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容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80038701.6

文献号 : CN10932816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坂本智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摘要 :

排出容器(1)具有:安装在容器主体(2)的口部(3)且在顶壁部(11)形成有排出内容物的排出孔(12)的有顶筒状的排出喷嘴;配设在排出喷嘴(10)内且形成有将排出孔(12)与容器主体(2)内连通的连通孔的中栓(20);以及以开放自如的方式封闭连通孔(21)的阀体(30),阀体(30)具有:以朝向上方背离自如的方式配设在中栓(20)中的连通孔(21)的开口周缘部(21a)上;配置在阀部(31)的下方且底部开口(32)朝向容器主体(2)的内侧开放的有顶筒状的主体部(33);将阀部(31)的下部与主体部(33)的顶壁部(33b)连结的连结部(36),阀部(31)的上表面(31a)相对于排出喷嘴(10)的顶壁部(11)向下方分离。

权利要求 :

1.一种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容器主体,其容纳内容物并且能够弹性变形;

有顶筒状的排出喷嘴,其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口部,并且在顶壁部形成有排出内容物的排出孔;

中栓,其配设在所述排出喷嘴内,且形成有将所述排出孔与所述容器主体内连通的连通孔;以及阀体,以开放自如的方式来封闭所述连通孔,所述阀体具有:

阀部,其以朝向上方背离自如的方式配设在所述中栓中的所述连通孔的开口周缘部上;

有顶筒状的主体部,其配置在所述阀部的下方,且底部开口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开放;以及连结部,其将所述阀部的下部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顶壁部连结,所述阀部的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排出喷嘴的所述顶壁部向下方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顶壁部的下表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口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顶壁部的外周部厚度比所述主体部中的周壁部的厚度小,并且比所述连结部的厚度小。

说明书 :

排出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出容器。
[0002] 本申请基于2016年8月31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2016-170218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0003] 作为以往的排出容器,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具备如下部分的排出容器:容纳内容物的容器主体;安装在容器主体的口部并在顶壁部形成有排出内容物的排出孔的有顶筒状的排出喷嘴;配设在排出喷嘴内并以能够切断排出孔与内容器内部的连通的方式将它们连通的排出阀。
[0004] 在该排出容器中,在排出喷嘴的顶壁部的下表面垂直设立有卡止于排出阀的上表面的卡止柱。通过利用卡止柱按压排出阀的上表面,从而在使容器主体挤压变形(压缩变形)时,能够仅使与排出阀座压接的排出阀的凸缘状的阀部从排出阀座背离。若该阀部从排出阀座背离,则排出孔与容器主体的内部连通,并且容器主体中容纳的内容物从排出孔被排出。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94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技术问题
[0009] 在这样的排出容器中,若阀体的动作沉重,则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按压)增高,有可能使用自如度变差。另一方面,若为了减轻阀体的动作而单纯地使阀部容易变形(降低阀部的过盈量),则气密性变差,并且在排出内容物后有可能导致外部气体侵入到已形成负压的容器主体的内部。
[0010]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气密性的同时能够减少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的排出容器。
[0011] 技术方案
