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及其组装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934302.4

文献号 : CN10930726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邵高科王颖

申请人 : 鹰潭艾瑞迪新材料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及其组装方法,包括炉头座,炉头座内架设有支撑板,炉头座内设有弹压板,弹压板位于支撑板下方,且弹压板沿炉头座内壁滑动;炉头座底部盖设有封盖,炉头座内还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弹压板及封盖;支撑板顶面设有两个第一槽孔及两个第二槽孔,支撑板上方设有第一火盖及第二火盖,第一火盖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柱及第一卡位块,第二火盖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柱,及第二卡位块;第一火盖、第二火盖及炉头座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对应的固定孔之间设有固定杆,第一火盖、第二火盖及炉头座通过固定杆连接;其结构新颖,拆装方便,且完成组装后的结构稳定,保证正常运输搬运及使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端敞开的炉头座(100),所述炉头座(100)内架设有支撑板(110),所述炉头座(100)内设有弹压板(200),所述弹压板(200)位于所述支撑板(110)下方,且所述弹压板(200)沿所述炉头座(100)内壁滑动;所述炉头座(100)底部盖设有封盖(300),所述封盖(300)与所述炉头座(100)螺纹连接;所述炉头座(100)内还设有弹簧(210),所述弹簧(210)位于所述弹压板(200)的下方,所述弹簧(210)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弹压板(200)的底面及所述封盖(300);

所述支撑板(110)顶面设有两个第一槽孔(120)及两个第二槽孔(130),所述第一槽孔(12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弧形孔(121)及第一圆孔(122),所述第一圆孔(1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弧形孔(121)两侧的间距,两所述第一弧形孔(121)关于所述支撑板(110)中心对称,两所述第一圆孔(122)与所述支撑板(110)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且两所述第一圆孔(122)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21)的端部,所述第一弧形孔(121)远离所述第一圆孔(122)的一端的底面设有第一卡位槽(123),所述第一卡位槽(123)与所述第一圆孔(122)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槽孔(13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弧形孔(131)及第二圆孔(132),所述第二圆孔(1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孔(131)两侧的间距,两所述第二弧形孔(131)关于所述支撑板(110)中心对称、且两所述第二弧形孔(13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一弧形孔(121)之间的距离,两所述第二圆孔(132)与所述支撑板(110)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且两所述第二圆孔(132)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弧形孔(131)的端部,所述第二弧形孔(131)远离所述第二圆孔(132)的一端的底面设有第二卡位槽(133),所述第二卡位槽(133)与所述第二圆孔(132)形状相适配;

所述支撑板(110)上方设有第一火盖(400)及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一火盖(400)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火盖(500)呈柱状结构、且位于所述第一火盖(400)的环内,所述第一火盖(400)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柱(410),两所述第一支撑柱(410)与两所述第一弧形孔(121)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支撑柱(410)贴于所述第一弧形孔(121)内壁滑动,各所述第一支撑柱(410)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一卡位块(42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与所述第一圆孔(122)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卡位块(42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卡位槽(123)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二火盖(500)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柱(510),两所述第二支撑柱(510)与两所述第二弧形孔(131)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支撑柱(510)贴于所述第二弧形孔(131)内壁滑动,各所述第二支撑柱(510)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卡位块(52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与所述第二圆孔(132)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卡位块(520)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卡位槽(133)的深度相等;

所述第一火盖(400)内设有第一气腔(430),所述第一火盖(400)顶面设有多个第一气孔(440),所述第一气孔(440)与所述第一气腔(430)连通,所述第一火盖(400)侧壁上设有第一气管孔(450),所述第一气管孔(450)与所述第一气腔(430)连通,且所述第一气管孔(450)内设有第一气管(460),所述第一气管(46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气管孔(45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火盖(500)内设有第二气腔(530),所述第二火盖(500)上设有多个第二气孔(540),所述第二气孔(540)与所述第二气腔(530)连通,所述第二火盖(50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气管孔(550),所述第二气管孔(550)与所述第二气腔(530)连通,所述第二气管孔(550)内设有第二气管(560),所述第一火盖(400)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孔(550)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孔(470),所述第二气管(560)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管孔(550)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导向孔(470)置于所述第一火盖(400)外侧;

