
具的外部;其中,气泵具有充气状态和抽气状态,气泵处于充气状态时能够在烹饪腔体内存
在压力的状态下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气泵处于抽气状态时能够将烹饪腔体内的气体
抽出并使烹饪腔体内形成负压。
[002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设置在进气
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排气口处设置有限压阀,排
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烹饪控制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气泵开始工作;根据烹饪信息通过时间、烹饪腔体的温度及气泵的电流中的至
少一个参数控制气泵的运行时间和/或限压阀的排气状态;当时间达到时间设定值,或者温
度达到温度设定值,或者电流达到电流设定值时,控制气泵停止工作。
[002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煲体中设置有内锅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内锅;盖体,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煲体之上,并在
盖体和内锅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烹饪空间设置有烹饪空间进气口;感温装置,感温装置配置
为感测烹饪空间内的温度;控制装置;以及送气系统,其中,控制装置配置为当感温装置感
测到的烹饪空间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送气系统工作,送气系统构造
为在工作时能够向烹饪空间输送气体,从而使得气体经过烹饪空间进气口而进入烹饪空
间。
[002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烹饪器具实现的烹饪方法,烹饪器具内形成有烹饪空间,烹饪器具包括加热装置、感温装置、送气系统以及控制装置,加热装置构
造为能够加热烹饪空间,感温装置构造为能够感测烹饪空间的温度,送气系统构造为在工
作时能够向烹饪空间输送气体,从而使得气体经过烹饪空间进气口而进入烹饪空间,烹饪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感温装置感测到的烹饪空间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装置
控制送气系统工作。
[002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气泵,气泵能够向锅体的烹饪腔体内充
入空气;控制方法包括:气泵检测阶段,气泵检测阶段包括:步骤S11:使气泵运行第一预设
时长以向烹饪腔体内充气;步骤S12:当气泵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若烹饪器具接收到上压
信号,则判断气泵工作正常,若烹饪器具未接收到上压信号,则判断气泵工作异常。

附图说明

[0026]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5示出了图4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6示出了图5的烹饪器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33]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4示出了图13的烹饪器具的局部放大图;
[0041]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2]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7示出了图16的烹饪器具进行煮饭操作时的原理示意图;
[0044] 图18示出了图16的烹饪器具进行煮粥操作时的原理示意图;
[0045]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46]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47]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48] 1、排气口;2、进气口;3、单向阀;31、阀座;32、第一阀帽;33、第二阀帽;34、阀片;35、弹性复位件;4、进气通道;5、气泵;6、过滤装置;61、进气帽;62、排气帽;7、锅盖;71、上
盖;8、烹饪腔体;9、内锅;10、食材;11、内盖;12、分离头;13、可拆扣;14、泄压阀;16、搅拌刀;
17、发热体;18、换向阀;19、加料盖;191、加料盖气阀;20、外壳;21、手柄;22、顶盖;221、顶盖
密封圈;23、马达;24、PCB板;25、耦合器;92、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
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
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50]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
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
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51]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
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
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
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
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
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
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52]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电压力锅、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料理机、电炖锅等产品。
[0053] 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图1示出了该电压力锅快速煮粥工作示意图。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内锅9,内锅9内形成烹饪腔体8,食材10容纳在烹饪腔体8内。电压
力锅还包括排气口1、限压阀、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气泵5、锅盖7和加热装置。进气
口2和排气口1均设置在锅盖7上。加热装置用于对烹饪腔体进行加热。上述限压阀也称为排
气阀。
[0054] 气泵5设置在进气通道4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1处设置有限压阀,排气口1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
部。在实施例一中,气泵5能够在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的状态下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
并使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混合后通过排气口1排出。
[0055] 在电压力锅煮粥,稀饭等粘稠食物时,由于极易产生泡沫和溢出,所以,在烹饪过程中,我们的加热阶段有长时间的等待阶段,否则,压力一旦上升,会产生溢锅的风险,因而
造成烹饪时间长,达不到快速烹饪的效果。实施例一的电压力锅在烹饪过程中,通过向具有
压力的烹饪腔体8内注入加压的冷空气,并使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混合,再同步或随
后排出热量气体。由于热量的排出,食材10表面温度降低,一方面能够控制泡沫的形成,另
外一方面,在烹饪腔体保持一定的压力,通过间歇性的或连续性的排气动作,会使腔体内泡
沫减少,压力出现下降,所以,此时可以增加加热的频率,减少烹饪中非加热等待时间,加快