[0012] 本发明的排出容器具有:容纳内容物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容器主体;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口部且在顶壁部形成有排出内容物的排出孔的有顶筒状的排出喷嘴;配设在所述排出喷嘴内且形成有将所述排出孔与所述容器主体内连通的连通孔的中栓;以及以开放自如的方式封闭所述连通孔的阀体,所述阀体具有:以朝向上方背离自如的方式配设在所述中栓的所述连通孔的开口周缘部上的阀部;配置在所述阀部的下方且底部开口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内侧开放的有顶筒状的主体部;以及将所述阀部的下部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顶壁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阀部的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排出喷嘴的顶壁部向下方分离。
[0013] 根据本发明的排出容器,若挤压容器主体而进行加压,则压力施加在以开放自如的方式封闭配设在排出喷嘴内的中栓的连通孔的阀体。阀体具有:以朝向上方背离自如的方式配设在中栓中的连通孔的开口周缘部上的阀部;配置在阀部的下方且底部开口朝向容器主体的内侧开放的有顶筒状的主体部;以及将阀部的下部与主体部的顶壁部连结的连结部,在对容器主体进行加压时的压力不仅施加在阀部,还施加在主体部的顶壁部的下表面,主体部稍微向上方移动。
[0014] 在此,因为阀部的上表面相对于排出喷嘴的顶壁部向下方分离,所以能够以主体部向上方移动的量来缓解阀部的过盈量。因此,与以往仅将阀部开闭相比,能够利用较低的挤压力使阀体开闭。
[0015] 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顶壁部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口部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
[0016] 在此情况下,在主体部的顶壁部的下表面,因为能够在垂直于主体部的移动方向的平面承受对容器主体进行加压时的压力,所以主体部容易向上方移动。
[0017] 所述主体部中的所述顶壁部的外周部的厚度可以比所述主体部中的周壁部的厚度小,并且比所述连结部的厚度小。
[0018] 在此情况下,主体部中的顶壁部比主体部中的周壁部或连结部更容易变形。因为主体部中的顶壁部利用下表面承受对容器主体进行加压时的压力,所以由于该顶壁部容易变形,所以主体部容易向上方移动。
[0019] 技术效果
[0020] 根据本发明的排出容器,能够维持气密性的同时减少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的纵剖视图。
[0022]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排出容器的排出性能的图表。
[0023]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排出容器的纵剖视图。
[0024] 符号说明
[0025] 1 排出容器
[0026] 2 容器主体
[0027] 3 口部
[0028] 6 外容器
[0029] 10 排出喷嘴
[0030] 11 顶壁部
[0031] 12 排出孔
[0032] 20 中栓
[0033] 21 连通孔
[0034] 21a 开口周缘部
[0035] 30 阀体
[0036] 31 阀部
[0037] 31a 上表面
[0038] 32 底部开口
[0039] 33 主体部
[0040] 33a 周壁部
[0041] 33b 顶壁部
[0042] 33b1 下表面
[0043] 33b2 外周部
[0044] 36 连结部
[0045] O 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7] 如图1所示,排出容器1具备:容纳内容物并且可以弹性变形的容器主体2;安装在容器主体2的口部3且在顶壁部11形成有排出内容物的排出孔12的有顶筒状的排出喷嘴10;配设在排出喷嘴10内且形成有将排出孔12与内容器4内连通的连通孔21的中栓20;以开放自如的方式来封闭连通孔21的阀体30;可自如拆卸地安装在容器主体2的口部3且覆盖排出孔12的盖体8。
[0048] 容器主体2形成为有底筒状并且盖体8形成为有顶筒状,这些容器主体2及盖体8与共通轴同轴地配置。该共通轴是穿通容器主体2的口部3的中心的中心轴。以下,将该共通轴称为中心轴O,将沿中心轴O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另外,将沿上下方向的容器主体2的底部侧称为下方,将沿上下方向的容器主体2的口部3侧称为上方。另外,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的俯视时,将与中心轴O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绕中心轴O旋转的方向称为周向。