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二火盖(500)及所述炉头座(100)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600),所述固定孔(600)贯穿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炉头座(100)的侧壁,且对应的所述固定孔(600)之间设有固定杆(610),所述固定杆(610)与所述固定孔(60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固定杆(610)与所述固定孔(60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二火盖(500)及所述炉头座(100)通过多个所述固定杆(6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头座(100)底部内壁设有多条导向槽(140),所述导向槽(140)自所述炉头座(100)底部开至所述支撑板(110)底面,且所述弹压板(200)边缘凸设有凸块(220),所述弹压板(200)通过所述凸块(220)沿所述导向槽(140)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腔(430)及所述第二气腔(530)均呈闭合环状,且所述第一气孔(440)绕所述第一火盖(40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气孔(540)绕所述第二火盖(50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火盖(400)的环内侧壁顶部设有倾斜面,且所述第一气孔(440)的出气方向与所述倾斜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4个所述固定孔(600),所述固定孔(600)绕所述炉头座(10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210)的外径与所述炉头座(100)的内径相等。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首先将所述炉头座(100)倒置,接着将所述弹压板(200)放置于所述炉头座(100)内、且使所述弹压板(200)贴于所述支撑板(110)的底壁,紧接着将所述弹簧(210)置于所述炉头座(100)内,使所述弹簧(210)的一端贴于所述弹压板(200),然后将所述封盖(300)盖于所述炉头座(100)、并通过拧紧固定;

S2,将所述炉头座(100)摆正,接着将所述第一火盖(400)上的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对准所述第一圆孔(122),往下推压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及所述第一支撑柱(410)贯穿所述第一槽孔(120)、并对所述弹压板(200)及所述弹簧(210)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一火盖(400)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110)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110)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柱(410)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孔(121)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420)嵌入所述第一卡位槽(123)内,松开对所述第一火盖(400)的推压,所述弹簧(210)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200)对所述第一卡位块(420)进行一个弹性支撑;

S3,将所述第二火盖(500)上的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对准所述第二圆孔(132),往下推压所述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及所述第二支撑柱(510)贯穿所述第二槽孔(130)、并对所述弹压板(200)及所述弹簧(210)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二火盖(500)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110)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110)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柱(510)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孔(131)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嵌入所述第二卡位槽(133)内,松开对所述第二火盖(500)的推压,所述弹簧(210)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200)对所述第二卡位块(520)进行一个弹性支撑;

S4,此时所述弹压板(200)在所述弹簧(210)的作用下抵持所述支撑板(11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嵌于所述第一卡位槽(123)内,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嵌于所述第二卡位槽(133)内,且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二火盖(500)及所述炉头座(100)上的所述固定孔(600)位置相对应,将所述固定杆(610)插入所述固定孔(600)、并拧紧,将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第二火盖(500)的进行固定;

S5,将所述第一气管(460)插入所述第一气管孔(450)、并拧紧,将所述第二气管(560)贯穿所述导向孔(470),插入所述第二气管孔(550)、并拧紧,完成组装。

说明书 :