食材的烹饪过程,可以大幅缩短烹饪时间。
[0056] 上述电压力锅缩短烹饪时间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7] 在烹饪间歇加热过程中,通过向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以及气泵5组成的充气系统,阶段性的向烹饪腔体8内冲入外部空气,外部气体需克服密闭腔体压力,外部空气
进入烹饪腔体8,气流冲击泡沫后,在维持密闭腔体压力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状态下,从排气
口1处的限压阀排出。在整个过程中,食材10沸腾产生的泡沫在降温和压力变化,气流冲击
的过程中,消除和减少了溢锅的现象,因此,可以排气完成后,继续加热,从而减少烹饪时
间,实现煮粥等食物的快速性。
[0058] 实施例一的电压力锅还能够实现快速开盖。实现快速开盖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9] 当食材10在由锅盖7和内锅9组成密闭的烹饪腔体内烹饪结束,进入排气阶段时,密闭的烹饪腔体8内维持一定的压力和大于100度的温度。此时,如果直接将排气口1处的限
压阀打开并长排气,会使内锅9内食材10激烈沸腾,并从限压阀排出,造成安全隐患。由于密
闭的烹饪腔体8的压力与温度的对应关系,我们通过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与气泵5
组成的系统,将外部的冷气充入密闭的烹饪腔体8,需要克服密闭腔体的压力,在维持密闭
腔体压力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状态下,快速通过限压阀排气,可以将密闭腔体内温度和压力
降低。而且,通过冷空气的进入再到限压阀的持续排出,还可以实现食材10的快速冷却,从
而在密闭腔体压力下降时,不会产生食材10沸腾,进而无需间歇排气,不会导致时间过长的
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开盖。
[0060] 实施例一的内锅和锅盖之间设置有锁合结构,该锁合结构防止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时产生安全隐患。该锁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内锅上的锅牙和设置在锅盖上的盖牙。气泵5能
够在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处于5KPA至120KPA之间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需要说明的
是:常压为0KPA。
[006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冷空气是指比烹饪腔体内温度低的空气,一般情况为常温空气。
[0062] 在本申请中,设置在排气口处的限压阀孔径需满足1.0‑10mm,优选在2mm‑3mm之间,最优实施例为2.5mm。设置在进气口处进气阀孔径需满足1.0‑10mm,优选在2mm‑3mm之
间,最优实施例为2.5mm。进气阀和限压阀的数量可以大于等于1。密闭腔体工作压力需满足
0‑300KPA(相对压力)。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烹饪器具也可以为低压饭煲,低压饭煲
包括排气口1、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以及气泵5。此时低压饭煲也能够实现快速烹饪
及快速开盖。
[0063] 实施例一的电压力锅能够实现烹饪腔体内压力和温度的降低,达到快速开盖的目的,但是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在空气灌入电压力锅腔体内时,冷空气灌入位置(即进气孔
所在位置)集中在一个点影响冷却效果;另外一个是,在烹饪过程中,烹饪的泡沫可能会直
接进入进气通道,不易清洗。
[0064] 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外壳、内锅及设置在内锅上的锅盖,烹饪腔体形成在内锅和锅盖之间,气泵5设置在外壳和内锅之间,排气口1设置在所述锅盖上,进气通道4的一
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锅之间,其余部分位于所述锅盖内。
[0065] 本申请的实施例二能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具体地,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也为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气口2的结构。在进气口2处增加进气帽61,进
气帽61上设置多个进气孔,将进气分散在腔内食材上方,提高散热的均匀性,同时,通过多
个孔及进气帽61隔离作用,防止食材泡沫进入管道,减少清洗问题。
[0066]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的电压力锅包括内锅9,内锅9内形成烹饪腔体8,食材10容纳在烹饪腔体8内。电压力锅还包括排气口1、进气口2、单向阀3、气泵5、进气帽61、排气帽62和
锅盖7。排气口1处设置有限压阀。
[0067]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如下:
[0068] 当食材10在由锅盖7和内锅9组成密闭的烹饪腔体8内烹饪结束,气泵5通过单向阀3向密闭腔体加入冷空气时,进气口2的进气通过进气帽61将进气分散喷向内锅9内食材10
的表面,从而最大面积起到冷却作用,降低泡沫产生和溢出。同时,在排出结束和烹饪过程
中,食材10表面产生的泡沫不容易进入到进气口2和排气口1,减少溢出风险,便于清洗。
[0069] 由于在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帽61作为导流部,导流部使进气口处的气流分散和/或改变方向,因此导流部能够将进气分散在腔内食材上方,提高散热的均匀性,从而最大面
积起到冷却作用,降低泡沫产生和溢出。同时,在排出结束和烹饪过程中,导流部能够起到
隔离作用,防止食材泡沫进入进气管道,减少溢出风险,便于清洗。
[0070] 优选地,进气帽61上的进气孔可以为倾斜孔,相对进气口2的轴线倾斜设置,进气孔可以设置在进气帽61的侧面。
[0071] 优选地,进气帽上孔的数量大于等于2,孔径小于等于3mm。
[0072] 优选地,进气帽安装在进气口的端部或锅盖上。排气口1上的排气帽62为现有电压力锅形式,节约成本。
[0073]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的的烹饪器具也为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不设置进气帽和排气帽,而是在进气口2的端壁上直接设置多个孔,也可达到与实施例
二同样的快速冷却快速开盖的效果。
[0074] 实施例四的烹饪器具也为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便于锅盖7的内盖的经常拆卸清洗。单向阀3设置在进气通道4与烹饪腔体的连通处。实施例四的单向阀3设置在内盖的可分
离位置,实现可清洗,并防止电压力锅内腔体食材进入进气通道4。
[0075] 实施例四的电压力锅包括内锅9,内锅9内形成烹饪腔体8,食材10容纳在烹饪腔体8内。电压力锅还包括排气口1、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气泵5、进气帽61、排气帽62和
锅盖7。排气口1处设置有限压阀。
[0076] 在使用时需要将外部空气加入到电压力锅的密闭的烹饪腔体8内,再通过排气口1,将热量排出去。由于内锅需要取出使用,所以进气位置会设置在锅盖7上。另外由于目前
电压力锅使用后,会在锅盖7部分残留食物,如果处理不干净,会有异味产生。所以,目前的
电压力锅的锅盖7包括一个可拆的内盖11。而且加压冷却方式中,存在一个单向阀3,实施例
四将可拆的内盖11的分离与单向阀3结合起来,在可拆的内盖11部分上采用单向阀分离结
构,不仅解决了使用中单向阀位置离密闭的烹饪腔体过远,食材产生异味的问题,而且便于
拆卸清洗。在实施例四中单向阀随内盖拆卸后可清洗,减少和避免异味产生。
[0077] 如图5和图6所示,可拆的内盖11通过可拆扣13连接在锅盖7上,进气口2的末端设置有分离头12,单向阀3可拆地连接在分离头12上,具体为插接配合。分离头12和单向阀3之
间设置有密封圈。
[0078]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6所示,单向流通控制装置为单向阀3,单向阀3包括穿设在内盖11上的阀座31、连接阀座31上方的第一阀帽32以及连接阀座31下方的第二阀帽33,第一
阀帽32的上端形成的进口且其内部形成有台阶面,第二阀帽上设置有出口,第一阀帽32内