[0049] 容器主体2是所谓的分层容器,其具有:容纳内容物并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而缩小变形的富有挠性的内容器4;内装内容器4并可以弹性变形的外容器6。该容器主体2在口部3形成为未图示的肩部、主体部及底部从上侧朝向下侧连续设置的有底筒状。外容器6中的至少位于所述主体部的部分为能够朝向容器主体内侧弹性变形(能够挤压变形)的部分。内容器4随着外容器6的挤压变形而减小容积变形。
[0050] 口部3是由内容器4的口部5和外容器6的口部7层叠而成的构成。在内容器4的口部5的上端部上形成有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环状折返部,并且该折返部配置在外容器6的口部
7的上端开口缘上。
[0051] 此处,外容器6形成有贯通外容器6的未图示的外部气体导入孔。外部气体导入孔在外容器6和从外容器6剥离而减小容积变形的内容器4的外表面之间导入外部气体。外部气体导入孔能够设置在口部、主体部、底部等,形成位置不受限制。
[0052] 排出喷嘴10具备顶壁部11、从顶壁部11的外周缘朝向下方延伸的周壁部13,并且顶壁部11和周壁部13与中心轴O同轴地配置。周壁部13具备:密封筒部14,其形成于下部,且液密地嵌合在容器主体2的口部3内;环状的檐部15,其从密封筒部14的上端缘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并且沿周向延伸;连接筒部16,其从密封筒部14的上端缘朝向上方延伸并与顶壁部11的外周缘连接。
[0053] 密封筒部14的内周面形成为下部比上部稍稍扩径。
[0054] 在密封筒部14的内周面的下部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卡合突起14a。
[0055] 檐部15配置在口部3的上端开口缘上。
[0056] 连接筒部16具备:从密封筒部14的上端缘朝向上方笔直地延伸的下部16a;从下部16a的上端缘朝向上方逐渐缩径的同时延伸的中间部16b;从中间部16b上端缘朝向上方延伸并与顶壁部11的外周缘连接的上部16c。下部16a的内径与密封筒部14的上部的内径相同。
[0057] 上部16c的内周面沿上下方向笔直地延伸。在上部16c的内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部16d。
[0058] 在顶壁部11的中心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顶壁部11的排出孔12。排出孔12与中心轴O同轴配置,并且从下方朝向上方逐渐扩径。顶壁部11的上表面11a中的径向的内侧部分形成为位于与中心轴O同轴的位置并俯视下圆形的凹曲面状。顶壁部11的上表面11a中的径向的外侧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径向的外侧而逐渐朝向下方延伸的凸曲面状并且与周壁部13的连接筒部16中的上部16c的外周面顺畅地连接。
[0059] 在顶壁部11的下表面11b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鼓出部17。鼓出部17形成为位于与中心轴O同轴的倒圆台状。另外,在顶壁部11的下表面11b,突肋18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突肋18从呈倒圆台状的鼓出部17的圆周面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排出孔12开设在鼓出部17的下端面。
[0060] 中栓20形成为与中心轴O同轴地配置的筒状。中栓20具备:上筒部22,其嵌合在排出喷嘴10中的连接筒部16的上部16c;下筒部23,其与上筒部22的下端相连并且嵌合在排出喷嘴10中的密封筒部14内。
[0061] 上筒部22的上端缘抵接于排出喷嘴10的顶壁部11的下表面11b中的比鼓出部17更位于径向外侧的部分。在上筒部22的上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环状的阀座24。阀座24的上表面位于比中栓20的上端开口缘更向下方的位置。阀座24的内侧成为上述连通孔21。上筒部22的内周面在夹着阀座24的上下两侧以同样的直径沿上下方向笔直地延伸。
[0062] 中栓20的下筒部23的内周面被设为直径比上筒部22的内周面大并且沿上下方向笔直地延伸。在下筒部23的下端部的内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卡合突起23a。另外,在下筒部23的下端部中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并且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卡合环部23b。卡合环部23b的下端卡止在排出喷嘴10的密封筒部14的卡合突起14a的上端。由此,在抑制中栓20从排出喷嘴10内脱落的状态下,将中栓20嵌合在排出喷嘴10内的卡合突起14a。