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煤气灶燃烧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煤气灶是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用到的,其重要部分则是其燃烧器部分,现有的煤气灶的燃烧器大多仅有简单的火盖组合而成,火盖与火盖之间并无明确的固定连接件,造成火盖的轻易脱落,在搬运过程中或者在正常使用中容易脱离,不便使用;但是部分固定一体式的煤气灶燃烧器虽然不易脱落,但是难以拆卸,不便于清洗。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结构新颖,拆装方便,且完成组装后的结构稳定,保证正常运输搬运及使用。
[0004]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包括两端敞开的炉头座,所述炉头座内架设有支撑板,所述炉头座内设有弹压板,所述弹压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且所述弹压板沿所述炉头座内壁滑动;所述炉头座底部盖设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炉头座螺纹连接;所述炉头座内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弹压板的下方,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弹压板的底面及所述封盖;所述支撑板顶面设有两个第一槽孔及两个第二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弧形孔及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弧形孔两侧的间距,两所述第一弧形孔关于所述支撑板中心对称,两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且两所述第一圆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孔的端部,所述第一弧形孔远离所述第一圆孔的一端的底面设有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与所述第一圆孔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槽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弧形孔及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孔两侧的间距,两所述第二弧形孔关于所述支撑板中心对称、且两所述第二弧形孔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一弧形孔之间的距离,两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支撑板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且两所述第二圆孔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弧形孔的端部,所述第二弧形孔远离所述第二圆孔的一端的底面设有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二卡位槽与所述第二圆孔形状相适配;
[0006] 所述支撑板上方设有第一火盖及第二火盖,所述第一火盖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火盖呈柱状结构、且位于所述第一火盖的环内,所述第一火盖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柱,两所述第一支撑柱与两所述第一弧形孔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支撑柱贴于所述第一弧形孔内壁滑动,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一卡位块,所述第一卡位块与所述第一圆孔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卡位块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卡位槽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二火盖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柱,两所述第二支撑柱与两所述第二弧形孔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支撑柱贴于所述第二弧形孔内壁滑动,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卡位块,所述第二卡位块与所述第二圆孔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卡位块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卡位槽的深度相等;
[0007] 所述第一火盖内设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一火盖顶面设有多个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所述第一火盖侧壁上设有第一气管孔,所述第一气管孔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且所述第一气管孔内设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气管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火盖内设有第二气腔,所述第二火盖上设有多个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所述第二火盖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气管孔,所述第二气管孔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气管孔内设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一火盖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孔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孔,所述第二气管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管孔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导向孔置于所述第一火盖外侧;
[0008] 所述第一火盖、所述第二火盖及所述炉头座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一火盖及所述炉头座的侧壁,且对应的所述固定孔之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孔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火盖、所述第二火盖及所述炉头座通过多个所述固定杆连接。
[0009]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炉头座底部内壁设有多条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自所述炉头座底部开至所述支撑板底面,且所述弹压板边缘凸设有凸块,所述弹压板通过所述凸块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0010]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气腔及所述第二气腔均呈闭合环状,且所述第一气孔绕所述第一火盖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气孔绕所述第二火盖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0011]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火盖的环内侧壁顶部设有倾斜面,且所述第一气孔的出气方向与所述倾斜面垂直。