设置有与台阶面配合的阀片34,阀座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35,弹性复位件35的两端分别与
阀片34和第二阀帽33的端壁配合。第一阀帽32的上端与分离头12配合,并且两者之间可以
设置密封圈。阀座31与内盖11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第二阀帽上的出口设置在其侧壁及底
壁上,弹性复位件35为弹簧。第二阀帽33形成进气帽。
[0079] 在快速冷却的过程中,一个是压力锅在冷却时,需要的散掉的热量比较大,所以需要气泵有一定的流量;另外,气泵是在一定流量的情况下,克服电压力锅的压力来实现冷却
工作。但是上述方式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当压力锅排气系统不畅堵塞或失效时,气泵的
负载加大,会增加压力锅腔体的压力和造成气泵损坏。一般排气系统不畅是由出气口堵塞
或限压阀等堵塞或充气管路堵塞导致。
[0080] 为了防止气泵压力过高,导致气泵易于损坏,本申请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在气泵的下游增设泄压阀,压力过高时,通过泄压阀将气泵压力维持在一个范围内,避免气泵损坏
或压力腔体压力过大。
[0081] 如图7所示,实施例五的电压力锅包括内锅9,内锅9内形成烹饪腔体8,食材10容纳在烹饪腔体8内。电压力锅还包括排气口1、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气泵5、泄压阀14
和锅盖7。排气口1处设置有限压阀。
[0082] 实施例五的工作原理如下:
[0083] 在采用加压排气冷却方式时,由于是利用气泵5对产品烹饪腔体8冲入空气,再通过排气口1将烹饪腔体8内的食材10的热量排入大气。在降温的同时,利用空气在烹饪腔体8
的流动,抑制内锅9内压力的快速下降,平稳释放热量,达到内锅9内食材10快速降温减压的
目的。但是,气泵5在工作中需要克服内锅9的压力,并需要一定的流量,才能实现前述的效
果,所以,通常我们的气泵5压力值远大于产品的工作压力。另外,在气泵5工作中,如果通路
被堵塞或者加入烹饪腔体8的空气排不出去或因堵塞比较缓慢,就会造成烹饪腔体8压力过
高,带来一定风险。同时,气泵5的高负载下,气体无法排出,寿命大大缩短,因此,在气泵5的
前段增加一个泄压阀14,将气泵压力控制在一个范围内,避免因异常带来的不利因素。
[0084] 在实施例五中,泄压阀14设置在气泵5的下游,并且,在进气通道4上连接有泄压支路,具体泄压支路设置在单向阀3和气泵5之间,泄压阀14设置在泄压支路上。
[0085] 关于泄压阀及安全,实施例五涉及到的机械强制保护,只是一种实现的方案。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实现泄压保证安全。还可以使用对气泵电流变
化的监控,实现气泵压力超标后(压力越高,负载越大,气泵电流越大)停止工作。
[0086] 现有电压力锅在使用完成后,会通过程序控制来实现电压力锅的缓慢间歇排气,由于烹饪压力与沸腾温度成对应关系,从而避免压力锅腔体内由于压力快速的下降而引起
烹饪食材的沸腾,防止食材或泡沫喷出。
[0087] 本申请通过空气冷却,将空气灌入电压力锅腔体内,将腔体内的热量,通过空气对流排出腔体之外,从而实现烹饪腔体内压力和温度的降低,达到快速开盖的目的。但是,由
于压力锅工作时的压力普遍在20‑100KPA,后续有向更高压力发展的趋势。当采用电压力锅
煮粥或类似食材,并且烹饪压力越高时,食材内部会集聚大量的热量,因此,想要在短时间
内将电压力锅的温度降到一个可以开盖的程度,对于气泵的流量也有比较高的要求,空载
流量>5L/MIN。
[0088] 因此,需要在电压力锅快速加压排气的过程中,气泵不光需要克服压力锅腔体内的压力,才能实现正常的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气泵在压力的状况下具有足够流量。从产
品的经济性角度考虑,满足这一要求的气泵成本高,尺寸比较大,而且高负载下,对于气泵
寿命影响也很大。
[0089] 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针对一些高压力(例如工作压力>70KPA)的加热容器,实施例六采用气泵串联的方式,实施例七采用气泵并联来满
足要求。当然,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同时采用并联和串联的多个气泵。
[0090] 如图8所示,实施例六的电压力锅包括内锅9,内锅9内形成烹饪腔体8,食材10容纳在烹饪腔体8内。电压力锅还包括排气口1、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串联的两个气泵5
和锅盖7。排气口1处设置有限压阀。
[0091] 如图9所示,实施例六的电压力锅包括内锅9,内锅9内形成烹饪腔体8,食材10容纳在烹饪腔体8内。电压力锅还包括排气口1、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并联的两个气泵5
和锅盖7。排气口1处设置有限压阀。
[0092] 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七的工作原理如下:
[0093] 当食材10在由锅盖7和内锅9组成密闭的烹饪腔体8内烹饪结束,需要快速排气开盖或者需要在烹饪中通过排气,增加加热频率,缩短烹饪时间的状况下,此时,需要将我们
通过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与气泵5组成的系统,将外部的冷气充入密闭的烹饪腔体
8(需克服密闭腔体压力),在维持密闭的烹饪腔体8压力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状态下,快速通
过排气口1的限压阀,带走热量到压力锅外,从而将密闭的烹饪腔体8内温度降低,实现快速
冷却和快速通电加热(当温度低于一定值,开始加热)。从而实现压力锅快速开盖和缩短烹
饪时间的需要。
[0094] 但是,在烹饪不同的食材时,需要的烹饪压力不一样,随着烹饪压力的提高,同样电压力锅腔内食物的热量大幅提升,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开盖时间和烹饪时间)内来
实现上述两个目标,对于气泵来说,工作压力与工作流量,最大流量将会起到主要作用。当
同等压力下,工作流量越大,加压排气冷却效果越好。需要使气泵的流量<50L/MIN。按目前
电压力锅排气孔直径为2.5mm,当压力为100KPA时,空气流量为50L/MIN左右,如果大于这个
流量,压力锅的压力会在冷却过程中出现上升,从而带来危险,实施例五中的泄压阀能够解
决上述安全隐患。由于,现有的压力锅的烹饪压力在不断提高,所以,既能在高压力下,能有
高流量的气泵从成本,尺寸,噪音等方面来说,不是很适合在电压力锅等压力容器上使用。
同时,在低压工作时,也需要提高流量来来实现更好的冷却效果。所以,实施例六的方案中
气泵串联,可以实现压力的提升,实施例七中气泵并联,可以实现流量的提升,通过串联和/
或并联气泵的混合使用,我们能够同时满足高压力下的高流量需求。
[0095] 具体的气泵并联和串联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需要考虑电压力锅压力与烹饪食材来决定;上述实施例六和七尤其适用于工作压力>70KPA加热烹饪容器的快速加压排
气冷却;上述实施例六和七用于低压<70KPA的加热烹饪容器时,能够减少加压排气冷却的
时间;除了适用于电压力锅,实施例六和七的技术方案还适用于低压饭煲。
[0096] 现在的电饭煲及类似产品为了最求烹饪的快速性,加热功率越做越大,但是,实际在使用中,由于食材在持续续大火力下加热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从而产生溢锅的问
题。所以,我们通常的电饭煲及类似产品增加了防溢探头,当泡沫快溢出时,停止加热或对
火力进行控制,防止溢锅的出现。这样一来,会使烹饪时间延长。
[0097] 实施例八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施例八的烹饪器具为电饭煲。实施例八的电饭煲通过加热中在烹饪腔体内冲入空气,再排入外部,形成循环,从而降低烹饪
腔体内食材产生泡沫的温度,同时,利用加压气流产生的冲击,使泡沫破裂,减少烹饪泡沫
的产生,实现大火力加热而不易产生溢锅的状况,减少烹饪时间,提升烹饪效果。
[0098] 如图10所示,实施例八的电饭煲包括内锅9,内锅9内形成烹饪腔体8,食材10容纳在烹饪腔体8内。电饭煲还包括排气口1、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气泵5和锅盖7。
[0099] 实施例八的工作原理如下:
[0100] 在烹饪过程中,通过进气口2,单向阀3,进气通道4,气泵5组成的充气系统,向烹饪腔体8内冲入外部空气,外部空气进入烹饪腔体8,气流冲击泡沫后,从排气口1排出,在整个
过程中,食材10沸腾产生的泡沫在降温和压力变化,气流冲击的过程中,出现消除和减少,
防止了溢锅的出现。压力变化是:利用进气口2与排气口1的压差,在烹饪腔体8形成有微压