[0063] 在中栓20的内周面形成有阶梯部26,所述阶梯部26从上筒部22的内周面与下筒部23的内周面的连接部分朝向下方突出。阶梯部26中的朝向下方的阶梯面26a的外周部朝向上方凹陷。阶梯部26在中栓20的内周面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另外,在中栓20的内周面,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肋27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纵肋27从阶梯面26a朝向下方延伸。阶梯部26以及纵肋27在中栓20的内周面形成在相同的周向位置。阶梯部26以及纵肋27各自的周长彼此相同。
[0064] 阀体30是限制流体从其上方(排出孔12侧)向下方(内容器4侧)的流动,但允许逆向的流动的逆止阀。阀体30采用例如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硅橡胶、高弹体、尿烷等能够弹性变形的软材质形成。阀体30具备:阀部31,其以朝向上方背离自如的方式配设在中栓20中的连通孔21的开口周缘部21a上;有顶筒状的主体部33,其配置在阀部31的下方且底部开口32朝向容器主体2的内侧开放;以及连结部36,其将阀部31的下部与主体部33的顶壁部33b连结,并且阀部31、主体部33和连结部36形成为一体。
[0065] 阀部31具备:与中心轴O同轴地配置的圆板状的中央部34;随着从中央部34的外周缘朝向径向的外侧而逐渐朝向上方延伸的圆环状的周缘部35。阀部31的上表面31a形成为向下方凹陷的凹状。
[0066] 中央部34隔开空间地与排出喷嘴10的鼓出部17的下端面对置。中央部34的上表面的外径与鼓出部17的下端面的外径相同。
[0067] 周缘部35被设为能够朝向上方弹性变形,并且以能够朝向上方分离的方式落座在阀座24的上表面。周缘部35在朝向上方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落座在阀座24上,从而利用弹性复原力使下表面从上方与阀座24紧密接合。此时,阀部31的上表面31a中的周缘部35所处的部分相对于顶壁部11的突肋18向下方分离,并且外周缘部位于比鼓出部17的下端面更靠上方的位置。由此,阀部31的上表面31a处于相对于排出喷嘴10的顶壁部11向下方分离的同时,鼓出部17进入阀部31的上表面31a的内侧的状态。
[0068] 主体部33具有圆筒状的周壁部33a、与周壁部33a的上端缘连接的顶壁部33b、与周壁部33a的下端缘连接的脚部33c。脚部33c配置在中栓20的下筒部23的内侧。脚部33c的外径比中栓20的上筒部22的内径大,且比中栓20的下筒部23的内径小。脚部33c的内周面形成为随着从其下端缘朝向上方而逐渐缩径的凸曲面状。脚部33c的上表面的外周部朝向上方突出并进入中栓20的阶梯面26a的朝向上方凹陷的外周部。由此,脚部33c的上表面与中栓20的阶梯面26a紧密接合,并且限制脚部33c的朝向径向内侧的缩径变形。
[0069] 周壁部33a配置在中栓20的上筒部22内,并且在下端缘与脚部33c的上端缘连接。周壁部33a的外周面从其下端缘朝向上方沿中栓20的上筒部22的内周面笔直地延伸后,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缩径。周壁部33a的内周面与底部开口32连接,并且与脚部33c的内周面连续地形成,并从脚部33c的内周面朝向上方笔直地延伸。
[0070] 顶壁部33b具有封闭周壁部33a的上部开口的下表面33b1、与周壁部33a的上端缘连接的外周部33b2。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形成为相对于容器主体2的口部3的中心轴O垂直的平面。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的外周缘与周壁部33a的内周面的上端缘连接。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的外周缘与周壁部33a的内周面的上端缘以曲面平滑地连接。
[0071] 顶壁部33b的外周面与周壁部33a的外周面连续地形成,并且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缩径。外周部33b2在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与周壁部33a的内周面的连接部(拐角部)处最薄。该外周部33b2的厚度t1比周壁部33a的厚度t2小。即,外周部33b2的厚度t1比外周面的直径一定的周壁部33a的圆筒部以及外周面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缩径的周壁部33a的缩径部中的任一者的厚度小。
[0072] 连结部36将朝向下方逐渐缩经的倒立圆锥状的阀部31的下表面31b与随着朝向上方而逐渐缩径的顶壁部33b的外周面连接。在阀部31的下表面31b与顶壁部33b的外周面之间以曲面平滑地连接。