[0012]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至少包括4个所述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绕所述炉头座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
[0013] 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的外径与所述炉头座的内径相等。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高效煤气灶燃烧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S1,首先将所述炉头座倒置,接着将所述弹压板放置于所述炉头座内、且使所述弹压板贴于所述支撑板的底壁,紧接着将所述弹簧置于所述炉头座内,使所述弹簧的一端贴于所述弹压板,然后将所述封盖盖于所述炉头座、并通过拧紧固定;
[0016] S2,将所述炉头座摆正,接着将所述第一火盖上的所述第一卡位块对准所述第一圆孔,往下推压所述第一火盖,所述第一卡位块及所述第一支撑柱贯穿所述第一槽孔、并对所述弹压板及所述弹簧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一火盖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一火盖,所述第一卡位块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柱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孔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嵌入所述第一卡位槽内,松开对所述第一火盖的推压,所述弹簧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对所述第一卡位块进行一个弹性支撑;
[0017] S3,将所述第二火盖上的所述第二卡位块对准所述第二圆孔,往下推压所述第二火盖,所述第二卡位块及所述第二支撑柱贯穿所述第二槽孔、并对所述弹压板及所述弹簧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二火盖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二火盖,所述第二卡位块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柱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孔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嵌入所述第二卡位槽内,松开对所述第二火盖的推压,所述弹簧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对所述第二卡位块进行一个弹性支撑;
[0018] S4,此时所述弹压板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抵持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卡位块嵌于所述第一卡位槽内,所述第二卡位块嵌于所述第二卡位槽内,且所述第一火盖、所述第二火盖及所述炉头座上的所述固定孔位置相对应,将所述固定杆插入所述固定孔、并拧紧,将所述第一火盖及所述第二火盖的进行固定;
[0019] S5,将所述第一气管插入所述第一气管孔、并拧紧,将所述第二气管贯穿所述导向孔,插入所述第二气管孔、并拧紧,完成组装。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结构新颖,炉头座、封盖、第一火盖及第二火盖均为可拆卸拆装方便,且完成组装后的结构稳定,保证正常运输搬运及使用;其中第一火盖及第二火盖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巧妙的卡接加以弹簧支撑实现配合,结构稳定,且可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减轻颠锅过程中锅与燃烧器之间的碰撞,防止厨具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的立体展开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炉头座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炉头座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火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火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火盖的剖视图;
[0031]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弹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
[0033] 100、炉头座;110、支撑板;120、第一槽孔;121、第一弧形孔;122、第一圆孔;123、第一卡位槽;130、第二槽孔;131、第二弧形孔;132、第二圆孔;133、第二卡位槽;140、导向槽;200、弹压板;210、弹簧;220、凸块;300、封盖;400、第一火盖;410、第一支撑柱;420、第一卡位块;430、第一气腔;440、第一气孔;450、第一气管孔;460、第一气管;470、导向孔;500、第二火盖;510、第二支撑柱;520、第二卡位块;530、第二气腔;540、第二气孔;550、第二气管孔;560、第二气管;600、固定孔;610、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35]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包括两端敞开的炉头座100,如图3、图4所示,所述炉头座100内架设有支撑板110,所述炉头座100内设有弹压板200,所述弹压板200位于所述支撑板110下方,且所述弹压板200沿所述炉头座100内壁滑动;所述炉头座100底部盖设有封盖300,所述封盖300与所述炉头座100螺纹连接;所述炉头座100内还设有弹簧210,所述弹簧210位于所述弹压板200的下方,所述弹簧
210的两端分别抵持所述弹压板200的底面及所述封盖300;所述支撑板110顶面设有两个第一槽孔120及两个第二槽孔130,所述第一槽孔12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弧形孔121及第一圆孔122,所述第一圆孔1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弧形孔121两侧的间距,两所述第一弧形孔
121关于所述支撑板110中心对称,两所述第一圆孔122与所述支撑板110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且两所述第一圆孔122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孔121的端部,所述第一弧形孔121远离所述第一圆孔122的一端的底面设有第一卡位槽123,所述第一卡位槽123与所述第一圆孔122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槽孔130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弧形孔131及第二圆孔132,所述第二圆孔1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孔131两侧的间距,两所述第二弧形孔131关于所述支撑板110中心对称、且两所述第二弧形孔13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一弧形孔121之间的距离,两所述第二圆孔132与所述支撑板110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且两所述第二圆孔