力的烹饪环境,提高沸点的同时,降低腔体温度,从而可以实现大火力烹饪。
[0101] 排气口1和进气口2的数量大于等于1,烹饪腔体8的工作压力为0‑50KPA(相对压力)。
[0102] 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食物冷却键,通过该食物冷却键控制气泵5的开启。优选地,食物冷却键设置在控制板上,用以实现食物冷却的效果。为了实现更好的制冷
效果,可以在气泵的上游设置制冷装置,比如半导体制冷片或其它能够实现制冷效果的部
件,实现对空气的冷却,这样可以加强冷却效果。
[0103] 如图11所示,实施例九的烹饪器具包括内锅9、锅盖7、进气通道4、气泵5、排气口1以及过滤装置6。锅盖盖设在内锅上,内锅和锅盖之间形成用于盛放食材的烹饪腔体,内锅
和锅盖之间设置有锁合结构。进气通道4设置在锅盖上,进气通道4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
饪腔体。气泵5设置在进气通道4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1
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过滤装置6设置在进气
通道4上,进气通道4内的气体经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至气泵5内,其中,气泵5能够在烹饪腔
体内的压力在5KPA至120KPA之间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并使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
气体混合后通过排气口1排出。
[0104] 在实施例一中,过滤装置6独立于气泵5并设置在气泵5的上游,该过滤装置6最好设置在进气通道4的进气口附近。优选地,过滤装置6包括活性炭和/或过滤网。
[0105] 如图12所示,实施例十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过滤装置的设置位置,在实施例二中,过滤装置6包裹设置在气泵5的外部。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的工作原理和工
作过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106]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进气通道、气泵、排气口以及加热装置,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
体。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
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加热装置能够对烹饪腔体内的
食材进行加热使其沸腾。
[0107] 该控制方法包括气泵能够在加热装置持续或间断加热使得烹饪腔体内的食材沸腾时且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并使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
混合后通过排气口排出防止溢锅。
[0108]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烹饪过程中,加热装置能够对烹饪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使其沸腾。通过在烹饪腔体内的食材沸腾时向具有压力的烹饪腔体内注入加压的冷空
气,并同步或随后排出热量气体,由于热量的排出,食材表面温度降低,一方面能够控制泡
沫的形成,另外一方面,在烹饪腔体保持一定的压力,通过间歇性的或连续性的排气动作,
会使腔体内泡沫减少,压力出现下降,所以,此时可以增加加热的频率,减少烹饪中非加热
等待时间,加快食材的烹饪过程,可以大幅缩短烹饪时间。
[0109]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进气通道、气泵、排气口以及加热装置,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
体。气泵设置在进气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
体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
[0110] 该控制方法包括气泵能够在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阶段且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并使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混合后通过排气口排出。
[0111]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烹饪结束后,当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阶段时向具有压力的烹饪腔体内注入加压的冷空气,并同步或随后排出热量气体。将外部的冷气充入密
闭的烹饪腔体,需要克服密闭腔体的压力,在维持密闭腔体压力不变或缓慢变化的状态下,
快速通过限压阀排气,可以将密闭腔体内温度和压力降低。而且,通过冷空气的进入再到限
压阀的持续排出,还可以实现食材的快速冷却,从而在密闭腔体压力下降时,不会产生食材
沸腾,进而无需间歇排气,不会导致时间过长的问题,从而实现快速开盖。
[0112] 如图13和图14所示,实施例十一的烹饪器具为料理机,图13示出了该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杯体92、排气口、进气通道(图中未示出)、气泵5、搅拌
刀16、发热体17、换向阀18、加料盖19、加料盖气阀191、外壳20、手柄21、顶盖22、顶盖密封圈
221、马达23、PCB板24以及耦合器25。排气口可以设置在顶盖22上。
[0113] 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5,设置在进气通道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
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其中,气泵5具有充气状态和抽气状态,气泵
处于充气状态时能够在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的状态下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并使冷空
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混合后通过排气口排出,气泵5处于抽气状态时能够将烹饪腔体内
的气体抽出。换向阀18与气泵5连通,换向阀18具有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换向阀18处于第
一阀位时,气泵5处于充气状态,换向阀18处于第二阀位时,气泵5处于抽气状态。
[0114] 杯体92设置在外壳20上,搅拌刀16设置在杯体92内,发热体17设置在杯体92底部,手柄21设置在杯体92的外壁上。马达23和PCB板24设置在外壳内,马达23用于驱动搅拌刀16
转动。换向阀18为两位两通阀。
[0115]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气泵5来实现烹饪器具加热时的防溢,当烹饪器具加热时,使气泵5处于充气状态,气泵5处于充气状态时能够在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的状态
下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利用冷空气对食材加热的气泡冷却和气流冲击,避免气泡溢
出,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混合后通过排气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烹饪腔体
内维持一定的微压力,提高加热沸腾温度,达到加热快速而且防溢的目的。同时,当需要烹
饪器具内处于真空状态时,气泵5处于抽气状态时能够将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抽出以避免烹
饪器具内的食材发生氧化。
[0116]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烹饪器具并不限于料理机,还可以是电压力锅、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电炖锅等产品。另外,作为料理机,发热体17、换向阀18、加料盖19、加