[0073] 连结部36形成作为阀体30的最小直径的颈部。该连结部36的厚度t3(颈部的直径)比顶壁部33b的外周部33b2的厚度t1大。即,外周部33b2的厚度t1比周壁部33a的厚度t2小,并且比连结部36的厚度t3小。
[0074] 上述构成的阀体30被圆筒状的压筒部件40限制向下方的移动,所述压筒部件40在中栓20内嵌合在位于阀体30的下方的部分。压筒部件40的上部开口与阀体30的底部开口32相对,并且压筒部件40的底部开口朝向容器主体2的内侧开放。压筒部件40的上端缘从下方与阀体30的脚部33c的下端面抵接。在压筒部件40的上表面,沿径向以一定的深度延长的槽43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另一方面,在压筒部件40的下端缘,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支承突部41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支承突部41的上表面从下方与中栓20的下端缘抵接。
[0075] 在压筒部件40的周壁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卡合突起40a。卡合突起40a的下端卡止在中栓20的卡合突起23a的上端。由此,在抑制压筒部件40脱落的状态下将压筒部件40嵌合在中栓20内。
[0076] 另外,在压筒部件40的外周面,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肋42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多个。纵肋42将卡合突起40a及支承突部41连结。纵肋42形成在例如与中栓20的纵肋27相同的周向位置。
[0077] 盖体8形成为有顶筒状,在其周壁部8a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与形成于外容器6的口部7的外周面的外螺纹部螺合。盖体8具有朝向下方延伸并且从径向的外侧围绕排出喷嘴10的上部的围绕筒9。另外,在盖体8的顶壁8b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8c。突出部8c以封闭排出孔12的方式与排出喷嘴10的顶壁部11的上表面11a抵接。
[0078]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
[0079] 在使内容物从排出容器1中排出时,首先,若从容器主体2的口部3拆下盖体8而使排出孔12露出,则使排出容器1处于口部3位于下方且容器主体2的底部(未图示)位于上方的倒立姿态或倾斜姿态。从该状态起,若使容器主体2的外容器6压缩变形,则内容器4与外容器6一起变形而减小容积。随着该减小容积变形而内容器4的内压成为正压,利用该正压打开阀部31,将排出孔12与内容器4的内部连通。
[0080] 此处,阀体30具有:以朝向上方背离自如的方式配设在中栓20的连通孔21的开口周缘部21a上的阀部31;配置在阀部31的下方且将底部开口32朝向容器主体2的内侧开放的有顶筒状的主体部33;以及将阀部31的下部与主体部33的顶壁部33b连结的连结部36,对容器主体2进行加压时的压力不仅施加在阀部31上,也经由底部开口32施加在主体部33的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主体部33稍微向上方移动。更具体地,顶壁部33b的比下表面33b1更靠上的上部利用内容器4的内压向上方移动。即,顶壁部33b的外周部33b2以拉伸的方式弹性变形。另外,因为压筒部件40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底部开口朝向容器主体2的内侧开放,所以对容器主体2进行加压时的压力容易施加在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能够使外周部33b2更容易弹性变形。
[0081] 此处,因为阀部31的上表面31a相对于排出喷嘴10的顶壁部11向下方分离,所以主体部33向上方的移动被允许,以主体部33向上方移动的量来缓解阀部31的过盈量。因此,与以往仅使阀部31的周缘部35变形相比,能够用较低的挤压力使阀部31打开。若将阀部31打开,则内容器4内的内容物通过压筒部件40的内外以及中栓20的纵肋27之间后,通过连通孔21。通过了连通孔21的内容物流入阀部31的上表面31a与排出喷嘴10的顶壁部11的下表面
11b之间的空间,并从排出孔12排出。
[0082] 若在排出内容物后内容器4的内压变低,则阀部31被关闭并且排出孔12与内容器4的内部的连通被切断。通过关闭阀部31来密封内容器4,若进一步解除挤压变形,则外容器6会复原变形。
[0083] 此时,因为内容器4被密封,所以在外容器6与内容器4之间产生负压。于是,外部气体通过上述外部气体导入孔被导入至外容器6与内容器4之间。
[0084] 这样,通过将外部气体导入到外容器6与内容器4之间,从而保持内容器4的减小容积形状。