132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弧形孔131的端部,所述第二弧形孔131远离所述第二圆孔132的一端的底面设有第二卡位槽133,所述第二卡位槽133与所述第二圆孔132形状相适配;
[0036] 所述支撑板110上方设有第一火盖400及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一火盖400呈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火盖500呈柱状结构、且位于所述第一火盖400的环内,所述第一火盖400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柱410,两所述第一支撑柱410与两所述第一弧形孔121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一支撑柱410贴于所述第一弧形孔121内壁滑动,各所述第一支撑柱410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一卡位块42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与所述第一圆孔122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卡位块42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卡位槽123的深度相等;所述第二火盖500底部凸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柱510,两所述第二支撑柱510与两所述第二弧形孔131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支撑柱510贴于所述第二弧形孔131内壁滑动,各所述第二支撑柱510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卡位块
52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与所述第二圆孔132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卡位块520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卡位槽133的深度相等;
[0037] 如图7、图8、图9所示,所述第一火盖400内设有第一气腔430,所述第一火盖400顶面设有多个第一气孔440,所述第一气孔440与所述第一气腔430连通,所述第一火盖400侧壁上设有第一气管孔450,所述第一气管孔450与所述第一气腔430连通,且所述第一气管孔450内设有第一气管460,所述第一气管46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气管孔450螺纹连接;如图5、图6所示,所述第二火盖500内设有第二气腔530,所述第二火盖500上设有多个第二气孔
540,所述第二气孔540与所述第二气腔530连通,所述第二火盖500的侧壁上设有第二气管孔550,所述第二气管孔550与所述第二气腔530连通,所述第二气管孔550内设有第二气管
560,所述第一火盖400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孔550位置相对应的导向孔470,所述第二气管560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管孔550螺纹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导向孔470置于所述第一火盖400外侧;
[0038] 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二火盖500及所述炉头座100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600,所述固定孔600贯穿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炉头座100的侧壁,且对应的所述固定孔600之间设有固定杆610,所述固定杆610与所述固定孔60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固定杆610与所述固定孔60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二火盖500及所述炉头座100通过多个所述固定杆610连接。
[0039] 上述的一种高效煤气灶燃烧器,其结构新颖,所述炉头座100、所述封盖300、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第二火盖500均为可拆卸拆装方便,且完成组装后的结构稳定,保证正常运输搬运及使用;其中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第二火盖500与所述支撑板110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巧妙的卡接加以所述弹簧210支撑实现配合,结构稳定,且可起到一定的抗震作用,减轻颠锅过程中锅与燃烧器之间的碰撞,防止厨具的损坏。
[0040] 更具体的,在对所述高效煤气灶燃烧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炉头座100倒置,接着将所述弹压板200放置于所述炉头座100内、且使所述弹压板200贴于所述支撑板110的底壁,紧接着将所述弹簧210置于所述炉头座100内,使所述弹簧210的一端贴于所述弹压板200,然后将所述封盖300盖于所述炉头座100、并通过拧紧固定;将所述炉头座100摆正,接着将所述第一火盖400上的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对准所述第一圆孔122,往下推压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及所述第一支撑柱410贯穿所述第一槽孔120、并对所述弹压板200及所述弹簧210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一火盖400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110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110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柱410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孔121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420嵌入所述第一卡位槽123内,松开对所述第一火盖400的推压,所述弹簧210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200对所述第一卡位块420进行一个弹性支撑;将所述第二火盖500上的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对准所述第二圆孔132,往下推压所述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及所述第二支撑柱510贯穿所述第二槽孔130、并对所述弹压板200及所述弹簧210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二火盖500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110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110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柱510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孔131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