料盖气阀191、手柄21、顶盖密封圈221以及耦合器25不是必要结构。当没有换向阀18时,需
要通过气泵的反转(主要针对叶片气泵等能通过交换电级反转的气泵,目前通用的隔膜泵,
需要通过换向阀来实现变真空为加气)来实现对加热的烹饪器具内冲入冷空气。
[0117] 实施例十一的工作原理如下:
[0118] 真空破壁料理机在处理果汁等前期冷处理食材时,利用破壁料理机上的气泵5,对杯体92内空间进行抽真空,抽完真空后,利用搅拌刀16进行粉粹,在粉粹过程中,由于真空
的存在,食材不易氧化。当食材搅拌后需要通过发热体17加热时,很容易在杯体92内产生泡
沫,此时,我们通过换向阀18的换向,实现气泵5向杯体92内充气(空气),再将杯体内的泡沫
表面热量排出到破壁料理机外部空气中。从而达到加热时防溢的目的。气泵5和换向阀18的
具体配合过程如下;
[0119] 气泵5上存在进气口IN和出气口OUT,在真空状态下,气泵5与换向阀18的两个端口相连接,利用换向阀18直接将杯体92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空气中;当在充气状态时,换向阀18
换向动作,气泵5实现将杯体92内充气,并对杯体92内食材加热产生的泡沫进行降温和气流
粉粹,再将热量排出到外部。
[0120]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实施例十一中,换向阀18为两位两通阀,换向阀18具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以及第四阀口,第一阀口与气泵5的进气口IN连通,第二阀口与气
泵5出气口OUT连通,第三阀口与烹饪腔连通,第四阀口与烹饪器具的外部连通,其中,换向
阀18处于第一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换向阀18处于
第二阀位时,第一阀口与第三阀口连通,第二阀口与第四阀口连通。
[0121] 在实施例十一中,气泵为真空泵。
[0122] 在其他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气泵可以为多个,多个气泵并联和/或串联设置在进气通道上。
[0123] 在实施例十一中,气泵5和换向阀18均设置在顶盖22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气泵5或者换向阀18中的一个设置在顶盖22内,另一个设置在其他位置。
[0124]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十一中,顶盖22上还设置有包括加料盖气阀191的加料盖19。当气泵5处于充气状态时,气体排出可以通过加料盖19上的加料盖气阀191实现。当气泵
5处于抽气状态时,加料盖气阀191能够保持密封。
[0125] 在上述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食物冷却键和抽气键(也可以叫真空键),通过该食物冷却键或者抽气键控制气泵5的开启以及气体的流动方向。优选地,食物冷却键和抽气
键设置在控制板上,用以实现食物冷却或抽真空效果。为了实现更好的制冷效果,可以在气
泵的上游设置制冷装置,当需要冷却时使用,比如半导体制冷片或其它能够实现制冷效果
的部件,实现对空气的冷却,这样可以加强冷却效果。
[0126] 本申请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电压力锅、电饭煲、低压饭煲、豆浆机、料理机、电炖锅等产品。
[0127] 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用于电压力锅,图1示出了该电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压力锅包括:烹饪腔体、进气通道4、气泵5以及排气口1。其中,烹饪腔体
用于盛放食材10,进气通道4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5设置在进气通道4上,以
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1处设置有限压阀,排气口1与烹饪腔体
连通,以使烹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烹饪腔体形成在内锅9内,进气通
道4、气泵5及排气口1设置在锅盖7上。
[0128] 如图15所示,烹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29] 气泵5开始工作;
[0130] 气泵5开始工作后检测气泵5的电流,当气泵的电流大于第一设定值时,发出第一报警提示,第一报警提示用于提示用户发送堵塞,需清洁,当气泵电流大于设定的极限值
时,发出第二报警提示,第二报警提示用于使烹饪器具停止工作,需要维修;
[0131] 当气泵电流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根据烹饪信息通过时间、烹饪腔体的温度及气泵的电流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控制气泵的运行时间和/或限压阀的排气状态;
[0132] 当时间、温度及电流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到达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气泵停止工作。
[0133]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烹饪过程中,根据需要控制气泵开启,并实时检测气泵的电流,通过气泵的电流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当判断出未发生故障,即气泵电流小于第
一设定值时,根据烹饪信息通过时间、烹饪腔体的温度及气泵的电流中的至少一个参数控
制气泵的运行时间和/或限压阀的排气状态。气泵通过向具有压力的烹饪腔体内注入加压
的冷空气,并同步或随后排出热量气体,由于热量的排出,食材表面温度降低,一方面能够
控制泡沫的形成,另外一方面,在烹饪腔体保持一定的压力,通过间歇性的或连续性的排气
动作,会使腔体内泡沫减少,压力出现下降,所以,此时可以增加加热的频率,减少烹饪中非
加热等待时间,加快食材的烹饪过程,可以大幅缩短烹饪时间。在烹饪结束后向具有压力的
烹饪腔体内注入加压的冷空气能够实现快速开盖。限压阀的排气状态包括持续排气或者间
断排气或者持续排气及间断排气相结合。
[0134] 本申请保护的加压排气冷却方式的控制方法,通过逻辑程序来实现在不同产品上的应用。
[0135] 本申请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气泵电流的变化,实现对故障的判断,同时针对控制的三种方法——时间、温度和电流(压力)可以实现对气泵、限压阀的控制。具体为限压阀可以
间断排气或持续排气或两者相结合。排气阀可以由电磁阀控制,或者不带电磁阀时不受控
制,利用产品的烹饪信息,给出需要控制的程序,达到冷却目的。
[0136] 本申请的控制方法根据食材情况来确定,具体包括食材的类型、食材量、粘稠食材量。用户使用产品时会在面板上选择上述食材情况,收集这些信息根据预设程序得到时间
控制法的具体时间,即,加压排气时间。
[0137] 烹饪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0138] 在采用加压排气冷却方式的产品中,当烹饪进行中或者结束后,需要通过加压排气冷却方式实现烹饪和防溢,开盖等需求。由于气泵在不同压力负载下,电流会发生改变。
电流越大,气泵出口负载越大,需要的压力越大。当气泵开启时,限压阀开启,也有限压阀提
前开启,对烹饪容器先行降压。
[0139] 通过对气泵电流的判断,来确定产品的整体状态,当气泵5的电流大于第一设定值时,可以判断,排气不畅,有堵塞现象。当气泵5的电流大于设定的极限值时,说明限压阀没
有动作,电路或电器件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0140] 当气泵5的电流小于气泵电路的第一设定值时,在气泵5的开启前,产品通过启动设定程序得到的烹饪信息来确定控制整个加压排气冷却的程序,优选地,烹饪信息包括食
材信息、食材量信息以及烹饪器具的工作压力。
[0141] 具体的气泵工作,排气过程可以通过时间,感温元件,气泵的电流变化设定来实现。比如,我们通过时间控制冷却排气过程,可以针对不同食材,确定完成此过程的开启频
率,过程控制,总体时间来实现。当采用温度控制时,我们将气泵和排气的频率根据温度的
变化来确定。同样,气泵压力跟电流关系一致,我们可以通过压力到一定值来确定是否已经
完成了整个冷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采用三种混合的方式。
[0142] 当烹饪信息为大量或比较粘稠,起泡的食材时,可以控制气泵进行间断排气或持续排气混合的方式来实现快速冷却降温;当烹饪信息为少量或不粘稠,不易起泡的食材时,
可以采用连续的方式进行排气冷却,从而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快速的效果。