[0085] 根据以上说明,使用排出容器1的内容物排出动作结束。
[0086]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排出容器1的排出性能的图表。在图2中,纵轴示出排出压(按压力=挤压力),横轴示出内容液(内容物)的排出量。另外,在图2中,实施例是指图1所示的构成的排出容器1(分层容器),比较例是指在图1所示的排出容器1中封闭底部开口32而成的结构(不在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施加内压的结构)。图2所示的图表示出向约5ml容量的排出容器1中填充约4ml的水,通过挤压排出每1滴约0.04ml时的排出压的测定结果。由该图2可知,虽然若内容液的排出量增多则伴随于此排出压增高,需要大的挤压力(按压力),但是可知底部开口32朝向容器主体2的内侧开放的实施例与封闭底部开口32的比较例相比,挤压力变小。
[0087] 如上详述,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1与仅使阀部31变形的构成相比,能够以低的挤压力来使阀体30开闭。即,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容器1能够在没有设计变更阀部31的过盈量的情况下,减少挤压力,因此阀部31的气密性能够维持以往的性能。
[0088]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得到维持气密性的同时能够减少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的排出容器1。
[0089] 另外,如图1所示,因为主体部33中的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形成为相对于容器主体2的口部3的中心轴O垂直的平面,所以在主体部33的顶壁部33b的下表面33b1,能够利用垂直于主体部33的移动方向的平面来承受对容器主体2加压时的压力,主体部33容易向上方移动。因此,能够减少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
[0090] 另外,因为主体部33中的顶壁部33b的外周部33b2的厚度t1比主体部33中的周壁部33a的厚度t2小,并且比连结部36的厚度t3小,所以主体部33中的顶壁部33b比主体部33中的周壁部33a或连结部36更容易变形。因为主体部33中的顶壁部33b利用下表面33b1来承受对容器主体2进行加压时的压力,所以由于该外周部33b2容易变形,从而使主体部33的比下表面33b1更靠上的上部容易向上方移动。因此,能够减少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
[0091] 应予说明,如图3所示,可以将主体部33的顶壁部33b本身变薄。该顶壁部33b具有与下表面33b1平行的上表面33b3,该下表面33b1和上表面33b3之间的厚度t1比周壁部33a的厚度t2小,并且也比连结部36的厚度t3小。根据该构成,因为在主体部33利用对容器主体2进行加压时的压力移动的方向上,顶壁部33b本身变薄,所以主体部33的比下表面33b1更靠上的上部容易向上方移动。因此,能够减少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另外,在图3所示的构成中,为了形成与下表面33b1平行的上表面33b3,主体部33中的周壁部33a的厚度t2比图1的周壁部的厚度小。于是,下表面33b1的面积相对变大,由此,因为确保对容器主体2进行加压时的受压面积大,所以主体部33的比下表面33b1更靠上的上部更容易向上方移动。
[0092] 应予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参照附图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在此技术的范围内还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例。
[0093]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容器主体2是内容器4以可脱离的方式层叠在外容器6的内表面的所谓的分层容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容器主体2可以仅是内容器4或外容器6的单层容器,也可以是内容器4与外容器6分体形成而成的双层容器。
[0094] 另外,容器主体2也可以是在内容器4与外容器6之间设置粘接层的形态。
[0095]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替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
[0096]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097] 根据本发明的排出容器,能够维持气密性的同时减少排出内容物时的挤压力。