520嵌入所述第二卡位槽133内,松开对所述第二火盖500的推压,所述弹簧210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200对所述第二卡位块520进行一个弹性支撑;此时所述弹压板200在所述弹簧210的作用下抵持所述支撑板11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嵌于所述第一卡位槽123内,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嵌于所述第二卡位槽133内,且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二火盖500及所述炉头座
100上的所述固定孔600位置相对应,将所述固定杆610插入所述固定孔600、并拧紧,将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第二火盖500的进行固定;将所述第一气管460插入所述第一气管孔
450、并拧紧,将所述第二气管560贯穿所述导向孔470,插入所述第二气管孔550、并拧紧,完成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600用于放置安装煤气灶点火针,用于点燃燃气;所述第一气管460及所述第二气管560处于同一平面、且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气管460及所述第二气管560均与燃气输送管之间通过活接头连通。
[0041] 进一步地,如图4、图10所示,所述炉头座100底部内壁设有多条导向槽140,所述导向槽140自所述炉头座100底部开至所述支撑板110底面,且所述弹压板200边缘凸设有凸块220,所述弹压板200通过所述凸块220沿所述导向槽140滑动;所述导向槽140及所述凸块
220的设计便于所述弹压片200的移动,且可防止所述弹压片200在移动发生转动,避免对所述弹簧210造成异向压力而造成破坏。
[004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腔430及所述第二气腔530均呈闭合环状,且所述第一气孔440绕所述第一火盖40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气孔540绕所述第二火盖50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气腔430及所述第二气腔530呈闭合环状可便于燃气的流通,防止空间过大导致燃气扩散,不便排出而造成浪费;而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气孔440及所述第二气孔540可便于对锅底进行加热,使得整个锅受热均匀。
[004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火盖400的环内侧壁顶部设有倾斜面,且所述第一气孔440的出气方向与所述倾斜面垂直;所述第一火盖400的环内侧壁顶部设有倾斜面,可使所述第一火盖400内侧形成倒锥面,便于放置圆底锅;而所述第一气孔440的出气方向与所述倾斜面垂直则可便于对锅底进行加热,使得整个锅受热均匀。
[0044] 进一步地,至少包括4个所述固定孔600,所述固定孔600绕所述炉头座100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多个所述固定孔600及所述固定杆610的设计可保证对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第二火盖500的连接稳固,防止受重时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第二火盖500对所述弹簧210造成明显挤压,避免所述第一卡位块420从所述第一卡位槽123脱离、所述第二卡位块520从所述第二卡位槽133脱离。
[0045]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210的外径与所述炉头座100的内径相等;该设计可确保所述弹簧210在压缩或复位伸展时均贴着所述炉头座100的内壁,防止所述弹簧210变形,保证所述弹压板200对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及所述第二卡位块520稳固的分别嵌于所述第一卡位槽123及所述第二卡位槽133内,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簧210的弹力在200N~300N。
[0046] 本发明还提供了高效煤气灶燃烧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S1,首先将所述炉头座100倒置,接着将所述弹压板200放置于所述炉头座100内、且使所述弹压板200贴于所述支撑板110的底壁,紧接着将所述弹簧210置于所述炉头座100内,使所述弹簧210的一端贴于所述弹压板200,然后将所述封盖300盖于所述炉头座100、并通过拧紧固定;
[0048] S2,将所述炉头座100摆正,接着将所述第一火盖400上的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对准所述第一圆孔122,往下推压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及所述第一支撑柱410贯穿所述第一槽孔120、并对所述弹压板200及所述弹簧210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一火盖400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110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110的底面、所述第一支撑柱410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孔121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420嵌入所述第一卡位槽123内,松开对所述第一火盖400的推压,所述弹簧210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200对所述第一卡位块420进行一个弹性支撑;
[0049] S3,将所述第二火盖500上的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对准所述第二圆孔132,往下推压所述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及所述第二支撑柱510贯穿所述第二槽孔130、并对所述弹压板200及所述弹簧210进行挤压,直到所述第二火盖500的底部贴于所述支撑板110顶面,紧接着旋转所述第二火盖500,所述第二卡位块520顶面抵持所述支撑板110的底面、所述第二支撑柱510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孔131移动,直至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嵌入所述第二卡位槽133内,松开对所述第二火盖500的推压,所述弹簧210复位,使得所述弹压板200对所述第二卡位块520进行一个弹性支撑;
[0050] S4,此时所述弹压板200在所述弹簧210的作用下抵持所述支撑板110,所述第一卡位块420嵌于所述第一卡位槽123内,所述第二卡位块520嵌于所述第二卡位槽133内,且所述第一火盖400、所述第二火盖500及所述炉头座100上的所述固定孔600位置相对应,将所述固定杆610插入所述固定孔600、并拧紧,将所述第一火盖400及所述第二火盖500的进行固定;
[0051] S5,将所述第一气管460插入所述第一气管孔450、并拧紧,将所述第二气管560贯穿所述导向孔470,插入所述第二气管孔550、并拧紧,完成组装。本发明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