[0143] 常规针对压力的容器,一般采用温度传感或压力传感器来判断并实现控制。但是加压排气冷却由于腔体烹饪时存在一定的压力,而气泵的工作压力大于烹饪压力,这样才
能将冷空气冲入烹饪腔体,实现冷却。在加压充气的同时,需要开启排气或间断排气,间断
排气是为了气泵补充烹饪腔体压力,避免快速压力下降,食物激烈沸腾,从而食物溢出。在
压力不大幅下降的同时,利用外部空气在烹饪腔体的对流,将烹饪食物的热量快速排出到
空气中,在这个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在冷热气流的过程中,判断食材的真实温度存在
一定难度。当空气流大一些时,感温低,当气流小一些时,感温高,同时,压力下降慢与快,都
会影响温度的判断。而且食材在排气冷却的仅仅是表面的温度,当排气速度变慢或停止,食
材内部的热量释放出来,会使烹饪轻体温度快速上升波动,因此,整个过程影响的因素太
多,难以控制。当采用压力传感器时,因为加压排气冷却时的非封闭性,又有充气又有排气,
及空气流动,同样压力的数据并不是对应的温度(不充入气体时压力容器内,压力与温度是
对应关系),同样采用压力来控制排气的关、开过程存在难度。
[0144] 针对加压排气的这种特殊性,最优的方式为时间控制法,只需要考虑烹饪时压力,粘稠食物及食物多少,来决定加压排气冷却的时间。而不用从复杂的气压,温度变化参数及
其它变量来寻找规律,减少了误判的可能,大大减低了程序的复杂性。
[0145] 当然,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加压排气的时长,也即气泵的工作时长也可以通过烹饪腔体内的压力、温度变化参数,或者通过气泵的电流进行控制。
[0146]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5在烹饪腔体内的食材沸腾时且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时向烹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或者,在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阶段且烹饪腔体内存在压力时向烹
饪腔体内充入冷空气,充入的冷空气与烹饪腔体内的气体混合后通过排气口1排出。
[0147]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5开始工作前,烹饪器具处于间断排气状态。
[0148] 上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单向流通控制件,设置在进气通道4上,单向流通控制件使进气通道4内的气流由烹饪器具外部向烹饪腔体内流动。单向流通控制件优选为单向阀3。单
向流通控制件能够防止进气通道内的气体回流。
[0149] 上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与进气通道4连通并位于气泵5的下游。压力过高时,通过泄压阀将气泵压力维持在一个范围内,避免气泵损坏或压力腔体压力过大。
[0150] 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饭煲、豆浆机、料理机或者电炖锅。
[0151] 参考图16,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和由烹饪器具100完成的烹饪方法。烹饪器具100可以为压力饭煲、豆浆机或电炖锅等厨房使用的用于加热食物或水的器
具。
[0152] 烹饪器具100包括煲体2和盖体1,盖体1能够与煲体2可枢转地连接。煲体2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收纳部。内锅可以构造为能够自由地放入收纳部
或者从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也可构造为固定于煲体2内而无法从煲体2内取
出。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在图16中由阴影部分示
出)等。煲体2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例如IH发热盘)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位于内锅下方,以
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优选地,加热装置能够以高档火力模式(即大功率)和低档火力
模式(即小功率)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烹饪器具100的
烹饪操作。
[0153] 具体地,内锅可以包括双层锅壁区,双层锅壁区包括外层锅壁、内层锅壁和形成在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之间的空腔,空腔内可以填充能够相变传热的介质。内锅也可以包括
只具有单层结构的单层锅壁区。优选地,内锅可以设置为在底部设置单层锅壁区,而在侧部
设置双层锅壁区。
[0154] 在烹饪器具100内还设置有送气系统10。可以理解,图16中仅仅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烹饪器具100的送气系统10。在实际中,送气系统10可以设置在盖体1内或煲体2内。当送气
系统10设置在煲体2内时,优选地设置在煲体2的底座上。送气系统10能够在控制装置的控
制下工作或待机。可以理解,后文所提到的送气系统10的工作原理,均是对送气系统10工作
的状态下的描述。
[0155] 送气系统10包括送气管路4。送气管路4为管状结构,其可以由刚性材料或柔性材料制成。送气管路4的一端固定地与烹饪空间3连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空气能够通过
送气管路4而进入烹饪空间3,送气管路4的与外界大气连通的一端便形成了送气管路进气
口41,与烹饪空间3连通的一端形成了烹饪空间进气口42(也是送气管路出气口)。
[0156] 优选地,送气系统10还包括设置在送气管路4上的气泵5和单向阀6。气泵5设置在靠近送气管路进气口41的位置处,以将空气抽吸进送气管路4并泵送至烹饪空间3。气泵5的
设置能够加快气流的流速和冲击强度,使得气流能够更有效地将烹饪空间3内的气泡打破。
单向阀6可以使得气流的流动方向稳定,防止气流在送气管路4中回流。单向阀6可以用作进
气阀和排气阀,且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以对气流实现更好的控制。
[0157] 烹饪空间3还设置有用于使气流离开烹饪空间3的烹饪空间出气口71和出气管道7,气流能够被送气系统10排至烹饪空间3,随后再从烹饪空间出气口71排出至外界大气。这
样,便能够形成通过烹饪空间3的气体流动,流动的气流能够打破烹饪空间3内的气泡,同时
也能够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使得烹饪空间3内的温度降低,起到防溢的效果。
[0158] 优选地,盖体1内还可以设置有能够连通烹饪空间3和外界大气的微压阀或电磁阀。
[0159] 在盖体1内设置微压阀的情况下,出气管道7可以为微压阀的一部分,而烹饪空间出气口71即形成为微压阀的进气口。气流能够通过微压阀的进气口而进入微压阀内,再从
微压阀的出气口排出至外界大气。在这种情况下,烹饪空间出气口71通常是持续保持打开
状态的,从而在烹饪空间3内持续形成气体流动。气流不断地流经烹饪空间3,不断带走热量
并打破气泡。
[0160] 优选地,微压阀内设置有一些能够使得气体排放路径较为曲折的结构。例如,微压阀的下盖上可以设置向上延伸的气体通道(例如可以为出气管道7)。同时,在气体通道和微
压阀的出气口之间,还可以设置挡筋。这样,气体从气体通道进入微压阀的空腔后,需绕过
挡筋才能从出气口排出。这样,微压阀的设置使得烹饪空间3内形成微压环境,使得烹饪空
间3内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优选地,烹饪器具100构造为使得在使用中烹饪空间3内的气体压
力与大气压的差值为0‑50kPa),从而提高烹饪空间3内的液体的沸点、减少沸腾,同时也能
提升烹饪质量。
[0161] 在盖体1内设置电磁阀的情况下,烹饪空间出气口71便是电磁阀的进气口,而出气管道7则形成为电磁阀的一部分。气流能够通过电磁阀的进气口而进入电磁阀内,再从电磁
阀的出气口排出至外界大气。优选地,可以控制电磁阀使得烹饪空间出气口71间歇地关闭,
也就是使烹饪空间出气口71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
[0162] 在这种情况下,当烹饪空间出气口71处于闭合状态时,送气系统10向烹饪空间3内送气,而气体无法排出,这样便在烹饪空间3内形成了微压环境(优选地,烹饪器具100构造
为使得在使用中烹饪空间3内的气体压力与大气压的差值为0‑50kPa),提高烹饪空间3内的
液体的沸点、减少沸腾,同时也能提升烹饪质量;当烹饪空间出气口71处于打开状态时,在
烹饪空间3内便形成气体流动。气流不断地流经烹饪空间3,有效地带走热量并打破气泡。
[0163] 通过如上描述,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中的至少一个:增大烹饪空间3内的气压,使得烹饪空间3内的液体的沸点提升,因而可以在提
升烹饪效率的同时减少液体沸腾,有效防溢;形成通过烹饪空间3的气体流动,气体流动过
程中能够带走热量,减少液体沸腾,有效防溢;气流能够冲击泡沫而使泡沫破碎,从而实现
防溢。
[0164] 当然,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对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100进行变形。例如,可以取消微压阀或电磁阀的设置或使用其他装置来代替,而以其他方式来实现对烹
饪空间出气口的开闭状态的控制。
[0165]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的下表面处还安装有与控制装置通信的感温装置,感温装置能够感测烹饪空间3内的温度(可以理解,该温度为烹饪空间3内的气体温度或水汽温度)
并得到对应的感测温度值,感温装置将感测温度值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感测温
度值而对送气系统10以及加热装置实现控制。
[0166] 优选地,控制装置内预存有第一标准温度值T1(即第一阈值)和大于第一标准温度值的第二标准温度值T2(即第二阈值),以及第三标准温度值T3(即第三阈值)。控制装置配
置为将感测温度值与这些标准温度值对比,并基于对比结果控制送气系统10和加热装置。
[0167] 现参考图17,当烹饪器具以煮饭模式工作时,控制装置基于以下原则对送气系统10进行控制:当感测温度值小于第一标准温度值T1时,送气系统10待机;当感测温度值大于
或等于第一标准温度值T1并小于第二标准温度值T2时,送气系统10工作;当感测温度值大
于或等于第二标准温度值T2时,送气系统10待机。
[0168] 这样,可以在烹饪空间3内的温度较低时暂停能够带走热量的装置(即送气系统10)的工作,从而提升加热效率;而在烹饪空间3内的温度较高时,送气系统10工作,避免溢
锅。由于送气系统10能够防溢,因而加热装置能够继续以高档火力对内锅进行加热,从而具
有较高的加热效率。
[0169] 优选地,依然在煮饭模式下,在感测温度小于第二标准温度值T2时,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持续地以高档位火力对内锅进行加热,从而保证食物的质量,提升加热效率,且由
于送气系统10的存在而无需因为溢锅等问题而降低火力;在感测温度达到第二标准温度值
T2时,控制装置也控制加热装置转为低档火力操作或待机,从而避免糊锅。此时,米饭被高
温糊化,从而具有更好的口感。
[0170] 由于感温装置所感测到的感测温度值实际上有可能和烹饪空间3内的实际温度具有误差,而根据对该误差以及其他因素的分析,可以优选地将控制装置内预存的第一标准
温度值T1设置为65℃‑70℃,将第二标准温度值T2设置为80℃‑90℃。可以理解,当感测温度
值达到第一标准温度值T1时,烹饪空间3内的实际温度可能为68℃‑69℃;而当感测温度值
达到第二标准温度值T2时,烹饪空间3内的实际温度可能为82℃左右。
[0171] 而在煮粥模式下,参考图18,控制装置以另一原则对送气系统10和加热装置进行控制。具体地,在烹饪初期,加热装置以高档火力加热,送气系统10待机。当感温装置所感测
到的感测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标准温度值T1后,加热装置和送气系统10在控制装置的控
制下交替工作。在该交替工作的过程中,加热装置首先依旧以高档火力对内锅进行加热,且
当感温装置所感测到的感测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三标准温度值T3时,加热装置待机,送气
系统10工作使烹饪空间3内逐渐冷却;随后,再次感测烹饪空间3内的温度,当感测温度值小
于第三标准温度值T3时,送气系统10待机,加热装置重新启动工作。优选地,将第三标准温
度值T3设置在80℃‑88℃之间。
[0172] 由于送气系统10在加热装置暂停工作时能够快速地使烹饪空间3冷却,因而缩短了加热装置的两段加热过程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缩短整个烹饪时间,从而也能够提升烹
饪质量,使得粥具有更好的口感。
[0173] 如图19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其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以及气泵。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设置在锅体上。气泵能够向锅体的烹饪腔体
内充入空气。控制方法包括气泵检测阶段,气泵检测阶段包括:
[0174] 步骤S11:使气泵运行第一预设时长以向烹饪腔体内充气;
[0175] 步骤S12:当气泵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若烹饪器具接收到上压信号,则判断气泵工作正常,若烹饪器具未接收到上压信号,则判断气泵工作异常。
[0176]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气泵检测阶段来检测气泵是否正常工作,从而控制后续的烹饪程序,进而防止因为气泵出现工作异常而导致溢锅等情况发生。
[0177] 具体地,上述的上压信号是采用以下的方式来检测的:锅盖上设置有浮子,当锅体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浮子被推顶上升。当锅体内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浮子通过自身重
力落下。进一步地,浮子上设置有磁性件,锅盖内设置有磁感应元件(例如干簧管,霍尔传感
器等)。当浮子移动时,磁性件相对于磁感应元件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磁感应元件感应到
的磁场强度发生改变。通过判断浮子是否被顶起来判断锅体内的压力是否已经大于预设
值。
[0178]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步骤S11之前还包括:步骤S13:将烹饪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具体地,若在锅体内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使气泵工作,由于锅体和锅
盖之间的密封圈并未完全密封,锅体内无法上压,也即浮子无法被顶起。此时无法判断气泵
是否正常工作。通过将烹饪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使得烹饪腔体内已经具有一定的压力,但
是在此压力下浮子无法被顶起。将烹饪腔体加热至预设温度后,在使气泵工作。若气泵能够
正常工作,则锅体内能够正常上压,并且检测到上压信号。
[0179] 优选地,上述的预设温度在50度至70度的范围内。上述的第一预设时长在50秒至70秒的范围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上述的参数进行适配的调整。
[0180]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方法还包括烹饪阶段,烹饪阶段在气泵检测阶段之后进行,烹饪阶段包括:
[0181] 步骤S21:烹饪器具排气用以将气泵充入烹饪腔体内的空气排出;
[0182] 步骤S22:锅体加热以使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升至预设压力;
[0183] 步骤S23:烹饪器具排气,若烹饪器具判断气泵工作异常,则烹饪器具以第一排气模式排气,若烹饪器具判断气泵工作正常,则烹饪器具以第二排气模式排气。
[0184] 具体地,上述的步骤S21的目的为:由于烹饪过程中会通过压力来判断各个烹饪阶段的温度,因此需要将锅体内的压力放空,以防止由气泵充入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对烹饪参
数造成影响,并导致烹饪过程控制错误。具体地,通过电磁阀推顶限压阀使得排气管排气,
并使由气泵充入锅体内的气体排出,并使锅体内处于不上压的状态。
[0185] 当烹饪器具排气后,加热装置运行并使锅体内重新上压,开始烹饪阶段。
[0186] 进一步地,若烹饪器具判断气泵工作异常,也即气泵无法正常向锅体内通入空气,此时会采用排气速度相对较慢的普通排气方式,也即采用第一排气模式排气。若此时采用
快速排气会导致溢锅现象发生。若烹饪器具判断气泵工作正常,则此时可以采用排气速度
相对较快的快速排气方式,也即采用第二排气模式排气。
[0187]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排气模式包括:烹饪器具间隔排气,相邻的排气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长。优选地,第二预设时长在12秒至20秒的范围内。具体
地,在气泵工作异常的状态下,采用间隔排气的排气方式能够防止溢锅,但是排气速度较
慢。
[0188]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排气模式包括两种方式。一种为:烹饪器具间隔排气,相邻的排气之间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其中,第三预设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
长。另一种为:烹饪器具持续排气。也即,在第二排气模式下,烹饪器具可以采用间隔排气的
排气方式,但是间隔的时间较短,进而排气速度也较快。烹饪器具也可以采用持续排气的方
式,也即排气管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排气速度大幅提升。在第二排气模式下,气泵向烹饪腔
体11内充入空气,防止气泡的产生,防止溢锅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排气速度。
[0189]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0190] 在现有技术中,压力锅为锅内密封结构,通过排气管与限压阀控制实现内部压力泄放,由于锅内外存在压力差,在排气过程中容易将锅内除蒸汽外其他物质带出至排气管
外,尤其是像粥类的流体食物,在排气管排气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锅内米浆与气体一同排除
至锅外,出现溢锅。
[0191] 因此,现有排气过程,要不不排气,要不以非常慢的排气方式来完成如此流体类食物的排气过程,过程非常缓慢。
[0192] 由于锅内有压力,锅外无压力,在流体食物排气泄压时,经过排气管的气流时间超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频率则流体食物会和蒸汽一同排出至锅外,为使得食物不随蒸汽一起排
出,通常排气以电磁阀推动1S停15S甚至更低的排气档位进行排气,以防止过快排气频率或
过长的排气时间使得食物溢出。
[019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控制方法的原理如下:
[0194] 通过在锅盖上增加一个气泵,气泵与锅内连通,单向密封,结合电磁阀推动排气,在电磁阀推动限压阀进行排气前先通过气泵像锅内泵入空气,形成分隔层后再进行电磁阀
排气,使得米浆与排气管内孔分离,防止流体物质从排气口排出。可实现快速排气开盖,而
不出现溢锅现象。节约烹饪时间。提高压力锅工作效率。
[0195] 在该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中,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进气通道4、气泵5以及排气口1。烹饪腔体用于盛放食材,进气通道4连通烹饪器具外部和烹饪腔体,气泵5设置在进
气通道4上,以将烹饪器具外部的气体抽入至烹饪腔体内,排气口1与烹饪腔体连通,以使烹
饪腔体内的气体能够流到烹饪器具的外部。如图20所示,上述控制方法包括:
[0196] 烹饪器具处于开盖排气阶段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使气泵5向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排气口处不排气;优选地,第一预定时间在15秒至25秒之间,在
本实施例中为20秒。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定时间还可以在0.5秒至5秒之间。
[0197] 在第一预定时间后,使气泵5向烹饪器具内部充入冷空气的同时排气口处进行排气操作,其中,排气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0198] 以第一档位进行间隔排气,并实时检测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
[0199] 当压力值下降至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比如30KPa,以第二档位进行间隔排气,第二档位的排气效率好于第一档位。具体地,第二档位的持续排气时
间大于第一档位的持续排气时间,和/或,第二档位的排气间隔小于第一档位的排气间隔。
或者,以第一档位进行排气的时间超过预定排气时间时,以第二档位进行排气,这样控制更
加容易,也更加精确。
[0200] 当压力值下降至第二预设值时,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比如20KPa,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进行持续排气直至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为零;
[0201] 当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为零时,使气泵5停止工作,并使排气口处继续排气第二预定时间。优选地,第二预定时间在3秒至7秒之间。
[020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气泵通入烹饪腔体内的空气在锅体内形成一定的隔离层后,电磁阀开始控制限压阀排气,此时由于泵入的空气阻止了流体食物的上移,流出排气管的
则只有蒸汽,食物不会溢出,随着泵入空气量的增加和锅内压力的逐渐降低,排气档位也可
以逐渐加大,可由开始的中档位排气(比如3档,排气2S停8S)逐渐加大至大档位(比如4档,
排气3S停5S)最后长排气直至锅内压力位零。则停止气泵工作,同时继续电磁阀推限压阀将
排气管孔打开,如此推电磁阀5S,确保锅内无压力。排气的档位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只要满
足排气效率逐渐提高即可。
[0203] 上述的第一档位的排气参数可以根据食材量和/或烹饪压力控制。上述的排气参数具体是指排气第三预定时间,停止第四预定时间。比如排气2S,停止8S,或者排气2S停止
4S等。
[0204] 举例来说,当煮粥时,如果食材量超过一定值,就需要对第一档位的排气参数进行调整。一般来说,食材量较多时,排气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间隔时间越长,或者,间隔时间不
变的情况下,排气时间越短。
[0205] 同样地,当烹饪压力较高时,排气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间隔时间越长,或者,间隔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排气时间越短。
[0206] 优选地,烹饪器具的控制器检测到上压信号消失时,得到所述烹饪腔体内的压力值为零。烹饪器具的冷气杆下降时上压信号消失,当冷气杆上浮时会存在上压信号。
[0207] 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单向流通控制件,设置在进气通道4上,单向流通控制件使进气通道4内的气流由烹饪器具外部向烹饪腔体内流动。
[0208] 优选地,单向流通控制件为单向阀3。上述单向流通控制件设置在进气通道4与烹饪腔体的连通处。
[0209] 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及设置在内锅上的锅盖,烹饪腔体形成在内锅和锅盖之间,锅盖7包括锅盖本体及可拆卸地设置在锅盖本体上的内盖11,单向流通控制件
设置在内盖11上。优选地,锅盖本体上设置有分离头12,单向流通控制件与分离头12配合。
[0210] 烹饪器具还包括泄压阀14,泄压阀14与进气通道4连通并位于气泵5的下游。优选地,单向流通控制件和气泵5之间设置有泄压支路,泄压阀14设置在泄压支路上。
[0211] 优选地,气泵5为多个,多个气泵5并联和/或串联设置在进气通道4上。
[0212] 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电饭煲、豆浆机、料理机或者电炖锅。
[021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
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
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0214]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2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